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四年級語文將心比心教學反思7篇

四年級語文將心比心教學反思7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W 次

四年級語文將心比心教學反思7篇

四年級語文將心比心教學反思7篇

作爲一名人民教師,課堂教學是重要的工作之一,藉助教學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們的教學能力,怎樣寫教學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四年級語文將心比心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四年級語文將心比心教學反思1

《將心比心》是從生活中微不足道的兩個小故事寫起,揭示了令人深思的人生哲理,它反映了人們的思想道德問題,目的在於呼喚人們在日常的生活小事中將心比心,使人與人之間多一些寬容和理解。

本文是略讀課文,適宜讓學生自讀自悟。課堂上,我採用提出一系列的問題讓學生以組爲單位自主學文思考解答:阿姨有顆怎樣的心?從那可以看出?要是你是那位阿姨會怎麼做?如果你是文中的那位被扎針的母親,你會怎樣做?如果對那位護士進行責怪,甚至責罵,將會產生什麼後果?…… 學生在這些問題引導下去探究文本,並在小組內進行交流。學生在討論中懂得了“ 將心比心” 的道理。在理解的基礎上,我再讓學生聯繫生活實際談談對將心比心的理解。還讓學生理解圖文後對這位母親寫幾句話。整堂課採用多種方法圍繞“ 將心比心” 層層深入,既讓學生懂得了文題的深刻含義,同時又培養了學生探究問題和寫作的能力。與此同時還使學生受到思想道德教育,如果在平常的生活中遇事能將心比心,推心置腹地想,就會使人與人之間多一些寬容和理解,使我們的社會更加文明。

本節課還有很多不足,如:教師的激情不夠,致使課堂不活躍,學生朗讀聲音小,影響了教學效果。今後我要以先進教師爲榜樣,不斷改進提高。

四年級語文將心比心教學反思2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文字淺顯易懂,因此在教學中,我儘量做到大膽放手,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合作能力,讓學生在反覆朗讀中領悟文中蘊含的道理。

本文是從生活中微不足道的事情寫起,它反映的卻是人們的道德思想問題,意在呼喚人們在日常的生活小事中將心比心,使人與人之間多一些寬容和理解。所以,我在課前先出示日積月累中孟子的名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初步感受尊老愛幼的思想。

接着朗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做到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能概括文中兩件將心比心的事。意在鍛鍊孩子的朗讀能力和概括故事內容的能力。孩子們這個環節完成的不錯。

然後,讀中感悟思想,這是本節課的重要環節。我先讓孩子找出文中令人感動的句子,通過創設情境,分析人物性格,反覆朗讀並談感受體會,從而引導孩子揭示本文主題——如果我們在生活中能將心比心,就會對老人生出一份尊重,對孩子增加一份關愛,就會使人與人之間多一些寬容和理解。並順勢教育孩子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讓孩子受到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教育。

最後拓展延伸環節,讓孩子聯繫實際,說出生活中將心比心的事,並出示情境,讓孩子談做法,從而體現了語文學科的人文性,深化了文章主旨。

作業佈置也體現了語文學科的特點。推薦相關文章,讓孩子課外閱讀《生命的藥方》並複述故事,意在鍛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並寫出身邊令人感動的事,意在鍛鍊學生的寫作能力。

當然在課堂中也有不足之處,比如指導朗讀方面不是很到位。對學生的評價語不夠豐富,激勵性不強。以後我會注意這些方面能力的提高,努力打造優質課堂。

四年級語文將心比心教學反思3

《將心比心》是一篇很簡短的小文章,文中用兩個小事例展現出生活中人與人之間應將心比心,用自己的真心去換取他們的真心,這樣我們的世界會變得更加和諧。文章語言精練,沒有曲折的故事情節,卻給讀者帶來很大的震撼力。

教學策略:大膽放手,用自己最感興趣,最擅長的方法學習,通過自由閱讀,同桌,全班交流,來取長補短,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合作能力。

