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月是故鄉明的抒情散文

月是故鄉明的抒情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9.63K 次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這是杜甫《月夜憶舍弟》裏的詩句,樸素深情,像真理一樣擊中了我漂泊的心靈。

月是故鄉明的抒情散文

記得十多年前,經常到常熟進貨,有好多個中秋節是在常熟招商場的停車場,一邊啃着從家裏帶的月餅,一邊看着天上的月亮度過的。停車場四周除了圍牆就是旅館與小飯店,月光照下來,停車場就像是一口照着燈光的井,而我就是井中那隻不知天高地厚的青蛙。因爲沒有樹木的遮掩,月亮更像是一面寂寞的銅鏡,在等着歲月深處來照鏡子的人。

去年中秋節,我在重慶。重慶是有名的霧都,所以,我一直擔心在重慶看不到月亮。我和兒子早早地搬了桌子到陽臺,一邊喝着啤酒,一邊吃着月餅,等着看重慶的月亮,是比蘇北的月亮胖還是瘦,可重慶的月亮就像蒙着紗巾的伊斯蘭女人,總是不肯露面。兒子累了,我獨自一人等着月亮的出現。世上所有的等待其實都是孤獨的,也是美好的,這跟痛並快樂着異曲同工。痛並快樂着是一種刻意,甚至暗含了小劑量的炫耀,就像此時的等待,更多的也是刻意與堅持,如果要解釋的話,我想就三個字:自找的.。快樂與痛苦,幸福與不幸,其實就像是月亮的正反面,對於人生來說都是必需要經歷的,我們不要因爲一時的幸福與快樂,而得意忘形,也不要因爲一時的不幸與痛苦,而痛不欲生。月亮,無論你看見沒看見,它始終都在天上。

重慶的月亮到底還是出來了,但臉色暗黃,沒有想像的亮,更像是一個陳年的黃色水斑。或者,手電筒快沒電時,射出的一個弱小光圈,比記憶與想象暗淡。

我上學的時候,魯迅西瓜田裏的月亮,是又大又圓又亮的,是魯迅故鄉最亮的月亮。我家的西瓜田是被玉米稞圍着的,我喜歡躲在玉米稞裏看月亮,風吹過玉米稞,月亮便時隱時現的,有了一份神祕,我喜歡這份神祕,它似乎帶有朦朦朧朧的童話色彩。

今年的中秋節肯定是要在深圳過了,在椰子樹下賞月是我曾經想都未曾想過的,但這個日子就在眼前了,我卻一點也興奮不起來。我一直以爲嫦娥、玉兔、桂花樹與吳剛,這些月亮上的居民只是一種寄予與幻想,登月是對神話與幻想的毀滅,但只限於物理學意義上的毀滅,並不妨礙神話裏的人物在心靈的月亮上棲息。有些東西並不會因爲證實了它的虛無,就頓時消失,因爲神話本身就不是物質意義上的存在,因此,物理學上的否定事實上毫無力量。就像我們不會因爲知道了月亮是太陽照亮的,就去貶低月亮的美麗與柔情,就像我們不會因爲知道了蟋蟀的鳴叫是在求偶,而忽略了它幾千年來代表的鄉愁。

天上只有一個月亮,我們在異鄉與故鄉仰望的始終同是一輪明月,倘若月亮真是銅鏡,相思的人照在鏡中的眺望,該是世上最詩意的合影。“月是故鄉明”,或者正是因爲故鄉的月亮比異鄉的月亮多了些思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