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讀書心得通用

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讀書心得通用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6W 次

當我們受到啓發,對學習和工作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馬上將其記錄下來,這樣我們就可以提高對思維的訓練。那麼你知道心得體會如何寫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讀書心得通用,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讀書心得通用

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讀書心得通用1

蘇聯當代著名教育家瓦·阿·蘇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具有30多年教育實踐經驗的教育理論家。爲了解決中小學的實際問題,切實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他專爲中小學教師寫了一本《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

在閱讀過程中,我從蘇霍姆林斯基清新的筆調中讀到了很多的東西,書中的一百條建議,每條談一個問題,既有生動的實際事例,又有精闢的理論分析,將他對教育的認識和體驗與你娓娓道來。

閱讀的重要性,多次被作者在不同的教育主題中強調。從注意力的培養,到對後進生的工作、對“學習困難的學生”進行智育,抽象思維的發展等等。而恰恰在現實生活中,許多家庭、許多學生卻依舊不夠重視,或者是有形無實的開展,或者是有心無術的引導,這的確也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重大課題。使學生的思維得到鍛鍊,也是作者在書中提到的核心概念。而“到大自然中去”也被作者稱爲“思維的活的源泉”,這對我們當代的教育有着很大的借鑑意義。

面對當今教育改革的新形勢,面對新時代的學生,要做一位好教師要不斷地提升自身素質,需要我們有更好的心理素質來適應這個多彩紛繁的世界。書中作者的建議、閃光的思想、精煉的語言,對我們來說,如同一條條歡快清澈的小溪,彙集在一起就是浩瀚博大的海洋,常讀常新。

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讀書心得通用2

讀完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100條建議》一書,從中我學到了很多有利於教學的建議與方法。在這100條建議中,蘇霍姆林斯基提到較多的是讀書和勞動。下面我想結合蘇霍姆林斯基提出的一些建議談談我自己對讀書和勞動的一些粗淺想法。

一、對於教師來說,“閱讀不是爲了明天上課,而是出自本性的需要,出自對知識的渴求”

蘇霍姆林斯基提出: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閒時間,要使備課不成爲單調乏味地坐着看教科書,那就請讀科學作品,要使你所教的那門科學原理課的教科書成爲你看來是最淺顯的課本;要使教科書成爲你的科學知識海洋中的一滴水,而你教給學生的只是這門知識的基本原理;到這個時候,備課就無須花幾小時了。

在平時教學中,我總要花上至少兩個小時去備一節課,往往花費了力氣、絞盡了腦汁也得不到較好的教學效果。特別是要上公開課時,不知道該從哪着手,沒有自己的主見,總以爲他人的意見就是對的。這種問題的出現,主要是由於平時的知識積累太少了。因此我覺得平時應該多閱讀一些與教學有關的書籍,充實自己的知識海洋,也可以多學習別人的一些成功教學經驗,使自己在教學中儘量少走彎路。

二、對於教師來說,“要進行教育,首先要關切地、深思熟慮地、謹慎小心地觸及青年人的心靈,爲掌握這一門藝術,應多讀書和多思考”

蘇霍姆林斯基提出:你的科學知識每年都應加以充實,你在教學工作滿10年時,應覺得教科書像識字課本一樣簡單,只有這樣你才能說,你一輩子都在爲教好書而備課,只有經常不斷地充實自己的科學知識,你才能在講述教材的過程中看到學生的腦力勞動,這時,你的注意力不是集中在考慮授課的內容,而是在考慮學生的思維。

作爲一名教師,不但要教給學生豐富的知識,更要教會學生如何生活。因此,除了要研究教學,還要更多地研究學生的心理,真正瞭解學生的心理,理解學生的一切活動思維,幫助學生解決除學習以外的困難,而不是盲目地將知識直接灌輸給他們,應使自己成爲教育工作的真正能手。

三、對於學生來說,“智力發展取決於是否會很好地閱讀”

蘇霍姆林斯基提出:會邊讀邊想的學生,比起那些不會快速閱讀的人來,處理任何事情要快些、順利些;愈是困難的學生,他在學習中遇到似乎不可克服的困難愈大,他就愈需要讀書;閱讀的東西越多,思想就越清楚,智力就越積極。

