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新課改中高一語文教學反思

新課改中高一語文教學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8W 次

新課改中高一語文教學反思

源遠流長的傳統語文教學模式,雖然有很多優點,但用現在的眼光看,在某種程度上的確束縛了學生的個性,而且也讓我們每一位一線語文教師教得很累。本來以爲"課改"會讓我們輕鬆一點,可是半年下來,沒有感到絲毫的輕鬆。新理念、新模式、新教材、新的評價機制,需要我們花大量的時間、大量的精力去理解適應;同時新課改第一年,家長、社會、教育部門的密切關注,這些都也讓我們感到前所未有的壓力。雖然我們高一語文備課組教齡都在8年以上,教學經驗最少的也經歷了兩個大循環,但我們一致覺得,每一個人都象工作第一年剛剛上崗的新教師,緊張加忙亂。回顧這半年來我們的困惑、思考與實踐,我們不能說有什麼經驗,只有一點點甘苦,和大家分享。

新課改中高一語文教學反思

首先我們面對的是課程結構的變化。

以前的高中語文教學,課程相對固定,很少變化,是一種穩定的結構。而新課改突出了發展個性和以人爲本的概念,相應的對新的課程結構就提出了重基礎、多樣化、有層次、綜合性的較高要求。具體體現爲壓縮必修課時,增開選修課,以提供較充分的個性化空間。以前高中3年的語文內容,在新課標中壓縮爲5個必修模塊,在高一、高二共兩個半學期內完成。另有3個半學期左右的時間,學生可用來選修。選修課現在設計爲5個系列,詩歌與散文、小說與戲劇、新聞與傳記、語言文字應用、文化論著研讀。每個系列又可設計若干模塊。必修課每個模塊計2學分,學生修滿10個學分,可以達到基本水平。選修課學生依個人興趣自選4個模塊,修滿8個學分後,與必修課共計18學分,這樣就可算作語文科目合格。

課改大大壓縮了必修課的課時,我們的周課時數減至四節,課時減少了,授課內容卻不減反而增加了。新教材每個必修模塊包括四個單元的閱讀鑑賞、一個單元的表達交流、一個單元的梳理探究和一個名著導讀,相當於舊教材的一冊書,而新課程要求一個學期修完兩個模塊內容,也就是說,舊教材一年上完的內容新教材要一個學期上完。於是,期中考試前我們高一師生就是在與時間賽跑,與有限的精力作鬥爭,一路奔跑,好不容易到達一個終點,還沒來得及喘息,又要向下一個終點奔去。課改,變成一滴滴的汗水,凝成一個大大的"累"字,我們被這個大大的"累"字壓得無暇去體味課改帶來的益處。我們的困惑是,新教材,如果要以師生的趕和累爲代價,那它的存在價值到底有多大?不要說爲了學生的"終身發展",就是讓學生的身心得以舒展一下也難啊。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那麼多的內容,這的確是新課程實施過程中我們遇到的最棘手的問題。但在接下來的必修2中,這個問題就緩解了不少。因爲教完必修1後,我們全組教師一起進行了認真的總結與反思,大膽地對教材進行了取捨、處理,縮減了一些內容。比如第二個模塊中的'演講詞單元,本單元的重點在於拓展運用,所以我們只用了兩個課時以本單元的第一篇蔡元培先生《就任北京大學校長之演說》和第二篇著名的美國黑人民權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個夢想》兩篇演講稿爲範例,讓學生掌握一般演講詞的特點,把口頭的演講訓練放在課前口語訓練甚至平時的課堂發言中。同時我們加大課堂密度,爭取有效的授課時間,基本上每一節夜課我們都用來講課,很少考試。果然,時間夠用了,期末實現了我們留出一個半星期總複習的預期。但與此同時,另一個問題又出現了。開設必修課的目的,是構建語文基礎,可是略有教學經驗的人都知道打基礎是不能開快車。語文各種能力的養成不是一瞬間就可完成,語文素養的形成靠積累、感悟,運用,哪一樣也少不了分析和訓練。

缺乏了分析和訓練即使能形成也終究是薄弱的,是難以提高的。新課程中儘管迴避了訓練的話題,而參照其"在閱讀教學中,爲了幫助理解課文,可以引導學生隨文學習必要的語法和修辭知識,但不必進行系統集中的語法修辭知識教學"的表述,我們也可以理解爲它暗示了在教學中運用知識與能力去分析文本和訓練能力的必要。但現實是課時這麼少,幾乎每節課都要講一篇新課文,這與鞏固基礎的初衷有些矛盾。比如,必修1第四單元是新聞單元,這個單元和高考語言運用考點的新聞壓縮直接對應,我們精心挑選了一些這方面的例題、練習,但是就是沒時間給學生做,本應期中考試前就完成的練習內容,直到期末複習才安排下去,而這距新聞單元的學習已經很長時間了。最突出的就是文言文教學,無論是舊教材還是新教材,文言文總是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以往的文言文教學很注重文言基礎知識的學習,而新課程似乎弱化了語文的工具性,更注重語文的實踐能力的培養,那麼,課改形式下有限的課時裏的文言文該怎麼教?同時還有一個不得不承認的事實,就是很多很好的甚至是必須的語文學習習慣(以往學生語文成績好很大程度得益於這一點),因爲搶時間,學生每天只是疲於應付新內容,沒有時間複習、整理,所以並沒有形成。我想也許是新課標這樣安排有些理想化,也許是我們在思路和方法上還存在問題,我想這是我們下一個學期重點要突破的一個難題。

再來說說選修課,本學期學校在高一年級開設了校本選修課。學生學習的自由度大了,老師講課的靈活性大了,大大激發起了教學雙方的興趣。我們備課組以打通教材和高考爲出發點,結合學生實際,開設了一門《中國當代名家導讀》的選修課,結果深受學生歡迎,這一門課的選課人數達到了人。

