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高考作文 > 【精品】高考作文合集4篇

【精品】高考作文合集4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1W 次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高考作文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品】高考作文合集4篇

高考作文 篇1

  教學目標

1、教授擬題方法,快速準確擬題

2、鼓勵創新思維,力求脫穎而出

  教學重難點:擬題技巧

  教學方法:點評作文標題,提取取標題的方法

  教學設計思路:

關於高考作文如何取標題的問題,資料相當多。這也證明了此專題的重要性。但是每一個班都有適合他們自己穿的“鞋子”,我就是想爲我現在所帶班級找到適合自己的“鞋子”。

擬題時,忌諱很多。但我只講我們班學生存在的普遍問題;擬題方法也有很多,但我重點講化用、借用;方法點睛時,可以選用很多的例子,但我只用班上學生自己取得標題。

我通過統計學生最近三次大考中的作文標題,將其列舉,讓學生自己去評價。一切看似高深的方法,我們都會用。最後讓學生實戰演練,將白板交給學生。修辭擬題法,作爲靈活環節,看上課情況而定。時間寬鬆多講點,時間緊張少講點。文中所用作文材料將一資料的形式放在整篇設計的後面。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2分鐘)

故事激趣:有一位攝影愛好者,拍攝了一幅某少女在樹林裏撐着傘的鏡頭,畫面、色彩和角度都不錯,起名《晨曦》,此稿投向多個雜誌社,結果都被退稿。後來有一位專業人士建議作者把題目換爲 《有約》。結果不但見諸報刊,還獲得了三等獎。

“題高則詩高,題矮則詩矮,不可不慎也””花香蝶自來,題好一半文”那麼這次我們結合本次聯考作文談談如何取標題。

二、三忌(8分鐘)

(一)標題忌跑題或偏題(3分鐘)

1、亮標題。將本次考試中,同學們的作文標題在多媒體上展現出來。先亮出低分作文標題。

細節決定成敗 是金子總會發光 穩中求進

2、討論原因

本則材料側重於教練發現了許海峯,因爲教練關注細節,許海峯成功了,所以第一個標題有問題

如果沒有教練,許海峯的成績又不是很好,他這塊金子將會被埋沒,所以第二個標題也有問題。

至於,穩定性,只抓住了材料的枝葉,沒有抓住主幹。

3、確定正確立意

先有伯樂,然後又千里馬 慧眼識人才…

得出結論:標題首先要切題

作文取標題實戰演練。通過對三篇學生近期所寫的三篇作文取標題,教會學生去一個能讓人一見鍾情的標題

(二)忌過於寬泛,大而無當(2分鐘)

1、亮標題。《談文明》《文明的意義》(市聯考作文題)這類標題,雖然用的人不多,但每一次都有那麼幾個人。

2、結論:要從自己確立的角度出發,不要題文不符;不能過於寬泛,大而無當要求合理。

(三)忌俗套,千遍一律。(3分鐘)

有的人用添加法,結果100份試卷中就由10個人一樣或者類似的標題。 我們每一次作文都會給大家一定的範文,但是有的東西用爛了就不稀罕了。比如上學期,我們見到《莫讓浮雲遮慧眼》,到現在爲止,還有很多同學去仿寫。

一模考試中,我們有一位同學去了一個號標題《讓完美之花開在缺陷的枝頭》 結果在二次聯考中出現了若干《讓…花開在…枝頭》其實別人是模仿20xx年江西滿分作文中的《辛福之花,開在追去的枝頭》或許還有更早的源頭。

三、方法點睛(15分鐘)

(1)修辭法 巧妙地運用比喻、對比、引用、設問、反問、呼告、對偶、誇張、雙關等常見的修辭手法,結合文章的內容進行特殊的加工編擬出標題,可以收到新穎含蓄的獨特效果。

比喻,比擬我們同學這幾次作文也用得比較多。

《從心做起》《忙,茫,盲》利用諧音雙關等等

(2)引用式,化用法。

引用就是把詩詞歌曲、名言警句、成語俗語等引入標題上,或略加改造,可以收到翻出新意、出奇制勝的效果。

(3)反彈琵琶新視角

在考場上,我們給作文擬題不但要快,而且要求新求趣,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這就要求我們克服思維定式,逆向思考,追求陌生效果,擬出讓閱卷教師一見鍾情、怦然心動的`好標題。

