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有關讀書心得(15篇)

有關讀書心得(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24W 次

當我們受到啓發,對學習和工作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可用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這樣可以記錄我們的思想活動。那麼問題來了,應該如何寫心得體會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有關讀書心得,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有關讀書心得(15篇)

有關讀書心得1

人生快事,莫如讀書。它能讓我們知天地、曉人生。它能讓我們陶冶性情,不以物喜,不以物悲。書是我們精神的巢穴,生命的源泉。古今中外有成就的人,到與書結下了不解之緣,並善於從書中汲取營養。從閱讀中養成愛好讀書的習慣,體會讀書的樂趣,學習和掌握一些讀書的方法,這不是人生的第一大快事嗎?下方,我就和大家分享讀書的各種樂趣吧!

讀書的一大樂趣莫過於當你當你正爲一個問題絞盡腦汁,百思不得其解的時候,或對某一個問題似有所聞的時候,打開書一看,你就會發現早已有人對這個問題做了充分的論述,正好騷到了你的癢處。這種“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你那麼舒服,那麼的'自在。

讀書對於不一樣的人有不一樣的樂趣,對於從事體力勞動來說,讀書一種休閒;對於從事腦力勞動的人來說,書可能是一種靈丹妙藥,煩悶時,讀書能夠解悶;愁苦時,讀書能夠忘憂;興奮時,讀書能夠暢流……

讀書給人恬淡、寧靜、心安理得的快樂,是名利、金錢不可代替的,書就像人類的精神營養劑,缺了它,生活必缺陷。讓我們別留下遺憾,拿起書吧!相信你必須也能從書中懂得人生的真諦!

有關讀書心得2

巴金是“一代文學巨匠”、“語言大師”。《旅途隨筆》巴金先生的第二本遊記,它記錄了巴金先生一九三三年南方旅行的見聞,也寫了他對朋友們的感激之情。這裏的“南方”是指香港、廣東、福建等地,通過巴金先生的筆,我們追隨他的足跡,看到20世紀30年代中國南方一帶的社會剪影。

有幸兩次參加了博悅讀書會組織的關於這本書的品讀。第一次,在巴金故居的藏書樓,那個靜謐的夜晚,我從教師的角度,談了對於作品《鳥的天堂》,我的閱讀感受和教學這篇課文時的一些設計。第二次我們在很雅緻的茶館——遇到你要的時光,大家都穿上了中裝,戲稱穿越到了民國時期,我們在書香茶香中再次感受巴金先生的文字的魅力,也分享了自己旅行的一些趣事、囧事、感人的事。

當我喜歡一部作品時,我會更願意去靠近作者,瞭解作者。我在想象着巴金先生寫書的時候,和旅行時的心情,他出發旅行的初衷。特別開心的是巴金先生本人爲書作序,於是在序裏我找到了所有的答案。看着序言,旅行是在一九三三年,心裏快速地做個減法,那年巴金29歲。年輕的他帶着一顆愛朋友的,感恩朋友的心出發的。這序就像他打開心扉,寫給朋友們的一封信。

序中寫道:“在這個世界上我並不是孤獨的,我有朋友,我有無數的散處在各地的朋友。我常說我是靠朋友生活的,這並不是一句虛僞的話。我可以毫不誇張地說一句:我是靠着友情才能夠活到現在的。”

讀着這樣的'肺腑之言,喜歡文字塗鴉的我深有感觸,沒有愛和感恩,生活中的很多美好是發現不了了。

序中先生談到旅行的目的,他說"朋友們給我的東西的確是太多,太多了。然而我拿了什麼東西報答他們呢?我是一個心地貧窮的人,我所能夠獻出來的,就只有一些感謝的表示。所以我要到各個地方去看朋友們的親切的面孔,向他們說一些感謝的話,和他們在一起度過幾天快樂的時間。"我並不是因爲喜歡“名山大川”纔開始旅行的,雖然我也很想知道各個地方人民的生活狀況。

