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設計 > 高中語文教學設計14篇

高中語文教學設計14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2W 次

作爲一名專爲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一份好的教學設計是什麼樣子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高中語文教學設計,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中語文教學設計14篇

高中語文教學設計 篇1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往往有這樣的現象:教師在課堂教學一開始的導語設計上很用心,很巧妙,很動人,但在課堂收束時卻草草收場,大多以重複課堂教學內容爲主,以佈置作業和自習直接收束。其實,在課堂教學中,總結語也很重要,它是語文課堂教學的最後一個環節,起到對課堂教學內容完善、補充、強調的作用,既是對課堂教學重點、難點的凝練收束,也對後續學習起到一定的提示、引導作用,如匠心不施,就顯得整個課堂虎頭蛇尾。其實,語文課堂教學總結語設計貴在提升延伸,即通過對課堂教學內容的總結提升,對文本學習內容的延伸解讀,進一步提醒學習的重點難點,明確下一步學習的方向思路,給學生留下回味無窮的空間。

一、總結提升凝要義

根據心理學研究,在課堂教學的最後幾分鐘,往往是學生精神力最爲渙散的時候,如果這一時間段放之任之,就會造成時間浪費、課堂鬆散的結果。針對學生這一特定心理現象,語文教學更應該做好總結語設計,利用最後幾分鐘總結課堂學習的重難點,引導學生對教學內容進行回味思考。這種總結語一般是對課堂教學內容作一個提要式的歸納,突出教學的核心,幫助學生明晰學習的要點,凝練要義、加深印象。

如執教史鐵生《我與地壇》,我將“感悟我、地壇、母親三者之間的關係,我對地壇和母親的情感”作爲教學的`主要目標,在課堂教學即將結束時,這樣總結:

同學們,對於史鐵生而言,是地壇與母親給予他第二次生命,因此,多年以後,即使他離開了地壇,久久不曾回到地壇,也始終忘不了地壇給予他的啓示,筆下文中多次寫到地壇。地壇已經成爲精神憩息的家園,那裏雖然頹敗卻並不荒蕪,充滿了勃勃生機;同樣,多年以後,即使母親也離開了他,他也依然不曾忘記最初寫作的初衷,爲了讓母親驕傲,爲了告訴母親他找到了屬於自已的路,母親已經成爲其寫作的動力源。此時此刻,地壇即母親,母親即地壇,地壇與母親告訴他,你應該活下去,以自己的方式走好自己的路。這就是地壇與母親對史鐵生最好的撫慰,也是史鐵生收穫的第二次生命。希望同學們課後在文中感悟作者更深層次的情感,下節課大家共同分享。

在總結語中,我再次將課堂教學中的主要內容重申了一次,通過比照說明,將地壇母親對於作者的意義進行了重申,幫助學生理清三者之間的關係,也幫助學生明晰作者的情感,突出了教學重點和難點。這樣的總結語,可以說對學生的學習具有提煉總結和指導歸納的效果,必將引起學生的注意,自然會明確學習的重點難點。

二、延伸勾連留餘味

不少教師往往很注意課堂的開始和主要教學環節,卻忽視了課堂結束語。這就像一個故事,開頭很有懸念,中間情節也非常生動,而結尾卻不了了之一般,讓人感覺不是滋味。其實,課堂教學的結尾正如精彩故事的結尾一般,也需要精心設計,豐滿課堂教學的結尾。在具體設計中,可以將與課堂教學相關的內容或者文學作品進行介紹延伸,引導學生在課後加以學習,將課堂學習延伸到課外,使得語文學習不僅僅侷限於課堂,更多的是生活的積累。

如在教學《報任安書》這篇文言文時,我感覺這篇文章在風格上很有特色,將太史公的那種怨氣、情緒表達得含蓄且耐人尋味,於是我設計了這樣的總結語:

司馬遷在《報任安書》中看似回覆任安的要求,其實直白地表達自己著作《史記》、不願流俗世人的宏願。在諸多不解、鄙視的眼光中正道直行,這是一種勇氣,體現在文章中就是文氣縱橫、氣勢昂揚;這樣的文章同樣出現在《史記·太史公自序》中,還有其外孫楊惲《報孫會宗書》中,同樣的不屈於淫威,不計較世俗,正道直行,爲幾千年的中國文人壯了膽氣、樹了榜樣。同學們課後可以將這三篇文章放在一起讀,在領略這種文氣的傳承中,蘊文膽、養文心。

相信在這樣總結語的提示下,會有學生在課後找來這兩篇文章進行比較閱讀,這就實現了語文學習延伸到課外的效果。

三、關注現實見行動

課堂結束語不同於導入語,不需要華麗的辭藻,也不需要生動的言辭,需要的是真正讓學生在內心接納文本傳遞的人生哲理、思想情感,在共鳴之餘能在行動中有所體現。

如執教《品質》一文時,懷着對老鞋匠的尊敬,設計總結語:

文中的老鞋匠爲我們詮釋了什麼是職業道德,什麼是真正的品質;而這些看似很傻的卻可貴的品質正蘊藏在街道邊、巷弄裏,正如羅蘭所說,世界上不缺少美,缺少的是發現美的眼睛。如果我們能利用週末等閒暇的時間,走街訪巷,帶上幾瓶礦泉水,帶上自己需要縫補的衣物鞋子,帶上尋找誠信、樸素等可貴品質的真誠內心,尋訪我們周圍被忽視的散發光芒的人們,以此來洗滌我們的內心。希望大家認真記錄下來,既作爲一次社會實踐,更作爲一次心靈的洗禮,發現自己眼中的美吧!

結果,到了週一語文課,不少學生爭先恐後地發言,講述自己在尋訪中發現的美,發現的可貴品質,還有對他們的幫忙,雖然是微不足道的一瓶礦泉水,但是從他們真誠的笑臉中我也發現了這些年輕的學生們最爲可貴的品質,我想這樣的學習纔是真正的語文學習。

高中語文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的:

1.通過學習,重點分析小說所描寫的“邊城”的風土人情,體會沈從文的小說風格。

2.把握對人物的描寫,分析主要人物重點是翠翠的形象。

3.結合人物分析,領會作者的創作目的,小說的主旨。

教學重點:

主旨和人物形象。

教學難點:

沈從文的小說風格。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方法:

品讀法。

第一課時

一. 教學導入:

投影:

1.“美字筆畫並不多,可是似乎很不容易認識,愛字雖人人認識,可是真懂得它的意義的人卻很少。”

2.“我崇拜朝氣,歡喜自由,讚美膽量大的,精力強的……這種人也許野一點,粗一點,但一切偉大事業,偉大作品就只這類人有份。”

情學生談談這兩句話的體會(略)

這位追求美愛與自由,熱愛青春與美的作家就是現代小說家——沈從文。

二.介紹作家作品。

沈從文(1902-1988),我國現代小說家、散文家、文物研究家。原名沈嶽煥,筆名小兵、懋琳、炯之、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湖南鳳凰人。苗族。1918年小學畢業後曾入本鄉土著軍隊當兵。1923年到北京。1926年開始在《晨報副鐫》、《現代評論》《小說月報》《新月》上發表作品,並與胡也頻編輯《京報副刊》和《民衆文藝》週刊。1927年到上海,與胡也頻、丁玲等編輯《紅黑》雜誌,並參加新月社。1930年在青島大學任教,1934年在北京主編《大公報》副刊《文藝》及天津《益州報》副刊。抗戰爆發後到昆明西南聯合大學任教。回北京後任北京大學教授,並繼續辦原刊物,以此爲陣地,集合許多北京文人,形成了“京派作家羣”。1949年後曾在中國歷史博物館、故宮博物館工作,在中國古代服飾及文物研究方面成績卓著,有許多專著。1978年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員。其文學創作宏富,數量驚人,有小說、散文、文論、自傳、通信等集子七十餘種,是現代文學史上最多產的作家之一。主要作品集有《鴨子》《蜜柑》《神巫之愛》《虎雛》《石子船》《阿黑小史》《月下小景》《八駿圖》《湘西散記》《邊城》《長河》等。其中短篇小說《丈夫》《貴生》《三三》,長篇小說《邊城》《長河》是其代表作。主要文學貢獻在於創造了一種描寫特殊民情的鄉土文學,並受廢名影響,取其抒情筆調,發展了新文學中抒情小說的文學形式。大部分小說是以湘西生活爲背景,對故鄉人民懷有不可言狀的同情和溫愛。以其特異的“生命形式”,熔生動豐富的社會風景畫和優美清新的風情風景畫於一爐,展示其民情的粗獷強悍,民俗的淳厚善良,使作品充溢着濃郁的鄉土氣息和反樸歸真的牧歌情調。這種鄉土抒情體的美學風格代表了京派作家的社會理想,也對後來作家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三.識字與解詞:

1.給加點的字注音:

喁喁( )黑黝黝( )燜菜( )竹篁( )碧溪 且( )儺送( )涎皮( )甬道( )莞爾( )濱水( )蒿艾( )角隅( )胡謅( )嗤笑( )茨灘( )碾坊( )茶峒( )

四.整體感知,把握情節:

要求學生在課前預習的基礎上,通過以下步驟把握小說情節:

1請學生複述小說的情節

2提問:這篇小說的情節,前後有許多照應,請找幾個例子

點撥:

(1) 翠翠夢中摘虎耳草。

——父母對歌相戀的故事翠翠問外公“萬一我跑了呢?”

——翠翠想“坐船下桃源縣過洞庭湖”翠翠夢中聽歌“像跟了聲音各處飛

——外公講翠翠父母唱歌相戀,“就是這歌唱出了你”翠翠說:“我又摘了一把虎耳草了。”

——翠翠夢見摘虎耳草,“不知道把這個東西交給誰去祖父所唱的歌,原來便是那晚上聽來的歌。

——儺送唱了一夜的歌。

3理清小說思路

(1)黃昏看景,幻想出走 (2)無人理解,內心悲傷 (3)月下故事,埋下陰影 (4)夢中聽歌,感情清晰 (5)兄弟比歌,天保闖灘 (6)夜晚等歌,祖父暗示 (7)吹笛談心,感情明確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通過小說的語言、心理、環境描寫,分析主要人物翠翠的形象。

2.結合人物分析,領會作者的創作目的,小說的主旨。

3.感悟至真、至善、至美的人性,樹立愛世界、愛人類、愛生活的高尚情操

教學重點:通過小說的語言、心理、環境描寫,分析主要人物翠翠的形象。

教學難點:沈從文的小說風格。

教學方法:品讀法。在小說中,翠翠是一個情竇初開的天真少女形象。情竇初開的少女的心思和行動往往給人以一種難以琢磨的感覺。翠翠作爲也不例外,你能否找出幾處?

 明確:

(1)翠翠看着天上的紅雲,聽着生意人的雜亂聲音,心中有些兒薄薄的淒涼。

(2)翠翠爲何要“胡思亂想” ,產生出走的念頭?

(3)翠翠坐在溪邊,爲什麼就“忽然哭起來了”後來心中又“很覺得悲傷”?

(4)在聽父母的故事是,翠翠爲什麼要“間或籲一口氣”?

(5)翠翠爲什麼要做那樣的夢?爲什麼平時攀折不到的虎耳草輕而易舉摘到了?

(6)翠翠在月光下吹着蘆管,爲什麼“覺吹得不好”?祖父長長的`曲子,爲什麼“翠翠的心被吹柔軟了”?

(7)最後,祖父唱了十個歌,翠翠爲什麼自言自語說:“我又摘了一把虎尾草了”?

(1) 忙碌一天的世界要休息了,翠翠也閒坐下來。看着天上的紅雲,嗅着空氣中殘留着的白天熱鬧的氣息。不覺寂寞惆悵涌上心來,看世上萬物都那麼生機勃勃,而自己的生活卻“太平凡”了,覺得“好像缺少什麼”。內心騷動不安的愛情,卻不能像雀子、杜鵑、泥土、草木、甲蟲那樣,熱烈勃發。和周圍的景物相比,不由得感到“薄薄的淒涼”。

(2) 翠翠感到日子有點痛苦,“好像缺少了點什麼”,她覺得委屈,自然地遷怒到唯一可以向之撒嬌的祖父,她並不當真地胡思亂想着自己出走以後帶給爺爺的懲罰。注意,翠翠的“懲罰”手段仍然是建立在兩人親情深厚的基礎上,她深知祖父愛她,所以讓他嚐嚐失去她的痛苦。

更感人的是後面,只是這樣一個念頭,就嚇壞了翠翠,她不敢想像沒有祖父的生活,竟不顧爺爺正忙着搖船,一次又一次叫爺爺回家,彷彿晚一點他們真會分開。

其實,翠翠此時心裏並沒有一個明確的要求或一件具體的事情,她就是那麼“莫名其妙”地感到日子空虛心情鬱悶,這是一種無法言說的不安或不快,但又是一種確確實實的存在。因爲無法言說,所以沒人能幫助你;因爲確實存在,所以它總在折磨你。這就是孤獨感。

翠翠這清醒的白日夢,把一個少女單純而隱祕的內心情感託現給讀者:因情感生活得不到滿足而產生的哀怨的心理。 翠翠懷着滿腔心事,無人能訴說。渡船上人們悠閒地過渡,又有誰能瞭解她的心事呢?船上的人的安閒和翠翠內心的波動,形成動與靜的對比,表現出翠翠那看似無來由的哭的深意。

翠翠無來由地哭,一要注意翠翠情竇初開的朦朧感情,一要注意湘西這樣閉塞但人情質樸的環境,翠翠的心理肯定不會和生活在城市中的少女一樣。翠翠的夢寫了翠翠渴望得到幸福生活的躁動心理。翠翠情竇初開,聽到外公講父親和母親浪漫的愛情故事,不由得聯想到自己的感情。因此夢見自己上山崖摘虎尾草。“平時攀折不到手”的虎尾草,她很容易地摘到了。她內心裏以前對儺送朦朧的感情,現在明確起來了。“不知道把這個東西交給誰去了”又表現出她內心的忐忑不安。 月光如水,等待的人卻沒有來。“一片草蟲的清音復奏”,更使翠翠的心亂,連蘆管也吹得不好了。祖父吹了長長的曲子,婉轉的曲調使“翠翠的心被吹柔了”,心像月光般清澈溫柔起來。翠翠最後聽祖父唱歌,就是儺送昨晚唱的歌,心裏踏實了,她知道儺送也像自己愛他一樣,愛着自己。她說:“我又摘了一把虎尾草了。”這時她已經 知道虎尾草要交給誰了。 朦朧 清晰 明確

5.作爲翠翠世上唯一的至親,祖父對翠翠的感情是如何看待的?他的心情怎樣?又是如何去做的?

明確:

心情:既憂愁又快樂

明確:天保和儺送突然發現兩人愛上的竟是同一個姑娘,眼看兄弟要變成情敵,他們沒有反目成仇,也沒有像流行小說寫的那樣,其中一個慷慨“出讓”,他們懂得,姑娘不是財產,感情沒有價格,你必須接受姑娘的選擇,而不能代替姑娘做出選擇。於是他們公平地、正大光明地做了競爭,哥哥走了車路佔了先,就一定讓弟弟走馬路先開口,結果一唱定乾坤,這裏沒有裁判,沒有評委,沒有公證人,只有良心和道德,再加上血濃於水的手足深情。爲了成全弟弟,哥哥帶着失戀的憂傷遠走他鄉……

7.翠翠是一個怎樣的形象,爺爺又具有怎樣的性格,天保和儺送又是怎樣的人?

中篇小說《邊城》是他的代表作,寄寓着沈從文“美”與“愛”的美學理想,是他表現人性美最突出的作品,通過湘西兒女翠翠戀人儺送的愛情悲劇,反映出湘西在“自然”、“人事”面前不能把握自己的命運,一代又一代重複着悲塗的人生,寄託了作者民族的和個人的隱痛。

高中語文教學設計 篇3

一、教學目標

(一)樹立尊師重教的思想,培養謙虛好學的風氣。

(二)掌握、積累“師、傳、道、受、惑、賤、聖、愚、羣、足、攻、經”12個文言常用實詞;學習“之、其”兩個文言虛詞;學習、複習本文其他文言虛實詞;熟記受(授)、不(否)兩個通假字。

(三)學習名詞、形容詞的意動用法。

(四)學習正反對比的論證方法。

(五)掌握有關“說”的文體知識。

二、教學重點、難點

(一)本文的層次結構是怎樣的?

(二)有關疑難詞句的解釋。

(三)“說”是一種文體;是議論文的一種。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麼?是怎樣圍繞中心論述的?

