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諺語 > 春季的養生諺語大全大綱

春季的養生諺語大全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7W 次

導語:俗話說, 一年之計在於春,養生也要從春天做起。下面是本站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春季的養生諺語以及相關養生知識,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春季的養生諺語大全

  春季養生諺語:

春捂秋凍、不生雜病。

清明食螺,眼不生痾。

清明蛋,好當飯。

多吃大蒜多吃薑,保你四季皆無恙。

一天之際在於晨、一年之計在於春。

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

春日暖陽亮堂堂,曬得心兒都舒暢。

感冒不避鳳,從春咳到冬。

春夏莫貪睡,秋冬可安眠。

運動好比靈芝草,何必苦把仙方找。

拍打足三裏(保健要穴),勝吃老母雞。

竹從葉上枯,人從腳上老,天天千步走,藥鋪不用找。

衛生是妙藥,鍛鍊是金丹。

人怕不動,腦怕不用。

一日舞幾舞,活到九十五。

不靠醫,不靠藥,天天鍛鍊最見效。

肥不過春雨,苦不過秋霜。

春天孩兒面,一日三變臉。

春寒防感冒,春暖防過敏。

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一家之計在於和,一生之計在於勤。

天上四時春爲首,人間五福壽當先。

二月休把棉衣撇,三月還有梨花雪。

吃了端午糉,再把棉衣送。

三月三,薺菜當靈丹。

初春早韭,秋末晚菘。

春郊遊,秋登高,夏遊泳,冬慢跑。

斷得四季葷,斷不得四季青。

菜花黃,癡子忙。

百草回芽,百病易發。

感冒不避風,從春咳到冬。

熱不急脫衣,冷不急穿棉。

  春季如何養生:

俗話說, 一年之計在於春, 原意是強調春天對一年農業生產的重要性, 實際上也適用於養生。春天, 萬物復甦, 且人體陽氣萌動, 新陳代謝加快,這 如同程序的啓動階段,只有 啓動順利, 程序才能正常運行。所以, 春令養生是四季養生中十分重要的開端。春季三月, 包括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六個節氣。此時, 冬寒將盡, 冰雪消融, 春歸大地, 一派“陽春白日風花香” 的景象。從中醫陰陽學說而言, 春天意味着陰極陽生, 自然界和人體陽氣開始生長, 表現爲植物的柳綠花開, 動物的蟄伏結束。《素問·四氣調神大論》說:“ 春三月, 此爲發陳, 天地俱生, 萬物以榮。”概括了春天生氣勃勃的氣候物候特點。這種春天陽氣升發, 對促進自然界動植物, 包括人類的新陳代謝、生長髮育都是極其重要的。但是, 從中醫養生的角度出發, 應着眼於從“ 陽春佈德澤, 萬物生光輝”的'背後尋找對人體健康不利的氣候物候特點。歸之有二:

  乍暖還寒

春季在我國大部分地區屬於冷暖交替的時節, 氣候變化無常, 有“春天孩子臉”的說法。可能今天春風送暖, 陽光明媚, 明天卻寒流驟至,氣溫劇降, 常表現爲“乍暖還寒” 的氣候特徵。這種急劇的氣溫變化對人體的健康是十分不利的, 尤其對老年人、兒童以及慢性病人, 因其調節適應能力較差, 一旦保養不當,非常容易發病或加重病情。故宋代詩人李清照有:“ 乍暖還寒時候, 最難將息”的感嘆。

  春風夾邪

春天的到來,往往表現爲“ 一夜春風除冰霜” ,這說明了春季起風較頻的特點。中醫根據五行理論, 把春季與自然界風相聯繫,認爲春季風邪偏盛, 風邪又爲“ 百病之長” , 容易夾雜各種致病因素, 侵害人體而發病。這也是春季疾病多發的原因之一, 必須引起重視。根據春天氣候物候變化的特點, 有針對性地調攝精神情志、飲食起居, 能取得事半功倍的養生效果。