所以巴金先生這次是感恩之旅,但是正是這場知識分子走向民間的旅行,讓我們看到了當時底層人民的生活和當時的社會風貌。

看完序言,看到了巴金先生的真心和感恩,看懂他這次旅行的初衷,隨後我們跟着他的《旅途隨筆》出發吧。

人生旅途也讓我們帶着真心和感恩去發現更多的美好和感動。

有關讀書心得3

凡人讀書,各有心得。我的讀書理念是:惜書愛書讀好書,做人育人做好人。

書籍是我們的良師益友。它是前人智慧的再現,歷史經驗的記錄。很難想象,一個不讀書的人,能夠了解過去,面對現實,思考未來。

在認真讀書,勤于思考的過程中,你會慢慢地懂得,人生的許多困惑和苦難其實並非是你的專利,而是自古以來就有的。我們要善於分析前人成功與失敗的原因,結合眼前的實際,活學活用,拋棄不必要的心理負擔,樹立信心,輕裝前進;

如果想獲得生存的智慧,書籍就是你最好的啓蒙老師。它會耐心細緻地幫助你理解紛繁複雜的思想情感、各式各樣的.人和事,從而擦亮你的眼睛,避免上當受騙;

假若你想成爲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有益於人類和諧進步的人,那麼,書籍更是你武裝思想的好助手。它會向你盡情地展現無數仁人志士前赴後繼,英勇犧牲的不朽功勳和高僧老道苦苦修煉的人生感悟……

書籍的好處還有很多。祝願朋友們不斷參悟,從書中得到知識,吸取智慧,補充力量,爲人類的和平、進步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有關讀書心得4

這個暑假《教師人文讀本》走進了我的生活,閒暇之時,手捧着它,細細翻閱。看着一個個家喻戶曉的文人名字,讀着一篇篇衝擊心靈的文章,我一次又一次爲裏面的人和事而感動,情與意也不斷地讓我有所感觸。

當我以一個教育工作者的心情走進這本書,並不斷地與其中的教育理論、人文精神等對話、思考時,我感悟到了教育的生命性,教育對象的生命性。

《教師人文讀本》的前言中說到:我們每天面對着的是人,我們的學生,他們天真、可愛、充滿生命的活力和幻想,他們對我們無限地信任和敬慕。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在對話和交流中,他們求知,他們成才,他們立志,他們成長,成爲自立的個體,成爲家庭的支柱,成爲社會的棟樑。而我們每一個教師,除了歲月的流逝之外,沒有失去任何東西,我們的知識在教學中更充實,我們的智慧在交流中更增長。我們付出了多少愛,得到的是更多的愛;我們對學生有多理解,他們會給我們更多的理解。這就是我們最大的成就和幸福。但是,我們也經常困惑、煩惱,甚至痛苦。我們也經常遇到阻力、誤解,甚至非難。

正常的知識傳承,往往變成機械的操練;坦誠的心靈交流,往往變成枯燥乏味的訓誡,加上人事的糾紛、社會不良風氣的侵襲,這些使我們的心靈失衡而不知所措。這些問題的解決,固然需要有相應的改革和時間,但如何直面這些問題並持一種積極的態度,確實是我們應當不斷自省的。先輩、前輩和同輩中有不少楷模,爲我們樹立起精神的支柱,究其核心,那就是一種人之所以爲人的精神,即人文精神。它博大精深,但首先是愛,惟有了愛,我們才能成爲一個育人之人。我們愛祖國、愛同胞、愛親人,當然也愛自己。愛科學、愛藝術、愛自然,對教育和可愛的學生應付出更多的愛等等。我們是教師,都是些普通的人,但我們從事着神聖的事業。

讀完本書,我就感受到了編委們的良苦用心:首先就是想通過閱讀這本書之後讓我們從事教師職業的人們多一點精神食糧,去面對生活中的困惑、煩惱,甚至痛苦。讓我們學會愛,對身邊的一切都充滿着愛。然後在愛的基礎之上去學會思考,讓身爲教師的我們有更好的心態,更積極的人生態度。

其實說到底,書的意義在於讓我們看過之後有所啓發,更深層次也許就是想讓我們生活得更有意義。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感覺:在平時的生活中,當我們在快樂之中時是很少去考慮:“我爲什麼而活着?”但是在我們遇到困惑、煩惱,甚至痛苦時我們也許會問,心態變得消極。現實生活節奏越來越快,遇到的`事也越來越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這種可能性。 但作爲教師的我們責任在於傳道授業解惑,我們應該先把自己的心態調整好。

