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試題中心 > 七年級試題 > 2016初一語文閱讀理解專項複習題

2016初一語文閱讀理解專項複習題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5W 次

  【2016初一語文閱讀理解專項複習題】

2016初一語文閱讀理解專項複習題

(一)美麗的歧視

高考落榜,對於一個正值青春花季的年輕人,無疑是一個打擊。8年前,我的同學大偉就正處於這種境地。而我則考上了京城的一所大學。

等我進入大學三年級時,有一日大偉忽然在校園裏尋到了我,原來,他也是北京某名牌大學的一員了。

“祝賀你———”我說。

“是該祝賀。你知道嗎?兩年前我一直認爲自己完了,沒什麼出息了,可父母對我抱有很大希望,我被迫去復讀———你知道‘被迫’是一種什麼滋味嗎?在復讀班,我的成績是倒數第五……”

“可你現在……”我迷惑了。“你接着聽我說。有一次那個教英語的張老師讓我在課堂上背單詞。那會兒我正讀一本武俠小說。張老師很生氣地說:‘大偉,你真是沒出息,你不僅糟蹋爹孃的錢,還耗費自己的青春。如果你能考上大學,全世界就沒有文盲了。’我當時彷彿要炸開了,我噌地跳離座位,跨到講臺上指着老師說:‘你不要瞧不起人,我此生必定要上大學。’說着我把那本武俠小說撕得粉碎。你知道,第一次高考我分數差了100多分,可第二年我差了17分,今年高考,我竟超了80多分……,我真想找到老師,告訴他:我不是孬種……”

3年後,我回到我高中的母校,班主任告訴我,教英語的張老師得了骨癌。我去看他,他興致很高,期間,我忍不住提起了大偉的事……

張老師突然老淚橫流。過了一會兒,他讓老伴取來了一幀舊照片,照片上,一位學生正在巴黎的埃菲爾鐵塔下微笑。

張老師說:“18年前,他是我教的那個班裏最聰明也最不用功的學生。有一次,我在課堂上講:‘像你這樣的學生,如果考上大學,我頭朝地向下轉三圈……’”

“後來呢?”我問。

“後來同大偉一樣,”張老師言語哽咽着說,“對有的學生,一般的鼓勵是沒有用的。關鍵是要用鋒利的刀子去做他們心靈的手術———你相信嗎?很多時候,別人的歧視能使我們激發出心底最堅強的力量。”

兩個月後,張老師離開了人世。

又過了4年,我出差至京,意外地在大街上遇到大偉,讀博士的他正攜了女友悠閒地購物。我給大偉講了張老師的那席話……

在熙熙攘攘的人羣中,大偉突然淚流滿面。

在那以後的時光裏,我一直回味着大偉所遭遇的滿含愛意卻又非常殘酷的歧視。我感到,那“歧視”蘊含着一種催人奮進的力量。對大偉和那位埃菲爾鐵塔留影的學生而言,在他們的人生徵途中,張老師的“歧視”肯定是最寶貴最美麗的。

1、 大偉參加了幾次高考?每一次高考的結果分別是怎樣的?爲什麼會這樣?

2、 張老師爲什麼會老淚縱橫?大偉爲什麼“突然淚流滿面”?

3、 對於“最聰明又不用功”的學生,張老師採用的是什麼教育方法?這種方法對學生的心理能產生什麼作用?

4、 能“因材施教”的老師就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對後進生,能對他實施“美麗的歧視”嗎?爲什麼?

5、 本文運用什麼記敘方法?“我”這個人物在文中起什麼作用?

6、 從文中找出點明文章中心的句子,然後聯繫生活實際,說一說老師採用什麼樣的教育方法,最適合你的個性特點?

