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黑板報 > 語文:古詩詞鑑賞方法淺談

語文:古詩詞鑑賞方法淺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8W 次

詩歌是各種文學樣式中最早出現的一種,它以豐富的感情和想象使人心潮起伏,以鮮明的節奏和美妙的韻律使人吟詠回味,以高度的凝練和含蓄使人回味無窮。它是人們喜聞樂見的文學形式。高考連續多年對詩歌鑑賞進行考察,且2002年採用了主觀題的形式,教育部考試中心張偉名先生說:"古代詩歌的考察主要包括對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進行初步的鑑賞,對作品的思想內容進行評價。"這句話也是高考對詩歌鑑賞的要求。可是,由於詩歌的凝練含蓄,以及中學生閱歷淺、文化積澱少等原因,詩歌鑑賞也是歷年高考的難點。學習詩歌賞析時,往往讀書時書聲琅琅,提問時則鴉雀無聲,考試時學生不知從何入手。所以,詩歌鑑賞也是歷來教學的難點,下面我談幾點古代詩歌賞析的方法,供方家指點。

語文:古詩詞鑑賞方法淺談

 一、分清詩歌類別

不同的詩歌在表情達意、技巧運用、韻律節奏等方面各有其特點。按表達方式可分爲敘事詩和抒情詩;按語言形式可以分爲古風、格律詩、詞、元曲。詩歌的類別不同,形式風格也不同,鑑賞詩歌,首先要分清類別。在常見的詩歌中,抒情詩歌的比例比較大,尤其值得研究。抒情詩可以分爲兩大類:一類是直接抒情,一類是間接抒情。間接抒情又可以三類:一類是借景抒情,一類是借事抒情,還有一類是託物言志。下面分別說明。

1、直接抒情

"詩言歌詠,見景生情"。直接抒情的詩歌一般是前兩句寫景或者寫事,後兩句抒情。如李白《贈汪倫》: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作者先言汪倫以歌贈己,後言桃花潭水即使深達千尺,也不及友人之情深,其驚喜之情溢於言表,直接傳達出內心的激動。

2、借景抒情

"一切景語皆情語",借景抒情的詩是把自己要抒發的情感寄予於所描寫的景物之中。例如劉禹錫的《烏衣巷》: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斜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詩中作者彷彿純客觀地描寫昔日顯赫大族王導、謝安家的燕子,如今也飛入了尋常百姓的家門,不是直接寫朝代更替、人事變遷,而是將懷古之悠情寓於看似瑣碎之小事之上,看似平淡然引人深思。

3、借人、事抒情

此類詩歌多以歷史人物或者重大事件爲題材,作者借這些事件和人物表明自己的看法或者抒發滄桑變化的感慨。例如杜牧的《赤壁》:

折戟沉沙鐵未消,自將磨洗認前朝;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詩中認爲周瑜的成功很僥倖,如果沒有東風,火攻便不能成功,連二喬都將被曹操擄去,委婉地表達了孫劉聯軍會慘遭滅亡的嚴重後果。

4、託物言志

此類詩多借助某種具有特定文化內涵的事物,來表達自己的心跡或某種情感。如虞世南《蟬》:

垂綏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蟬垂着長長的觸鬚,飲着清潔的甘露,遠揚的蟬聲從高大挺拔的梧桐樹上傳向遠方。它身居高處,不同反響,並不是借了秋風的威力。作者借蟬表明自己的看法:人若能身居高潔,同樣能不用藉助任何力量而使聲名遠揚。

二、儘可能瞭解詩歌的歷史背景

一首詩在賞析過程中,不瞭解歷史背景往往容易導致詩歌鑑賞膚淺化,停留在就事論事的層面上。例如李清照《夏日絕句》:

生當作人傑,死亦爲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就詩面來說,作者通過敘寫項羽,寧可自刎烏江也不回去見江東父老的情節,表達了對項羽不屈辱偷生的壯舉的仰慕之情。但再深入思考:李清照是婉約詞派集大成者,何以對豪邁的項羽大加讚歎,其用意何在?翻開歷史,我們看到李清照所處的時代:金兵南下,汴京失守,宋王朝被迫遷都南京,致使無數人民家破人亡,作者也遭遇喪夫之痛。女詩人孤苦零丁,飄零異鄉,有感而發,寫下此詩。原意是要借項羽不苟且偷生的悲壯之舉,抒發對南宋王朝苟且偷安、醉生夢死的譴責之情。可見,要全面地賞析古代詩歌,瞭解其歷史背景是何等的重要。

