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語文識字教學反思15篇

語文識字教學反思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4W 次

身爲一位到崗不久的教師,我們需要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對學到的教學新方法,我們可以記錄在教學反思中,那麼什麼樣的教學反思纔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語文識字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分享。

語文識字教學反思15篇

語文識字教學反思1

今天我要求學生自已讀課文,學生並不起勁,有的還要悄悄的玩。我想了想加了句,一會咱們挑戰讀。哈,這可好,學生讀得一下子聲音也大了,精神頭也足了。看來小孩子具有表現欲和好勝心是一點也不假呀。每次挑戰的結果都非常的好。因爲今天的課文中有幾個詞好難,筆劃多,而且也不常見。有的差一點的學生可能很難學會。於是我又想到一招,要在一會挑戰的時候,不再是一個一個的,而是由一桌的同學挑戰另一桌。我在暗中觀察,有的孩子不會同桌合作,只是自己讀。而一對學習不算太好的'學生反而合作的非常的好,兩個一塊讀。於是我在挑戰開始的時候,先表揚了他們,又讓他們站起來挑戰,結果他們果然讀得非常的好,另一對學生雖然一個是學習較好的,一個是中等生,可是竟然沒有賽過他們。這麼好的例子在眼前,我要大家也向他們學習,好好合作。又給了他們兩分鐘的時間再準備一下。孩子們顯然學會了合作的方法,紛紛兩個人一塊讀,有不會的,同桌也能主動告訴了。第二次挑戰讀的效果非常的成功。我再一次體會到教給方法比教給他們知識更重要這句話。

語文識字教學反思2

《識字8》中有幾個字容易和其它字混淆,有些部位容易寫錯。於是,在課堂上,對於容易混淆的字,我特別花了點時間引領學生進行分析、記憶。這些容易混淆的字有:鴉-鴨、朗-郎、鳥-烏、鷹-雁,“朗”字左邊部分與“腿”字右上部分容易混淆、“腿”字右下容易寫成建字旁、“雕、雁”容易將右邊少寫一橫、“胸”右內是“兇”容易少寫一豎。

教學過程中,我採主要採用比賽的方式進行教學,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不把問題留到課後,不讓問題遺忘,及時解決,當堂認清。

將易混淆的詞語進行板書並且進行多次朗讀,加深對它們的印象。在此基礎上,和孩子們玩組詞比賽,點到哪個字,就舉手組詞,看6個小組哪個組組的正確的詞多。孩子們積極性很高,爲了比賽的勝利,他們都很小心地進行了思考,進行了正確區分,氣氛很濃郁。比賽結束,還給勝利的前三組小組加了五角星,鼓勵孩子們好好聽講,接下去還有機會比賽得五角星,孩子們信心滿滿。

像容易寫錯部位的字,先讓孩子們說說預習時容易寫錯什麼字,然後進行默字比賽。每組派一名代表上臺進行默字,正確的給小組加分。孩子們的情緒比較高漲,因爲很多孩子有了課前的預習和課堂上的認真聽講,底氣很足,默寫情況良好。

語文識字教學反思3

本文屬低年級識字教學,識字教學弄不好就會顯得枯燥無味,再加上本課的識字量較大,學生初次接觸形聲字,教學難度也較大。因此我在教學前做了充分的準備,儘量把一節單調的識字課上得豐富多彩,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

我覺得自己本節課最大的成功點在於以下幾點:

1、利用實物圖片相結合的方法認識比較單調的小動物名字,這樣圖文結合,既加強了學生對所學生字詞的印象,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認識了大量的生字詞。

2、教學生字時我利用幻燈片出示生字,讓學生自己去觀察所學生字的特點,然後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掌握所學生字詞的認讀和書寫規律,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觀察能力,還更進一步加深了學生對所學生字的印象,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3、閱讀課文時,我採用了多種方法,讓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在反覆朗讀的基礎上逐漸理解兒歌所表達的意思。在閱讀時,還引導學生邊讀邊表演,體會小動物的可愛,從而激發學生對小動物的喜愛之情,同時還教育學生珍愛小動物。學生還認識到小動物也是有生命的我們要愛惜小生命。

