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甲骨文出現在哪個朝代

甲骨文出現在哪個朝代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7W 次

古漢字一種書體的名稱 ,也是現存中國最古的文字 。又稱契文、龜甲文或龜甲獸骨文。殷代人用龜甲、獸骨占卜。占卜後把占卜時間、占卜者的名字、所佔卜的事情用刀刻在卜兆的旁邊,有的還把過若干日後的吉凶應驗也刻上去。學者稱這種記錄爲卜辭,這種文字爲甲骨文。以下是甲骨文出現在哪個朝代,歡迎閱讀。

甲骨文出現在哪個朝代

甲骨文發現於河南省安陽小屯村一帶,是商王盤庚遷殷以後到紂亡國時的遺物。後在鄭州、洛陽等地商代遺址中亦有出土,在北京昌平、陝西周原遺址中又發現了西周甲骨文。甲骨文開始是自然流露,無人注意。1899 年王懿榮辨認爲商代文字,從事收集。安陽殷墟考古發掘始於1928年,最大的收穫是1936年夏發掘的第127號坑,得甲骨文1.7萬多片。綜合先後所得加以拼綴挑選,編印爲《殷墟文字·甲編》和《乙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彙集1899年以後80 年間安陽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共41956片,由郭沫若主編,胡厚宣總編輯具體指導,編印爲《甲骨文合集》。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70年代在殷墟發掘所得甲骨4589片,由鍾少林等5人編著《小屯南地甲骨》。甲骨文大約有 4500個單字,可識者約1/3,它的基本詞彙、基本語法、基本字形結構跟後代漢語言文字是一致的.。用許慎的六書來檢驗,在字形結構方面指事、象形、形聲、會意皆已齊備;在文義使用上轉註(互訓,即義近通用)、假借(音近通用)也都很清楚。甲骨文可以斷代,早晚分明,從某些常用字的變化可以領會許多中國文字發展的知識。例如:簡化,形體複雜的字,日趨簡單,筆畫減少;形聲化,象形字增加聲符,假借字增加形符,變成形聲字。甲骨文原來專指安陽殷墟所出,經過許多學者研究,已取得很大成績,在中國文字史上可以看作一個單元。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各地又發現了周人有文字的甲骨,其中以岐山、扶風所出比較重要。這些資料字形與殷墟不盡相同。

甲骨文因鐫刻、書寫於龜甲與獸骨上而得名,爲殷商流傳之書跡;內容爲記載盤庚遷殷至紂王間二百七十年之卜辭,爲最早之書跡。殷商有三大特色,即信史、飲酒及敬鬼神;也因爲如此,這些決定漁撈、征伐、農業諸多事情的龜甲,才能在後世重見天日,成爲研究中國文字重要的資料。商代已有精良筆墨,書體因經契刻,風格瘦勁鋒利,具有刀鋒的趣味。受到文風盛衰之影響,其大至可分爲五期,底下分別介紹。商代晚期自盤庚遷殷至商紂王共約273年,經歷8世12王,這一時期的甲骨文也應有早晚先後之分。對商代甲骨的分期斷代研究,有多種說法,如今主要採用的是董作賓依據世系、稱謂、貞人等十項標準劃分的五期說,即第一期:盤庚、小辛、小乙、武丁;第二期:祖庚、祖甲;第三期:廩辛、康丁;第四期:武乙、文丁;第五期:帝乙、帝辛。

  雄偉期

自盤庚至武丁,約一百年,受到武丁之盛世影響,書法風格宏放雄偉,爲甲骨書法之極致。大體而言,起筆多圓,收筆多尖,且曲直相錯,富有變化,不論肥瘦,皆極雄勁。

  謹飭期

自祖庚至祖甲,約四十年。兩人皆可算是守成的賢君,這一時期的書法謹飭,大抵承襲前期之風,恪守成規,新創極少,但已不如前期雄勁豪放之氣。

  頹靡期

自廩辛至康丁,約十四年。此期可說是殷代文風凋敝之秋,雖然還有不少工整的書體,但篇段的錯落參差,已不那麼守規律,而有些幼稚、錯亂,再加上錯字數見不鮮。

  勁峭期

自武乙至文武丁,約十七年。文武丁銳意復古,力圖恢復武丁時代之雄偉,書法風格轉爲勁峭有力,呈現中興之氣象。在較纖細的的筆畫中,帶有十分剛勁的風格。

  嚴整期

自帝乙至帝辛,約八十九年。書法風格趨於嚴謹,與第二期略近;篇幅加長,謹嚴過之,無頹廢之病,亦乏雄勁之姿。

甲骨上細瘦的筆跡,也受到刀刻的影響。占卜時常用“是”或“否”刻於龜甲中央縱線兩側,自此中線向左右書寫,故兩旁對稱和諧,具有行款對稱之美。且契刻後,大小字分別填上墨朱,或正反面分填朱墨,更深具藝術之意味,堪稱書史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