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詩詞歌賦 > 唐代詩詞 > 《示兒》古詩 作者韓愈 古詩示兒的原文詩意翻譯賞析

《示兒》古詩 作者韓愈 古詩示兒的原文詩意翻譯賞析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9W 次

始我來京師,止攜一束書。辛勤三十年,以有此屋廬。
此屋豈爲華,於我自有餘。中堂高且新,四時登牢蔬。
前榮饌賓親,冠婚之所於。庭內無所有,高樹八九株。
有藤婁絡之,春華夏陰敷。東堂坐見山,雲風相吹噓。
松果連南亭,外有瓜芋區。西偏屋不多,槐榆翳空虛。
山鳥旦夕鳴,有類澗谷居。主婦治北堂,膳服適戚疏。
恩封高平君,子孫從朝裾。開門問誰來,無非卿大夫。
不知官高卑,玉帶懸金魚。問客之所爲,峨冠講唐虞。
酒食罷無爲,棋槊以相娛。凡此座中人,十九持鈞樞。
又問誰與頻,莫與張樊如。來過亦無事,考評道精粗。
躚躚媚學子,牆屏日有徒。以能問不能,其蔽豈可祛。
嗟我不修飾,事與庸人俱。安能坐如此,比肩於朝儒。
詩以示兒曹,其無迷厥初。

《示兒》古詩 作者韓愈 古詩示兒的原文詩意翻譯賞析
《示兒》譯文及註釋

譯文
死去元知萬事空:我快死了才知道人死去了就什麼也沒有了,
但悲不見九州同:只是爲沒有親眼看到祖國的統一而感到悲傷。
王師北定中原日:當宋朝的軍隊收復祖國領土的那一天,
家祭無忘告乃翁:在祭祀祖先的時候,千萬不要忘記把這件事情告訴我在天之靈。

註釋
示兒:告訴兒子。
元:通原,本來。
萬事空:什麼也沒有了。
但:只是。
九州:古代中國分爲九個州:冀州、兗(yǎn)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幽州、雍州,這裏代指的是中國。
同:統一。
王師:指南宋的軍隊。
北定:將北方平定。
中原:這裏指淮河以北被金兵佔領的地區。
家祭:家中祭祀祖先的儀式。
無:通“勿”,意思是不要。
乃:你 ;你的。
無忘:不要忘記。
翁:父親,爸爸。

《示兒》創作背景

這首應該是陸游對兒子的臨終遺囑,也可能是陸游的絕筆詩。詩中表達了一個即將去世的老人至死都不忘因爲外族的入侵而山河破碎的祖國的情操,他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祖國光復的那一天,告訴他勝利的消息。從這首詩中,人們可以感覺到一位老詩人在人生的彌留之際強烈的愛國之心。這首《示兒》詩是他生命終點所爆發出的愛國火花,也可看做他一生愛國思想及詩作的總結。

《示兒》賞析

這首應該是陸游的絕筆。他在彌留之際,還是念念不忘被女真貴族霸佔着的中原領土和人民,熱切地盼望着祖國的重新統一,因此他特地寫這首詩作爲遺囑,諄諄告誡自己的兒子。從這裏我們可以領會到詩人的愛國激情是何等的執着、深沉、熱烈、真摯!無怪乎自南宋以來,凡是讀過這首詩的人無不爲之感動,特別是當外敵入侵或祖國分裂的情況下,更引起了無數人的共鳴。

首句“死去元知萬事空”。“元知”,本來就知道,是一個通假字;“萬事空”,是說人死後萬事萬物都可無牽無掛了。但接着第二句意思一轉:“但悲不見九州同”,唯獨一件事卻放不下,那就是淪喪的國土尚未收復,沒有親眼看見祖國的統一。詩的第三句“王師北定中原日”,表明詩人雖然沉痛,但並未絕望。他堅信總有一天宋朝的軍隊必定能平定中原,光復失地。有了這一句,詩的情調便由悲痛轉化爲激昂。結句“家祭無忘告乃翁”,情緒又一轉,無奈自己活着的時候已看不到祖國統一的那一天,只好把希望寄託於後代子孫。於是深情地囑咐兒子,在家祭時千萬別忘記把“北定中原”的喜訊告訴他。

這首詩用筆曲折,情真意切地表達了詩人臨終時複雜的思想情緒和他憂國憂民的愛國情懷,既有對抗金大業未就的無窮遺恨,也有對神聖事業必成的堅定信念。全詩有悲的成分,但基調是激昂的。詩的語言渾然天成,沒有絲毫雕琢,全是真情的自然流露,但比着意雕琢的詩更美,更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