4、在教學結束後,我還給學生布置了一道課外拓展練習,佈置本題的目的在於培養學生的說寫能力,讓學生在家長的幫助下,觀察其它小動物的活動,模仿本文編成兒歌並寫下來。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想象能力,達到了素質教育的目的。總之在整個教學活動中,我儘量做到了發揮學生主體地位,教師只起到一個引導作用,培養了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

但在本節課的教學過程中也還存在很多不足之處,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在引導學生閱讀時,做得還不是很到位,學生閱讀的方式還不夠靈活多樣,學生的閱讀能力也不是很好,特別是像分組讀或是齊讀時,學生配合得不是很默契。

2、指導學生書寫生字做的也還不夠好,學生雖然能通過觀察,瞭解到書寫生字時該注意哪些,但表達還不是十分準確,學生的注意力也不是很集中,在今後的教學中還應該多加培養。

3、對年級學生來說組織教學做得也還不夠好,雖然大多學生學習時注意力還比較集中,但還有少數學習成績不怎麼好的,始終不能集中注意力去聽,對老師提出的問題是一知半解。

對於以上不足之處,在今後的教學中要儘量改進,不但總結反思,發揚優點克服不足,使自己的教學水平更上一個新臺階,真正達到教書育人的目的。

語文識字教學反思4

《識字五》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二年級上冊的一篇識字課。本課是由五則諺語組成。它的教學目標是在識字和寫字的基礎上,激發學生收集諺語的興趣。對於本課的構思,我是這樣思考的:

一、創設教學環境,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課程改革的經驗告訴我們應把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放在首位。要讓學生把學習當成一種享受,這樣,學生樂學,便會積極投入其中。於是,開課以拔河的形式進入,創設了愉悅的氛圍,讓學生走入“諺語王國”,先感受諺語告訴我們的道理,再學習諺語。識字中,通過各種方式的讀,正音。這種教學情境的設立,學生有了一種“在學中玩,在玩中學”的'感覺。他們主動地學習,又爲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奠定了基礎。

二、把課堂還給學生,在形式多樣的朗讀中發展語言。

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爲。在課堂上,把時間留給學生。讓他們多讀書,多思考,多交流,多表達。讀書指導具有層次性。利用多媒體,在學生理解的基礎上朗讀,感悟。讀書形式多樣,鼓勵學生創新,想出與衆不同的趣味讀書方法。

三、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

在課堂中,我不斷地讓孩子們總結出好的學習方法,如好的預習習慣,多方面蒐集資料的能力等。

“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雖然這節課設計得比較新穎,課堂效果也不錯,但細細品味,也有許多不足的地方。如時間分配還不夠合理,教學機制還有些缺乏等等。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我將虛心向有經驗的教師請教,不斷學習,不斷改進,把語文課上得更好,更出色。

語文識字教學反思5

課文中大量的、抽象的歸類識字,決定了識字教學是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因此,本單元的教學我以遊戲爲主,在教學中充分利用遊戲的形式調動學生學習生字的興趣,如在教學中我會進行“找朋友”的遊戲,把卡片分給學生,讀出生字的章節,生聽後拿出對應的生字讀出來並組詞。用偏旁歸類認字,做字謎的.方法讓學生認字。

一課後都有十幾個生字,對農村一年級的學生來說,真的有點困難。學習好點的,家長關心孩子學習的,這樣的孩子能記住每一課的生字,但家長如果不怎麼管自己的孩子的學習的,那孩子就有很多的字不能掌握。我們班就有近一半的家長是不管孩子 學習的,只顧自己加班。所以也就有一大批的學生每一課的生字都是不能全部記住的,甚至一課十多個生字,他只能認一兩個。這給我的教學帶來了很大的阻礙,我只能平時多抽時間給這些學生認記生字,鞏固生字。要掌握生字,就要不斷地讓學生在情境中鞏固,所以我想辦法讓學生多讀一些課外的讀本。這樣不但能讓學生記住更多的生字,還能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

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抓住學生的每一“閃光點”,及時給予肯定,他們感受成功的喜悅,從而增強他們學習的興趣。我也讓學生在黑板寫字,請學生當小老師評一評,每個學生都有機會 評點他人,被他人評點,學生往往顯得異常激動,特別渴望別人的讚賞。

