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設計 > 蘇教版語文教學設計15篇

蘇教版語文教學設計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6W 次

作爲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緻的教學設計準備工作,教學設計是連接基礎理論與實踐的橋樑,對於教學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具有溝通作用。教學設計要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蘇教版語文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蘇教版語文教學設計15篇

蘇教版語文教學設計1

[設計理念]

《 語文課程標準 》中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爲,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所以本課的教學以讀爲主,通過個性閱讀、合作學習,在師生、生生、生本的平等對話中引導學生在讀中學,在讀重悟。教學中,努力爲學生營造一個寬鬆、民主、探索、合作的空間,以喚醒、激活他們自主學習的熱情;充分尊重學生的感受、體驗和理解,留下足夠的空間爲學生張揚個性、激揚靈性服務。

中國閱讀學研究會會長曾祥芹教授指出:閱讀乃是向課文提出問題並通過朗讀、體悟解決問題。從作品中獲取信息,憑藉自己的經驗去兌換課文的思想感情。按照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思路,我讓學生充分閱讀,讀出自己的心得,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問,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再讀。在交流中,尊重學生“自己的看法”、“自己的判斷”、“自己的心得”、“自己的疑問”。然後聯繫實際,讓學生用自己的經驗圖式與文本所反映的'生活經驗圖式進行同構。這就是“解文——察己”的過程。這樣一種閱讀教學模式纔是尊重學生個性心理千差萬別這一具體事實的。

如果能讓學生在語文課堂上學會閱讀,學會思考,學會發表自己的看法,那麼我們的語文課堂就是成功的。

[教學目標]

1、準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彎曲、反彈、完好無損 、依舊、蒼翠挺拔”等詞語 ,藉助語言材料培養學生品詞析句能力,學會自主學習。

3、聯繫課文內容及生活實際,理解“彎曲不是倒下和毀滅,而是爲了生存和更好地發展。”的深刻含義。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進行字詞句的訓練。

教學難點:理解第二個旅行者的話和最後一個自然段:“確實,彎曲不是倒下和毀滅,而是爲了生存和更好的發展”。

[教學過程]

一、導入,激發強烈的探究慾望。

1、導語: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山谷中的謎底》這篇課文,(齊讀課題),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對這個山谷有了哪些瞭解?

2、交流

3、過渡:現在,讓我們跟隨旅行者再次走進山谷。打開書 請同學們自由讀第三節,你發現山谷裏有什麼?請在你的發現旁做上記號。

二、學習第三節。(藉助語言材料培養學生品詞析句能力,樹立雪松的抗爭形象)

1、自由讀

2、交流

A、雪

①山谷中西??(板書:西坡雪小,東坡雪大)

②山谷中雪很大 (你來讀,你再讀,齊讀)

③從這句話中你發現了----,讀這個詞你發現---,你發現這句話還有哪些詞也讓你感受到雪大,讀的時候注意表現出來。

過渡:山谷中有雪,雪很大,你還有什麼發現,誰再說。

B、雪松

①指說(你不僅會讀書,還很會聽,你看我才說了一句,你就學去了。)

(課件出示句子)

②再讀讀這句話,從字裏行間裏能發現出雪松什麼?

自己先想想,想好後跟同桌說說,然後我們集體交流。

③有彈性,會彎曲,會反彈,總是蒼翠挺拔。

a、演示:理解反彈下面,老師做一個反彈的動作給大家看看!這小尺是有彈性,你們看 ——假如這小尺是雪權的枝丫,那這就是——(對,雪給了它外力)你們看,雪越積越厚,開始向下彎曲,

這時雪便??(滑落?怎麼落的!)

b、雪松依舊??“身姿”,從這句中你能發現什麼?(簡單的一個詞竟有如此豐富的內涵)c、引讀:“就這樣,反覆??”你讀懂了什麼(標點符號也是一種語言)

d、作者用上了關聯詞

e、“反覆積、彎、落、彈??”含義

f、順序不能顛倒。 g、完好無損 再讀,齊讀。

小結:剛纔,我們通過一句話,一個詞,甚至一個標點了解了山谷中的雪和雪松,現在,讓我們也來看一看它們。

H、動畫,配音: 過渡:當這一景象被旅行者看到時,謎底揭開了。

①、齊讀 ②、出示句子,說說(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③、大家注意:這句話的“終於”和這句裏的“始終” 謎底終於被揭開,課文第二節說:“??”揭開這個謎底真不容易啊!

三、學習第4—6節 (聯繫實際,感悟寶貴的人生哲理。)

過渡:謎底被揭開了,旅行者們深爲自己的這一發現而高興,其中一位說

1、指讀 2、你們看,這位旅行者不僅揭開了謎底,還由此分析、推斷出——。(評價:這位旅行者可謂智者!) 3、另一位旅行者呢?(這啓示是從前一個旅行者的話受到啓發來的齊讀,只是他分析的是雪松能存下來的原因。一種景象,兩種分析!)

4、學習第五、六節 現在,請同學們仔細讀讀這兩句話,看看你能讀出什麼?(出示兩句話)

(1)交流第一位旅行者的啓示 (2)交流作者的啓示 (3)這裏彎曲還是指雪松的彎曲嗎?(那指誰?) (4)從古到今,以有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這樣的例子,你聽過或注意過嗎?(指名說) (5)齊讀:(這句話堪稱格言,警句,讓我們將它牢牢記記在心中)

(6)聽寫(這兩句話富有哲理,我們應牢牢記記)下面,請大家拿來讀書筆記本,完成一項作業: 旅行者的啓示—— 作者的啓示—— “我”的啓示—— (前兩句聽寫)

交流

四、總結

在人生的旅程中,肯定會遇到一些外界的壓力或意想不到困難,我們首先要勇敢面對,但老師也希望你們記住這幾句話: ①

蘇教版語文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試背課文。

2、通過對課文的誦讀品味,知道課文是從三方面介紹香港的。

3、瞭解香港的美麗和繁華,激發學生熱愛香港、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複習感知。

1、放歌曲《東方之珠》問:剛纔同學們聽到了哪首歌?

2、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們知道"東方之珠"指哪裏嗎?

3、誰能用上:“香港”和“東方之珠”這兩個詞說一句話。

("東方之珠"是我國的香港。香港是一顆無比璀璨的"東方之珠"。)

4、出示:“香港,真是一顆無比璀璨的‘東方之珠’。”—齊讀

二、導入新課

1、過渡:課文從哪幾個方面介紹香港這顆鑲嵌在祖國南大門的明珠呢?自己讀讀課文

2、交流:你讀完課文有什麼感受呢?(美麗和繁華)

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寫出了香港的美麗和繁華的?(網頁出示:迷人的沙灘著名的公園繁華的街市)

3、你最喜歡哪個景點,自己打開網頁,讀讀看看,讀完後說說你的感受?你喜歡它什麼?當然讀完以後,也可以再讀讀另外兩個景點,你有什麼問題想提出來和大家一起討論嗎?

三、細讀課文

1、 細讀第二節。

1)哪幾個同學學習第2節的?誰來談談你的感受?(迷人、舒服)

2)指名讀第2節

3)你從哪裏看出淺水灣很美、很迷人。(浪平沙細、陽光和煦、金色)

4)作者僅僅用了“浪平沙細、陽光和煦”就描繪出了一副美妙的畫面,〈淺水灣圖1〉看,溫暖柔和的陽光灑滿海面,灑在金色迷人的沙灘上,真如仙境一般。所以說,淺水灣是——(生說:“旅遊、度假的好地方”。)你想來把這句話讀讀好嗎?

5)〈淺水灣圖2〉瞧,每逢節假日,迷人的沙灘吸引來多少遊客。人們在沙灘上游玩,在大海里嬉戲,有什麼感覺呢?(舒服)

人們爲什麼會有這樣的.感受呢?請大家輕讀第2句話,去大膽地想象,認真地體會。(生自讀句2)

6)誰來帶着這種感受說一說。(打開網頁)

(因爲人們________________,所以感到舒服極了。

人們之所以感到舒服極了,是因爲他們__________________。)

7)老師給大家配上音樂,大家來讀一讀第2節,把漫步迷人沙灘的舒服感覺讀出來。(指名讀→願意讀的讀) 〈配上鋼琴曲〉

2、細讀第3節:

(1)說感受(舉世聞名,精彩),指名讀第3節。

(2)是啊,香港的海洋公園舉世聞名,那裏的海洋劇場裏,經常聚集着許多觀賞海豚、海獅精彩表演的遊客。

(3)你從哪些地方看出海豚和海獅的表演非常精彩?

(有的……有的……有的……有的……)

(遊客:聚集,不時……開懷大笑)

(4)看,海豚,海獅表演開始啦!〈海豚圖〉這些海豚在幹什麼?(嬉水遊戲)海豚和海獅有的頂球,有的鑽圈,有的舉重,有的嬉水跳躍,還有的呢?(生想象說)看到這麼精彩的表演,你一定也會——(開懷大笑)。

(4)齊讀第3節。

(5)今天我們來到了海洋公園,海豚、海獅的表演令人開懷大笑。這麼精彩的表演,你願意回家介紹給爸爸、媽媽嗎?(出示:今天,我們來到了海洋公園,海洋館讓我們流連忘返,特別是海豚、海獅的表演,___________________.)