課改給我們的感受是"累",但"累並快樂着"。

解讀教材之樂。

語文教師難當,沒有哪一個學科會讓教師在上課之間,首先思考的是"教什麼?",而語文課就是這樣,限制中包含着自由,有限中孕含着無限。語文學科本就是人文性、藝術性最強的感性學科,在各科教學中最講求個性,也最能體現出教師的個人氣質和才智學識。新課程標準提倡教師對文本進行個性化的解讀,也就是說在新課程標準和《大綱》背景下,語文教師對教材地處理和運用可以是豐富多采而各具特性的。可以說,教改給了我們很大的空間,當我們在課堂上以自己的文化底蘊、知識功底、價值取向搭建起文本解讀的平臺,以認知價值、審美價值、發展價值引導學生與文體進行"精神"對話的時候,那種快樂是難以言表的。比如,我們學《史記》中的《鴻門宴》、《項羽本紀》,我們如果用心體會,就會發現太史公對項羽作爲一個悲劇英雄所具有的人格魅力是抱着高度讚賞的態度來評價的;揚項羽即意味着某種程度的貶劉邦,而劉邦是漢朝的開國皇帝,如果我們繼續思考,就會發現太史公的作爲漢朝臣子蔑視至尊的權貴而又不得不隱晦表達的深層用意。也許這種解讀,未必符合史學專家的正統,但是誰都不能否認,這種語文學習可能就是太史公和我們後人在作跨越千年的對話,哪怕這種對話可能有着許多誤解的成分。我們在處理教材時設置一些相關的情景,介紹一些背景知識,學生自己就把思考推進到這一層面。

這學期,我們讀古代詩歌,從《詩經》《離騷》到漢魏晉詩歌,我們從這些飄逸着歷史流風遺俗的詩句中,遙想那個時代的興衰和個人悲歡;我們讀《赤壁賦》、《囚綠記》《荊軻刺秦王》我們深深感受到有那麼多如此壯

闊而又形態迥異的人生奮鬥軌跡和生命的選擇;學習《近代科學進入中國的回顧與前瞻》《飛向太空的航程》對人類孜孜不倦地探索科學真理的精神而感到由衷自豪;在名著導讀中,穿越時空隧道,與孔子、巴金、雨果、狄更斯進行思想的對話,借他們的智慧之光照亮我們的生命旅程。

當然新課改對備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學目標的設定由單一統一目標變爲多元多層次目標,讓學生在知識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都有提高;備課時的知識準備要更充分,更重要的是備學生的可能,儘可能多的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考慮在內,選好切入點和提問方式,把學生的課堂學習活動作爲我們備課的出發點和歸屬點。

課堂教學模式的改變與教學方式的提高。

新課改的教學方式,以學生自主建構爲特徵。《課程標準》建議指出:學生是學習語文的主人。語文學習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爲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在教學方式的轉變中,新課程特別將"自主、合作、探究"作爲重點進行倡導。

由於課程改革剛剛開始,一開始我們對課程的認識還不能很快到位,即使認識到位了,實踐也不能很快地跟進,也有過誤區。比如說,偏面地認爲"新課程的課就是要新",於是在課堂上花樣百出,有時課上強調所謂的"自主",而學生實際都是在教師的組織下進行活動,他們非常"忙碌"地,興致勃勃地交流着、彙報着、表演着……而學生並沒有時間進行思考。一講"合作"就是"小組",什麼課都是小組討論,什麼內容都要通過小組討論來"解決",而很少考慮討論的價值。再有有時,合作是合作了,但沒有提供足夠的時間,合作過程是簡短的,討論研究是匆忙的,因此,學生往往拿不出什麼結果或結論,感到非常茫然。

通過校內的跟蹤聽評課以及教育學院的展示課,我們及時反思,認爲從根本上說,這一誤解是與我們對新課程標準的精神領悟不到位有關,從而表現出一定程度的膚淺與浮躁,甚至於有些急功近利。我們得出的結論是"選擇自己的學習方式,多種方式體驗",應該是有條件的。它取決於正確的價值取向,一切脫離學習內容、違背語文特點、不符實際的、節外生枝的體驗,應當慎重。自主學習,應該在於學生有充分的時間讀書,有足夠的空間思考,有較多的機會實踐。在這個前提之下,在面對相同學習內容的情形時,學生自主選擇學習的方式、學習的夥伴,以飽滿的情感來展開學習活動,才能將自主學習落實到實處,避免虛假的自主在課堂上的出現。合作學習要以自主學習爲前提,在經過獨立思考後進行合作學習纔有效果。真正的合作學習,必須要用在刀刃上,用在突破學習的難點上。而不是爲合作而合作。合作學習是通過多人的頭腦在討論中碰出智慧的火花來解決有一定難度和深度的問題,而不是一般問題。因此,合作學習的組織,也必須要給予足夠的時間,讓每一個學生都能積極參與,積極發言,從而得以發展。同時不要一有問題,就組織學生探究,如果探無可探,以學生的實際究無可究,還是結合傳統的講授爲好,要把"實"與"活"結合在一起,把"預設"和"生成"結合在一起。

半年的課改實踐,我們遇到的問題不少(也許是我們對課改理念認識得還不夠深入、透徹吧),但我們相信,課改之路,雖有荊棘,但沿途的風光無限。儘管有着這樣那樣的想法,但爲人師的我們還是在課堂上充滿愛心、竭盡所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才智,力求符合新課程的要求和目標,並且相信,無論如何,課改都將有益於孩子們的成長、發展,都將促進教師的不斷學習與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