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說課稿 >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說課稿範文大綱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說課稿範文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2W 次

作爲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說課稿,是說課取得成功的前提。那麼問題來了,說課稿應該怎麼寫?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說課稿範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說課稿範文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說課稿1

  一、說教材

各位專家,各位老師好,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西南師大版)《數學》三年級上冊第六單元《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的第一課時《認識周長》。認識周長是本單元最基礎的知識,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是在學生掌握了周長概念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但我們本課講的周長不僅僅侷限於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而是包含了所有的平面圖形的周長,既有規則圖形的周長,也有不規則圖形的周長。這樣能更好地幫助學生全面地建立起周長概念。

  二、說學生

周長對學生來說是一個全新的概念,學生的認知基礎:一是在二年級學會了測量長度,二是在二年級下已對長、正方形進行了認識,掌握了長方形、正方形的基本特徵。通過數一數、比一比、折一折、量一量等實踐操作活動,發現了長方形、正方形都有四條邊,長方形的對邊相等,正方形的四條邊相等。這些有利於學生認識周長的知識基礎和實踐操作能力都是我們教學中應當利用和開發的。

呈現給學生的所有圖形,學生直觀看到的是一個平面圖形。而要讓學生說到周長就會去想到“圍圖形一週的長度”則是一個較難的認知過程,建立周長的空間觀念則是對學生空間思維能力的挑戰。

  三、說目標

新課標指出,通過數學學習,學生能夠獲得適應未來社會生活和進一步發展所必需的、重要的數學知識,以及基本的數學思想方法和必要的應用技能。結合教材特點及三年級學生的實際水平及心理特點,認知規律,我確定如下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

知道周長的含義,建立周長的概念。

(2)能力目標:結合具體實物,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認識周長。能初步測量計算三角形、四邊形等圖形的周長。

(3)情感目標:通過演示操作,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觀察和思考的習慣,從而使學生達到自主學習、參與學習、合作學習的目的。

(4)創新目標:在學生充分參與學習過程的基礎上,培養和發展學生多向思維,鼓勵學生用多種方法測量與計算圖形的周長。

我們把本課教學的重難點放在周長概念的建立和周長測量上,特別是周長概念的建立。

  四、說教學法

爲了實現教學目標,更好地突出重點,在教學過程中採取了教師創設情景,學生操作實踐,觀察分析,合作探究,量中理解,聯繫生活應用周長等措施,讓學生主動參與獲取知識的過程,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

爲充分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使學生由被動消極的學習變爲主動積極的學習,真正成爲學習的`主人,我們主要採用了探究式教學法,反饋教學法,融合成“合作參與——探究交流”式的課堂教學模式,通過創設情境、引導自學、組織交流、點撥釋疑、鞏固運用等程序展開教學,引導學生在自主探究的學習中、在“做數學”的過程中掌握知識,重構認知。

  五、說過程

一、嘗試探究,認識周長。在這個環節主要是通過兩隻螞蟻比賽的動畫創設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後引出周長概念。並讓學生通過“五做”來感知,感悟,最後理解周長概念。摸一摸,通過摸一些圖片的一週,來初步感知周長;描一描,把這些圖形的一週描在紙上,抽象出圖形的周長;想一想,讓學生想象圖形的周長,初步形成周長概念;然後再找一找周圍一些物體的某一個面的周長,讓學生理解周長是相對於平面圖形來說的;最後讓學生說一說,什麼是周長,在老師的引導下,形成正確的周長概念。

二、合作探究,量中理解。通過第一環節的的學習,學生認識到了周長是圍圖形一週的長度,那這些圖形的周長究竟是多長呢?這就需要去測量,在測量中加深對周長的理解。本環節是做書上練習,測量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周長,然後再測量難度更大的圓的周長,遵循了從易到難的認知規律。

三、聯繫生活、應用周長。數學是與生活緊密聯繫在一起的。學習了數學知識,應該能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本環節讓學生先嚐試着找找生活中周長知識的應用,然後通過多媒體課件向學生展示老師事先蒐集的一些例子,最後讓學生親自動手操作,來相互測量一下對方的腰圍,加強數學與生活的聯繫,增強學生的應用意識。