(生練說→同桌互說→指名說)

(6)小結:有這樣精彩表演的海洋公園,難怪會舉世聞名。

3、細讀第四、五節。

1)乘上去銅鑼灣的雙層巴士,不多時就到了銅鑼灣。一下車,你看到了怎樣一番景象?你感受到什麼?從哪些詞語看出來的?指名讀第四節

2)重點理解:

A、“鱗次櫛比”:像魚鱗和梳子的齒一樣,一個挨着一個地排列着。

“鱗次櫛比”是一種怎樣的景象呢?”〈樓圖〉(指名說:摩天大樓……)

小結:房屋很多,一座挨着一座排列着,很密,這就叫做——鱗次櫛比。

B、從“琳琅滿目”看出商品多,使我們看得——眼花繚亂。

C、這裏的人很多,就像河裏的流水一樣,永遠奔流不息。這就叫做“人流如潮”。

3)這裏的高樓大廈、商品貨物和人怎麼樣呢?請你用一個字來概括它們的共同特點。

(多。)

4)作者就是從“樓多、貨多、人多”這三方面來寫出香港繁華的街市的。請小朋友們有感情地朗讀第四節,要讀出街市地繁華來。

5)微風輕拂,站在太平山山頂,鳥瞰整個香港,美麗的維多利亞灣夜景盡收眼底,你們看!(看圖)

6)出示:一到夜晚,整個香港就成了燈的海洋。港灣裏閃耀的燈光,像五顏六色的焰火濺落人間。馬路上一串串明亮的車燈,如同閃光的長河奔流不息。指名讀第五節

A:中心句,用---畫出。中心詞:燈的海洋

B:"燈的海洋"從何看出?讀下文兩句。讀好比喻句

C:再讀注意:整個香港港灣裏馬路上

7)這樣的夜景,真是美不勝收啊!誰願意當播音員,把這麼美的夜景介紹給大家。

四、小結

1、香港的沙灘那樣迷人,公園如此著名,街市這般繁華,每一個人都禁不住由衷地讚歎。

齊讀最後一節。

2、香港還有哪些地方很有名,你可以介紹介紹嗎?

師小結:香港的過去伴隨着屈辱,一百多年前,它離開了祖國母親的懷抱,成爲大海中的一葉扁舟。這顆"東方之珠"在離開祖國母親懷抱一百年後,終於在1997年7月1日,在每一箇中華兒女的期盼中回來了。我們衷心祝願香港的明天更加美好,永遠閃耀在世界的東方。

3、學完課文以後,你們想抒發一下自己此時此刻的心情嗎?

蘇教版語文教學設計3

教學要求:

1、學會9個生字,認識1個偏旁隹。

2、認識一些特殊偏旁,看圖熟讀與此相關的詞語。

3、激發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培養學生對祖國語言文字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難點:識字、寫字,認識一些偏旁。

教學準備:

教學掛圖、生字卡等。

教學時間: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4個生字,能正確、美觀地書寫。

2、對照插圖,引導學生認識圖中的事物,讀出相應的詞語,先認識偏旁的本意,再進一步學習漢字。

3、瞭解鳥類是人類的好朋友,對學生進行保護小動物的教育。

教學重難點

重點:能正確、美觀地書寫生字;流利地朗讀韻文。

難點:知道“鳥”和“隹”都表示“鳥”。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1.出示:秧苗 稻穀 莊稼

這些字都是什麼旁?

禾字旁和什麼有關?這些字都和什麼有關?

2.你看我們漢字的部首都和他們的意思有關係,今天老師和大家一起還要來學習一課部首識字,是《識字8》。

二、讀韻文

1.小朋友,看,誰來到我們課堂上了啊?出示小鳥圖。

3.大家都認識很多種鳥,可是,他們的名字你們認識嗎?能讀準嗎?

出示詞語:

烏鴉 海鷗 杜鵑

麻雀 老鵰 大雁

4.學生自讀。

5.交流:有哪些讀音容易讀錯,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重點提醒“鷗”、“老”)

6.指名讀,開火車讀,齊讀。

出示掛圖,指名認讀

三、瞭解各種鳥

1.觀察圖上的這些鳥兒,你能向大家介紹一下嗎?這些鳥中誰是烏鴉?你怎麼知道的? 烏鴉是怎麼叫的?好聽嗎?

2.雖然它的聲音不怎麼好聽,可是他喜歡吃害蟲,腐肉,所以也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人們還送給他一個名字叫做清道夫,我們也應該——保護它。 親切地喊喊他。

3. 海鷗的外形最吸引你的`是什麼?(長長的翅膀) 你在哪裏見過海鷗呢?(指名讀,齊讀)

4. 正因爲它有這對長長的,強而有力的翅膀,才能在波濤洶涌的大海上自由的飛翔。 誰能讀好這個詞?(指名讀,齊讀)

5.杜鵑也就是我們所熟悉的“布穀”,當我們聽到杜鵑那布穀、布穀的歌聲,就知道——春天到了。

6.看,杜鵑在什麼地方幹什麼呀? 美麗的杜鵑站在枝頭昂首歌唱呢!誰來喊喊他?(指名讀,齊讀)

7.剩下的這三種鳥也各有特點,他們是——(出示:8.看着圖,你能給他們加上適當的形容詞嗎? (小小)的麻雀 (健壯)的老鵰 (團結)的大雁

9.六個詞連起來,能讀準嗎?能讀的美嗎?(齊讀)

10.讀的可真棒,仔細觀察這六個字的字形,你發現了什麼?(逐個圈出六個字) (第一行的三個字都帶有“鳥”字旁,第二行的三個字都帶有“隹 ”字旁)

11.爲什麼這些鳥的名字中都出現了這兩個部首呢?出示

那你們還知道那些字中也帶有這兩個部首嗎?(雞,鵝,鷹)正因爲他們都屬於鳥類,所以都含有這兩個部首,就像我們課文中的這六個詞一樣,讓我們一起再讀讀他們,記住他們。

12.再讀詞語。

四、指導生字

1.認識新部首“ 隹”。

“雕”的筆順,筆畫較多,寫得要緊湊。 “雁”的部首是“廠”,不能多加一點。

2.學生描紅。

五、作業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在《習字冊》上描紅、仿影、練寫。

蘇教版語文教學設計4

【教材分析】

《升國旗》是一首清新自然、簡潔易懂的兒童詩。三句六行,押韻上口,好讀易背。這篇課文讓學生認識五星紅旗是我們的國旗,以及升國旗時學生應該怎樣做,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課文要求學生有熱情的朗讀,背誦課文以及學會本課生字、詞,並且美觀地書寫。全篇課文共有三句話,第一句寫五星紅旗是我們的國旗;第二句寫國旗升起的情景;第三句寫升國旗時我們怎樣做。整篇課文句字簡潔明瞭,字裏行間表達了對國旗的熱愛之情。

【學習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其中田字格前方的幾個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認識一種筆畫。

3.讓學生感受到升國旗是一種莊嚴的儀式,激發學生尊敬國旗、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學習重難點】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認識一種筆畫。

【資料鏈接】

觀看國旗班升旗儀式的視頻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過程】

一、複習舊知

上週我們學習了一首兒歌《人有兩個寶》,哪位小朋友還記得,能給大家背一背?

指名背誦,再集體背。

過渡:今天我們要學習一篇新的課文——《升國旗》

1.板書課題(要求:眼睛看老師在黑板上寫,先寫拼音再寫漢字)

2.齊讀課題

二、自讀課文,要求:

看看這篇課文有幾句話,仔細大聲地讀課文,做到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三、檢查自讀情況

1.分句輪讀。(有幾句話?你怎麼知道的?)正音。

2.分組齊讀,做到正確、流利。

四、學習課文

1.考考你:課文第一句話告訴我們什麼?還可以怎樣說?

(我們的.國旗是五星紅旗。)

出示:學生做的紅旗。

2.說一說:每次週一我們都會舉行升旗儀式,想一想,國旗是怎樣升起的?我們又是怎麼做的?聯繫課文插圖,說一說。

3.指名讀第二句和第三句。(課文的二、三兩句就是寫了升國旗的情景,誰來讀一讀?)

4.指導感情朗讀。

“您”指的是誰?(您,就是表示對國旗的尊敬與熱愛)

並不是世界上所有的孩子都能這樣幸福地看者自己國家的國旗高高飄揚在天空,有些國家在發生戰爭的時候很多孩子都會無家可歸、忍飢挨餓、失去爸爸媽媽,更別提能在學校安定地讀書學習了。我們是幸運的,在國旗下成長的孩子是快樂的,他們的臉上都洋溢着幸福的微笑,因爲鮮豔的國旗冉冉升起,就在告訴我們:和平、安定的一天又開始了!人們又可以在和諧安定的環境中快樂地生活學習!也在告訴我們:我們的國家、我們的生活都在蒸蒸日上!因此,在讀這兩句的時候應帶着自豪與崇敬的心情去讀。

(1)範讀

(2)學生練讀

(3)指名讀

(4)齊讀

5.有感情地朗讀全文。(下節課請小朋友朗誦,老師欣賞。)

五、指導寫字

“紅”:第一筆和第二筆是什麼?自己看筆順圖後回答。範寫,描紅,臨寫。

蘇教版語文教學設計5

教材分析

《學與問》這是一篇說明事理的文章。課文圍繞“勤學好問”這一中心論點,通過中外兩個具體事例,告訴我們“問”的重要性,教育學生要從小養成勤學好問的習慣。文章作者先陳述自己的觀點:知識是學來的,也是問來的。然後列舉了哥白尼的事例來證明作者的觀點,接着緊承上文,引出解決問題要善於求教,拜能者爲師。另外還舉了沈括的故事,重在說明“要善於把勤學好問和觀察思考結合起來”。最後對全文進行總結,在深化中心論點的同時,號召同學們從小養成勤學好問的習慣。全文層次分明,思路清晰,語言簡潔流暢。

學情分析

這篇文章脈絡清晰,內容簡單,學生易於掌握,在上課時讓學生先歸納段意,再進行指導講解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引導學生憑藉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理解“好問”與“勤學”是聯繫在一起的,教育學生髮揚勤學好問的精神,做知識的主人。

3、懂得“知識是學來的,也是問來的”,“只有在學中問,在問中學,才能求得真知”的道理。培養崇尚科學、熱愛探究的精神。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多問”與“勤學”的關係。

教學難點:懂得“知識是學來的,也是問來的”,“只有在學中問,在問中學,才能求得真知”的道理。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預設學生行爲

設計意圖

一、聯繫舊知,揭示文體

1、同學們,我們在四、五年級學過《說勤奮》、《滴水穿石的啓示》,這兩篇課文有相似之處,它們都是什麼文?(板書:說理文)說理文往往有這樣的規律:作者一般都是在開頭提出自己的觀點,然後通過名人事例來證明自己的觀點,最後得出結論,給我們讀者以啓發,使我們對他的觀點有更加深刻的認識。(板書:提出觀點 事例證明 得出結論)

2、揭提板書:學與問。

學生回答:說理文

學生齊讀課題

先讓學生回憶說理文的結構,瞭解文體的特點,理清結構爲後文的學習做好鋪墊。

二、整體感知,亮出觀點

1、快速瀏覽,整體感知,看看作者介紹了哪些名人事例來證明自己的觀點,最後得出了結論。

2、這段話作者把“問”比作________、________,說明了______________。

(板書:金鑰匙 鋪路石)

學生輕聲讀第一自然段

學生回答

三、閱讀事例,感悟思想

四、交流探討,深入理解

1、出示哥白尼的資料,誰來說說你知道他有哪些成就?