  精神情志調攝

春令陽氣升發,呈現向上向外舒展的趨勢。從天人相應的觀點出發, 中醫認爲春季人的精神情志應保持舒暢、條達, 即應做到心胸開闊,情緒樂觀。中醫藏象理論認爲, 春與肝相應, 肝主疏泄, 在志爲怒, 與人的精神情志活動有着密切關係。如果情志抑鬱或惱怒,就可損傷肝臟, 繼而發生各種病變。

  節氣養生 —春令養生與進補

諸如陶醉於明快的音樂,開懷於相聲小品, 舞劍弄扇, 踏青問柳, 登高賞花等方法皆使人精神愉快, 體內氣血流通, 是春季適用的調神養生法, 可根據個人的興趣和愛好選用一二, 長期堅持, 必有收穫。

  飲食調攝

春季爲肝氣所主, 根據五行理論, 肝木太過則克脾土, 脾弱則影響飲食消化吸收。故唐代醫家孫思邈提出春天飲食應“省酸增甘, 以養脾氣” , 即減少酸味食品, 多食甘味食品。因酸味入肝, 甘味入脾, 過食酸味之品, 有助肝克脾之害;酸主收斂, 與春陽之性相悖。

  節氣養生 —春令養生與進補

爲助春天陽氣升發, 可酌飲酒醴, 食一些蔥、棗、花生等通陽助陽之品。但要注意, 一般情況下, 不應用大辛大熱之品, 如紅參、鹿茸、附子之類, 以免導致陽氣過泄的情況。

  起居調攝

起居包括寐寤規律、衣着調適兩方面。春天因新陳代謝加快, 各器官的負荷加重, 身體還未及調節, 造成腦部氣血暫時供應不足, 而出現“ 春眠不覺曉”的“ 春困”情況。對此,《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指出春天的寐寤規律應是:“ 夜臥早起,廣步於庭, 披髮緩行, 以使志生。”意思是春天應晚睡早起(相對於冬季而言), 起牀後不要急於束髮更衣, 應散披頭髮, 着寬鬆衣服, 以舒緩形體, 使氣血流暢、神情怡然。如此, 有助於機體快速適應季節交替的變化, 保持健康身體。針對春天氣候有“ 乍暖還寒” , “春風夾邪” 的特點, 所以衣着調適的要點是保暖、御風。正如明代醫家汪綺石在《理虛元鑑》提出的“ 春防風, 又防寒” 。古人爲此提出春天衣服不要頓減, 提倡“春捂秋凍” 。從今天的眼光來看,“ 春捂” 未免過於絕對, 過於拘泥反而可能降低身體對外界的調適能力, 但其中所含謹慎、逐步減衣的觀點的確是經驗之談。

  春季疾病預防

春天氣溫上升,細菌、病毒隨之繁殖生長, 加上春天人戶外活動增加, 使得這一季節的流感、肺炎、流腦、肝炎等流行性、感染性疾病發病增加。中醫將此類致病因素稱爲“ 虛邪賊風” , 與前述春季“春風夾邪” 的氣候特點有一定關係。所以, 隨時注意避開此類邪氣,也是養生的重要原則之一。騙獻具體方法如:避免疾病流行期間到人多擁擠的公共場所;注意飲食衛生;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必要時用食醋燻蒸消毒等。由於春季溫差較大, 對血管收縮、舒張的調節要求較高, 所以心腦血管病變在春季容易發作, 如高血壓、冠心病、心肌梗死、腦中風等。因此, 這類患者應特別注意冷暖的調節。春季亦是精神病的好發季節, 民諺有“菜花黃, 癡子忙”的說法。故要注意此類患者的藥物治療監督, 以及加強精神調節和心理的疏導。此外,“一夜好風吹, 新花一萬枝” 的春天氣息到來的同時,也給我們帶來了花粉過敏症, 可表現爲支氣管哮喘、鼻炎、各種皮膚病、紫癜等各種病變。因此, 過敏體質的人, 春天要儘可能避免與過敏源接觸, 可服用祛風抗過敏的中藥如防風、蟬衣等進行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