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語文閱讀理解之建安風骨的流變

語文閱讀理解之建安風骨的流變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9W 次

建安風骨,作爲中國古典詩學的重要範疇之一,不僅指代漢魏之際雄健深沉、慷慨悲涼的文學風格,也一直是南朝以訖宋明批評家品評文學的主要標準。千年以來,這枚鮮活而真實的文化種子,歷經流變,由狹入廣,自道德而審美,深刻地影響了中國人的族羣認同與生活想象,成爲了解我們文化特性的一個不可或缺的符號,折射出時代遷移與詩學理念的複雜關係。

語文閱讀理解之建安風骨的流變

自漢末延至魏晉南北朝,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漫長的陣痛時期。社會的動盪和分裂,政權的瓦解和崩潰,以及儒學衰微和玄風熾盛,共同構成了士人人格裂變與心靈超越的主要原因。人才選拔的標準在悄然發生變化,“德”不再是唯一的尺度,而“才”或與才華相伴的性靈之美得到重視。這顯然就是“風骨”脫穎而出的時代背景。“風”,指風姿、風韻和風神,用於品鑑人物的姿態和氣質;“骨”,指骨相,用於讚賞人物的體格和形象。而這種評判風骨的視角與標準一旦形成,迅速影響到魏晉時代的審美自覺,並對繪畫、書法以及文學的鑑賞與創作產生深遠影響。

對“建安風骨”進行理論總結並提煉其美學精神的,首推南朝齊樑時代文學理論家劉勰。衆所周知,《文心雕龍》的基本立場是從儒學古文派的視角審視文學的起源與創作。由此出發,劉勰首先將“風骨”概念從帶有玄學色彩的人物品藻功能拓展至“明道”“宗經”的文學批評尺度。他繼承曹丕所揭櫫的“文以氣爲主”的理念,既強調作家的生命體悟對創作的關鍵作用,又鮮明地突出文學與時代的內在關係。劉勰以“慷慨以任氣,磊落以使才”來概括建安文學的美學特徵,在時代的大脈動中突出生命的悲劇意識,進而推送出“建安風骨”這個中國詩歌美學的批評典範。

唐王李世民在平定隋末社會大動亂之後即位,逐漸建立起一個統一、穩定和強大的新王朝。毫無疑問,帝國的繁盛對詩歌創作與品評產生了決定性的影響。剛健、雄壯而又辭采華茂的詩風成爲詩人自覺的追求。在“建安風骨”流變史上,唐代兩個標誌性人物是初唐的陳子昂與盛唐的殷璠。陳子昂最早標舉“漢魏風骨”的旗幟,將“興寄”與“風骨”聯繫起來,張揚“骨氣端翔,音情頓挫,光英朗練,有金石聲”的美學,達到與“建安作者相視而笑”的境界。這使得他在繼承建安詩歌慷慨蒼涼的風格之外,又富於壯大高昂、寥廓雄渾的氣概。盛唐詩人對傳統進行了創造性轉化,以“盛

唐風骨”或“盛唐氣象”替換了“建安風骨”,使劉勰“風骨”說煥發了生機。這種流變既呈現爲從文、辭到興象、境界的.遷移,又體現爲自道德而審美的流轉,折射出時局變遷對詩學風格的深刻影響。

“建安風骨”的流變史,一方面恰切地說明了時局變遷與文學格局、氣度之間的內在關聯,另一方面也提醒我們應該更客觀地看待文學與政治的關係這個古老命題。對政治的參與和理解,深化了詩人的生命體悟;文學的溫情與浪漫,又賦予政治一種別樣的情致。當“建安文學”走出建安,當“建安風骨”不再只是某一個時代的符號,而成爲整個民族對“壯美”與“崇高”的生活想象時,我們才更爲深沉地洞察了“文變染乎世情”的深意。

(選自王洪琛《“建安風骨”之流變》,《光明日報》2016年08月26日)

1.下列關於原文內容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建安風骨既指漢魏時期雄健深沉、慷慨悲涼的文學風格,也是指從南朝到宋明時期批評家品評文學的主要標準。

B.建安風骨歷經流變,深刻地影響了中華民族的文化認同與生活想象,成爲了解中國文化特性的一個重要的符號。

C.不再以“德”爲唯一尺度,還開始重視“才”或與才華相伴的性靈之美,這種人才選拔標準的變化,正是建安風骨形成的時代背景。

D.劉勰對“建安風骨”進行了理論總結和美學精神的提煉,他將建安文學的美學特徵概括爲“慷慨以任氣,磊落以使才”。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從漢末到魏晉南北朝,由於社會的動盪和分裂、政權的瓦解和崩潰、儒學衰微和玄風熾盛等原因,造成了士人人格裂變與心靈的超越。

B.評判風骨的視角與標準形成後,很快地影響到魏晉時代的審美自覺,也深遠地影響到繪畫、書法以及文學的鑑賞與創作等方面。

C.劉勰從《文心雕龍》的基本立場出發,將“風骨”概念從帶有玄學色彩的人物品藻功能拓展至“明道”“宗經”的文學批評尺度。

D.既強調作家的生命體悟對創作的關鍵作用,又鮮明地突出文學與時代的內在關係,正是曹丕“文以氣爲主”理念與劉勰“風骨”說的本質區別。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統一、穩定和強大的唐朝對詩歌創作與品評產生了決定性的影響,此後,歷朝歷代的詩人都追求剛健、雄壯而又辭采華茂的詩風。

B.劉勰的“風骨”說能夠煥發出新的生機,得益於盛唐詩人對傳統進行創造性轉化,並用“盛唐風骨”或“盛唐氣象”替換了“建安風骨”。

C.從“建安風骨”的流變史中,可以清楚地瞭解時代變遷與文學格局、氣度之間的內在關係,也提醒人們更客觀地看待文學與政治的關係。

D.當“建安文學”走出建安時代,當“建安風骨”成爲整個民族對壯美與崇高的生活想象時,人們才能更深切地理解“文變染乎世情”的深意。

參考答案:

1.B(曲解文意。“影響了中華民族的文化認同與生活想象”錯,原文是“影響了中國人的族羣認同與生活想象”。)

2.D(理解有誤,“既強調作家的生命體悟對創作的關鍵作用,又鮮明地突出文學與時代的內在關係”,是共有特點,劉勰與曹丕一脈相承,從本質上看基本一致。)

3.A(擴大範圍,以偏概全。原文是“剛健、雄壯而又辭采華茂的詩風成爲詩人自覺的追求”,而非“歷朝歷代的詩人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