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七年級教案 > 《三峽》教學設計(蘇教版七年級語文)

《三峽》教學設計(蘇教版七年級語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8W 次

  【學習目的】

《三峽》教學設計(蘇教版七年級語文)

1、朗讀課文,落實字詞,疏通文意,熟讀成誦。

2、品析課文,展開想像,領略三峽雄奇險拔、清幽秀麗的景色。

3、揣摩課文,品味語言,感受作品創設的意境。

4、在誦讀中深入體味作者對三峽獨特美的讚賞之情。

  【學習重點】

課文誦讀,文意疏通,語言品味,感受體驗。

  【學習時間】

二課時。

  【學習準備】

熟讀課文,瞭解大意,掃清文字障礙。

查找有關三峽的資料或圖片,查找作者酈道元的有關資料。

  【教學設計

  一、三峽風光,感受引讀

同學們,下面我們一起來欣賞幾幅長江三峽的風景圖吧!

同學們,我們看了長江三峽的美景,你有什麼感受呢?

是啊,美麗的三峽吸引了多少人爲之而摧眉折腰,古往今來,無數文人墨客,揮毫潑墨盡情描繪,也寫不盡長江的俊美。而北魏著名地理學家、散文家酈道元就以其精妙的筆法揭開了三峽神祕的面紗,下面就讓我們隨着作者酈道元的筆端,去遊一遊那雄偉壯麗的長江三峽吧。(板書課題及作者)

作者簡介:酈道元,字善長,北魏道元好學,歷覽奇書,撰注《水經》四十卷,《本志》十三篇。

  二、熟讀成誦,積累理解

1、讀一讀:

⑴教師範讀古文,學生按要求在書中畫出難讀的字詞來。

⑵學生學讀古文,結合書下注釋把語句讀通順,注意文中停頓:

⑶學生放聲朗讀,體會感受讚美之情。

2、譯一譯:學生圈點勾畫,試譯短文。

⑴略無闕處(毫無)

⑵重巖疊嶂(高聳險峻如屏障的山峯)

⑶夏水襄陵(漫上)

⑷不見曦月(陽光)

⑸或王命急宣(有時)

⑹雖乘奔御風(這裏指飛奔的馬)

⑺不以疾也(認爲,覺得)

⑻絕周讞多生怪柏(險峻的山崖或山峯)

⑼素湍綠潭(急流的水)

⑽飛漱其間(沖刷)

⑾良多趣味(很)

⑿屬引悽異(連續;延長)

⒀沿溯阻絕(順流而下;逆流而上)

⒁林寒澗肅(寂靜)

3、背一背:在疏通文意的基礎上試着背誦課文。

4、說一說:讀完課文後,同學們還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提出來交流。

  三、合作探究,品析美景

1、同學們,三峽很美,哪你覺得三峽美在哪裏呢?你能用“三峽的____ 美,你看 ”的句式說一說嗎?

例:三峽的山美,你看,七百里三峽,兩岸都是連綿的高山,幾乎沒有中斷的地方,重重的懸崖,層層的峭壁,遮蔽天空,擋住陽光。

山──奇險

水──急流回旋

夏──急猛水──春冬──清幽

秋──淒涼

2、這樣美的三峽,作者僅用150餘字就描繪得如此傳神入化,其語言之美,其筆法之妙,實在不能不令人稱奇。下面請同學們來說說文章哪些地方寫得美,寫得妙。(可從語言、結構、描寫的角度等方面着手)

例:課文的描寫手法美,正面描寫了“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 寫出了兩岸連山,羣峯對峙的雄姿。同時又從“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這一句側面烘托了三峽峯巒綿延,隱天蔽日的山勢。

  四、體驗,比較拓展

1、聯想體驗:

同學們,下面我們來展開想像,感受心中的三峽美景,並用我們自己的話來描述一下。

2、比較拓展:

⑴同學們,小學裏我們一定學過《早發白帝城》這首詩吧。下面讓我們一起來背誦一下吧。

《早發白帝城》與《三峽》都描繪了三峽風光,前者是詩,後者是遊記散文,那你能找出詩句中與課文相對應的、寫相同景緻的句子嗎。

文章的第二段與這首詩的一、二、四句相印證,都表現了夏天三峽水流速度極快;文章第四段與詩的第三句相對應,都是寫連續不斷的猿鳴;文章第一段則與詩中的“萬重山”相應

⑵同學們,三峽工程正在實施中,有人認爲這將會破壞三峽的美,請你談談自己的看法。

  五、總結

  總結:

作者先寫三峽的整體風貌,然後抓住了三峽最有特點的時間──夏天,春冬,晴初霜旦,高峻的山峯,洶涌的江流,清澈的碧水,飛懸的瀑布,哀轉的猿鳴,悲涼的漁歌,三峽的奇異景象,被描繪得淋漓盡致;加點的詞,把景物的神韻生動地表現了出來。寫出了三峽獨特的美──奔放美、清悠美和悽婉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