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走我們去植樹》教學反思範文

《走我們去植樹》教學反思範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5W 次

作爲一位優秀的老師,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課堂教學,通過教學反思可以快速積累我們的教學經驗,那麼寫教學反思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走我們去植樹》教學反思範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走我們去植樹》教學反思範文

《走我們去植樹》教學反思範文1

今天上午第一節課,我上了第一課《走,我們去植樹》,在此之前的兩天時間交給他們如何預習,今天檢查學生的朗讀情況,發現孩子們的朗讀水平還是很好的,很有感情,但還是不夠通順流利,不過聽着孩子們很認真的朗讀,我覺得孩子們還是用心了,我及時給予學生誇獎,並指出他們在朗讀科文中的不足之處。

這篇課文有5各生字,我只抓住了“渠”“栽”“版”三個生字重點講了,然後迅速檢查他們漢字掌握的情況,還是有8個學生站起來,主要錯在“栽”和“版”,希望明天再檢查時,這些孩子都能把該掌握的生字掌握好。

時間過得真快,看着學生們的小眼睛直放光,看得出還是有許多學生是認真地聽講的,其實課中,當我發現有好幾個孩子又開始走神時,我也注意了組織一下教學,但還是不能抓住全部學生的心,呵呵,剛開學我有點貪心了,學生換了新的老師,與以前老師完全不是一個風格的老師,我覺得有必要趁着學生對新老是非常好奇的情況下抓住學生的心,要不然過一段時間出現了審美疲勞,那我倒是在發揮,似乎沒把最好的機會抓住,所以還是趁着這幾天好好的發揮一下。

課後我去問了幾個學生,我的語素快不快,能不能聽清楚,和以前老師不同的地方在哪等一些問題。孩子們最大的反應就是我的聲音很大,能夠聽得清楚,不過對於語速這塊,他們可能還不會評價,我知道我的語速很快,也一直想注意,但一上課就忘記了,如果很注意,心思就放在語速上,有影響我對課的發揮,但還是得注意,因爲四年級的學生,接受能力還不是很強,我還是需要從自身改變開始。

《走我們去植樹》教學反思範文2

《走,我們去植樹》這不是一篇假詩,不是一首想像詩,而是一首實踐加思考的詩,是一首通過實踐來說理的一首詩。植樹是爲自己、爲他人、爲人類、爲社會、爲今天、爲未來創造,我們應該讓學生擁有這種創造。作者用自己的智慧頭腦展示了孩子們的希望,展示了人類需要的環境。

這一句句創造之語,很容易感動四年級的學生,但感動歸感動,讓他們真的行動起來,那是難的,特別現在城市的小孩真的很難有這種體驗,城市的植樹往往是由專門的勞動者來做,而農村的孩子這種體驗還是有的,因爲大多數的農村每一年都有着植樹的活動,他們摸一摸,看一看,也會有着靈動。但不管是有,還是沒有,但能以詩的方式主動表白自己的感動的學生卻是很少的,所以在一課上,特別對於四年級學生來說,也應該引導他們學着用詩的方式記下自己的感動。

課後有第五題是:選擇學校的一種樹木,查閱資料、按名稱、外形特徵和作用三個方面向同學們作介紹,其實也可以模仿着課文的形式,讓學生以詩的方式介紹,也許更能夠激起學生的創造慾望。

《走我們去植樹》教學反思範文3

《走,我們去植樹》以生動活潑的語言,描繪了少先隊員積極參加植樹活動的情景,告訴我們植樹造林的重要性,表達了少先隊員植樹造林、改造自然的決心。本課教學的重難點在3-5小節,除了弄懂植樹的好處外,更應體會關鍵詞句的用法及意義,以及整首詩告訴我們道理。

爲了理清詩歌內容,我採用了清晰板書的方式;爲了分析詞句,我採用了情境創設及仿寫鞏固的方式。應該說,效果還是不錯的。

一、清晰板書

依據學生的回答,我相繼出示了板書,如下:

淨化空氣

植樹(可以) 綠化祖國 (所以)多植樹、保護森林

抵擋風沙

通過清晰的板書,學生們對詩歌內容有了總體的把握,概括起段意來也順手多了。對於四年級的教學來說,要求學生掌握的內容也日趨變多,要求變高,難度變大,所以,設計一個簡潔、清晰的板書就成了課堂教學中一個很重要的環節,也成了很有效的手段。學生在回憶課文內容的時候,只要一想到板書,就會自然而然地引申出課文內容,延伸出課文的重難點,對複習鞏固幫助極大。