  三、儘量多地熟悉作者的人生經歷

詩人人生經歷的變化,往往致使其詩歌風格、題材、思想內容的變化。其中以李煜、李商隱、李清照等人最爲典型。其前期作品與後期詩作幾乎判若兩人。

以李後主爲例,25歲便成爲富庶的南唐的一國之君,生活豪華奢侈,其詞作範圍,多描寫宮廷生活,如其《玉樓春 晚春初了明肌雪》、《浣溪沙 紅日已高三丈透》;或沿襲傳統題材寫男女之情,如《一斛珠 曉妝初過》、《菩薩蠻 花明月晴籠輕霧》;或寫離愁別恨,如《採桑子 庭前春逐紅英盡》、《清平樂 別來春半》等等。但29歲時南唐爲宋所滅,他成了亡國之君,開始了階下囚的生活,對江南故國的思念,伴着孤寂、悲涼的心情,使他的詞轉向了寫思鄉之情、寫亡國之恨。其代表作《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時了》、《浪淘沙 簾外雨潺潺》,淒涼悲愴,與其前期詩作迥然不同。還有,詩人處在不同的時代,詩歌的主題、風格也迥然不同。李白生活在盛唐,物華天寶,國力強盛,詩人終其一生都在以天真的赤子之情謳歌理想的人生,總以滿腔熱情去擁抱世界,其風格浪漫,想象豐富,感情豐沛。而生活在大唐王朝由盛轉衰的時期的杜甫,在飄零的途中,凝視着流血的大地,所詠之作則體現了一種深入社會、關切政治和民生疾苦的現實主義創作風格。可見,熟悉詩人的人生經歷,是更深地理解詩歌不可或缺的條件。

 四、學會進入詩歌的意境

著名美學家朱光潛先生曾給意境下過這樣的定義:意境是作家的主觀情意和客觀物象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足以使讀者沉浸其中的想象世界。我們的學生怎養才能進入詩歌的意境呢?

其一,要靠聯想

詩歌的主題常藉助意境來表達,體味意境的方法是抓住詩歌的畫面和氣氛,藉助想象去理解、感受"此時"、"此景"中"此人"的"此情"是什麼。詩歌中情與景結合的基本方式,正如前文所說,即直抒胸臆、借景抒情、託物言志,作者正是通過這些方式來表現自己心中情懷,托出詩歌的主旨的。例如李白在《夢遊天姥吟留別》中,運用浪漫主義手法,創造了一個美妙的仙境,聯繫詩人生活的社會環境展開對比聯想,我們便清楚地明白了其用意,即表達作者對黑暗社會的不滿,對自由光明的渴望。

其二,要藉助想象

沒有想象便沒有詩歌。想象是一種特殊形式的思維活動。如果說聯想是靠記憶,那麼想象便是創造。在鑑賞古代詩歌的過程中,要進入作品意境,我們可以根據作品提供的描述性語句,調動生活積累,通過想象再造形象。例如《過山村》

山村雞鳴一兩家,竹溪村路板橋斜;婦姑相喚浴蠶去,閒着中庭梔子花。

詩的前兩句使我們腦海裏浮現出這樣一幅圖景:細雨綿綿,小溪流過竹林,斜橋小溪之旁,一條小路蜿蜒伸入山村,寧靜的山村偶爾傳出一兩聲雞鳴,多麼幽靜,多麼恬適;後兩句,我們便應有這樣的想象:嫂子與小姑相約相伴,一起浴蠶,多麼和諧,多麼溫馨。而除了庭中的梔子花外,沒有閒着的,山民又是多麼勤勞啊,繼而對整首詩理解透徹。

 五、體會詩中的修辭

古代詩歌中常用修辭手法有比喻、擬人、對偶、誇張、對比等等,這裏着重談談比喻和擬人的運用。

1、 使用比喻在古代詩歌中不乏經典之作,例如唐代朱餘慶臨考進士之際,給水部郎中張藉的《近試上張藉水部》:

洞房昨夜停紅燭,待曉堂前拜舅姑;妝罷低眉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

從詩面看,寫的是新娘在新婚之後的第一個早晨,即將拜見公公婆婆,化妝完畢,問丈夫化妝還可以嗎?而實質是作者以新娘自喻,將主考張藉比喻成丈夫,表達自己對考試的擔心,向張水部討教。張也寫詩作答:

越女新妝出鏡心,自知明豔更沉吟;齊紈未是人間貴,一曲菱歌值萬金。

詩中也以"越女"比喻朱慶餘,"一曲菱歌"比喻朱的出衆才華,表達了自己對朱的讚賞和安慰。;兩詩應和,都採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

2、 用擬人的古代詩歌中更不乏千古名句,例如宋祁的"紅杏枝頭春意鬧",清代學者王國維說:"着一鬧字,境界全出。""鬧"字彷彿使讀者聽到滿枝紅杏的喧鬧,烘托出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王安石"春風又綠江南岸","綠"字賦予春風以人之情態,也點染出江南之盎然生機;張先的"雲破月來花弄影","弄"字賦予了花以人之情態,這些擬人手法的運用,讓後人回味無窮。

當然,學生學會了上述的詩歌鑑賞的方法,僅僅是入門,要提高鑑賞的能力,必須有一個熟能生巧的過程,所謂"觀千劍然後識器,操千曲然後曉聲",學生在這些方法的指導下,多看多練,自然能突破教學和高考的這一難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