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讀書心得 15篇

讀書心得 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72W 次

我們從一些事情上得到感悟後,有這樣的時機,要好好記錄下來,這樣可以幫助我們分析出現問題的原因,從而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讀書心得 ,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讀書心得 15篇

讀書心得 1

這兩個多月來,一直爲工作忙碌着,從圖書館借來的《感動教師的119個教育故事》只是在晚上時零碎看了幾則,今天在學校值班,倒是不開電腦,靜下心來在值班室裏一個人好好是看了這本校長推薦的教育書籍,今天看了前面的62個故事,後面又抽了6個故事看了一遍。

《感動教師的119個教育故事》是張仁賢主編的,書裏沒有對作者進行介紹,(我看過多本教育專著,一般都有作者介紹)。書中的119個教育故事“愛心、引導、真誠、尊重和激勵”五個篇章來編輯的,這本書裏的故事也都是從各類教育叢書或網絡或雜誌中選取下來的教師的工作案例。

故事一,《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是一位83歲的北京退休老校長、老教師霍懋徵的一生教育工作的回顧。霍懋徵,我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就在《人民教育》和《北京教育》裏常看到她的“愛的教育”的思想和教育實踐,是一個非常著名的小學教育專家。

今天再次讀霍老的文章,感到特別的親切,霍老從教六十年,有着豐富的教學經驗精湛的教學藝術,無論在哪一個學校、教哪一個班的學生都能出色地完成教學任務。她的數學教學深入淺出,形象直觀,探究規律舉一反三,學生學習積極性極高,掌握知識靈活,一道應用題能用多種方法解答,學生的作業經常做到一週無錯誤,每次測驗幾乎全班同學都能得到滿分。

霍老的班主任工作也很出色,她深深的感到自己所教的每一個學生將來都是祖國四化的建設者,他們品德、學習的好壞關係到祖國的前途,民族興衰的大事。她針對每個學生的特點,進行耐心細緻的正面教育,霍老師做到因材施教,因勢利導,善於發現每個學生的特點,爲他們創造成成功的機會,使每個學生都能有所前進,都能品嚐到成功的喜悅,喜歡多變,喜歡新奇,喜歡參加各種活動,因此霍老師經常開展各種生動活潑的班隊活動,利用一切機會教育學生、鍛鍊學生,爲他們的健康成長打下良好的基礎,多年來不管是多麼調皮的學生,只要進入霍老師的班級裏都會很快轉變過來,她所負責的班級經常被評爲優秀班集體,有的還被評爲北京市優秀少先隊中隊。

霍老的教育思想、教學水平、教學改革均受到全國小學界的矚目,各地同行紛至沓來,或登門求教或盛情相邀。幾十年來她應邀到五十多個省市和地方講學,作報告幾百場。這麼多年來她從沒有節假日,總是忙碌地工作着,在各地講學總是下了火車就進學校進課堂、進會場,講完學就立即返回北京。

看完這篇飽滿深情寫的霍老一生的教育回顧,我想,自己應該要學習霍老以愛執教、文道統一的教育思想。“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是霍老教育思想的精髓,是她教育的動力和源泉,是她追求的目標和境界,也是她一生的座右銘。霍老熱愛學生,尊重學生,關心學生,對所有學生一視同仁,有教無類,從無偏向和歧視,堅持把真誠的愛給予每個學生。她堅信“沒有教育不好的學生”,用“激勵、賞識、參與、期待”的教育藝術,成功教育好了每個學生。霍老一生的教育體會就是“光榮、艱鉅、幸福”,文章很樸實、很平凡,充滿着赤誠和真愛。

我自己也從教30多年了,我對自己三十年教育感受就是“光榮、責任、甘苦、堅守”。自己的教育工作和家庭生活也歷盡了波折,但,一種對孩子們的愛的力量在支撐着我的精神世界,讓自己一路艱辛走過來,同時也讓自己的這份教育執着影響着周圍的同朋。

讀書心得 2

這天心血來潮,翻了翻給女兒買的課外優秀讀物《論語》。

當看到下面這一條頗受啓發。

子張學幹祿。子曰:多聞闕疑,慎言其餘,則寡尤,多見闕殆,慎行其餘,則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矣。

這句話翻譯爲現代文就是:

子張向孔子請教如何求官職得俸祿的辦法。孔子說:多聽聽別人的意見,有疑問就保留,謹慎地說出無疑問、有把握的事,就能減少錯誤;多看看,保留疑問,謹慎地實行無疑問的事,就能減少後悔。說話少出錯,做事少後悔,官職俸祿的機會就在其中了。

想想自己,從事學校中層領導幾年了,活沒少幹,事沒少做,成績也沒少出。但是人際關係及上下級關係處得就是不怎樣樣。有時候總結原因是自己沒有潛力,有時候埋怨自己不會處事。有人說,做得多就錯得多。當這天看了孔子教導弟子的話之後,我才明白,工作只憑熱情是不夠的,人要善於傾聽和觀察。人長着眼睛和耳朵是做什麼的呢?絕對不是擺設,眼睛和耳朵是大腦的前鋒偵探,大腦司令部根據先鋒反饋的消息再指揮嘴或手等做出語言或行動。

耳朵的作用就是多聞闕疑,多方面聽取意見,然後經過大腦的全面思考和正確決定,確定無疑問有把握的方案,再謹言,而無把握的方案,就能夠棄之不言,謂其餘。

眼睛的作用就是多見闕殆,多方面瞭解借鑑以前出現過的類似的有過失和問題的事件,反饋給大腦司令部作出分析和反思,確定無疑問的路子,再慎行,而無把握的路子,或者經別人驗證不可行的路子,就成爲其餘之列了。

孔子說,只有這樣,你說錯話,做錯事的機率會很少,你後悔的次數也很少,這樣就祿在其中矣。

看孔子的取捨觀多有道理,人就是要善於借鑑利前車之覆做後車之鑑。正所謂前事不忘,後事之師,要善於聽取衆人的意見而做出明智的選取。這樣纔會不做或少做後悔事。

讀到下面這句時,也感到汗顏。

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倪,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

