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詩詞歌賦 > 古詩 > 常見古詩表現手法分析舉例

常見古詩表現手法分析舉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02W 次

古詩是古代中國詩歌的泛稱,古詩可分爲古體詩和近體詩。下面是小編爲你帶來的常見古詩表現手法分析舉例 ,歡迎閱讀。

常見古詩表現手法分析舉例

⒈ 用典:

特徵: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詩句兩種。用事是借用歷史故事來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對現實生活中某些問題的立場和態度、個人的意緒和願望等等,屬於借古抒懷。引用或化用前人詩句目的是加深詩詞中的意境,促使人聯想而尋意於言外。

例如:①“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辛棄疾《永遇樂 京口北固亭懷古》)②“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姜夔《揚州慢》)

分析表達作用:①這首詞除了回顧作者43年前南下經歷一層外,全是用事。“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寫的是劉裕當年北伐抗敵的英雄氣概。作者借讚揚劉裕,諷刺南宋王朝主和派屈辱求和的無恥行徑,表現出作者抗金的主張和恢復中原的決心。 ②“春風十里”引用杜牧的詩句,表現往日揚州十里長街的繁榮景況,是虛寫;“盡薺麥青青”,寫詞人今日所見的淒涼情形,是實寫。這兩幅對比鮮明的圖景寄寓着詞人昔盛今衰的感慨。

⒉ 託物言志:

特徵:在描摹事物以盡其妙的基礎上融入作者的感情,寄託作者的心志。是作者藉助物的象徵義來表達個人胸懷心志的一種藝術手法,又叫感物抒懷。

例如:⑴“一樹春風千萬枝,嫩於黃金軟於絲。永豐西園荒園裏,盡日無人屬阿誰?”(白居易《楊柳枝詞》)⑵ 我家洗硯池頭樹,朵朵花開淡墨痕。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王冕《墨 梅》)

分析表達作用:⑴託物言志,寫柳樹獨出荒園無人觀賞,抒發人才被埋沒的感概。 ⑵ 此詩運用了託物言志的手法,抒發了作者要像梅花那樣的高潔、淡雅,不向世俗獻媚的堅貞、純潔的操守。

⒊ 動靜結合:

特徵:對事物、景物作動態、靜態的描寫,兩者相互映襯,構成一種情趣。

例如:①沙頭宿鳥聯拳靜,船尾跳魚拔剌鳴。 (杜甫《漫成一首》)②“月落鳥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唐張繼〈楓橋夜泊〉)

分析表達作用:① 第四句魚跳的“動”更襯托出前三句景物的“靜”。②詩中以聲襯靜,沒有鳥啼、鐘聲難以反襯出靜,更不能反映出詩人羈旅的鄉愁。

⒋ 虛實結合:

特徵:虛與實是相對的,有者爲實,無者爲虛;有據爲實,假託爲虛;客觀爲實,主觀爲虛;具體爲實,隱者爲虛;有行爲實,徒言爲虛;當前爲實,未來是虛;已知爲實,未知爲虛等等。詩歌中的“實”是指客觀世界中存在的實象、實事、實境。

具體說來,詩歌中的“虛”包括以下三類:

①、神仙鬼怪世界和夢境。詩人往往藉助這類虛無的境界來反襯現實。這就叫以虛象顯實境。

②、已逝之景之境。這類虛景是作者曾經經歷過或歷史上曾經發生過的景象,但是現時卻不在眼前。

③、設想的未來之境。這類虛境是還沒有發生的,它表現的情將一直延伸到未來而不斷絕。故寫愁,將倍增其愁;寫樂將倍增其樂。 “虛實相生”是指虛與實二者之間互相聯繫,互相滲透與互相轉化,以達到虛中有實,實中有虛的境界,從而大大豐富詩中的意象,開拓詩中的意境,爲讀者提供廣闊的審美空間,充實人們的審美趣味。

例如:①、《夢遊天姥吟留別》仙境就是一個虛象。詩云:“日月照耀金銀臺”、“霓爲衣兮風爲馬”、“虎鼓瑟兮鸞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詩歌中的“實”就是《夢遊天姥吟留別》中的黑暗現實;李白描繪了一幅美好的圖景,圖景的美好反襯出現實的黑暗。