(二)外祖父的白鬍須

琦君

我沒有看見過我家的財神爺①,但是我總是把外祖父與財神爺聯想在一起。因爲外祖父有三綹雪白雪白的長鬍須,連眉毛都是雪白的。手裏老捏着旱菸筒,腳上無論夏天與冬天,總是拖一雙草拖鞋,冬天多套一雙白布襪。小幫工阿喜說財神爺就是這個樣兒,他聽一個小偷親口講給他聽的。

那個小偷有一夜來我家偷東西,在穀倉裏挑了一擔穀子,剛挑到後門口,卻看見一個白鬍子老公公站在門邊,拿手一指,他那擔穀子就重得再也挑不動了。他嚇得把扁擔丟下,拔腿想跑,老公公卻開口了:“站住不要跑。告訴你,我是這家的財神爺,你想偷東西是偷不走的。你沒有錢,我給你兩塊洋錢,你以後不要再做賊了。”他就摸出兩塊亮晃晃的銀元給他,叫他快走,小偷從此不敢到我家偷東西了。所以地方上人人都知道我家的財神爺最靈、最管事。外祖父卻摸着鬍子笑眯眯地說:“哪一家都有個財神爺,就看這一家做事待人怎麼樣。”

外祖父是讀書人,進過學,卻什麼都沒考取過。後來就在祠堂裏教私塾,在地方上給人義務治病。

冬天,他最喜歡叫我端兩張竹椅,並排兒坐在後門矮牆邊曬太陽。夏天就坐在那兒乘涼,聽他講那講不完的故事。媽媽怕他累,叫我換張靠背藤椅給他,他都不要。那時他七十多歲,腰桿挺得直直的,沒有一點佝僂的老態。

坐在後門口的一件有趣的工作,就是編小竹籠。外祖父用小刀把竹蔑削成細細的,教我編一個四四方方的小籠子。籠子裏面放圓卵石,編好了扔着玩。有一次,我捉了一隻金龜子塞在裏面,外祖父一定要我把它放走,他說蟲子也不可隨便虐待的。他指着牆角邊正在排着隊伍搬運食物地螞蟻說:“你看螞蟻多好,一個家族同心協力的把食物運回洞裏,藏起來冬天吃,從來沒看見一隻螞蟻只顧自己在外吃飽了纔回家的。”他常常故意丟一點糕餅在牆角,坐在那守着螞蟻搬運,嘴角一直掛着微笑。媽媽說外祖父會長壽,就是因爲他看世上什麼都是好玩兒的。

要飯的看見他坐在後門口,就伸手向他討錢。他就掏出枚銅錢給他。一會兒,又來了一個,他再掏一枚給他。一直到銅子掏完爲止,搖搖手說:“今天沒有了,明天我換了銅子你們再來。”媽媽說善門難開,叫他不要這麼施捨,招來好多要飯的難對付。他像有點不高興了,煙筒敲得咯咯地響,他說:“哪個願意討飯?總是沒法子才走這條路。”有一次,我親眼看見一個女乞丐向外祖父討了一枚銅錢,不到兩個鐘頭,她又背了個孩子再來討。我告訴外祖父說:“她已經來過了。”他像聽也沒聽見,又給她一枚。我問他:“您爲什麼不看看清楚,她明明是欺騙。”他說:“孩子,天底下的事就這樣,他來騙你,你只要不被他騙就是了。一枚銅錢,在她眼裏比斗笠還大,多給她一枚,她多高興?這麼多討飯的,有的人確是好吃懶做,但有的真的是因爲貧窮。我有多的,就給他們。也許有一天他們有好日子過了,也會想起自己從前的苦日子,受過人的接濟,他就會好好幫助別人了,那麼我今天這枚銅錢的功效就很大了。”他噴裏口煙,問我:“你懂不懂?”

“懂是懂,不過我不大讚成拿錢給騙子。”我說。

“騙人的人也可以感化的。我講個故事給你聽,我們的國父孫中山先生就是位最慷慨、最不計較金錢的人,他自己沒錢的時候,人家借給他錢,他不買吃的、穿的,卻統統買了書。他說錢一定要用在正正當當的地方。所以他宣傳革命的時候,許多人向他借錢,他都給。那時他的朋友勸他說:許多人都是來騙你錢的,你不可太相信他們。他說沒有關係,這麼多人裏面,總有幾個是真誠的。後來那些向他拿過錢,原只是想騙騙他的人,都受了他的感動,紛紛起來響應他了。這一件事就可證明,人人都可做好人;而誠心誠意待人,一定可以感動對方的。”他講起國父來就眉飛色舞,因爲他最欽佩國父。

他忽然輕聲輕氣的問我:“你知不知道那一次財神爺嚇走了小偷是怎麼回事?”