( 4)符號法

《傳統都去哪兒了》 《且行且珍惜》

《夢裏尋“綠”千百度》 《發展誠可貴,人性價更高》 《且向花間留晚照》(本次適應性考試的標題)

《讓文明之花開在文明枝頭》 《敢讓謙讓換新風》

《文明之花別樣紅》 《天行健君子以文明不息》 《六尺巷》(以上是同學們在九江市聯考中取得標題)

《野百合也有春天》 《借我一雙慧眼吧》

《莫讓瑕疵遮慧眼》 《的盧過檀溪》

《千里馬的春天綻放在伯樂的慧眼上》 《其真無馬耶》

(以上是針對分宜中學、臨川中學等地聯考作文取得標題)

四、實戰演練

閱讀材料,選擇一個角度構思,自主立意,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一頭驢子和一匹馬到某磨坊去應聘推磨工作。結果,驢被選中,馬遭淘汰。 一年以後,這匹馬被伯樂相中,成了遠近聞名的千里馬。

磨坊的主人聞訊以後,後悔不迭地跑去對千里馬說:“你如此能幹,當初我居然沒有聘用你,我真是有眼無珠呀!”

作文取標題實戰演練。通過對三篇學生近期所寫的三篇作文取標題,教會學生去一個能讓人一見鍾情的標題

“ 幸虧當初沒被你聘用。”千里馬說,“不然,我現在就不會成爲千里馬,而是變成一頭推磨驢了!”

1、讓學生課上取標題,允許討論

2、讓學生在白板上自由發揮,然後大家一起來探討標題的可否性。

五、作業佈置

根據上述材料,請選擇一個角度構思作文,自主確定立意,確定文體,確定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義的範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高考作文 篇2

秋天的果園,猶如一幅金燦燦的畫卷,彷彿在指引我們到果園裏去吃果子呢。果園裏,金*頭髮的梨樹在風中跳起了優美的舞蹈;石榴樹穿着一件件火紅的衣裳,樹上的石榴咧開了珍珠般的嘴,黃澄澄的桔子像一個個小燈籠掛在樹上。果樹下,小孩子靠着樹幹吃着香甜的水果,農民伯伯笑眯眯地看着自己的勞動成果,想到這是自己的汗滴種出來的,笑得比誰都燦爛。

秋天的原野,猶如一片金子地,滿地都是金黃的稻子,稻田邊,高梁舉起燃燒的火把,許多孩子在快樂地玩耍,他們有的在幫農民做稻草人,有的拿着風車在田野裏飛快地奔跑,有的在路邊放自己親手做的風箏,稻田裏,一位位農民伯伯在收稻子,加工成白花花的大米,白花花的大米養活了許多人,農民伯伯可樂壞了。

秋天的花園,彷彿能將人引入童話的世界,到處都飄着清香。花園裏,桂樹開着金黃的花朵,在向人們表示歡迎。菊花的樣子千姿百態,有白的、紫的、黃的、紅的、五彩繽紛。似乎每一朵菊花都像一個小姑娘,嬌豔欲滴,美麗動人;在花園中,最美的花就非芙蓉莫數,它有許多花瓣,就像一個“千手觀音”在跳舞,小孩左看看,右看看,被它的美貌迷得眼都花了。

秋天的公園,比任何季節都要熱鬧許多,到處都涼絲絲的,老人們在鍛鍊身體,孩子們在玩耍,一會兒玩木馬,一會兒玩龍舟,一會兒喂小鳥,玩得可高興了。划船的人們一邊聽着水聲,一邊聞着桂花的清香,賞着嬌豔的菊花,一邊看着西陽下山,那感覺真讓人心曠神怡。

啊!秋天可以讓人感到美麗,秋天可以讓人感到舒適,秋天可以讓人感到溫馨。啊!我愛那美麗的秋天。

高考作文 篇3

當孔融讓梨的故事早已成爲千古美談,當六尺微巷已爲衆人所稱頌、讚揚。面對那一枚枚閃爍着金光的世乒賽金牌,我不禁問道,我們是否應該讓出他們,我們到底該讓出什麼?