2、他是怎樣走上探求科學奧祕的道路的?

3、你從這段中的哪些詞句感受到哥白尼好奇、好問的?

4、你還知道哪些名人好問的故事?

5、這些名人的事例,使你受到了什麼啓發?

6、引讀…… “問”常常是打開知識殿堂的金鑰匙,是通向成功之門的鋪路石。

7、出示名言

不知則問,不能則學,雖能不讓,然後爲德。 ——荀況

打開一切科學的鑰匙毫無異議是問號,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在於逢事都問個爲什麼? ——巴爾扎克

1.有了問題該向誰請教呢?你們以前都向誰請教過?

2.課文中告訴我們要向誰請教呢?

3.指名說什麼叫“能者爲師”。(出示文字)

4.說到能者爲師,老師想送給大家兩句名言:

三人行, 必有我師。——孔子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孔子

5、我們小學生應該怎麼做?請用文中句子回答,並把文中的“你”改成“我”。

學生簡介哥白尼

學生自由讀課文第二節並思考

指名回答

學生回答:小時候就喜歡問、經常纏着、世界、問這問那、省略號

學生根據提供的資料說一說

學生可能說到:要愛問問題,要多問問題,要敢於問問題等

學生齊讀

指讀,齊讀

指名學生說

學生回答

指名說,齊說

學生齊讀

把這兩句話說給自已聽

指名說,齊說

讓學生通過具體的事例深刻體會到“多問”的重要,同時結合重點句子的人稱改寫,讓學生以“我”的身份去說,這既是人稱改寫的訓練,又是學生學習主體性的落實。最後以名言總結,其目的是將“好問”在學生心中紮根。

五、自學質疑,學思結合

六、總結全文,理性昇華

1、有了問題要向別人請教,當別人也不知道時該怎麼辦呢?默讀第4自然段,看看沈括小時侯碰到什麼疑問,他是怎麼做的?

2、沈括是什麼人?

3、指名介紹沈括身上發生的事,思考:舉沈括的例子要說明什麼?

4、完成題目。

a、第4自然段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

b、“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這句詩出自____代詩人_____的《 》。

“盡”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始盛開”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

c、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的意思:_______________。後兩句詩是:_______________。

5、齊讀《大林寺桃花》

6、沈括在詩中發現了什麼問題?

7、他是怎麼解決這個疑問的呢?

8、從這件事中你明白了什麼?

9、小結:一個善問的人,不會滿足於別人給的模糊的'解釋,而是用自己的眼光去觀察,自己的大腦去思考, 得出科學的答案。(板書:觀察思考)。

10、出示名言: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1、最後作者得出了一個怎樣的結論呢?你是怎樣理解的?(出示最後一段)

2、說說“相輔相成”和“兩隻強健有力的翅膀”指的是什麼?(板書:勤學、好問的習慣)

指導朗讀

3、總結全文:學完了《學與問》這篇說道理的文章,我們不難發現作者除了和我們講道理,還舉了哥白尼、沈括的兩個事例介紹,這種寫法是說理性文章最常用的:擺事實,講道理。這樣文章纔有說服力。以後想要和別人講道理時,可以想想這篇文章的寫法。

5、送給大家一首詩:問到底(出示)

學生默讀

自由讀第四節思考

指名簡要介紹

學生說

先獨立完成,再小組交流

學生齊讀

學生說:爲什麼同是桃花開花時間相差這麼遠呢?

自由讀,獨立思考

學生齊讀

學生說說“相輔相成”的意思。(他們誰也離不開誰……)

齊讀

指名讀,齊讀

指名讀,齊讀

緊扣開頭的中心句,結合具體事例,當堂練習,學練結合,讓學生經歷求知的過程,在體驗中,收穫方法,在實踐中,養成習慣。讓學生感受到我在學、我在探究。不僅讓學生學會知識,更重要的是讓他們學到“學會”的智慧。

七、課外作業,拓展實踐

1、選擇你喜歡的勤學好問名言摘抄下來,做成書籤,送給同學和朋友。

2、瞭解一個古今中外名人勤學好問的小故事,並把自己感想的也寫下來

板書設計

23 學與問

提出觀點 金鑰匙 鋪路石

哥白尼

說理文 舉例證明 勤學好問 觀察思考

沈 括

得出結論 相輔相成 養成習慣

學生學習活動評價設計

評價內容和標準

評價內容

評價標準

自評

師評

同學評

總評

認真專注(20分)

能認真聽老師講課,聽同學發言

主動參與(20分)

遇到我會回答的問題我都舉手了

能常得到老師的表揚,同學的讚揚。

教學反思

《學與問》是一篇說明事理的文章。課文圍繞“勤學好問”列舉了兩個例子,一個是波蘭偉大的天文學家哥白尼,另一個是北宋大科學家沈括,在教學中我引導學生感悟:“問”常常是打開知識殿堂的金鑰匙,是通向成功之門的鋪路石,讓學生明白“只有從小養成勤學好問的習慣,才能獲得成功”的道理。勤學好問固然重要,但在求知的過程中,還要通過自己的觀察思考,去獲得答案。

在整個教學中,我認真貫徹“學生爲主體,教師爲主導”的教學原則。課堂上,以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習活動爲主,學生樂於思考,積極參與討論,發表自己的意見。不僅鞏固了課本知識,體驗了文體的結構,更重要的是學生將已有的知識與新知識相結合,更加能體會課文所蘊含的哲理: “學問學問,既要學又要問。學與問是相輔相成的,只有在學中問,在問中學,才能求得真知。只有從小養成勤學好問的習慣,才能在知識的天地飛得更遠。”學生領會了文章的主旨,再聯繫實際生活,才能學以至用。

學生對課外知識的閱讀積累很有限,在提問到相關課外知識時,只有個別學生能夠回答完整,這說明以後要注重培養學生課外閱讀,並形成良好的積累習慣。

自由表達(10分)

發言時聲音響亮

善於合作(15分)

能積極參與小組討論活動,能與他人合作。

獨立思考(15分)

善於思考,並能有條理的表達自己的不同看法

敢於否定(10分)

敢指出同學錯誤的解答

欣賞自我(10分)

蘇教版語文教學設計6

一、揭示課題,引入情境。

1、師述:同學們,喧鬧了一天的大海退潮了,海灘上留下了小巧玲瓏的海星,妙趣橫生的螃蟹,神氣威武的大蝦,以及五顏六色的貝殼、海螺,這時人們就會不約而同的來到海灘上“趕海”,今天我們再一次隨着作者到大海邊趕海。老師板書課題。

2、趕海必須要抓緊時間,我們就趕緊乘上詞串列車前往大海邊吧(分行指讀,再齊讀、拍手讀)暑假舅舅去趕海喧鬧沙灘抓海星逃竄夾住捉螃蟹長鬚俘虜捏大蝦

3、讀着這些有趣的詞串,我們就來到了喧鬧的大海邊。作者主要寫了趕海的哪些事情呢?

生:追浪花摸海星捉螃蟹捏大蝦(老師相機板書)

4、老師:“同學們,追浪花、摸海星、捉螃蟹、捏大蝦”這些趕海的事情,可真有趣呀(板書:有趣)

4、你覺得哪件事最有趣?

請同學們小聲地讀一讀課文的2、3小節找出相應的句子讀一讀,再畫出關鍵詞語,談一談感受。

二、細讀品悟:

(一)導學追浪花:

1、學生談體會:

2、師:回想一下,你追趕過浪花嗎?什麼感受?

生:特別開心、興奮。師:孩子們,我們也一起痛快地追趕浪花吧!

(二)導學“摸海星”

1、你從哪些詞語感受到了有趣?

師:給大家介紹一下你摸到的海星是什麼樣的?師:怪不得,作者摸到了海星會驚喜、激動,忍不住自豪的喊了一聲“嘿,一隻小海星被我抓住了”。

誰來讀一讀此時你的心情。(指讀)

2、小結:

短短的一句話,感受到了一幅生動有趣的摸海星畫面。

(三)導學:

捉螃蟹

1、你從哪些詞語感受到了有趣?

2、師:同學們看,螃蟹可不好惹,舉着兩把像剪刀一樣的大螯,正想辦法四處逃竄呢!被大螯夾住手,多疼呀!你還會不會再捉呢?

3、練習感情朗讀。

師小結:是啊,作者恰當地運用這些動詞,讓我們感受到了捉螃蟹痛中有樂,樂中有痛,而這過程的體驗,也許正是它的樂趣所在吧。

(四)導學:

捏大蝦:

1、你從哪些詞感受到了有趣?