“不知道。”

“你別告訴別人,那個白鬍子財神爺就是我呀!”

“外公,您真好玩,那個小偷一定不知道。”

“他知道,他不好意思說。故意那麼告訴人的。我給他兩塊銀元,勸說他一頓,他以後就去學做手藝,沒有再做小偷了。”

這一段有趣的故事,使我一直不會忘記。“施比受更爲有福”,這是中外古今不變的真理,外祖父就是一位專門賜予快樂給人們的仁慈老人。

記得最後那年臘月二十八,鄉下演廟戲,天下着大雪,凍得足手都僵硬了。外祖父點起燈籠,穿上釘鞋,對我和小幫工阿喜說:“走,我們看戲去。”

“我不去,外公,太冷了。”

“外公都不怕冷,你怕冷?走。”

他一手牽着我,一手提着燈籠,阿喜揹着長板凳。外祖父的釘鞋踩在雪地裏,發出沙沙的清脆聲音。戲開鑼了,正殿裏冷冷清清不到三十個人。臺上演的戲是我看厭了的“投軍別窯”②,一男一女啞着嗓子不知在唱什麼。武生舊兮兮的長靠③後背,旗子只剩下兩根,沒精打采地垂下來。可是唱完一出,外祖父就拼命拍手叫好,並給臺上遞去一塊銀元。

回家的路上我埋怨道:“什麼破戲,看它幹什麼?”

“你不懂,戲班子怪可憐的,臺下沒有人看,叫他們怎麼演下去,所以我們得捧場。”

“你還給他一塊大洋呢。”

“讓他們打壺酒,買斤肉暖暖腸胃,天太冷了。”

紅燈籠的光暈照在雪地上,好美的顏色。我再看外祖父雪白的長鬍須,也被燈籠照得變成粉紅色了。

如今外祖父早已仙逝多年。每當我擡頭望蔚藍晴空,朵朵白雲後面,彷彿出現了我那雪白長鬚的外祖父,他在對我微笑,也對這世界微笑。(有刪改)

①財神爺:迷信指可以給人帶來財運的神。

②投軍別窯:指薛仁貴和王寶釧的故事。

③靠:戲曲中穿着鎧甲的武將背後插的三角形繡旗,通常有四面。簡稱“靠”。

7、 文章第一段寫道“我總是把外祖父與財神爺聯想在一起。”爲了表現外公像財神爺,作者怎樣描寫他的外特徵和具體行動的?請用簡潔的語言加以概括。

8、 在外祖父眼裏,小偷之所以偷錢、乞丐之所以行乞,跟他們的生活有什麼關係?受到外公禮遇後,他們的內心分別產生了怎樣的變化呢?請舉例說明。

9、“媽媽說外祖父會長壽,就是因爲他看世上什麼都是好玩兒的。”外公的童心童趣表現在哪裏?請用簡潔的話列舉文中的事例。

10、外祖父是個讀書人,對人對事總有獨到的見解,生活中處處流露出一種智慧。文中有多處充滿哲理的語言,請你寫出兩句他說過的富有哲理的語句。

11、文章寫到看戲回家途中“紅燈籠的光暈照在雪地上,好美的顏色。我再看外祖父雪白的長鬍須,也被燈籠照得變成粉紅色了。”請你體會此處描寫蘊含什麼感情?