熟話說,一諾千金。反省自己行事,有些事情是沒有講信用的。首先那次去易三小學,說好了,把投稿地址發給那個小學的教導主任的,但是回來之後,把那個郵箱和電話不明白放哪兒了,找不到了,所以一向也沒有發。心裏很是愧疚。但是等之後找到郵箱的時候,那個投稿地址的文件又不明白放哪兒了。這件事情上,我覺得很愧疚。必須得做到。

再想到那次佈置學校教師學生做手工製作的事情,有的班級做得很認真,像此類的活動,必須要評比,給予一個公正的評價,但是由於自己工作拖拉,沒有認真的評選,也沒有及時地總結,打擊了教師工作的用心性。

以後對此類事情要引起重視。務必明確規定方案的前提下再去做,讓別人明白做的結局怎樣樣,有佈置有檢查,才能落到實效。

讀書心得 3

高爾基曾經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是的,讀一本好書就是與一個偉大的心靈對話,而《簡.愛》就是這樣的一本書。

《簡.愛》是英國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出版於1847年10月。夏洛蒂.勃朗特出身英國約克郡哈沃斯一個聖公會窮牧師家庭,她的母親共生了六個孩子。因家庭貧寒,母親的過早去世,夏洛蒂.勃朗特的幾個姐妹兄弟的童年生活是淒涼的。

這本書主要寫了女主人公簡.愛從小失去父母,寄養在舅母家,因受其虐待而萌發反抗意識,進入勞渥德學校。畢業後,來到桑菲爾德莊園當家庭教師,與主人羅切斯特先生互相產生了愛慕之情。後來到結婚那天,卻發現羅切斯特先生早有妻室,前妻是一直被囚禁在閣樓裏的瘋女人。傷心之餘,簡.愛孤身逃離莊園,四處流浪,後因心中一直對羅切斯特念念不忘,重新又回到他身邊。這是莊園已是面目全非,羅切斯特也雙目失明。簡.愛毅然和他幸福的生活在一起。

《簡愛》是一部帶有自轉色彩的小說,它告訴人們一個人生的真諦。

在當今社會,人們都瘋狂地爲了金錢和地位而淹沒愛情。在窮與富之間選擇富,而在愛與不愛之間選擇不愛。很少有人會像簡.愛這樣爲愛情爲人格拋棄所有,而且義無反顧。《簡.愛》所展現給我們的正是一種返樸歸真,是一種追求全心付出的愛情,還有作爲一個人應有的尊嚴。它猶如一杯冰水,淨化每一個人的心靈。

讀書心得 4

我還是非常推薦這本書的。

開始,它看上去非常枯燥,有點像論文,而不是小說。不過看完一半以後,故事情節就陸續出來了,開始顯得有些趣味了。所以,如果你還沒有看完一半的話,不要因爲枯燥,而把它停下。因爲精彩的在後面。

故事大致是這樣的。一個叫拉斯科利尼可夫的青年殺了一個放高利x的老太婆,行兇以後,被她的妹妹發現了,所以他連着她妹妹也殺了。之後,兇手陷於痛苦之中。但他不斷地爲自己辯護,認爲他殺了那個老太婆是爲了行俠仗義,是合理的,也是公義的。

他想辦法逃脫警方的追捕,但心理卻無法得到平安。他寫了論文說明他是屬於那類改變世界的,不服從律法的人。但,他仍然十分痛苦。他只有向一個身世可憐的女子索尼雅懺悔過。他自己也不知道爲什麼告訴了她一切。

隨着案情的發展,他逐漸逃離了警方的調查。證據都顯得對他的逃脫有利。但,他最後決定自首,去服苦役。因爲他坦白承認,又因爲他犯罪以前表現良好,才被判了7年。

不過即使在服苦役的期間,他開始並沒有悔改,還是認爲自己是正確的。他所犯的一個錯誤就是他不應該自首。索尼雅在這段時間裏面,常常去探望他。最後,他發現他愛上索尼雅了。從此以後,他開始了正確的反思,比起之後永遠幸福地跟索尼雅生活在一起,7年的苦役就沒什麼了。在監獄裏,他開始閱讀索尼雅給他的那本福音書。

整本小說裏面還捲入了很多人和事。有愛他的母親和純潔善良的妹妹,也有陰險的彼得比特羅維奇,也有他的好朋友……等等等等。

這本小說給了我一個信息,那就是,當人犯罪以後,不管你怎麼爲自己辯護,你的良心並不會輕易放過你。所以,與其爭辯,不如謙卑下來,決心悔改。當人決志悔改之後,所有的心理負擔都會立刻消失。所以,解除痛苦的最好方法就是認罪。

讀書心得 5

初次邂逅《陪孩子走過小學六年》這本家庭教育書籍,是在長春的聯合書城。當時和好朋友一齊去買書,爲了湊夠買300元錢的書就能夠辦一張會員卡,我就毫不猶豫的聽了書店工作人員的介紹買了這本書,理由是這本書書是師大附小的教師推薦給家長看的。

回到家之後,利用空閒時間慢慢品讀,更有一種相見恨晚的感覺。讀了一遍後,又挑重點地方讀了第二遍。本書的作者是劉稱蓮。她是一個普通的母親,在培養自己孩子的過程中,注重營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從實踐中摸索出了豐富的家庭教育經驗,倡導和諧的親子關係,用科學的方法培養自己的孩子,18年的時間,她培養了一個素質全面,成績優秀的女兒,她的女兒同時被北大和香港大學錄取。本書重點記錄的她的女兒在小學階段成長的點滴

