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詩詞歌賦 > 詩詞名句 > 古代詩詞鑑賞方法

古代詩詞鑑賞方法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8W 次

一、巧用修辭

古代詩詞鑑賞方法

在衆多的詩歌中,常用的修辭有以下幾種:

1.比喻

比喻除使詩歌所描繪的意象更加形象生動外,還可體現出意象的情態特徵。如:

蘭溪棹歌

戴叔倫

涼月如眉掛柳灣,越中山色鏡中看。

蘭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鯉魚來上灘。

析:“如眉”:以眉喻月,繪出了三月時月亮的形狀並體現出了它的清秀。“鏡”:以鏡喻蘭溪之水,寫出了蘭溪水之清澈明靜;亦反襯出月光的明潔。

再如:

江上看山

蘇軾

船上看山走如馬,倏乎過去數百羣。

前山槎牙忽變態,後嶺雜沓如驚奔。

仰看微徑斜繚繞,上有行人高縹緲。

舟中舉手欲與言,孤帆南去如飛鳥。

析:此詩將江兩岸的羣山喻爲馬羣,且以行船爲參照物,把羣山那一靜態的景物給形化動化,寫得形象生動。“飛鳥”喻“孤帆”,寫出了舟行之快。

2.隱語(諧音)、雙關

在有些詩歌尤其是民歌中,作者爲了表達出一種委婉含蓄的情感,往往採用隱語、雙關的修辭手法,如:

春思

李白

燕草如碧絲,秦桑低綠枝。

當君懷歸日,是妾斷腸時。

春風不相識,何事入羅幃?

析:這是一首較爲著名的描寫男女情長的詩,寫出了在秦地的思婦內心的獨白。詩人語義雙關,用抒自然之春天,理喻男女之間的'愛慕之情;又以“絲”(思)、“枝”(知)諧音,連接異地男女之間的思念情懷。

竹枝詞

劉禹錫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析:“晴”與“情”同音,是雙關隱語。這是作者用民歌體寫的戀歌,雙關隱語是民歌中常用的手法。從前兩句詩意看,大概女方在楊柳飄拂、波平浪靜的江邊行船,聽到岸上愛戀她的青年男子在對她唱歌言情,但傳情的含蓄,給女方獲得的印象是“道是無情卻有情”。

岳陽樓

杜甫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

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親朋無一字,老病在孤舟。

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析:“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兩句雖然意境開朗壯闊,寫出洞庭湖煙波浩淼的雄偉氣象,但這只是表象。內裏還包含着作者當時的處境(杜甫當時因兵亂漂流在江陵、公安等地,年齡58歲,既老且病,生活窘困)及國家的處境——沉浮。

其它修辭,如反覆、排比、誇張、比興等手法,由於比較簡單或常用於現代詩歌中,不予分述。

二、表現手法

(一)象徵

象徵是詩歌慣用手法,主要作用是用物象徵人的品德節操。如:以“梅”象徵高潔、清秀、淡雅、素樸;以“菊”象徵高潔、傲霜鬥雪的堅強,被稱爲“隱逸之花”;以“蘭芷”象徵名貴、孤芳、清高;以“牡丹”象徵富麗;等等。

尋陸鴻漸不遇

皎然

移家雖帶郭,野徑入桑麻。

近種籬邊菊,秋來未著花。

扣門無犬吠,欲去問西家。

報道山中去,歸來每日斜。

析:“籬邊菊”象徵陸鴻漸具有高潔的節操。

屈原用“蘭芷”象徵自己的芳香、不與世同流合污的高尚節操;陸游以“梅花”象徵自己的孤高與勁節(《卜算子詠梅》);等等。

(二)託物言志

託物言志,是作者藉助物的象徵義來表達個人胸懷心志的一種藝術手法,又叫感物抒懷。託物言志詩,又叫寫物詩。如:

墨梅

王冕

我家洗硯池頭樹,朵朵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

析:此詩運用了託物言志的手法,抒發了作者要像梅花那樣的高潔、淡雅,不向世俗獻媚的堅貞、純潔的操守。

小松

杜荀鶴

自小刺頭深草裏,而今漸覺出蓬蒿。

時人不識凌雲木,直待凌雲始道高。

析:這首詩以“小松”喻人,寫“小松”初長時不爲人注意而最終長成凌雲大樹,反映出作者對人才出身輕微而終成大業的思考,批判了世人以身世取人的淺陋目光。採用了託物言志的手法。

類似的還有于謙的《石灰吟》、陸游的《卜算子詠梅》、張九齡的《感遇》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