例如:②、李煜《虞美人》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句中“故國”的“雕欄玉砌”存在,但此時並不在眼前,也是虛象。作者將“雕欄玉砌”與“朱顏”對照着寫,頗有故國淒涼,物是人非之感。再如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中雲:“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再現了火燒赤壁這一史實。顯然不是發生在眼前,故也是虛景。詩歌中的“實”就是《虞美人》中的“春花秋月何時了”;《念奴嬌赤壁懷古》中上闕的“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寫赤壁險峻的形勢

例如:③、柳永《雨霖鈴》中雲:“今霄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這是設想的別後的景物:一舟離岸,詞人酒醒夢迴,只見習習曉風吹拂蕭蕭疏柳,一彎殘月高掛柳梢。詩歌中的“實”就是《雨霖鈴》中上闕所寫的兩人分別的情形,如“寒蟬悽切,對長亭晚”“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等。

分析表達作用:如歐陽修的《踏莎行》:“候館梅殘,溪橋柳細,草薰風暖搖徵轡。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 寸寸柔腸,盈盈粉淚,樓高莫近危闌倚。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上闕寫實,通過初春景象反襯“行人”的離愁別緒。下闕實虛。通過設“行人”想妻子憑欄遠望,思念“行人”的愁苦之象,來寫愁思。妻思夫,夫想妻。虛實相生,從而將離愁別緒抒發得淋漓盡致。

⒌ 借景抒情 融情於景:

特徵:詩人要表達的思想感情正面不着一字,全然寓於眼前的自然景象之中,借自然景物抒發感情。

例如:“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分析表達作用:故人的身影越來越遠,最後完全消失,滾滾的江水有如對友人的不斷思念。

⒍ 正側描寫:

特徵:對描寫對象進行正面的直接的描寫是正面描寫;描寫對象周圍的事物,使對象更鮮明、突出的是側面描寫。

例如:①“一樹春風千萬枝,嫩於黃金軟於絲。永豐西角荒園裏,盡日無人屬阿誰?”(白居易《楊柳枝詞》② “大漠風塵日色昏,紅旗半卷出轅門。前軍夜戰洮河北,已報生擒吐谷渾。”(王昌齡《從軍行》)

析表達作用:①白詩第一、二句運用正面描寫的手法,描寫了春天柳樹的嬌美形態。

例如:② 王詩第二句側面描寫戰況,一方面詩風勢很大,捲起紅旗便於急行軍,另一方面勢高度戒備,不事張揚,把戰事的.緊張狀態突現出來。

常見古詩表現手法分析舉例⑵

⒎ 借古諷今:

特徵:這在詠史、懷古詩中是最常見的。特色也是託古諷今,借對歷史上人、事的評價來諷喻時事,表達情感,向當權者提出忠告。

例如:①《赤壁》“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三喬。”② 《泊秦淮》:“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分析表達作用:①語面對赤壁之戰懷古,實則預感到唐朝將亡,發出慨嘆。詩中含一哲理:興盛與衰亡,有着歷史的必然,但是誰成誰敗,何時成何時敗,也有偶然性。②這首詩寓託幽遠,詠史與感發巧妙對接,情韻俱妙。

⒏ 抑揚:

特徵:把要貶抑否定的方面和要肯定的方面同時說出來,只突出強調其中一個方面,以達到抑此揚彼或抑彼揚此的目的。有先揚後抑和先抑後揚之分。[似貶實褒]:對值得歌頌的對象不正面褒揚,而寓褒於貶,正話反說,用貶抑的語氣來褒揚,看似貶抑實爲褒揚 [似褒實貶]:對應該貶抑的對象不直接貶抑,而寓貶於褒,反話正說,用褒揚的語氣來貶抑,看似褒揚實爲貶抑。

例如:①“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高樓。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王昌齡《閨怨》)② 宣室求賢訪逐臣,賈生才調更無倫。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李商隱《賈生》

分析表達作用:①這首詩採用先揚後抑的手法,先寫少婦“不知愁”,後面才說她“悔”,通過對少婦情緒微妙變化的刻畫,深刻表現了少婦因觸景而產生的感傷和哀怨的情緒,突出了“閨怨”的主題。②欲抑先揚,詩的前兩句從正面着筆,絲毫不露貶意,彷彿熱烈頌揚文帝求賢若渴,虛懷若谷,和對賈生的讚歎。可是讀了後面兩句,才恍然大悟,原來鄭重求賢,虛心垂詢,推重歎服,乃至“夜半虛席”,不是爲了尋求治國安民之道,卻是爲了“問鬼神”的本原問題!這究竟是什麼樣的求賢,對賢者又究竟意味着什麼啊!諷刺辛辣,感慨深沉,非抑揚而不能達到此效果。