(四)試摘錄作者關於老師的職能、從師的必要、擇師的原則等方面的精闢論述,體會其深刻含義。

(五)爲什麼說“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

(六)本文是怎樣進行對比論證的?

(七)怎樣認識本文的進步性和侷限性?

三、教學過程

(一)明確教學目的。

(二)導入新課。

今天尊師重道的傳統和謙虛好學的學風已經得到了發揚,那麼古人是怎麼看待這件事的呢?《論語》中孔子說的一句話:“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我們今天就來學習韓愈的《師說》一文。

(三)作者介紹(結合註釋①)。

韓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陽(今河南孟縣)人,著名文學家、哲學家、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因爲昌黎(現河北省昌黎縣)韓氏是望族,所以後人稱韓愈爲韓昌黎,後世又稱他爲韓文公。他幼年貧窮,刻苦自學,25歲中進士,29歲以後才任宣武節度使屬官,後來任國子監祭酒、吏部侍郎等職,中間曾幾度被貶。

古文運動,實際是以復古爲名的文風改革運動,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載道”、“文道結合”的觀點,主張學習先秦、兩漢“言之有物”、“言貴創新”的優秀散文,堅決摒棄只講形式不重內容華而不實的文風。本文第4段他讚揚李蟠“好古文”,就是指愛好他們倡導的那種古文。韓愈用他傑出的散文影響文壇,還熱情地鼓勵和指導後進寫作古文。經過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終於把文體從六朝以來浮豔的駢文中解放出來,奠定了唐宋實用散文的基礎。

韓愈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許多爲人們所傳誦的優秀散文。他的散文,題材廣泛,內容深刻,形式多樣,語言質樸,氣勢雄壯,因此後世尊他爲唐宋八大家(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詢、蘇拭、蘇轍、曾鞏、王安石)之首。

《師說》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是他35歲時在長安任國子博士時寫的。柳宗元很推崇這篇文章,在《答韋中立論師道書》中說:“今之世不聞有師;有,輒論笑之,以爲狂人。獨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後學,作《師說》,因抗顏(端正容貌)而爲師,世間羣怪聚罵,指目牽引,而增與爲言辭,愈以是得狂名。”由此可見,《師說》是針對時弊而寫,作者在文中闡述了老師的作用和標準,從師學習的重要性和從師應持的態度,提倡能者爲師,不恥下問,教學相長。這些精闢的見解突破了孔子學說的框框,具有進步意義。

(四)解題。

明確題目不是“說說老師”的意思。“說”是一種議論文的文體,可以先敘後議,也可夾敘夾議。“說”比“論”隨便些。初中學過的《蛇者說》、《馬說》等等都屬“說”一類文體。“說”,古義爲陳述和解說,因而對這類文體.就可

按“解說……的道理來理解。所以《師說》,即“說師”,意思是解說關於“從師”的道理,下面一篇課文《問說》就是解說關於學習中“問”的道理。剛纔說過,當時社會風氣不重視從師之道,認爲從師學習是可恥之事。韓愈寫這篇文章贈給他的學生李蟠,其目的就是抨擊時弊,宣揚從師的道理。

(五)指導自讀課文。

要求學生藉助提示、註釋、工具書,讀準字音,理解重點詞的意義和用法,讀懂課文。學生自學、質疑,老師點撥指正。

1.讀準下列多音字或形近字的讀音。

句讀 或不焉 經傳 從師

讀書 不能 傳道 從容

聃 蟠 萇弘

冉 潘 無長無少

2.找出下列合成的雙音詞。

學者 句讀 百工 六藝

3.指出下列加點詞的古今義。

古之學者古:求學的人今:有專門學問的人

句讀之不知古:句子停頓的地方今:看字發出聲音

小學而大遺古:小的方面學習今:小學校

4.討論重點文言詞的意義和用法。

(1)師

課文中出現26次,它的含義和用法如下:

①作名詞,有兩種情況:

作“老師”講 古之學者必有師

作"專門技藝人”講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

②作動詞,有三種情況:

作“學習、效法”講

吾師道也(“師道”,動賓關係)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

作“從師”講

或師焉,或不焉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師道”,偏正關係)

作“以……爲師”講意動用法(下面專講)

(2)之

課文中出現25次,它的用法如下:

①作代詞,有兩種情況:

指代人或事物 擇師而教之

連接定語和中心詞,表示統一關係,相當於“這類”、“這些”

郯子之徒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

③作助詞,有四種情況:

放在定語與中心詞之間古之學者

放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師道之不復,可知矣

表示賓語前置 句讀之不知

在動詞、形容詞或表示時間的詞後,湊足音節,無意義

六藝經傳,皆通習之

③以前學過的課文中還有三種情況:

作代詞,指代自己 君將哀而生之乎

作助詞表示定語後置 蚓無爪牙之利

作動詞,“到”、“往” 吾欲之南海

(3)其

課文中出現17次,用法如下:

①作代詞,有四種情況:

在主謂短語中作主語

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他)

惑而不從師,其爲惑也,終不解矣(那些)

復指,作主語古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他們)

作兼語餘嘉其能行古道(他)

作定語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他們的)

③作語氣副詞,有兩種情況:

表猜測聖人之所以爲聖……其皆出於此乎(大概)

表感嘆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多麼)

5.分段。

寫出段意,指出本文中心論點和分論點。

(六)學習名詞、形容詞的意動用法。

意動用法是指名詞或形容詞活用作動詞。以形容詞最常見,其次是名詞,還有少數表示

心理活動的動詞。意動用法翻譯成現代漢語,基本格式是:

名、形(動)+賓=以十賓十爲十名、形(動),例如:

吾從而師之名詞 以……爲師

漁人甚異之形容詞 以……爲奇異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動詞 以……爲恥

(七)朗讀課文。

讀準字音,讀清句讀,讀出語氣。

(八)研讀課文(結合理解重點文言實詞及疑難詞句)。

學生試譯、討論,教師重點點撥。

1.本文運用怎樣的方法論證中心論點的?

(1)分析第1段:

作者怎樣從理論上對總論點作初步論證的?

第一層:開門見山提出中心論點:古之學者必有師。

“古”指兩漢以前,“學者”指學習的人,不同於今天所說有專門學問的人。作者要以“古之學者”爲榜樣來宣揚師道,所以文章一開始就把它提了出來。“必有師”,把學者之所以有成就、有專長歸結爲從師的結果。這句不僅起到點題作用,而且籠罩了全文,概括了要論及的內容、範圍,成爲本文的中心論點。

第二層:正面概論教師的職能:傳道、受業、解惑。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句中的“所以”是兩個單音詞。“所”具有代詞性質,“以”是介詞,構成“以所”介賓短語,但習慣上這兩個字倒置着用。“所”指代“老師”,譯爲“他”,“以”譯爲“靠”。全句譯爲:“老師,是靠他來傳授道理、教授學業、解釋疑難問題的。”句中的“道”,包含“仁”、“義”等具體內容的儒家之道,即儒家的政治、哲學、倫理、文化、教育等思想觀點;“業”就是下文的“六藝經傳”;“惑”就是上述“道”和“業”中的疑難問題。

第三層:反面論述無師不能解惑,從理論上闡明從師的必要性。

第四層:正面提出擇師標準,凡先聞道者,都可以爲師。

前一分句,用排比句,一口氣連用八個“吾”字,句中“亦”作假設關係的連詞“如果”講。後一分句,用反詰句,加強語氣。“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句中“庸”和“乎’表示反詰語氣,“知”是“管、追究”。這句譯爲“哪管他們的年齡是比我大還是比我小呢?”

第五層:歸納上文,提出從師的原則: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

“無”作條件關係的連詞“無論”講,“所存”,名詞性所字結構,譯爲“……地方”句

中“道之所存”作主語,“師之所存”作謂語。全句譯爲:“無論(地位)高低貴賤,無論(年紀)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師存在的地方”。這裏作者表達了不恥下問、能者爲師的進步思想。

2.分析第2段:

(1)說說這一段與第1段是怎樣聯繫的?

第1段正面闡明瞭從師的重要性,提出了從師的標準。這一段以第1段爲立論根據,批判當時土大夫恥於從師的不良風氣,從反面論證第1段所提出的觀點,說明從師的必要。

(2)這段文字運用怎樣的論證方法?

這段文字運用正反對比的論證方法:

第一層:提出分論點: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

“師道”的“道”指風尚;句中兩個“也”,表示停頓。

第二層:針對時弊,從三方面對比,剖析“不從師”的癥結。

先以“今之衆人”與“古之聖人”作對比:

四個“聖”和四個“愚”的詞性有兩種:一種是形容詞,是“聖明”或“愚昧”的意思;一種是名詞,是“聖人”或“愚人”的.意思。“其皆出於此乎?”是反詰句,“此”指代“從師與否”。

作者在這組縱向比較中用反詰句點出不從師的原因。

再以“爲子擇師”與“其身則恥師”作對比:

“授之書”的“書”,指文字、書寫;“句讀”指斷句。“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是主謂語“合說”的寫法,翻譯時要把它們搭配開:有的人不知道斷句,(倒去)問老師;有的人不能解決(修身、治國的)疑難問題,(卻)不向老師請教。

作者在這組自身矛盾的對比中,對不從師的表現加以評論,並給予直接的否定。

最後以“巫醫樂師百工之人”與“士大夫”作對比:

“道相似”的“道”,指道德、學問,“足”,是程度副詞,“足以”,“很”的意思。“其可怪也歟”,是帶諷刺語氣的感嘆句。

作者在這組橫向比較中,對不從師的言行加以描述,併發出帶有諷刺語氣的強烈感慨。

本段運用正反對比論證方法,教師指導學生總結,並請學生填寫課後思考與練習的表格。

3.分析第3段:

第3段與第1段關係怎樣?

這一段是正面論證,用歷史事例論證第1段中的論點。

第一層:提出分論點,聖人無常師。

第二層:用孔子的言和行兩方面的事例論證。作者舉出孔子詢官於郯子,訪樂於萇弘,學琴於師襄,問禮幹老聃的事例。孔子言論中的“三”,應理解實指三人:一個自己,一個善者,一個不善者,而“我"卻能從其善,改其不善。這樣解釋才能體現格言的警闢性。最後作者從孔子的事例中推斷出:“弟子不必不如師,術業有專攻”的結論.

4.分析第4段:

作者爲什麼稱讚李蟠?

作者讚揚李蟠,既是對他不從流俗的肯定,也是對士大夫們“不從師”的有力批判:既鍼砭時弊,又通過讚揚李蟠倡導從師。

“古文”指先秦散文。“不拘於時”的“於”相當於“被”。“作《師說》以貽之”,句中“貽”現在稱爲“贈送”,“以”在兩個動詞之間,作連詞,相當於“來”。

這段點明作者作《師說》的緣由,樹立“不拘於時”、“能行古道”的榜樣,總結全文。同時“不拘於時”照應第2段,“能行古道”照應第3段。

2.本文語言上有什麼特點?

(I)整句散句結合。

整齊的排偶句和靈活的散句交錯運用,配合自然,錯落有致。例如,第2段:“古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與“今之衆人,其下聖人亦遠也,而恥學於師”,是排偶句。接下去,“是故聖益聖,愚亦愚,聖人之所以爲聖,愚人之所以爲愚,其皆出於此乎”則是散句。而這一長的散句中,“聖益聖,愚亦愚”和“聖人之所以爲聖,愚人之所以爲愚”,又都是排偶句。

(3)一個意思,多種句式。

第2段一連用了二個對比,結語都是批判土大夫不重師道的惡劣風氣,但語氣一句比一句加重。第一句“聖人之所以爲聖,愚人之所以爲愚,其皆出於此乎”,反詰語氣;第二句“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否定、責備語氣;第三句“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諷刺語氣,感情強烈。

(3)頂真修辭手法的運用。

頂真,用上一句的結尾的詞語做下一句的起頭,使前後句子的頭尾蟬聯,上遞下接。本文有好幾處運用這種修辭手法,例如“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3.本文講了許多從師的道理,哪些對我們今天有借鑑意義?哪些反映了作者的封建意識?

作者第一次提出了老師的職責,既概括又全面;作者強調學而知之,必須從師學習,能者爲師,不恥下問,尊重老師,獎勵後學等思想在今天仍有借鑑意義。但作者所說的“道”,是維護封建統治的儒家之道,所說的“業",是“六藝經傳”,與我們所講的“道”和“業”的內涵是根本不同的。他把“士大夫之族”在從師問題上的見識不如“巫醫樂師百工之人”看成反常,暴露了輕視勞動人民的封建統治階級的偏見。

(九)課文總結

《師說》真不愧爲千古佳作,其中的“尊師”“重道”的觀點(“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一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在知識爆炸、信息激增的現代社會仍有借鑑意義。除此之外,我們學習本文後,還應樹立起匡正世俗流弊的勇氣,做一個對社會負責的人!

四、佈置作業

1.清代鄭板橋曾提出;“學問二字,須拆開看,學是學,問是問。”請結合自身,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2.背誦全文。

高中語文教學設計 篇4

摘要:統編高中語文教材必修下冊第七單元指定閱讀《紅樓夢》。展開《紅樓夢》整本書閱讀,應以回目爲抓手,組織學生研討閱讀中遇到的問題與障礙;鼓勵學生組建學習共同體,對《紅樓夢》進行選本編輯和評論研究;引導學生從文字、文學、文化三個層面進行思考解讀,促進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深入學習和思考。

關鍵詞:整本書;回目;選本編輯;傳統文化

統編高中語文教材必修下冊第七單元對應“整本書閱讀與研討”學習任務羣,指定閱讀書目爲《紅樓夢》。《紅樓夢》這部書,“以小說的通俗形式,向最廣大的人間衆生說法”(周汝昌),“打破”了中國“傳統的思想和寫法”(魯迅),“乃開天闢地、從古到今第一部好小說”(黃遵憲),“是我們中華民族文化的代表性最強的作品”(周汝昌)。作爲“整本書閱讀”的課程內容,在學科素養上要求:

1、通過閱讀《紅樓夢》一書,探索長篇小說,尤其是中國古典章回體長篇小說的閱讀門徑,構建閱讀整本書的經驗,形成適合自己的讀書方法,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2、整理全書章回目錄,結合前言瀏覽整本書的主要內容,理清小說主要人物的出場次序和活動頻次,梳理小說的感人場景,把握著作整體的藝術架構,提升閱讀鑑賞長篇古典章回小說的能力。

3、充分考慮和尊重學生在閱讀(紅樓夢》一書時的個性差異,從最使學生感動(感興趣)的故事、人物、場景、語言等方面入手,逐步引導學生深入研讀小說文本,精讀關鍵回目,探究人物的精神世界,體會小說的主旨,研究小說的藝術價值,促進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深入學習和思考。

通過必修上冊第五單元《鄉上中國》整本書閱讀的學習,學生已經積累了一定的閱讀經驗,《鄉土中國》是學術專著,《紅樓夢》是長篇小說,屬於不同的著作類型,閱讀目的不同,閱讀策略也應該有明顯的差異,應引導學生加以區分。鑑於以往經驗,高一學生對《紅樓夢》缺乏閱讀的熱情和動力,要想讓學生持續閱讀完此書,首先需要把學生引領到這本書中來,給學生一個一探究竟的、躍躍欲試的閱讀路徑,同時提供走進這部鴻篇鉅製的方法指導:以回目爲抓手組織學生研討閱讀中遇到的問題與障礙;展示閱讀研討過程中形成的多種多樣的成果;引導學生從文字、文學、文化三個層面進行思考解讀,設置核心任務,編輯一本《紅樓夢》選本,展開整本書閱讀過程。

本單元學習融入了“語言積累、梳理與探究”“文學閱讀與寫作”“中華傳統文化經典研習”“思辨性閱讀與表達”“漢字漢語專題研討”等任務羣。

【學習目標】

一語言目標

1、學生能夠利用單元閱讀指導以及《紅樓夢》著作的序言、前言、凡例、註釋等學習資源,梳理全書一百二十回的回目;查閱工具書,結合具體語境把握作品的基本內涵,製作張《紅樓夢》人物關係圖,分享展示。

2、根據學生在閱讀《紅樓夢》一書過程中遇到的文字障礙,進行積累梳理,查閱相關工具書,按照必修上冊第八單元語言積累”所學的方法,整理製作一份“初讀《紅樓夢》字詞指南”,分享交流。

3、學生能按照所選角度,瀏覽《紅樓夢》全書,篩選出相關章節內容,進行《紅樓夢》選本編輯。能對所選內容進行精讀,並完成以下任務:

分析選文的閱讀障礙點,篩選出相關詞條,查閱有關工具書進行準確註釋;

節選可能會導致關鍵信息缺失,結合原著上下文語境對缺失的信息進行概括性補充,確保選本內容的流暢完整;

根據選本的內容,適當地進行插圖、插畫裝飾,設計封面;

按照前言撰寫的基本要求,參考《紅樓夢》的前言內容(推薦人民文學出版社版本),查閱相關資料,爲選本撰寫前言;

寫一封邀請函,邀請合適的親人朋友或者是文化名人,爲選本撰寫序言。

二、思維目標

1、學生能夠從梳理章回體小說回目入手,基本把握著作內涵,並能根據自己的閱讀偏好,按照小組確定的標準和依據,對《紅樓夢》進行創造性的節選編輯,既能保護和支持學生閱讀的創新思維,又能發展學生邏輯思維的分類能力。

2、基於學生自己的《紅樓夢》選本特點,從語言藝術、人物塑造、情節敘事、細節刻畫、文化內涵、小說主旨等角度任選一個或多個角度,結合具體的內容,有理有據地寫一則800字以上的文學短評,組織一場小組內同一主題的文學短評研討,綜合大家的觀點,形成選本前言。重點學習運用論據對論點的論證與評述,在論、證、評、述的表達實踐中,發展學生的批判思維與創造思維。

三、價值目標

1、通過製作並展示分享“初讀《紅樓夢》字詞指南”,激發學生養成主動積累、梳理、探究富有文化意蘊的語言材料的習慣,進一步深化對漢字,漢語和優秀章回體小說的閱讀興趣。

2、學生按照自己的閱讀偏好,對《紅樓夢》進行節選編輯,研討評論,推廣分享,在這個互動式的閱讀體驗過程中,逐漸讓學生走進中國古典名著,提高審美情趣和品位。

【專題實施】

第一課段:開篋猶存冰雪文

核心任務:本課段通過完成“三個任務圖表”,,指導學生自主完成初讀全書的任務。

一、學習任務

1、章回爲綱。按照一定的要求,完成梳理回目任務表,瀏覽《紅樓夢》全書,開啓閱讀之旅。

2、理清人物。結合單元閱讀指導以及《紅樓夢》的序言前言、凡例、註釋等學習資源,把握作品基本內涵。以第二回的“冷子興演說榮國府”爲基礎,製作一張《紅樓夢》人物關係圖。

3。積累字詞。閱讀《紅樓夢》的過程中,一定會遇到許多疑難字詞,也一定會讀到很多優美的字詞,不妨隨讀隨記,積累下來,並按照必修上冊第八單元“語言積累”所學的方法,設計一份初讀《紅樓夢》字詞指南”,加以整理歸納,並且分享展示。(選做任務)

二、課時安排3課時

三、學習資源

1、《紅樓夢》原著,推薦人民文學出版社版本。

2、《紅樓夢地圖》,中國地圖出版社,20xx年8月版。

3、統編高中語文教材必修上冊第八單元《詞語積累與詞語解釋

四、學生活動

1、梳理《紅樓夢》全書回目,也可以只整理前八十回,完成紅樓夢迴目梳理表。梳理的任務項目可多可少,少則僅梳理回目中出現的人物即可,多則可增加環境、情節等,最後綜合分析所梳理的項目有什麼特點。此項任務旨在引導學生學會古典章回小說的閱讀方法,先讀回目,把握小說主要內容。參考表格如下

《紅樓夢》回目梳理表

回數回目人物情節環境……

第一回甄士隱夢幻識通靈

賈雨村風塵懷閨秀

……

綜合分析

學習指導:

人物分析注意:回目中出現了多少人物,這些人物出現的頻次,人物稱呼有什麼特點。

環境分析注意:人物活動的環境可以按照一個標準進行大致分類,比如賈府類和非賈府類、虛幻類和實景類,然後加以簡要概括分析。

情節分析注意:主要針對寶黛愛情和賈府盛衰。

2、製作人物關係圖。結合單元閱讀指導以及《紅樓夢》的序言,前言,凡例,註釋等學習資源,把握作品基本內涵,以第二回的“冷子興演說榮國府”爲基礎,製作一張《紅樓夢人物關係圖》。人物關係圖的製作可以參考中國地圖出版社的《紅樓夢地圖》。

3、讀書積累。學生獨立完成了前兩項任務,把握了基本內容,理請楚了主要人物的關係,就可以比較順利地進行整本書閱讀了。閱讀順序可以有多種選擇:一是從前往後通讀全書;二是針對自己感興趣的人物跳讀全書;三是針對自己不能理解的.回目,帶着疑惑跳讀全書。在讀書的過程中,積累字詞。

參考表格:

〈紅樓夢》初讀字詞指南

回數疑難字詞絕妙好調備註

第一回

……

綜合分析

五、學習評價

在班級展示學生編制的《紅樓夢》回目梳理表、主要人物關係圖和初讀字詞指南,組織學生討論制定評價標準,並進行評選表彰。

第二課段:不解紅樓枉讀書

核心任務:編輯《紅樓夢》選本,學生根據自已的閱讀偏好,自願結社,共同確立一個角度,確立一定的標準,對全書進行選本編輯。

一學習任務

1、自願結社。依據閱讀《紅樓夢》的偏好組建學習社,參照第三十七回的“秋爽齋偶結海棠社”,組建《紅樓夢》學習社。

2、選本編輯。按照學習社制定的選本標準,篩選出相應內容進行編輯整理,個人自願領取篩選和編輯任務。

3、互評修改。學習社之間相互審閱選本初稿,各學習社自主組織完成選本修改任務,最終提交定稿版本。

二、課時安排3課時。

三、學習資源

1、《紅樓夢》原著。

2、蔡義江《紅樓夢詩詞曲賦鑑賞(修訂重排本)》,中華書局20xx年版。

四、學生活動

1、自願結社。選擇第一課段任務完成優秀的學生,讓其各自負責結成學習社。依據第三十七回中探春的“花箋”,撰寫封結社邀請信箋,寫明本學習社的名稱、要求、分工等內容,完成團隊成員招募。仿照第四十五回的記載,設立監社御使,負責組織學習社成員編輯《紅樓夢》選本。

2、選本編輯。監社御使組織學習社成員圍繞《紅樓夢》選本的編輯展開閱讀學習任務。

首先確立一個角度制定選本選文標準,對《紅樓夢》全書進行篩選編輯。

推薦角度有:《(紅樓夢)詩詞選》、《木石前盟—一寶黛愛情選本》,《飛鳥各投林——賈府衰敗選本》,《閒話下酒一串場人物選本》(甄士隱、賈雨村、冷子興、劉姥姥),《女人是水做的—————金陵十二釵選本》《男人是泥做的————————幾個重要的男人選本》等。其他可以參照單元學習任務3提供的欣賞角度進行選本編輯,比如《樓夢醫藥養生藥養選》《紅樓夢)服飾擺設選》等。

其次明確學習社成員分,在規定時間內完成選本編輯,並完成三項基礎工作:一是分析選文的閱讀障礙點,篩選出相關詞條,查閱有關工具書進行準確註釋;二是節選可能會導致關鍵信息缺失,結合原著上下文語境對缺失的信息進行概括性補充,確保選本內容的流暢完整;三是根據選本的內容,,適當地進行插圖、插畫裝飾,設計製作一個與選本主題相關的封面。

最後提交選本初稿,選本具體的形制可以參考蔡義江《紅樓夢詩詞曲賦鑑賞(修訂重排本)》。

3、互評修改。學習社相互審閱選本初稿,從選本的簡潔性、完整性、流暢性,註釋的準確性,封面設計的恰切性等角度對選本初稿提出具體可行的修改意見。監社御史根據修改意見,組織修改,並撰寫一份修改情況說明反饋給互評的學習社。

五、學習評價

在一定範圍內傳閱展示各學習社的《紅樓夢》選本,通過互批互評促進交流提升。

第三課段:百讀紅樓百動心

核心任務:完善《紅樓夢》選本併發布作品

一學習任務

1、撰寫選本前言

2、請人撰寫選本序言。

3、發佈選本作品。

二、課時安排3課時。

三、學習資源

1、《紅樓夢》選本。

2、網上相關資源。

四、學生活動

1、針對本學習社的《紅樓夢》選本內容,從語言藝術、人物塑造、情節敘事、細節刻畫、文化內涵、小說主旨等角度任選一個或多個角度,確立一組關鍵詞,,查閱相美資料,結合選本具體內容,有理有據地寫一則800字以上的文學短評。監社御史在此基礎上,組織一場學習社內部文學短評研討,綜大家的觀點,請學有餘力的同學按照前言撰寫的基本要求,參考《紅樓夢》的前言內容(推薦人民文學出版社版本),查閱相關資料,閱讀相關的紅學著作,寫選本前言。

2、針對本學習社《紅樓夢》選本的情況,寫一封邀請函邀請合適的親人朋友或者是文化名人,爲選本撰寫序言。

3、本次《紅樓夢》整本書閱讀學習的最終成果,就是各學習社要發佈最終成型的《紅樓夢》選本作品,印刷製作定稿的紅樓夢)選本作品,製作一張作品海報,全年級舉辦一場作品發佈會。

五、學習評價

全年級舉辦一場《紅樓夢》選本發佈會,現場可以設置幾個維度的獎項:最佳內容、最佳前言、最佳序言、最佳美編、最佳海報、最佳學習社。對本次《紅樓夢》整本書學習進行多個層面的鼓勵和表彰。

【專題評價】

一單元核心問題

閱讀《紅樓夢》,核心內容是通過組織引導學生閱讀《紅樓夢》一書,把握著作整體的藝術架構,提升閱讀鑑賞長篇古典章回小說的能力,構建整本書閱讀的經驗,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本專題的核心任務是編輯《紅樓夢》選本,引導學生通過梳理回目整理閱讀字詞、製作主要人物關係圖,獨立自主地完成初讀全書的任務。在此基礎上,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閱讀偏好,結社組建學習共同體,確立一定的標淮,對著作進行選本編輯和評論研究。在組織學生閱讀《紅樓夢》一書的過程中,堅持從文字、文學、文化三個層面逐步推進閱讀進程,儘可能兼容多角度,多層次解讀的可能。

二、測試反饋

有一篇題目爲“馬雲,你聽我說”的文章,用續寫《紅樓夢的方式,虛擬了紅樓夢裏的幾位人物進行網購的故事。專家高度評價此文,認爲“所有人物的口氣和原著很相近”,“非常到位”。

《薛寶釵好心忙代購王熙鳳討巧賺歡笑》選段:

話說寶玉於瀟湘館中正與黛玉談笑間,只見寶釵款款地走了進來,寶玉見寶釵進來,笑道:

“寶姐姐,你也來看看,林妹妹近日也不似從前那般哭喪着臉惜春傷時的,只是捧着個手機傻笑。我道元春姐姐從宮裏賜下各人的手機,也真真是有了妙用罷。古人有‘烽火戲諸侯,千金買一笑’之說,況且又是林妹妹的笑,哪怕萬金,也是值得的。”

寶釵笑道:“又杜撰了,前一句倒是有的,後一句只怕是你房間裏的晴雯鬧出的“撕扇子作千金一笑'罷了。林妹妹有福了,將來是有個林妹夫要萬全買你一笑的呢。”

黛玉聽寶釵如此打趣她,羞得雙頰緋紅,撲上去擰寶釵的嘴,道:“看我不撕爛你的嘴。

閱讀上面的材料,聯繫《紅樓夢》原著,完成以下任務:

必做題:

黛玉“撲上去擰寶釵的嘴”,並且說“看我不撕爛你的嘴”。這個情節設計合理嗎?嘗試設計一個更合理的情節。

選做題(三選一)

1、在原著中,元春賞賜過幾回?都賞賜了哪些人?賞賜的都是什麼東西?

2、寶釵笑道:“又杜撰了……”在《紅樓夢》原著中,寶玉還杜撰了什麼?

3、簡述“撕扇子作千金一笑”的故事情節。

高中語文教學設計 篇5

教學目標

1.鑑賞邊城風景美、民俗美、人性美

2.理解小說的主題及其現實意義

重點難點

重點:重點賞析邊城風景美、民俗美、人性美。掌握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難點:通過學習本課,理解作者寫作意圖及探究的主題,把握學習邊城對當今的時代意義。

教學方法:講授法,合作探究法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上課之前,問同學們一個問題,前一段時間網上流行一句話“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我想問一問同學們,如果有機會,你想去哪兒看看?看的出來。同學們想去看的地方太多了。如果問我的話,我必去的一個地方就是沈從文筆下的“邊城”。“邊城”在哪兒呢?我們先通過幾張圖片瞭解一下邊城風光,這節課,我們跟隨沈從文先生一起走進邊城,領略邊城之美。

二、作者介紹檢查同學預習情況,請一位同學介紹作者沈從文。師:首先,請一位同學通過大屏幕爲我們簡介作者。教師補充:沈從文,原名沈嶽煥,湖南鳳凰縣人,現代著名作家,歷史文物研究學者,京派小說代表人物。沈從文的小說主要有兩類:一是以湘西生活爲題材,通過描寫湘西人原始、自然的生命形式,讚美人性美,如《邊城》;一是以都市生活爲題材,通過都市生活的腐化墮落,揭示都市自然人性的喪失,如《紳士的太太》《都市一婦人》等。《邊城》充滿濃郁的湘西鄉土氣息,寄託了沈從文“美”與“愛”的理想,是他作品中最能表現人性美的一部,是現代文學牧歌傳統中的巔峯之作,文學地位僅次於魯迅的《吶喊》,居於第二;曾於1987年、1988年兩度得到諾貝爾文學獎提名;沈從文的文字是中國文學最美的象徵。邊城到底講述了怎樣的故事?師:沈先生曾這樣爲我們介紹《邊城》的思想內容:我要表現的本是一種“人生的形式”,一種“優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這樣的人生形式是通過了一個怎樣的故事展現的呢?請同學結合預習以及我們觀看的電影概述一下故事情節。

三、細讀文本

1.故事情節在湘西風光秀麗、人情質樸的邊遠小城,生活着靠擺渡爲生的祖孫二人。外公年逾七十,仍很健壯;孫女翠翠十五歲,情竇初開。他們熱情助人,純樸善良。兩年前在端午節賽龍舟的盛會上,翠翠邂逅當地船總的小兒子儺送並喜歡上了他。儺送的哥哥天保喜歡美麗清純的翠翠,託人求親,而地方上的王團總也看上儺送,情願以碾坊做陪嫁把女兒嫁給儺送。儺送不要,想娶翠翠爲妻,寧願作個擺渡人。於是兄弟倆相約唱歌求婚,讓翠翠選擇。天保知道翠翠喜歡儺送之後,爲了成全弟弟,外出闖灘,遇意外而死。儺送覺得對哥哥的死有責任,拋下翠翠出走他鄉。外公因翠翠的婚事操心擔憂,在風雨之夜去世。留下翠翠孤獨地守着渡船,癡心等着儺送歸來,“這個人也許永遠不會來了,也許明天回來”。師:戲如人生,有美好有殘缺,讓我們先拋下這讓人惋嘆的結局,請同學們自讀課文,結合已觀電影用心品味小說中純樸的自然風物和邊城人事。

2.請給“邊城”加上一個恰當的定語,要求概括出小說所寫的主要內容。示例:風景秀麗的邊城;民風淳樸的邊城;至真至善的邊城......用一個字概括文章帶給你的感受。生:美

3.邊城的美可以概括爲風景美、民俗美、人性美。

四.邊城之美

1.找出文中體現邊城自然景物之美的語句,體會其自然景物的特點。(風景美)豆綠色的水、天氣明朗、溪面的薄霧、大岩石與雲等→純淨、自然、古樸“豆綠色”—象徵了純潔、原始和無污染。青天碧水,落日白雲構成一幅色彩明麗的風景畫。邊城的環境美,不僅體現在自然風景上,還體現在風俗美和人情美上。聯繫現實:我們現實中是什麼樣子的?生活在大都市,我們每天面對的是什麼?學生思考、交流、展示。補充:鋼筋水泥,噪音尾氣、高樓大廈,快節奏的生活讓我們每天都疲於奔命,我們幾乎沒有時間去放鬆休息,更不用說親近自然,我們與自然的距離越來越遠。追求城市生活的同時,也讓我們對自然更加嚮往,這也是人們讀了《邊城》之後嚮往鳳凰風景美的一個原因。

2.哪些描寫展現了邊城獨特的地域風俗,感受湘西的風俗特點和節日氛圍。(民俗美)

端午節:龍船賽會、全城出動、搶鴨遊戲、軍民同樂中秋節:男女對歌,傾訴愛慕新年十五:舞龍耍獅、鑼鼓喧天、炮仗煙火→軍民同樂、和諧安定舉城歡慶、熱鬧非凡形式多樣、豐富多彩保留着古樸獨特的地域節日特色小結:這是沈從文筆下湘西的風景和風俗美。這些美麗的風俗畫卷,散發着泥土的清香,顯示了湘西山城特有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令人神往,引起無限遐思。

3.合作探究——人性美人物分析

師:什麼是小說?小說就是一種以塑造人物形象爲中心的文學體裁。那麼在這青山綠水的邊城中,生活了一羣怎樣的人呢?他們之間是一種怎樣的關係呢?

