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表現手法對比作用

表現手法對比作用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8W 次

對比是一種常見的寫作手法,那麼你知道對比的寫作作用嗎?下面請看表現手法對比作用的詳細內容!

表現手法對比作用

一、對比的種類

對比分爲橫向對比和縱向對比兩種形式。所謂的橫向對比,就是將幾個不同的人、事、物進行對比。例如將黃瓜、絲瓜、苦瓜進行對比,將張三、李四、王五進行對比。所謂的縱向比,就是將一個(類)人、事、物不同時間點所呈現出來的物象、特徵、行爲等進行對比——是一個或一類事物自身的比較。例如一個孩子,三歲什麼樣、五歲什麼樣、十歲又什麼樣,這個孩子沒有和別的孩子進行比較,而是自己不同年齡段長相的對比。這裏的說的“縱向”就是指“沿着時間順序排列”。

二、對比的五種功能(作用)

在寫作中,爲了實現以下目的時,必須使用對比這種技法。

1、突出不同點。既包括一個(類)事物與另一個(類)事物之間的差異,也包括一個事物不同時間點表現出來的差異。表現、突出不同事物間的差異,運用橫向對比。例如:張三本次考試總成績215分,李四422分,這樣一對比,張三和李四的差異——成績高低,就明顯的表現出來了——突出了張三成績低,李四成績高。表現或突出同一事物不同時間點的差異,用縱向對比。例如,這個孩子三歲時0.8米,五歲時1.25米,二者一對比,孩子的身高的差異就凸顯出來了。

2、突出相同點。既包括一個(類)事物與另一個(類)事物之間的共同點,也包括一個事物不同時間點表現出來的共同點。表現、突出不同事物間的共同點,運用橫向對比。例如:張三體重187斤,李四188斤。二者一對比,他們二人身體肥胖的共同點就體現出來了。表現或突出同一事物不同時間點的共性,用縱向對比。例如,這個孩子三歲能進行加減乘除混合運算,五歲時能流利讀報,二者一對比,孩子天資聰慧的共同特點就凸顯出來了。

3、突出對比項中某個事物的某個特點。對比是把雙刃劍,將甲乙進行比較,在突出甲高的同時,必然突出乙低。然而在寫作過程中,記敘文總有主要人物(小說成爲主人公)、次要人物、線索人物之分,文章側重表現的是核心人或核心事物,因此我們分析時,面對同時突出甲高、乙低時,要明白,作者要凸顯的是表現的核心,如果一篇文章幾種表現的是甲,我們回答對比的作用時,就只談突出了甲身材高,而不回答突出乙身材矮小,因爲乙的引入與甲構成對比,是爲表現甲服務的。要準確判定表現的核心。例如,一次開家長會,老師對着甲的家長,指着甲說,這次考試你兒子考了728分,而他的同座,同樣的老師,同樣的學習時間,才考了400來分。在這個語境中,甲和他老對對比,既能突出甲的成績高,又能突出甲同座的成績低,但因爲老師此時是跟甲的家長在說話,顯然要表現的核心對象是甲,因此這一組對比的作用就只有——突出甲學習刻苦,成績優異了。

4、突出事物的發展變化。縱向對比是表現事物發展變化不可缺少的寫作手法。要表現一個事物的發展變化,必然要沿着時間先後順序,採用一個時間點一描述的方法,將事物不同時間點的表現依次呈現出來,這個事物在不同時間點表現出來的特徵、特點自然就帶着彼此比較的屬性,也正因爲這種比較的存在,我們就能非常明顯地看到一個事物是否發生了變化。例如:文字最初是刻在龜甲和獸骨上的,叫做甲骨文;後來又爲了雕刻使用方便,刻在竹片或木片上,叫竹簡或木簡,接着,爲了攜帶方便,又把文字寫在絹紗絲綢之上,叫帛書;東漢蔡倫發明了造紙術之後,出現了雕版印刷紙書,後來畢生髮明瞭活字印刷術,纔出現了今天市場上流行的圖書。通過不同時期的圖書的對比,我們發現圖書是在不斷髮展變化的。

5、突出事物的發展變化規律或趨勢。運用縱向對比,我們能發現事物是否發生了變化,同時也能明顯看出事物的.發展變化規律。以上面圖書的變化歷程爲例,我們在對比中看到的了圖書的變化歷程,也發現了圖書的發展變化規律:技術越來越先進,使用越來越便捷。

三、對比在記敘文中存在的形式

1、從位置上看,有並列對比、間隔對比之分。並列對比,指作者在行文過程中,將兩個詞、兩個句子、兩個層次、兩個部分並列書寫,進行對比,中間不插入其他內容,讀者一讀就能發現作者在運用對比手法。這種形式有時對比的項不限定在兩個,也可以是多個對比項。這種類型非常常見,這裏就不再舉例說明。所謂的間隔對比,就是先描述對比的一項,然後敘述其他內容,接着再敘述對比當中的另一項。這種形式的對比往往因爲中間夾雜着其他內容,常常被我們忽略。例如魯迅的《故鄉》對閏土的描寫,初回故鄉時,在母親提到閏土時,引出了作者的回憶——描繪少年閏土;然後又寫了接下來發生的很多事,之後閏土來了,再描繪現實中的閏土,二者就是典型的間隔對比。

2、從虛實上看,有實實對比和虛實對比之分。有的對比,是眼前事物與眼前事物的對比,是實寫與實寫的對比。例如上車寫讓座的過程,詳細描述甲是如何做的,乙是如何做的,這些做法都是此時此刻正在發生,正在呈現的。有的對比,其中一項是眼前的現實,對比的另一項是通過人物對話、講故事、引傳說、作者回憶、聯想、想象引入的,是另一個時空發生的或將要發生的事實,這就是虛實對比。如《故鄉》中見到的閏土是實寫,回憶中的閏土是虛寫,這就是一組虛實對比。

3、從語言呈現形式上看,有詞語詞的對比、短語與短語的對比、句與句的對比、層與層的對比、段與段的對比、部分與部分的對比。例如“紅與黑”、“追求進步和自甘墮落”、“有的人活着,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着”等等。

四、對比與其他相近寫作手法的區別

對比手法,與正襯、反襯、抑揚法三種寫法存在着區別和聯繫。對比與襯托的差別在於,對比中的各項是並列關係,襯托中的陪襯部分和被襯托的對象有明顯的主次關係,陪襯爲表現核心服務;抑揚法描繪的主體是一個對象,在先揚後抑中,“揚”爲“抑”服務,在先抑後揚中,“抑”爲“揚”服務。

五、主要考試題型呈現形式

1、作者將......與...放到一起寫,有何用意?

2、作者在第幾段插入回憶(故事、某人的話、作者的想象聯想)有何作用?

3、存在間隔對比關係的段落(層次、句子),是否多餘,刪除行不行,爲什麼?

4、第某段運用了什麼寫法,其作用或好處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