12、文章結尾處作者寫到“每當我擡頭望蔚藍晴空,朵朵白雲後面,彷彿出現了我那雪白長鬚的外祖父,他在對我微笑,也對這世界微笑。”請你說說這段話的含義,以及它在全文中所起的作用。

(三)從教第一課

[美]雷切爾·斯勞特

(1)1986年,我在北費城貧民區的一所天主教堂學校裏開始了我的執教生涯。

(2)在當地,貧困就像是揮之不去的濃霧纏繞着人們的身心。

(3)對我的學生們來說,痛苦、疾病、愚昧等不幸如同散佈在街頭巷尾的空啤酒罐一樣隨處可見,俯拾皆是。

(4)對於現實中的種種惡劣不堪,我的學生們已經麻木了。他們一天一天漫不經心地踢着空啤酒罐,一天一天地混着日子。生活的艱苦與不平不會在他們的心中激起任何的波瀾。

(5)但迪龍卻不是如此。他和其他人一樣家境貧寒,常常是一週七天裏都穿着同樣的衣服到學校裏來。

(6)與旁人不同的是他的憤世嫉俗。在他的觀念裏,他命中註定要像他的父親一樣在工廠的流水生產線上作牛作馬,累死累活地過一輩子。但他不甘於如此。

(7)爲此,他鬱悶不平,心頭總是憋着一口氣。

(8)我,一名新到任的滿懷激情和抱負的英文老師向他保證,讀書寫字可以爲他開闢出一片“嶄新的天地”。顯而易見,迪龍對他現在身處的世界極爲反感。

(9)於是我向他推介了大量的古典文學作品。他隨手翻了一兩頁後,便很客氣地對我說它們太鬱悶了,他不感興趣。我感覺很挫敗。

(10)但是,我沒有灰心。我想他不喜歡我選擇的書籍,也許是因爲它們與他的生活經歷毫無共同之處。我一門心思地想要把他薰陶成爲與我相似的文學愛好者,於是又開始了另一次嘗試。我把私人藏書裏的當代流行作品通通搬了出來。迪龍一邊讀,一邊揚起了眉毛。

(11)“這些書稍好一點。”他說,“但是對我沒用。他們寫的都不是我們的事情。沒有一本能幫得上我的忙。你知道我是怎樣過活?你根本不知道那是什麼模樣!”

(12)我受夠了。我憋着一口氣說:“爲什麼不由你來告訴我呢?如果你認爲你比書中的作者經歷了更多的不公,更多的磨難,幹嘛不自己寫出來?告訴世界你的遭遇,你的感受,統統地寫出來!”

(13)那天以後,迪龍整整一個星期沒有在學校露面。待到他返校,他就像往常一樣靜靜地坐在教室裏。等到下課後,他在他的課桌旁躊躇了片刻,朝我的桌子走過來。

(14)我問他有什麼事,他略有些靦腆地笑了一下,拿出一疊皺巴巴的紙放在我的桌子上。我拿起來開始讀。

(15)意識到自己的苦心沒有白費令我很是激動,但是真真切切地讓我感到震撼的卻是文章的內容。

(16)迪龍的散文和詩歌記述了他在短短的12年裏所經歷的痛苦、掙扎、憤懣和暴戾。字裏行間充斥着粗俗下流的字眼和比喻。

(17)儘管如此,他的作品依然像新生的嬰兒一樣真實,像死亡一樣凝重。

(18)迪龍迫不及待地想要世界見識見識他的能耐,他想出版他的作品。

(19)於是,他和我把他的作品投給多家出版社,在其中的幾家得到了出版。

(20)10年之後,迪龍從一個懵懂少年成爲了一個熱衷寫作並以此爲生的人。

(21)從我與迪龍相處的經歷裏我得到了一條至今仍堅定不移的信念:“年輕人的敢作敢爲足以移山填海,改變命運,改變世界。”

(22)只是我無法確定世界是否已經準備好了。(選自《小小說月刊》2004年8月)

13、文章(2)(3)段運用了什麼手法?分別表達了什麼意思?

14、“我”之所以要激發迪龍的鬥志,是因爲他有什麼特別之處?