讀完此書,作爲教師的我才感覺到對自己兒子的教育與人家相比真的是汗顏。在培養孩子的寫作潛力上,我沒有像作者那樣給孩子寫“下水”作文;在培養孩子的耐心時,我不會像作者那樣陪孩子一齊玩拼圖,讓孩子從中體會到“輸得起”的人生態度;在節假日,我沒有把逛書店作爲孩子休閒交流的地方,讓孩子泡在書海中學習和感受……這一樁樁事例,無不體現出作者的出發點,都是基於有利於孩子成長來思考的。

此書讓我的收穫頗豐,此刻談談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

一、讓孩子泡在書海中。以前我總是說自己的孩子不喜歡讀課外書,其實是我沒有找到正確的引導的方法。首先家裏要有適合孩子閱讀的書,父母更要和孩子一齊讀書,這一點和我校的親子共讀是一致的。讓孩子讀感興趣的書,哪怕開始的時候和學習的書並沒關,可是當孩子的興趣培養起來後,他就會不知不覺中要求看更多方面的書,這是名著和文學書籍就會走近孩子的視野中。從我兒子的身上我就明顯的感受到了這一點,以前的兒子從來不讀課外書,是一本學校文學書《淘氣包馬小跳》讓他愛上了學校文學。那次我和他一齊去書店買學習用品,兒子自己挑了一本《淘氣包馬小跳》。回到家後,我陪兒子一齊看,兒子一看就上癮了,連上廁所的時候都在看,看完後,又央求我給他買另一本。

看到兒子有主動讀書的願望,我沒有吝嗇錢,在網上給兒子買了全套的《淘氣包馬小跳》共20本。看到兒子捧着新愛的書讀的時候,我真的感覺的由衷的高興,當兒子讀完這一套之後,又讀了楊紅櫻的《笑貓日記》全套16冊和《漂亮教師和壞小子》系列。此刻每當我和兒子去吉林或者長春的時候,孩子最愛去的地方不是遊樂園,而是書店。我們母子都喜歡在書海中漫步,暢遊。如今,兒子讀完的書已經有幾十本了。這中間包括學校文學、四大名著、科普知識等等,只要是兒子買書的要求,我一律同意。此刻我感覺到兒子寫作文不在像以前那樣“詞窮”了。書讀多了,他的想象力也豐富了。每一天我家睡覺前都會看到我和兒子各持一本書在牀頭品讀,雖然是個讀個的,但孩子真的是愛上了閱讀。

二、愛在自由裏。孩子不是機器,教育不能揠苗助長,教育不僅僅僅是大道理,而是把父母的愛化做涓涓細流,時刻滋潤孩子成長的心田,與孩子合拍。在教育孩子方面,要懂得孩子就是一個獨特的存在。不要因爲虛榮心而一味的在孩子成績方面和別人攀比,在孩子小學六年的生涯中,用教育學的眼光看待孩子,慢慢等待孩子一點一滴的成長,多一點耐心與愛心,讓他把各方面基礎都打紮實了,正如厚積而勃發。在給孩子學習時間的同時更就應給孩子玩的時間,有的時候,玩中也是一種學習。讓孩子在歡樂中成長,相信是每個爲人父母的最大的心聲。

讀完此書,收穫還不僅僅僅是這些,我會把我學到的教育理念不單用在自己孩子的身上,也會用在我的學生身上,讓我的學生們也在陪伴與自由中歡樂成長。

讀書心得 6

中國人從古代就講究“百善孝爲先”,孝敬父母擺在第一位。現如今長大後孝敬爸媽已經是每個人都明白的道理了,可是孝敬僅僅只是指養活爸媽嗎?孔子則對這個問題說出了自己的想法“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這段話的意思就是現在所謂的孝,就是說能養活爹孃便行了。至於狗馬都能得到飼養;若不存心嚴肅的孝順父母,那養活爹孃和飼養狗馬有什麼區別呢?

孔子說的很對,如今越來越多的人忙於工作而陪伴父母的時間越來越少了,疏忽了對父母的陪伴與關心,只是單純的認爲寄給父母錢就夠了,可以讓他們吃飽就夠了,難道真的連抽出幾分鐘的時間都沒有嗎?反而是家裏的寵物貓寵物狗經常陪伴在側,飼養的很好,經常帶出去給它洗澡,帶它出去玩。只盡到了了物質方面的責任,那麼所謂的贍養又與養寵物有什麼區別嗎?而一心想要孝敬父母的人,纔會去關心父母,在乎父母,不讓他們擔心,父母真正需要的根本不是那些物質上的提供,而是對父母最真誠的關心。

孔子關於“孝”有很多的理解,孔子還認爲“父母唯其疾之憂。”孝順的孩子應該愛護自己的身體,不要讓父母爲孩子的健康擔心,所以現在在外漂泊的遊子都是報喜不報憂。同時,子女也應當時刻關心父母的身體健康,以回報父母的養育之恩。子夏問孝時,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爲孝乎?”當子女的要盡到孝最不容易的就是對父母和顏悅色,很少有人從沒有對父母發過脾氣。有些事情,兒女需要去替父母去做,有了酒飯讓父母去吃,這樣就算孝敬了嗎?