師:你見過戲臺上的武將嗎?我們來看看,觀察大蝦與武將有什麼相象的地方。(多媒體出示京劇中武將的插圖)(戲劇舞臺上的武將穿着像鎧甲一樣的裝束,頭上常常插着兩根翎毛,而大蝦搖擺着兩條長鬚,威武的樣子還真是與武將很相象。指讀比喻句。這裏作者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師:可即使大蝦再神氣,也逃不出我的手掌心。瞧,(引讀)我輕輕——(生讀),只——(生讀),這武將就——(生讀),再也——(生讀)啦!這威武的大蝦就這樣被你輕而易舉地俘虜了,心情怎樣?能把這種勝利的喜悅讀出來嗎?師:可真會讀書啊!同學們,喜歡捏大蝦的`孩子讀一讀吧!

(五)、體會嘆詞的妙處:同學們,我們讀書,就要琢磨文章中的詞語、句子的意思,體會隱藏在裏面的情感,通過朗讀表達出來。作者在描述趕海趣事時,就有這麼幾個特別的句子,我們再來琢磨琢磨,相信你一定會有新的體會!

1.出示句子:

(1)嘿,一隻小海星被我抓住了!

(2)哎,那邊一個小夥伴,正低着頭尋找着什麼。

(3)咦,怎麼我的腳也癢癢的?

(4)哦,原來是一隻大蝦在逗我呢!

師:同學們仔細觀察,從每句話的第一個字的字形中,你發現了什麼?

生:都有口字旁,都是形聲字。

師:這幾個紅色的字都帶有口字旁,表示感嘆或者應答,這樣的詞我們稱它們爲嘆詞。自己讀讀這些句子,再把每一句的嘆詞去掉讀一讀,看看有什麼不同?

師:同學們,一個小小的嘆詞卻蘊含着這麼多豐富的含義,表達出特別的情意。課文運用了這些嘆詞,語言生動了許多,讓趕海也變得更加有趣了。生齊讀。

2.下面我們試着運用這幾個嘆詞。完成下面的片段練習,填上恰當的嘆詞,讓短文更加富有生趣。我也行:哎、哦、咦、嘿(),那邊一個小姑娘,正躡手躡腳地走向花叢,我走過去想看個究竟,小姑娘只擺擺手,原來是一隻蝴蝶落在花瓣間,只見她輕輕一捏,(),蝴蝶被抓住了!小姑娘慢慢地把手鬆開,(),蝴蝶呢?擡頭一看,(),原來它在小姑娘鬆開手的瞬間就飛走啦!

評價:你的語言感悟能力真強!我彷彿看見了一個小姑娘正在捉蝴蝶的有趣的畫面。

3、同學們嘆詞還有很多,還知道哪些嘆詞?師:想象趕海中的其他趣事(比如:堆沙堡、撿海螺、拾貝殼……),用上嘆詞,說幾句話。

(六)以讀代講:學習4自然段趕海的趣事說也說不完,當我還沉浸在快樂之中時,太陽偏西了,趕海的人們三三兩兩地離去,喧鬧的海灘漸漸恢復了平靜,只有海鷗還沐浴着晚霞的餘暉,在水天之間自由自在地飛翔。(老師邊朗誦,邊點課件)

(七)細讀第五自然段播放《大海啊,故鄉》,課件自動播放。師:每當我唱起這支歌,便想起童年趕海的趣事。這首歌的名字叫《大海啊,故鄉》,文章的開頭和結尾都引用了歌詞,誰來讀一讀這兩段,其他同學想一想這樣寫有什麼好處?師:作者從小生活在海邊,即使在外生活多年還仍然思念着故鄉、眷戀着大海。這種寫作手法叫做首尾呼應,這樣既照應了開頭,又使全文渾然一體,讓我們感受到童年就像一首歌,充滿了歡聲笑語。以後寫作時,可以嘗試運用。再次朗讀課文第一、五自然段,感受作者對大海深深的愛。

三、總結:

今天這節課,我們共同享受了趕海的樂趣,享受了學習語文的樂趣。每一位同學的童年生活都是多姿多彩的,老師相信大家一定有許多說不完的開心事。四、佈置作業:請大家把你的童年趣事寫下來,它一定會成爲你童年最珍貴的一份收藏。(點課件)

蘇教版語文教學設計7

教學內容:

識記“筐”,比較:艹、木、禾,偏旁,熟讀詞語,大體瞭解形聲字的形義關係。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2個生字,其中田字格上的3個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新詞。

2.比較“木禾”、“竹艹”兩組容易混淆的偏旁,看圖讀熟與此相關的詞語。

教學重難點:

學會本課12個生字,能按筆順正確地書寫田字格中的9個生字,能按字的結構把字寫端正、勻稱。

區別形近偏旁。

課前準備:詞語卡片、生字卡片、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一、複習檢查

1.檢查聽寫情況。

2.觀察書上的圖,看看圖上畫了哪些事物。

3.自由讀韻文,要求:讀準字音。

二、繼續看圖學習生字詞

1.觀察實物圖畫與古文字,瞭解偏旁本義。

2.指名讀、齊讀。

三、出示表(二),複習“竹字頭”、“草字頭”

出示掛圖,學習生字詞。

1.這些都是竹製品,你能洗出它們的名稱嗎?

四、指導看圖,出示部分生字詞

2.中國的老年人最喜歡喝什麼?[相機出示詞卡:茶葉]

3.有一種水果外面有許多硬刺,但口味非常好,酸甜好吃,你知道這種水果的名稱足什麼嗎?[相機出示詞卡:菠蘿]

4.有一種春天開的花,葉子呈淡綠色的,聞起來有一股淡淡的香味,你知道這是什麼花嗎?[相機出示詞卡:蘭花]

五、教師小結

剛纔我們學習了兩組詞語,第一組偏旁的.名稱星什麼?(竹字頭)爲什麼都是竹字頭,(因爲這些製品都是竹子做成的,大都與竹子有關)第二組偏旁的名稱是什麼?(草字頭)爲什麼都是草字頭?(大都與一些植物有關)

六、學生自學出示的生字詞

七、指導書寫

1.教師範寫生字。

2.學生描紅書中田字格里的生字。

3.讓學生在《習字冊》上描紅、仿影、臨寫

1.抽讀生字、新詞卡片

2、聽寫生字。

3.自由讀韻文

4.回答問題讀詞

5.討論回答問題。

6.指名說“籃、筐”的筆順。

7.說說你自己是怎樣記住這些字的。

8.描紅、仿影、臨寫

板書設計:

識字3

木:松柏柳桌椅

禾:秧稻種

艹:茶菠蘿草

蘇教版語文教學設計8

教學目標:

1、學會24個生字,綠線內的15個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漂泊”、“銷聲匿跡”兩個詞造句。

2、能給課文分段,歸納段落大意。注意文章總分結構的構段方式。

3、通過對麋鹿的外形特點和生活習性的瞭解,懂得去保護野生動物。

教法學法:藉助圖片,觀察想象,品詞析句,讀寫結合。

教學準備:掛圖,小黑板,製作好有關課件。

教學時間:二課時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

1、同學們,中國是世界上野生動物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你知道我國有哪些珍貴的野生動物嗎?

(大熊貓、金絲猴、東北虎、丹頂鶴、揚子鱷、中華鱘、白鰭豚、藏羚羊)

2、師:你們瞭解得真多,今天,老師要和大家一起去認識一種跟大熊貓齊名的珍稀動物——麋鹿。板書課題老師這兒有一段關於麋鹿的影片,請欣賞。(播放課件)(解說詞:這是一方神奇的土地,它有着亞洲東方最大的一片溼地。在這片廣袤無垠的溼地上,生存着世界上最大的野生麋鹿種羣。這是一個美麗的家園,人與多種動物和諧共處,創造着美麗而寧靜的生態環境。)

3、看了影片,你想說些什麼?(指名叫2~3人說一說)

二、初讀課文。

1.師:想對麋鹿有更多的瞭解嗎?課文對麋鹿作了詳細的介紹。通過預習,你知道課文是從哪幾方面來介紹麋鹿的嗎?

2.生自由說,師對學生回答進行歸納,板書:外形特點、生活習性、傳奇經歷

三、瞭解麋鹿的外形特點、生活習性。

1.今天這堂課我們着重研究麋鹿外形與習性方面的特點。課文哪幾自然段介紹外形特點與生活習性?(2~4自然段)

2.讀2~4自然段,看看麋鹿的外形特點與生活習性是怎樣的?

3.學生自學,小組交流。

4.集體交流。

(1)我們首先來交流一下麋鹿外形方面的特點。(課件出示麋鹿圖片)關於麋鹿的外形,課文有一句較爲全面的介紹,你能找到嗎?

A、學生找到句子:.“麋鹿是鹿的一種。它的外形很奇特:角似鹿,面似馬,蹄似牛,尾似驢,所以又被稱爲“四不象”。我國古代……更增添了它的`神祕。

課件出示:角似鹿,面似馬,蹄似牛,尾似驢

師:你看它,角似鹿,面似馬,蹄似牛,尾似驢,(課件出示)麋鹿的外形真奇特,而有幸成爲姜子牙的坐騎則更增添了它的神祕(齊讀句子)

你能具體地介紹麋鹿外形各方面的特點嗎?

B、“一般雄麋鹿體重可達250千克左右,角比較長,每兩年脫換一次。”

(這一段話用到了什麼說明方法——列數字。……從這些數字中你體會到什麼?麋鹿重……麋鹿到底有多重呢?我們可以作一個比較——抓住“重250千克引導學生與自身體重進行比較體會麋鹿的“大”。像我們這樣將麋鹿體重與同學體重進行比較的說明方法就叫——作比較。你能爲這句話再添上作比較的方法嗎?

像這類說明性的文章,還要做到科學,大家從這句話中體會到了嗎?)