15、爲了要把迪龍薰陶成一個文學愛好者,“我”都做了哪些嘗試?閱讀第9——12段依次簡要概括。

16、聯繫上下文,說說文中畫線句兩個“憋”字分別表現了兩個人物怎樣的心理狀態。

17、閱讀第17段,結合全文理解“他的作品依然像新生的嬰兒一樣真實,像死亡一樣凝重”這句話的含義。

18、有人評價這是一篇師生之間彼此喚醒心靈的小說,請結合作品談談理由。

(四)一碗混沌

①那天,她跟媽媽又吵架了,一氣之下,她轉身向外跑去。

②她走了很長時間,看到前面有個麪攤,這才感覺到肚子餓了。可是,她摸遍了身上的口袋,連一個硬幣也沒有。

③麪攤的主人是一個看上去很和藹的老婆婆,她看到她站在那裏,就問:“孩子,你是不是要吃麪?”“可是,可是我忘了帶錢。”她有些不好意思地回答。“沒關係,我請你吃。”

④老婆婆端來一碗餛飩和一碟小菜。她滿懷感激,剛吃了幾口,眼淚就掉了下來,紛紛落在碗裏。“你怎麼了?”老婆婆關切地問。“我沒事,我只是很感激!”她忙擦眼淚,對面攤主人說,“我們不認識,而你卻對我這麼好,願意煮餛飩給我吃。可是我媽媽,我跟她吵架,她竟然把我趕出來,還叫我不要再回去!”

⑤老婆婆聽了,平靜地說道:“孩子,你怎麼會這麼想呢?你想想看,我只不過煮了一碗餛飩給你吃,你就這麼感激我,那你媽媽煮了十多年的飯給你吃,你怎麼會不感激她呢?你怎麼還要跟她吵架?”

⑥女孩愣住了。

⑦女孩匆匆吃完了餛飩,開始往家走去。當她走到家附近時,一下就看到疲憊不堪的母親正在路口四處張望……母親看到她,臉上立即露出了喜色:“趕快過來吧,飯早就做好了,你再不回來吃,菜都要涼了!”

⑧這時,女孩的眼淚又開始掉了下來!

⑨有時候,我們會對別人給予的小恩小惠“感激不盡”,卻對親人一輩子的恩情“視而不見”。

19、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本文記敘的內容。

20.文中加點的兩個“又”字的作用各是什麼?

21.文中第⑦自然段中用“疲憊不堪”、“露出了喜色”來描寫母親的神態,這種變化表露了母親怎樣的情感?

22.第⑥段爲什麼獨句成段?

23.請結合你自身的經歷,談談你對選文第⑨段的理解。

(五)跪着工作卻讓站立者歎服

(1)有人這樣說他:“這是一個跪着工作的人,卻是一個讓我們站立者歎服的人!”

(2)阮文憑,一個殘疾人,獨自撐起了一所學校。1995年,阮老師被分配到廣西凌雲縣下甲鄉河洲村弄懷小學當臨時代課教師。開學第一天,阮老師興奮地拄着柺杖,沿着33道螺旋式盤山石階爬行,4個小時後,來到了弄懷小學。然而,眼前的校舍,殘垣斷壁,橫樑腐裂;學生一個都沒有,學校已停辦3年。

(3)沒有學生,他就到瑤寨一家一家去動員。每天清晨,他拄着柺杖一步一步挪動。正常人1個小時走完的路程,他卻要花4個小時。渴了,爬到山溝裏喝一捧山泉水;餓了,從衣兜裏取出事先準備的生紅薯啃上幾口;累了,便在路邊石階上靠着休息一會……

(4)終於有5個孩子返回了課堂。雖然不算多,但卻給了他一絲安慰:他彷彿看到了15個,50個……弄懷小學,又傳出了久違的讀書聲。

(5)在崎嶇的山道上,柺杖用不了,他就手腳並用,一步一步地爬着翻山越嶺,即使3個小時跪爬半尺厚的積雪,他都沒有缺過一次課。有一天晚上,暴雨傾盆,他往學校趕,心一急,一腳踩滑跌向崖邊,柺杖也脫了手。他當時真想大哭一場,要是有人扶他一把該多好啊!