說來說去還是上一句的道理,對待父母一定要真心,不要拿金錢去敷衍父母從而去做到金錢上的孝敬,一定要有生活上的關心,有些時候關心其實比金錢還要讓父母開心。

讀書心得 7

作爲一名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畢業的初中教師,原來在大學裏學到的知識已經幾乎起不到什麼作用了。要想繼續勝任教師這一職業,必須重新學習有關的知識和技能。

作爲一名教師,究竟怎麼樣進行教育教學工作,這需要我們時時刻刻進行思考和研究。愛因斯坦曾經說:“走出校門後,把學校裏的知識全部忘記,剩下的東西就是教育”。也有人說,讀了一本書之後,把書本里的知識全部忘掉,這纔是真正的讀書。因此,讀書學習固然重要,但是怎麼讀書纔是最重要的。

就現代社會發展和教育教學改革的需要,作爲一名教師,就需要不斷地給自己充電,一條途徑就是讀書,爲此,我在寒假期間,我閱讀了學校裏給我們購買的《未來簡史——從智人到智神》、《合作學習技能35課——培養學生的協作能力和未來競爭力》等和網絡上的一些文章,對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進行了一些反思,同時產生一些感悟,主要是以下幾個方面。

一、在學校裏應該教給學生一些什麼知識

首先,本人對愛因斯坦的“走出校門後,學生把學校裏所學的東西都忘記,剩下的東西就是教育”怎麼理解。按照常規來說,學校是培育人的地方,一位學生從幼兒班開始到大學畢業,一般需要20年左右的時間,應該說在學校生活的每一個過程都會給學生打下烙印。那麼,怎麼理解“把學校裏的所學的的東西都忘記”呢?通過深刻思考,又結合社會發展的實際,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理解:

(一)應該教給學生一些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

學習知識是爲了“學以致用”,而不是灌知識的“罈子”,也就是說,不能夠教給學生一些現存的死知識。

(二)讓學生磨練出一些技能

現在社會需要創造性的勞動者,也就是說,需要培養的應該是勞動者,而不是隻會讀死書的“書呆子”。

現代社會需要培養的是有創新能力的勞動者,就拿農村來說吧,原來的農村村民是最底層的,不需要什麼知識和技能,只要能夠進行簡單重複的體力勞動就可以了。時間進入二十一世紀,就連農村裏的勞動也需要有比較高等的技能了。

二、作爲二十一世紀的教師,應該怎麼培養人才,培育怎麼樣的人才

對於“人才”一詞,按照《現代漢語詞典》是這樣解釋的:“人才是指具有一定專業知識或專門技能,進行創造性勞動,並對社會做出貢獻的人,是人力資源中能力和素質較高的勞動者”。可見,人才需要具備創造性勞動能力,又是個勞動者。

學習了《未來簡史——從智人到智神》一書的相關內容之後,首先的“智人”和“智神”的理念進行創新性地理解:

智人:這裏值得不是生物學分類中人屬中的一個“種”,指的應該是有智慧的人,有創造力的人。

智神:指的是有高度智慧的人,有非常強的創造力的人。

(一)從小開始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創造力”指的是人類特有的一種綜合性本領。創造力是指產生新思想,發現和創造新事物的能力。它是成功地完成某種創造性活動所必需的心裏品質。它是知識、智力、能力以及優良的品質等複雜因素綜合優化構成的。

人的創造力是天生的,可是每一個學生的創造力是有差別的,而且創造力的能力和水平的差異很大,另一方面,不同的學生的創造力的類型也是不一樣的。有藝術方面的創造力、文學方面的創造力等。

在學校裏,教師首先需要認識和研究出每一位學生的個性和能力特長。俗話說,天生我材必有用,投胎到人間的任何一個人都對社會會有用。但是,每一個人的能力大小、能力類型是有差異的。

(二)發展學生個性的教育

個性指的是個性別、個人性,就是一個人在思想、性格、品質、意志、情感、態度等方面不同於其他人的特質,這個特質表現於外就是他的言語方式、行爲方式和情感方式等,任何人都是有個性的,也只能是一種個性化的存在,個性化是人存在方式。

過去的教育教學方式過於“千篇一律”了,不論是水平好的還是水平差的學生,都是用全國統一的教法和評價標準。這從某種角度來說,一大批的人才被埋沒了。因爲每一個孩子的能力特徵、個性特徵是不同的,有些具有音樂的天賦、有些具有體育方面的天賦。任何人都有創新的天賦,因此,教師認真地研究學生,發展學生的創造力的教育是發展個性教育的具體表現。

讀書心得 8

起初,我帶着好奇的心理去翻開這本書,讀着讀着,我又開始喜歡上了這本書。

小說描述成都高家公館的大家族,主人公是覺慧、覺民、覺新。高老太爺是這個大家庭的權威。三個主角有不同的性格和個性。

故事發生在成都一家姓高的大公館裏,高覺新是這個大家庭裏的長孫,就是因爲這個緣故,他被剝奪了學業與愛情。在中學畢業那天放棄了自己所愛的能夠了解他、安慰他的錢家表姐和父親指定的姑娘結了婚。覺新的二弟覺民和三弟覺慧就不同了,他們接受西方文化知識的薰陶,有着先進的思想、昂揚的鬥志,是新時代的新青年。覺新也跟他倆一起接受新思想,但是他依舊還是“作揖主義”和“無抵抗主義”的擁護者。

老大覺新在西蜀實業公司事務所上班,那是他父親生前爲他找好的位置。一日,覺慧和覺民跟往常一樣,買了幾本新書,來到覺新的辦公室裏,這時張太太和琴小姐來了。琴是高家親戚裏面最美麗、最活潑的姑娘,她也是一個有着理想、有着抱負的勇敢的新青年。她給大家帶來了一個不尋常的消息,錢家大姨媽回省城來了,梅表姐嫁了不到一年就守了寡,婚後變得有點憔悴。這個梅表姐就是大哥覺新所摯愛的錢家表妹,而這時覺新正陪着張太太買衣料,他並沒有聽到這個消息。覺慧和覺民離開了覺新的事務所,覺民去了琴的家裏,而覺慧在路上遇見同學張惠如,並從他口中瞭解到當兵的打了學生。覺慧義憤填膺地和一些學生們參加了向總督示遊行的隊伍。祖父高老太爺很快知道了他遊行的事,便讓覺新把他囚禁在家裏。舊曆新年快來了,高公館這個紳士家庭也忙着準備過新年。

