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高考作文 > 【精品】高考作文集合4篇

【精品】高考作文集合4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7W 次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藉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那要怎麼寫好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高考作文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品】高考作文集合4篇

高考作文 篇1

在新的一戰之中,爲高考巔峯而奮戰,求真務實,奠定基礎,刻苦奮鬥,綻放出高中生涯的光芒,問鼎九天,爲夢想而戰去高飛,橫絕四海。讓新的征程,大風起兮雲飛揚吧!

而在問鼎高考的途中,全方位發展是必要的。比如充實自己的時間,使時間概念更加充滿意義,多去閱讀閱讀詩集和書籍。讀書可以,豐富自己的內涵,讓自己的素養更加得到提升。接下來,便是學習時間,把握好每時每刻的學習效率和態度,做好提前的預備,於是上課之中的認真,然後溫故而知新最爲重要。接下來便是短暫的休息時間,出去打打球,放鬆放鬆,加強鍛鍊。剩下的時間,便是要充分利用好時間,用最少的時間做更多的事。

在高考起航的途中,要取長補短,發揚自己的優點,壁櫥自己的缺點,爲人之道,要踏實,可親,有志向,拼搏奮鬥之心。要不斷地要求自我,不斷的提高自己,人生沒有最,只有不斷的進步,更字爲先,比如奧運會的口號更高,更快,更強。對自己每一個學習,要做自我的總結與反思。然後樹立新的目標,去追求她,去突破它。自此你追求夢想的途路開始,然後開始去奮鬥,爲夢想點燃激情,有夢想爲動力,朝光明大路前進,克服坎坷與困難。

在途中你要時刻銘記“善”“愛”“誠”。在人際的交流中,要處理好關係,以開闊的心情去面對現實。讓自己的樂觀彰顯魅力,讓自己的青春歲月不留遺憾。

而在高考奮鬥的途中,你要彰顯自己的魄力。在高考的途中,你要展現自己的魄力,展現那種萬馬奔騰的氣勢。萬馬齊喑展現我志之高。讓高考的凱歌響起。讓我們點燃夢想,想起馬先生,奏響音樂聲,唱響大地飛歌,吶喊出我們心中的夢想強音。

高考作文 篇2

語文教材修訂凸顯文化自信

封壽炎

據語文出版社近日透露,新修訂的中小學語文教材進行了大幅調整,40%原有課文被替換。新版教材大幅增加反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課文比重,相關課文最高佔到全部課文的40%,並且增加了古詩文教學內容。語文教材修訂,迅速成爲廣受熱議的話題。

語文不僅僅包含工具性的語言知識,而且兼具承載哲學思想、陶冶人心等諸多功能。受此傳統影響,今天語文教材課文的遴選仍然廣受關注,常被視爲時代精神、文化傳承、文學藝術乃至情感趣味的風向標。那麼,這次大幅調整入選課文體現了什麼?

增加古詩文教學、增加優秀傳統文化內容所佔比重,就是要更加強調對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厚重的國家,擁有幾千年不間斷的歷史記錄,中華文化在全世界獨一無二。同時,我們還擁有浩如煙海的文化典籍。

無論是對於當下,還是對於未來,這些傳統文化都具有重要而深刻的價值。然而到了當代,隨着年青一代對於傳統文化的陌生和疏離,文化名家越發難尋。如何改變這種現象?學校教育大有可爲。

要接續傳統、傳承文化,古詩文教學是一把關鍵鑰匙。歷代哲人、詩人、作家紮根於廣闊的社會生活,深刻地體驗社會和人生,強調人類的基本情感,專注於語言的藝術,創造了光輝燦爛的不朽篇章。這些篇章與整個歷史文化脈絡血肉相連,蘊含着其所處時代的政治、經濟、社會和思想文化,承載着極具中國特色、中國風範的文化價值。古詩文教學的意義,是激揚它們承載的文化價值,並使其在現代社會的語境下煥發神彩。因此,對它們的學習不僅是“技能性”的,更體現了我們在全球化時代的文化自信。

同時,此次語文教材的修訂也有與時俱進的一面。一些原來收入教材的文章此次進行了調整,比如溫書林的《南京大屠殺》這次就替換成了從張純如著作《南京大屠殺》裏節選的'《死裏逃生》。對照着讀溫書林和張純如的兩篇文章,可謂各有千秋。張純如的著作,資料更加紮實,細節更加生動,對於人物的刻畫也更加層次豐富、性格生動。她在文中除了揭示大屠殺的殘酷性之外,也展示了主人公李秀英不畏殘暴、勇於抗爭的英雄氣概,塑造了令人感佩的中國女性形象。

