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語文教學改革反思

語文教學改革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9W 次

9年義務教育初中語文課本以嶄新的教學思想給語文教學帶來了新鮮的空氣。改革後的新教材特點就知識而言,難度要求降低了,而與社會生活聯繫更加密切了,某些課文如童話、神話和寓言,具有較多的趣味性;但課文後邊“理解,分析”“揣摩,運用”,“積累,聯想”,練習題增加了。這就是重視了訓練,相對來說,對語文能力的要求提高了。我根據新教材特點,在語文教學中,以提高學生能力爲主線,在講授知識的同時,激發學生興趣,從而培養學生“讀、說、聽、寫”的能力。

語文教學改革反思

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形成,語文能力的培養,歷來是語文教學改革的重點,而教師恰到好處地引導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對學生能力培養有着重大促進作用。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使人愉快,使人感到有意思,有吸引力的特性”。專家們的理論和教學實踐都證明,只有先激發學生的興趣,才能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爲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學到知識,我就利用範文來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改編後的語文教材保留了傳統的好文章,大都是經過精選的範文,都是思想性強、藝術特點比較突出、膾炙人口的好文章,爲了激發興趣,每講一課,我都精心設計導言,製造懸念,造成渲染,從而調動學生積極性,達到了對學生能力的培養。

進行“讀、說、聽、寫”訓練,我的具體實施方法是:

1.培養閱讀能力。在指導學生閱讀中,要提出明確的要求,通過查字(詞)典,記下關鍵詞語→勾畫→摘錄→理解詞義;揣摩詞義→推斷詞義,讓學生在閱讀分析中,勾畫關鍵詞語,並用準備好的各種帶顏色的筆,用不同符號畫出來。培養學生動腦動手的習慣。

講記敘性的文章,就讓學生標畫出時間、地點、人物、事件(起因、經過和結果)。對人物描寫,讓學生標畫出人物肖象、動作語言等。散文則讓學生標畫出文章線索,好的精講作品,情節結構和藝術網絡別具特色的文章,叫他們仿照《教學參考》那樣,在書旁邊加以批註分析、評價。所以凡是預習提示中規定的生字、詞、注音,完全由學生通過閱讀分析評點去解決,這樣也培養了學生使用工具書的習慣。

2.培養朗讀能力。要求學生用普通話,口齒清楚,聲音響亮,語氣連貫,在朗讀中教給學生要領,標點符號的用法,掌握梗概,學生很快就會朗讀、背誦。我規定,凡是課文後邊習題規定的朗讀、背誦部分,學生一律都要會,這樣學生日積月累,名作家的名作品篇章都會背了,語言運用起來也豐富了。

如學《皇帝的新裝》這課,我就根據學生特點,將《皇帝的新裝》改編成課本劇,分角色排練,全班同學積極參與,老師點撥,演出效果很好,對課文理解也較深刻。學生們興趣盎然,當堂討論這篇課文出場人物,騙子爲什麼能行騙?小孩子爲什麼說真話?學生討論興致勃勃。

3.培養對重點語段分析能力。重點語段的分析,既是分析課文的重點、難點,也是學生在期末考試、中考的重點、難點,它是對學生分析問題能力、理解問題能力的一個綜合考察。如何點撥教給學生劃分語段,首先要教給學生一個方法,教師要依據大綱,吃透教材,善於引導,在語文知識嚴格訓練中,讓學生抓準分析重點段的精髓,掌握分析重點段的鑰匙。

何謂重點段,文章是由一個一個段落組成的,古人說:“積句成章,積章成篇。”古人所說的“章”,就相當於我們今天說的段,一般稱之爲段落。文章裏的一個段落,一般都是由若干句話組成的,句與句之間合理關係,是段落構成的基礎。每一段有一箇中心,就是這個段的中心句,中心句可以放在段首(起句),可以放在段尾(結句),也可以出現在段中(腰句),也可以首尾呼應。概括起來有以下幾點:

①根據句與句之間關係來理解。②根據文章表現特點來理解。③根據段與段之間關係來理解。④根據作者思路來理解,重點詞語的運用,關聯詞語在句子中的作用。

如:《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裏一段,“不必說……也不必說……單是……”這個句式,前邊寫的是植物,後邊寫的動物,用“單是”一轉折,把動植物分開,前總後分,突出了靜景和動景,描寫了夏季百草園趣味無窮是“我的樂園”。那麼這段分析顯然是關聯詞語起的作用,看的很清楚是分兩個層次,凡是講讀課文裏的重點段都教給學生一個方法,這樣不斷練習,揣摩運用,如:《背影》、《詠柳》、《小桔燈》、《春》、《大自然的語言》、《紀念白求恩》等重點語段分析,基本上都在老師點撥、指導下分析的,達到舉一反三、融會貫通的目的。

4.培養學生說的能力。葉聖陶先生說:“學習語文要聽,說,讀,寫四者並重。”培養學生說話能力是語文教學重要環節。現代社會的高社交化,要求學會文明社會的交際用語,現代社會的高效率化,要求人們講話清晰、簡潔、易懂。現代社會的高信息化,要求人們講話準確,有條理,語言規範(語音,語法)。而我們的學生正在面臨現代社會生活的挑戰,在語文教學中加強說話訓練,培養學生良好說話能力,也正是反映了現代社會的.發展需要。

初一學生年齡小,知識面窄,然而求知慾強烈,又喜歡在人們面前表現自己,爲適應新教材大綱的需要,根據學生心理特點,就利用課前三分鐘對學生進行口頭作文訓練。開學初,我教新初一兩個班,互相都不熟悉,我叫他們到講臺前進行“自我介紹”,有的同學介紹自己喜愛小動物,有的喜歡逗蛐蛐,捉蜻蜓,有的喜歡看故事書,看電視。有的同學口語表達的很好,就當衆給打分,不太好的,也不全盤否定,而是因勢利導,這樣激發了他們口頭表達的能力。還有課前一分鐘小作文訓練,動詞的連用,聯想等片段練習,每個同學準備一個成語故事,每個同學都輪流講,或者準備一個笑話。學生對此很感興趣,既豐富了知識,又鍛鍊了口頭表達能力。

5.培養學生寫作能力。除了傳統的寫作訓練方式、方法外,爲了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還叫學生課外練筆,即寫日記。日記可以鍛鍊語言、文字表達能力,還可以養成拿起筆就寫的習慣,以及寫真事、說真話的好習慣。叫學生一週兩篇日記,多者不限。寫日記前作了指導,唸了很多有關日記的範文,使他們有材料可依,有範文可仿,學生也消除了對作文的恐懼心理。學生都願意寫,經常檢查,好的日記到班級念,及時反饋信息。在日記寫作中能達到師生之間互相交流。練習寫作。如:學《背影》一課,就作《背影》片斷練習,抓住特定環境具有特徵的地方,作剪影式的描述。在整個寫作訓練中搞了以下幾種練習。

(一)方法:①模仿作文。②觀察作文。③片斷練習。④命題作文。

(二)文體:①記敘文。(敘事,描寫人物,狀物抒情,狀物記事等)。②議論文(小論文)。③說明文。④聯想作文(運用象徵手法即物抒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