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中心 > 勵志教育 > 5個案例帶你看孩子教育的誤區

5個案例帶你看孩子教育的誤區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8W 次

我們常說,教育要從娃娃抓起,而大概每個父母都有自己形成的固定的教育模式,但殊不知,很多看似正確的教育方式未必是對症下藥,通過下面5個案例,或許你就會發現自己在教育孩子過程中的一些隱藏誤區。

5個案例帶你看孩子教育的誤區

 1

  不瞭解鼓勵孩子的重要性

【案例1】四歲的彭妮跪坐在餐桌旁,看着媽媽把買回來的東西一一放好。媽媽把蛋託從冰箱裏拿出來放在桌上,又把一盒雞蛋從購物袋裏拿出來。彭妮伸手拿蛋託,想幫忙把雞蛋放進去。“彭妮,別動!”媽媽喊,“你會把雞蛋打爛的,還是讓我放吧。寶貝,等你長大點再做。”

媽媽這幾句無心之語卻給彭妮澆了一盆冷水,讓她感到氣餒,媽媽加深了讓彭妮認爲自己很弱小的信念!這對彭妮的自我認知帶來了多少傷害?我們知道,即使是兩歲的孩子,也能小心地把雞蛋放好。我們見過兩歲的孩子很小心地把一個個雞蛋放進蛋託的凹洞裏,當他們完成這件工作,眼睛散發出自豪的光彩。媽媽們也會爲孩子的成績而高興!

我們通常沒有給孩子不同的途徑和機會,讓他們找到自己的強項和長處,反而我們常常以大人的偏見——我們不相信孩子有能力——站在他們的對立面。”

當小寶寶第一次嘗試自己吃飯,結果把自己弄成大花臉,衣服也弄髒了。很多父母是怎麼說的?我們會大喊:“看你搞得這麼髒!”然後把勺子從他手裏拿過來,喂他吃。

我們常常沒意識到自己的行爲給他人帶來的感受,孩子卻因此受挫。鼓勵孩子,一半指的是避免羞辱或過度保護的行爲,從而不會令他們氣餒。另外一半指的是表達出自己對孩子勇氣和自我認知信念的支持。我們需要細心觀察,經常捫心自問,我的這個方式,對我孩子的自我認知有什麼影響?

 2

  對獎勵和懲罰運用不當

【案例2】六歲的麗塔一早上都很煩躁。她不吃早飯,結果媽媽爲此責備她。麗塔又和四歲的妹妹打架,結果媽媽罰她在自己房間禁閉半個小時。麗塔又把花連根拔起,媽媽生氣地責備她,威脅要打她屁股。麗塔又把鄰居家的貓綁在晾衣繩上,差點把貓勒死。媽媽便罰麗塔在廚房椅子上坐着不許動。最後,麗塔把牛奶倒了一地,媽媽狠狠打了麗塔一頓,罰他下午不許出門。一個小時後,媽媽進到麗塔屋子裏,被眼前景象嚇呆了:只要麗塔夠得着的窗簾,都被她剪成一條條的。媽媽很震驚,大喊道:“天哪,麗塔!我該拿你怎麼辦?!”

麗塔內心的氣餒隱藏在“有膽量”的後面。她的行爲在說:“至少當我使壞時,你知道我的存在。”然後,當媽媽連續懲罰她之後,麗塔又用行爲告訴媽媽:“如果你有權傷害我,那我也有同樣的權利傷害你!”就此演變成了可怕的報復。媽媽越懲罰,麗塔就越報復,這就是懲罰的結果。不幸的是,孩子可比大人更頑強、更有耐心、辦法更多、心思更多,結果就是父母崩潰,搖着頭悲慘地大叫:“我真不知道該拿你怎麼辦!”

懲罰,或者說權威的信念——“聽我的話,否則你就……”——必須被相互尊重與合作替代。一個好的引導者應該鼓舞他的跟隨者,激勵他們做出符合情況需要的行爲,父母也一樣。孩子需要我們的引導,當他們確定我們尊重他們,也尊重他們自己做決定的權利,他們就會接受我們的引導。打孩子是對他們尊嚴的極大侮辱,而媽媽也沒有尊重自己,事後尤其會感到內疚後悔。

 3

  錯誤地處理孩子犯錯的行爲

【案例3】八歲的查爾斯給外婆寫了一封感謝信,媽媽說要看看。查爾斯勉強把信推過去給媽媽看。“哦,查爾斯,你看看你寫得多糟糕,這麼歪歪扭扭的,怎麼寫不整齊呢?而且拼錯了三個詞哦。過來,照這樣抄三遍。”媽媽把正確的詞寫在錯的上面,讓查爾斯重寫。查爾斯從頭開始,可是出了更多的錯。他揉了好多張的紙,最後,查爾斯氣得淚流滿面,一把扔掉筆,大叫道:“我寫不好!”