時代在變,語文教材和語文教育也在不斷改變。緊扣時代脈搏,跟上時代腳步,在傳承中變革,既固本又開新,應該是語文教學一個永恆的課題。

紛飛的謠言與我們浮躁焦慮的內心世界

楊朝清

近日,一段“櫻桃核有毒,5顆毒倒成年人”的視頻在微信朋友圈熱傳。記者向醫學、營養學專家求證,專家表示,這一消息爲假命題,櫻桃核致病的可能性微乎其微。(5月26日《京華時報》)

微信朋友圈作爲一個區別於家庭、工作場所的“第三空間”,曾經給老百姓帶來了愉悅的用戶體驗。然而,不論是屢見不鮮的“炫耀性曬娃”,還是不厭其煩的拉票,抑或層出不窮的謠言,微信朋友圈不斷上演着“變形記”,早已面目全非,讓一些人選擇了遠離甚至退出。那些缺乏科學依據的謠言,爲何能在微信朋友圈上大行其道?

在不確定因素增加的風險社會,“櫻桃核有毒”無疑觸碰了老百姓關於身體健康、生命安全的敏感神經。在一個“吃貨”盛行的時代,有不少愛吃櫻桃的消費者;危言聳聽的“櫻桃核有毒”不僅會影響商家的生意,也會加劇老百姓的心理恐慌——儘管吃5顆櫻桃核是一個小概率事件,爲了最大限度地自我保護,人們往往採取一種封閉性的社會排斥,對櫻桃“望而生畏”。

美國社會學家默頓將謠言看成一種社會情境,它一旦被許多人相信,就會進一步增加相信者的人數,進而對社會功能造成影響,導致人們的認知偏差,激發負面的社會情緒,形成單向度價值判斷和同質化思維。在有效信息供應不足的背景下,具有刺激性的謠言對受衆的精神需求的滿足,謠言內容與受傳者預期的吻合以及受傳者之間的相互印證, 進一步加劇了謠言“亂花漸欲迷人眼”。

許多謠言並不高明,只要我們多一些獨立思考和審慎思維的能力,謠言就會被粉碎。在微信朋友圈,謠言爲何成爲“打不死的小強”?說到底,急劇的社會變遷,讓人們普遍缺乏定力,處於一種浮躁、焦慮的狀態;而在一個多元的時代裏,多種不良社會心態交織雜糅,讓謠言有了乘虛而入的機會。

紛飛的謠言,讓虛擬世界與現實世界走調、變味。在微信朋友圈,每個人都有那麼幾個喜歡轉發、分享謠言的朋友。你高冷地不屑一顧、義憤填膺地討伐,他卻樂此不疲、信誓旦旦地相信謠言是真的,甚至對你進行“道德捆綁”。思考的惰性和文化的快餐化,讓許多人“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原本沒有什麼生命力的謠言,就又多了一些生存空間。

在社會信任缺失的當下,謠言進一步切割了稀薄的信任存量。“櫻桃核有毒”猶如一面鏡子,觀照出一個時代的病症。只有讓真相越早抵達,謠言纔會越快攻破。不論是提升製造謠言的違規成本,還是公共部門、科研機構及時以“信”闢謠,抑或提升公衆參與、減少謠言的以訛傳訛,治理五花八門的謠言,顯然需要多方合力。

問題論文“闖關”打了誰的臉

周繼堅

“只要隨便堆砌幾萬個文字,通過答辯,就能從‘博士生’搖身一變爲‘博士’。這樣的‘博士’到底價值幾何?”日前,南京師範大學教授陳吉德在評審一篇教育部抽檢的博士論文後,發博客稱該論文差到讓他憤怒。他強烈建議教育部有關部門追查論文的相關單位和作者的責任,並作出相應處理。

陳吉德教授的“衝冠一怒”,暴露出當前論文評審的諸多問題。客觀來講,當前我國高校從本科生到碩士到博士的學位論文評審總體上是嚴格的,而在這幾個層級當中,博士論文的答辯應當說最爲嚴格。和本科、碩士教育相對放開不同,我國的博士教育還是精英教育,國家對博士生的培養可以說是嚴上加嚴,很多論文不過關的博士生不得不延期畢業。但這篇“問題論文”恰恰出於博士生之手,陳吉德提到的“資料堆砌、語句不通、文不對題”等諸多問題,着實令人驚詫。

