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詩詞歌賦 > 古詩 > 古詩示兒的片斷賞析

古詩示兒的片斷賞析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3W 次

有專家指出,在語文閱讀教學中,如果沒有學生的個性體驗,學生就不能對文章所描繪的景物、人物形象、故事情節等留下深刻印象,也不能對錶現這些內容的語言文字留下深刻印象,更不會產生認識的突破、情感的昇華、價值的提升。

古詩示兒的片斷賞析

而我們小學語文的體驗性學習,就是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生廣泛接觸語言材料,感悟語言,理解語言,運用語言,促進語文素養的全面提高。

古詩《示兒》是浙教版十一冊《古詩四首》中的一則,是南宋愛國詩人陸游的絕筆之作:“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簡短的幾句話,飽含着詩人至死不渝的愛國情懷。讀這樣的詩,讓我們真切的感受一位愛國詩人畢生的心事和無限的希望,表達了作者渴望收復失地,統一祖國的強烈的愛國熱情。

教學時,我沿襲一貫的古詩教學手法:情境導入,瞭解詩人---讀通全詩,理解詩意---感悟詩境,體察心情。整首詩,我着眼一個“悲”字,運用拓展,感悟詩境引導學生反覆朗讀詩文,讀出詩中的“味兒”。

[片段一]

在瞭解了詩人,很好的理解的詩句內容,並初步感受了詩中的“悲”後,我選取了兩首古詩進行補充拓展。

師:彌留之際的陸游,因爲見不到祖國的統一而感到悲哀,而他的眼前又時常浮現出這樣的一幅畫面——

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三萬裏河東入海,五千仞嶽上摩天。

遺民淚盡胡塵裏,南望王師又一年。

[註釋]

1. 五千仞嶽:與上句誇張黃河之長一樣,這是誇張西嶽華山之高。

2. 仞:古時八尺爲仞。嶽:高大的山。

3.遺民:淪陷區的人民

4.胡塵:胡人騎馬時揚起的灰塵,比喻金兵佔領的領土

2、師:讀着這樣的詩句,你能看到陸游眼前浮現的那畫面嗎?

:生1:百姓生活在金人的鐵蹄之下,哭泣、呼喊着宋王朝的名字

師:哪裏讓你有如此的感受,你讀讀;還有嗎?

生2:我的眼前是那些居無定所的百姓,小孩子哭着要吃的,而我們的大人也沒有吃的好給。冷不防,胡人的鞭子狠狠地落在了婦女的身上,隨即穿來淒涼的哭聲……

生3:我彷彿看到了胡人騎着馬從大宋百姓的身上踏了過去,這些百姓在喊叫着。

師:真是血淋淋的場面啊。你是從哪句詩浮現這樣的畫面?讀讀

師:受盡了奴役的大宋百姓,盼望着大宋的軍隊來解救。還他們一個屬於自己的家,這一盼,盼了幾年啊?

生A:一年

生B:兩年,十年?

師:整整六十五年啊,同學們,六十五年中我們的百姓要受多少折磨啊!讀——遺民淚盡胡塵裏,南望王師又一年。

65年,多少的苦痛啊——遺民淚盡胡塵裏,南望王師又一年。

65年,多少的血淚啊——遺民淚盡胡塵裏,南望王師又一年。

3、陸游的眼前出現這樣的畫面,一想到這些百姓,陸游的心情你懂嗎?你能用什麼詞來形容?

生:悲傷

師:看到百姓受到這樣的折磨,陸游還僅僅是悲傷嗎?

生:悲痛

師:是啊,陸游這時的心情那是悲痛啊。讀到這,我們看到了陸游那顆憂國憂民的心,不光是爲自己看不到國家統一而悲哀,還有爲這些百姓而悲痛,誰來讀讀這句詩?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指名學生朗讀,學生的朗讀,由原來的遺憾轉化爲悲痛,表情、音量上有很大進步。

[片斷二]

師過渡:因爲見不到祖國的統一而感到悲哀,想到了淪陷的百姓而感到悲痛,那麼當他腦海中出現這樣的片段時,他的“悲”,又該怎麼去理解呢?

題臨安邸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

暖風薰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註釋]

1. 臨安:南宋的京城,即今浙江省杭州市。

2. 邸:客棧、旅店。

3. 汴州:即汴梁(今河南省開封市),北宋京城。

2、師:這時的陸游是悲哀嗎?是悲痛嗎?是什麼了?

