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語文課文《絲綢之路》教學反思大綱

語文課文《絲綢之路》教學反思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W 次

《絲綢之路》這篇課文以獨特的視角,生動描繪了兩千多年前中國與安息古國交流的一幕。接下來小編整理了語文課文《絲綢之路》教學反思,歡迎大家閱讀。

語文課文《絲綢之路》教學反思

  語文課文《絲綢之路》教學反思1

這一篇略讀課文,生動再現了兩千多年前中國與安息古國交流的一幕,再現了西部輝煌燦爛的歷史文化。讓學生對絲綢之路有個較深刻的印象,對其中敘述的故事產生興趣從而加深對絲綢之路的瞭解。教學這一課,我從“爲什麼這是一條偉大的路?偉大體現在哪裏入手,讓學生先整體感知,再具體讀文,以小組合作的方式討論學習。從文章的敘述看來,課文不僅歷史和現實交錯,而且其時的歷史相對遙遠。鑑於此,我把對課文主要內容的概括放在對課文的理解後進行,結合板書讓學生進行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就出來了。

整個教學思路較清晰重點突出。而在領悟絲綢之路的重要作用時,由於學生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難度,教師講解過細,沒有放開手讓學生通過朗讀自悟。這點是教學本課中的一處敗筆。另外學生在課前查找的'資料有限,所以對這節課內容的理解有難度。今後,在教學中要注重課前預習。

  語文課文《絲綢之路》教學反思2

這篇課文是“走進西部”這一主題中的第二篇課文,而且是一篇略讀課文。

一、蒐集資料輔助理解課文

課文所述的內容很好理解,但對於“西部”這一概念不是很瞭解,學習這篇課文時,我課前讓學生蒐集有關西部的資料,上課時,在講解課文的同時,穿插所蒐集的資料,如講有關西域的使者的故事,我國傳入外國的文化,外國傳入我國的文化等,學生興趣很濃,激發了學生對絲綢之路和西部歷史的瞭解的興趣,及對西部的熱愛,而且有些學生課後還興致勃勃地找到老師問這問那。

二、精讀理出清晰的文脈線

《絲綢之路》這篇課文主要寫了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絲綢之路是一條怎樣的路,,在教學中抓住文章的主要線索,提出“絲綢之路是一條怎樣的路”這個問題,引導學生進行研讀。

通過研讀,學生了解到絲綢之路是一條友誼交流之路,絲綢之路是一條經濟發展之路,絲綢之路是一條文化傳遞之路,這樣一條文脈線就立了起來。

三、利用地圖導讀,激活學習的興奮點

利用地圖導讀,絲綢之路“橫貫亞洲”,“以我國當時的首都長安爲起點,向西北延伸到地中海西海岸,輾轉到達羅馬各地”。課文中描述得十分清楚,但是絲綢之路到底有多長,對於孩子們來說還是比較抽象的。老師通過演示絲綢之路在地圖上的行進路線,把這條書本中描述的路,直觀地呈現在孩子們的視野中,讓陌生的絲綢之路,有了神祕的感覺。,學生從地圖上看到了文中描述的長安、地中海西海岸、古羅馬等地,這些實實在在的地名,這條橫貫亞洲的長長的絲綢之路,自然啓發和引導了學生的想象,學生的自豪感、使命感油然而生,創設這樣的情境,也點燃了學生學習的熱情。

但對課本外的知識知道的並不是很多,知識面還有待於進一步提高。對於基礎知識的掌握,還不夠紮實。

  語文課文《絲綢之路》教學反思3

《絲綢之路》是一篇略讀課文,講述了漢朝使臣張騫出使西域的故事,生動再現了2000多年前中國與安息國交流的一幕,再現了西部輝煌燦爛的歷史文化,書寫了兩國的友誼。

在正式講課之前,我先在黑板上板書易錯和難寫的字,讓同學們重點掌握,隨後老師又提問單元導語部分,從而自然的引出本文要講的內容——絲綢之路——連接西方的重要通道。

正式進入課文部分,我抓住“路”這一次來展開本課內容,同學們都課前預習過,極大提高了課堂效率,我提問本課故事的時間、地點、人物和事件,同學們都會回答的非常好,我也及時給予了鼓勵。提問完之後,我直接從課文的第8段講起,引導同學們分析出絲綢之路不僅是一條商貿之路,而且還是一條友誼之路。在談到“薄禮”二字時,我提問同學們禮薄不薄,什麼?我點撥同學們回答問題,並結合歷史情況,同學們講了絲綢的貴重。而後,我又講課文的第13段,引導同學們分析出絲綢之路又是一條文化之路,科技之路,是一條偉大的路。在課文的最後,又回到現在,我點出首尾呼應的寫法,結束全文。

在講完這一節課後,我又體會到了講課要有詳有略,要做到詳略得當,該詳細講的要重點講,多重複幾次,加深同學們的印象,同學們在回答完問題後要及時鼓勵,讓他們形成信心。在講課時,不要照本宣科,要結合現實生活和自身實際情況講課,這樣才能使得課堂不死板,才能調動同學們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課堂變得生動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