生:翠翠與儺送;翠翠與爺爺;爺爺與過渡人;爺爺與老熟人;順順與兒子......

師:下面我們分三大組一起來探究邊城的人情美。一、二組探究翠翠與儺送的感情;四、五組探究翠翠與爺爺的感情;六、七組探究爺爺與鄉鄰的感情。找出最能表現人情美的那些語言、動作、神態、心理的有關語句。示例:翠翠一面注意划船,一面心想“過不久祖父總會找來的”。但過了許久,祖父還不來,翠翠便稍稍有點兒着慌了。

心理描寫。表明翠翠對爺爺的信任和依戀,彷彿一離開了爺爺便不知何去何從,寫出了一個嬌羞可愛的小女孩形象。

展示大擂臺小組討論後展示,教師點撥。

(一)翠翠與爺爺:(親情)(二)爺爺與鄉鄰:(友情)1、爺爺與“老熟人”;2、爺爺與過渡人;3、爺爺與順順。

師:請分別用四個四字詞語概括爺爺和鄉鄰的性格特徵。

生:爺爺——善良淳樸、工作盡職、慈善仁厚、重義輕利;鄉鄰——淳樸厚道、慷慨大方、樂於助人、至真至純。

師: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這裏山美水甜,這裏的鄉鄰至善至美。

(三)翠翠與儺送:

(愛情)

師:先請是三個同學分角色朗讀第12自然段至25自然段翠翠與儺送的對話,結合電影情節,分析儺送的性格特徵。請用六個四字短語概括。

生:古道熱腸、心底寬厚、淳樸善良、健壯俊美、幽默風趣、重義多情。

師:一個是情竇初開的少女,一個是寬厚熱情的帥哥。正所謂“不打不相識”,在邊城的青山綠水中,兩位拌嘴的年輕人卻給彼此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種蒙朧的純潔的初戀之情是怎樣通過翠翠表現出來的呢?

師:邊城爲我們展現了天真純潔的少女純樸厚道的老人真摯善良的少年友愛互助的鄉民這些人物恰恰展示了邊城人民之間的人性美。翠翠與攤送朦朧單純的愛情翠翠與爺爺相依爲命的親情爺爺與鄉鄰真誠互助的友情師:除了以上分析的人情美之外,小說還爲我們展示了邊城的哪些其他人情美?

生:爺爺與鄉鄰間的同鄉情;軍民同樂;順順與兒子之間的父子情;天保與儺送的兄弟情。

師:這裏有一組未寫完整的對聯,請大家動用手中的筆,補寫在書本上。風聲,水聲,歌聲,嗩吶聲,啜泣聲,聲聲驚殘夢;xx情,xx情,xx情,xx情,xx情,情情亂癡心。

五:探究主題合作再探究師:作者深情地歌詠親情愛情的美麗,描繪這樣一個理想世界,意圖何在?通過寫作背景和創作動機,引導學生總結主題。聯繫寫作背景:1934年,沈從文回到闊別十多年的湘西故鄉,看慣了大都市爾虞我詐、世態炎涼的作家,重新感受到故鄉人身上保留的那種質樸的人性美,也感受到了由於現代文明的侵入,這種人性美行將消失的情景,於是創作了中篇小說《邊城》。

創作動機:我的主意不在領導讀者去桃源旅行,卻想借重桃源上行七百里路酉水流域一個小城小市中幾個愚夫俗子,被一件普通人事牽連在一處時,個人應得的一份哀樂,爲人類“愛”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說明。我要表現的本是一種“人生的形式”,一種“優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明確:作者描寫的邊城,是作者營造的“世外桃源”,這裏民風淳樸,人民重義輕利,人與人之間以誠相待,相互友愛。外公對孫女的愛,翠翠對儺送純真的愛,這些都代表着未受污染的農業文明的傳統美德。與之相對應的,就是大城市傳統美德受到破壞、到處充溢着金錢主義的淺薄庸俗和腐化墮落的現實。因此,我們可以用三個詞——讚美、批判、呼籲,來概括這篇小說的`主題:讚美邊城生活的質樸、純真和人與人之間純潔的愛;批判物慾氾濫的現代文明,金錢主義的淺薄庸俗和腐化墮落的現實;呼籲重建民族的品德與人格。

六:延伸探究——邊城啓示沈從文:我要表現的本是一種“人生的形式”,一種“優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作者爲我們展示的這種”人生的形式“在今天看來有着怎樣的時代意義?(處在物慾橫流的社會當中,如何守住自己內心的精神家園?)

任務要求:寫在筆記本上,同學展示分享成果。師:《邊城》是湘西土地中成長起來的一粒瑰寶,值得人們永久回味。今天人與人的空間距離縮小了,但心靈距離相對遙遠。無疑,邊城那種樸素的人情美,成了當今多少善良人們羨慕而又遙不可及的奢望。

齊讀:沈從文的小說《邊城》極力地表現了湘西邊城的環境的美、親情的美、人情的美、愛情的美,描寫的是美好的人性,展現得是人性的光輝。這曲人性美的讚歌應該成爲我們現代人重新審視、認識人性的善與惡的參照作品。讀《邊城》,以美好的人性淨化人的心靈,促使人性迴歸自然、善良、健康!

七、作業

1.推薦閱讀《邊城》全文

2.完成本課課時達標訓練

高中語文教學設計 篇6

一、導入:

在秋高氣爽的秋天,人古登高望遠,飲酒作賦。唐代著名詩人王維在《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中寫到:“獨在異鄉爲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今天,我們學習的也是一首關於“登高”的詩,就是杜甫的《登高》。板書課題

二、教學目標

1、瞭解登高文化及杜甫生平和本詩的寫作背景,背誦全詩。

2、從意象入手,賞析本詩情景交融等手法的運用。(重點)

3、理解杜甫在本詩中流露的深沉的苦痛和憂思以及憂國憂民的思想(難點)

三、瞭解登高文化

1、登高之由來登高就是登臨高處,主要指登山、登樓、登臺、登塔等。登高本是我國古代文化中一種別具特色的民俗現象,推其源頭,一是來自古代宗教祭祀活動,也就是“望祭山川”,另一個是“重九登高”的節日習俗,所以重陽節也叫“登高節”。登高在歷代詩人的筆下卻是一個不老的話題。(登高在歷代詩人的筆下都是一個不老的話題,東漢時期曹操的《觀滄海》、初唐時期陳子昂的《登幽州臺歌》、唐代王之渙的《登鸛雀樓》、王安石的《登飛來峯》還有崔顥的《黃鶴樓》等等)

2、登高詩作的特點登高詩不是簡單的登高寫景、吟詠唱和,往往託物言志、觀物反思,藉助大自然和自身的物我關係對社會和人生作廣泛而深沉思考的,其主旋律主要表現家國之恨、身世之痛、滄桑之感。

四、作者簡介

杜甫(712~770)唐代詩人。字子美。祖籍襄陽(今屬湖北),生於河南鞏縣。因遠祖杜預爲京兆杜陵(今陝西長安縣東北)人,故自稱“杜陵布衣”、“杜陵野老”、“杜陵野客”。杜甫是中國文學史上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他的創作從不同的側面真實而集中地反映了安史之亂前後唐代由盛轉衰的歷史變遷和社會面貌,因而被譽爲“詩史”。他是我國古典詩歌的集大成者,諸體兼擅,無體不工,五古、七律成就尤高,被世人尊爲“詩聖”。主要作品有:《兵車行》《麗人行》《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春望》《羌村》《北征》《茅屋爲秋風所破歌》《秋興》(三吏)《石壕吏》《新安吏》《潼關吏》(三別)《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等。《登高》是一首“拔山扛鼎”式的悲歌,曾被人譽爲“古今七言律第一”。

五、寫作背景

杜甫的最後10年,是在巴蜀和荊湘的流離漂泊中度過的,中間由於蜀中長官嚴武的接濟,在成都草堂過了幾年稍微安定的日子,不料765四月,嚴武忽然死去,杜甫失去憑依,不得不在五月裏率領家人離開草堂,乘舟東下,於次年到達夔州瞿塘峽。杜甫一家在夔州滯留兩年,作這首詩時已是第二個年頭(767)了。此時“安史之亂”已結束4年,但地方軍閥乘機爭奪地盤,國家仍是一片混亂,民不聊生。杜甫的鬱悶是多種因素造成的,這裏有時代的苦難,也有家道的艱辛,個人多病和壯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適、嚴武相繼辭世——所有這些,像濃雲一樣壓在杜甫心頭,他是爲排遣抑鬱而抱病登臺的。

六、聽讀詩歌,感知全詩

1、正音、斷句;

2、初步感受詩歌情感基調。

3、①自由讀②指名讀③全班齊讀

4、簡單翻譯詩歌內容(同學們,課前我已經讓大家藉助參考資料翻譯了本詩,現在我找一位同學試着翻譯一下)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秋風急切天空高遠猿鳴悲涼,水清沙白的小洲上鳥兒在飛舞盤旋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無邊無際的落葉蕭蕭飄下,望不到頭的長江流水滾滾奔來。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常年到處漂泊,作客他鄉,於秋天更添悲涼,晚年多災多病,今天又獨自登臨高臺。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歷盡艱難,非常遺憾兩鬢又增添了白髮;窮困潦倒,偏又暫停了澆愁的酒杯。

七、探究文本

1、首聯、頷聯共寫了幾種景物?風——急天——高猿——哀渚——清沙——白鳥——飛落木——蕭蕭長江——滾滾

意境:蒼涼、雄渾、沉鬱而悲壯。

2、重點意象賞析:急風、高天、哀猿、清渚、白沙、飛鳥,各給人什麼感覺?(小組探究找出你最喜歡的詞加以分析)首聯:風急:秋氣逼人,天氣寒冷,內心淒涼天高:天地高遠廣闊,更顯人渺小孤單。猿嘯哀:爲景物蒙上了一層悲愴、淒涼的色彩渚清沙白:冷色調上給人一種清冷的感覺鳥飛回:在空中盤旋,急風猛烈,無處停息,詩人處境與在急風中低徊盤旋的鳥相似(孤獨無依)。

3、頷聯: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這一句是千古名句,寫出了秋天肅穆蕭殺、曠遠遼闊的景色。一句仰觀,一句俯視,有疏宕之氣。“無邊”放大了落葉的陣勢,“蕭蕭下”又加快了飄落的速度,傳達出韶華易逝、壯志難酬的感愴。這一聯不禁讓人想到生命的消逝與有限,宇宙的無窮與永恆。生命短暫,時間無窮,歷史長河永不停息。上下兩句互相對比,相互襯托,人的生命越短暫,歷史和時間越顯得悠久。面對滾滾不盡的歷史長河,作爲一個現實主義詩人,雖有無奈,他仍感到豁達、坦蕩、胸襟開闊,有一種宏大的氣勢。

4、頸聯: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詩人爲何而悲?(小組討論)明確:離家萬里,漂泊他鄉晚年多病,孤苦無依顛沛流離、困頓潦倒。詩中反映的雖是詩人的個人遭遇,但我們從中卻可以窺見戰亂時代廣大人民的苦難。

5、南宋著名文學評論家羅大經認爲此詩頸聯有八悲,曲盡人生之悲懷。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一悲:萬里,地之遠也二悲:秋,時之慘也三悲:作客,羈旅也四悲:常作客,久旅也五悲:百年,遲暮也六悲:多病,衰集也七悲:臺,高迥處也八悲:獨登臺,無親朋也語言精煉高度濃縮。

6、尾聯: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艱難”“潦倒”二詞形容的是國家還是個人?“苦恨”二字如何理解?

艱難、潦倒:既指國家,也指個人。國事艱難,人生潦倒。客觀上,“國破”與“家亡”是因果關係;主觀上,詩人憂國憂民,爲國家破亡憂心如焚。苦恨:從詩句的對仗關係看,“苦恨”與“新停”相對,應是副詞加動詞。“苦”是副詞“很”的意思,“恨”是動詞“遺憾”的意思。詩人很遺憾過早的白了雙鬢,不能爲國效力。詩人恨國家動盪不安,恨自己人到暮年,不能爲國家效力,恨自己壯志難酬!

7、尾聯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思想境界?杜甫受儒家思想影響很深,忠君愛國、關心民生疾苦是他思想的核心。(“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茅屋爲秋風所破歌》))“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詩聖”杜甫無論窮達,都心懷天下,憂國憂民。

八、小結

這是一首最能代表杜詩中景象蒼涼闊大、氣勢恢弘的七言律詩。前兩聯寫登高聞見之景,後兩聯抒登高感觸之情。寓情於景,情景交融,充分表達了詩人長年飄泊、憂國傷時、老病孤愁的複雜感情。而格調卻雄壯高爽,慷慨激越,盡顯杜甫沉鬱頓挫的詩風。

九、板書設計:_________

十、朗誦

十一、當堂檢測:

1.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讀音全都正確的一組是()

A.潦倒(liáo)多財善賈(gǔ)傳記(zhuàn)杳無音信(miǎo)

B.雙鬢(bìng)前後相屬(zhǔ)伺候(cì)潔身自好(hǎo)

C.蕭條(xiāo)人才濟濟(jì)靜謐(mì)博聞強識(zhì)

D.混淆(xiáo)渚清沙白(zhǔ)徜徉(cháng)穩操勝券(quàn)

1、D點撥:A中“杳”讀“yǎo”;B“鬢”讀“bīn”“好”讀“hào”;C“濟”讀“jǐ”。

2.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A.臨摹度假作客他鄉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B.濁酒旋律渙然冰釋鞠躬盡悴,死而後已

C.呼嘯寂寥要言不繁人爲刀俎,我爲魚肉

D.協迫邂逅窮困潦倒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2、A點撥:B“悴”應爲“瘁”C“繁”應爲“煩”D“協”應爲“脅”。

3.對下列詩句中加點的詞語解釋,不當的一項是()

A.渚清沙白鳥飛回渚:水中小洲(陸地)

B.無邊落木蕭蕭下蕭蕭樹葉被風吹落的聲音。

C.萬里悲秋常作客萬里這裏指到處漂泊,居無定所。

D.潦倒新停濁酒杯潦倒政治上不得志。

3、D點撥:指年老因疾病困頓。

4.對本詩的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A.首聯寫詩人登高的見聞。詩人對風、天、猿嘯、渚、沙、鳥飛等具體的景物,進行了生動具體細緻的刻畫。

B.頷聯也是寫景,但手法與首聯不同,如果說首聯是一幅工筆畫的話,那麼頷聯就是一幅寫意畫。詩人抓住典型的景物——蕭蕭的落木,滾滾的流水,加以渲染,給讀者留下了廣闊的想像空間。

C.頸聯詩人點明詩旨。詩人登高望遠,由無邊的落木,不盡的江水,聯想到自己漂泊萬里,暮年多病,抒發了怨天尤人的牢騷,這是孤獨者的慨嘆。

D.杜甫是憂國憂民的現實主義詩人,他對人生有大悲憫。“艱難苦恨繁霜鬢”是他關於現實觀照的結果。

4、C點撥:“怨天尤人”與“孤獨”錯。杜甫憂國憂民的情懷是一貫的,他並不孤獨。

5、“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中的“無邊”“不盡”二詞能否刪去?爲什麼?不能。因爲這兩個詞擴大了詩的意境,有了它們,後面的“蕭蕭”和“滾滾”纔有附着點,才能更顯出秋之悲涼廣曠。點撥:詞語的作用只有放在大的語境裏,與整體聯繫起來才能凸顯其作用。謝謝大家,授課完畢!