總之,在識字教學上,要合理運用多種形式,讓學生記憶大量的生字。

語文識字教學反思6

小學二年級語文識字教學反思在教學過程中,我發現我們二年級學生有一個缺點:書寫錯誤,做題粗心,錯題多,原因是書寫隨意,不講格式,作業做完了,從不檢查,針對這種情況,我注意強調書寫格式,並要求字寫得慢些,寫得工整,格式不對,書寫不工整,一律重新做過,經過一段時間,書寫方面有了一定的進步,但題還是錯得多,於是我在班上宣佈了這樣一條規矩,如果語文作業連續五次既工整又正確,老師就獎獎品,這樣激發了優生的積極性,一部分學生是懶習慣了,對此無動於衷,怎麼辦呢?當然還有辦法,每天作業錯了的重新改過,改正確了纔算過關。學生在"玩"

中學語文,體驗學習語文的快樂。在識字方面,這一學期學生學習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學習利用漢字的表意特點來分析字形,並對認字方法有比較系統的歸納整理,學生基本上都學會了運用不同的認字方法來獨立識字。在教學中,我還注重將學生引領到生活當中去識字,激起學生識字的極大熱情。鼓勵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整體識記生字,提倡個性化的識字方法。

讓學生尋找出自己認爲最有效的'識字方法,通過不斷的求異,激活學生思維,"玩"出價值。一個字有多種識記方法:看字形認字、跟據部首猜字義等等,學生的發散思維的"玩"中學得快樂。

再如畫畫的方法記一記會意字;將所學的字、詞貼在家中的實物上"復現"在寫字方面,寫字是一項重要的語文基本功,是鞏固識字的手段,對於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起着重要作用,必須從小打好寫字的基礎。"一個人的字寫得好與否,不僅僅是個人的"門面",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他的學習習慣、意志品質及性格特點。

因此,教學時我採用了"讀字、範寫、評議、試寫"的程序:"讀字"時,讓學生討論"寫這個字時哪一筆最關鍵""寫這個字哪一筆最容易寫錯"或"你想提醒大家注意哪些地方"等問題,整體把握寫字的規律;在範寫之時,讓學生評議老師的範字,引導學生觀察、發現、把握寫字的要領;讓學生對老師評頭論足,運用形體動作學寫筆畫、作業展覽、評選書寫閃耀明星等方法,激發了學生寫字的興趣,提高了學生寫字的技巧。

語文識字教學反思7

這篇識字的主題是軍事,把有關軍事的武器、術語串成一篇韻文。教學時初讀課文,重點點出容易讀錯的音,猩猩後一個音要輕讀;海疆疆是三拼音。理解詞語,讓學生圖文對照。看圖用上詞串中的詞,讓學生加深對詞的理解。當講到導彈時,不知自己怎麼就給同學們介紹起導彈來,導彈可分爲很多種,有飛毛腿導彈,愛國者導彈,洲際導彈等等,學生開始來點精神,我一見學生有興趣,不禁又開始滔滔不絕只要人們在自己家裏,利用儀器控制,鎖定哪個目標,哪個目標就被擊中。關在家裏就能打仗,多神奇啊!象伊拉克戰爭才說到這就有學生就驚呼:哦,伊拉克戰爭我在電視裏有看過。美國人打伊拉克就是利用導彈進行打戰,伊拉克的武器設備太落後了,結果美國打勝了。所以只要同學們努力學習,將來發明先進的軍事武器,用來保衛祖國,就不怕被別人欺負。學生很認真地聽。使我不禁想到初中時教歷史的老師。

原先教歷史的老師不教了,換成鄰班的語文老師教我們班歷史。聽他的課是一種享受,就像聽故事一般。至今我還記的他教金國打宋朝的歷史時,引經論典。還說金庸寫的武俠小說《射鵰英雄傳》中,就是以這段歷史爲背景的,寫郭靖去襄陽守城,阻止金兵入欺。講到最後他都會以一句:跑題了,跑題了。來結束話題。當時的`我對武俠小說很迷戀,聽得津津有味。考歷史時從來不去背,稍微複習一下就能考很好。年少的我對他淵博的知識佩服得五體投地,只恨他不是我班上的語文老師。