⒐ 想象:

特徵:人們在已有材料和觀念基礎上,經過聯想、推斷、分析、綜合,創造出新的觀念的思維過程。

例如:“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裏一青螺。”(劉禹錫的《望洞庭》)

分析表達作用:這首詩選擇了月夜遙望的角度,通過極富想象力的描寫,將洞庭的湖光山色別出心裁地再現於紙上。

⒑ 聯想:

特徵:由一事物聯繫到與之有關的另一事物,或把事物中類似的特點聯繫起來造成一個典型。

例如:“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賀知章《詠柳》)

分析表達作用:詩人由柳枝的紛披下垂、婀娜多姿聯想到翠綠的絲帶,運用巧妙的比喻,塑造出一個別具浪漫色彩的新穎形象,一改楊柳抒離情的象徵義。

⒒ 渲染:

特徵:對環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寫形容,以突出形象,加強藝術效果。

例如:“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杜甫《登高》)

分析表達作用:首聯俯仰所見所聞,一連出現六個特寫鏡頭,渲染秋江景物的特點。

⒓ 象徵:

特徵:通過特定的、容易引起聯想的具體形象,表現與之相似或相近特點的概念、思想和感情。其特點是利用象徵物與被象徵物之間的某種類似,使被象徵物的某一內容得到含蓄而形象的表現。在文學作品中,象徵通常是以具體事物來暗示作者的思想、態度與感情的方式。有些是某些詩句本身含有一定象徵意義,有些是全詩常通過具體事物來說理,即說理詩或詠物詩。如:以“梅”象徵高潔、清秀、淡雅、素樸;以“菊”象徵高潔、傲霜鬥雪的堅強,被稱爲“隱逸之花”;以“蘭芷”象徵名貴、孤芳、清高;以“牡丹”象徵富麗;等等。

例如:①“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繞郡城”(李德裕《登崖州城作》②于謙的〈石灰吟〉

分析表達作用:主要作用是用物象徵人的品德節操。① 這兩句描寫青山環繞,層巒疊嶂,自己所處的郡城正在嚴密封鎖,重重阻隔之中。象徵了自己被政敵迫害的景況,書寫思歸不得的憂傷。

②整首詩作者以石灰爲喻,託物言志,表面看句句寫石灰,實際是藉助石灰象徵自己爲報效祖國,甘願經受苦難和不怕犧牲、勇於獻身的高尚情操。

③ 如陸游的《卜算子 詠梅》,以梅自喻,表現自己不與爭寵邀媚、阿諛奉承之徒爲伍的品格和不畏讒毀、堅貞自守的錚錚傲骨。再如虞世南的《蟬》中“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作者是在強調立身高潔的人,並不需要某種外在憑藉,自能聲名遠播。

⒔ 襯托:

特徵:指的是以乙託甲,使甲的特點或特質更加突出。有正襯和反襯兩種。正襯層層推進,反襯以動襯靜,以樂寫哀。

例如:①“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蘇軾《念奴嬌 赤壁懷古》)②“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遙憐小兒女,未解億長安。香霧雲鬟溼,清輝玉臂寒。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幹。(杜甫《月夜》)③“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王維〈鳥鳴澗〉)

分析表達作用:①這首詞要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周瑜,卻從“千古風流人物”寫起,由此引出赤壁之戰時的“多少豪傑”,最後才集中爲周瑜一人,突出了周瑜在作者心中的主要地位。② 頷聯、頸聯寫妻子的美麗,反襯詩人惆悵痛苦的心情。③ 作者以“人閒”的靜謐氣氛,來襯托“落花”的飄搖風致,以鳥鳴來襯托夜間春山的空寂。

⒕ 對比 :

特徵:把兩種對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兩個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較。運用對比,或使對立事物的矛盾鮮明突出,揭示本質,給人深刻啓示;或使事物對立的兩個方面互相映襯,相得益彰,給人深刻印象。例如:①高適《燕歌行》:“戰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②再如李白的《越中覽古》:“越王勾踐破吳歸,戰士還家盡錦衣。宮女如花滿春殿,只今惟有鷓鴣飛。”③百囀千聲隨意移,山花紅紫樹高低。始知鎖向金籠裏,不及人間自在啼。(宋歐陽修《畫眉鳥》)