除夕的前一天下午,覺慧買了一本小說《前夜》讀給他的兩個哥哥聽,書裏的.內容激起了覺慧的熱情,也喚起了覺新痛苦的回憶,他向兩兄弟述說了自己身爲長孫承擔的重任,自己爲了家族的人,犧牲了自己的幸福……覺慧想着,我是青年,我不是畸人,我不是愚人,我要給自己把幸福爭過來。他又爲不是大哥的自己十分慶幸。天黑了,高家四世同堂聚集在一起,互相慶賀着吃年夜飯,高老太爺看見自己的子孫滿堂,想着再過一兩代,他們高家不知道會變成一個怎樣繁盛的大家庭,心裏非常地高興。舊曆年的最後一天,覺新告訴覺慧他遇見梅表妹了,痛苦和悔恨涌上心頭。覺慧責備覺新當初爲什麼不反抗,落到這地步,是罪有應得。覺新苦笑着說現實的環境不允許他這樣做,覺慧突然感覺在思想上跟他的大哥是離得愈來愈遠了。鳴鳳是高公館裏的丫頭,她既聰慧又漂亮,她很喜歡覺慧。而覺慧只有在回到他那寂寞無聊的家裏時,纔會不爲思念鳴鳳而苦惱。

丫頭們傳聞,馮樂山要討姨太太,準備在大房同三房的丫頭中挑一個去。鳴鳳向覺慧發誓她絕對不會跟別人。元宵節的夜晚,他們幾個年輕人接到了消息,督軍下令討伐張軍長,前線已經開火。仗終於打起來了,高公館上下都沉浸在一片恐怖、絕望之中,此時琴也正在高家,她沒有地方可去,只能呆在這裏。她從前還相信自己是一個勇敢的女性,而這時她發現自己還是一個脆弱的女子,沒有能力反抗,也只能等待別人來宰割。恐怖的時期終於過去了,和平的統治又恢復了。高公館又熱鬧起來。覺民弟兄的幾個同學創刊了《黎明週報》,刊載新文化運動的消息,介紹新的思想,批評和攻擊不合理的舊制度和舊思想。覺慧熱心地參加《週報》的工作,經常在《週報》上發表文章。至於覺民,他白天忙着功課,晚上按時去琴那裏教書,對於《週報》並不像覺慧那樣熱心。琴因爲她的好朋友倩如把長辮剪了,她也想這麼做,但遭到母親的反對,並要把她嫁出去。琴心裏愛的是覺民,她傷心地哭了起來。

就在琴傷心痛苦的晚上,鳴鳳也同樣傷心至極。原來高老太爺要她做馮老頭子的姨太太,而且就在三天之後。這是高老太爺的命令,誰也違背不了,誰也反抗不了。她沒有辦法,覺慧是她惟一的希望了,而此時的覺慧正忙着寫他的文章,無暇顧及鳴鳳,待她要說時,覺民的到來使得她不得不走了。鳴鳳徹底地絕望了,她記得她曾說過寧死也不會去,她帶着對覺慧深深的愛和對這世上的不公平的恨跳進了湖裏。鳴鳳的死很快被這大公館裏的人忘記,而覺慧卻不能忘,因爲他的自私,他沒有把他心愛的人留住。他這時才發現平常老是訓斥大哥和覺民沒有膽量,其實他自己跟他們一樣,也是一個沒有膽量的人。他對生活已厭倦了,他有了遠離這個家庭的想法。在高老太爺66歲誕辰的慶祝的日子裏,馮樂山向高老太爺提親,覺民愛的是琴,他立即表示要自己的事自己作主。爲了反抗祖父他在覺慧的鼓勵和幫助下逃離了公館,覺新在這時聽到了梅小姐去世的消息。覺慧的五爸在外頭討了女做姨太,還打着老太爺的招牌借了許多債,老太爺爲此一病不起,他已清楚高家已走下坡路了,最後的結局是可以想得到的。

他做了多年的“四世同堂”的好夢徹底破滅了。臨死前他把覺民召了回來,答應馮家的親事不提了,便離開了人世。覺慧的嫂嫂瑞珏生產的日子近了,但公館的太太們卻要她遷到城外生產。因爲他們迷信什麼“血光之災”懦弱的覺新沒有說一句反抗的話,忍受了一切,把瑞珏接到了城外。瑞珏幾天後就生產了,她痛苦地爲覺新生下了一個兒子,自己卻死了。覺新沒有能見她最後一面。是舊的制度、禮教和迷信奪去了他的青春、他的幸福、他的前途,也奪去了他最愛的兩個女人。他意識到了這一點,而他又不能夠抵抗這一切,他只有絕望,只有痛苦,他就此醒悟了,同二弟覺民一起,助三弟覺慧終於逃離了這個家,使他們被束縛着的家,到上海去一面求學一面從事進步的革命工作。

當我從頭到尾過了一遍,或許我懂得了許多的哲理,也使我深有感觸。在人的一生中,也許會爲一些小事悶悶不樂,但從長遠看來,這些事往往都微不足道,一笑而過總比悶悶不樂要好的多。

讀書心得 9

《簡愛》是英國文學史上的一部經典傳世之作,它成功地塑造了英國文學史中這樣的一個女性形象:對愛情、生活、社會以及宗教都採取了獨立自主的積極進取態度,敢於鬥爭、敢於爭取自由平等地位。

大凡喜愛外國文學作品的女性,都喜歡讀夏洛蒂的《簡愛》。如果我們認爲夏洛蒂僅僅只爲寫這段纏綿的愛情而寫《簡愛》,那就錯了。作者也是一位女性,生活在波動變化着的英國19世紀中葉,那時思想有着一個嶄新的開始。而在《簡愛》裏滲透最多的也就是這種思想——女性的獨立意識。也許外貌不是那麼出衆的她這樣勇敢堅定的說到:“我和你的靈魂是平等的。”“我跟你一樣有靈魂,——也完全一樣有一顆心!”“我現在不是憑習俗、常規,甚至也不是憑着血肉之軀跟你講話——這是我的心靈在跟你的心靈說話,就彷彿我們都已離開了人世,兩人一同站立在上帝的跟前,彼此平等——就像我們本來就是的那樣!”。讓我們試想一下,如果簡愛沒有那份堅強,她也許早已被扼殺在寄人籬下的童年生活裏;如果她沒有那份獨立,她早已和有妻子的羅切斯特生活在一起,開始有金錢,有地位的新生活;如果她沒有那份純潔,《簡愛》也不再是令人感動的經典。