C、.“麋鹿的角型是鹿科動物中獨一無二的——站着的時候,麋鹿角的各枝尖都指向後方。雌麋鹿沒有角,體形也較小。”

師:介紹體重的時候課文用了列數字的說明方法,這兒又用了什麼說明方法呢?你體會到什麼,讀出你的體會。(指導朗讀)

師:聽了你的朗讀,我們真的感受到麋鹿的角型是獨一無二的,多招人喜愛的動物呀!我們一起來讀。

D、.“麋鹿的尾巴是鹿科動物中最長的。——這對應了“四不象”中的……尾似驢

E、“麋鹿蹄子寬大,行動輕快敏捷。——這對應了“四不象”中的……蹄似牛

F、“麋鹿的毛色在夏季是棕紅色的,冬季脫毛後變成棕灰色。”

師:你們看,麋鹿像我們人一樣,還會隨着季節的變化換衣服呢!多可愛呀!(指導朗讀。)

(2)創設情景學習生活習性方面的知識。

長得“四不像”的麋鹿受到人們的青睞,還成了姜子牙的坐騎。可鹿類不高興了。有一天阿,鹿王就批評麋鹿了:麋鹿啊麋鹿,你怎麼長了個四不像!除了角跟我們有點像,你看看自己哪還有些鹿樣,長了個馬面,牛蹄,驢尾,多難看!快坐個整容手術,恢復鹿面。你覺得鹿王批評得對嗎?麋鹿會怎麼說?

A、蹄的作用

(1)學生說蹄的作用……你是從哪句話瞭解到的?(出示句子)

(2)麋鹿有如此奇特的蹄原來是因爲它——在水中活動(板書)

B、尾的作用

(1)學生說尾的作用……你是從哪句話瞭解到的?(出示句子)

(2)麋鹿長這樣的尾巴與它……生活在沼澤有關(板書)

師:聽了麋鹿的辯解,我們發現它有着“在水中活動,在沼澤生活”的生活習性

在生活習性方面,麋鹿還有些什麼特點呢?

C、“麋鹿的自然繁殖力很低,雌鹿的懷孕期比其它鹿類要長,超過九個半月,且……才發育完全。”

師:這句話中用了什麼說明方法?從中你體會到什麼?(朗讀句子)

D、草食性哺乳動物

(3)你覺得麋鹿是一種怎樣的動物?根據學生回答板書

四、學習第一段。

2.過渡:麋鹿是一種奇特,珍稀的動物,因此必須加以保護。大豐麋鹿自然保護區是麋鹿的生活的天堂——出示第一自然段

3.讀第一自然段,爲什麼說這裏是麋鹿野生放養的理想場所?

(1)學生回答

(2)理解土地廣闊、林豐草茂、氣候溫和

(3)導說:你看,天剛亮,麋鹿就悄無聲息地向水塘進發了。可能是好奇的遊客打擾了麋鹿的進食,它們遁入草叢消失得無影無蹤……這是在大豐出現的一幕,這裏還可能出現哪些情景呢?

(4)像這種讓麋鹿自由覓食、自由活動的餵養方式就叫——放養

3.總結:

18年來,在大豐麋鹿自然保護區這塊理想的土地上,麋鹿已茁壯成長,發展到600多頭,繁殖速度居世界首位。

有了麋鹿,大豐成了無數遊人嚮往的地方,他們迫切地想了解麋鹿,你能當一回講解員,給遊客介紹一下麋鹿外形和生活習性方面的知識嗎?

五、作業:

學着講解員的樣子說說麋鹿的外形特點、生活習慣。

(1)小組交流

(2)臺前交流

六、麋鹿有着怎樣的傳奇經歷呢,我們下堂課再學習。

佈置作業(習字本)

七、板書

麋鹿

外形特點生活習性傳奇經歷

體重(250千克左右)草食性哺乳

角(獨一無二)繁殖力低

蹄(寬大)在水中活動

尾(最長)在沼澤生活

毛(變化)

蘇教版語文教學設計9

教學目標

1.瞭解李清照的生平

2.品讀李清照的詩詞

3.培養學生鑑賞古詩詞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濟南涵養了一個不同尋常的靈性生命。她有着“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的溫柔嬌媚,也有着“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的倜儻豪放。她就是宋朝婉約派詞人李清照。在那個唯男子獨尊的年代,她無疑是萬綠叢中一點紅,她的詞自成一家。語言清麗而不萎靡,情調感傷而不空虛。今天讓我們一起走近李清照,品讀李清照。

二、認識李清照

1學生談自己有關李清照的知識積累

2幻燈總結:

李清照,宋代著名女詞人,號易安居士。李清照婚前婚後都生活在書香世家。其父是蘇軾的學生,其夫趙明誠是著名金石考據家。夫婦倆志同道合,幸福美滿。1127年靖康之亂,李清照隨家顛簸南下,國破,家亡,財散,再嫁,離婚,無子嗣,所有的厄運相繼降臨到她身上,最後她孑然一身,鬱郁終老。

李清照是詩、詞、散文皆有成就的宋代女作家,但她最擅長的,成就最高的還是詞。她的詞在兩宋詞壇上獨樹一幟,被稱爲“李易安體”,把婉約詞推向了高峯。有《漱玉詞》、《李清照集》。

總結:憑着遺留下的區區的七八十篇作品,李清照居然能夠和作品上千,甚至上萬的李白,杜甫,陸游等男性的大作家在中國的文學史上平起平坐,她以一個女性作家的獨特的創作成爲中國古代文學史上一道亮麗的風景,而且甚至成爲太陽系當中一道亮麗而獨特的風景。爲什麼這麼說呢,1987年,國際天文學會命名了水星上面的15座環形山,用15個世界名人的名字來命名它們,李清照就是其中一座環形山的名字。我想,這大概應該是在外太空惟一一個用中國古代女性的名字命名的天體了。這是很大的榮耀,這體現了李清照在人們內心世界裏邊的一種價值。

三、品讀李清照

(一)師:走進李清照,品讀李清照,我們先來學會品讀她的作品。如何品讀詩詞呢?

(投影:“品讀詩詞”和“品讀詩詞的方法”兩張幻燈片)

1品讀些什麼,看幻燈片

(1)鑑賞詩詞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

(2) 評價詩詞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

2怎麼品讀(幻燈片)

(1)結合作者的生平及時代背景

(2)要特別注意對字詞的推敲,對意象的品味

(3)用聯想和想象去填補作者留下的空白

(二)過渡:李清照在詞作有如此高的造詣,得益於其家庭。其父母對待兒女教育的態度非常開明,所以她從小養成開朗的性格,其天才也得以發揮。你看,這位活潑瀟灑的少女正向我們飄然走來。——欣賞李清照的《如夢令》

1、讓學生朗讀,揣摩本詞所表現的情感。(表達了作者郊遊以後無限愉悅的心境,表現了作者對大自然,對生活的熱愛。)

2、引導學生揣摩重點字詞

(“沉醉”二字流露了作者心底的歡愉,“不知歸路”也曲折傳出作者留連忘返的情致。)

(一連兩個“爭渡”,表達了主人公和朋友比賽誰劃得快,箭一樣地栽到藕花的深處,然後“驚起一灘鷗鷺”,撲啦啦的,一羣的水鳥從一望無際的田田的荷葉當中飛起來。)

在這首小詞中,作者運用淺淡自然、樸實無華的語言,勾出一幅生機盎然的荷湖日暮圖。同時,也讓我們看到少女時代的李清照,無憂無慮,充溢着青春活力與生活熱情。

3李清照是幸運的,她沒有被束縛在“三從四德”的狹窄空間,青春的腳步漸漸地把她變成了一位敏感多情的'妙齡女子,那麼,除了與夥伴們無憂無慮遊玩的樂趣之外,李清照還有着怎樣一種不一樣的情思呢?書香少女李清照的生活還有着怎樣的另一面呢?

略讀《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點撥:爲什麼關心“紅瘦”?

因爲海棠花就象徵着她的青春,海棠花就象徵着少女對青春,對時光的憧憬,是珍惜青春年少的一種反映。

4心緒激盪,任性豪逸的少女時代過去之後,李清照於18歲時適趙明誠。步入愛河時,她又演繹了一部傳頌千古的愛情經典。李清照的愛情從一開始就跌在蜜罐裏,夫婿趙明誠是一位傑出才俊,兩人是情投意合,除了一般文人詩詞琴棋的雅興外,還有更相投的事業結合點——金石研究。在媒妁之言,父母之命的封建時代,他倆能有這樣的愛情結局,真是天賜良緣,百裏挑一了。這個美妙的愛情故事,經李清照妙筆生花的深情潤色,成了中國人千餘年來的精神享受。且看《醉花陰重陽》:

(1)、講述有關的故事:這是夫婿趙明誠在外地時,李清照給他的一首相思詞。徹骨的愛戀,癡癡的思念,借秋風黃花表現得淋漓盡致。史載趙明誠收到這首詞後,先爲情所感,後爲詞的藝術所激,發誓要寫一首超過妻子的詞。他閉門謝客,三日得詞五十首,將李詞雜於其間請友人評點,不料友人說只有三句最好:「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趙自嘆不如。

(2)要求學生試將“黃花”換成別的意象,看看是否妥當。

前面她曾經說“綠肥紅瘦”,她把花形容得像人一樣很消瘦,很憔悴,要人比這花都瘦的話,情感上應該是很感傷的,所以再比喻成別的,那就沒有美感了。

(3)自己挖掘詞作中的閃光之處。

5李清照也很善於用平常的、很通俗的生活化的語言,來表現細微的情感變化,譬如《一剪梅》。

找出該詞中最尋常的語言:“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人的瞬間的感情和表情的變化,捕捉得非常準確。

6時代的鉅變打破了李清照閒適恬靜的生活。國破,家亡,財散,她的境況也變得越來越艱難。她南渡後輾轉流離、歷經坎坷,心中鬱積的哀慟不言而喻。《武陵春》就形象的表現了這種心緒。

思考:該詞哪些地方是表現自己的愁緒?