(6)11年,弄懷小學在校生從零發展到84人,當地的適齡兒童入學率達100%。有的學生還從這裏起步考上了重點高中。爲了這些山裏娃,阮文憑傾注了他的全部心血。沒有乒乓球檯,他自制了一個;沒有籃球場,他帶領學生整出一塊平地,並用父親賣豬仔的400多元錢買了籃球圈,用木頭做了籃球架和籃球板;沒有水,他籌措資金3000多元修建了一口水塘……

(7)十幾年堅持,滴水匯成河。如今,學校已成爲全縣同類學校中學生數最多、教學質量最高的學校。最近,鄰縣姑娘陸蘭,被阮老師的事蹟所感動,與他一起當起了編外臨時代課教師,並對他產生了純真的愛情。

(8)一條山路,一個人,一所學校,就這樣緊緊地聯繫在一起。(選自《人民日報》,略有刪改)

24、找出第(3)段中描寫阮老師動員學生返校的幾個細節描寫,並說說這些細節描寫有什麼作用。

25、第(2)段畫線句子中的數字有什麼作用?

26.下面對文章理解分析錯誤的一項是( )

A.第1段高度讚揚了阮文憑老師身殘志堅的崇高精神。

B.第2段畫線句子中的數字,生動形象地表現了阮老師開學第一天到弄懷小學時的艱辛。

C.第5段畫線部分刻畫人物形象採用了環境描寫、動作描寫、語言描寫和心理描寫的手法。

D.本文選材精當,語言樸實,情感真摯,引起讀者的強烈共鳴。

27.第(3)段主要運用了什麼表達方式?請以本段爲例,說一說運用此方式的好處。

28.第(4)段中說到返校的孩子只有5個,可阮老師卻“彷彿看到了15個,50個……”,這樣寫矛盾嗎?請說說你的理解。

29.“十幾年堅持,滴水匯成河”這句話在文章的結構上有什麼作用?請具體說明。

30、寫出文章題目的含義。

31、阮老師的事蹟感動了許許多多的人,請用你掌握的一句古詩來讚美像阮老師這樣默默奉獻、無怨無悔的人。

  參考答案

(一) 美麗的歧視

1、三次 成績一次比一次好 因爲他付出了辛勤的努力

2、他知道大偉當時不理解自己的用心良苦,因被深深誤解而傷感;大偉已經頓悟老師的一片善意,爲自己的誤解而懊悔

3、激將法;故意刺激挫傷他的自尊心,從而激發他改變落後面貌的鬥志

4、不行。因爲後進生學習基礎不好,原本自卑,再也經不起挫傷的折磨了。他們更需要的是鼓勵和表揚。

5、順敘,線索作用。

6、那“歧視”蘊含着一種催人奮進的力量。對大偉和那位埃菲爾鐵塔留影的學生而言,在他們的人生征途中,張老師的“歧視”肯定是最寶貴最美麗的。其他略。

(二)外祖父的白鬍須

7、(1)外祖父有三綹雪白雪白的長鬍須,連眉毛都是雪白的。手裏老捏着旱菸筒,腳上無論夏天與冬天,總是拖一雙草拖鞋,冬天多套一雙白布襪。(2)給小偷銀元,勸他改過;給人義務看病;給要飯的銅錢;看戲,給戲班子捧場。

8、(1)這麼多討飯的,有的人確是好吃懶做,但有的真的是因爲貧窮。哪個願意討飯?總是沒法子才走這條路。(2)外祖父給小偷兩塊銀元,勸說他一頓,他以後就去學做手藝,沒有再做小偷了。”

9、教我編小籠;讓我把裝在小籠子裏的金龜子放掉;給螞蟻扔糕餅。

10、“你看螞蟻多好,一個家族同心協力的把食物運回洞裏,藏起來冬天吃,從來沒看見一隻螞蟻只顧自己在外吃飽了纔回家的”。“這一件事就可證明,人人都可做好人;而誠心誠意待人,一定可以感動對方的。”

