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從甲骨文時代就有文字閱讀理解

從甲骨文時代就有文字閱讀理解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6W 次

拜祭先祖,其來有自。從甲骨文時代就有文字的證明,延綿至清末,始終未斷。縱觀古今,拜祭的形式隨着時間、世情的變化而有所演變。但是萬變不離其宗:拜祭先祖理念的根基,也就是爲何拜祭先祖,沒有改變。

從甲骨文時代就有文字閱讀理解

炎黃文化成型於農耕時代。農耕生產的發展、家庭和家族的繁衍,很重要的是要靠繼承。從財產到技能、知識,都需要承接先人和前輩的成果。重繼承,是中華民族文化區別於世界上很多民族文化的特徵。不僅繼承宗祖給自己的知識,還要延續他們的道德觀念和價值追求。 正是由於重繼承,在繼承中發展,所以中國被稱爲一個文化“早熟”的民族。這是以希伯來系列文化爲標杆,而且出於歷史線性發展觀。前工業化時期希伯來文化與希臘羅馬文化結合,經過文藝復興,形成了西方的觀念體系,包括西方哲學所說的宇宙觀、價值觀、倫理觀和審美觀。而中國早在農耕還比較原始的時候,就已經有了自己的哲學思考體系,這一體系的定型者就是孔子。我們的文化至少五千年來延綿未絕。定型早,有足夠的時間深入到民衆心裏,滲透在人們衣食住行的每一個習慣裏。因此,儘管有外族入侵和內亂,仍然無法使它中斷和消滅。

中華民族一代一代舉行拜祭,反映了人們對於社會發展、進步的思考。我們對於先祖先烈爲社會所作的貢獻和對今天的影響,有着富於理性的認識。這就是,社會要通過勞動,構成和諧的氣氛,加強繼承和傳播,並且不斷地創造。今天無論是拜祭伏羲、黃帝,還是拜祭孔子,沒有人想回到那個時代的狀況中去生活,先祖的精神是在激勵我們不斷前進。

我是從哪裏來的將要歸於何處至今這還是人類思考的頭等問題。中華民族長期思考得出的結論是:我們來自大自然與先祖;自己也會沿着這條路走下去;人終有一死,屍骨滅而精神存;時間、空間轉變了,此理則依然。例如清明節的家祭,實質和拜祭民族共同祖先相同。用宋朝哲學家的話說,這叫“理一分殊”。理一,就是尋根溯源,想象未來,想到自己如何繼承先祖的精神,如何繼續創造,而這一切都圍繞着如何完善人生的價值;“分殊”,就是拜祭黃帝、伏羲、家祖和父母等等,對象、形式各有特色。

但是,當一個社會只有小家庭拜祭祖先,久之,這個社會就呈現出一種離散趨勢,凝聚力減弱。想想過去,思考現在,有心人都會認識到,我們今天的生活、學術、社會,都是對古代的繼承和發展。未來的發展,也離不開今天的基礎。既然如此,我們這個時代的人就要想到,應該如何做人,一百年後的後代將如何議論現在的我們。一想到此,我們越發感到一種敬畏,應該感謝列祖列宗,應該給後人留下點什麼。

1、下列關於“拜祭先祖”的說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中華民族拜祭先祖的歷史極其悠久,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甲骨文時代。

B.拜祭先祖,雖說拜祭對象和形式可以不同,但在精神實質上卻是一致的。

C.儘管拜祭先祖的形式會因時代和世情的不同而有所改變,但拜祭先祖的理念一直未變。

D.拜祭先祖,緬懷先祖,是爲了延續他們的道德觀念和價值追求,用先祖的精神激勵我們不斷前進。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中華文化是“早熟”的`文化,而且定型早,所以才能歷經外族入侵和內亂,仍然延綿不斷。

B.中華文化是農耕文化。農耕生產的發展、家庭和家族的繁衍,很重要的是要靠繼承。所以注重繼承是中華文化與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的根本區別。

C.中華民族拜祭先祖,無論是拜祭伏羲、黃帝、孔子,還是拜祭自己的祖先,都是爲了對先祖的貢獻有理性的認識,並將先祖的精神繼承和傳播下去。

D.拜祭先祖既是尋根溯源,繼承先祖的精神,又是想象未來如何繼續創造,最終指向是完善人生的價值。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中華民族拜祭先祖的傳統綿延不絕,反映出炎黃子孫對先祖開創的中華文明的熱愛,緬懷先祖的精神,渴望從先祖的精神中得到激勵。

B.中國文化被認爲“早熟”的文化,這是以希伯來系列文化爲標杆得出的觀點。如果以中華文化爲標杆,也可以說西方的文明是“晚熟”的。

C.拜祭先祖,要求我們想想過去,我們今天的生活、學術、社會,都是對古代的繼承和發展。同時也要求我們想想現在,我們應當給後人留下點什麼。

D.一個只有小家庭拜祭祖先的社會是一個人心離散的社會,因此,只有恢復全社會對民族共同祖先的祭拜儀式,才能增強民族凝聚力。

參考答案:

1、C原文是拜祭先祖理念的根基,也就是爲何拜祭先祖,沒有改變。

2、B原文是重繼承,是中華民族文化區別於世界上很多民族文化的特徵。不是所有的其他民族,文中也沒說是根本區別。

3、D恢復儀式只是形式,不一定能增強民族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