沉河對生命的詮釋,讓我懂得了什麼是寬容,學會了如何去包容。每一個活的生命都有他的尊嚴,放一顆友善的心去接受,用一雙清澈的眼去看待。在我看來吵吵鬧鬧的小朋友的無聊遊戲追逐打鬧到了作家那裏,成爲了生命的本質,充滿了不可思議的魔力,竟能讓人感動,繼而影響自己的心緒使之恬靜淡然。小學老師,最最需要的不就是這樣一種心態?因爲種種因素,對着學生難免失去耐心,偏偏此時把學生的一個小小失誤放大再放大,往往事後責怪自己衝動,埋怨自己不理智。那些有經驗的老師總能泰然處之學生的所謂搗亂,是一次次的歷練讓他們能夠用看到學生身上閃耀着的最真最陽光的活力,爲了那可愛的生命個體,他們知道應該如何去呵護、引導。

如何引導是作爲一名小學教師很有必要思考的事情。引導過多了,無形之中把自己的觀念強加給學生。那些還未被世俗化的學生,正處於思想萌芽階段,此時的引導實在是很重要。他們不懂得分辨,他們沒有選擇的能力,我們就要爲他們創造這樣的條件。

王小波說,對生活做種種設置是人特有的品性。對學生做種種設置也是教育者的特權。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反反覆覆地灌輸給學生。諸如行爲規範、文明禮儀,學生必須習得,但能不能用更好的方式呢?一味告訴他們應該不應該,用威嚇命令來規定,結果是造成孩子的逆反,成了我們最不希望看到的兩面派。

作爲新時代的教師,我不想看到自己的學生變成只會遵守規範的木偶,更不願想象他們習慣於被設置好的生活。那麼前提是,我不去做那設置別人生活的人。這絕對不是說,對於學生放之任之,而是給予他們更多的自由,尊重他們,承認他們的獨立個體,在他們需要的時候引導他們。

《教師人文讀本》同時也爲我們指明瞭新的教學觀。這就是教師不僅要向學生傳授知識,培養學生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品德,更主要的是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注重在教學中創設使人思考、激勵探索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使學生獲得知識信息的過程真正成爲學生心智發展的過程。與此同時,作爲“傳道、授業、解惑”的教育者也應成爲實踐“終身學習”理念的楷模。重視和加強繼續教育,這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總之,終身學習是我們教師能走在時代前列必不可少的前提。

《教師人文讀本》給了我很多新的啓示,我將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盡職盡責、努力向上。最後,讓我用徐匡迪先生的一句話來結束此文吧!——教育是事業,事業的意義在於獻身;教育是科學,科學的價值在於求真;教育是藝術,藝術的生命在於創新。

有關讀書心得5

莎士比亞說過:“生活裏沒有了書籍,就像沒有了陽光;智慧裏沒有了書籍就像鳥兒折斷了翅膀。”列寧也曾說過:“書籍是巨大的力量。”“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這是高爾基的一句名言。不管怎麼說,這些名人名言都充分表現了書對人類的重要性。的確,書對人類真是太重要了。沉淪的人可能因一本好書而變得熱愛生活,心裏充滿仇恨的人可能因一本好書而變得無比關心他人,心胸狹窄的人可能因一本好書而變得心胸無比寬廣。作爲我們小學生,更應多讀些有益的書籍,這樣不但可以讓我們開闊眼界,增長知識,提高寫作能力,而且可以陶冶我們的情操。

高爾基說過:“我撲在書籍上,就像飢餓的人撲在麪包上。”對,書籍是知識的源頭,是人類的精神食糧。書籍,是嘹望世界的窗口,改造靈魂的工具,打開知識寶庫的鑰匙。讀書,能使人愉快,使人聰明,鼓舞人的思想感情去愛人類,愛和平。

書是有價的,但又是無價的。世上的`書那麼多,價錢從幾元到幾千元,各不相同,可它們內存的知識是無價的天價難及的。書對人類的影響有多大,自然不言而喻了。

爲了歷史的前進,社會的發展,人們渴求知識。知識就是力量,知識就是生產力。只有知識才能構成巨大的財富源泉,既使土地獲得豐收,又使文化繁榮昌盛。

努力讀書吧,它是知識的源泉。好讀書的人們,讓我們一起讀好書吧!

