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搭石教學反思

搭石教學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4W 次

《搭石》這篇文章就是語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完美結合。文中詩一般流暢的語言,鄉親們水一般清澄的心靈,都給學生一種美的薰陶。下面由小編爲您整理出的搭石教學反思,一起來看看吧。

搭石教學反思

  搭石教學反思1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小學語文教學“要注重情感體驗,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啓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搭石》是湘教版語文第十二冊的一篇精讀課文。湘教版語文《課標》教材編排的特點之一,就是以主題組織單元。本組教材的主題是──讓學生感受“人間真情”。

《搭石》描寫的是一幅幅生動的畫面:秋涼在即,人們精心挑選平整方正的石頭擺放在小溪中;急着趕路的老人,發現搭石不穩,及時調整,滿意才肯離去;一行人走搭石,動作協調有序……課文語言質樸,景中有人、景中有情。爲了讓學生更好地與文本對話,使得學生的情感在對話中流動,我在教學時緊緊抓住“風景”這個詞,深入學習課文。

第二課時的教學,我緊緊圍繞“尋找文章的美”、“文中哪些詞句能讓你感受到美”這樣的問題貫穿整個教學過程,在學生充分感知的情況下,我本着採用自讀想象畫面,自悟體會情感、把教學重點放在體味“美”當中,有情景的“美”,有心靈的“美”,有能想象的到的實際的“美”,有需要我們自己去感悟的“美”,我回味自己的教學,我基本上完成了教學目標。

雖然在教學設計時自己儘量考慮周全,但一堂課下來,靜心思索,感覺課堂教學中存在以下不足:

語言不夠自然流暢,學生談體會時引導不夠到位,還應該讓學生把自己生活中的美多多交流,這樣才能培養他們發現美的能力。

另外,還犯了一個教學生涯一來最低級的一個錯誤,就是把“一行人”的“行”讀錯音,這充分說明了自己知識面的狹窄,視野也不夠開闊,外出聽課的學習機會太少,今後應多向他人學習,補己之短,把教學工作做得更好。

  搭石教學反思2

《搭石》是一篇鄉土氣息濃厚的文章。課文通過質樸感性的筆觸把我們帶入了鄉間人們秋涼擺搭石、路人修搭石、人們協調有序走搭石、相互謙讓走搭石、年輕人背老人過搭石的一幕幕如畫的風景圖,體現了人們純樸、勤懇、老幼相敬的可貴品質和一心爲他人着想的美好感情,表達了作者對家鄉人、家鄉事無限而深刻的懷念之情。《搭石》所在單元是讓學生感受人與人之間純真的感情,體會互相關愛帶來的快樂和幸福。選編本課的意圖,一是讓學生從鄉親們擺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體會到其中的人性美,培養孩子們從小要有謙讓,友善,助人爲樂的道德品質;二是學習作者從不起眼的事物中發現美、感受美,做一個心靈美的孩子。

一、以“尋找美”貫穿全文

這篇課文文字並不深奧,但其間傳遞的情感卻是豐富的。這正爲學生的個性化閱讀提供了想象的空間。一開始,我就以“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爲美的切入口,讓學生在體會搭石的自然美的基礎上,挖掘出其蘊涵的情感美。接着,出示問題——“請細細地讀讀課文,一邊讀一邊體會,文中的那些詞句讓你感受到美呢?”欣賞“搭石”,尋找美的畫面。急着趕路的老人,發現搭石不穩,及時調整,滿意才肯離去;——助人之美,行人走搭石,動作協調有致,聲音踏踏,清波漾漾,人影綽綽;——和諧之美。如果兩個人同時過溪,招手禮讓,閒話家常;——謙讓之美。要是誰偶遇老人,蹲身下伏,揹負過溪;——尊老之美。

爲了將學生的真實體會在朗讀中一次次的提升,所以在學生每次交流感悟之後,齊讀中心句: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有了真切體驗,有了情感鋪墊,有了機會傾訴,學生的感情正如這搭石一般,在不斷地延伸、傳承。美是永恆的主題,學生們自讀、自悟,在尋找美,欣賞美的同時,感悟自然的美,感悟和諧的美,感悟平凡的美。

二、以“欣賞美”感知文本

學生在體驗訴說這些美的畫面時,腦海中其實已經生成了豐富的人物形象,此時,老師適時地指導朗讀,力求通過有感情地朗讀進一步強化這種細膩的情感體驗。讀書是師生,尤其是學生與作者進行心靈對話的過程。