學位論文是一個人理論修養、知識水平、研究能力的綜合體現,刻苦鑽研、誠實守信是一個學者安身立命之本。如果像這樣弄虛作假、敷衍了事,用古人的話講,那就真正是“斯文掃地”。須知,博士生教育的高標準、嚴要求,既是對學校師生負責,更是對一國學術能力、科研能力的保護。我國推行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目的就是要培養造就一批有真才實學的人才,挑起國家改革發展的大梁,如果都像這樣腐蝕學術殿堂,連起碼的學術準則都不要,連基本的學術要求都達不到,遑論破解“錢學森之問”。

學術是一面鏡子,映照的是社會的生態和人們的心態。當人們都忙於巧奪浮名、急功近利,學術研究就不可能有“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寫一句空”的氛圍。當人們都忙於鑽營討巧、敷衍了事,真正的學術尊嚴就不可能得到尊重。當學術也被人們當作擺設來對待,甚至當作商品來交換,那麼一個國家的原創力、創新力就會遭遇“劣幣驅逐良幣”的困境。每一篇“問題論文”都是國家教育塔基上的一道“裂紋”,“裂紋”多了,學術大廈就會搖搖欲墜。

學術造假、學術腐敗層出不窮,最該反思的還是教育部門和高等院校,學生不認真研究、導師不嚴格把關,根源是制度出了漏洞,或者制度被架空。應當反思制度規定的論文評價體系是否真正發揮了作用,對學術腐敗和學術造假的打擊是否起到了作用。如果造假作弊的行爲得不到懲處,好的論文得不到激勵,敷衍塞責的行爲得不到約束,最終只能是“劣幣驅逐良幣”。

懲治學術腐敗,毫無疑問須從“把關”入手,以“追責”收尾。導師應當作爲學生論文的第一把關人,承擔學生學術行爲的連帶責任,必須建立相應的考覈和獎懲機制,使導師不再空當擺設。學校作爲學術機構,應當對全校學生的論文質量承擔責任,必須深究學校在論文把關方面的主體責任,由教育部門進行監督和考覈,對於問題嚴重的學校要不惜取消其自主評審資格。此外,教育主管部門必須更加積極主動地介入查處學術不端行爲,樹立良好的學術導向。

“昭君牧羊”,權力無文化很可怕

郭文斌

“因爲是學中文的,所以就很敏感,第一眼看到就覺得這四個字不對勁。”日前,在重慶大學中文系讀大三的小趙和朋友在沙坪壩三峽廣場聚餐,幾個人在新世紀超市旁的空地等人時,被一組雕塑吸引,雕塑上“昭君牧羊”四個大字引起了大家的討論。對此,當地有關部門表示:昭君生活在塞外,應該是有牧羊經歷的。(5月22日《 重慶晨報》)

對於“蘇武牧羊”、“昭君出塞”,讀過歷史我們都知道,我們還真不知道“昭君牧羊”,不過,當地有關部門卻表示,昭君生活在塞外,應該是有牧羊經歷的。於是想當然地就有了“昭君牧羊”的城市雕塑,且存在多年了。期間想必也有大學生提出過質疑,但由於當地有關部門的固執己見,卻讓“昭君牧羊”,成爲了當地人人皆知的“地名”,這實在是悲哀。

城市雕塑是一座城市的名片,不僅僅是增添城市美景,更是一種人文教育,因此,需要追求美感,更要追求科學性、真實性。顯然,“昭君牧羊”不符合歷史事實,退一步說,歷史上真有“昭君牧羊”,也應該是經過考證的,而不是相關部門所說的“應該是有牧羊經歷的”,如此猜測而成的“昭君牧羊”等同於兒戲。“萬一這些孩子以後只曉得有‘昭君牧羊’,不曉得昭君出塞、蘇武牧羊怎麼辦?”市民的憂慮顯然不無道理。

城市雕塑花的是納稅人的錢,本應該謹慎用之。既要有預算,又要相關的審覈。不知道“昭君牧羊”是誰出的注意,又是誰審覈的,怎麼相關人員就沒覺得不妥,這真是不可思議。不過,現在城市雕塑,以怪異來吸引眼球的也不少。由某知名網站發起的“20xx年十大丑陋雕塑評選”活動曾引起全國網民的強烈反響,在全國大中城市矗立的許多著名和不著名的雕塑作品引發了全民的共同討伐和質疑。不過,質疑歸質疑,只要權力部門不想拆,仍然會繼續矗立於城市街頭,老百姓又能奈若何?其實,即便是拆了,浪費的還是納稅人的錢,誰又會受到問責呢?