讀書心得_讀了《鹿與海》有感_250字

我讀了一個故事,它非常的有教育意義,使我懂得了一個深刻的道理。

故事是說:有一頭鹿,在和同伴的搏鬥中被刺瞎了一隻眼睛。從此它只能看見一側的情況,而對另一側的情況卻不得知。於是,這頭鹿腦子一轉,想了一個辦法,自己到海邊吃草,把好的眼睛對着草地,把壞的眼睛對着大海,就不會有危險了。起初,這隻鹿是很幸運的吃到了草,它覺得自己的主意太棒啦!終於有一天,有人乘船從海邊駛過,發現了這頭鹿,然而鹿卻沒有發現人,對於人的逼近,一點兒反應都沒有,結果船上的人射死了鹿。

可憐的鹿到死也不會明白,原本以爲危險會來自陸地,總在防範中,而把大海作爲依靠,卻付出了生命的代價。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世界上的事情是複雜多變的,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三思而後行,一意孤行,總會付出慘痛的代價。

有關讀書心得6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讀書會使人進步。

我喜歡獨處,獨愛於在秋天到來時,那滿院盛開盛開的菊花。一個人坐在窗邊,品一杯好茶,看一本好書,在那種返璞歸真,妙不可言的時候,給自己多一些的遐思,給自己多一些恬靜的快樂。

有時候在看一本書的時候,看着看着就入迷了,情緒也隨着主人公的高興與哀傷一起一落,彷彿自己也成爲了其中的一分子。

我喜歡在週末時與好友一起去書城看書,因爲在繁華喧鬧的城市裏,我只有通過看書這種方式來尋找一點點的安逸。在書城的三樓,我尋到一本《紅樓夢》,那裏歷史的黑暗和林黛玉的遭遇,讓我不禁催然淚下。我還看到一本《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海倫的那種堅強,永不言棄和對生命的.熱愛讓我的心靈爲之震撼。“讀一本好書,就如同交到了一個好的朋友。”我終於懂得這句話的意思了。

靜靜地,打開一本書,一個人,在那有點小陽光的午後,甩開所有,讓書本來釋放內心的沉重。讀書,其實很快樂。

有關讀書心得7

打開《海底兩萬裏》這部科幻著作,我懷着好奇的心和書中的主人公——————自然科學家阿龍納斯一起乘坐“鸚鵡螺號”潛水艇開始了充滿傳奇色彩的海底之旅。

我們一起周遊了太平洋、印度洋、紅海、地中海、大西洋、南極和北極,遇見了許多罕見的海底動植物,還有暗道、遺址等等。

在全書的第一章,大家經歷了艱辛漫長的海上航程,“林肯”號始終沒有發現“海怪”的行蹤,就在全船的人要失去耐心的時候,是法拉古艦長的'堅持讓他們終於找到了傳說中的“海怪”。所以,做任何事情,都要有這麼一股堅韌不拔的毅力。只有堅持,戰勝失敗,總能贏得成功!

當命運拋擲到“鸚鵡螺”號上後,阿龍納斯很快就隨遇而安,適應了艇上的環境,與尼德蘭的被囚心裏不同,他認爲這是一次奇妙的海底旅行,一次難得的科學考察機會。即使尼德蘭告訴他,逃跑的機會已經到來時,他也要堅持把科學研究做完了再走。而且每一段航程中,他都十分的投入的觀察、分析、思考……阿龍納斯的樂觀、敬業、嚴謹、好學、執着的品質,值得我們好好學習。

有關讀書心得8

這學期,老師讓我們讀了一本愛是不自私,這本書講的是分享纔有愛,下面我就講講這本書。

這本書的主人公,自從爸爸去世了以後,就非常傷心,學習下降了,還變成了一個愛打架的'學生,過度傷心的媽媽也不知道怎樣去開導他。有一天,同學介紹他去參加兒童義工隊,利用業餘時間去養老院和福利院,幫助那些老人與小孩,漸漸地,他發現幫助別人的時候自己也很快樂,他不再迷茫,終於有了幸福的感覺。

人的一生很快樂,當你煩惱的時候,去幫助別人,別人和自己都會快樂,給予愛,收穫愛!