  六、說特點

我們認爲本課的設計有以下特點:

一、以“做數學”爲核心來指導教學。

所謂“做數學”,就是“做中學數學”。荷蘭數學家、數學教育家弗賴登塔爾強調,數學教學的具體組織過程,應該通過學生自己的親身體驗,獲得“做出來”的數學,而不是給以“現成的”數學。“做數學”強調學生親自動手實驗和思考,在實驗操作、討論爭辯的過程中,學生不僅增進了對知識的理解;形成了解決問題的基本策略;體驗瞭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發展了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同時也學會了與人合作,與人交流;獲得成功的體驗;鍛鍊了克服困難的意志,建立自信心。

在本節課中,我們始終堅持“做數學”的原則,讓學生在做中學。爲了使學生形成周長的表象,建立好周長的概念,我們讓學生去摸一摸圖形的一週,再把這一週給描在紙上,還在周圍找一找其他物體的某一個面的周長,最後來量一量具體圖形的周長,量同學的腰圍等。通過這些豐富的活動,讓學生去充分的感知周長,理解周長。讓學生親自去做一做,抽象的數學概念會變得形象化、具體化,讓學生學得生動,學得深刻。就象蘇聯教育家贊可夫說的“兒童的智慧就在他的手指尖上”。

但動手操作不應該是脖子以下的活動,應儘量讓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動手操作應爲學生學習知識服務,應爲訓練學生思維能力服務,更應爲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服務。所以在教學中,要求學生動手之前進行思考,給學生留出思維的空間。

二、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爲抓手來組織教學。

小學生的思維正處於由直觀、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的過渡階段,其空間觀念的發展主要依賴於觀察、實驗和必要的動手操作,再通過心理活動的內化去獲得表象,形成空間觀念。幾何概念是反映現實世界空間形式本質屬性的一種思維形式,是人們對客觀事物的“形”的科學抽象與概括,同時也是發展學生空間觀念的基本條件。以前我們的教學由於受傳統觀念與“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只重視求周長的計算教學,而忽視了概念教學或者過分強調抽象思維能力的培養,而忽視直觀和表象的作用,以至於造成學生對形成幾何圖形的表象不深刻,空間觀念淡漠。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就要注意多層次、多渠道地培養和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和空間想象能力,結合有關知識的教學設計一些靈活、巧妙,富有吸引力、想象力的問題來激發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動機。

根據以上理論,我們把本課設計爲三個層次:識周長,量周長,用周長,讓學生對周長的理解有一個全面的認識。並充分利用學生的多種感官,看一看,想一想,說一說,形成周長的表象,建立周長的概念。特別是想象圖形的周長這個環節,是我們獨特的設計,能更好地落實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三、以“小步子,多反饋”爲主線來精心設計。

課堂是有限的,如何能處理好時空的有限性和學生思維的無限性之間的矛盾,是我們考慮的一個重點。我們在設計本課的時候,以“小步子,多反饋”爲主線,精心設計了很多的小環節,並注重學生信息的反饋。特別是在測量圖形周長的環節裏,如果讓學生測量太多的圖形,操作就只會流於形式,於是我們充分利用了教材的資源,先測量書上練習中的長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周長,讓學生的學習落實到“知識”上。然後安排學生測量一個圓片的周長,這是因爲書上練習很典型,而圓片的一週是曲線,它可以體現出很多的測量方法,並能讓學生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比膚淺的討論很多圖形的周長測量方法更有意義。最後讓學生聯繫生活,加上一個比較靈活的環節,測量腰圍和生活中其他物體的某一個面的周長,並及時進行反饋。

這樣,以信息反饋,師生互動爲原則,利用反饋教學法,儘可能的讓學生從分展現自己的思維過程,充分體現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在教學中,教師要適時,科學地對學生的反饋信息加以調控,使教與學產生共鳴,情感產生共振,定會使學生在這個輕鬆、活潑、富有個性的探索過程中,獲得對知識的理解,其思維能力和情感態度等多方面也必將得到發展與提高!