杜甫《登高》審美藝術賞析《登高》是杜甫於公元767年在夔州所作。杜甫寫這首詩時,安史之亂已經結束四年了,但地方軍閥們又乘時而起,相互爭奪地盤,社會仍是一片混亂。時代的不幸,個人的多病,加上壯志未酬,使杜甫內心極爲苦悶與憂愁。爲了排遣心中的鬱悶,詩人帶病登臺的,想借此排解苦悶與憂愁。在中國古代詩歌中,“登高”或者“登臺”都有着思鄉寄情之意,表達志向之感。《漢樂府民歌悲歌》中寫道:“悲歌可以當泣,遠望可以當歸。”意思是說,想回家沒有辦法,心中悲痛,因而暫時用悲歌代替哭泣,用遠望代替回鄉。可以說,這首詩歌通過登高對所見所聞的秋江的描寫,表達了詩人長年飄泊、老病孤單之愁。

其審美藝術特點如下:首先,情隨境生,情感深沉在古代詩歌中,情隨境生是常見的手法。情隨境生就是詩人在生活中遇到了某種物境,突有所悟,情緒滿懷,於是,詩人藉着對物境(“境”即孕育詩人心中的主觀情感和外物景的統一)描寫,把自己現實的情意表達出來,從而達到意與境和諧統一的一種表現手法。正如朱熹說過:“人生而靜,天之性也;感於物而動,性之慾也。夫既有欲,則不能無思;既有思矣,則不能無言;既有言矣,則言之所不能盡而發於諮嗟詠歎之餘者,必有自然之音響節奏,而不能已焉。此詩之所以作也。”這其中的“情”往往是極爲深沉的、甚至表現出凝重感,也許是早已孕育心中的情感等。

就《登高》這首詩歌來說,前四句寫登高所見。首聯“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着重刻畫眼前具體景物,頷聯“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着重渲染整個秋天氣氛。詩人面對這樣的境象,後四句“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懷”就由此而生,抒寫了“登高”的感慨其中,頸聯中“萬里”和“百年”從時空兩方面着筆,由異鄉飄泊寫到多病殘生,尾聯“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懷”又從白髮日多,因病無法喝酒,最後歸結到時世艱難是悲秋多病、潦倒不堪的根本原因。這樣,運用情隨境生的手法,不但使詩歌具有較強的形象感,使詩歌具有了濃郁的抒情氛圍,而且詩人觸境生情,憂國傷時之情也表現得淋漓盡致。

其次,對仗工整,境界開闊對仗是指用字數相等、結構相同、意義相關的兩個短語或者句子對稱地排列在一起的一種表現手法。在詩歌中,對仗手法的運用不但便於展開空間描寫,便於空間跳躍,形成詩歌的審美境界,而且給人在視聽覺上以整齊美、勻稱美,從而提高詩歌的審美表達效果。就杜甫這首《登高》來看,從首聯到尾聯全詩都對仗,而且顯得流暢自然,所以後人推此詩爲唐人七律第一。

比如,首聯“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不僅上下兩句相對,“風急天高”對“渚清沙白”,“猿嘯哀”對“鳥飛回”,十分工整,而且還有句中自對,上句“天”對“風”;“高”對“急”;下句“沙”對“渚”,“白”對“清”。有表示天象的,有表示名物東側,有表示色彩的、也有表示物態的。這樣,短短兩句,不但形象生動、自然和諧,而且審美意境開闊,更增加了詩句的情感的審美張力。

再次,言簡意豐,意蘊深刻我們都知道,古代詩人特別注重“煉字”和“煉句”,做到“言簡義豐”,即洗煉而內涵豐富。這樣,使詩歌語言達到形象逼真,活潑生動,在富於動態中,實現以少勝多的要求。所以,“言簡義豐”是中國古代詩歌的特點之一,也是杜甫詩歌的主要特點。

在《登高》這首詩中,可以說每一句都表現出言簡義豐的特點。就千古傳頌的“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這一聯來說,宋人羅大經說這兩句具有八層意思。其大意是說,“萬里”,離家之遠,“悲秋”言秋天讓人感到悲涼;“作客”點出了羈旅之愁,“常作客”說明了半生飄零;“百年”喻指有限的人生,“多病”指百病纏身;“登臺”登高遠眺,表示思鄉情懷,“獨登臺”表示孤獨的境遇。上下兩句一共才十四個字,就蘊含着八層意義,如果再從整體上看,也許意義更爲豐富,意蘊更爲深刻,足見這首詩歌”言簡義豐”的特點,也可以看出杜甫詩歌意象的密集性特徵。

高中語文教學設計 篇7

戲劇,是一種獨特的舞臺表演藝術,它藉助文學、舞臺、聲樂、舞蹈等藝術形式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現實生活的一種藝術形式。本單元選取了《竇娥冤》《哈姆萊特》《雷雨》三部戲劇,它們的共同點是都是悲劇,有着深厚的思想、情感意蘊和高超的藝術成就,而又分別呈現出不同時代、地域的風格特點。通過閱讀鑑賞劇本、編排演出等活動了解戲劇作品,欣賞戲劇設計衝突、構思情節、塑造人物的藝術手法,深化對戲劇體裁的認識。

【活動一】

梳理脈絡,把握衝突

戲劇衝突,指一個劇本的戲劇性,是矛盾鬥爭的一種表現形式,是戲劇的情節線索。文學中的戲劇性主要是集中性、緊張性、曲折性,戲劇的衝突,即是把人物、時間、情節串聯在有限的舞臺的空間內,例如通過人與人之間的衝突,以此體現劇本的戲劇性,透過戲劇衝突也可以看出其中的人物形象特點。

請結合三部戲劇中的複雜人物關係,梳理下表中的信息。

主要人物 人物關係 面臨的主要矛盾 性格特徵

竇娥

魯侍萍

哈姆萊特

【示例】

主要人物 人物關係 面臨的主要矛盾 性格特徵

竇娥 蔡婆婆母子、張驢兒、州官桃杌、竇天章

1.社會衝突:封建經濟的剝削、封建統治勢力的壓迫。

2.道德衝突:蔡婆勸嫁、張驢兒逼婚。

3.意志衝突:不安於現狀、不相信鬼神。 善良溫順、剛強不屈

魯侍萍 周樸園、蘩漪、魯大海、周萍、四鳳

1.周樸園與魯侍萍相認。

2.魯大海與周樸園的衝突。 自尊、善良、要強

哈姆萊特 奧菲利婭、王后、羅森格蘭茲、克勞狄斯、吉爾登斯吞 1.高貴的理想與人性墮落、良知泯滅的黑暗現實的矛盾。2.渴望復仇與隱忍猶豫的矛盾。 憂鬱、多疑、機制、勇敢

【活動二】

排演戲劇,編排提示

在編排與演出的.過程中,可對原文進行適當加工,最好編寫演出本作爲排演的依據,演出本的編寫需要考慮到說話方式、舞臺走位、身體姿態、表情控制、細部動作等,這些可以稱作爲“舞臺提示”,這是劇作者幫助演員演出,也有助於讀者理解劇,寫出演出提示的活動是在劇本原作基礎上的二度創作,是個性化閱讀和深度閱讀的結果。(包旭東)

請根據自己的理解,爲下面的片段添加“舞臺提示”。

周樸園:你好像有點無錫口音。

魯侍萍:我自小就在無錫長大的。

周樸園:(沉思)無錫 嗯,無錫(忽而)你在無錫是什麼時候

魯侍萍:光緒二十年,離現在有三十多年了。

周樸園:哦,三十年前你在無錫 魯侍萍:是的,三十多年前呢,那時候我記得我們還沒有用洋火呢。

周樸園:(沉思)三十多年前,是的,很遠啦,我想想,我大概是二十多歲的時候。那時候我還在無錫呢。

魯侍萍:老爺是那個地方的人

周樸園:嗯,(沉吟)無錫是個好地方。

魯侍萍:哦,好地方。

【示例】

周樸園:你好像有點無錫口音。【言語動作】吃驚、疑惑的樣子。

魯侍萍:我自小就在無錫長大的。【言語動作】表面溫和、內心憤怒。

周樸園:(沉思)無錫 嗯,無錫(忽而)你在無錫是什麼時候 【言語動作】驚訝的表情,若有所思。

魯侍萍:光緒二十年,離現在有三十多年了。

【言語動作】語氣鏗鏘有力,目光堅定。

周樸園:哦,三十年前你在無錫 【言語動作】疑惑,眉頭緊鎖。

魯侍萍:是的,三十多年前呢,那時候我記得我們還沒有用洋火呢。

【言語動作】“三十多年前呢”聲音沉重,突出、強調。

周樸園:(沉思)三十多年前,是的,很遠啦,我想想,我大概是二十多歲的時候。那時候我還在無錫呢。

【言語動作】目光深沉、語氣沉重,彷彿回到過去。

魯侍萍:老爺是那個地方的人

【言語動作】迫切的語氣,希望引出對方的答案。

周樸園:嗯,(沉吟)無錫是個好地方。

【言語動作】“嗯”之後,短暫停頓,“無錫是個好地方”發出感嘆的語氣。

魯侍萍:哦,好地方。

【言語動作】肯定的語氣。

【活動三】

體會悲劇,由讀到寫

魯迅在《再論雷峯塔的倒掉》中說:“悲劇將人生的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胡家纔在《新編美學概論》中說:“悲劇藝術家創作的藝術功力,就表現在能否曲盡其妙地盡情展示悲劇人物鬥爭的價值,然後‘再毀滅給人看’”。請你結合本單元的學習,寫一則300字左右的文學評論。

【範文】

《竇娥冤》悲劇分析

竇娥作爲悲劇人物,她身上的價值體現在孝順與反抗。第三折中寫到了竇娥在臨行前揭開了屈招的緣由,她把一切的不幸都歸於命運,默默地忍受命運加給她災難,從中可以看出她的孝順和深明大義。竇娥身上還具有反抗的精神,體現在“雪濺白練”、“六月飛雪”、“亢旱三年”三樁誓願上。但作者卻選擇了讓這美好的價值進行毀滅。毀滅不是自行的,而是在矛盾中生成的。竇娥的非正常死亡揭示了竇天章與放高利貸者的矛盾、底層人民與昏庸太守的矛盾、黑惡勢力和貞潔烈婦的矛盾。竇娥的美好與社會的黑暗,折射出了一正一邪、一善一惡,這種藝術的辯證體現了作者高超的藝術表現力。閱讀這樣的悲劇作品,常常會引起我們心靈深處的悲傷、哀痛乃至憤懣,激發我們對良知的堅守、對道義的追求。

【寫作提示】

抓住題幹中的關鍵詞,如“有價值”、“毀滅”、“藝術功力”、“人物鬥爭”;其次要結合戲劇具體分析這些關鍵詞,即這些關鍵詞在戲劇中是如何體現的;最後形成寫作思路,即人物價值——矛盾衝突——藝術效果。

高中語文教學設計 篇8

教學目標  

語言建構與運用培養聯繫現實、學以致用的能力;能活學活用,運用閱讀過的《鄉土中國》理論來分析現實社會中的一些現象,並能進一步通過探討思索問題的本質和可能的解決途徑。

思維發展與提升培養邏輯思辨能力,能具體分析《鄉土中國》中各個概念含義,能有感而發。

審美鑑賞與創造通過整體概括和讀後感悟提高學生的審美鑑賞能力和寫作能力。

文化傳承與理解體會追溯鄉土社會的特點,探索社會發展的途徑,進而引發對現實生活的思考,對當代文化的關注。

教學重點、難點、離清概念,延伸討論,讀後有感。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大彙報

1.在前面導讀、略讀、批讀、研讀的基礎上,給文中的下列概念下個定義。要求:在個人理解的基礎上,小組集合集體智慧,每個概念綜合出一個最佳答案,然後在全班展示。

2.展示彙報。

熟悉社會:因見證了每個人的生長過程從而使人和人、人和物形成了最爲熟悉的社會關係的村落式社會形態。

面對面社羣:由於人們終日面對面相處而形成直接交流會意有時甚至無需語言這一媒介的社區形態。

差序格局:是指鄉土社會裏的人際關係是以個人爲中心依據私人關係向外不斷延伸而形成的可以自由伸縮變化的具有差等次序的關係圈。

團體格局:是指由各種各樣由若干人組成的關係平等界限分明互相合作的團體構成的社會形態。

感情定向:文化規定感情可以發展的方向。

亞普羅式文化:關於人需接受超於人力創造而由宇宙來安排完善的秩序的文化觀念。

浮士德式文化:生命的價值在於不斷克服各種衝突甩形成的阻礙的過程。

禮治社會:運用教化的形式讓人們形成的主動服膺於傳統習慣的維持社會穩定的方法。

無爲政治:鄉土社會因不具備橫暴權力所追求的經濟效益、也不具有同意權力所要求的分工體系而形成的微弱和鬆弛的“統治”形態。

橫暴權力:發生在階級鬥爭裏的以自己的意志驅使被支配者而帶有壓迫性質的權力。

同意權力:在社會分工的狀態下人們必須遵守契約來維持各人的工作、維持各人可以互相監督的責任的權力。

社會契約:在社會分工的前提下人們爲了保障每個的責任與義務而形成的共同授予的權力。

長老統治:區別於橫暴與同意權力的以教化形成的禮的統治形式。

時勢權力:當社會結構不能答覆人的需要的時候一些有能力、有辦法改變社會結構並能獲得羣衆的信任從而擁有支配他人的權力。

二、大交流

1.《鄉土中國》一書中的哪些描述與你的生活經驗是否相符合?

2.《鄉土中國》一書中的哪些描述與你的生活經驗相背離?

3.費孝通先生20世紀40年代寫這本書的初衷是“認識中國社會,改造中國社會”,中國社會隨後幾十年的發展符合作者的預期嗎?

4.隨着城市化的發展,特別是城鄉一體化步伐的加快,城市與農村的差距也逐漸在縮小,鄉土性也逐漸淡化了,“鄉土”觀念日漸式微,你是如何看待這個問題的?你對振興鄉村,有哪些好的建議?請分享出來。

5.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路上,我們該摒棄什麼,又該繼承什麼?

討論時自由發言,只要言之成理即可,比如第4題的參考:

城市的繁華對自小生活在農村的年輕人的確很有吸引力,因爲年輕,視野不夠開闊,經歷也不夠豐富,爲了生活、夢想,爲了心中那一份嚮往來到了城市,因爲那裏有更多的工作機會、機遇。遠離家鄉,可逼迫自己實踐理想的職業規劃,激發自己變得更好。但是遠離家鄉與“記住鄉愁”並不矛盾,關鍵是找到一個平衡點,恰到好處地處理好這個矛盾,鄉土城鎮化就顯得尤其重要。

好的建議:①轉變生產方式,完善公共服務等,讓人們就地城鎮化;②珍視歷史遺存,轉向提升品質、注重人性的內聚式發展;③打造優勢產業,發展特色小鎮經濟,用特色文化保留鄉土氣息,增強人們的認同感、歸宿感。

三、大展示

1.每組推薦一篇《鄉土中國》讀後感,在全班展示。

2.讀後感示例。

千條萬縷瞭然在胸

讀完這本《鄉土中國》,感觸頗多。

這本書雖然是社會學入門級讀物,卻有着深厚的理論素養作爲支撐;通俗易懂的語言,加上鄉土濃濃的氣息,沒有了讓人忘而卻步的拗口難懂的理論術語,讀後確有千條萬縷瞭然在胸的豁然開朗感。

作者是大師級人物費孝通先生,書中提出了有關中國社會——鄉土社會——的一些基本特點、基本概念,譬如所謂的鄉土社會是一個熟人社會,熟人社會中沒有法律產生的條件;鄉土社會的禮治、長老統治等等特點……對於我這個剛剛對社會學發生興趣的初學者來說,起到了很好的啓蒙作用。

這本書雖然通俗易懂,但是自己真正理解書中的實質內涵的東西則並不是那麼多。這本書一開始讀起來感覺十分的親切,因爲自己就是從鄉村中出來的人,對鄉村本來就有一種熱愛之情;但是不同的是,費孝通先生則通過理論層次的寫作手法和研究方法將鄉村社會結構展現在我們的眼前,這確實是費孝通先生的獨到之處,是值得我們學習的.,還有就是裏面通俗易懂的語言,跟霍金的《時間簡史》貌似有很多的相同之處!