一直追求自己的課也能讓學生有聽故事般地感受,可自己還有很多方面需要充實。偶爾跑題一下又何防?但只能是偶爾爲之,太常就偏離本位了。

語文識字教學反思8

識字一的教學,學生剛剛接觸漢字,還是比較新奇的,也激起了學生的求知慾望,但認識漢字卻是的一大難題,很多同學當時記住了,過後又忘了,針對這一情況,在教學中,我採用了多種方法認記生字,講解識字的.方法。分析生字時,注重筆畫、結構的教學,讓學生多讀多練,如:齊讀,分組讀,自由讀,開火車讀等,使學生都有鍛鍊自己的機會。儘管這樣,第四課《操場上》仍有很多同學(約三分之一)生字不能夠全部識記,所以我感到識字教學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在書寫方面,由於學生以前沒有接觸漢字的書寫,所以書寫很不規整,我發現問題後,及時糾正處理,從筆畫入手,嚴格田字格的佔位要求,有書寫不認真的,我手把手示範,做到學生提筆就要想方設法把字寫漂亮,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語文識字教學反思9

《識字7》是一年級下冊的一篇識字課,學生通過“對子歌”的學習,不僅完成識字的任務,還要初步領悟“驕傲”、“虛心”、“熱情”、“誠實”等詞語的含義,從而學會一些做人的.道理。但由於學生年齡尚小,對課文中所表現的情感,領悟起來有一些困難,只憑教師的說是不夠的,所以在教學中我遵循低年級學生認識事物的規律,藉助圖片把學習語言同學生的生活實際緊密聯繫起來,並充分利用文本這個範例,讓每一個學生在生活中去學生字、學語文。但這一點也需要自我反思,如果能"以讀代講",可能比只看畫面效果好些。

課中鞏固生字的環節我採用了學生喜歡的“寵物小精靈”卡通圖片(每個圖片後面都有生字),讓孩子們爭卡片讀生字,激發了學生的興趣,活躍了課堂氣氛,達到了預期效果。

教師是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我認爲我對教材的把握還不太準確,學生對“驕傲”、“虛心”、“熱情”、“誠實”等詞語的含義還沒能做到加深理解,在加深學生理解詞語方面還需要加強努力,讓學生成爲學習的主人。

語文識字教學反思10

學生能在一定的語境中認識或猜認生字,但識字量大了以後,單獨出示某個生字學生有時就拿不準了,有的混淆,如形近字、音近字等,有的搞亂次序,如葡萄,單獨出示時把“葡”當成“萄”或把“萄”當成“葡”。因此,讓學生精確分清字形,特別是字形的細微之處,正確建立起音形義之間的聯繫是這一階段識字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具體可以採取的'策略是讓學生在語言環境中記生字。

如設計活潑多樣的教學方法,在遊戲、活動中鞏固識字;課堂上把生字編成一段文字,讓學生認讀,如學了《識字7》後,有位老師自編了這樣一段話:孔嬉是錦州市靈鷹小學的學生。這學期他參加了“紅領巾護鳥小分隊”。一天,他正在樹底下聽黃鸝和百靈唱歌。一位小弟弟走來了他撿起一顆石子往樹上扔去,嚇得小鳥們急忙往叢林深處飛去。這段話中蘊涵了8個生字,學生在語境中進一步認識了這些生字。

當然,我們還可以提倡課外閱讀,在課外書中生字不斷復現,得以鞏固。總之,孤零零地記生字容易造成生字的回生,我們要多爲學生創設一些語言環境,幫助他們記生字。另外,本冊教材後面只有生字表沒有詞語表,但我覺得把生字放在詞語中識記效果更好,詞語的積累也是必不可少的,老師應該及時補充或藉助文本劃一些詞語讓學生掌握。

語文識字教學反思11

輕輕地翻開《識字5》,品讀着文中的詞串,腦海中就構起了一幅迷人的冬景圖。有大雪紛飛的雪景,有歲寒三友的風姿,有冬眠的小動物,還有活潑可愛的孩子們。這裏的四行詞語,是很有特點的,一行詞就是一幅畫面。於是,循着這一特點,展開了教學——。