生:高興

師引導:同學們,陸游因見不到祖國的統一而感到悲哀,想到了淪陷的百姓而感到悲痛,那麼他把希望都寄託在了誰的身上?

生:王師的身上。

師:那麼你再讀讀這詩,你所看到的王師在做什麼?想到這個的陸游心情還是高興嗎?

(學生連忙搖頭)小手再次舉高

生:這時的陸游很悲憤

師:你從那看出來陸游一想到王師,一想到南宋的權貴們會悲憤?

生:因爲當時的大臣們,朝廷權貴們在花天酒地,尋歡作樂

師:你是從哪看出來的?

生:“西湖歌舞幾時休?”說明他們根本沒有停息過;

師:還有嗎?還有別的補充嗎?

生:他們一直在飲酒作樂,喝得嘴熏熏的,連自己的都城都要分不清了

師:你又是從哪看出來?

生:暖風薰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教師適當補充當時的背景資料]

師:是啊,就知道尋歡作樂的權貴們,西湖歌舞幾時休?讀到這你此時有什麼感受?

生:真讓人感到憤怒,連百姓們的苦他們都不顧……

師:那你來質問他們一番,[請生讀]

誰也想來指着鼻子罵醒這羣尋歡作樂的權貴們?指名讀

師:面對這些成天花天酒地的權貴們,我們怎麼問——西湖歌舞幾時休?

面對這些苟且偷生的權貴們,我們怎麼問——西湖歌舞幾時休?

面對這些忘了國恥家恨的權貴們,我們怎麼問——西湖歌舞幾時休?

3、師:這分憤怒,也在這句詩中啊,你能讀好這種悲憤嗎?(讀好前兩句詩)“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評價:同學們,你們聽到了陸游的憤怒了嗎?

再指1名讀,評價:好一個悲,好一個憤啊,讀出了陸游的心聲!

齊讀“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分析]

以上兩個片段是我對詩中一個“悲”字的拓展,借用了浙教版十二冊的兩首古詩《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和《題臨安邸》作爲補充材料。因爲這幾首詩同屬一個背景,一首描寫望眼欲穿的淪陷百姓,一首則描寫花天酒地的南宋權貴。兩首詩的內容做《示兒》的情感鋪墊,再合適不過。有了這樣的詩境,去體察詩人的心情,對於那一個“悲”字,學生所能體會到的“悲哀”“遺憾”之餘,還能體會到的是詩人的“悲痛”、“悲憤”,這一“悲”字,顯得愈發的豐滿。

[片段三]

1、師:因爲陸游的愛國,看不到大宋統一,陸游遺憾啊——但悲不見九州同

2、師:因爲陸游的愛國,想到那些望眼欲穿的北方百姓,陸游悲痛啊——但悲不見九州同

3、師:因爲陸游的愛國,想着那些花天酒地,苟延歲月的南宋權貴們,陸游悲憤啊——但悲不見九州同

4、生命即將結束,但是還沒有盼來國家的統一,是悲哀,是悲痛,是悲憤,讀但悲不見,但悲不見,但悲不見九——州——同。

5、師過渡:這樣的南宋王師,做不了什麼。但是此時的陸游還是放心不下自己的祖國,哪怕只有一絲的希望。他還是把希望寄託在王師的身上,這都是源於他的那顆拳拳的愛國心

王師被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師:王師北定中原日,什麼時候會有這樣的一天?或許幾年,或許幾十年,再或許更長的時間。不管多少年,我們的陸游,我們的愛國詩人會在地下一直等着這喜訊。——王師被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指一名學生讀

評價:這是陸游最後的希望啊!他一再叮囑兒子,一再叮囑!你來讀!

再指一名讀

評價:讀出了陸游當時的那份急切!我們一起來

——王師被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告乃翁!告——乃——翁!

[反思一]

