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試題中心 > 七年級試題 > 初一語文古詩詞鑑賞專項複習試題

初一語文古詩詞鑑賞專項複習試題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3W 次

【山中雜詩】(吳均.南朝)

初一語文古詩詞鑑賞專項複習試題

山際見來煙,竹中窺落日。鳥向檐上飛,雲從窗裏出。

1、展開聯想與想象,描繪一下本詩所展現的畫面。

答:山峯上繚繞着陣陣的嵐氣雲煙,竹林的縫隙裏灑落下夕陽的餘暉。鳥兒歡快地在屋檐上飛來飛去,白白的雲兒竟然從窗戶裏飄了出來。

2、請結合具體的景物描寫說說本詩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答:這首詩寫了四處場景:山際來煙、竹中落日、鳥飛向檐、雲出窗裏,生動描繪了山居環境的幽靜,表現了作者閒適的心情。

3、“竹中窺落日”中的“窺”字可否改爲“望”字?談談你的看法。

答:不能。因爲“窺”是從縫隙中看的意思,表現出竹林幽深茂密,意境清幽;“望”則是向遠處看的意思,境界開闊疏朗,與詩歌整體意境不合。所以不能改。

4、詩中說明了一個道理:

答:擁有獨到的觀察角度,就會欣賞到與衆不同的景物。

【竹裏館】(王維•唐)

獨坐幽篁裏,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1、蘇東坡評王維的詩是“詩中有畫”,請用生動的語言描繪詩中所展現的畫面。月夜,答:詩人獨自坐在幽深靜謐的竹林裏,又是彈琴,又是高聲長嘯。竹林深深,沒有人知道詩人在這裏,只有皎潔的明月透過茂密的竹子照射過來,灑在詩人的身上,也灑在詩人的琴上。

2、詩歌表現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答:能體現詩人思想感情的詞語有哪些?表達了詩人寧靜、淡泊和愉悅的心情。獨坐、彈琴、長嘯。

【峨眉山月歌】(李白)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1、詩中連用五個地名,這在絕句中是獨一無二的,請寫出這五個地名,結合詩歌內容說說這樣寫的作用。

答:峨眉山、 平羌江、清溪、渝州、三峽。連用五個地名爲讀者展開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圖,詩境中無處不滲透着詩人的江行體驗和對朋友的思念之情。

2、用生動的語言描繪“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所展現的畫面。

答:峨眉山巍峨聳立,半輪明月懸掛山間,有如青山吐月;皎潔的月影倒映在平羌江面上,江水流動,月影也隨着江水前行。

3、說一下“影入平羌江水流”中“入”“流”的妙處。

答:“入”和“流”兩個動詞構成連動式謂語,意言月影映入江水,又隨江水流去。不僅寫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時暗點秋夜行船之事。意境可謂空靈入妙。

5、三、四兩句爲我們展現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圖,表達了作者依依惜別和對友人的思念之情。

【春夜洛城聞笛】(李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1、詩中能揭示主旨的詩句是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它表達了詩人聽到《折柳曲》後思念家鄉的感情的思想感情。

2、觸發詩人故園之戀的句子是此夜曲中聞折柳。

“折柳”是全詩的關鍵:“折柳”的寓意是“惜別懷遠”,而詩歌的主旨是思鄉之情,這種思鄉之情是從聽到“折柳”的笛聲引起的。可見,“折柳”是全詩的關鍵。

3、古人寫詩非常講究煉字,常有一字傳神的妙處。詩賞析詩中“暗”和“滿”的表達效果。

答:“暗”有斷續、隱約的含義,吹笛人只管自吹自聽,卻不期然地打動了許多聽衆,引起人們無限的隱憂;“滿”字運用誇張的藝術手法,極寫夜之寧靜,笛之悠揚,反襯詩人內心聞笛後的孤寂心情。

4、“折柳”在詩中指《折楊柳》曲,“柳”與“留”諧音,所以古人常借“柳”表達答:與親朋好友離別時的留戀之情,請你默寫一句古詩中含有“柳”的詩句。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逢入京使】(岑參•唐)

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鍾淚不幹。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1、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答:表達了詩人遠涉邊塞的思鄉懷親之情。

2、“憑君傳語報平安” 表達了詩人怎樣的心理?

答:表達了詩人掛念親人而又無可寄託,擔心親人掛念自己的複雜心理

3、展開聯想與想象,描繪一下前兩句所展現的畫面。

答:離開長安已經好多天了,回頭一望,只覺長路漫漫,塵煙蔽天.詩人又思念起家鄉和親人,不禁掩面抽泣,淚水很快就沾溼了雙袖。

4、一二句“龍鍾”“淚不幹”的濃重色彩與三四句“憑君傳語報平安”的輕描淡寫似乎有些矛盾,你是怎樣理解的?

答:不矛盾。“馬上相逢”彼此行色匆匆,沒有紙筆,趕緊託他捎回平安的口信,真切地表達了思家的深情。這“傳語”二字,寄託了詩人全部的思家之情;而“平安”二字,卻是家人最掛懷的訊息。純樸的描寫流露出詩人遠涉邊塞的思鄉懷親之情。

【滁州西澗】(韋應物•唐)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1、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描繪詩歌表現出來的景象。

答:我單單喜愛這澗邊生長的野草,是那樣幽靜而富有生趣;河岸上茂密樹林的深處,不斷傳來黃鸝鳥的叫聲,是那樣婉轉動聽。因傍晚下了春雨,河面像潮水一樣流得更急了;在那暮色蒼茫的荒野渡口,已沒有人渡河,只有一隻小船獨自悠閒地橫泊在水邊,任憑潮來潮去。

2、在詩人筆下,幽草的寓意是什麼?