  七、說板書

本課的板書很簡單,根據本課設計的需要,我們只把周長的概念板書了下來。簡明扼要,又突出重點。以上是我的說課內容,懇請各位領導、老師提出寶貴意見,謝謝!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說課稿2

  一、說教材。

1、教學內容。

西師版數學教材三年級上冊第六單元是“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我今天說課的內容就是這個單元的第二小節“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的計算”第一課時。

2、教材地位。

這一課時是在學生初步認識了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徵和周長的基礎上展開教學的,這些知識的獲取爲第三小節的實踐活動提供知識和學習策略上的支持,同時也爲以後學習圓的周長以及長、正方形面積奠定基礎。

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是緊接着周長概念編排的,這部分內容在編排上的最大特點就是強調直觀操作、展示學生對長方形、正方形周長計算公式的探究過程,還十分強調對周長公式的應用。

  二、說教學要求。

1、教學目標。

(1)四基兩能目標:

①探索並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公式,會用公式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

②本節課重在培養孩子有條理的、清晰的闡述自己的觀點,讓學生經歷把數字符號抽象成文字公式的過程,發展他們初步的演繹推理能力。

③會用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公式解決生活中的簡單的實際問題。

(2)情感與態度目標: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繫,體會數學的應用價值,形成熱愛數學的情感。

2、教學重難點。

①教學重點:探索長方形、正方形周長公式的過程,這是要求學生必須經歷的一個過程,不是老師直接拿給他們,只有經歷了這一過程學生才能真正理解公式。

②教學難點:理解、應用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公式。公式是理論的東西,要讓學生不僅知道,還要會靈活運用,也就是要把知識學會、學活。

3、教具準備。

周長的推導強調直觀操作,所以我準備了教具,學生準備了學具。

(1)教具:多媒體課件。

(2)學具:每人一個釘子板,小棒。

  三、說學生。

1、學生在二年級的時候就學習了長、正方形的特徵,知道了它們都有4條邊,長方形對邊相等,正方形4條邊都相等。在上一節課學生又知道了長、正方形的周長就是4條邊的總和。這些都是本節課進行學習的知識基礎。

2、三年級的學生還具有一定的動手操作能力,知識遷移的能力,這些能力爲本節課的學習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四、說教法。

1、 情景導入法。

2、 動手操作法。

3、 自主探究法。

4、 合作交流法。

  五、說教學理念。

1、在認真分析教材、教師用書後,我把本節課的設計思路分爲七個環節:

(1)導入新課。

(2)自主探索,推導公式。

(3)課堂練習。

(4)實踐操作。

(5)走進生活。

(6)延伸提高。

(7)課堂總結。

2、教學中讓學生全員參與,全程參與,動手比、動手摸、動手擺,動筆算,交流討論,引導歸納,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作用,並注意思維品質的培養。我這節課還有一個明顯的特點,就是“實”,讓學生實實在在地學,實實在在地練,真真切切地落實四基兩能。

  六、說教學流程。

1、導入新課:直接利用情景導入新課,爲本節課的學習做好鋪墊。

2、自主探索:

①教學時,採用學生動手操作,這個操作過程就是與原有的知識進行連接。練習時,圍釘子板,求周長,直觀鞏固計算周長的方法。——四基

②在長、正方形公式的推導過程中,讓學生自己多去探索,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類推能力。——兩能

③在探究長、正方形周長的時候,用到了全班性的合作交流,呈現不同的周長算法,一步一步向周長公式靠近,這個過程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兩能

通過3—6四個環節練習,反覆鞏固。練習是貫穿於教學全過程的。新概念形成後,通過多次的反覆練習和運用,能使學生正確理解、熟練掌握和靈活運用。才能得到鞏固和加深理解。因此,教師根據概念教學各階段的不同要求,從不同角度、由易到難、由簡到繁,採取多種形式反覆練習,幫助學生鞏固概念。

3、課堂練習:新知應用。

4、實踐操作:動手操作能力的體現。

5、走進生活:知識遷移。

6、延伸提高:知識昇華。

7、課堂總結:知識迴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