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課件中心 > 九年級課件 > 九年級政治說課課件

九年級政治說課課件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2W 次

優秀的課件要具有仿真性。課件在理科教學中,不僅要讓學生掌握書本知識,更要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可以利用相應的軟件在計算機上建立虛擬實驗室。下面小編爲大家帶來九年級政治說課課件,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九年級政治說課課件

  一.教材分析

1.本課地位

九年級思想品德教材的主題是責任與使命,重點探討我與集體、國家和社會的關係。根據學生生活和成長的軌跡,學生在認識自我,學會與他人溝通和交往、正確行使權利、自覺履行義務的基礎上,學會對自己負責,對國家負責,和對社會負責。只有具有強烈的責任意識,才能自覺關心祖國的前途和未來,勇於承擔歷史使命。因此本課起到了承上啓下的作用。

2.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使學生維護國家尊嚴,爲國分憂是每個公民的責任,社會需要互助,需要關愛。

能力目標:提高學生關愛社會的實踐能力。自主反思責任,自覺承擔責任的能力。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使學生體驗承擔責任的快樂,樹立在承擔責任中成長,努力做一個負責任的公民的人生追求。

3.教學重難點

本節課的重難點是培養學生維護國家尊嚴,爲國分憂,勇挑重擔,自覺參與社會公益活動的自覺性。因爲學生雖然對“責任”有所耳聞,但對責任心、責任感還沒有明確認識。部分學生故意逃避責任。表現之一是自我中心意識過重,社會責任意識淡化。凡事以我爲中心,遇事講索取,講實際,服務奉獻意識不足。只顧個人利益,不他人利益。二是公德紀律意識淡化,角色責任意識弱化。一些學生厭學,逃課,作弊,說謊,拉幫結派,打架鬥毆,破壞公物,迷戀網吧等,屢教不改。三是個人責任與社會責任錯位。有些學生對集體活動、公益活動不感興趣,有利的就上,無利的就讓。認爲理想是遠的,信念是空的,金錢是實的。一旦遇到失敗和挫折,不是從自身找原因,而是抱怨同學、老師、家長和社會,認爲父母不關心,機會不均等,社會不公平。因此,對學生加強責任意識教育尤爲重要。

  二.教學方法

我在指導學生學習和培養能力方面採用了以下方法:

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活動與老師點撥引導相結合的教學策略。

按照新課標的要求,教師應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老師要着眼學生的長遠發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

具體做法是:通過活動教學法、情景教學法、案例教學法、讀書指導法、師生談話法、小組討論法等,對如何承擔社會責任的具體要求,引導學生通過活動體驗、感悟得出,用自己的話概括小結,避免老師說教灌輸。在教學過程中,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啓發學生學會多層次、多角度的思考問題。激發和培養學生的責任感,增強做一個負責任的公民的情感。

  三.教學過程

1.新課導入

深圳歌手叢飛救助失學的事蹟家喻戶曉,被評爲感動中國十大人物。此材料新穎典型。我用大屏幕展示。引導學生思考:叢飛爲什麼會感動中國?通過此材料和問題引入本節課的課題,讓學生通過參與探究,對承擔社會的責任形成初步認識。

2.新課教學

如何承擔對社會的責任,教材講了三個方面的具體要求,即:維護祖國尊嚴,爲國分憂,勇挑重擔,與國家共渡難關和自覺參加公益活動。如何把這些要求講清楚,使學生知行統一,我的總體做法是:

講(事例案例)――談(體會打算)――讀(要求)

形成初步  深化理解     強化理解

印象    提高覺悟     促使踐行

上課前幾天,我佈置了要求學生自學課文,收集與課本有關的材料和事例並熟記,準備課上交流。事例講述後,還要學生認識和體會他們是怎樣承擔對社會的責任的。這些承擔承擔社會責任的具體要求,必須通過反覆讀記,才能加深印象,形成自己的覺悟。因此,我在教學中特別重視讀書體會。

依據老師要以學生能夠接受和樂於參與的方式來組織和表述教學內容,使學生理解和體會教學中的道理,促進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形成。

下面具體講述我的教學過程。

(1)愛國責任――維護祖國尊嚴。

首先,學生閱讀,分組討論23頁的材料及問題,小組代表發言,小組互評。

接着學生講述自己蒐集的維護國家尊嚴的事例。其中,一位同學講到了趙薇在長沙街頭穿日本軍旗裝,被羣衆潑大糞的故事。一聽到這個故事,同學們的情緒就調動起來了,議論紛紛。這位羣衆確實體現了高度的責任感,能自覺地由破壞國家尊嚴的行爲作鬥爭。但行使方式欠妥。經驗告訴我,要抓住時機,利用好課堂資源,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同時,進行法制教育。

我設計了這樣的活動:我扮演長沙晚報的記者,一位女生扮演趙薇,一位男生扮演潑糞的羣衆,其他同學扮演旁觀者。我對他們分別採訪。

我問趙薇:你做爲公衆人物,穿日本軍旗裝合適嗎?爲什麼?