第一行是有關氣候的詞串。“寒流”這個詞語學生不太熟悉,我就告訴學生寒流就是我們常說的“冷空氣”,接着,我就問孩子們,冷空氣來了,氣溫怎麼樣啊?孩子們馬上接上去說天氣冷了。讀到“大雪”時,我就問孩子們樹木、房屋、田野發生了哪些變化?隨機補充了些描寫大雪的成語:鵝毛大雪、銀裝素裹、白雪皚皚、冰天雪地。最後,我指導孩子們讀詞語,要讀出畫面來,把一個個詞語變成一句完整的`話。

第二行是三種不怕冷的植物,也就是歲寒三友。在教學時,我補充了詩歌《梅花》、《竹石》、《青松》給孩子們誦讀,再讓學生把蠟梅、翠竹、蒼松與其他怕冷的植物進行比較,孩子們發現很多花都謝了,只有蠟梅迎着寒風開放。其他樹木都掉光了葉子,光禿禿的,而蒼松、翠竹依然一身綠色,挺立在風雪中。在詩歌的誦讀中,在與其他植物的對比中,這些耐寒植物勇敢堅強的品質,學生感受的越發深刻了,同時歲寒三友的名字也牢牢刻在了他們的腦海裏。

第三行是三個小動物,看到這些小動物,小朋友的嘴裏情不自禁地會蹦出這樣的句子,如:螞蟻躺在裝滿糧食的洞裏過冬了,小刺蝟、大蟒蛇躲在洞裏睡懶覺,睡得又香又甜呢!接着,我讓學生說說你還知道哪些小動物也是要冬眠的,孩子們爭先恐後,說了許多,在不知不覺中,拓展了課外知識。

第四行是冬季鍛鍊的體育運動,除了這三項,我還讓學生說說你會在冬天幹什麼呢?有的說打雪仗,有的說堆雪人,有的說滾雪球,有的話賽跑,十分有趣。接着,我就讓學生練習說話:“小朋友們不怕冷,他們在雪地裏有的……有的……有的……”

看似簡單的12個詞語,可以挖掘的知識還真多。而教師就要做學生的引路人,引導學生進行知識的整合,不斷增加積累,拓展知識面。

語文識字教學反思12

識字是寫作和閱讀的基礎,也是學習能力的基礎。小學低年級學生的思維特點是具體形象思維爲主,剛剛入學的一年級學生,一打開課本就是大量的、抽象的歸類識字,這就決定了識字教學是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怎樣才能讓學生愉快輕鬆的識字呢?下面,我談談這學期我在識字教學中的一些做法:

1 .利用遊戲的形式,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 。

興趣是激發兒童從事學習的動力。遊戲是兒童喜聞樂見的形式,兒童喜歡模仿,喜歡重複,喜歡錶現。我在教學中充分利用遊戲的形式調動學生學習抽象文字符號的興趣,不斷採用兒童喜聞樂見的形式來進行教學,如:猜字謎,找朋友、風車轉轉、郵遞員送信??將這些兒童學前生活中的遊戲引入課堂,使課堂成爲學生學習的樂園。學生在課堂上感受到了學前遊戲的樂趣,對識字就會興趣盎然。

2.讓學生做字卡,在學中識字。

爲了讓學生能夠快速的識字,我讓學生提前做生字卡片,正面寫生字,背面寫拼音,學生很樂意做字卡。第二天先學生字,然後讓同桌兩人利用字卡互相幫助識字;有時讓學生做“擺長龍”遊戲,複習鞏固生字。另外,我還要求學生收好字卡,製作了“識字袋”。每週將字卡拿出,認識上面的字。孩子在體會成功的同時又複習鞏固了所學生字。長此下去,“識字袋”漸漸重了,孩子們的識字量也逐漸增多了,知識更加豐富了。

3.給字配“畫”,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

愛因斯坦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爲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動着進步,並且是知識進步的源泉。”在識字教學中,我根據學生思維的特點,引導學生想象,幫助他們把抽象的符號具體形象化,培養學生的識字能力。