有關讀書心得9

“叮鈴鈴”“叮鈴鈴”哎,鬧鐘又響了,如果我沒猜錯的話現在又到了看書的時間了。“書書書”又是書,我簡直煩透了。這時爸爸走了過來對我說“讀書要心靜,不能心亂”聽了這話我無可奈何得隨便拿起一本《閃閃的紅星》,心不在焉讀了起來。隨着一步一步的深入閱讀,我感覺對這本書有了濃厚的興趣,書中的一個個動人的故事吸引了我。

《閃閃的紅星》這本書主要講了紅軍戰士抗日的故事。我被書中每一個小故事感動着。故事中的主人公潘冬子十分可憐,在他很小的時候自己的媽媽爲了掩護同志壯烈犧牲,爸爸隨紅軍轉移,就把他留到了一位老鄉家裏。爸爸臨走時留下來的一顆八角帽上的紅五星,在艱苦的'歲月和漫漫長夜中溫暖着潘冬子幼小的心靈,堅定了他爸爸一定會回來、紅軍一定會勝利的信念。當映山紅再次開滿山野的時候,長大了的冬子肩扛槍,帶着綴着閃閃的紅星的帽子,和父親並肩走上了解放全中國的隊伍中。

通過讀這本書我對書有了新的看法,一開始我把書比做是我的“敵人”,現在我把書好比是我良師益友,“書”它可以給我帶來快樂、感動和充實,是我一生享用不完的財富。

有關讀書心得10

早就明白《圍城》是一部現代文學經典小說,說的是有關男女婚姻的事,書中最經典的就是那句“婚姻就像一座圍城,城裏的人想出來,城外的人想進去。第一次瞭解《圍城》,明白有這麼一本書,明白中國文學有位叫錢鍾書的作家,是大哥推薦了錢鍾書的《圍城》,其他的就不怎樣記得了。

不知那時是因爲什麼原因竟然未讀。此刻想來真是可惜啊!說到錢鍾書,我覺得有點對不起他老人家,因爲我一向把他和錢學森搞混淆。此刻想起來覺得當時是多麼的幼稚和無知,一位是當代的學者,作家,而一位是”導彈之父“,科學家。

我一向不太喜歡讀長篇小說,這也許跟我的性格有關係,總覺得太長了,沒耐心看下去,平時也只看些短篇或微型小說。這可能與我經常喜歡寫些東西有關,我寫的最多的莫過於一些情緒雜文了。我想當初,如果多看些書,尤其是那些經典名著,那時我的作文修爲可能更高一些。

我一向不看長篇小說,直到這個暑假,恰好妹妹從學校帶了本《圍城》,我空閒之餘就拜讀起幾年前本該早就讀了的`《圍城》,並一口氣讀完了。其實上網的時候,曾看過《圍城》,那時也只是在上網時斷斷續續讀過,可是不知怎樣,也不知爲什麼,之後就沒有讀下去,所以直到這個暑假我不算真正讀過一部小說。

儘管以前也曾翻閱過如梭的《懺悔錄》、錢鍾書的《圍城》,但我以爲這個暑假所讀的《圍城》,纔是我真正好處上讀的第一部長篇小說。

有關讀書心得11

今天我讀了一個故事,它的名字叫:《艾米沒有賺到錢》。

這個故事主要寫了:艾米做事總是把時間浪費到不必用的事情上。在摘草莓之前把時間浪費在計算上:5夸脫、12夸脫、50夸脫、100、200夸脫可以賺到多少元,結果只摘到一夸脫,在回家路上才後悔:老師說:“辦事得儘早着手,幹完後再去想。因爲1個實幹者勝過100個空想家!”

這個故事讓我明白了:做事一定要儘快去完成,不要做不必。

我也和故事裏的主人翁一樣——艾米,有個壞習慣。記得有一次媽媽讓我寫一篇讓我感到非常開心的一篇三百字的作文。因爲我總是想不到可以什麼寫主題,後來媽媽總是在旁邊嘮叨我,我覺得超級不耐煩,我只好想來想去,不停的想,我終於想到了主題了。這次真是浪費了許多寶貴時間呀!當我想起的'時候我都忍不住的笑了起來。我覺得我真像故事裏的艾米!