……

“聞說”、“也擬”、“只恐”:聞說”二句宕開一筆,寫自已有意泛舟雙溪,觀賞春光,精神似稍振起。但“只恐”二句復又折回,跌襯出更趨深重的愁情。這六字前後勾連,揭示了作者內心活動的傳神筆墨。

7感情生活的痛苦和對國家民族的憂心,已將她推入深深的苦海,她像一葉孤舟在風浪中無助地飄搖。可是,這還不是李清照最傷最痛、最孤最獨的。已漸入暮年的李清照再嫁張汝舟,這個張汝舟,卻是個衣冠君子,爲覬覦李清照身邊尚存的文物,終於撕下文人的面紗,拳腳相加,大打出手。無奈之際,李清照走上一條魚死網破的道路,旋即離異。她一個人孤苦伶仃。時常感到自己像是落在四面不着邊際的深淵裏,一種可怕的孤獨向她襲來,這世界上沒有一個人讀懂她的心。她一個人孤寂茫然地行走在杭州深秋的落葉黃花中,吟出了這首濃縮了她一生和全身心痛楚的,也確立了她在中國文學史上地位的《聲聲慢》。

學生說說這首詞的奇妙之處。

A連續十四個疊字,“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從來沒有人這樣寫過,這是一種大膽的寫法,也是一種天才的寫法。

B每一句都很尋常,但又好像不尋常,每一個字用得都非常地明白,但是好像又經過了千錘百煉

C意象豐富

“滿地黃花堆積,”中的黃花與前面提到的花有什麼區別?

梧桐、黃昏、細雨又起到什麼作用?

四結束語

最後,李清照在孤獨、寂寞、甚至在有些人的嘲諷和誹謗當中走完了一生。李清照這一生啊,應該(說)留下了太多的遺憾,但是我覺得,現在,她不必再感到遺憾了,爲什麼呢?因爲她寫的詞,她寫的詩和文,早已經深入人心,廣爲傳頌。李清照曾經爲她沒有子嗣、沒有後代而感到痛苦,但是現在,當我們在李清照的優秀的詞作面前而被深深地打動的時候,當我們在李清照的墓碑前深深地嘆息的時候,我想,我們都有一個共同的感覺,就是李清照沒有辜負“不徙俯視巾幗,直欲壓倒鬚眉”(板書)這樣的評價,她的文學正綿綿不絕、繁衍生長着,永遠永遠流傳下去,在我們的心中成爲永恆的一道風景。這就是我們所瞭解的李清照。

蘇教版語文教學設計10

第一課時:

一、瞭解作者、文學常識

二、瞭解小說三要素、人物描寫五種方法及襯托手法。

三、瞭解文章主要內容,把握故事主要情節,能複述故事。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1、感受充滿個性的人物形象,分析人物性格特點。

2、理清三次挫敗和最後成功的原因,理解文章蘊含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昨天我們接觸到一位新朋友,他和我們一樣,剛剛踏進初中的校門。他叫賈裏,有一個偉大的夢想。同齡人之間,應是有着共同的話題,今天我們繼續與他聊聊,深入瞭解這位新朋友。

二、出示目標,齊聲朗讀。

1、感受充滿個性的人物形象,分析人物性格特點。

2、理清三次挫敗和最後成功的原因,理解文章蘊含的道理。

三、研讀文本,初識賈裏。

1、賈裏到底是怎樣一位朋友,你知道他是如何評價自己的嗎?

2、才智不凡、愛憎分明、勇往直前,是賈裏對自己的評價,那你眼中的賈裏是怎樣的人呢?

請同學們找到描寫賈裏的句子,說說你眼中的.賈裏形象。

提示:(一句話或一段話),運用描寫,給大家塑造了一個的賈裏。

四、對話賈裏,深入剖析。

1、老師輾轉聯繫到了賈裏,他表示很高興和大家做朋友,並有一些疑惑想跟大家說說,希望得到大家的幫助。看,他的消息來了。

賈裏:Hi,大家好,很高興認識大家,

陽光3班:Hi,賈裏,Can we help you?

賈裏:最近有些疑惑解不開,我一直想成爲一個偉人,自認爲偉人應敢愛敢恨,就找了邱士力來恨,可結果令人糾結,我們成朋友了,矮個偉人都有範兒,我也去健身,無疾而終,偉人都是弄潮人,趕着時髦去打工,打工不成,剪壞衣,我的偉人A、B、C計劃全泡湯,這是爲什麼呢?

陽光3班:A計劃失敗:同學不是恨的對象,立場錯了。

B計劃失敗:改變形體無異於偉人理想,外表不重要。

C計劃失敗:年齡小,打工不切實際。

總之:動機不當,不切實際。

賈裏:平日裏可歌可泣的事做了一堆無人問津,拿了本“破書”就轟動校園,成了“今日明星”,我百思不得其解,這是爲什麼呀?

陽光3班:你不怕吃虧。

賈裏:看來偉人是做不成了,我只是個普通人,只配做點雞毛蒜皮的小事。

陽光3班:小事包含着偉大的一面,能做好“雞毛蒜皮的小事”,纔有可能做好驚天動地的大事!從小事做起,腳踏實地,方能成就大事業。

賈裏:你們的話,讓我茅塞頓開,我會努力做好小事,成爲一名真正的偉人的,再見。

陽光3班:祝你早日實現你的夢想,再見。

2、假如細胞可以移植,你覺得賈裏還應該移植哪些偉人細胞?

五、總結全文

出示教學目標:引導學生反思課堂效率。

題目:初一算是結束了,不管它是好是差還是不好不差,賈裏都得對初一說再見了,班主任査老師調離學校,新的班主任接班了。他讓每一位同學寫一份自我介紹,賈裏會怎樣介紹自己呢?介紹時要求有姓名、性別,優缺點,獲得的榮譽。

六、佈置作業

1、賈裏的故事幽默風趣,欲知前情如何請看《男生賈裏》,欲知後事如何,請看《男生賈裏新傳》

2、賈裏的死黨魯智勝也是一位個性鮮明的人物,請同學們用人物分析方法來解讀魯智勝。

七、板書設計:

偉人細胞(秦文君)

賈裏自評:才智不凡、愛憎分明、勇往直前、

我評賈裏:有夢想、不怕吃虧、鍥而不捨、勇於實踐

不切實際、不夠細心、

小說主題:從小事做起,腳踏實地,成就未來

蘇教版語文教學設計11

【教學目標】

1.進一步學習掌握賞析文章的方法。

2.瞭解人對故鄉情感如此深沉的原因,瞭解故鄉對人的生命的意義。

3.瞭解文中對場景細緻描寫的方法及物與場景的個人化的表現手法。

【教學過程】

1.瞭解作者生平。

2.問題:作者的這種情感痕跡在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文章中有沒有存在?如果有的話,請在課文中找出來,讀一讀,將自己對某一段或某一個詞的體會寫在書頁的邊上。

請同學朗讀自己找到的段落,然後說出自己寫的感知。

明確:“還不懂得……”表達作者的懊悔之情;“隨便”等詞語顯示劉亮程在當時的輕率。

擬人手法的運用,將舊物人格化,實際上等同於生命與生命的交流,顯示了作者對土地的真誠的態度,從而使文章的感情真摯動人。

3.問題:作者爲什麼對這些舊目的東西深情如此?

明確:(這些是我今生今世的證據啊。)

4.問題:何謂證據?課文中作者所說的證據分別是哪些?結合課文來看作者要藉助這些舊物來證明什麼東西呢?

請同學朗讀自己找到的作者所說的生命證據的句子,注意加強朗讀語氣,突出這段文字裏作者的情緒。然後說說自己寫下的感受。

明確:(證明往日生活的痕跡,生命存在的依據。)

5.問題:“你”有過類似的尋找嗎?聯繫生活實際談談這種尋找在我們現實生活中表現爲什麼?學生具體談談他們自己在生命中對往事的回憶。

明確:(這種尋找在我們現實生活中表現爲懷舊。)

6.問題:聯繫課文中第4段的描寫和每個人自己的回憶來分析人爲什麼喜歡懷舊。

聯繫剛纔學生們自己的回憶和課文中第4段的描寫,看看人的回憶有一個什麼共同點。然後以此爲思考的切人點,來分析問題。

明確:回憶的內容中有一個主人公“我”存在,每個人的回憶的內容中的主角是不一樣的,每一個人的回憶都是對自己過去生活的回憶。人是能夠感知時間無情的動物,明知舊日時光的一去不返,舊地重遊,物是人非,能夠證明我們存在過的東西是物,那是我們人類經歷和情感依附的唯一證明,所以人懷舊的實質就是人對自己過去生活和情感的留戀。爲何故鄉的明月是最亮的?爲何故鄉的山水是最美的?因爲故鄉是留有我們生活經歷與情感的最多的地方。韓少功在《我心歸去》中寫道:“故鄉存留了我們的童年,或者還有青年和壯年……故鄉比任何旅遊區多了一些東西:你的血、淚,還有汗水……”正是因爲那是我們生命經歷過的,情感依附過的地方,所以我們始終念念不忘,而作爲這些東西具象表現的物是我們直接抒情的對象。

7.問題:設想一下,如果我們們曾經生活的某個地方從地球上消失了,那麼我們會是怎樣的心情,爲什麼?

明確:舊日物的消失,也就是我們情感依附物的消失,這必然會造成我們的情感無處可託,造成我們空虛感和漂泊感。

8.問題:結合課文的描寫回答,作者找到他的生命證據了嗎?

明確:這個問題可能在學生中形成兩種答案:一、找到了。文中的證據爲“如果沒有它們,誰會證實以往的生活”;二、沒有找到。課文的證據有“即使有它們,一個人內心的生存誰又能見證”。實際上,這是作者觀點的層進式的表現——由一般意義上的家園過渡到精神的家園,開啓了下文。要讓學生在閱讀分析中體會到這一點。

9.問題:與學生共同探討什麼是內心的生存,這些物的形式能不能證明內心的生存。

分析:“即使……也……”的.關聯用法和“又”所包含的意思,說明這些舊物能夠證明舊日生活,卻並不能證明“一個人內心的生存”。

10.問題:課文第7節說明什麼問題?