11、喜歡、敬仰和愛戴

12、再現外公生前親切和藹的笑容,表達“我”對外公敬仰、愛戴和無比懷念的思想感情。在全文中起到篇末點題、突出中心的作用。

(三)從教第一課

13、都運用比喻的手法。貧困家庭佔多數,貧困帶來的痛苦、疾病、愚昧等不幸,壓抑着人們的精神世界。

14、與旁人不同的是他的憤世嫉俗。在他的觀念裏,他命中註定要像他的父親一樣在工廠的流水生產線上作牛作馬,累死累活地過一輩子。但他不甘於如此。

15、(1)推介古典文學作品(2)搬出當代流行作品

16、①他鬱悶不平,不希望像他的父親一樣在工廠的流水生產線上作牛作馬,累死累活地過一輩子。或他鬱悶不平,不甘於受命運的安排。

②“我”屢次嘗試後受挫的生氣與不快,以及不信說服不了迪龍的心理。

17、說明迪龍寫文章是用真情在訴說對貧窮的親身體驗,傾吐長期抑鬱於胸中的苦悶以及企圖掙脫貧窮給他帶來的痛苦和憤懣,讓人讀後產生震撼和共鳴。

18、迪龍在老師的理解與關愛下掙脫了命運的安排,並在其耐心地指導和激勵下投身文學創作,老師從迪龍身上獲得了一個堅定的信念,年輕人的敢作敢爲足以移山填海,改變命運,改變世界。

(四)一碗混沌

19、本文記敘了女孩與母親發生爭吵後,在一位老婆婆的開導下,真正體會到了母愛的偉大。

20、答:第一個“又”字,表明女孩與母親發生的爭吵不止一次,從而反映出女孩對母親的誤解之深。第二個“又”字,是第二次流淚的意思,表現出女孩對母親的理解和感激。21、表現出母親對女兒的擔憂和見女兒回來後的欣喜,從而突出母親愛女情深。

22、突出了女孩內心產生了強烈的震撼,起強調作用。

23、要求:結合自身經歷談理解。例:我們在生活中受到父母無微不至的關懷照顧,卻不注重體會這種恩情,也不加以珍惜,反倒因爲別人的一句問候或收到別人的一份小禮物,而感動不已。我們應該認識到在感激別人的時候也不忘父母的養育之恩。

(五)跪着工作卻讓站立者歎服

24、拄着柺杖挪動、爬山溝喝泉水、啃生紅薯、靠着臺階休息。一系列的動作描寫,突出了他動員學生的艱難。

25、寫出了臺階之多、時間之久。突出了老師的艱難,對老師執着和堅持不懈精神的讚美。

26、C (該選項中的“語言描寫”有誤.)

27.主要表達方式:描寫(1分)

例子與好處:如“挪動”、“爬”等細節(動作)描寫,極力渲染了阮老師行動艱難的情景,突出他意志的頑強。又如“啃”、“靠”等動作(細節)描寫,形象地表現了阮老師爲動員學生返校而不辭辛勞的場景,體現他的敬業精神。(意思對即可。只舉例子給1分,既舉例子又談好處給3分)

28、不矛盾(1分)理解:“5個”是實寫,“15個,50個……”是虛寫,它表達了阮老師希望有更多的孩子能重返校園的心願以及對未來充滿信心的樂觀精神。(2分)(意思對即可)

29、承上啓下(或“過渡”)(1分)具體說明:由上文辦學之初的艱難至初見成效,轉入下文寫如今的弄懷小學令人喜悅的現狀(1分)

30、跪着工作是指阮老師身體殘疾,拄着柺杖有時需要爬行,但他的精神卻讓我們身體健全的人深深讚歎和佩服。

31、答案示例:如“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衣帶漸寬終不悔,爲伊消得人憔悴。”“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等等。(能體現默默奉獻、無怨無悔等方面的詩句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