只有引導學生多閱讀,他纔會對知識產生興趣,只有學生能越出教科書的範圍,才能對知識有持久的興趣。在平時教學中,總會出現一些困難生,他們之所以學習暫時存在困難,是由於他們沒有很好的閱讀能力,理解能力也相應地差一些。要讓學生擺脫成績不良的狀態,只有多閱讀。

閱讀是要有針對性的,能幫助學生智力發展的。此時,教師要善於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引導學生閱讀一些對自己發展有用的知識。

同時,只有教師在書的世界裏享有豐富而充實的生活時,才能影響學生的思想,讓每個學生成爲讀書迷。

四、對學生來說,“只有通過汗水、有老繭和有疲乏的勞動,人的心靈纔會變得敏感、溫柔。通過勞動,人才具有用心靈去認識周圍世界的能力”

蘇霍姆林斯基提出:把兒童、少年、青年的勞動納入家庭經濟物質生活,使它成爲其中不可缺少的有機組成部分,使母親和父親把它看作是子女的神聖義務,這一點是有極其重大意義的;只有當勞動對於一個人不是抽象的教育練習,而是缺少它就沒有飯吃、沒有衣穿的事情時,他才能成爲真正的勞動者,成爲真正的人。

勞動的快樂、勞動的創造和發現自己的才能,只有在勞動中個性得以發揮時才能實現。然而,現在的孩子,衣食無憂,除了學習很少參加實踐勞動,由於沒有勞動體驗,他們便不懂得珍惜他人的勞動果實,他們視野受到了限制,思維有也不夠靈活。班上由一位小男孩的家長就明確對我說:“我不需要孩子參加什麼勞動,只希望他能把學習學好就可以了。”然而這位家長卻不知道,勞動能爲學習提供更豐富的生活經驗,促進學習進步,同時學習也是爲更好地勞動和生活而服務的。這樣的家長大有人在,天天灌輸給孩子的觀念就是“你只要好好學習,別的都不用管”,結果導致孩子認爲學習是爲家長而學,跟他們自己沒有任何瓜葛。成績好的孩子家長便慶幸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成績不好的孩子家長則只能怪小孩沒出息。

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讀書心得通用3

《給教師的建議》一書系20世紀蘇聯教育經典譯叢之一,由前蘇聯著名教育家B·A·蘇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編譯,教育科學出版社出版。它是蘇霍姆林斯基專爲中小學教師而寫的。譯者根據我國的情況和需要,選擇了《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的精華部分,另從蘇氏的其他著作裏選擇了有益於教師開闊眼界、提高水平的精彩條目作爲補充,全書仍有一百條,統稱《給教師的建議》。書中每一條談一個問題,有生動的實際事例,也有精闢的理論分析,很多都是蘇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學中的實例。儘管今天的教育形勢比之蘇霍姆林斯基所寫書的年代有很大的變化,但他的閃光的思想、精練的語言,對今天的教育工作者來說,絲毫不過時,仍有很多值得學習的地方。書中衆多理論對我影響深遠,也引起了我的許多思考。

印象最深的就是前一節《請記住:沒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學生》。

作者在開頭就提出了一個至今令許多老師頭疼的問題:爲什麼早在一年級就會出現一些落伍的、考不及格的學生,而到二、三年級有時候還會遇到落伍得無可救藥的,因而教師乾脆對他放棄不管的學生呢?說起其中的原因,很多教師都歸結爲學生不知道學習或者腦子笨,家長不配合……而不是積極地從自己身上找原因。而蘇霍姆林斯基在提出問題後,直接了當地從教師的角度做了解釋:這是因爲在學校生活的最主要的'領域——腦力勞動的領域裏,對兒童缺乏個別對待的態度的緣故。這讓我想起了我國的教育家孔子所提出的“因材施教”。

那到底該如何做到“因材施教”呢?