鄉土社會之鄉土原因

從基層上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

正如費老所說,中國基層社會的確有濃濃的鄉土味。這裏的鄉土味並不是城市人眼中給鄉下人冠上沒認識多少字、聽到汽車喇叭鳴不知道往左還是往右的的愚昧,而且經過實踐證明,鄉下人的學習能力並不比城市人差,只是對於知識和城市生活規律的需要和慾望沒有都市人強烈。經過這麼多年對歷史的學習,我們都知道,傳統的中國社會是建立在能夠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基礎上的,傳統中國社會的封閉性和保守性制約了中國人民尤其是基層人民思維方式、思想文化的發展。再加上鄉土社會是一個社會變遷速度十分緩慢的社會,人民已經習慣了鄉土社會裏安穩的生活,因此不能適應其他快速變遷型的社會,這個纔是鄉土社會之所以鄉土的原因。另外,雖然鄉土社會的社會變遷速度慢,但是鄉土社會畢竟不是一成不變的,當舊的社會制度不符合實際情況的時候,名實分離的情況就會出現。名是老祖宗定下來的規矩,不可輕易改變,所以人們只好依舊採用這個名,而在實際的操作上採用自己的那一套實。

這一點我也深有體會,在我的家鄉,傳統結婚習俗已經不再符合現實了,所以人們其實早就開始按照自己那一套去辦事了,只不過不敢明目張膽的廢除這些傳統習俗。這其實也折射出了傳統國人們保守封閉的特點。讀着這本書,不禁一遍遍感嘆費老敢於探索的精神,雖然《鄉土中國》的創造時間離現今已經半個多世紀,但它折射出來的理論依然經久不衰。

不可否認的鄉土性

《鄉土中國》是從農村的角度解析中國的鄉土性。我來自農村,書中許多事深有體會。

這本書寫於一九三七年,距今已七十餘年,但在看這本書時,我絲毫感覺不到時代的阻隔帶來的距離感。這也恰恰說明我們仍沒有從鄉土社會中完全蛻變出來,而鄉土社會是穩定的,人們的思想觀念也是相對穩定的。今天的中國還在從鄉土社會到現代社會的轉變之中,不可否認它還帶有很強的鄉土性,也正因爲如此,《鄉土中國》這本書直到今天還是很有價值的一本書。

《鄉土中國》是一本社會學的著作,但包含的內容卻遠遠超越了社會學。這本書是作者對本民族文化社會學層面上的重新審視。他解釋了很多問題,也提出了許多有價值的新概念,比如差序格局。在這本書中作者主要是通過與西方社會的比較凸顯鄉土社會的特點,進一步論證鄉土社會的文化是由鄉土社會的本質和特點決定的,是由鄉土社會的整個歷史地理環境決定的。

泥土情緣

“靠種地謀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貴”。“我記得我的老師史祿國先生也告訴過我,遠在西伯利亞,中國人住下了,不管天氣如何,還是要下些種子,試試看能不能種地。”我對這種農民天生的泥土情緣感受頗深,包括自己家鄉的農村,去過的外地的農村,不管走到哪裏,都可以感受到農民對土地那種深深地情節,那種感情真正是來自骨髓血液的與生俱來。

他們對待土地,就像土地是孕育生命的搖籃,像是親人般熟悉土地的一切習性。什麼時候土地該鬆土了,什麼時候該澆水了……他們瞭如指掌。在一切可以播種的地方他們絲毫不放過,在房前屋後的空地上,如果面積小,他們就會種上點花草,如果面積大,他們就會架上籬笆開闢一個小菜園,每天清晨下地之前在自己的小菜園裏拔拔草,澆澆水,這種勞作,對於他們來說是一種享受。

我覺得我的奶奶可以說是一個典型的代表。奶奶今年將近八十的高齡,按理說應該是每天悠閒地享受天倫之樂的時候,但是奶奶真的是離不開土地。自己向村裏承包了一畝地,種上玉米小麥高粱,在廢棄的老房子的院子裏,在房子東邊的空地上開闢了兩個菜園,種上時新的蔬菜瓜果。這樣,每天清晨奶奶都會出現在菜園裏,下午暑熱散盡的時候,奶奶會一個人或者帶上我們其中一兩個人,去田裏轉轉,看看莊稼……這樣,奶奶說,在地裏乾點活,既鍛鍊了身體,心裏也舒坦。

在朝陽村採訪村頭一位開超市的阿姨的時候,她說:“心裏煩了,去地裏轉轉就好了。”對於他們,土地是一種母親似的依靠,是一種與生命難以割捨的情懷。

心中的眷戀

爲什麼我的眼裏常含淚水?因爲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這是艾青的一句詩歌。我想這句話最能反映書裏的思想。費孝通先生說,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我很同意,因爲我們的民族確實是和泥土分不開的。因爲依賴那片土地,在我們心中變成眷戀。我們世世代代的文化才得以傳承。

一個人,說走就走了。一戶人,說散就散了。越來越多的人外出打工,村莊圍繞人的生老病死和婚喪嫁娶所固有的生存儀式正在被逐漸湮滅。由於外出打工,崖邊從20xx年到20xx年,只舉辦過五場婚禮。很多外出務工的人結婚時都在城市裏舉辦婚禮,這樣一則避免計劃生育的追究,二則避免回村辦婚禮的麻煩。婚禮不在村裏舉辦,新生兒的滿月酒自然也挪進了城市。唯有葬禮,是村莊無法捨棄的規則,每一個老人死去,都要舉行葬禮,而年輕人越來越少,葬禮儀式能否按照舊制度舉行正面臨着嚴峻的考驗。儘管中國很早就有了先進的城市文明,也曾創造了世界頂級(四大發明)的技術,但中國的社會基礎或者說社會基層依然是鄉土的。中國絕大多數人都是農民,土地搬不動,農民依賴土地、固守土地,形成了鄉土中國,形成了農業文明。這是費孝通60多年前總結《鄉土中國》的依據。

儘管費孝通總結的社會結構特點依然能在中國鄉土社會窺見一斑,但總體而言,在經歷了1949年的解放和社會變化,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的城市化浪潮以後,中國農村社會基礎結構已經發生了深刻的變化。由鄉土中國向城鎮中國過渡,這個過渡時期的農村問題,便是新鄉土中國問題。在千百萬個崖邊最大的憂傷和惆悵。

像書中的一句話說的那樣:只有直接有賴於泥土的生活纔會象植物一般的在一個地方生下根。中國便是這樣的,這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土地,久而久之我們便有了一份土氣,無需覺得丟臉,這本身就不是一件丟臉的事,我們該慶幸,這是我們的家的標籤,是我們的根。葉落歸根而我歸往何處?我們都知道,落葉尚要歸根,人也是一樣的,倘若忘了根在哪裏,要如何回家?

四、大期待

田野考察與躬身自省

《鄉土中國》一書對中國社會結構的認識是全面、理性並富於洞見的。但該書出版已逾70年,其間中國社會結構已經發生鉅變。當下中國社會結構之實際狀況必須經由田野考察,方有切實瞭解。正如《鄉土中國》一書所論及,中國傳統觀念中有一些消極因素保留至今,可能在我們每個人身上都有殘存,我們只能不斷躬身自省方能找到它們,下定決心才能祛除它們。請同學們利用假期進行實地考察後,寫出具有較高質量的關於鄉土特色方面的考察報告,可以作爲研究性學習課題,也可以作爲社會實踐活動,當然更可以作爲語文小論文。

高中語文教學設計 篇9

教學目標:

1、鑑賞散文的相關知識。

2、介紹課文的寫作背景及作者當時的思想狀況。

3、(美點尋蹤)引導學生初步感知文章的美。理清遊蹤。

4、引導學生體味第四段的語言美、畫面美。

核心素養:

語言建構與運用:認識“通感”的修辭方法,體會本文中“通感”所產生的藝術效果。揣摩文章典雅清麗、準確生動、富有韻味的語言,學習作者運用語言的技巧。

思維發展與提升:誦讀課文,領略作者在文中流露的主觀情感。熟讀課文,背誦第四、五、六段。通過把握本文的情感脈絡,學習鑑賞抒情散文。

審美鑑賞與創造:理解本文“主觀情”與“客觀景”的自然融合。把握作者情感的發展變化,瞭解作者不滿黑暗現實,嚮往自由生活的思想感情。

文化傳承與理解:體會作品的感情色彩同當時的時代背景的內在聯繫,理解一個正直文人不滿於現實又無法找到出路的苦悶心境,培養學生敢於對文本做出自己的分析判斷和評價質疑的能力,並且學會與他人分享交流自己的閱讀鑑賞心得。

1、在特定語境中揣摩詞句的含義。體味作品寫景語言精練、優美的特點及其表達效果。

2、藉助關鍵語句理解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揣摩文章典雅清麗、準確生動、富有韻味的語言,學習作者運用語言的技巧。

課前準備:《荷塘月色》朗讀帶和一些舒緩的音樂;並要求學生課前查閱資料,瞭解本文的時代背景和作者,製成ppt,做好課上展示的準備。

《荷塘月色》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在夏季的一個夜晚,月亮升高了,是一輪圓月,我們的主人公心情鬱悶,想散散心,於是想到荷塘去走一走。月光下的荷塘是那樣的美,荷塘上的月色也令人陶醉,那景色就象一幅靜謐、安詳、優美的圖畫。作者將這幅畫給我們描摹了下來,成爲一篇膾炙人口的名篇佳作,我們讀他的文章就象看到了那幅畫一樣。那篇文章就是著名的《荷塘月色》,作者就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著名的詩人、散文家、學者、民主戰士朱自清先生。

二、學生自主學習課文,合作探究:

(一)、教師播放課文配樂朗讀

1.配樂動畫朗誦,初步感知、欣賞美景、體味感情。感受課文的語言美、畫面美、情感美

2、檢查預習《能力培養與測試》中字詞練習的完成情況。

(二)整體把握,自主探究

①、用自己的話概述文章的內容。

②、夜深人靜之時,作者爲什麼會突然想去荷塘邊散步?給文章八個小段標上序號,找出文章主要寫景的段落和抒情的段落,找出文章抒情的語句。

③、作者的行蹤是怎樣的?請用箭頭表示出來。

④、作者感情發展脈絡是怎樣的?

讓學生依次交流以上問題。

(三)師生交流明確:

①主要是由於“這幾天心裏頗不寧靜”。

②文章主要寫景的段落是第四段、第五段、第六段。

文章主要抒情的段落是第三段。

文章抒情的語句主要有:

第一段:這幾天心裏頗不寧靜。

第二段:沒有月光的晚上,這路上陰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卻很好,雖然月光也還是淡淡的。

第三段: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我愛熱鬧,……也愛冷靜;愛羣居,也愛獨處。……便覺是一個自由的人。……我且受用這無邊的荷香月色好了。

第六段:但熱鬧是他們的,我什麼也沒有。

第七段: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們現在早已無福消受了。

第八段: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③作者的行蹤:家門——小路——荷塘——四周——家門

④感情發展脈絡

“不寧靜”→欲求排遣,淡淡的哀愁→觀荷塘月色,淡淡的喜悅→發出“我什麼也沒有”的感慨→惦念江南,欲求超脫不得。

(四)、學生再次仔細閱讀課文,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和有必要深究討論的問題。

學生小組互相交流,也可把問題交給全體同學一起,教師加以點撥。

在學生互相交流提出的問題後,教師還可以拋出下列的問題供大家探究:

1、心裏頗不寧靜表現了什麼?

2、爲什麼作者要反覆寫“愛熱鬧也愛冷靜”的雙重性格?

3、作者說自己心裏頗不寧靜,爲什麼寫出如此寧靜的文章?

4、採蓮與文章主體有什麼關係?爲什麼要寫採蓮的事情?

5、第六段寫“熱鬧是他們的,我什麼也沒有”,作者爲什麼會如此傷感?

6、課文最後一句話“輕輕地推門進去,什麼聲息也沒有,妻已熟睡好久了”是否多餘?

(針對上述問題請學生認真討論,能在課堂上回答的問題,我們當堂解決,還有不能解決的請同學們上網查閱資料,或上圖書館查閱資料。我們下節課再來互相交流解決。)

(五)、學生選取自己喜歡的問題討論交流,然後教師抽查,並加以點撥。

關於作者思想感情的問題:

教師提示,要搞清作者說自己心裏頗不寧靜的問題,首先要搞清爲什麼作者會頗不寧靜,這必須聯繫當時的時代背景,必須聯繫作者自身來看。明確:

1、作者、作品簡介

關於朱自清,《荷塘月色》(引導學生參看教輔資料《能力培養與測試》)這篇散文通過對冷清的月夜下荷塘景色的描寫,流露出作者想尋找安寧但又不可得,幻想超脫現實但又無法超脫的複雜心情,這正是那個黑暗的時代在作者心靈上的折射。

教師點撥,並明確:

1、心裏頗不寧靜表現了什麼?

明確:《荷塘月色》表現了作者爲國家民族命運而焦躁不安的矛盾心情,既表現了作者不願同流合污,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貴品格;也表現了他不願意投身武裝的革命,反映了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的弱點。這是他當時的真實心態的反映。

2、爲什麼作者要反覆寫“愛熱鬧也愛冷靜的雙重性格?

明確:因爲這是作者性格的真實寫照,也是因爲當時作者這種矛盾心態非常強烈。

3、作者說自己心裏頗不寧靜,爲什麼寫出如此寧靜的文章?

明確:作者主觀上想通過遊覽荷塘平息一下自己不寧靜的心態,客觀上確實在觀賞月色下荷塘、荷塘上月色的時侯,作者完全陶醉於自然美景之中,但是很快又迴歸不寧靜,又重新憂鬱起來,“熱鬧是他們的,我什麼也沒有”就是他不寧靜的表現。

4、第七段採蓮與文章主體有什麼關係?爲什麼會想起採蓮的事情?

明確:以採蓮的熱鬧襯托自己的孤寂,且荷蓮同物,作者又是揚州人,對江南習俗很瞭解。

5、第六段寫“熱鬧是他們的,我什麼也沒有”,作者爲什麼會如此傷感?

明確:作者想尋找美景,使自己寧靜,平息自己矛盾的心態而不得,當然傷感。

6、第八段課文最後一句話“輕輕地推門進去,什麼聲息也沒有,妻已熟睡好久了”是否多餘?

明確:一方面有照應文章開頭的作用,但主要目的還是以靜寫動,以靜來反襯自己,心裏的極不寧靜。心裏的不寧靜,是社會現實的劇烈動盪在作者心中引起的波瀾。全篇充滿着動與靜的對立統一:社會的動盪與荷塘一隅的寂靜,內心的動盪與內心的寧靜形成對立統一,文章開頭心裏不寧靜,在月夜荷塘幽美的景色的感染下趨於心靜,走出荷塘又回到不寧靜的現實中來,也形成對立、轉化。

三、熟讀精美語段。

第四、第五、第六段。

教師要求學生誦讀時要把握好感情的“度”,以含蓄爲主,“內在”情感要豐富,表現出優美的“韻味”,語速宜緩,節奏分明。

四、作業。

上網或者上圖書館查找有關作者和作品的資料,走近朱自清。

第二課時

一、簡要複習上一節課的內容,導入新課。

二、欣賞精美語言。

同學們說說自己喜歡的語句,並說明理由。然後教師歸納:

1.形象美——手法多樣:

鮮明的比喻、明顯的對比、強烈的.襯托、生動的擬人、傳神的通感

2.語言美——新穎而不失自然傳神

通俗流暢描述傳神節奏協調(量詞、疊詞)

3.意境美——融情入景、即景抒情

本文的語言美,主要是用了大量的修辭的手法:如

比喻句

①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②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裏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

③這時候葉子與花也有一絲的顫動,像閃電般,霎時傳到荷塘的那邊去了。

④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

⑤葉子和花彷彿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像籠着輕紗的夢。

⑥月光是隔了樹照過來的,高處叢生的灌木,落下參差的斑駁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

⑦樹色一例是陰陰的,乍看像一團煙霧……

小結:比喻具體形象

擬人句:

①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着些白花,有嫋娜地開着的,有羞澀到打着朵兒的……

②葉子本是肩並肩地挨着……

③葉子底下是脈脈的流水……

小結:擬人靈秀動人

通感句

①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彷彿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

②塘中的月色並不均勻:但光與影有着和諧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小結:通感迷離精妙

通感是一種特殊的修辭。通感是把人們的各種感覺(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通過比喻或形容詞溝通起來的修辭方式。通感就是移覺。

舉例(1)她笑得很甜。(視覺轉爲味覺)

(2)人靚歌甜。(聽覺轉爲味覺)

(3)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彷彿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嗅覺轉爲聽覺)

(4)塘中的月色並不均勻;但光和影有着和諧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視覺轉爲聽覺)

疊詞節奏鮮明

迷迷糊糊悄悄蓊蓊鬱鬱陰森森淡淡曲曲折折田田等

動詞準確形象

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在瀉這一片葉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裏。葉子和花彷彿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像籠着青紗的夢。爲什麼說“瀉”“浮”二字點活了月光和霧氣呢?可否用“照”替代“瀉”,用“漂”替代“浮”呢?