  1、學生自己查字詞典理解“將心比心”字面上的意思。

如:學生在初讀課文時,我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讀書方式讀書,將自己感動的語句畫出來並寫出感受,然後思考課文主要寫了哪幾件事?學生讀書的興趣很濃,交流時的氣氛也比較好。縱觀整節課,切實有效的學習效果得到了聽課老師們的肯定。但是在上課、評課的整個過程中也引發了我很多的反思。

  2、自學課文,弄懂課文用什麼事例來說明“將心比心”含着的意思的。

(1)阿姨幫助奶奶開門,是希望自己的母親碰到這種情況的時候,也有人爲她開門;母親寬容與體貼護士,是希望別人也能這樣對待她那即將當護士的女兒。給人的感覺是他們幫助別人是希望別人也能給他們給予幫助。

(2)護士在爲母親輸液時,兩次扎針都沒有成功,“我”正要埋怨,被母親攔住了,還說了一些鼓勵和關愛的'話,讓“我”和護士都很感動。

兩個小故事都涉及到了尊老愛幼,,該如何把握呢?是兩個都具體展開還是選擇其一?在反覆的思考後我選擇了後者,我就課文中第二個故事而展開具體化,從而揭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之道理,事實證明這樣既節省時間、不顯重複,教學效果又良好。

所以在教學方式上,教師應更關注學生的自學能力,不用過分注重朗讀等方面的重複指導,應給學生創設機會讓其大膽自學,讓學生的課堂學習不受拘束。最後在教育意義上,我想通過對這篇文章的學習,學生一定會受到教育,懂得在生活中多從別人的角度出發爲他人着想,給別人多一份寬容和尊重。作爲老師的我,通過對本文的學習也深受體會,在教育孩子的同時自身也受到了教育,在教育教學中也學會了將心比心,這是我更有價值的意外收穫。

四年級語文將心比心教學反思4

《將心比心》這篇文章語言精練,沒有曲折的故事情節,卻能夠帶給讀者很大的震撼力,很適合作爲德育的範本。因此這節課我很注重讓學生通過朗讀和交流讀後感受,強化學生對語言的感悟過程。在教學過程中,我與學生一起感悟課文,品味文章的語言,在有層次的導學中,讓學生深層次地感受、理解課文的語言文字,促進思維發展,提高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達到“一處傳神,境界全出”的境界。

我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合作能力,用自己最感興趣、最擅長的方法學習,通過小組合作、全班交流來取長補短,達到整體的完整性。如:學生在初讀課文時,我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讀書方式讀書然後思考課文主要寫了哪幾件事。看看哪一小組概括得既準確又精練。這樣,學生讀書的興趣很濃,交流時的氣氛也比較好。

我認爲本次課的成功之處在於讓學生能夠聯繫生活實際,入情入境地體會“將心比心”的深層含義。

四年級語文將心比心教學反思5

《將心比心》是一篇很簡短的小文章,文中用兩個小事例展現出生活中人與人之間應將心比心,用自己的真心去換取他們的真心,這樣我們的世界會變得更加和諧。文章語言精練,沒有曲折的故事情節,卻給讀者帶來很大的震撼力。

在教學過程中,我儘量做到大膽放手,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合作能力,用自己最感興趣,最擅長的方法學習,通過自由閱讀,同桌,全班交流,來取長補短,達到整體的完整。如:學生在初讀課文時,我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讀書方式讀書,將自己感動的語句畫出來並寫出感受,然後思考課文主要寫了哪幾件事?學生讀書的興趣很濃,交流時的氣氛也比較好。縱觀整節課,切實有效的學習效果得到了聽課老師們的肯定。但是在上課、評課的整個過程中也引發了我很多的反思。

課文中兩個例子,(阿姨幫助奶奶開門,是希望自己的母親碰到這種情況的時候,也有人爲她開門;母親寬容與體貼護士,是希望別人也能這樣對待她那即將當護士的女兒。)給人的感覺是他們幫助別人是希望別人也能給他們給予幫助。這與我們平常經常所說的幫助別人不求回報有一定的距離。