在學生對“搭石”有了一定的瞭解感悟後,再組織學生運用多種形式,進行不同層次的讀書活動,使其感悟體會“搭石”的美,欣賞一幅幅動人的畫面,從而實現教師、學生與課本對話的目的。在教學中,根據不同內涵的美採用不同的方式進行詮釋,以達到學生與文字的心靈對話。如行人走搭石,動作協調有致,聲音踏踏,清波漾漾,人影綽綽。

這種和諧之美,我就採用自由練讀、指名讀、齊讀的方式,不僅讓學生在體驗了行人走搭石的和諧,更使學生親身感受朗讀中的和諧之美;再如體驗“老人來走搭石,年輕人揹負過溪。”的敬老之美時,我通過和學生模擬情境對話,讓學生有了身臨其境之感,並深刻感受家鄉人的心靈美和淳樸的鄉風、民風。

三、以“發現美”延伸課文

“是啊,美無處不在,就連搭石這麼不起眼的小事物都有美。”作者就是從一件很小的事物中發現了美。在我們身邊哪裏也可以找到美?“知識拓展是本節課又將詮釋的一個層次。

我在引導學生尋找美、欣賞美了之後,將這一深刻的感悟延伸到了學生的生活實際中,希望通過學生的慧眼讓學生找到自己身邊的美,欣賞這些不起眼的美,珍藏這些細微之處見真情的美。

四、注重聽、說、讀、寫的訓練

在課堂中,讓學生通過多種方式的讀,讓學生接觸文本,與文本對話,與作者對話。通過自讀,深入瞭解課文內容感悟文中蘊涵的美。通過”假如——來走搭石,——“訓練學生的說話能力,通過”美就在身邊,美就在——“這種句式,讓學生把找到的美說一說,以訓練學生的思維、語言內化與表達。通過朗讀,談感,聽配樂朗讀,描繪畫面,培養學生傾聽的良好品質。

這樣的美也在你我身邊,就蘊含在那一件件微乎其微的小事中,通過充分的說,讓學生深切感受到要以美的心去對待他人,以美的言語去溫暖他人,以美的行爲去付諸行動,我們的世界會更加美妙,生活會更加幸福。

  搭石教學反思3

《搭石》是人教版語文《課標》教材四年級上冊的一篇精讀課文,本組教材的主題是──人與人之間純真的愛。《搭石》這篇課文語言質樸,意境秀美,字裏行間洋溢着濃郁的生活氣息。使我一次又一次地感受到一種看得見的美和看不見的美在文本中和諧共生。

根據本文特點,結合新的課程理念,本課在教學時我注重以人爲本,以讀爲本。採取情境體驗式教學法,引導學生緊緊抓住”搭石,構成家鄉的一道風景。“這一主題,教學中以學生自讀自悟爲基礎,注重引導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體驗、感悟,在讀中積累、內化,在讀中欣賞、昇華。把”美“這條主線,貫穿於課堂始終。

在教學中我通過初讀課文整體感受,帶着什麼是搭石?搭石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來讀書,即爲讀書設立了目標,又爲下面的教學做好了鋪墊。接着主要以這兩個爲什麼抓手,層層深入的去解讀什麼是搭石、尋找搭石的美。在尋找搭石的美這一環節,我引導理解內容的主要方法有:

1、通過理解重點詞句進而理解內容;例如:教學一排排人走搭石時的情景時,通過理解”協調有序、清波漾漾、人影綽綽“來讓學生感受到協調美、畫面美。

2、通過邊讀邊展開想象,把課文描述的內容在頭腦中形成畫面,以此來理解課文內容。例如,在教學清波漾漾、人影綽綽時,讓學生展開想象:那將會是一副怎樣的畫面?讓學生從字裏行間感受到文字背後的美。

3、爲了使學生豐富和深化學習的內容,我從課文的實際出發安排了一個小練筆。主要是爲了讓孩子們能感受到並體會到小山村的那種淳樸的美,那種人性的美。

教學永遠是一項遺憾的勞動,雖然預設時考慮周全,但是真正教學時未必達到預期效果。靜心思索,感覺課堂中存在以下不足:

1、由於時間關係,原來預定的”小練筆“臨時改成了課後練習,使寫的訓練沒有完成。

2、由於在教學中既想使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又想體會文章表達的情感,還想滲透寫作方法。設計的內容太多,講授的內容太細,不敢大膽的放手,因而對文章分析理解不是很到位。

新課改的探究之路還很長,如何真正落實新課改的思想,是我今後教學思考和實驗的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