問潑糞羣衆:你爲什麼要將糞水潑在趙薇身上?

問旁觀者:你怎麼評價趙和那位羣衆的行爲?

通過此活動,學生們認識了維護國家尊嚴重要,維護公民的人格尊嚴也重要。在活動培養了學生的辯證思維、多角度思維的能力。我觀察,學生對此活動設計得很滿意,達到了設計目的。後來,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性更高了。

師生互動結束後,要求學生通過這些材料和事例,歸納應怎樣如何承擔對社會的責任。

最後,男生齊讀23頁的第一段,即“怎樣維護祖國尊嚴”。

(2)分憂責任――爲國分憂,勇挑重擔,與國家共渡難關

首先,學生講述自己蒐集到的這方面的事例,邊講邊談體會。講的很生動是三峽移民、98年抗洪救災、周恩來等爲國分憂的故事。

接着,我又展示了焦裕祿的先進事蹟。和學生共同感受焦裕祿爲國分憂,勇挑重擔,與國家共渡難關的高尚品質。

僅僅知道別人爲國分憂、勇挑重擔是不夠的,重要是形成自己的思想覺悟、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針對我們還小,不能也不必要爲國分憂的錯誤認識,我設計了這樣的一個問題讓學生辯論:我們青少年能不能爲國分憂。雖然辯論的水平不高,但目的達到了。通過辯論,學生們澄清了認識,知道在學習、道德品質、理想前途、日常行爲、保護環境、節約資源等方面嚴格要求也是在爲國分憂。

活動結束後,女生齊讀23頁的第二段,讓“爲國分憂,勇挑重擔,與國家共渡難關。”的責任意識內化於心,落實於行。

(3)奉獻責任――熱心公益,服務社會

這次,我沒有要學生講故事,直接向大家介紹徐本禹的事蹟。徐本禹、叢飛等人的所作所爲譭譽參半,認爲他們這樣做划不來,不值得。爲了使兩種不同的觀點碰撞、交鋒,讓先進模範人物的事蹟發揚光大。我設計了第二個辯論。但由於前面的“趙薇的事件”在全班掀起了波瀾,佔用時間。我啓用了第二套方案――談話引導法進行本內容的學習。談話引導法是教學中最重要的教育方法,能快速推進教學內容的完成,啓發思維,培養學生分析、解決發現問題的能力。

問題的設計是這樣的:請看大屏幕。

意圖:針對青少年中個人責任和社會責任錯位的現象,引導學生提升看問題的角度,從社會體會價值和社會貢獻角度進一步理解奉獻精神和奉獻意識的重要性。

通過啓發引導,學生認識到,徐參加社會公益活動,支援西部貧困地區雖然付出了很多,但有利於他人,有利於社會,有利於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自己參加公益活動,不但能培養自己的能力,磨鍊意志,培養吃苦耐勞的精神,還可以從中體會到快樂,體會到自己在成長,逐步成爲社會有用之人。

最後,老師總結點評,一二組的學生齊讀P24頁的第一段。

3.總結深化

老師對本課的內容進行小結後,三四組的學生齊讀板書,使學生對本課內容、結構形成整體印象。然後要求談談學習本課後有哪些收穫和啓示。可以用課本上的觀點,可以是收集的名人名言,也可以是自己的認識等,強化三維目標。

  四.課堂板書

爲了使學生對本課學習的內容更好地理解記憶,我把課本內容進行了靈活處理,把承擔社會責任的三個具體要求作爲平行內容對待。課本上編排成了兩個層次。左邊是我的板書,內容簡練,結構簡單。

  五.課後反思

1.充分利用教材資源,又不拘泥於教材。新課改要求老師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因此我在教學中使用了教材提供的部分材料,大部分是我和學生課外蒐集的,都是學生關心的和比較感興趣的材料。豐富了教材內容,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手動腦的習慣。

2.強化知識,夯實基礎,落實三維目標。承擔對社會的責任的每個要求,通過創設情境,師生共同歸納,然後用各種形式要學生反覆朗讀,讓學生在反覆朗讀中感悟和理解社會的思想道德價值要求,形成正確的責任觀。

3.在互動中,師生之間、生生之間交流、碰撞得不夠,坐在座位上隨便說的現象比較普遍。問題提出後沒有給學生充分討論的時間,草草得出結論。體現了我的教學經驗、技能還很欠缺,以後要注意學習和改進。

[九年級政治說課課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