歷史文學允許想象,但將一種文學想象的場景用作一處地名或地標,這是不允許的,因爲會造成誤解,不利於對孩子的教育。對城市雕塑,應該尊重歷史,少些“戲說”。

“昭君牧羊”,從某種意義上說,是權力的一次胡搞,權力無文化很可怕,可以弄出個“昭君牧羊”,下次說不定還會弄出什麼名堂。“昭君牧羊”是城市傷疤,或留存或拆掉,都已經抹不去權力的“任性”。城市雕塑如果缺乏“民意程序”,如果不加強對權力的約束,“昭君牧羊”以及所給出的“狡辯”,都會留下無窮的“後遺症”。

高考作文 篇3

中國是一個美食大國,中華民族是一個熱愛美食的民族。南甜、北鹹、東辣、西酸;南方多以大米爲主食,北方多以麪食爲主食;江南人喜清淡、甜鹹、爽口的食物,東北人愛肥而不膩、脂肪多的魚肉菜品……這些無不展示着中國鮮明的地方飲食特色。吃,自古以來,上至帝王將相,下至平民百姓,一直都是人們生活中的重中之重。

究竟怎樣的味道才最鮮美?幾千年來爭論不休,似乎並沒有最權威的結論。吃不起鮑魚、燕窩等山珍海味的人覺得那些昂貴的食材肯定奇鮮無比,吃膩了大魚大肉的富賈豪紳反而更懷念窮苦時喝的一碗雜菜湯。

對於這種現象,智慧的古人早有總結,清代文人兼美食家袁枚曾說過“雜味最鮮”。而且舉了例子:下等的菜,或大甜,大咸,大辣,那是粗人的喜好;中等的菜,只需嘗一小口,剛開始是一縷清苦,而後是淡淡的鹹,最後有甜的滋味。

這符合了中庸之道,任何一種味道,若濃過了頭,都會變得單一,人生亦是如此,一帆風順的人生猶如沒有風浪與暴雨的海,失去了海的魅力,只能稱之爲大湖。

在《月亮與六便士》中,男主人公從小按部就班,過着有序且舒適的生活,最後當上了證券經紀人,且擁有一個美滿的家庭,他的人生若有味道的話,那一定是按營養標準調配好的甜湯,但他最終瘋狂地、叛逆地把這碗甜湯砸碎在地,他幾乎放棄了一切,獨自一人到一座島上去追求他的藝術。他人的質疑與不理解,妻子與孩子的怨恨與島上艱苦的生活環境,這一切對於絕大部分人來說都是一碗苦湯,但他卻猶如對待珍饈一般將其喝了下去。

最終男主人公在島上畫了很多畫,這些畫在他死後依照他的遺言被全部焚毀。

有人說這是一個悲劇,我認爲不然。物質慾望膨脹得畸形的社會就像煮了一鍋甜得讓人噁心的濃湯。男主人公比我們大多數人都幸運,他懂得雜味至鮮,既嘗過塵世的甜膩,也品過藝術的清苦。

如果四川人只吃辣而不喝無味的白開水,想必會集體上火;廣州人也不可能只吃奇物而告別家常菜,真正的鮮美只有在雜味中品得,一如這人生。

高考作文 篇4

1、沉默的一代人絕不會是垮掉的一代人。20個世紀鬧得太多太喧囂了,這個時代的少年們更多地崇尚理智和謹慎。對於雜誌上刊登的調查,我們都清楚那是要登出來吸引人眼球、賺取吆喝的,所以我們沉默,所以我們含糊。因爲我們絕不願意說謊,因爲沉默是對選擇權的尊重。

2、大漠千里,黃沙漫漫,駝鈴悠悠。你,一個柔韌的奇女子,王嬙,演繹出讓人感傷的出塞的神話。一個江南水鄉浸透溫婉氣息的女子卻要在風沙裹蝕下把青絲熬成霜白,枯萎了紅顏。又有誰可以承受這樣的命運,而你,昭君,只是懷一幽怨的琵琶,留下了夕陽下無語的青冢。你,變坎坷的人生際遇爲華夏史冊上爲民族和平而犧牲的永世光輝,熠熠生光。

3、飛鳥過往間,生生滅滅,千年的過客擷來冷月吐織馨香的巾絹,爲你擦亮迷離的雙眼,去發現塵封於天地之間美麗。輕馭遐思,找尋曾經難以磨滅的一抺瑰麗。

4、楓竹林飄蕩着幸福的歌謠,我回眸最初的那扇門,它閃着幽藍幽藍的光,我毫不猶豫地走了進去,迎接我期待的黃金般的人生!