答: 生於偏僻之處而不甘墮落、坦然、安貧樂道的高尚氣節。

3、人們歷來稱讚“野渡無人舟自橫”中的“舟自橫”三字,結合整首詩歌,請你也來品一品這三個字的妙處吧。

答:“舟自橫”三字,一說小舟處此清閒之地,閒而無用,表達詩人的不被重用的憂傷情懷;一說小舟處此激流之中,坦蕩悠然,表達詩人的寬廣胸懷;兩種心情交織在一起,構成詩歌豐富的精神內涵。

4.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答:表達了詩人恬淡閒適的胸襟和脫俗隱逸的憂傷情懷。

【江南逢李龜年】(杜甫)

岐王宅裏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1、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答:對開元盛世的無限懷念,對國運衰微的現實的無限感慨和自身身世飄零的深切感傷。

2、“落花時節”有什麼特殊含義?

答:比喻國運衰微,人生落魄,盛時不再。(不只是寫景。不僅點明暮春時令,而且隱喻着彼此飄零、社會動亂、民生凋敝等家國之情。)

3、對杜甫的《江南逢李龜年》一詩分析有誤的一項是(C)。

A.詩的前兩句中,“尋常見”“幾度聞”,既寫出李、杜交往之密、友誼之深,又從一個側面表現“開元盛世”的繁華。

B.詩的最後一句中,“落花時節”比喻詩人和李龜年潦倒淒涼的處境和唐王朝國運的衰落。C.詩的前兩句敘事,後兩句直抒胸臆,全詩運用映襯對照的手法來凸現主題。

D.全詩既流露出對“開元盛世”的留戀,又流露出“風景依舊,人事全非”的感慨。

4、賞析後兩句詩的表現手法及思想感情。

答:表現手法:用江南美景反襯離亂世事和沉淪身世。

思想感情:抒發對時世之凋敝喪亂與人生淒涼飄零的感慨之情。

【送靈澈上人】(劉長卿•唐)

蒼蒼竹林寺,杳杳鐘聲晚。荷笠帶斜陽,青山獨歸遠。

1、請用簡潔生動的語言描繪詩中送別的畫面。

答:幽深的竹林鬱郁蒼蒼,靈澈上人所在的寺院就在竹林深處,天近傍晚,悠遠的鐘聲隱隱傳來,似乎在催促他趕緊回去吧。我目送靈澈上人離去的背影,只見他頭戴斗笠,身披斜陽,獨自向青山深處去了,只留下我呆呆的出神。

2、請你嘗試分析詩人的思想感情。(可以結合人物的身份、詩歌的環境等理解分析)。

答:雖懷才不遇卻閒適、雖宦途失意卻淡泊的情懷,也隱隱表露出詩人慾歸隱的情緒。

3.體會一下“蒼蒼”“杳杳”的妙處。

答:“蒼蒼”二字寫竹林寺所處之地的深邃. “杳杳”二字寫竹林寺的深遠。 “蒼蒼” “杳杳”四個疊字,極精練的描繪出一幅深遠的青山寺廟圖。

【約客】(趙師秀•南宋)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有約不來過夜半,閒敲棋子落燈花。

1、詩歌的前兩句都運用了疊字,請從內容方面談一談疊字運用的作用。

答:“家家”修飾雨,表現了江南多雨的氣候特徵,營造了一種煙雨迷濛悠閒清靜的詩境;“處處”修飾蛙聲,寫農村景象,生機盎然。隱約寫出詩人待客的悠然而略顯孤寂的心情。

2、“閒敲棋子落燈花”是一處精彩的細節描寫,請你進一步發揮想象,描繪主人公當時的動作、神情和心理。

答:已經深夜時分,約好的客人卻沒有到來。詩人一隻手拖着下頜,兩眼呆呆地凝視着火紅的燈花,另一隻手隨便拿起一枚棋子,隨意地敲落在棋盤上,發出清脆的響聲,直把燈花震落下來。唉,這漫漫長夜該怎樣度過呢?

3、對這首宋詩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c )

A.前兩句寫出了時令特色和地方氣息,從側面透露出詩人在靜候友人來時的感受。

B.第三句點題,以“夜半”說明詩人在久久等待,但約客未至,卻只聽到陣陣的雨聲、蛙聲。

C.第四句描寫了“閒敲棋子”這一細節,生動地表現出詩人此時閒適恬淡的心情。

D.全詩通過對環境和人物動作的渲染,描寫詩人雨夜等候客人的情景,含蓄而有韻味。

4、詩中主人公當時是什麼心情?是通過什麼表現出來的?

答:當時待客時悠然而略顯孤寂、候客不至心情煩躁不安。通過一個細節描寫“閒敲棋子”表現出來。

【論詩】( 趙翼 清)

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1、詩人狂妄地認爲:李白、杜甫的詩篇流傳的時間很長,已經“不新鮮”了。你同意這種看法嗎?

答:同意。①“萬古傳”表明詩人並沒有真的否定李杜的成就和地位。

②雖然成就大地位高,但歷史在發展、文學也在發展,否則它就會老化僵死。每個時代的文學都應該有自己的成就,有自己的“李杜”,才能保持它的青春和生命。

2、“風騷”原指《詩經》中的《國風》和屈原的《離騷》,後來泛稱文學。

3.這首詩反映了詩人怎樣的創作主張?

答:此詩反映了作者詩歌創作貴在創新的主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