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中心 > 勵志教育 > 家長鬚知:最傷害孩子的3個教育誤區大綱

家長鬚知:最傷害孩子的3個教育誤區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3W 次

1919年,魯迅在《我們怎樣做父親》一文中,指出了當家長的誤區,要麼把孩子看成“成人的預備”,要麼看成是“縮小的成人”。現在看來仍然有道理,很多家長就犯了以下這3種誤區。

家長鬚知:最傷害孩子的3個教育誤區

 1、忙到沒時間

“我太忙了,沒有時間”,這是很多家長最長說的一句話,不是把孩子的教育交給爺爺奶奶,就是交給老師。

家長們美名其曰是要多賺點錢,給孩子和家人一個更好的生活,可是在孩子的童年中,到底最需要的是什麼?是金錢、玩具、還是父母的陪伴?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錯過了就真的錯過了,後悔都來不及。

其實,就算沒有大把的時間陪伴孩子,只要做到高效陪伴也是可以教育好孩子的:

1:在早晨的時候,可以放孩子喜歡的歌,讓孩子一起牀就有一個好心情,或者輕聲哼唱,把快樂的心情傳遞給孩子。

2:在準備早餐的過程中,可以讓孩子和你一起動手,比如倒牛奶,拿雞蛋,培養親子間動手能力。

3:傾聽孩子的小祕密,不要指手畫腳,只給孩子合理的建議,讓孩子愛上把自己的心裏話告訴你。

4:和孩子一起運動,可以在晚飯後一起出去打球,散步,鍛鍊身體的同時也能和孩子溝通。

5:鼓勵孩子找到一些:名言名句,讓孩子抄出來,貼在房間的各個地方,陶冶情操。

6:幫助孩子檢查作業,文具,準備第二天所需的東西,讓孩子感受到家長對他學習的重視。

 2、盲到看不見孩子

很多家長都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願望,給孩子安排的興趣班常常盲目跟風,功利性的選擇大過興趣,這樣就束縛了孩子的發展。

家長們在過度關注給孩子報興趣班的同時,其實並不清楚孩子對興趣班是否真的感興趣,家長匆忙隨意給孩子報了班,只會讓孩子在興趣學習的過程中養成注意力不集中,做事情拖拖拉拉,不愛動腦子……等等壞習慣。

其實讓孩子從小喜歡上一些藝術類、體育類、語言類的興趣本身並不是壞事,但不顧孩子的`快樂和家長的盲目、攀比、從衆心理纔是害了孩子。

家長要用心去發現孩子所擁有的天賦,如果你的孩子特別喜歡畫畫,有機會就到處畫,說明孩子在畫畫中感受到了快樂,並充分展示了良好的觀察力和想像力。

如果你發現孩子作品的質量不斷有進步,注意力保持的很好時,就可以考慮鼓勵孩子嘗試報班去跟着老師多學一些繪畫的知識和技巧。這樣對孩子來說纔是真正的興趣班。

 3、茫到只懂溺愛

其實很多家長自己都分不清對孩子的愛到底是慈愛還是溺愛,是寬容還是放縱。

對孩子輕易滿足,要什麼給什麼;對孩子過分保護,什麼都不讓孩子做;對孩子當面袒護,總覺得孩子還小犯錯是應該的。家長這麼做:只會教育出一個自私、蠻橫、任性、不懂事的孩子。

家長要在原則上的問題,不能妥協。比如:孩子怕懲罰而說謊,以此來取悅大人,家長一定要嚴厲批評,並告訴孩子這樣做是不誠實的表現,說謊並不能解決問題,鼓勵孩子說實話,並告訴孩子不會因爲他說了實話而失望。

再比如家長一沒有滿足孩子,孩子就發火,如果家長妥協孩子就會得寸進尺,反覆要挾父母。

家長應該“冷處理”,只有不做他的觀衆,他纔會慢慢平靜下來。事後在幫孩子分析原因,梳理負面情緒。

父母要明白一點,如果你們事事操心,孩子就會事事無心,做父母愛孩子是當然的,但這種愛要理性一些,不能過度,把握好分寸,孩子才能在父母正確的關愛下健康、順利地成長起來。

在清華附小,很多老師都會說這樣的一句話:“讓兒童站在最中央”。

這句話並不是讓兒童成爲中心,而是說教育要把孩子的發展規律和發展需求作爲出發點和落腳點,只有這樣的教育才是最適合孩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