蘇霍姆林斯基認爲要“因材施教”,教師就必須對這“個別”“材”進行細緻的瞭解,如學生的性格脾氣、家庭背景、學習方式、思維特點等等,並且要運用到實際課堂中去,爲不同的學生創造能發揮他們自身能力的學習情景,“使每一個兒童的力量和可能性發揮出來,使他享受到腦力勞動中的成功的樂趣”,這樣他們都會感覺到他們也是在不停地進步,纔會“點燃起成爲一個好人的火花。”

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讀書心得通用4

暑假裏,再次拜讀了《給教師的一百條新建議》,細細品位每一條都使我感觸很深,而深思後都覺得與我們做老師要有個好心態是離不開的。我們幼兒教師的工作在別人眼裏看起來是簡單而又輕鬆的,其實不然,只有身在其中的我們深知工作的艱辛。但是,既然我們選擇了這個職業,我們就要調整心態——努力做一個孩子們喜歡,家長們放心,自己快樂的好老師。曾在網上看見過這樣的一段話:“心態影響人的能力,能力影響人的命運。生命的質量取決於你每天的心態,如果你能保證眼下心情好,你就能保證今天一天心情好,如果你能保證每天心情好,你就會獲得很好的生命質量,體驗別人體驗不到的靚麗的生活。”是的,有了好心態,就會有好心情,同時也會給我們帶來好的關係。

當看到孩子們在活動中,有時思想難以集中時,就和邊上的的小朋友小聲說話,或者做小動作時,你是不是會“大發雷霆”大聲指責呢?當孩子在課間的自主遊戲中大聲說話,又或者在活動室裏來回快速跑動時,你又會不會不分“青紅皁白的”“高八度”批評一翻呢?是的,當我們第一時間發現這些現象難免很生氣,上課前作了辛苦的準備,備課也花了很多心思,但如果我們轉念一想的話,孩子們出現這些情況也是有原因的:或許我們的課設計的不是很合理,沒能引起他的興趣;或許他和邊上孩子小聲說話的話題也跟我們的活動有關;但最大的原因我想都與孩子的年齡特徵是分不開的,孩子天性好動,根本不懂得隱藏自己,他們想怎麼表現自己就用行動表示,出現以上情況時,我們可以多從孩子的角度出發,聽聽看他對這件事的看法,如果他的理由充分的話完全可以原諒他們的表現,當然,如果孩子真的犯錯了的話我們應該引導孩子改正,起碼該讓他知道錯哪了?我想以談心的方式比“大發雷霆”不分“青紅皁白”的批評更有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吧!從中我們也可以看出兩種處理方式的心態也截然不同的,好的心態會和孩子們走得更近,和孩子的關係也會越好。同樣,我們的工作有時沒能得到家長的理解和支持時,我們也應該以好的心態爲家長多方面考慮,思考其原因,想出解決協商的辦法。也只有得到家長的支持和理解,我們的工作做起也更順利,更有意義。好心態在其中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實踐中得知,好的心態會使我們自己的心理更健康,工作更順利,生活更愉快,關係更和諧!讓我們以積極快樂的心態面對生活的每一天!

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讀書心得通用5

潛心閱讀《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我受益匪淺。書中的建議和勸告看似淺顯,實際上是蘇霍姆林斯基一生的經驗積累,涉及教師經常遇到的棘手問題。書中用了很多的事例和體會,把枯燥的教育學、心理學的基本觀點闡述得生動、明白,讀來令人倍感親切、深受啓發。那些關於教育的真知見,值得我們一遍又一遍地閱讀、品味。

讀了第19條建議我也感觸頗深。他說:“閱讀是對“學習困難”的學生進行智育的重要手段。”書上作了這樣一個比喻,學習困難的學生更需要閱讀,就像敏感度差的照相底片需要較長時間的曝光一樣,學習成績差的學生的頭腦也需要科學知識之光給以更鮮明、更長久的照耀。不要靠沒完沒了的補課,而要靠閱讀、閱讀、再閱讀,閱讀優秀的文學作品。因爲閱讀能教給學生思考,而思考會變成一種激發智力的刺激,學生思考得越多,他在周圍世界上看到的不懂的東西越多,他對知識的感受性就越敏銳,而我們當教師的工作起來也就更容易。這不禁讓我想到我們身邊有不少家長竭力反對自己的孩子閱讀課外書籍,而讓他們死摳書本。認爲書上的學會了,學習成績自然會好起來,其實不然。學生死記硬背也不可取,因爲今天會默,明天就忘,就是記住了不知道怎麼去用,也只能成爲一種“死”知識。更嚴重的長此以往,學生就會慢慢失去學習興趣,產生逆反心理,最後真正淪落爲後進生。由此看來,我們教師轉變觀念是當務之急,理解素質教育的實質,爲這些孩子推薦合適的讀物,讓優秀的文學作品來充實他們的頭腦,陶冶他們的情操,使他們真正成爲有文化、有修養的現代文明人。