所以,我開始去想,爲什麼《簡愛》讓我們感動,愛不釋手——就是她獨立的性格,令人心動的人格魅力。

然而,我們不禁要問,僅這一步就能獨立嗎?我認爲,不會的。畢竟女性的獨立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一種徹底的勇氣,就像簡愛當年毅然離開羅切斯特一樣,需要“風瀟瀟兮易水寒,壯土一去兮不復返”的豪邁和膽量。我想,這應該纔是最關鍵的一步,也應該是走向獨立的決定性的一步。而夏洛蒂筆下的簡愛卻把她倔強的性格,獨立的個性留給我們一個感動。所以她是成功的,幸福的女性。

她,敢作敢爲,不屈於世俗壓力。當她在裏德舅媽家時,受盡歧視和虐待。但她不甘受辱,在當時尊悲分明的時代裏,爭取自己的尊嚴以及平等的待遇,不惜以頑強的個性對裏德太太等一系列權貴做出反抗,爲的就是她心中的那一分信念——對平等的追求,對權利的蔑視!

她,不卑不亢,堅持信念。在桑非爾德莊園的酒會上,面對這一系列的權貴,她並沒有顯示出半分自卑,也不屈於向貴族們低頭。對於她的相貌、家境,與貴族相對比,她似乎毫不在意。而是暗地蔑視他們的驕橫,嘲笑他們的愚蠢,追求以平等的目光去看待——不因自身的缺陷而自卑,只因愚昧而蔑視!

簡愛已作爲獨立女性的經典,我希望陽光下,鮮花裏有更多的簡愛走出來,不管是貧窮,還是富有;不管是美貌,還是相貌平庸,都有美好的心靈和充實的心胸,都能以獨立的人格和堅強的個性生活。

讀書心得 10

愛迪生是舉世文明的大發明家,他一生中有一千多項發明創造,爲人類做出了卓越的貢獻。愛迪生這麼了不起,難道他有超人的本領嗎?我帶着這迷惑不解的問題翻開了《愛迪生》這本書.

書上描寫到,愛迪生和其他科學家一樣,發明過程中遇到許多困難和疑惑。每一項發明都凝聚着他的汗水、和辛勤的勞動.

發明電燈是愛迪生最輝煌的功績,爲此他付出了多少的心血啊!爲研製燈絲,他睡在實驗室,吃在實驗室,夜以繼日地工作,常常連續做試驗達三十個小時以上啊!在反反覆覆試驗了一千六百多種材料後,終於找到了合適的燈絲,成功地發明了電燈。愛迪生以堅強的意志和勤奮的精神爲人類帶來了光明。

對此,我想到了一次類似的經歷。

有一次,爸爸帶我去登山,我還沒爬到一半,就累得氣喘噓噓了,面對困難,我沒有選擇放棄,而是繼續爬。當我終於爬上山頂,看到山頂美麗的風景時,我慶幸自己的堅持。“會當凌絕頂,一覽衆山小”,此時的風景在我眼中分外美麗。

讀完這本書,我知道了愛迪生一生中發明了無數種東西,如:橡膠片、手機電池和膠片等日常用品。他是天才嗎?不對,正如他所說的:“天才等於百分之一的靈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然而,我們任何人都是平等的,誰也不是天生的聰明,誰也不是天生的愚蠢,只有勤快和懶惰才能決定你是聰明還是愚蠢。你勤快,就會聰明;你懶惰,就會愚蠢。此時我又不禁聯想到在上學期認識的司馬光和童第周,他們都和愛迪生一樣,都是通過自己的努力取得了成功。

每當我在明亮的燈光下學習,愛迪生那孜孜不倦的身影便浮現在我的眼前。這時難題也好,疲倦也罷,都不是我的對手,我要用自己的勤奮去獲得鮮花和掌聲。

讀書心得 11

提起龍應臺,相信喜歡看書的人沒有不知道的吧。初次接觸她寫的文章,還是在女兒上中學的時候,當時因爲女兒在備考時,很多時候的閱讀會出龍應臺寫的文章,因爲孩子不能讀懂文字背後的內容,曾經苦惱過(女兒因爲提前上學,年齡小),爲此,我也看書讀龍應臺的文章,以便和女兒一起了解她,讀懂她。

龍應臺,一九五二年出生於高雄縣大寮鄉,一九七四年畢業於臺南成功大學外文系,後獲美國堪薩斯州立大學英文

士學位,曾任教於美國、臺灣、德國多所大學。一九九九年至二零零三年春爲首任臺北市文化局局長,現任教於香港大學及臺灣清華大學。著有《野火集》、《銀色仙人掌》、《百年思索》、《我的不安》、《孩子你慢慢來》等十多部作品。

讀她的文章,慢慢感受她的文風,感受她的文字,關注多了,就想走近她,於是讀了她寫的書《目送》,六十八篇散文,寫父親的逝、母親的老、兒子的離、朋友的牽掛、兄弟的攜手共行,寫失敗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寫纏綿不捨和絕然的虛無。她寫盡了幽微,如燭光冷照山壁。這是一本生死筆記,深邃,憂傷,美麗。自己在讀時,時時感同身受。因爲女兒備戰高考,曾經讓我一段時間忘卻了她,在同學組織的讀書會羣裏,看到了她推薦給家長的書有龍應臺的《孩子你慢慢來》,突然想起我的手機裏曾下載了此本書的電子版,由於手機不離手,讀起來方便,於是讓我以電子書的方式再次與龍應臺的文字相遇。