有關讀書心得12

《女性健康手冊》讀書心得:本書不同於其他同類書籍,因爲它的內容豐富而詳細,幾乎包羅萬象。讀者會發現,對於每一種病症,書中都相應的介紹了有效的治療方案,使你不再爲健康問題而苦惱,並幫助你恢復健康的體魄。作者通過多年的營養和草藥方面的治療實踐,幫助成千上萬的女性恢復了健康並保持了下去。

《女性健康手冊》試讀章節:女性健康十大標準——健康是指一個人在身、體、精神和社會等方面都處於良好的狀態。傳統的健康觀是“無病即健康”,現代人的健康觀是身與心的整體健康,世界衛生組織提出“健康不僅是軀體沒有疾病,還要具備心理健康、社會適應良?和道德健康”。每個人都夢想和追求健康,什麼是真正的健康呢?怎樣衡量一個人是否健康,世界衛生組織制定了健康的`十大標準:1.有充沛的精力,能從容不迫地擔負日常生活和繁重的工作.而且不感到過分緊張疲勞。2.處事樂觀,態度積極,樂於承擔責任,事無大小,不挑剔。3.善於休息,睡眠好。4.應變能力強,能適應外界環境的各種變化。5.能夠抵抗一般性感冒和傳染病。6.體重適當,身體勻稱。站立時,頭、肩、臂位置協調。7.眼睛明亮,反應敏捷,眼瞼不易發炎。8.牙齒清潔,無齲齒,不疼痛,牙齦顏色正常,無出血現象。9.頭髮有光澤,無頭皮屑。10.肌肉豐滿,皮膚有彈性。這十大標準,具體地闡述了健康的定義,體現了健康所包含的身體方面、心理方面和社會方面的內容。健康“五快”“三良好”。爲了使人們對健康的內涵有更直觀、更深刻的理解,世界衛生組織於1999年提出了身心健康“五快”(機體健康)和“三良好”(精神健康)。1.身體健康“五快”:具體指吃得快、便得快、走得快、說?快、睡得快。

有關讀書心得13

今天,我讀了一篇名叫笨漢斯的故事。

故事主要講了:從前,有一個農夫,它有兩個聰明的兒子和一個笨兒子,有一次,兩個聰明的兒子要去向公主求婚,父親給了他們一人一匹馬。笨兒子也想去,他想向爸爸要一匹馬,但爸爸不同意,給了他一隻公山羊。就這樣,笨兒子也上路了。他在路上撿了很多東西,哥哥們都嘲笑他,可是他卻用這些東西回答了所有問題,取了公主,作了國王。

笨漢漢死斯之所以取到了公主,是因爲笨拙的他在保持放鬆的.幽默心態。

生活中如果我們也學着輕鬆的方式來交流,那不是更自然,更好嗎?

有關讀書心得14

人大附中朝陽學校曹曉嬌最近看了一本是一個美國教育學家科漢蓋納着的《美術,另一種學習的語言》一書。雖然這本書我只讀了一半,但是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有趣的教育方法已經讓我對自己所教的學科有了新的認識。邊讀邊想,觸發了許多感想,並記錄了下來,限於我本人學力,有些地方可能不是非常妥帖,好在有感而發,對於嚴密的邏輯關係也就不講究深入細緻的推敲了。

一、讓你的指尖對你說,你並非總是需要語言—本書主要觀點摘要。綜觀美術教育的發展歷史,裏德與羅恩非德的工具論與納艾斯與克里的本質論成爲了兩種主要派別。持本質論觀點者,強調科目中心,注重通過嚴謹的美術學科內容的設置來實現美術教育價值,工具論觀點者則更強調美術的教育功能,如創造力的培養,他們重視教育過程,但忽視創作效果。通覽全書,我個人以爲《美術,另一種學習語言》這一本書的觀點從屬於工具論,即主張通過美術實現教育價值。這種觀點我們很清楚地可以從書中探討的主要內容上看出。本人當然認同這種觀點,引用“讓你的指尖對你說,你並非總是需要語言”這句話也是再次強調美術教育的重要性。

該書分三章,主要內容主要有:第一章美術與兒童,涉及課堂中的美術活動與兒童美術的本質兩個課題,主要探討美術在學校教育中的作用以及美術爲什麼是學生在發展、個性、情緒、交流上的一種有效途徑。第二章美術與學習,主要探討美術能否有助於以及如何有助於學生了解自我,提升學生的學習思維,培養學生學習觀察以及瞭解自身及他人的情感。第三章美術與學校,主要探討美術與其他課程結合的可能性,有利於美術學習的學校環境如何佈置,美術教學評價的方法,與家長交流的方法以及美術在幫助少數民族、貧困兒童、非語言兒童、富裕兒童、天才兒童、障礙兒童發展上的作用。如果再作具體一些的闡述話,又可細化爲以下內容。

