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八年級教案 > 人教版語文八年級上冊第五單元優秀教案

人教版語文八年級上冊第五單元優秀教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9.55K 次

1. 桃花源記

人教版語文八年級上冊第五單元優秀教案

2. 陋室銘 愛蓮說

3. 核舟記

4. 大道之行也

5. 望嶽 春望 石壕吏

興趣情境導引

先請同學們讀一則故事。

有人丟了一把斧子,心裏懷疑是鄰居的兒子偷去了。因此,看他走路的姿勢,像是偷斧子的;看他臉上的表情,像是偷斧子的;看他說話,像是偷斧子的。總之,看他的一舉一動、面目表情沒有一樣不象是個偷斧子的。沒有多久,這人去山谷刨土,找到了失去的斧子。隔了幾天又看到了那個鄰居的兒子,看他的動作態度,就沒有一樣像是偷斧子的了。

師:有誰讀不懂的嗎?

生:沒有。

師:再看下面這則故事,有誰讀得懂嗎?

人有亡斧者,意其鄰之子。視其行步,竊斧也;顏色,竊斧也;言語,竊斧也;動作態度無爲而不竊斧也。

俄而,其谷而得其斧。他日復見其鄰人之子,動作態度無似竊斧者。

生:我發現這兩則故事說的是同一件事。

師:有多少人同意這一說法。

儘管第二段故事不能每個字都理解,但多讀幾遍還是有能讀出大意的。

第一則故事就是根據第二段翻譯過來的,那麼第二段不也是漢字寫成的嗎?爲什麼讀不懂呢?

生:它是文言文。

師:對,是文言文。是古人寫文章專用的語言。(古人說話與寫文章用不同的語言。)

學文言文有什麼用呢?這麼深奧難懂,

因我們中國有數千年悠久的歷史,我們的祖先在這歷史長河中創造了無比燦爛的文化,爲世界文明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這文化遺產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藏,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與自豪。我們這些中華民族的子孫,有責任傳承這份寶貴的文化遺產,自覺學好文言文,換句話說,爲傳播文明就必須學好文言文。同時,現代語文是古語文的繼承和延續。大量的古人語言仍存活在現代人的語言中,如成語就是明證。因此,要學好現代語文也必須學好文言文。但是要打開這一文化寶藏的大門,想不花力氣可不行。其首要條件是必須掌握相當數量的古文,由此循序漸進,才能積累大量的'語彙,豐富自己的語言,提高自己的語文素養;才能去閱讀那捲帙浩繁的文化典籍,汲取中華文明的精華,進而做人類文明的承載者、傳播者。

生:老師,我們都想學好文言文,不知你說的這“相當數量”是究竟有多少?

師:教育部規定初中生必須會背誦文言文20篇以上,古詩詞120篇以上,這個數量

師:簡單地說,學好文言的基本方法離不開“誦讀文章,讀懂文意,領會內涵”這十二個字。

生:怎麼“誦讀”,怎麼才能“讀懂”,怎麼才能“領會”呢?

師:我們就結合第五單元的幾篇課文談吧。

難點互動探索

難點問題1讀懂文意

師:古人學文言的方法很簡單,就是一個字:讀,初中二年級語文教案《人教版語文八年級(上)第五單元教案學案》。他們認爲“書讀萬遍其義自見”。

生:對我們這些初學者來說文言文無異於天書,讀讀就懂了嗎?

師:告訴大家,大量的事實已證明,這確實是學習古文的最好方法。但必須明確的是,我們現在主張的“讀”不僅僅是張開口發出聲音就行了,它有講究,講究會讀和讀的方法。

生;怎麼纔算“會讀”?

師:“會讀”是指:讀準字音(讀詞典),吐字清晰、聲音洪亮;讀出節奏,停頓正確;讀出語氣( 陳述、疑問、祁使、感嘆),讀出感情。

“會讀”還指:不光讀原文,還要讀文下注釋,讀與原文有關的材料,讀文言詞典;

反覆讀原文:在讀正確後,要讀流暢,再要讀出感情,最終成誦以至化爲自己的語言;

讀原文時,邊讀邊悟,猜測詞義、句意,領會上下文意,邊讀邊悟,越讀越透,直到領會全文內涵。

生:老師請結合本單元課文具體教教我們讀文言文吧!

相關知識鏈接讀文言文的方法

正確地讀原文 讀準字音 聲音洪亮 吐字清晰

讀出節奏 停頓正確

讀出語氣 讀出感情 讀出韻味熟讀成誦

讀相關的材料 讀註釋 讀作者介紹 讀寫作背景

讀古漢語詞典 讀文史常識等

範例1 怎樣讀《桃花源記》?

解答:

1.掃清語言障礙,把文章讀順暢。注意幾個詞的讀音:彷彿 儼然 阡陌 髫 要 詣 驥

2.停頓分明,不讀破句子。如:“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3.用中速,讀一遍約2.5分鐘。讀出語氣,讀出感情。如:“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爲業”用陳述語氣,平靜的敘述故事;“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用感嘆語氣,讀出驚訝;“不足爲外人到也”用祁使語氣,讀出誠懇的希望。

4.邊讀邊猜邊查邊理解,讀十遍要基本成誦。

範例2 怎樣解釋《桃花源記》中有些文言詞句、整體把握文意?

分析:

第一段:寫漁人忽逢桃花林。

①晉太元中:古代用皇帝年號或天干地支法紀年(如有同學想了解得更詳細請查閱有關古文化知識資料),“晉太元中”即東晉孝武皇帝太元年間。

②緣:根據上下文猜測,詞義可能是“沿着、順着”。再查詞典驗證。《古漢語常用詞詞典》解釋爲“循、沿”。確定猜測正確。

下面幾個詞請你猜猜看是什麼意思。

異:認爲……奇異 之:它指前述美景即“桃花村……繽紛”

復:又 境:地方

③芳:a香(氣),b花(草)。詞典有兩個義項,選哪個義項合適呢?選“花”,從詞的結構上看更好些,“花、草”都是名詞,後面的“鮮、美”都是形容詞。儘管“香”的意思放在“草”的前面也說得通,但考慮到後面的“鮮、美”是形容詞,就不太好了。

④鮮美:現代漢語中有這個現成的詞,但它一般是用來形容食品的味道好的,用這個詞義來修飾芳香,顯然不通。怎麼回事?這就要追究文言文的特點了。在文言文中每一個字都叫文言詞,一般講,一個文言詞也應對應現代的一個詞。即“鮮”對應“鮮豔”或“鮮嫩”,“美”對應“美麗”。這種解釋文言詞的方法不妨叫它擴充組詞法。

下面的許多詞都可以用這個方法來解釋。

窮:窮盡絕:(與世)隔絕通:通過

開朗:開闊、明朗交通:交錯、相通

解題方法鏈接

解釋文言實詞的一個便捷的方法:組詞法(一個字常可以組成若干個詞,詞組好了,選擇哪一個呢?帶入句中,能使上下文意貫通的那個詞最合適)

相關知識鏈接

知道文言詞義的手段:猜、看、查

猜:憑藉已有的語言積累,根據對上下文大意的把握,猜測關鍵詞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