分析表達作用:①以戰士死在沙場與將帥縱情聲色進行對比,形象鮮明,揭露深刻。 ②詩人給我們展示了兩幅畫面:一幅是越王大敗吳國,凱旋而歸,戰士們個個脫下戰袍,換上了“錦衣”,向國人炫耀他們的戰功,宮女們個個打扮得花兒一般,在宮殿裏恣情歡樂;另一幅則是“只今惟有鷓鴣飛”———現在只有幾隻鷓鴣在王城故址上飛來飛去,昔日的勝利、熱鬧早已煙消雲散。詩篇將昔日的繁盛和今日的淒涼,通過具體的景物作了鮮明的對比,抒發了盛衰無常之感。對比手法的運用突出了主題,發人深思 ③這首詩運用了對比手法:前兩句(寫自由自在,任意翔鳴的畫眉)與後兩句(寫陷入囚籠,失去了自由的畫眉)構成對比,結構明晰。表達作者對禁錮思想、束縛人才現象的抨擊和對言論自由、解放人才理想的嚮往。

⒖點面結合:

特徵:萬事萬物都是彼此相互聯繫的,不是孤立存在的,被描寫的景物也一樣,它們總是和周圍的景物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因此,我們在寫景狀物時,不能孤立地靜止地寫主體物,還必須寫主體物周圍的聯繫物,點面結合,烘雲托月,使主體形象更豐滿,更有特色。

例如:柳宗元《江雪》: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分析表達作用:《江雪》運用了點面結合的方式。“蓑笠翁”在畫面上顯得比較小,但處在非常顯眼的位置,是詩的中心,“孤舟蓑笠翁”屬於點的描繪;前兩句“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屬於面的鋪陳,詩句從“鳥飛絕”、從“人蹤滅”寫盡了人物處境的苦寒與孤寂,並在“山”“徑”前冠之以數量詞“千”“萬”,對突出人物堅忍不拔、卓然而立的品格起。

16. 側面烘托:

特徵: 烘托就是“烘雲托月”,借描繪別的事物以突出主要對象。詩人在寫景時,不從正面景物入手,而是從與其有關的側面景物入手,以對側面景物的描寫來達到反映主題的效果,即是側面烘托。

例如:①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牆來。(唐劉禹錫《石頭城》)②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唐劉禹錫《烏衣巷》)③楚江微雨裏,建業暮鍾時。漠漠帆來重,冥冥鳥去遲。 海門深不見,浦樹遠含滋。相送情無限,沾襟比散絲(唐韋應物《賦得暮雨送李胄》)

分析表達作用:①本詩題爲“石頭城”,明顯是寫“石頭城”,但詩歌不從石頭城入手,卻從石頭城周圍景物——山、潮水、月——入手,烘托出了石頭城這一“故國”的沒落與荒涼。②本詩與《石頭城》有異曲同工之妙。本詩通過烏衣巷周圍景物——雜草叢生,野花點點,夕陽斜照,舊時燕飛入普通百姓家——烘托出了烏衣巷已不是昔日的烏衣巷了,今日的烏衣巷一片荒涼,昔時豪門世族已不復存在。 ③詩人側面寫了“帆、鳥、海、樹”,烘托出暮雨的細密和詩人濃濃的離愁別恨。

17. 以小見大:

特徵:以局部見全體、以有限見無限,通過典型和象徵,藉助於人們的生活體驗,達到以小見大。"物小蘊大",意趣無窮。同樣,竹中觀日、鏡中映景、水中倒景,同樣具有這種藝術效果。特點:一是詩歌抓住具有典型特徵的小景物,可以在讀者的腦海裏喚起大的境界,所謂“以小景傳大景之情”;如:"梅花落地疑殘雪,柳葉開時任好風。" 這是小景,風吹初開柳葉,--聯想,東風馳蕩,春意盎然的春天景色。清代劉熙載《藝概詩概》說:"山之精神寫不出,以煙霞寫之,春之精神寫不出,以草樹寫之,故詩無氣象,則精神亦無所寓矣"。二是寫社會生活,也是借具有典型意義的生活細節來表現重大的社會內容,絕句尤適宜用這一手法。

例如:杜牧《赤壁》折戟沉沙鐵未消,自將磨洗任前朝。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分析表達作用:此詩運用了以小見大的表現手法。句子裏 "二喬命運"---小事,小事與東吳霸業有關,以二喬立意,從而反映三國之爭,此乃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