一、創設情境,充實體驗針對這樣的一首古詩,學生的體驗也只是停留在詩句“但悲不見就州同”中的“悲”,根據詞語手冊與書本上的註釋,能夠體會的就是詩人陸游因見不到國家統一的那份遺憾,與自己不能參與抗金復國的悲哀。學生作爲個體經驗不豐富的,情感卻極其敏銳的.一個羣體,讓他們在學習時,走進文本,走進能引起他們情感共鳴的情境中,往往比枯燥的、生硬的反覆朗讀更能調動學生的情感積極性。如在上述片段中:當學生有了初步體會到詩人的“悲哀”的心情,我就選取了《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和《題臨安邸》作爲補充材料。在過渡引導後,學生能根據當時的背景,詩文的內容,瞭解陸游當時還有“悲痛”、“悲憤”之情。如此一來,學生對句子“但悲不見就州同”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二、引導朗讀,鞏固體驗感情朗讀能使學生在理解的同時受到感染和薰陶,引導學生進入角色:如上述片段中的陸游對兒子的最後遺囑“家祭無忘告乃翁”,體現的是一個愛國詩人的最後一段話,對兒子的千叮萬囑,讓學生朗讀時猶如自己就是詩人,怕兒子忘記自己的話,所以一遍又一遍的反覆吟誦;感情朗讀,還藉助一定的朗讀設計。在本案中,我適當的改變了詩句的原有句式,採用了排比的句式“但悲不見,但悲不見,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被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告乃翁!告——乃——翁!”,這樣的朗讀,不但有新意,而且對文本也更有加深,甚至還增強了學生朗讀時的氣勢,效果下來不錯。

三、展開想象,豐富體驗學生學習文本的過程,就是憑藉語言文字對作者的思想、情感的理解過程,而這都需要學生豐富的想象。兒童時期是一個充滿想象的時期。古詩的內容雖然短小,但是情感卻不亞於抒情散文。古詩的教學,忌諱的是過多的教師語言,死板的用教師的教取代學生的學。本課中,一開始我就運用課件爲學生展示一幅陸游晚年的,蒼老的肖像,爲整堂課選好基調:悲。

而在上片段中,爲學生呈現的兩幅截然不同的詩文畫面,(兩首詩都是學生所沒有學過的)在教師的引導下去想象詩人所看到的畫面。在上述片段一中,我問學生:“你能看到陸游所看到的畫面嗎?”有的學生說:“看到的是百姓生活在金人的鐵蹄之下,聽到哭泣、呼喊着宋王朝的名字”;有的學生說:“我彷彿看到了胡人騎着馬從大宋百姓的身上踏了過去,這些百姓在喊叫着。”……豐富的想象,喚起了學生內心的體驗,加深了學生對詩人心情的理解。

[反思二]

一、找準切入口,建構文本

在《示兒》教學設計中,我們主要抓了詩句中的一個“悲”字進行解構。在認識了詩人,瞭解了詩句意思,初步感受詩人心情之“悲哀”後,我又選取了課外的兩首古詩《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和《題臨安邸》作爲補充材料。以古詩補充古詩,以古詩拓展古詩。這種拓展,是鑑於對文本的理解與感悟基礎上,通過對文本加以創造性的變式、擴充,對詩中的“悲”做了一個情感上的延伸。如上述片段中的《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我把同背景下的淪陷百姓生活呈現給學生,去想象詩句中的畫面,學生述說的那一幅幅悽慘的畫面:“看到的是百姓生活在金人的鐵蹄之下,聽到哭泣、呼喊着宋王朝的名字”“我彷彿看到了胡人騎着馬從大宋百姓的身上踏了過去,這些百姓在喊叫着……”《題臨安邸》中的權貴們的花天酒地,都讓我們的學生與愛國詩人陸游一樣,爲百姓的苦難生活感到“悲痛”,爲南宋王朝的荒淫生活感到“悲憤”。如此一來,詩句中的“悲”就豐滿起來,學生的感悟也豐富起來。

二、抓住情感主線,整合文本

我們把這首詩中的“悲”拆成了很多份,如果就此打住,那麼課堂中就沒有生成。詩是散的,學生的情感體驗是散的,我們的課堂也是散的。於是,我還是以這一個“悲”,把詩串起來,把學生的情感串起來,把我們的課堂串起來。在片段三中,我用了很感性的教師引導語言,爲的是抓住學生已有的情感,來提升感悟。如:“因爲陸游的愛國,看不到大宋統一,陸游遺憾啊”“因爲陸游的愛國,想到那些望眼欲穿的北方百姓,陸游悲痛啊”“因爲陸游的愛國,想着那些花天酒地,苟延歲月的南宋權貴們,陸游悲憤啊”。有了這樣的教師語言,學生的情感再次得到昇華。同時也自然的把內容歸結在了我們的詩句:但悲不見九州同。這時,學生的情緒還在激昂之中,所以繼續教學後兩句詩:王師被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因爲陸游的愛國,他還是放心不下自己的國家,於是他對兒子千叮萬囑,我們的課也在學生們一次又一次的叮囑中,一次又一次的抒發心中陸游愛國感慨的朗讀中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