當讀到“請遲到的學生安靜地走進教室”這一條時,我深深懂得了寬容比懲罰更有力量。“報告”聲打擾正在講課的教師,影響正在集中注意力聽課的學生,接着可能還會發生一系列不應該發生的事情。爲何不讓學生安靜地走進教室?遲到的學生有他們的原因,很少有故意想攪亂課堂的。遲到的學生也是個別人,在上課時間內,爲了問清一個人的遲到原因而耽誤全體學生的學習,實在得不償失。課上詢問後無論是老師、還是沒遲到的學生,精神都無法馬上集中到課堂教學中。如果課下提醒,其教育效果不比課上詢問差。如果凡是上課遲到的,不管什麼原因都不用喊“報告”自己直接推開門悄悄地回到自己的座位上,也許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當讀到“從你聽明白了嗎到我講清楚了嗎”這條建議時,我在思考:“你聽明白了嗎?”言下之意是,作爲老師,我把該講的知識都傳授給學生了,要講的事情我已經表達清楚了,如果學生有不懂或不清楚的地方,那應該是學生的理解有問題了。而“我講清楚了嗎”是我們教師把“沒聽懂”的責任承擔起來。一聲“我講清楚了嗎”增進了師生之間的情感,縮短了師生之間的距離,加深了師生之間的理解和溝通;一聲“我講清楚了嗎”可以提高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增強對學習的信心。一聲“我講清楚了嗎”大家不防也來試一試。

在讀此書前,我一直認爲:做好一名老師,只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即可。讀了此書,我才知道,一名深受學生喜愛的老師,不僅要不斷學習,而且要善於寬容學生錯誤,善於讚美學生。讓我努力成爲學生喜歡的老師吧!

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讀書心得通用6

這兩週我讀了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中的教育學循環一級兩套教學大綱部分,他的教育理論深深地鼓舞着我,讓我在教育道路上走得更加有信心、更加有激情。我覺得它真的是教師的必讀書,讀好它,可以做教師,可以做名教師;可以做教育家,因爲它是教育的智慧結晶。

蘇霍姆林斯基當過30多年的小學、中學的教師,所以寫出的東西沒有深奧的教育理論,非常貼近教師的工作與生活,就如同一位身邊的良師益友在耳邊娓娓道來,道出我們在教育教學中遇到的絕大多數問題與困惑。這裏有差生轉化的問題,有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問題,有課堂教學管理的問題,有班主任工作的問題……並且有着各種問題的解決辦法。

蘇霍姆林斯非常重視師生的讀書問題,這本書大約有400多處提到讀書。他認爲師生讀書可以解決太多的問題。教師讀書問題已不是教師個人的問題,小處來說是教師本身工作的需要,大處來說是教育發展的需要,是民族生存與發展的需要。爲此,有人曾說:“我一直認爲,一個人的精神發育史實質上就是一個人的閱讀史,而一個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全民族的閱讀水平。

讀書,是一種自我教育,自我提升的和自我超越的`手段,也是一條重要的幾乎是唯一的渠道。教師的備課不能僅侷限於教科書,應建立一種宏觀的備課觀,這就是多讀書,讀好書。教師傳播的是知識,也是在傳播做人的道理,也肩負着教給學生生存的責任。“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也在從事着塑造學生靈魂的光榮的、艱鉅的使命。唯有多讀書,讀好書,纔不致使自己的思維枯竭,讀書是涵養水源,唯有此,才能“問渠哪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

"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對於我們教師來說,要學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唯一的辦法就是讀書。"每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下終生的友誼。"這是蘇霍姆林斯基給我的一條最好建議。但是,同時我也要做到一點:"讀書不是爲了應付明天的課,而是出自內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不應該找出各種理由爲自己不讀書辯解。

要成爲一個優秀的教師,還要懂得賞識教育的重要性。在《給教師的100條建議》一書中,賞識教育是其精華,貫穿全書始終。如何讓學生在學習時象追逐蝴蝶那樣快樂呢?這本書告訴我:要學會賞識自己的學生。充分肯定學生,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樹立學生的信心,促進學生進取。我們要時時刻刻讓學生體味到學習的樂趣。