(“瀉”的範圍廣,與“流水”相照應,而且有動態美,顯得生動活潑。“照”的範圍窄,不能與“流水”相照應,有點呆板,顯得不靈泛。)

“浮”突出靜態美,“籠”可與之對照。“漂”突出動態美,“籠”不能與之對照

三、總結課文,啓迪思維,遷移運用。

本文描寫的荷塘只是清華園中一個普普通通的荷塘,然而在作者筆下,卻是如此的秀美靜謐,令人神往。爲什麼?

由於:作者對景物做了深入細緻的觀察,對生活有深摯真切的感受,運用語言的功力很深,故有了美文《荷塘月色》。

四、課後作業

1、背誦第4、5、6段。

2、以《校園月色》爲題,寫一篇抒情散文。

高中語文教學設計 篇10

資源簡介

《離騷》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賞文:反覆吟誦古詩詞,讀準字音、讀通詩句、把握節奏。

2.品人:疏通文意,理解並掌握關鍵語句,體悟詩人情感,背誦詩歌。

教學重難點:

1.重在指導學生讀準字音,讀通詩句.粗通文意。

2.在粗知文意的基礎上,指導學生“情讀”詩歌。

教學方法:

1.運用講讀法、逐節誦讀、講講背背,指導朗讀,指點難字讀音、難字詞義。

2.運用討論法,讓學生理解詩中作者的愛國憂民感情及他爲追求理想而九死未悔的精神。

教具準備:

多媒體

教學步驟:

激趣導入,明確目標:

由端午節是爲了紀念我國曆史上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導入,屈原是世界文化名人。爲什麼屈原能夠贏得全世界人的尊重呢今天讓我們帶着這一問題一起走進歷史上的宏偉詩篇《離騷》賞其文,品其人,尋找答案。

板書課題:

《離騷》

三讀三求,理解文本。

聽讀,讀準字音,感受一段音樂美。

1.聽配樂朗讀,要求學生聽準字音並關注重點字詞的讀音,並且給句子劃分節拍。(投影展示讀要求及騷體詩的誦讀指導)

2.聽生試讀第一段,注意字音和句讀,讓學生評價;學生自由讀讀準字音句讀;再找一位學生範讀進行前後比較。

3、全班同學齊讀課文。

意讀,讀通文意,觸發一份《離騷》情。

1.解題:“離騷”,“遭憂也。”多媒體展示關於屈原和《離騷》的文學常識。

(1)簡介屈原

屈原,名平,字原。戰國時期楚國詩人、政治家,“楚辭”的創立者和代表作者,上個世紀中,曾被推舉爲世界文化名人。

我國曆史上第一個偉大詩人屈原,生活在時代大動盪,社會大變革的戰國中期。當時,新興地主階級與奴隸主貴族集團的殘餘勢力,在宗國內部和宗國之間進行着內外交錯的複雜鬥爭。據《史記屈原列傳》記載,屈原“博聞強志,明於治亂,嫺於辭令”,入則與王圖義國事,以出號令;出則接遇賓客,應付諸侯。王甚任之。”還曾“使屈原造爲憲令”。屈原力主革新政治,舉賢授能,除殘去穢,勵精圖治。這就突破了貴族階級的侷限,而適應了新興階級的政治要求。楚國貴族集團中的頑固派不斷打擊和排擠屈原,使他一生爲之奮鬥呼號的政治理想不能得到實現。他就用詩歌傾吐自己的憂愁幽思、纏綿悱惻的情緒。

(2)《離騷》

《離騷》是屈原一生尋求愛國真理併爲之奮鬥不息的一個縮影,是我國古典文學中最長的一首政治抒情詩,是“可與日月爭光”的一篇浪漫主義傑作,是詩人的一篇主要代表作品,也是“楚辭”體的.重要代表作品,人們往往以此來統稱屈原的全部詩作,它在我國文學史是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人們常將“風”“騷”並稱,用“風”來概括《詩經》,用“騷”來概括《楚辭》。

《離騷》的主題表現了詩人爲實現祖國富強的崇高目標所作的熱烈追求和不屈的鬥爭。“離”——憂愁,“離騷”即作者遭遇憂愁而寫成的詩句。全詩373句是屈原的思想結晶,是他政治失敗後用血和淚寫成的一篇扣人心絃的抒發憂國之思的作品,本課便是選於其中的20-32節。

由簡介作者知人論世:請同學們大聲自由朗讀,再結合工具書和課下注釋自己或者同桌交流學習疏通文意。合作探究結合課後練習第二題找一找哪些是屈原表白心志的詩句?

點撥重點字詞,明確詩人心志:

“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至死不改

“寧溘死以流亡兮,餘不忍爲此態也。”----寧死不從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聖之所厚。”----剛正不阿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餘情其信芳。”——修身潔行

“民生各有所樂兮,餘獨好修以爲常”——堅定信念

“雖體解吾猶未變兮,豈餘心之可懲?”----絕不改變

美讀,讀準感情,與爾同銷萬古愁。

屈原把他的遭遇、理想、熱情、痛苦全部寄託於《離騷》之中,可以說《離騷》是作者用整個生命所熔鑄而成的宏偉詩篇。希望同學們能夠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點撥:詩人在感嘆時要讀得深沉有力;

在充滿理想時要讀得激越而高昂;

在遭遇屈辱之時要讀出屈辱與憤懣。

一男生一女生有感情地範讀,讓學生點評,提到感情要讀出跌宕起伏,不能一個基調。

全班同學有感情地齊讀課文。

三、總結全文,背誦課文:

在我們課前我曾問同學們爲什麼屈原能夠得到全世界人的尊重?想必答案已然知曉。沈從文先生的姨妹曾經給沈從文先生寫得輓聯評價道:“星斗其文,赤子其人”,老師覺得用來評價屈原也是很合適的;而對於《離騷》這樣的千古奇文我們應該牢牢地記住它。

先嚐試名句背誦;

段落上下句填空背誦

讓學生大膽嘗試背誦第一段。

四、佈置作業:

請同學們在課下再多蒐集有關屈原和《離騷》的資料,以《屈原之我見》或者《離騷之我見》寫一篇500字以上的文章,談談你的個人看法。

板書設計:

離騷

星斗其文赤子其人

偉大偉大

屈原

六、教學反思:

高中語文教學設計 篇11

【教學要求】

1.準確把握祥林嫂的形象特徵,理解人物悲劇的社會根源,認識封建禮教的罪惡本質

2.學習本文綜合運用肖像描寫、動作描寫、語言描寫等塑造人物的方法

3.體會並理解本文環境描寫的作用,理解本文倒敘手法的作用

【教學重點】

準確把握祥林嫂的形象特徵

本文綜合運用肖像描寫、動作描寫、語言描寫等塑造人物的方法

【教學難點】

準確把握祥林嫂的形象特徵

理解本文倒敘手法的作用

【教學方法】

點撥、分析、研討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單元學習介紹:

小說三要素:人物、情節、環境(社會環境和自然環境)

小說的結構:序幕、開端、發展、高潮、結局、尾聲

小說的學習方法:P3

我們在初中曾經學過魯迅的小說《故鄉》、《孔乙己》,其中由活潑可愛而變成麻木愚昧的閏土,站着喝酒而穿長衫的孔乙己,都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我們學習的是魯迅先生又一篇著名的小說--《祝福》。(板書)

二、介紹背景:

《祝福》寫於1924.2.7., 是魯迅短篇小說集《彷徨》的第一篇,最初發表於1924.3.25.出版的上海《東方雜誌》半月刊第二十一卷第6號上,後收入《魯迅全集》第二卷。

魯迅以極大的熱情歡呼辛亥革命的爆發,可是不久就失望了。他看到辛亥革命以後,帝制政權雖被推翻,但代之而起的卻是地主階級的軍閥官僚的統治,封建社會的基礎並沒有徹底摧毀,中國的廣大人民,尤其是農民,日益貧困化,他們過着飢寒交迫的生活,宗法觀念、封建禮教仍然是壓在人民頭上的精神枷鎖。魯迅在《祝福》裏,深刻地展示了這一時期中國農村的真實面貌。這一時期的魯迅基本上還是一個革命民主主義者,還不可能用馬克思主義來分析觀察,有時就不免發生懷疑,感到失望。他把這一時期的小說集叫做《彷徨》,顯然反映了其時自己憂憤的心情。但魯迅畢竟是一個"真的猛士","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他決不會畏縮、退避,而是積極奮鬥。

《祝福》這篇小說通過祥林嫂一生的悲慘遭遇,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後中國的社會矛盾,深刻地揭露了地主階級對勞動婦女的摧殘與迫害,揭示了封建禮教吃人的本質,指出徹底反封建的必要性。

三、基礎過關

注音

謬種 浸漬 陳摶 儼然 瘦削 形骸 荸薺

草窠 桌帷 訕訕 蹙縮 渣滓 歆享 窈陷

牲醴 煙靄 瓦楞 塵芥 朱拓 監生 炮烙

咀嚼 執拗 間或一輪

四、研習課文:

1、理清情節,瞭解倒敘的作用。

先速讀課文,概括祥林嫂生活中的幾個階段

序幕===祝福景象和魯四老爺

結局===[悽然死去]在祝福聲中,離開人世

開端===[初到魯鎮]逃出婆家在魯四老爺家裏做工

發展===[被迫改嫁]被婆家賣掉,後來有了兒子。

高潮===[再到魯鎮]丈夫死了,兒子被狼吃掉了,流落到魯四老爺家做工

尾聲===祝福景象和我的感受

提問:這篇小說是按時間順序敘述,還是另有安排?

明確:本文在序幕以後就寫出了故事的結局,這是採取了倒敘的手法。

提問:在結構上採取倒敘手法有什麼作用?

討論歸納:

設置懸念,使讀者急於追根溯源探求原委;

寫祥林嫂在富人們一片祝福中死去,造成了濃重的悲劇氣氛,

而且死後引起了魯四老爺的震怒,揭示了祥林嫂與魯四老爺之間的尖銳的矛盾,突出了小說反封建的主題。

五、播放電影《電影》

六、佈置作業。

思考問題

祥林嫂是一個什麼樣的形象?誰應該爲祥林嫂的悲劇負責?

第二課時

一、分析祥林嫂形象:

學生討論話題:祥林嫂是一個什麼樣的形象?

預設問題:

誰是害死祥林嫂的兇手?

祥林嫂有沒有反抗精神?[與電影結尾情節比較]

[點撥分析]

1.開端部分:

①祥林嫂爲什麼要到魯家做工?

②祥林嫂是怎樣對待使她"嫁而守寡"、"備受虐待"的宗法制度的呢?

③祥林嫂在魯家的生活是極其悲慘的:……爲什麼說她"反滿足"?

2.發展部分:

同一只封建宗法制度的黑手,伸出了兩條繩索,捆住了婦女的脖子,朝着相反的方向緊勒,要把勞動婦女置於死地而後快。祥林嫂當時就處在這種極端悲慘的境地中:族權迫使她寡而再嫁,夫權又視此爲奇恥大辱,使她忍辱含冤,永遠生活在恥辱之中。祥林嫂以後的悲劇,都是由此而引起的。那麼,祥林嫂是如何對待新迫害的呢?

3.高潮部分:

①祥林嫂爲什麼又一次來到魯四老爺家?

②有人認爲,喪夫失子有偶然性,這種看法對不對?

——-作者開始把批判的筆觸由封建夫權、族權擴展到封建政權。按照封建宗法觀念,婦女"出嫁從夫,夫死從子",一旦喪夫失子,則連在家庭中生存的權利都被剝奪了。因此, "大伯來收屋"使祥林嫂走投無路,只好再一次來到魯家。她到魯家後,又遭受了更大的打擊。

③在魯四老爺,人們對待祥林嫂這個"嫁而再寡"的不幸女人態度如何?

A.魯四老爺的態度:

B.人們的態度:

C.柳媽說鬼:

4.結局部分:

她希望人死後有靈魂,因爲她想看見自己的兒子;她害怕人死後有靈魂,因爲她害怕在陰間被鋸成兩半。這種疑惑是她對自己命運的疑惑,但也正是這種疑惑,這種無法解脫的矛盾,使她在臨死前受到了極大的'精神折磨,最後,悲慘地死去。

從祥林嫂一生的悲慘遭遇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封建的宗法制度正是用政權、族權、神權、夫權這四條繩索把祥林嫂活活地勒死的。

祥林嫂一生的悲慘遭遇,正是舊中國千百萬勞動婦女悲慘遭遇的真實寫照。作者正是通過塑造祥林嫂這一典型人物,對吃人的封建制度和封建禮教進行深刻的揭露和有力地抨擊的。

小結:

祥林嫂是生活在舊中國的一個被踐踏、被愚弄、被迫害、被鄙視的勤勞、善良、質樸、頑強的勞動婦女的典型形象。祥林嫂的悲劇是一個社會悲劇,造成這一悲劇的根源是封建禮教[政權、神權、族權、夫權]對中國勞動婦女的摧殘和封建思想對當時中國社會的根深蒂固的統治。

許壽裳說《祝福》的主題是“不慘在狼吃阿毛,而慘在禮教吃祥林嫂”。

討論:關於祥林嫂眼睛的肖像描寫。

“順着眼”“順着眼,眼角上帶些淚痕,眼光也沒有先前那樣精神了”“沒有神采”

“眼睛窈陷下去”“只有那眼珠間或一輪,還可以表示他是一個活物”“”

第三課時

一、分析魯四老爺:

魯四老爺是當時農村中地主階級的代表人物,是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時期地主階級知識分子的典型形象。他政治上迂腐、保守,頑固地維護舊有的封建制度,反對一切改革與革命。他思想上反動,尊崇理學和孔孟之道。自覺維護封建制度和封建禮教。他是造成祥林嫂悲劇的一個重要人物。

1.作者是通過什麼手法來刻畫這個人物的呢?

①間接描寫——通過魯四老爺的書房陳設的描寫,點明瞭魯四老爺的身分(地主階級、封建理學的衛道士),揭露了他的醜惡本質,從而揭示出他成爲殺害祥林嫂的劊子手的深刻的階級根源和思想根源。

②直接描寫:

A.行動描寫:

B.語言描寫:

a.祥林嫂被搶前:

b.祥林嫂被搶時:

c.當他爲尋淘籮,"踱"到河邊時:

d.緊接着,午飯之後,衛婆子又來時:

e.對四嬸的暗暗告誡:

f.祥林嫂死後:

三、分析"我"這一形象:

小說中的"我"是一個具有進步思想的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的形象。"我"有反封建的思想傾向,憎惡魯四老爺,同情祥林嫂。對祥林嫂提出的"魂靈的有無"的問題,之所以作了含糊的回答,有其善良的一面;同時也反映了"我"的軟弱和無能。

在小說的結構上,"我"又起着線索的作用。祥林嫂一生的悲慘遭遇都是通過"我"的所見所聞來展現的。"我"是事件的見證人。

四、分析柳媽:

明確:柳媽和祥林嫂一樣都是舊社會的受害者。雖然她臉上已經"打皺",眼睛已經"乾枯",可是在年節時還要給地主去幫工,可見,她也是一個受壓迫的勞動婦女。但是,由於她受封建迷信思想和封建禮教的毒害很深,相信天堂、地獄之類邪說和"餓死事小,失節事大"的理學信條,所以她對祥林嫂改嫁時頭上留下的傷疤,採取奚落的態度。至於她講陰司故事給祥林嫂聽,也完全出於善意,主觀願望還是想爲祥林嫂尋求"贖罪"的辦法,救她跳出苦海,並非要置祥林嫂於死地,只是結果適得其反。

她的主觀願望和客觀效果的矛盾說明柳媽是以剝削階級統治人民的思想──封建禮教和封建迷信思想爲指導,來尋求解救祥林嫂的"藥方"的,這不但不會產生"療效"的效果,反而給自己的姐妹造成了難以支持的精神重壓,把祥林嫂推向更恐怖的深淵之中。

同情他的人,也把他推向深淵,這更顯示出悲劇的可悲。柳媽正是這樣一個同情祥林嫂而又給她痛苦的人。

第四節課

一、分析、討論寫作特點:

1.精當的環境描寫。

作者巧妙地把祥林嫂悲劇性格上的幾次重大變化,都集中在魯鎮"祝福"的特定的環境裏,三次有關"祝福"的描寫,不但表現了祥林嫂悲劇的典型環境,而且也印下祥林嫂悲慘一生的足跡。