(一)通過美術教育能更好了解兒童,也能促使學生理解自己,發展自信“藝術提供了理解兒童的思想和情感的一種方法。它能使兒童自身與他們的思想更緊密地聯繫起來,而使兒童更好地理解自己。”“當兒童開始懂得他們有力量改變和重構他們創造的形狀時,他們就發展了自信和對自己能力和果敢的欣賞力。以上是來自書中的兩段話,足以印證作者的:“通過美術教育能更好了解兒童,也能促使學生理解自己,發展自信”的觀點

(二)兒童美術的特點是表達自己的內心思想,獲得自我肯定。“兒童的美術表達思想,探索美術媒體,並使自我得以肯定。”“他們更多地沉入創作過程中,而不顧他們的作品將被如何評價”分析兒童美術時,最基本的方法應是對兒童及其自發性的探尋。能夠說明的是,作者認爲兒童美術具有自發性與原生態性(這一點我國兒童美術研究者楊景芝持同等態度)

(三)美術教育不僅關心兒童的自我表現,也要通過技術指導和擴展參照礦框架來發展兒童這種觀點在證明了我們美術教學的必要性的同時也提出了教學的指向。以下是作者的原文片斷,大家可以品讀出一二。“美術教育關心早期兒童美術作品和他們更年長時的'美術作品,前者通過提供合適的材料和自我表現的機會來推進,後者則通過技術指導和擴展參照框架,即瞭解人類經驗的範圍和個人擁有的可能性來發展”

美術能發展兒童形象思維、閱讀能力等一系列思維品質與能力對於美術能發展兒童形象思維能力這一點我們早已認同,在〈美術課程標準〉(實驗稿)中也有詳細的闡述,現實中,兒童爲一張畫取名就是最好的表徵。提高閱讀能力則是一種我們以前較忽視的觀點,不過隨着“視覺文化時代(指文化脫離以語言爲主導的理性主義形態、日益轉向以形象、影像爲中心的感性主義的形態—王大根。20xx)”的到來,閱讀圖像能力的培養成爲大家越來越關注的課題,美術能提高閱讀能力也就成了鐵板丁丁的事了。

(四)美術是一種交流,情緒宣泄的手段,是兒童個性品質的表徵,是兒童瞭解自我的手段,這一點我們不難理解,我們時常可以看到兒童一邊畫畫一邊自言自語的樣子,多數繪畫時(除非強迫)他們都是在一種自發性的情感表達中,通過繪畫(美術)兒童也能進一步展示自我瞭解自我。

(五)美術教育幫助兒童瞭解自我的活動建議

作者認爲美術教育應幫助兒童瞭解自我非常重要,並建議設計以下一些活動,玩一種關於我的遊戲,裝扮望遠鏡,做畫夾子寫出興趣愛好,畫自己,全班相集,用粘泥表示對自我的想法,化妝戲劇遊戲。

美術提高學生的認識技巧的活動建議,美術能促進知識的積累和個人的解釋能力,訓練認識技巧的活動有:製作拼貼壁畫、根據模特畫畫、畫詩意、創造想象的動物和地方、作平面和立體圖、感覺訓練、印圖案、分類拼貼、動態雕塑、運動畫、班級滑稽專欄、比較。

美術促進觀察能力的活動建議。作者認爲每個人的觀察具有差異,學習觀察可以從三個方面入手,色彩意識、形狀和形式、質地。促進觀察的活動有:在色彩方面,設計一個頂板投射器、玩彩色膠片、在形式方面,閉眼泥塑、塑造扭動動物、在家裏欣賞自然形式,在質地方面,做質地簿、碎布拼貼。

美術促進情感發展的活動建議。美術有效釋放兒童個人煩惱,能發展他們對自己的情感和周圍人的情感的理解力。有關活動:薄紙拼貼、情感泥塑、做面具、做木偶。

在閱讀的時候,我突然想到,這是作者的一種課程綜合的思想。作者認爲美術完全可以綜合社會學習、科學學習、語言藝術學習、數學學習一起進行教學。並提出了以下活動建議:從信號、符號到設計,做塊故事布,動物行爲的視覺記錄。