我也嘗試着用賞識的眼光來看待我的學生,不用分數的高低來作爲衡量一個學生的唯一的標準。我試着從課堂的點滴中來發現學生點滴的進步,併爲他的進步欣喜。當然,我會將我的欣喜化爲語言、化爲動作來讓他知道,使他明白:"別人能行,我也能行。"我試着讓我的學生始終能看到自己的進步,"不要有任何一天使學生花費了力氣而看不到成果"。我要時時刻刻讓學生眼中所謂的"差生"體會到成功的快樂,並讓快樂延續着。

不過,我們在賞識教育過程中不應該忽視孩子的缺點和退步,該指出的問題應當及時指出,該批評的問題應當及時批評,該制止的問題應當及時制止,這是不能含糊的。否則,會導致孩子在自我意識的建立過程中產生偏差;稍遇不順就可能一蹶不振;同時,也會導致他們過於自私、驕橫,在集體中很難與別人相處,進而產生一系列問題。這就違背了我們"賞識教育"的初衷啦!

蘇霍姆林斯基的這本《給教師的100條建議》真是一本好書,越讀越使人景仰敬重,越讀越覺得韻味無窮。它是我的慈祥師長,不斷地給我以指引。

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讀書心得通用7

“不妨一讀此書,這是一本無害的書。”打開序言,第一句話就讓我感受到了這本書的與衆不同。

喜歡這本書,因爲它像一面鏡子,真誠的表述了作者對教育事業的熱愛、忠誠與執着。沒有命令,沒有說教,有的是作者對現代學校教育的獨特見解,是娓娓道來的人生哲理,充滿了善意與真誠,充滿了生命的靈氣。

“爲孩子們當下的人生幸福服務”這句話令我至今感觸頗深。一直以來,我們教育孩子時都有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我們現在這麼做,都是爲了讓你將來過上幸福的生活。從來沒有人懷疑過這句話,因爲這句話好像確實是一個真理。在我們小的時候,我們的父母、老師這麼對我們說過;在我們成爲老師之後,這個理由也一直是我們管理學生的強有力的支撐。但是,細心琢磨一下,原來這句話錯了。什麼是“幸福”?這個問題很難回答。幸福是一個人的主觀感受。心理課上,我常常和學生討論,在同樣的條件下,面對同樣的事件,有人感覺幸福,有人卻感覺不幸,關鍵是因爲他們對於這件事的看法、評價不同。我們沒有辦法、也沒有能力去預設孩子的將來,我們能做的是,幫助他了解自己的需求,教會他調節自己的心態,告訴他必須要把握、追求什麼纔是自己的幸福。

什麼是“人生”?人生就是由童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一個個階段組成的,任何一個階段的缺憾都是一生的缺憾。人的一生可濃縮爲“三天”,即昨天、今天、明天。過去的事情就讓它過去吧,明天的事情等來了再說。最要緊的是,做好今天的事情!因爲,只有今天才是我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天;只有今天才是我們生命中惟一可以把握的一天。心理學上稱之爲“活在當下”,即活在“此時此地”。而教育的意義不僅是爲學生的未來人生幸福,更要爲他的當下的、此刻的人生幸福服務。不能爲了看不見的所謂的未來幸福,而以剝奪學生童年和少年時期的幸福作爲代價。事實上,許多人的一生不幸往往源於他童年和少年時期的不幸與受到的傷害,或者他童年追求幸福的權利和需要沒有獲得周圍人的足夠尊重。

作爲教育工作者的我們,一定要思考清楚教育的目的到底是爲了什麼?是爲了人生,而且是爲了學生當下此刻的人生。此時此地,如果他對自己的生存狀態感到幸福,那就說明此時此刻他的生命質量很高。所以,我們應該時刻關注孩子們當下的幸福感,幫助他們度過一個屬於他自己的快樂幸福的童年纔是最重要的。這也是從心育、德育、美育三個層面,從啓發心靈的視角引導學生更深層次地思考自己、思考人生,爲塑造優良品性、陽光品格奠定基礎。

那句話終於可以放到一邊了,把目光從遠方收回,從現在做起纔是最重要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