5、平凡的生活中,真的需要發現,用我們的心去發現每抺美麗。我們可以聽見鴡鳩在河之洲啁啾出了窈窕淑女。我們可以在夕陽斜照勾勒人世圓潤輪廊時,看到生命在真諦黑條然淨化。我們可以在夕陽斜照勾勒人世圓潤輪廓時,看到生命在真諦裏條然淨化。我們亦可以感知所有的理念與思緒在民族的平仄間永遠綢緞般細膩滑涼!我們需要發現。

6、人,之所以多姿,是因爲有一張表情豐富、寓意深刻的臉;之所以可愛,是因爲有一張時常微笑、純真無邪的臉。微笑,流露在臉上方顯美,甜蜜在心裏纔是真。

7、人生會有很多充滿艱辛的際遇,充滿荊棘,撲朔迷離,可是,我們能夠抓住機遇,成就偉岸。

8、人有時也是自私、虛榮並且貪圖享受的,這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在自私的同時又傷害了他人或國家。所以,我們在現實生活中,不要去爭名奪利,不要在金錢、美色的利誘下迷失方向,不要在紙醉金迷中失去自我。這是一個人的人生基本際準。

9、人與人交往,有距離會更美好。席慕容說,友誼像花香,還是淡一點纔好,越淡纔會越持久,越淡纔會使人更留戀。這正應了一句古話:君子之交淡如水,雙方隔得遠一點,纔看不到那些本可以忽略不計的瑕疵,像那個豪豬取暖的哲理故事裏,只有留出恰當的距離,才能既取得暖又不傷害對方。

10、融人社會生活,體會其中的酸甜苦辣;走出社會生活,又能正確地看待世界,看清人生的本質。達到這種境界是相當不易的。

11、如果說,微笑的臉是一枝嬌豔的花,但它可以感染周圍,幻化成萬紫千紅的春天。如果說微笑的臉是一株偉岸的樹,但它可以感動世界,讓成行成排的林木築成遮風擋沙的綠色長城。微笑,讓我們的臉更可愛。微笑的我們要用微笑的力量,去關照周圍,感化周圍,勇挑責任,直至每一個人臉上都掛起一片不落的燦爛。

12、生活需要發現,正如格林兄弟的那位朋友一樣,即使是在不經意間,亦能發現亙古的瑰寶。

13、隨着一天天地成長,人生的旅途越來越艱難,前面的路充滿了荊棘和坎坷。雖然沒有比人更高的山,沒有比腳更長的路,但我們是像但丁那樣走自己的路,還是做波蘭的常問路的人,或者學習達·芬奇的認真考慮別人的話,還是聽從塞納克的警句?看來,只有靠我們自己把握了。

14、臺下十年功,支撐起臺上一分鐘;讀書十年苦,支撐起一朝天下名。這裏面難道就沒有三角形的支撐嗎?回答是肯定的。沒有意志、目標和追求這三點組成的三角形的支撐,談何成功;失去意志、目標和追求這一三角形的支撐,耀眼的光輝怎麼不會黯然失色?

15、微笑的臉,是三月的春風,將希望播種,把生命喚醒,用真誠釀泉;微笑的臉,是冬日的陽光,愛在左,同情在右,點燃信念的火把,溫暖鰥寡孤獨的淒涼;微笑的臉,是母親溫柔的手,挽起寂寞,撫平傷感,拭乾無助的淚痕。

16、微笑的臉,用心感動,用愛承擔。微笑的臉,不只讓我們心如花開,更可讓我們潸然淚下。徐本禹的微笑,就足以讓我們每個人淚如雨下。當他帶着那張微笑的臉,走進大山,以一個剛剛畢業大學生的稚嫩臂膀,肩負起傾頹的教室,肩負起貧窮,肩負起本不屬於他的責任時,有誰的心還不能爲之感動無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