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醜石教學反思

醜石教學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5W 次

學習這篇課文我讓學生從寫作順序着手,從醜石難看、礙事、無用幾個方面展開。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醜石教學反思,歡迎閱讀參考!

醜石教學反思

  醜石教學反思1

《醜石》一文是一篇經典散文,被收錄於北師大版六年級語文上冊第二單元“美與醜”。文中講述了一塊外形奇醜的石頭:不圓不方,無形無棱,既不能砌牆,亦不能洗衣,就連孩子在上面玩耍,也會因其不平而磕着碰着,於是乎大家一致稱其爲“醜石”。可就是這麼一塊百無一用、遭人唾棄的石頭,竟會被天文學家一眼看出它不是凡石,乃是一塊隕石。從此它身價倍增,最終以其內在的價值得到世人的認可。

這篇文章的難教之處在於學生對醜石美的理解,因此我將課堂設置爲5個環節。導入環節,我引入學生熟知的關於石頭的傳說故事,女媧補天、精衛填海、猴王出世激發了學生的學習慾望,他們急於瞭解一塊醜陋的石頭會有怎樣的故事。自主讀識環節,用兩個問題引導學生理解醜石的醜:這塊醜石醜在哪裏?用橫線畫出相關句子;人們對它的態度如何?圈出關鍵詞。學生積極讀書,圈點勾畫,學得很到位。合作探究環節,採用多種朗讀形式,如老師範讀第六自然段,指明讀第七自然段,分角色朗讀8——13段,齊讀最後一段,在讀中引導學生找出醜石的不平凡之處:出身不凡,經歷不凡,精神不凡,這也正是醜石的“美”;再舉面貌極具特點的演員、模特的例子,幫助學生充分理解“醜到極處便是美到極處”和“不屈於誤解、寂寞的生存的偉大”精神,最後點出中心:美的發現,要靠識別,靠欣賞,我們要透過事物現象認識其本質。學生經過探討、尋找、聆聽、思考理解了難點,說出了醜石對自己的啓發。寫法學習環節,通過引領學生回顧人們對醜石的'態度變化理解先抑後揚的寫法。隨後學生積累關於美與醜的名言,課堂任務順利完成。

本節課的教學成功之處在於環節的設置和問題的設置都到位了,學生始終有着高漲的學習興趣,在老師的引導下充分發揮了學習主動性,不足之處在於學生受生活閱歷和閱讀積累較少的限制,不能由物及人,對美的感觸還有待加深。

  醜石教學反思2

《醜石》這一課的在教學中,我首先爲學生創設了一個“身臨其境”般的環節,爲學生搭建了一個激發想象、釋放才智的教學平臺,充分發揮學生自主學習、參與學習的教學優勢,把課堂還給學生,使每個學生在快樂中學習,感受到學習的快樂。

在這一課文的教學中,我首先做到了鑽研教材,敢於創新,爲學生創造了思維、想象、表達的寬鬆環境。在學習課文的伊始,我先讓學生在文中找出:這塊“醜石”的“醜”表現在哪裏?開始時村民們怎麼對待它?這時讓學生思考:“如果你看到這塊‘醜石’,你想對它說些什麼?如果你是這塊‘醜石’,你又會想什麼?”在學生思考的同時,教師予以點撥、誘導,使學生積極主動參與,發揮想象。學生經過我這一提問,課堂氣氛馬上活躍起來,爭着舉手表達自己的意見。這樣更能讓學生明白,醜石的外表醜——“醜得不能再醜”。

在教學活動中,我創設情境以文中“天文學家”的身份來到學生中間表演,融入課堂,融入學生中間。我以“天文學家”的身份出現,我介紹說:“這塊‘醜石’原來是天上的隕石,它曾補過天,在天上發過光,發過熱,輝煌過,給我們的祖先帶來光明等等。”學生的眼睛馬上亮起來了,個個都很好奇。於是,我就趁機出示了作者家門前那一塊巨大的“醜石”的圖片,然後再把一些隕石的圖片給學生看,學生很好奇,馬上激發起他們那種學習的熱情和探究的興趣,急着想去了解“這塊‘醜石’的地位發生的如此巨大的變化後,村名們是怎樣對待這塊‘醜石’(隕石)的呢?”接着,我就因勢利導地進入下一環節的學習,就是讓學生也跟着作者“對‘醜石’的醜和美有了重新的認識。”從而引導出本文的兩個中心句“以醜爲美”和“醜到極處,便是美到極處”的理解,讓學生各抒己見,這節課堂上突出了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實現了師生間平等對話。

上完這節課,我深切地領悟到,要使學生主動、富有個性地學習,必須從學生這一主體出發,在課堂上爲他們栽下一棵枝繁葉茂的梧桐樹,爲他們創設一個揮灑自我的樂園,從而實現“我喜歡學,我樂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