二、情境創設及仿寫鞏固。

每一篇課文中都會有或多或少的關鍵詞句,掌握這些關鍵詞句對於課文內容的理解、分析能力的提高、寫作水平的提升等都有很大的幫助,長年累月的分析研究,對於學習語文的能力、學習的能力都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所以,對於一些有興趣分析的孩子,特別是學習能力處於中下等的孩子,我都會提些問題供他們思考、分析研究,以逐步提高他們的學習語文的能力。

這首詩中3-5小節中有這樣幾處關鍵的詞句,比如第三小節中的“一棵樹就是一座綠色工廠,片片枝葉都是快樂的音符”一句是比喻句,這個學生很容易看懂,不過爲什麼這麼打比方就有點難度了。我首先創設了情境,和學生們交流了工廠的用途,學生們說工廠是用來生產產品、製造東西的場所。由此再與樹進行聯繫,學生知道了樹是釋放氧氣的工廠,藉此契機,我和學生們交流了光合作用,大家聽得比較入神,也徹底明白了樹是綠色工廠的原因。

比如第五節,我讓學生進行了仿寫:叫(),讓()。通過思考、交流,不僅學會了仿寫,同時也瞭解了樹的多方面好處。瞧,這是學生的精彩仿寫:叫龍捲風乖乖投降,讓百花競相開放;叫洪水乖乖認輸,讓動物自由安家。等等。顯然,森林除了能防風治沙,還有抵擋洪水等好處也深記於學生心間了。

《走我們去植樹》教學反思範文4

新年新氣象,也要在身心和思想上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在課堂教學中把熱愛祖國和爲祖國建設的使命讓他們心領神會,讓他們體會到自己是祖國的未來,自己就和文章中的小樹一起成長着。

每一學期都在嘗試着一些讓學生能夠接受的教學方式,讓他們真正地愛上學習和願意學習,所以在上課的時候,我先範讀課文,這樣可以讓學生把握課文的基調,對理解這首小詩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爲了讓學生加深對整首詩的理解,讓學生自由地朗讀課文,在巡視的時候,我就聽出來學生在朗讀的時,有的學生能夠抑揚頓挫地朗讀,有的學生卻是泛泛地朗讀,沒有任何的韻味和感情基調,這樣在講授的時候,讓那些學習態度較差的學生能夠在課堂上朗讀課文,通過糾正和講解,他們能夠端正學習態度,認真地聽講,理解整首詩的內容,明白自己是未來社會的主人,要爲祖國的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

《走我們去植樹》教學反思範文5

《走,我們去植樹》是一首通過實踐說理的詩。植樹是爲自己、爲他人、爲人類、爲社會、爲今天、爲未來創造,我們應該讓學生擁有這種創造。作者用自己的智慧頭腦展示了孩子們的希望,展示了人類需要的環境。這一句句創造之語,很容易感動四年級的學生,但感動歸感動,讓他們真的行動起來,那是難的,特別現在城市的小孩真的很難有這種體驗,城市的植樹往往是由專門的勞動者來做,而農村的孩子這種體驗還是有的,因爲大多數的農村每一年都有着植樹的活動,他們摸一摸,看一看,也會有着靈動。但不管是有,還是沒有,但能以詩的方式主動表白自己的感動的學生卻是很少的,所以在一課上,特別對於四年級學生來說,也應該引導他們學着用詩的方式記下自己的感動。

教學時,引導學生在讀中初步理解詩意,並且根據不同的內容分成三個部分:知道了誰在哪植樹,植樹的好處,結尾首尾呼應,表達了少先隊員植樹的`決心。“綠色工廠”、“綠色希望”、“綠色寶庫”,這三個知識的解讀是繞不開的。聯繫上下文和生活實踐,反覆誦讀,知道了“綠色工廠”是一個比喻的手法,把樹比作工廠。既然是工廠必定要生產產品,在這個綠色工廠裏產出的是清新的氧氣。製造過程是複雜的生物反應,通過光合作用來實現。我認爲理解到這樣足夠了。綠色希望,表層的意思是小樹苗,從更深層來理解,小樹苗還寄託着怎樣的希望呢?是綠樹成蔭的動人畫卷,是造福人類的美妙圖景,是渴望成才的美好憧憬。在充分的討論和探究中,讓學生深入文字背後,理解詩化語言和文學表現特質。綠色寶庫是指森林,充分說明了森林和人類的密切關係,爲人類作出巨大的貢獻。

在詩中,“染綠”的手法值得品味、鑑賞。這是擬人化的手法,想象大自然有一雙神奇的手,把植樹造林想象成塗抹綠色,這是一種具有奇幻色彩的表現手法,很是精妙!