《孩子你慢慢來》這本書裏的龍應臺是一位母親,作爲母親的龍應臺和作爲一個獨立的人的龍應臺有着豐富、激烈的內心衝突,她在書中說:"誰能告訴我做女人和做個人之間怎麼平衡?我愛極了做母親,只要把孩子的頭放在我胸口,就能使我覺得幸福。可是我也是個需要極大的內在空間的個人……女性主義者,如果你不曾體驗過生養的喜悅和痛苦,你究竟能告訴我些什麼呢?”而正是通過對這一衝突的訴說,表現出她內心深處的母愛。但這本書不是傳統母愛的歌頌,是對生命的實景寫生,我認爲只有真正懂得愛的作家才寫得出這樣的生活散文。

這本書以《蝴蝶結》作爲序,描述了她看着一位五歲的孩子爲自己包紮一束花,因爲花枝太多,而孩子的手太小,草繩又長,小人又偏偏想打一個蝴蝶結,反反覆覆打不起來,阿婆的着急,我的耐心等待,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坐在石階上,耐心等候孩子扎蝴蝶結的母親的畫面,這是一個多麼有耐心的母親,無論外界如何紛亂,我只願做一個願意等孩子慢慢來的媽媽,是多麼的恬靜,溫暖。

就是這樣一個女人,當她成爲了一位母親,當她感受溫柔的小生命時,當她陪伴這個小生命慢慢長大時,她深深體會到了作爲母親的幸福;從孩子認識“啵”(鳥)開始,媽媽就逐步帶着他認識了宇宙,認識生活的世界。世界之大,許多事情孩子都在探索,從牙牙學語中到“龍”帶給孩子的想象,從認識黑人到認識自己的身體等等,媽媽都陪在身邊,一同感受着孩子的點滴成長,感受着作爲母親陪伴孩子成長的幸福。

作爲母親,她是用心的,在給孩子讀故事書時,不想讓孩子接觸血腥的場面,不想讓這些文字帶給孩子不好的影響,爲此把一些不利於孩子成長的書束之高閣;作爲母親,她是精心的,爲孩子選幼稚園,不想讓一些不好的教育影響孩子的個性成長,跑遍了臺灣的很多幼兒園;作爲母親,她是有耐心的,當孩子犯錯誤時,她會耐心聽孩子講,與孩子一起分析利害關係,並給孩子適當的懲戒,讓孩子明白這樣一個故事:原野上有一羣乳牛,成天悠閒自在地吃草,好像整片天空、整片草原都屬於它們,一直到有一天,一隻小牛想闖得更遠,碰到了一條細得幾乎看不見的線

讀書心得 12

《簡愛》這本小說,主要通過簡`愛與羅切斯特之間一波三折的愛情故事,塑造了一個出生低微、生活道路曲折,卻始終堅持維護格、追求個性自由、主張人生平等、不向人生低頭的堅強女性。

主人公生存在一個父母雙亡,寄人籬下的環境。從小就承受着與同齡人不一樣的待遇:姨媽的嫌棄,表姐的蔑視。表哥的侮辱和毒打……然而,她並沒有絕望,她並沒有自我摧毀,並沒有在侮辱中沉淪。所帶來的種種不幸的一切,相反,換回的卻是簡`愛的無限信心,卻是簡`愛的堅強不屈的精神,一種可戰勝的內在人格力量。

讀書心得 13

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有人說:“一本教育雜誌,也應當是一所學堂,有先進的教育理念,有切實、具體的可以給讀者以啓迪的教育教學案例,有高水平的服務…”而《小學數學教師》恰恰如此,它的文章精短實用,可讀性強,內容實在,在推動教學改革、傳遞教學信息方面都有獨到之處。

《小學數學教師》已經伴隨我五年了,我和她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她是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國中文核心期刊。作爲一名小學數學教師,我更加希望能在教學方面得到一些切實具體的幫忙,《小學數學教師》將怎樣處理教材不易解決的地方,怎樣預設創造性教學方案等都爲我們想到了。她的教學點評中肯,教案預設新穎,教學隨記精緻。她貼近教改前沿,是小學數學教改的衝鋒號。

每當我竭盡所能地傳授知識給學生卻看到學生似懂非懂的目光時,我都能從《小學數學教師》中再次找尋到信心的起點;每當碰到教學中我自己也弄不太清、搞不太懂的知識時,《小學數學教師》爲我解決了燃眉之急;每當我想在教學上有所突破、有所立異時,都是《小學數學教師》爲我導航,讓我有所創想,尋到教學的“亮點”…...所以我最喜歡《小學數學教師》。

在轟轟烈烈的教改之風中,《小學數學教師》強調對學生做爲“人”的尊重;傳遞對學生生命的喚醒與賞識;宣傳人格平等基礎上的情感交流;教育我們用心靈感受心靈,用生命點燃生命,用智慧開啓智慧。閒暇時翻看一下里面的內容,總是對自己教學的一個充電。《學記》曰:“是固教然後知困,學然後知不足也。”對於我們教師而言,要學的東西太多,而我知道的東西又太少了。有人說,教給學生一杯水,教師應該有一桶水。這話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再添,也有用盡的時候。愚以爲,教師不僅要有一桶水,而且要有“自來水”、“長流水”。“問渠哪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是固教然後知困,學然後知不足也”。因此,在教學中,書本是無言的老師,讀書是我教學中最大的樂趣。

從《小學數學教師》中,我對解決問題的教學和傳統的應用題教學有了更深的認識。傳統的應用題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教學目標相對單純;例題與習題條件無多餘;問題基本不開放;呈現方式多爲純文字敘述式;題材沒有密切聯繫學生生活;問題現成且多爲“人造”,缺乏“提出問題的過程”;僅在解題模式上下功夫,將解應用題套路話等。而解決問題呈現的方式多樣話,情境創設緊密聯繫學生生活,解決問題重視策略思考,培養的是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讓學生經歷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體驗數學的應用價值,激發數學學習的興趣。當然,我們也要理直氣壯地堅持和繼承應用題教學的優勢:突出對數量關係的教學(相差關係、份總關係、倍數關係等);掌握有效構建數學模型的一些具體方法:分析題目中數量之間的關係,掌握分析與綜合的思考方法,必須學會藉助畫圖等輔助手段來幫助理解題意和分析數量關係;加強學生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培養。