4、教會學生同時運用眼、耳、腦記住字形

聽課是重要的學習途徑,又是很難掌握的學習技巧。讓學生同時運用眼、耳、腦去積極地捕捉知識。眼,要注意看老師寫在黑板上的字及筆順。耳,要善於發現老師指出的重點,如老師說“雪”字上面是“雨字頭”,“雨字頭”第三筆是橫鉤,不要寫成橫折或橫折鉤;“牙”,共4筆,第二筆是豎折,不要把它寫成兩筆等。腦,要牢記字的讀音、字義、字形。簡單的字,如“畫”“葉”可以運用已有知識,自己分析字形;“幾、用、筆”可與熟字“兒、同、毛”比較字形,加深記憶。

5.小組合作學習。

剛入學的兒童大部分不會與他人合作,現在一般都是獨生子女,有的孩子甚至不願意與他人交往。但是通過我一學期的培養,學生已初步形成合作習慣。在識字教學時,我通常先讓學生嘗試讀課文,不會讀的除了藉助拼音認讀以外,還讓他們請教小組裏的其他同學或老師。在這一環節裏,小組成員就可以實現異質互補,會的教不會的,達到互相幫助、共同提高的目的。在學了一篇課文後,可以讓小組裏的同學互相聽讀課文,辨識生字,並告訴他們:如果你的同學讀得好,請你誇誇他;如果你的同學需要幫助,請你幫幫他。這樣做,既讓識字量多的孩子更有自信,也會讓暫時有困難的學生及時獲得幫助。

6.在閱讀中識字。

每一週我都精心準備一個有教育意義的故事,在閱讀課上講給學生聽,並且告訴學生“老師通過讀書知道的”,大大調動了學生的讀書積極性。過兩、三週進行一次評比,選出“故事大王”。這樣,學生不但記住了故事,而且還學會了很多字。

7.課外識字。

課內識字是識字教學的.主要途徑,但並不是唯一途徑。課堂外的識字往往更加豐富、更爲重要,我們應該積極引導學生進行課外識字,這也是課程改革的重要體現。如:商店裏有“出入口、洗手間、收銀臺、產品介紹”,街道上的廣告牌??這些都是能充分利用的識字活教材。

新課標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只要我們老師切實轉變教學觀念,努力創造一種開放、靈活、有活力的新課堂教學模式,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進取精神,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從課本、課堂中走出來,走向生活,在生活中學習,讓生活成爲學生學習的資源,真正體現“使教材成爲學生的世界轉變爲讓世界成爲學生的教材”的新課標理念,我們的孩子就能真正成爲識字的主人,學習的主人。“課內課外,兩條腿走路”雙管齊下,讓學生識字有滾滾而來的源頭活水,學生的知識寶庫中將是碩果累累。

當然這節課也存在着許多不足之處,如在教學時寫字的時間太少,可以多安排學生寫一個字,以確保對生字的鞏固。

語文識字教學反思13

《識字6》是蘇教版二年級語文下冊的一篇以“詞串”形式識字的韻文,《識字6》教學反思。課文以圖文並茂的形式把孩子們領進了一個神奇的動物世界。文本將12種動物名稱排成4組,每一排都是押韻的詞串,讀起來朗朗上口,富有詩的韻味。並配以相應的圖畫,滲透了動物迴歸自然,保護野生動物的思想,更好地激發學生對祖國語言文字的熱愛。3月16日上午我教學了第一課時的授課,下面我做一下課後的.反思,只有及時的反思,纔能有更長遠的進步。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孩子們的年齡特點告訴我們,他們學習動機的激發與維持,很大程度上不是由於內在的學習需求,而是更多地藉助他人的肯定、課堂氣氛、情境創設等外在因素。因此,孩子們的學習過程往往伴隨着濃厚的個人情緒,他們覺得有趣,就學得積極、主動;反之,就學得消極,被動。爲此,一上課,我就以談話導入的方式激發學生的興趣——帶領孩子們去野生動物園看看。在此,我藉助多媒體,課文插圖全面呈現12種動物,教學反思《《識字6》教學反思》。當形象生動的畫面呈現在他們面前時,學生們的一聲聲驚歎和富有變化的面部表情,讓我明白此時孩子們已經入情入境,個個躍躍欲試,都要上臺指認,爲課文的學習埋下了良好的伏筆。這使我的課堂教學變得豐富有趣。同時,在具體形象的感受中,孩子們的情感和認知也能協調地發展起來。