明確:任何物都會隨着時間歸於沉寂。

11.問題:既然任何物都會隨着時間歸於沉寂,也就是說我們生命的痕跡最終都會消失,那麼一個人的孤獨感和漂泊感是註定不可避免嗎?仔細體會第8小節的含義。

明確:我們對故鄉的情感有時候不完全是表現在對物的留戀上,更多的時候是心中的感覺。只要心中保留有對舊日生命的情感,成爲精神財富與思想的寄託,那麼家園永遠不會廢失。這也是具體的家園不能夠等同於精神的歸宿的原因,具體的家園遠不是精神的家園,家園只是精神歸宿的一個代名詞。

12.問題:因此最後課文中作者告訴我們什麼?

明確:失去了精神的家園,人才會真正地無家可歸。

總結:本文告訴我們曾經的生活需要證明,如果曾經的生活沒有了見證,家園尤其是精神家園廢失,人便會走向虛無,實際上,文章告訴了我們故鄉對於人生的意義,也是對本專題《月是故鄉明》的一個回顧和總結。

蘇教版語文教學設計12

疑爲學之路

優秀的猶太民族非常重視家庭教育,孩子上學回家,父母便問:“今天提問題了嗎?”可見,猶太民族的智慧與他們的“問題意識”是分不開的。強烈的問題意識,作爲思維的動力,能促使我們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直到進行新的發現。孔子認爲“疑是學之始,學之端”。宋代學者陸九淵說:“爲學患無疑,疑則有進,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現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說得更生動形象,他在一首詩裏寫道:“發明千千萬,起點是一問,禽獸不如人,過在不會問。智者問得巧,愚者問得笨。人力勝天工,只在每事問。”國外也有很多學者極力推崇問題意識。亞里士多德曾說過,思維是從疑問和驚奇開始的。蘇格拉底也同樣認爲,問題是接生婆,它能幫助新思維誕生。近代英國哲學家波普爾說,科學只能從問題開始,科學知識的增長永遠始於問題,終於問題。在學習中,我們應當積極思考,大膽提出疑問。並從不同的角度探索、思考,提出自己的獨到見解。如果不加辨別,籠統接受,那隻能作爲一個“倉庫型”的學生。

內容簡析

《新課程標準》提出:“對文學作品的思想感情傾向,能聯繫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評價;對作品中感人的情節和形象,能說出自己的.體驗;品味作品中富於表現力的語言。”

本單元學習的是小說和散文。

《送行》幽默風趣,通過對繁文縟節的厭倦,表達了對真情的渴望。不只單純地爲幽默而風趣。含蓄地通過對勒羅受僱扮演“送行者”情節,表達了人與人之間需要真情實感的觀點。

《給我的孩子們》是內涵豐富的名作,所包含的主題意義重大。通過從心靈上對孩子們健康的翔真情地讚揚了孩子們的率真自然的天性,同時抒發了自己想回到童年的感情。

《臺階》作爲一篇文學作品所承載的主題將會給我們帶來重新認識生活、認識人生以重要的誡啓迪。讓我們通過一個農民的追求,正確認識中國農村的狀況,關注農民問題。

《呼蘭河傳》通過寫童年的“我”與祖父在蜂蝶飛舞的後園的一段生活,給我們重新認識人生,認識自己的童年以啓發。

“誦讀欣賞”選取冰心的《往事》一文,意在讓讀者體會人世間偉大的母女情。

創意說明

本單元總體上宜採用自讀、質疑、討論、拓展和學習方式。通過品讀、欣賞美文,積累豐滿語言材料,提高語言表達的技巧和能力。採用開放式的學習方法,根據不同主題收信、朗誦、評價與課文相關聯的中外散文名篇,互動起來,激發興趣,開闊視野,增加閱讀積累。“閱讀是學生與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珍視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在深入觀察生活的基礎上,學習深入思考自然、社會現象,思考生命、生活的意義,提高精神品位。利用課堂討論形式,提高思維和口語交際能力。

活動目標

1、在讀書中培養髮現意識,在文本閱讀中學會質疑,培養探究問題的能力。

2、透過文字去研究文章的內涵,發現滲透在文章中的作者思想,與文本對話,與作者對話。

3、通過對作者、作品及時代背景、社會背景的全面瞭解,解讀文本,瞭解微言大義,瞭解曲折的表現手法;同時提高自我認識能力,辨識能力。

4、瞭解世間百態,瞭解普遍人的生活,從看似平常的生活中感悟人生,熱愛生活。

蘇教版語文教學設計13

設計說明:

本課是一首兒童詩。全詩六行兩句,通過學生熟悉的事物作比,讓學生體會到祖國哺育我們成長,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情感。 在教學中首先讓學生能通過聽老師讀,體會小詩的節奏感,讀出小詩的韻味。然後通過看圖、想象、朗讀、表演、教師講述雪災中的故事等形式理解字詞,體會小詩所包含的意思。接着,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創編小詩,發展學生的思維。最後,學習本課的兩個生字,在老師的指導下能用自己的方法記住字形,觀察各筆畫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達到美觀書寫的目的。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瞭解課文內容,初步瞭解自然界事物間的內在聯繫,培養學生熱愛自然、愛家、愛國的思想感情。

3、學習生字“土”、“雲”,能正確美觀地書寫。

教學重點 難點:理解“我們是祖國的花朵,祖國就是我們的家”這句話的含義。

教學策略:

1 、教法選擇:

a 、指導看圖,訓練觀察。

b 、啓發想象表演,訓練思維。

c 、引導賞析兒歌,培養初步的閱讀能力。

2 、學法引導:

a 、看懂圖意,並結合圖理解字詞。

b 、通過反覆誦讀,體會詩歌描繪的畫面。

c 、小組合作,發揮想象,培養熱愛生活的意識。

3 、課堂組織形式:自主學習,小組合作;師生互動,生生互動。

4 、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利用學生原有認知(對“祖國”的瞭解和對生活中發生的事情的'感悟),激趣生情。

5 、教具媒體組合應用:多媒體課件、掛圖、生字卡片、課文中的生詞卡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課件出示:家)小朋友們,你們認識這個字嗎,它會讓你想到什麼呢?

2、是啊!家是一個讓人感到溫暖和快樂的地方。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首小詩——《家》。

3、再來甜甜地讀讀課題。

[設計意圖:從孩子的生活經驗入手,回想家給自己帶來的美好感覺,從自己的小家切入課題,爲課文的學習打下基礎。]

二、初讀課文

1、把課文翻到83頁,你就能看到這首優美的小詩了。請小朋友讀兩遍,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認識的字多讀幾遍。

2、你們讀得真認真,這些詞語能認識它嗎?

(課件出示)

指名讀,相機指導。

3、這些詞語會念了,考考你們句子會不會念?

(課件出示)藍天是白雲的家

4、我們在讀小詩的時候不僅要讀流利,還有注意節奏呢!聽老師來讀讀。

指名讀

5、其它三行小朋友想讀嗎?

自由讀

(課件出示課文)

指名讀

6、下面2行字兒最多,最長,誰也會讀了?

7、小朋友讀書個個都不錯。誰能把這首詩連起來讀一讀?

[設計意圖:小學低年級着重要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而讀書習慣就是一個重要的語文習慣。教學中要引導學生讀好書,學會停頓和連讀,不能把美好的小詩讀得拖腔拖調。一步一步紮紮實實地指導學生能讀出詩的節奏和韻味。]

三、整體把握

你讀了書知道白雲、小鳥、魚兒和種子的家在哪裏嗎? 你們願不願意把他們送回家呀?

謝謝你們把他們送回家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的設計旨在引導學生整體入手感知課文的主要內容,爲下面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四、理解感悟,指導朗讀

1、學習第一行。

他們都回到了自己的家,咱們先去白雲的家看看?

白雲的家是什麼樣的呀?

白雲在這樣的家裏生活會感覺怎樣呢?

蘇教版語文教學設計14

教材簡析:

本課是一則富哲理於短小故事之中的寓言故事,主要講了除挑水工之外,兩隻人性化的水罐之間的故事。一隻有裂縫的水罐在完好的水罐面前感到慚愧,挑水工卻告訴它:從它的裂縫漏出的水澆灌出了美麗的花。向我們揭示了:世上每一件東西,每一個人都有自身的價值,我們既不能驕傲自大,也不要妄自菲薄,只要恰到好處地利用自身的特點,就能充分發揮作用。一路花香是挑水工利用破損的水罐漏水的特點形成的美好景象。

課文共有三個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挑水工用一好一破的水罐挑水的不同結果。

第二自然段:有裂縫的水罐因漏水而慚愧的向挑水工道歉,挑水工叫它回去時注意路旁的花。

第三自然段:破水罐看了花後,仍然爲漏水而道歉,挑水工告訴他:是它的裂縫漏出的水澆灌了美麗的花。

設計簡析:

本課在設計教學時,要從寓言的'體裁特點出發。

1、充分運用教材中形象化的語言,引導學生感知故事中的藝術形象,認識挑水工的善於誘導,完好無損的水罐和破損的水罐的不同表現及其心理狀態。

2、寓言的寓意不宜由教者生硬地、直接地揭示,要讓學生通過反覆誦讀,在充分讀書與相互交流中感悟。對人物的評價要充分允許學生各抒已見,鼓勵學生有獨特的感受。

3、可以續寫《一路花香》,以培養學生的遷移能力和求異思維能力。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分角色朗讀課文。

2. 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 憑藉具體的語言材料,瞭解挑水工妙用破水罐澆灌路邊花草的事,幫助學生正確看待自己,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

教學重點、難點:

通過這則寓言故事或深或淺地感悟其中的道理,學生可能有些困難,應對的策略是精心設計,形成讀書系列活動,並通過合作、交流能有所領悟。

教學準備:《自讀學習成果表》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齊讀課題:第14課《一路花香》

2.讀了課題,大家的腦海裏會自然浮現怎樣的一幅圖畫?你能用一些詞語來形容一下嗎?說到“花香”,我們又會想到哪些詞呢?