誠然,當乒賽的現場奏響一次次國歌,國人是那麼自豪,驕傲,然而面對所謂“壟斷”的質疑層出不窮,我們也會焦慮、反思。那麼,我們又是否該讓?

在我看來,我們可以讓出技術,而不是讓出獎牌,我們可以讓出科學的訓練方法,卻絕不可以故意削弱自己的實力,以求他國獲得金牌,粉飾出世界經濟水平一片繁榮多元的假象。

時光匆匆而逝,一百年前的中國剛剛發生了劇變,一次驚天的變革剛剛開始。一百年來,我們感受到了中國生機勃勃的改變,我們可以自豪的說,這些改變是靠中國人的手創造出來的,我們何時要求過英美國家讓出一片天地呢?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當我們先進的乒乓球訓練方法達到世界領先水平時,我們有理由與他國做技術交流,讓出技術。而當我們的水稻種植技術,因袁隆平的成果而提高時,我們也主動提出讓他爲世界水稻種植培養人才。只有這樣,才能解決糧食問題,而不只是一味的讓出糧食,救濟飢餓人口。

孔融讓梨,六尺微巷,讓出的是一種傳統美德,讓出的,是一種人性的美好。而讓獎牌卻並非如此。讓糧食讓錢,讓一切一切的物質,僅僅只能救一時之需,甚至有時違背了基本的道德準則。只有當先進的技術爲世人所共享時,我們才真的可以看到高水平的比賽,我們才真的可以看到這世上再無飢餓啼哭的孩子,我們才真的可以看到人們的笑臉綻放在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你讓或不讓,世界都會因此而改變;你讓或不讓,沒有人會強迫。然而當你思考讓或不讓之前,請一定記得考慮,是讓出一時的榮譽,換那世界一時的“榮光”,還是讓出技術,讓出科學,換那世界陣陣爽朗明快的笑聲,換那幸福生活萬年長?

高考作文 篇4

這不是沉浮的尖叫,而是平衡的吶喊。

人類嚮往平衡,追求過一種平衡的生活,但平衡絕不是公園草坪的打理,只需割草機把所有旁逸斜出的雜草推平就行。

平衡,是一種獨具匠心的永恆。

流傳與世的藝術之美,從不缺少平衡。

凡.高作品中,獨具酣暢淋漓的平衡色彩感。

莫奈作品中,凸顯光與影變幻的平衡把握感。

達.芬奇作品中,極盡獨一無二的平衡科學感。

瓦爾登湖旁,梭羅衝破世俗的羈絆,閱盡紛雜的塵世,隻身進入森林,在這裏建造了他的小木屋,寫下聞名遐邇的傳世之作《瓦爾登湖》。

慢鏡頭下的平衡,正在一點、一點、一點地慢慢消失。

“今後大家最好不要邀請我,多麼光彩的事我都不參加。第一不要邀請我,第二不要到我老家去,大家各幹各的,我用我的新作回報你。”

上面是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的一席話。這怎能不讓人聯想到梭羅在瓦爾登湖的小木屋。莫言懇請大家,讓他回到書桌前,迴歸他自己的生活軌道。而他的平衡,便在媒體無休止的炒作中被打破。

平衡,是一種古今往來的印痕。

《總統先生》中說:“在甜蜜的夢鄉里,人人都是平等的,但是當太陽升起,生存的鬥爭開始時,人與人之間又是多麼的不平等。”

見微知著。

在如今的社會經濟發展中,人們的社會地位、政治權力、經濟高低造成了許多社會問題,致使各種不平衡心理層出不窮。

太浮躁了,就像被繩索緊緊纏繞,喘不過氣,說不出話。

面對這種種的“不平衡”,是掙扎起身,扯斷枷鎖,向天呼喊?還是繼續陷入更深的泥潭無法自拔?

不!請你使勁拉回平衡1

“總統拾掇俄羅斯,我拾掇克里姆林宮。”在俄羅斯克裏姆林宮工作了六十多年的清潔工波利雅,她就認爲自己和總統的職業相似。

平衡慢慢從烏雲中透出來,照亮心靈。

平衡亦爲生活之佳境,幸福可以從這裏源源不斷地涌出。

在曲折的人生道路上,不斷追求平衡吧!無數微軀,紀錄了時代的不棄——那是平衡的吶喊,追求的禮讚!

追求平衡的生活——吶喊,響徹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