二、學生主體識字,感受漢字文化

識字、寫字教學要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努力提高學生自學生字的能力。本環節設計堅持先自學而後教的原則,教學本課生字時,分爲兩步:先讓孩子們自學,再人人爭當小老師,把自己學會的字介紹給大家;對有一定難度的,就由老師帶着學。這樣扶放結合,既有利於學生紮實有效地掌握生字,又有利於提高他們學習生字的興趣。比如,我將“獅、猴、猩”三個漢字進行歸類識字。在孩子們已經擁有形聲字知識的基礎上,我一步步引導學生從偏旁(反犬旁,與動物有關,表形)、讀音(表聲)、結構等方面品析這三個漢字,感受中國漢字淵遠博大的文化精髓,提高學生識字的興趣。在此基礎上,書空、描紅、仿寫、臨寫,紮實掌握生字的學習。

三、說話練習,思想教育

教學中,我安排了兩處說話練習,難度逐層提高,夯實語言文字學習。第一處是在詞串中任選一詞說一句話;第二處是在全部學完韻文後,出示“野生動物園的動物真多呀!有( ),有( ),有(),我最喜歡( )的()”的句式進行說話練習。這樣既能鞏固學生對動物特點的理解,又能強化語言文字的運用。在此基礎上,我告訴孩子們,動物是我們人類的朋友,我們應保護它們,不讓它們受到傷害。激發學生強烈地保護野生動物的慾望和情感,以此爲契機,對學生進行保護野生動物的思想教育。

語文識字教學反思14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低年級識字教學的目標是要讓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願望”。有了這種喜歡和願望,纔可以讓學習漢字變得更輕鬆,更主動。怎樣在小學一年級語文識字教學中培養學生能力,讓學生從想學、樂學到主動學習呢?通過實踐,我找到了行之有效的自主識字方法。

自主識字就是讓學生自由選擇願意識記的字、自己選擇不同的方法來記住字形,老師的引導只是體現在恰到好處的點撥上。在教學過程中,要加強學生自主的語文實踐活動,隨着學生經驗的積累,我們也就逐步簡化識記生字的過程,增加學生獨立識字的機會,發揮其主體性,引導他們自己想辦法,發現行之有效的識記方法,獨立掌握生字,並在實踐中不斷運用,形成識字能力。人教社新編的實驗教材在識字的編排上形式多樣,在連、塗、畫、拼、擺等學習活動中,使學生在輕鬆、愉快的學習氛圍中自主識字,啓迪心智。

一、讀讀背背中自主識字

在識字教學中,我根據語文園地裏學生熟悉的古詩,讓他們自己自主學習,讀讀背背古詩的內容,這樣既達到了識字的效果,有豐富了語言、積累了語言。如學生學習古詩《所見》、《春曉》、《村居》這些內容,學生自主識字,在背誦古詩時,學生能夠把字讀準確、讀流利,正確地背誦。

二、認認塗塗中自主識字小學一年級語文識字教學反思xx區集鎮中心小學xxx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低年級識字教學的目標是要讓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願望”。有了這種喜歡和願望,纔可以讓學習漢字變得更輕鬆,更主動。怎樣在小學一年級語文識字教學中培養學生能力,讓學生從想學、

樂學到主動學習呢?通過實踐,我找到了行之有效的自主識字方法。

自主識字就是讓學生自由選擇願意識記的字、自己選擇不同的方法來記住字形,老師的引導只是體現在恰到好處的`點撥上。在教學過程中,要加強學生自主的語文實踐活動,隨着學生經驗的積累,我們也就逐步簡化識記生字的過程,增加學生獨立識字的機會,發揮其主體性,引導他們自己想辦法,發現行之有效的識記方法,獨立掌握生字,並在實踐中不斷運用,形成識字能力。

人教社新編的實驗教材在識字的編排上形式多樣,在連、塗、畫、拼、擺等學習活動中,使學生在輕鬆、愉快的學習氛圍中自主識字,啓迪心智。

一、讀讀背背中自主識字

在識字教學中,我根據語文園地裏學生熟悉的古詩,讓他們自己自主學習,讀讀背背古詩的內容,這樣既達到了識字的效果,有豐富了語言、積累了語言。如學生學習古詩《所見》、《春曉》、《村居》這些內容,學生自主識字,在背誦古詩時,學生能夠把字讀準確、讀流利,正確地背誦。