3、針對題目你想了解些什麼呢?(這一路花香是怎麼來的?是誰澆灌了這麼多鮮花呢?)

二、整體感知,初讀指導

1.學生自讀課文,出示自讀要求:

①要有一定的速度

②課文講了一個什麼故事,想想它說明了什麼道理?

③在不懂的地方和自己認爲寫得好的地方作些記號。

2.讀完課文,與同桌交流,討論。(填寫《自讀學習成果表》)

3.彙報自學成果。

4、學生自願讀課文,師生共評、指導將課文讀通。

三、抓住重點,指導讀懂

1、這篇課文中一共有幾個人物?哪幾個?

2、你能從課文中找出一些詞語或句子概括出這幾個人物的性格特點嗎?教者根據學生回答相機板

書:完好的水罐——驕傲自大 破損的水罐——善良自卑。

3、抓住學生回答,相機指導學生如何通過朗讀展現幾個不同性格的人物形象。(重點指導兩個水罐,體現出他們富有對比的性格特點。)

四、再讀課文,明白道理

1.印度的挑水工有兩隻水罐,它們分別有什麼特點?

(完好的水罐:驕傲自大;有裂縫的水罐:善良自卑)

2.結合第1節,想象一下:那隻完好的水罐會對有裂縫的水罐說什麼? 有裂縫的水罐又會怎麼想?

3.那隻完好的水罐爲什麼會如此驕傲,看不起那隻破損的水罐呢?(因爲它認爲破水罐沒有用。 )

4.破水罐是不是一點用都沒有呢?(不是,它澆灌了小路旁的花兒。) 指導分角色朗讀挑水工和破水罐的對話。

5.那隻破損的水罐爲什麼會這麼自卑呢? (因爲它認爲自己只能運半罐水,對不起挑水工,沒有看到自己的價值。)

6.挑水工是怎樣勸說破水罐的?(不是講抽象的大道理,而是循循善誘,啓發破水罐從生活實踐中去感知自身存在的價值。)

7.這則寓言告訴我們什麼道理?(每一件東西、每一個人都有自身存在的價值。)

五、引發爭論,深化感受

1、這篇課文中有兩隻水罐,一隻完好無損,另一隻有條裂縫,你喜歡哪一隻?爲什麼?

要點:

(1)“完好無損的水罐”,能圓滿完成任務,這是應當肯定的。至於它的驕傲,當然是不對的。但也可以從正面去理解:當自己兢兢業業工作,終於取得了成就,感到自豪,也未嘗不可。

(2)破損的水罐對自己能嚴格要求這是對的,但是,老是自卑、自責也不是辦法,應該儘早解脫,看到自身存在的價值。

2、想象一下:聽了挑水工的一番話之後,你認爲破損的水罐會怎樣?有哪兩種可能?(一是精神振作起來,看到了自己存在的價值,繼續儘自己的所能,爲人們做事。一是繼續悲觀下去,直至不能自拔)

六、作業設計:

1、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課文。

2、假如在生活中你遇到了像破水罐一樣存在着弱點或缺陷的人,他因此很自卑,你如何像挑水工那樣善於發現這些人的長處,引導他們發現自己的價值呢?能不能舉例來說說?

板書設計:

14.一路花香

完好的水罐——驕傲自大

破損的水罐——善良自卑

每一件東西、每一個人都有自身存在的價值

蘇教版語文教學設計15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三至第五自然段。

2、想象灰椋鳥歸林的壯觀場面,理解植樹造林的意義及林場工人的辛勤勞動。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從描寫灰椋鳥歸林時和入林後情景的句子,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揭題導入

今天我們繼續學習25課――灰椋鳥(生齊讀課題)

如果我們是初次見到灰椋鳥,高興地叫――

看到灰椋鳥遠遠地非來了,和它打個招呼

灰椋鳥棲息了,睡着了,輕輕地讀一下

二、精讀指導

1、學習第1節

(大屏幕出示灰椋鳥圖)請大家看,這就是灰椋鳥,它好看嗎?

作者徐秀娟是怎麼認爲的?(打開書自由讀第一自然段)。

作者認爲它好看嗎?(板書:不好看)你從哪句話中看出來的?讓我們帶着作者的情感讀一下這句。(指名讀、齊讀)

2、學習2、3節

可是一個偶然的機會,作者看了一段關於灰椋鳥的電視錄像,就再也忍不住了,決定親自去看一看。下面我們就跟隨作者一起去欣賞灰椋鳥歸林的場面。(板書:歸林)

默讀課文3-4節,畫出灰椋鳥歸林的有關語句,並寫上自己的感受。

灰椋鳥是怎樣歸林的?學生交流:

出示:“一開始還是一小羣一小羣地飛過來,盤旋着,陸續投入刺槐林。”

“投入”換成“飛入”好嗎?你什麼時候投入過哪裏?這個詞讓你體會到了什麼?

出示:沒有幾分鐘,“大部隊”便排空而至,老遠就聽到它們的叫聲。它們大都是整羣整羣地列隊飛行。有的排成數百米長的長隊,有的圍成一個巨大的橢圓形,一批一批,浩浩蕩蕩地從我們頭頂飛過。”

這段話中,你特別關注了哪些詞語?從中感受到什麼?

“數百米”有多長呢?!

橢圓形有多大呢?一隻灰椋鳥大約有二十釐米,大約有多少隻灰椋鳥呀!

此時的天空中出現什麼情景?(看圖)――這就是“排空而至”

能把你的感受用你的朗讀表達出來嗎?

自由練讀、指名讀、齊讀

人有人的語言,鳥有鳥的語言,先回來的鳥在林內不停地鳴叫,它們在傾訴着什麼?我們現在好像變成了一隻只灰椋鳥,你會說些什麼呢?

請說說你今天的見聞……

說說你今天的收穫……

鳥兒們又會怎樣的呼喚,怎樣的應和呢?老師做先回來的鳥,你們做後回來的鳥,我呼你們,看你們能不能來和我。

我呼:喂――你和――

我呼:好朋友,我在這兒,快來,快來,你和……

我呼:哎,這兒有條大蟲子呢,要來嚐嚐麼?

天黑了,快回來睡覺吧!

你認爲這僅僅是寫灰椋鳥多嗎?假如你把它當作人來想,我們還能想到灰椋鳥的心情是怎樣的嗎?

不僅此時它們是快樂的,哪怕是夕陽西下,它們也不願休息。它們在幹什麼呢?

3、學習第5節

請你自由地讀一讀第5節,找出你喜歡的句子讀給大家聽。

出示:“看,這幾隻剛剛落在枝頭上,那幾只又馬上撲棱棱地飛起。它們地羽毛全變成進紅色的了,多麼像穿上盛裝的`少女在翩翩起舞哇!”指名讀。你從這句中體會到了什麼?從哪裏體會到的?

爲什麼是“金紅色”?

作者把灰椋鳥寫得很美,回顧開頭,作者認爲灰椋鳥並不好看,板書:美

但是作者現在喜歡上了這些小生靈後,它們在作者的眼中竟是那麼的美!帶着喜歡的語氣讀讀這一節,你有喜歡的句子嗎?

出示:“樹林內外,百鳥爭鳴,呼朋引伴,嘰嘰啾啾,似飛瀑落入深澗,如驚濤拍打岸灘,整個刺槐林和竹林成了一個天然的俱樂部。”

什麼叫“俱樂部”?人們在俱樂部裏會幹些什麼?爲什麼說……俱樂部呢?這裏作者採用了什麼修辭手法?(比喻)

爲什麼喜歡?“似飛瀑”,“如驚濤”寫出了什麼?

置身在這個俱樂部裏,作者會發出了怎樣的歡呼?作者僅僅是在爲灰椋鳥歡呼嗎?

4、學習第6節

此時,她想大聲告訴全世界的人們:出示最後一節,齊讀。

“沒有林場工人的辛勤勞動,沒有這幾年大規模地植樹造林,我到哪兒去欣賞這鳥兒歸林的壯觀場面呢?”就是說:有了——————,有了————————,纔有—————。你明白了什麼?

大屏幕出示:

1、我們選好觀察位置,便在那兒等候灰椋鳥歸來。

2、沒有林場工人的辛勤勞動,沒有這幾年大規模的植樹造林,我到哪兒去觀賞這鳥兒歸林的壯觀場面呢?

這兩個詞的意思能不能換?爲什麼?

(“觀察”是細細地看,看它的樣子、形狀、姿態,瞭解它的生活習性,所以用“觀察”;“觀賞”,好看的東西才能用“賞”,作者走進刺槐林,靠近灰椋鳥,那百鳥歸林的恢宏壯觀,那羣鳥啾啾的溫馨和美,那夕陽下聯歡的喧鬧熱烈,一個個場面,怎能不賞呢?)

三、情感昇華

是啊,我們要熱愛樹林、熱愛鳥兒,學到這兒,你還覺得灰椋鳥不好看嗎?作者先寫灰椋鳥不好看,再寫它們歸林時的壯觀景象,在作者的眼中灰椋鳥又這麼地美了,作者情不自禁地爲它歡呼,這樣的寫法叫――欲揚先抑(板書)

此時此刻,我們也和作者徐秀娟一樣,深深地愛上了這羣鳥兒,它們的名字叫――灰椋鳥(生齊讀課題)。

只有真正愛鳥的人,才能走進鳥的內心。徐秀娟,她心中有愛,眼裏有情,才能寫出像灰椋鳥這樣的生命的讚歌,她在徐秀娟爲尋找這隻飛散的丹頂鶴,不顧自然環境的惡劣,在夜色籠罩的茫茫灘塗上尋找失散的丹頂鶴,不慎陷入沼澤地,獻出了年僅23歲的年輕生命……

看MTV《一個真實的故事》

讓我們永遠記住這個爲鳥兒獻出自己生命的女孩——徐秀娟(板書、齊讀)讓我們像她一樣做個愛鳥、護鳥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