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中心 > 勵志教育 > 教育孩子千萬別進的七個誤區

教育孩子千萬別進的七個誤區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W 次

孩子成長到一定階段,一系列“問題”就會接踵而來,家長總是不停地向教育專家發問:“作爲父母的我們,應該怎麼辦?” 然而,值得我們思考的是:在家庭教育方面,父母是否存在一些觀念上的誤區?

教育孩子千萬別進的七個誤區

誤區1:對孩子要求太多

對孩子要求太多,這是很多家長的通病。桂林NLP(身心語言程序學)學院導師杜宇認爲,家長自己做不到一百分,同樣的,孩子也很難做到一百分。要求孩子樣樣得滿分,這是對孩子的苛求。

杜宇表示,很多家長希望孩子珠心算第一,繪畫第一,鋼琴第一,這是很不現實的事。對孩子要求太多,孩子感到難以達到,自信心就容易受到打擊。家長應儘量找到孩子的優點,幫助孩子樹立信心。凡事只要求孩子盡力,不一定要做到最好。這樣纔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

 誤區2:不要溺愛孩子

爲了孩子健康成長,父母應該給予孩子充分的愛,但愛得過度就變成了溺愛,溺愛和放任一樣,對孩子的健康都是有害的。那麼,溺愛有哪些表現呢?

1、家長屈從於孩子,有求必應,百依百順,沒有原則,沒有要求。

2、包辦孩子的一切,過度照顧,本來孩子自己可以做的或應該做的也不讓孩子做。

3、給孩子提供的物質生活過分優越,甚至超過了家庭正常的經濟能力。

4、不給孩子接觸困難和艱苦環境的機會,不讓孩子受一點委屈。

誤區3:不以身作則

“有什麼樣的父母,就有什麼樣的孩子。”這是教育界的共識。然而,很多家長卻很難認識到這一點。杜宇表示,孩子是父母的精神產品,13歲前孩子身上所有的問題,都可以在父母身上找到原因。因此,父母與其要改變孩子,不如改變自己。給孩子做個好榜樣,傳遞正面能量。

誤區4:總想控制孩子

尊重長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這也導致了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時,常常擺出家長的威嚴態度,企圖控制孩子,讓孩子按照自己的意願行事。但控制的結果往往引來對抗。杜宇表示,家長如果只是一味地要求孩子,卻並不考慮孩子的要求,一旦孩子達不到要求,家長就會生氣、發怒,這樣的行爲示範,也將讓孩子習得,成爲他性格的阻礙。

  誤區5:看不得孩子的壞習慣

“孩子的壞習慣或壞的行爲,經常會包含好的因素在裏面。”杜宇認爲,孩子行爲上的問題對於父母而言並沒有好壞之分,只有接受和不接受之分。過於擔心孩子的壞習慣或者行爲,與對孩子放任自流、忽略孩子一樣,都有可能使孩子的壞習慣趨於強化。

那麼,家長該如何面對孩子的壞習慣呢?杜宇表示,家長應善於發現孩子壞的行爲背後好的因素,並善於利用這些好的因素,讓孩子擁有更多的可能性,體會多樣的成功與自信,如此,一些所謂的壞習慣或壞行爲就會化於無形。

  誤區6:給孩子“戴帽子”

很多家長在發現孩子撒謊後,給孩子扣上“愛撒謊”的“帽子”。其實家長仔細想想就會發現,不僅孩子會撒謊,大人也常常會說一些善意的謊言。因此家長應該認識到,孩子撒謊並不意味着品德不好了,可能只是孩子滿足自己需要的策略不太合適。而如果家長認識不到這一點,隨意給孩子“戴帽子”,反而會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更容易強化孩子的這一行爲。

“孩子的可塑性是非常強的,給孩子‘戴帽子’與給成人‘戴帽子’的效果差距會很大。父母不能像要求成人一般要求孩子,但應像對成人一般的尊重孩子。”杜宇說。

 誤區7:喜歡講大道理

很多家長動不動就講大道理,也不管孩子的情緒、狀態和注意力當下是什麼樣的,這樣的教育往往會徒勞無功,甚至是與家長的願望背道而馳。

杜宇建議,家長可以適當將教育融入生活的細節當中,隨時、隨地、隨人、隨事和隨機地教給孩子家長在生活中體會到的原則,這樣的教育會變得自然而然,也更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