課後第五題是:選擇學校的一種樹木,查閱資料、按名稱、外形特徵和作用三個方面向同學們作介紹,其實也可以模仿着課文的形式,讓學生以詩的方式介紹,也許更能夠激起學生的創造慾望。

《走我們去植樹》教學反思範文6

“把握文章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是第二學段閱讀教學的難點,是學生閱讀能力的綜合體現。學生只有具備了“把握文章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的能力,才能順利地進行高年級的閱讀學習。那麼如何引導學生在閱讀學習中進一步提高“把握文章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的能力呢?今天我在教學《走,我們去植樹》一課時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嘗試,做了一些引導:

一、抓住課題,整體入手

課題是文章的眼睛。閱讀教學時我通常從課題入手,通過審題提出問題,通過閱讀解決問題。這樣的閱讀思路,可以收到“提領而頓,百毛皆順”的效果。 上課時,我在板書課題後提出了兩個問題引導學生思考:

(1)課題由兩部分組成,如果把前面一個字“走”去掉,意思有什麼不同嗎?

(2)讀了這個課題,大致瞭解一下文章的主要內容。

第一個問題,學生通過反覆誦讀,發現了“加上一個‘走’字,有叫別人一起去植樹的意思;沒有‘走’字,只是講‘我們去植樹’這件事,沒有叫別人一起去的意思。”在此基礎上,讀一讀課題,瞭解文章的主要內容也就不難了。大多數同學都認爲:“這首詩歌是寫與植樹有關的內容。”“這首詩是號召別人一起去植樹的。”“這首詩歌是寫植樹節到了少先隊員去植樹有的。”

此時讓學生自由讀一讀詩歌,看看自己想得對不對。讀完以後,有學生提出了補充意見:“這首詩除了叫人們去植樹,還寫了植樹的好處。”於是,我讓學生拿起筆來找一找,哪幾個小節寫了植樹的好處,在這個小節前面作個記號。學生很快找到了第3、4、5、小節。“那麼剩下1、2兩個小節又是寫什麼的呢?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看。”這樣很自然地過渡到“誦讀感悟”環節。

二、抓關鍵詞句,指導感悟

對於一篇課文而言,一般有提示文章中心、能統領全文的總起句、總結句或中心句(詞),對於一個章節或一個段落而言,也有能夠提示概括主要內容、能統領全段的關鍵詞句,在閱讀教學中,如果能抓住它們引導學生步步深入地閱讀課文,就可以起到牽一髮而動全身的效果。例如在教學第1小節時,我就引導學生抓住“和煦的春風”“輕快的腳步”來體會植樹的季節和少先隊員參加植樹造林的快樂心情。

而學生獨特的感受又增加了閱讀的深度和廣度,例如在體會“輕快的腳步”時,一個學生認爲“冬天過去了,春風來了,人們脫下厚厚的、笨重的棉衣,換上了輕薄的春裝,要加快腳步趁着美好的春光植樹所以腳步顯得很輕快。”而他的同桌則認爲:“輕快的腳步還說明他們心情很高興,因爲感到高興走起路來一蹦一跳的,所以腳步就顯得很輕快。”而在教學第2小節時,我則引導學生抓住後面的省略號來展開想象,促進感悟。學生們還想到“少先隊員們在學校操場邊植樹。”“少先隊員們在小區裏植樹。”“少先隊員們還在公園裏植樹。”“少先隊員們在江河邊植樹。”……當他們這樣想的時候,那些植樹的少先隊員們就已經從書本中走出來,從城市孩子所陌生的荒灘、溝渠、山坡、公路邊走來,走進了他們的生活,走進了他們的世界,於是,學生與文本產生了共鳴,進一步真正體會到了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三、抓課後問題,引導思考

有時課後問題的設計可以爲教者提供最佳的教學切入口,教師如能充分利用課後問題的提示,引領學生潛心會文,深刻地思考,就能在準確地“把握文章主要內容”的基礎上,深入地探討課文的內涵,深刻地“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例如本課課後練習第4題“聯繫課文內容,說說植樹有哪些好處”,可以教學之前讓學生帶着問題自讀詩歌,找出寫植樹的好處的章節重點閱讀,查找資料瞭解,從而起到提綱挈領的作用;可以在教學之中巧妙的設計一個討論“植樹造林爲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哪些好處?”學生便會想起傢俱,課桌、架橋、鐵路枕木等都會用到樹木。它的好處數不勝數。也可以在教學之後讓學生回顧總結全詩,整體把握文章主要內容,從而起到複習鞏固的作用。這樣學生學起來輕鬆效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