①第一次是描寫鎮上各家準備"祝福"的情景。

祝福是"魯鎮年終的大典",富人們要在這一天"迎接福神,拜求來年一年的好運氣",以便繼續他們貪得無厭的"幸福生活",而製作"福禮"卻要像祥林嫂一樣的女人"臂膊在水裏浸得通紅",沒日沒夜地付出自己的艱辛,可見富人們所祈求的幸福,是建立在榨取這些廉價奴隸的血汗之上的。這樣通過環境描寫就揭露了人與人之間的矛盾衝突,預示了祥林嫂悲劇的社會性。同時,通過"年年如此,家家如此","今年自然也如此"的描寫,也顯示了辛亥革命以後中國農村的狀況:階級關係依舊,風俗習慣依舊;人們的思想意識依舊。一句話,封建勢力和封建迷信思想對農村的統治依舊。這樣,通過環境描寫,就揭示出祥林嫂悲劇的社會根源,預示了祥林嫂悲劇的必然性。

②第二次是對魯四老爺家祝福的描寫。

祝福本身就是舊社會最富有特色的封建迷信活動,所以在祝福時封建宗法思想和反動的理學觀念也表現得最爲強烈,在魯四老爺不準"敗壞風俗"的祥林嫂沾手的告誡下,祥林嫂失去了祝福的權力。她爲了求取這點權力,用"歷來積存的工錢"捐了一條"贖"罪的門檻,但所得到的仍是"你放着罷,祥林嫂"。這樣一句喝令,就粉碎了她生前免於侮辱,死後免於痛苦的願望,她的一切掙扎的希望都在這一句喝令中破滅了。就這樣,魯四老爺在祝福的時刻憑着封建宗法思想和封建禮教的淫威,把祥林嫂一步步逼上死亡的道路。

特定的環境描寫,推動了情節的發展,同時也增加了人物形象的真實感與感染力。

③第三次是結尾通過"我"的感受對祝福景象的描寫。

祥林嫂死的慘象和天地聖衆"預備給魯鎮的人們以無限的幸福"的氣氛,形成鮮明的對照,深化了對舊社會殺人本質的揭露,同時在佈局上也起到了首尾呼應,使小說結構更臻完善的作用。

小結:

以《祝福》爲題的意義:

1.小說故事時間起於祝福,結於祝福,中間一再寫到祝福,情節的發展與祝福有着密切的關係。

2.封建勢力通過祝福殺害了祥林嫂,祥林嫂又死於"天地聖衆""預備給魯鎮的人們以無限的幸福"的祝福聲中。通過這個標題,就把"兇人的愚頑的歡呼"和"悲慘的弱者"的不幸,鮮明地擺到讀者的面前,形成強烈的對比,在表現主題方面更增強了祥林嫂遭遇的悲劇性。 這也是一種反諷。

二、精當的語言藝術

解決課後練習第三題

三、佈置作業。

課後練習

高中語文教學設計 篇12

一、單元課文特點

本單元學習先秦諸子散文。四篇課文分別選自《論語》、《孟子》、《荀子》和《莊子》,反映了先秦諸子散文不同階段的特點。《論語》、《孟子》、《荀子》都是儒家典籍。《論語》爲語錄體散文,簡樸直捷、用意深遠,《孟子》是對話體論辯文,長於雄辯,重形象性和感染力。它們都類似談話記錄,但《論語》簡括而《孟子》詳明。《荀子》類似系統的理論著作,很重視邏輯推理過程。道家著作《莊子》接近專題論文,善用藝術形象來闡明哲學觀點,文章汪洋恣肆,想象豐富。

《季氏將伐顓臾》是孔子就季氏將伐顓臾一事跟學生冉有、季路的談話,主要表明他維護魯君地位、反對季氏吞併顓臾的立場,又藉機闡明瞭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的治國主張。《寡人之於國也》是記孟子與梁惠王的談話,孟子通過設喻暗示梁惠王好戰殘民與鄰國之君無異,故民不至,又因勢利導,勸梁惠王發政施任,行王道。《勸學》提出學不可以已這一中心論點,依次談學習的意義、作用、方法、態度。《秋水》以河神見海神爲喻,說明個人的見識有限,經過比較,就會顯出自己的不足,如果驕傲自滿,就難免貽笑大方。

二、單元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瞭解本單元課文涉及的孔子、孟子、荀子、莊子亦即儒家、道家的哲學思想、政治思想、治學思想的基本內容。

2.教育學生要有積極的人生態度,增強熱愛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增強刻苦學習、提高自己、培養自己的意識,同時感受先秦諸子散文生動、優美、各具特色的語言,增強對我國古代漢語言文學的熱愛之情。

3.通過學習使學生理解、掌握一定數量的實詞、虛詞,瞭解常見的文言句式,進一步提高文言文的閱讀能力。

4.學習比喻、對比、類比等寫作手法。

5.背誦本單元四篇課文。

三、單元教學重難點

1.本單元的教學,重點放在理解掌握文言常用詞語和句式上,放在熟讀背誦課文上,這樣可使學生有效地積累語言材料,形成一定的語感。此外,課文不同的'寫作手法也是教學的重點。

2.孔子、孟子、荀子、莊子如何以不同的方式表達各自的哲學觀點、政治主張和治學思想,即每篇課文的思想性、邏輯性是教學的難點。

四、單元教學設計

1.指導學生藉助註釋和工具書認真完成預習作業,初步理解重點實詞、虛詞和常用句式,然後通過課堂點撥、完成課後練習以及熟讀、背誦,切實掌握。

2.通過提問、課堂討論等教學方法,使學生理清課文思路,瞭解文章的思想性、邏輯性以及寫作特點。

3.學習本單元后,可指導學生對四篇課文不同風格作一番比較,爲他們閱讀諸子散文打一定基礎。

4.課時安排:本單元共用9課時。其中《季氏將伐顓臾》3課時,《寡人之於國也》3課時,《勸學》2課時,《秋水》1課時。

高中語文教學設計 篇13

教學目標:

1.瞭解中國古典詩歌語言富於暗示性的特質,提高鑑賞古典詩歌的能力。

2.能運用本課所學知識及獲得的能力分析同類詩歌語言藝術現象。

3.感受中華文化的深厚積澱,喚起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熱愛,增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學重難點分析:

教學重點

中國古典詩歌語言暗示性的特點。

教學難點

全文表面是分析古詩中“木葉”的藝術特徵,實質則是談中國詩歌語言藝術具有暗示性的重要特點。

教學時數:

一課時

教學設想:

課前學生要充分自主預習,能借助段落的中心句,把握主要自然段的大意。使用多媒體教學。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師生一起欣賞一篇高考滿分作文(屏幕顯示):廣闊的蒼穹上突然上演一出絕世的舞蹈。然後,一個“雁字”,接着一個“雁字”。我呆在那裏,無法動彈,直到夜幕徐降,蘆葦蕩的盡頭響起了母親的呼喚聲。

年少的我,並不知這裏邊有一種民族文化哀愁。後來,我在古代名篇中,讀到了“雁陣驚寒”,頓時感到了一種徹骨的詩意。於是,我一次又一次仰望天空,努力尋找大雁的影子。然而,我失落了,它們越來越少,“雁陣驚寒”般的名篇也很少問世……

是誰偷走了“雁字”的影子?

又是誰,荒蕪了文化的天空,扼殺了我的詩意?……

(20xx年高考江蘇卷《懷想天空》)

一種美好事物的消亡,代表着一種生活情景的消逝,這位敏感的作者對此充滿了嘆惋和悵惘。請大家找一找古詩文中包含大雁這一美好意象句子。

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李清照《一剪梅》

高中語文教學設計 篇14

【設計意圖】

《過秦論》是一篇內容非常豐富,語言極有特色的史論。學習本文的主要目標,是理解秦之過及借鑑意義,明確對比論證方法和掌握重要文言詞句。本設計突破傳統的“讀文章─—講字詞─—譯文句”的教學程式,抓住中心,精選語段、詞句,設計若干討論題,激發興趣,訓練思維,教學生學會自讀文言文。

【設計提要】

本設計在學生對照註釋預讀課文的基礎上分三步設疑討論:1.由標題引入第5段,討論對比方法及結論的產生;2.從秦攻守之勢的不同,討論秦興亡史的演變,理清文章思路;3.討論“仁義不施”的表現及作者的寫作旨意。在討論中,強調教師點撥,精簡知識講授;強化誦讀自學,重視語言知識,將理解文意與理解語言緊密結合,突出教學重點,突出思維訓練。

【設計實施】

1.層層對比揭秦過。

[設疑討論]“過秦”,即言秦之過。作者以秦的興亡史實爲基本依據,採用對比方法,層層推進,水到渠成指出秦亡的過失,這充分體現在第5段議論中。朗讀第5段:(1)將段中涉及到的秦國、秦朝、九國(山東之國)、陳涉四種力量用數學符號“〈”連結排列起來;(2)按例句“‘秦人開關延敵……而天下諸侯已困矣。’這是秦國的實力與九國之師相比”,從本段中找出包含(1)其餘三項對比的句子;(3)說明作者是如何在對比分析中歸納出結論的。

[明確](1)四種力量的對比可以表示爲:陳涉〈九國〈秦國〈秦朝。(2)“山東之國與陳涉度長大……不可同年而語矣。”這是山東九國之師與陳涉相比;“秦以區區之地……而朝同列。”這是秦國與統一天下的秦朝相比;“然後以六合爲家……何也?”這是最強大的秦與最弱小的陳涉相比。(3)從對比中可以看到,最弱小的陳涉起義時,面對的是最強大的秦朝。一個“何也”,水到渠成,把焦點逼示出來:“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點撥]作者議論秦的過失,首先肯定地理條件沒有變,接着採用多項對比的論證方法,層層推進。最詳細的是陳涉與九國的對比,從各個角度對比,極言陳涉弱小;其次是秦國與統一天下的秦朝相比,強調秦朝的強大。九國與秦的'對比包含在上面第二個對比中,不夠明顯,但例句從課文第2段找來明顯的句子,已經明確。不能忘記陳涉與秦朝的對比。對比得出的結論是自然而然的,既告訴我們秦亡的原因,也點明瞭課題“秦之過”。當然,“秦之過”主要是“仁義不施”而非“攻守之勢異也”。充分利用課文註釋理解詞句,注意連用“也”字的語氣及其強調作用。

[說明]這一段議論是全文的重點,需要反覆朗讀與全面理解。抓住對比即抓住了重點綱目;用數學公式來表示課文內容,激起學習興趣,引起學生積極思考;緊扣原句,促使學生細讀課文,理解文句詞語,抓住重要句子、重點詞語。學生學習分析和理解文意、文句的過程,也是自學文言文能力提高的過程。

[板書]

2.攻守勢中看興亡。

[設疑討論]“攻守之勢異也”,是對文章1~4段秦興亡史實的概括議論,先從第5段中分別找出一句話概括“攻”與“守”的史實;然後自讀1~4段,說說哪些段寫“攻勢”,哪些段寫“守勢”,並從各段中找一句原句表明“興”或“亡”的史實。

[明確](1)“秦以區區之地……而朝同列”議論的是“攻勢”;“以六合爲家,殽函爲宮”議論的是“守勢”。

(2)第1~2段及第3段第一層“及至始皇……威振四海”寫“攻勢”,第3段第二層寫“守勢”。

(3)興:“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強國請服,弱國入朝;鞭笞天下,威振四海。”亡: “山東豪俊遂並起而亡秦族矣。”

“攻”是以雍州之地爲本,採取一系列措施;“守”是以整個天下爲本,採取了更爲嚴密的措施:秦從諸侯變成了天子,守的力量比攻的力量更強大,結果卻走向反面,更令人深思。

[點撥]“攻”指依靠權謀武力,擴張土地,奪取天下,吞併六國;“守”指採取種.種措施鞏固政權,保住秦王朝的帝位。第3段第一層的七字排偶句,寫的正是秦始皇攻取天下、統一六國的巔峯。“興”指秦國強大起來,不能用表達措施的句子來表明,而要選擇能夠表現一個階段強大的句子。

[說明]該討論題一方面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抓住中心句引發開去,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閱讀語段,篩選信息,學習歸納。另一方面由意而言,促使學生認真自讀課文,正確理解文言詞語和句子,掌握文言知識。

[板書]

3.秦過爲鑑可治國。

[設疑討論]秦的過失主要是“仁義不施”,請從課文中挑出秦“仁義不施”的語句並加以解釋,說說秦的過失告訴我們什麼道理。

[明確](1)秦有餘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屍百萬,流血漂櫓;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2)執敲撲而鞭笞天下。

(3)百越之君俯首繫頸,委命下吏。

(4)士不敢彎弓而報怨。

(5)廢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殺豪傑。

(6)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

秦在奪取天下的過程中,依靠武力,致使六國慘敗,“伏屍百萬,流血漂櫓”,已經蘊藏着導致失敗的尖銳矛盾。秦統一天下,攻守之勢轉化以後,不但不施仁義,反而變本加厲,用嚴酷的刑罰奴役百姓,迅速導致大規模起義,致使帝王之業土崩瓦解。這一史實充分顯示出民心向背對治國的重要性。賈誼採用鋪張渲染的手法言秦之過,是借秦作鑑,猛敲警鐘,勸諫西漢統治者施仁政。

[點撥]“仁義不施”,換種說法是“施行暴政”,這在秦攻取天下中也必然有所表現,在固守天下中表現得尤爲厲害。主要體現在治國措施中。

[說明]將“仁義不施”這一抽象道理具體化,訓練了學生篩選信息、理解文意、理解文句等能力,思維深刻性訓練、鑑賞評價訓練、語言訓練都得到落實。

[板書]

[總評]文言文教學要提高教學效率,首先要“減肥消腫”,引導學生抓住重點,積極思維,學會自讀。本設計突破“字字落實,串講課文”的傳統教法,從標題入手,抓住全文中心句和重點語段,在論證方法、論據材料和寫作主旨三方面設置討論題,注意“意”“言”結合,創設啓發思考、指導讀書的情景,讓學生在讀書和思考中理解文意,掌握字詞,培養自讀能力,爲本單元其他課文的講讀或自讀提供了一個教學思路。

高一語文《過秦論》原文

秦孝公據殽函之固,擁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窺周室,有席捲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併吞八荒之心。當是時也,商君佐之,內立法度,務耕織,修守戰之具,外連衡而鬥諸侯。於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孝公既沒,惠文、武、昭襄蒙故業,因遺策,南取漢中,西舉巴、蜀,東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諸侯恐懼,會盟而謀弱秦,不愛珍器重寶肥饒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從締交,相與爲一。當此之時,齊有孟嘗,趙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寬厚而愛人,尊賢而重士,約從離衡,兼韓、魏、燕、楚、齊、趙、宋、衛、中山之衆。於是六國之士,有甯越、徐尚、蘇秦、杜赫之屬爲之謀;齊明、周最、陳軫、召滑、樓緩、翟景、蘇厲、樂毅之徒通其意;吳起、孫臏、帶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頗、趙奢之倫制其兵。嘗以十倍之地,百萬之師,叩關而攻秦。秦人開關延敵,九國之師,逡巡而不敢進。秦無亡矢遺鏃之費,而天下諸侯已困矣。於是從散約敗,爭割地而賂秦。秦有餘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屍百萬,流血漂櫓;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強國請服,弱國入朝。

延及孝文王、莊襄王,享國之日淺,國家無事。及至始皇,奮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御宇內,吞二週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執敲撲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爲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俛首繫頸,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築長城而守藩籬,卻匈奴七百餘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報怨。

於是廢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殺豪傑;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銷鋒鏑,鑄以爲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後踐華爲城,因河爲池,據億丈之城,臨不測之淵以爲固。良將勁弩守要害之處,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爲關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孫帝王萬世之業也。

秦王既沒,餘威震於殊俗。陳涉,甕牖繩樞之子,甿隸之人,而遷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賢,陶朱、猗頓之富;躡足行伍之間,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將數百之衆,轉而攻秦;斬木爲兵,揭竿爲旗,天下雲集響應,贏糧而景從。山東豪俊遂並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陳涉之位,非尊於齊、楚、燕、趙、韓、魏、宋、衛、中山之君也;鉏耰棘矜,非銛於鉤戟長鎩也;謫戍之衆,非抗於九國之師也;深謀遠慮,行軍用兵之道,非及向時之士也。然而成敗異變,功業相反也。試使山東之國與陳涉度長絜大,比權量力,則不可同年而語矣。然秦以區區之地,致萬乘之勢,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餘年矣;然後以六合之家,殽函爲官;一夫作難而七廟隳,身死人手,爲天下笑者,何也?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