另外,作者還花了一些篇幅闡述了自己對智力、創造性和智商測驗看法,分析了美術與少數民族兒童(強調了民族自身文化教學)、貧困兒童(依靠美術彌補與社會分離的裂痕)、非語言兒童(美術是非常好的交流方法)、富裕兒童(發展健康的自我表現)、天才兒童(建立課後興趣小組)、障礙兒童(發展障礙以外的其它方面的敏感性)等各類特殊兒童的關係。誰正被造就,陶工還是陶壺?——本書對當前美術新課程改革的啓迪。誰正被造就,陶工還是陶壺?這句話來源於這本書的“目的說明”裏。原意是陶工在製作陶壺的時候不僅造就了陶壺也造就了自己的技能。運用在這裏,說明我閱讀了本書不僅瞭解了作者的觀點也對新課程美術教學實踐有了一些粗淺想法。以下擇要闡述一二。

(一)教學要注重審美

美術教育的核心是審美,審美作爲美術教學的重要理念是我們美術教師一直推崇的,在該書中也倡導這樣一種觀念。

(二)教師教學的責任在於鼓勵學生進行探究學習

我個人一直贊同在美術學科(其它學科)開展探究學習,但是堅決反對將探究學習視爲唯一的教學方法。事實上,不論是從知識的快速有效傳承角度還是能力的培養角度,兩者的相互有機結合纔是最佳的選擇。從這一點看,作者的觀點存在一些片面的地方。

(三)確定有意義的目標,技術只是手段

作者認爲“在美術中,兒童必須在有意義的目標確定後,技術才能被決定。”關於這一點,作者在導言中一再強調“技術不應是一堂課的唯一目的,技術掌握應爲個人表現服務。”的確,美術是個人的、是生活的,作爲技能應該爲美化生活、轉達情感服務。

(四)評價要在集體與個人兩方面進行

從某種角度審視,集體評價注重羣體意識的培養,個體評價注重自我意識的培養。在評價時我們使用的有效方法是“只能以兒童自己的年齡、生活、思想和情感爲背景”。具體操作方法很多,比如:將學生代表作品保留在文件夾內。

(五)注重差異教學

(六)教學中我們要時刻注重,教學途徑的多樣性,教學評價的差異性。這裏可以借用作者論述兒童繪畫發展階段規律所用的一句話“謹防使用公式給每位學生鐵上標籤和進行分類”(原意是,教師不要強行將學生按照羅恩菲德與皮亞傑的美術認知發展年齡分段進行分類,在這裏是指不要搞一刀切的評價方法。)我師範時的老師曾對我說,閱讀其實是一種休息。我現在尚不能達到這種境界。只是覺得閱讀能增長見識,俗語云“山中一日、世上千年”。自覺一日不讀書邊有落伍的感覺,因此,大多數時候也逼着自己學習。以上的讀書筆記思考的不能算很深入,只是一時興趣而已,如果同道中人閱讀後有所收益並引發探討,那便是我求之不得的了。

有關讀書心得15

這個寒假期間,我和媽媽一起閱讀了《感悟童心300個成長故事》。這是一本培養我們智慧故事書。讀完這本書,讓我更加學會愛父母,學會愛生命,學會感恩。

書中精彩小故事有數之不完,道之不盡情節與內容,如《困境即是賜予》、《小鷹長大了》、《成爲一隻美麗蝴蝶》等,是告訴我們遇到挫折和困難時,不要逃避,不要悲觀失望,要勇敢、堅強、樂觀地面對一切,只要我們擁一顆堅強勇敢心,那麼我們就能夠創造出人生奇蹟。《賣力救火小松鼠》、《爲自己創造一個奇蹟》則是告訴我們:在人一生中,總會遇到坎坷和災難,我們只要積極冷靜地去面對,去解決問題,那麼我們就能夠戰勝困難,創造出輝煌有意義人生……

成功者決不放棄,放棄者決不成功。在以後學習生活中,我一定會改正缺點,發揚自己優點。要向《人生沒有障礙》裏面小男孩學習,做任何事情不放棄,不退縮,向着目標努力拼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