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詩詞歌賦 > 文言文 > 戰國策片段原文及翻譯

戰國策片段原文及翻譯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2W 次

《戰國策》是中國古代的一部史學名著。全書按東周國、西周國、秦國、齊國、楚國、趙國、魏國、韓國、燕國、宋國、衛國、中山國依次分國編寫,共33卷,約12萬字。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戰國策片段原文及翻譯,歡迎查看。

戰國策片段原文及翻譯

  犀首立五王原文:

犀首立五王,而中山後持。齊謂趙、魏曰:“寡人羞與中山併爲主,願與大國伐之,以廢其王。”中山聞之,大恐。召張登而告之曰:“寡人且王,齊謂趙、魏曰,羞與寡人併爲王,而欲伐寡人。恐亡其國,不在索王。非子莫能吾救。”登對曰:“君爲臣多車重幣,臣請見田嬰。”中山之君遣之齊。見嬰子曰:“臣聞君欲廢中山之王,將與趙、魏伐之,過矣。以中山之小,而三國伐之,中山雖益廢王,猶且聽也。且中山恐,必爲趙、魏廢其王而務附焉。是君爲趙、魏驅羊也,非齊之利也。豈若中山廢其王而事齊哉?”

田嬰曰:“奈何?”張登曰:“今君召中山,與之遇而許之王,中山必喜而絕趙、魏。趙、魏怒而攻中山,中山急而爲君難其王,則中山必恐,爲君廢王事齊。彼患亡其國,是君廢其王而亡其國,賢於爲趙、魏驅羊也。”田嬰曰:“諾。”張醜曰:“不可。臣聞之,同欲者相憎,同憂者相親。今五國相與王也,負海不與焉。此是欲皆在爲王,而憂在負海。今召中山,與之遇而許之王,是奪五國而益負海也。致中山而塞四國,四國寒心,必先與之王而故親之。是君臨中山而失四國也。且張登之爲人也,善以微計薦中山之君久矣,難信以爲利。”

田嬰不聽。果召中山君而許之王。張登因謂趙、魏曰:“齊欲伐河東。何以知之?齊羞與中山之爲王甚矣,今召中山,與之遇而許之王,是欲用其兵也。豈若令大國先與之王,以止其遇哉?”趙、魏許諾,果與中山王而親之。中山果絕齊而從趙、魏。

  譯文:

魏將犀首公孫衍發起魏、韓、趙、燕,中山五國互相稱王,然而只有中山國最後稱王。齊王對趙、魏兩國說:“寡人以跟中山並立稱王而感到羞恥,希望和各大國共同討伐中山,廢掉它的王號。”中山君聽到此事後非常害怕,就召見大臣張登,告訴他說:“寡人已經稱王,齊王對趙、魏兩國說,以跟寡人並立稱王而感到羞恥,要討伐寡人。我擔心會要亡國,倒無心要求什麼王號。現在,非您不能救我了。”張登回答說:“君王爲我多準備些車輛和錢帛,我願去會見齊相田嬰。”中山君就派張登去齊國。

張登見到田嬰說:“我聽說您要廢掉中山君的王號,準備和趙、魏兩國一道討伐中山。您錯了。拿小小的中山,需要三國聯合去討伐它,中山君即使有比‘廢掉王號’還要嚴重的後果,他也會接受的。何況中山君害怕齊、趙、魏三國,他一定會因爲趙、魏兩國要廢棄自己的王號,便一心一意地親附趙、魏。這樣,您就等於把‘羊’往趙、魏那裏趕,這對齊國可不利啊。這怎麼比得上要中山自己廢掉王號來投靠齊國呢?”田嬰說:“該怎麼辦?”張登說:“如果您邀請中山君和您會晤,同意他稱王,他一定很高興,便會與趙、魏兩國斷交。趙、魏一氣之下必然進攻中山,中山緊急,又因爲您‘羞與中山並稱爲王’,中山一定十分恐懼,便會爲您廢掉王號而投靠齊國。中山害怕亡國。這樣,您就使中山既廢掉了王號,而您又控制了中山,這比把‘羊’趕往趙,魏那裏好多了。”田嬰說:“好。”張醜說:“不行。我聽說:‘慾望相同的`人互相忌恨,患難相同的人互相親近。’現在五國都互相稱王,只有齊國不願與中山並立稱王。五國共同的慾望是互相稱王,五國共同的憂患是擔心齊國從中干涉。如果您邀請中山君並和他會晤,同意他稱王,這就剝奪了四國稱王的權利,而有利於齊國。容納了中山,卻斷絕了四國,四國擔心,必先和中山一道稱王,並故意與它親近。這樣,您控制了中山,卻失掉了四國,而且張登的爲人,善於給中山君設置陰謀詭計,一向是如此,很難相信他會是爲了齊國的利益。”

田嬰不聽張醜的話,果然邀請了中山君,而且同意尊他爲王。張登於是對趙、魏兩國說:“齊國打算攻打你們的河東,我是怎麼知道的呢?因爲齊國認爲和中山並立稱王是莫大的恥辱,可現在生又邀請中山君會晤,並同意尊他爲王,這是想利用中山的兵力。你們何不即刻先同意中山稱王。來阻止齊國和中山聯合呢?趙國和魏國答應了。果然同意中山稱王並與它親近。中山果趙與齊國斷交,而與趙、魏聯合。

  相關資料

《戰國策》主要記述了戰國時期的縱橫家的政治主張和言行策略,也可說是縱橫家的實戰演習手冊。本書亦展示了戰國時代的歷史特點和社會風貌,是研究戰國曆史的重要典籍。在四庫全書之中爲首部。

戰國策的原文章的作者直到現在也沒有確定,羅根澤疑出於蒯通。這些文章原有《國策》、《國事》、《短長》、《事語》、《長書》、《修書》等名稱。西漢末年,劉向校錄羣書時在皇家藏書中發現了六種記錄縱橫家的寫本,但是內容混亂,文字殘缺。於是劉向按照國別編訂了《戰國策》。因此,戰國策顯然不是一時一人所作,劉向只是戰國策的校訂者和編訂者。因其書所記錄的多是東周後期時諸國混戰,縱橫家爲其所輔之國的政治主張和外交策略,因此劉向把這本書名爲《戰國策》,而該時期亦因此被史家稱爲戰國時代。

北宋時,《戰國策》散佚頗多,經曾鞏“訪之士大夫家,始盡得其書”,並加以校補,是爲今本《戰國策》三十三篇。[3],姚宏、鮑彪、吳師道皆有注本。1973年,在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了一批帛書,其中一部類似於今本《戰國策》,整理後定名爲《戰國縱橫家書》。該書共27篇,其中11篇內容和文字與今本《戰國策》和《史記》大體相同。

今本共33卷。東周策1卷,西周策1卷,秦策5卷,齊策6卷,楚策4卷,趙策4卷,魏策4卷,韓策3卷,燕策3卷、宋衛策1卷,中山策1卷,共497篇。

所記載的歷史,上起前455年晉陽之戰(稍提到前490年智伯滅範氏),下至前221年高漸離以築擊秦始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