在教學方式上,教師應更關注學生的自學能力,不用過分注重朗讀等方面的重複指導,應給學生創設機會讓其大膽自學,讓學生的課堂學習不受拘束。最後在教育意義上,我想通過對這篇文章的學習,學生一定會受到教育,懂得在生活中多從別人的角度出發爲他人着想,給別人多一份寬容和尊重。作爲老師的我,通過對本文的學習也深受體會,在教育孩子的同時自身也受到了教育,在教育教學中也學會了將心比心,這是我更有價值的意外收穫。

四年級語文將心比心教學反思6

《將心比心》是一篇略讀課文,課文以“將心比心”爲題,通過發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兩個小故事,揭示了令人深思的人生哲理。學習本文的目的是在深入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學會人與人要寬容、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多關心他人。

本文是思想性很強的課文,又是略讀課文,我們很容易停留在瞭解思想內容地層面,上成思品課,忽視語言的理解、積累和運用。在具體教學中,我讓學生初讀感知大意、瞭解語言表層意思後,就單刀直入,讓學生披文入情,重點交流第二件事:如果你親身經歷着這件事,你的心裏也會感到溫暖和感動的,對嗎?哪些地方讓你感動?並要求邊默讀邊做記號,寫寫批註。根據學生的自學進行交流,臨到學生抓住關鍵詞語體會感情。例如:在“幫助推門”事件中,我抓住“有一次她去商店,走在她前面的一位阿姨推開沉重的大門,一直等到她跟上來才鬆開手。”這句話。從“沉重”、“一直”、“才”三個字眼着手,讓學生想象:如果不是一直推着門會發生什麼事情?奶奶受幫助後,會怎麼說?在想象訓練中,使學生體會到阿姨想他人所想,善待他人,關心他人的人格魅力。

從語言入手,讓學生學習語言、揣摩與品味語言,強化語感訓練,方能使文本中的思想感情如春風化雨,滋潤學生心田,從而既使學生受到潛移默化的人文關愛,又學習到了作者獨具匠心的表情達意的言語技能和技巧,達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和諧統一。

四年級語文將心比心教學反思7

《將心比心》是一篇很簡短的小文章,文中用兩個小事例展現出生活中人與人之間應將心比心,用自己的真心去換取他們的真心,這樣我們的世界會變得更加和諧。文章語言精練,沒有曲折的故事情節,卻給讀者帶來很大的震撼力。

在對這節課教學的處理上,讓學生大膽的質疑,只有學生會質疑,說明他們對課文的預習到位了,學生才能真正的走進文本,獲取自己獨特的生活感悟。

1、由課題“將心比心”入手,讓學生理解其意思。接着讓學生質疑,教師對學生的疑點進行歸納總結,保留有價值的問題,轉入對課文的學習,學生讀書的興趣很濃,交流時的氣氛也比較好。

2、自學課文,弄懂課文用什麼事例來說明“將心比心”含着的意思的。

(1)阿姨幫助奶奶開門,是希望自己的母親碰到這種情況的時候,也有人爲她開門;母親寬容與體貼護士,是希望別人也能這樣對待她那即將當護士的女兒。給人的感覺是他們幫助別人是希望別人也能給他們給予幫助。

(2)護士在爲母親輸液時,兩次扎針都沒有成功,“我”正要埋怨,被母親攔住了,還說了一些鼓勵和關愛的話,讓“我”和護士都很感動。

兩個小故事都涉及到了尊老愛幼,該如何把握呢?是兩個都具體展開還是選擇其一?在反覆的思考後我選擇了後者,我就課文中第二個故事而展開具體化,從而揭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之道理,事實證明這樣既節省時間、不顯重複,教學效果又良好。

所以在教學方式上,教師應更關注學生的自學能力,不用過分注重朗讀等方面的重複指導,應給學生創設機會讓其大膽自學,讓學生的課堂學習不受拘束。作爲老師的我,通過對本文的學習也深受體會,在教育孩子的同時自身也受到了教育,在教育教學中也學會了將心比心,這是我更有價值的意外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