我們對錯誤的強調具有災難性的後果。查爾斯本來很享受寫信的樂趣,不論他的信是否錯誤連篇,外婆都會很高興。而現在,查爾斯痛恨寫信,這件事給他帶來了痛苦。

由於我們不斷對孩子進行指正,不但會讓孩子覺得他經常出錯,而且還會讓孩子變得害怕出錯。這樣的心理恐懼有可能導致孩子因爲怕犯錯而不願意做任何事。

每個人都會犯錯,但極少有錯誤會變成大災難。很多時候,我們並不知道自己的行爲是錯的,而是直到出現結果時才知道。有的時候,我們必須犯了錯以後,才知道那是個錯誤!我們必須有接受不完美的勇氣,同時,我們也允許自己的孩子不完美。只有這樣,我們才能進步和成長。如果我們不過多關注錯誤,而是將孩子的關注引向正面,孩子們就能保持勇氣,而這份勇氣能夠讓學習變得更容易。“現在出了錯,我們可以做什麼呢?”這樣的問話,就可以將孩子引向進步的方向,激發孩子的勇氣。和學會事後補救的能力相比,犯錯並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

 4

  不去探究孩子行爲背後的動機

【案例4】六歲的博比坐在桌子前面用蠟筆塗色,媽媽在旁邊計劃一週的食譜。博比開始用一隻腳踢地板。“別踢了,博比!”媽媽生氣地說。博比聳聳肩,停了下來。沒一會兒,博比開始用兩隻腳踢起來。“博比,我說了,不要再製造噪音!”媽媽又呵斥了博比。他又安靜了一會兒。但沒兩分鐘,他又開始踢地板。媽媽一下子把筆摔到桌子上,打了博比一巴掌,大聲吼道:“我說不要再踢了!你爲什麼總幹讓我生氣的事呢?你爲什麼不能安安靜靜地坐着呢”

在博比的例子中,媽媽很生氣,而博比沒有意識到會讓媽媽生氣。博比有一個背後的動機理由,媽媽對博比吼叫和打他,能讓博比感到成功,因爲那一刻他得到了媽媽完全的關注。博比並不知道自己有這樣的動機,但他的行爲無意識地被這樣的動機驅使,一天不下百次。而媽媽的反應恰好符合博比的需要,他獲得了關注,然後繼續強化這個隱藏的目的。

所以,如果踢地板不會讓媽媽生氣,他還會繼續做同樣的事情嗎?他早就放棄了。另一方面,如果博比安靜地好好玩,這時候能得到媽媽親切的微笑、滿意的擁抱和讚美的言辭,那他也不會用搗蛋的行爲去得到媽媽的關注。

所以,“如果我們想改變孩子的行爲方向,必須先了解孩子行爲背後的動機,否則我們幾乎難以改變他們的行爲。”

  5

  不去贏得合作而是壓制孩子

【案例5】九歲的帕特和好朋友正在用意大利通心粉做項鍊,媽媽帶着十個月的蘭迪進來:“帕特,幫我照顧一下弟弟。我要去接爸爸。”“噢!媽媽,他會把這裏弄得亂糟糟的。爲什麼總要我照顧她?”“夠了!照我說的做!”媽媽剛走,帕特就狠狠地瞪弟弟,因爲弟弟已經朝着他感興趣的目標爬了過去。帕特使勁把他拽回來,給他一個玩具熊。蘭迪把玩具熊丟在一旁,繼續朝着放通心粉的盤子爬去。媽媽回到家時,蘭迪在尖叫,帕特在大吼。媽媽立刻加入進來:“你怎麼就不能好好照顧弟弟十五分鐘呢?!”

媽媽說話的態度和急迫的命令,立即激起了帕特的不滿。如果媽媽能靜下心來想想,就會明白,如果她自己的朋友強迫她,她也會反感。

我們說話的語氣和態度,是贏得孩子合作的重要因素。很多時候,我們能夠察覺到,孩子之所以反抗,可能是我們提出要求的時間不對;也可能是我們要求的是孩子憎惡的事情。不論怎樣,發生這些反抗的時候,我們通常會故意提高音量,希望這樣可以壓過孩子,戰勝他們的反抗。而事實上,我們這樣反而增強了孩子的反抗程度。只要有禮貌就能贏得孩子的合作,我們可以用尊重孩子想法的方式,提出我們的要求。“很抱歉,我打擾你一下”,或者“我明白可能你有些不願意,但這對我來說是幫了個大忙”,或者“如果你認爲你能……我將非常感激”。這樣可以保持家庭和諧,減少不滿,贏得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