從《小學數學教師》中,我對大約不等於估算,乘法的意義“幾個幾相加”要表述完整,知曉數學語音一定要準確無誤,經得起推敲。《小學數學教師》中所講的一些案例-《認識11-20的反思之旅》,在平時的教學中也出現了或多或少的現象,看了這篇文章後,這部分知識的教學思路更清晰。

常讀《小學數學教師》,使我明白了許多新道理:教學不再是簡單的知識灌輸、移植的過程,應當是學習主體(學生)和教育主體(教師,包括環境“人——環境”系統。學生將不再是知識的容器,而是自主知識的習得者。面對知識更新週期日益縮短的時代,教師必須徹底改變過去那種把教師知識的儲藏和傳授給學生的知識比爲“一桶水”與“一杯水”的陳舊觀念,而要努力使自己的大腦知識儲量成爲一條生生不息的河流,篩濾舊有,活化新知,積澱學養。

總而言之,一個教師,不在於他讀了多少書和教了多少年書,而在於他用心讀了多少書和教了多少書,用心教、創新教與重複教的效果有天淵之別。

讀書心得 14

“難道就因爲我一貧如洗,默默無聞,長相平庸,個子瘦小,就沒有靈魂,沒有心腸了——你想錯了,我的心靈跟你一樣豐富,我的心胸跟你一樣充實!”簡的話是那麼的咄咄逼人,相信無論對方是誰,都會無言以對!

看到這一段,我的眼前就閃爍着“簡”那倔強的性格和大罵與毆打中站的筆直的身軀,想象着她在罪惡的孤兒院是如何頑強地生活?是啊!無論什麼困難在“簡”面前都那麼一堪不擊,她總是昂起高貴的頭有信心地去打敗身邊所有的困難。

命運的悲殘,使她從小失去父母,不但沒有得到親戚朋友的關懷,還被關禁在黑暗的房子裏、沒有夥伴,孤身一人,還得忍受表哥瘋狂的打罵,舅媽殘忍的折磨,使她不得不進入了“羅沃德孤兒院”,她原以爲這是幸福的轉折點,但這一切的想象都是悲哀的,她在精神和肉體的折磨下,以頑強的意志和優異的成績完成了學業。這樣一來命運讓她變得更堅強。爲了獨立,爲了實現自我的價值,她自謀職業,結果在桑菲爾德莊園任家庭教師,命運這時才讓她看到了人生的意義所在,因爲她遇見了一個與她心心相印的男人------羅契斯特,他們在那個美麗的夜晚相識、相知、相戀。簡以爲幸福就在自己身邊,但生活卻和她開了一個天大的笑話,當她穿上夢寐以求的婚紗時,閣樓上發瘋的女人出現了,她不是別人,正是羅契斯特的妻子。爲了道德,簡作出了選擇,毅然離去……

於是她風餐露宿,沿途乞討,歷盡磨難,最後被牧師聖約翰收留,並在當地一所小學任教。不久,她得知叔父去世並給她留下一筆遺產,還發現聖約翰是她的表兄,簡決定將財產平分。聖約翰是個狂熱的教徒,打算去印度傳教。他請求簡嫁給他並和他同去印度。簡拒絕了他,因爲他心中一直懷着對羅契斯特的愛,於是她再一次開始了自己艱難的的旅程,去奔向愛巢,尋找她幸福的伊甸園,回到羅切斯特的身邊。

整篇小說沒有愛情的轟轟烈烈,也沒有武打場面的電閃雷鳴,但讓我體會到了“愛”的深沉,“愛”的執着,“愛”的堅定,更讓我體會到了:在困難面前不要退縮,要堅強,要對生活充滿希望,纔會追求到屬於自己的幸福。

讀書心得 15

張愛玲久仰大名,生平事蹟也瞭解一些,前階段利用空閒時間閱讀了張愛玲的《半生緣》,這部小說是第一次看,看完之後心情很沉重並且連續看了兩遍,同時又在網上看了電影和電視連續劇,可以說是全方位立體式的感受作品的魅力!看後感觸實在太多,讓人揪心到不能自已,就產生了一種不得不寫點什麼的衝動,馬上提筆否則就怕自己稍一偷懶,讓這份激情很快淡去。

看完小說,夢碎在心,潸然淚下。真可謂:回不去、放不下、傷不起……同情曼楨的苦命、埋怨世鈞的懦弱、痛恨曼璐和祝鴻才的自私。是他們不顧親情毀了曼楨一生的幸福。如果能聯繫上當時的社會背景,想的更復雜更深刻點的話,我會對曼璐和祝鴻才存有一絲絲的可憐。曼楨和世鈞是那麼相愛的一對戀人,爲什麼會錯過這段美好姻緣?是誰的責任?不完全是世鈞的懦弱,更是那個年代造成的。退一步講如果曼璐能生育的話就不會發生那麼多的事情,曼楨和世鈞也會順理成章地走到一起,過着甜甜蜜蜜的生活,當然果真是這樣的結局就不是張愛玲的寫作風格了,因爲張愛玲本人的婚姻就是不幸的,所以她感受的痛苦更多一些。作品往往反映作者的心歷路程。往往人們對悲劇印象更深,反而很快會忘記美好的結局。

《半生緣》讓我中毒不淺,有時間我還準備看第三遍。總而言之,人活一世,要對得起對自己真心的人。不可辜負前塵往事。人活着要勇於追求自己想要的,當然不能傷害別人。這才能擁有無悔的人生。願有情人終成眷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