二、認認塗塗中自主識字

在識字教學時,我引導孩子有意識地關注身邊的漢字,激發學生留心觀察周圍事物,在生活中主動識字,主動運用語文知識解決身邊的問題。採用同桌或小組間相互交流自己的姓氏,說說自己平常認識哪些字,展示識字成果,並交流自己的識字心得體會,最後結合園地的練習,讓學生認一認,把認識的姓塗上顏色。這樣做,能夠激勵學生自主識字,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三、讀讀畫畫中自主識字

我在教學中,通過認偏旁,析字形進行識字,效果較好。如語文園地三的讀讀畫畫,把你認識的偏旁和相對應的字畫上相同的顏色。實踐證明,利用多種形式的練習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興趣盎然中完成學習語文、鞏固基礎知識的任務。

四、隨文識字

在教學中,我很少用隨文識字方法,雖然這種識字方法有很多優點,但我覺得沒有以上幾種效果好,我覺得在教學中,應根據文本的內容用不同的識字方法,纔是最好的識字教學。總之,在以後的識字教學中,我會不斷的學習和探究,讓孩子們想學,樂學。

語文識字教學反思15

《識字6》以詞串的形式向我們介紹了祖國大地不同地區頗具特色的風情。這些詞串組成的韻語,內涵豐富,展現了祖國大地的自然風光,字裏行間充滿着中華兒女的自豪感。憑藉圖畫,誦讀詞串,不僅可以認識本課的生字,還能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關於本課教學的有效性,現在反思如下

一、激趣導入:

心理學家告訴我們,小學生的學習動機的激發與維持,很大程度上不是由於內在的學習需求,而是更多地藉助他人的肯定、課堂氣氛、情境創設等外在因素,因此,其學習過程往往伴隨着濃厚的個人情緒,他們覺得有趣,就學得積極、主動;反之,就學得消極,被動。在本節課中,我努力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變抽象爲形象,變無趣爲有趣。

上課伊始,我請學生看優美的畫面,並充滿激情地說道:“我們的祖國地大物博,景色優美,今天,老師就帶大家一起去遊覽一番,好,我們出發了!”課文導入直觀、自然。課伊始,趣即生。學生充滿了好奇心,馬上就被老師給吸引過來,使整堂課對學生有吸引力,讓學生有滋有味地學,興趣盎然地學。

二、批文入境:

在這堂課的教學中,我始終讓學生進入課文的情景,帶他們遊覽祖國的大好河山:風景秀麗的江南,細雨濛濛,杏花格外嬌豔;海島盛夏,驕陽似火,高大的'椰樹綠蔭如蓋;塞北秋風瑟瑟,駿馬在草原上奔騰;冰雪覆蓋的高原上,犛牛在緩慢前進。課堂上,我讓學生展開想象,用自己的話介紹風光美景,設計了“我是小導遊”的環節,學生的語句完整,語言豐富,彷彿真的當上了小導遊,正向大家介紹美景呢。最後,我讓學生說說自己家鄉的風光,並讓他們用詞串的形式寫了下來。如果能同時配上相關的音樂《天堂》等,生動的畫面,各具風情的音樂,調動學生多種感官,使學生彷彿身臨其境,獲得深刻的體驗,讓學生被深深打動,效果會更好一些。

三、讀中悟情:

在朗讀指導方面還存在着一些不足,本文中一個個詞組成了一個詩篇、一幅圖景,應該讓學生充分地讀,讀出自己的感受,讀出韻味。如果能給學生的朗讀配上音樂。如,朗讀“塞北”這一組詞串時,配上一段塞北風情的音樂,學生會讀得更高昂、激揚;在朗讀“江南”這組詞串時,如果配上一段江南風情的柔和些的音樂,學生就會讀得輕柔、悠揚。讓學生入情入境,以感情朗讀的方式外現表達自己的感受,激發學生對祖國河山的熱愛,這樣的教學效果會更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