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說課稿 > 說課稿範文合集五篇

說課稿範文合集五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07W 次

作爲一名教學工作者,往往需要進行說課稿編寫工作,說課稿有助於提高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說課稿應該怎麼寫纔好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說課稿5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說課稿範文合集五篇
說課稿 篇1

一、設計意圖

在這次優質課評比中,我抽到的題目是《物體的轉動》,因爲這個課中班已上過,再加上自己的教學水平的限制,對中大班幼兒的發展水平不是瞭解得很透徹,自從上次家長半日活動後發覺中班幼兒對科學領域很感興趣,因此我降低了難度,在制訂活動目標時淺些,選擇了中班進行教學。轉動這個現象在日常生活中比較常見,也給我們生活帶來了很大的便利,《綱要》中指出要積極引導幼兒對身邊常見事物和現象的特點變化規律產生興趣和探究慾望。幼兒是學習的主體,作爲教師要儘量爲幼兒的探究活動創造寬鬆的環境,讓每個幼兒都有機會參與嘗試從而培養幼兒對科學的興趣,激發他們的探究慾望,並培養幼兒一種運用科學的態度、方法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活動目標、重難點

1、在操作活動中,讓幼兒獲得物體轉動的感性經驗,培養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2、培養幼兒對"轉動"這一科學現象的興趣,並在操作、引導幼兒獲得物體轉動的相關經驗。

3、體驗物體轉動的樂趣,初步感受現代科技給人們帶來的方便。

這是一堂科學課,主要培養幼兒對科學活動感興趣,其中提供了日常常見的物體讓幼兒進行探索,設計了課件讓幼兒能直觀的欣賞,這樣可以加深幼兒的印象,因此整堂課重點就在於讓幼兒對物體的轉動有初步的瞭解並獲得物體轉動的相關經驗,而作爲難點,是讓幼兒自己去動手發現物體是怎樣在轉動的原理。

三、活動準備:

製作多媒體課件、傘、鍾、自行車、電動玩具、風車等

四、教法和學法

針對這次教學活動的教學目標、教學設計和幼兒的實際情況,在整個教學活動過程中以幼兒嘗試教學法爲主,同時在各個不同的教學環節中還穿插運用講述

法、操作法、啓發聯想法等教學方法。在科學教育活動中,他們是主動的探索者,研究者和發明者,而教師是幼兒的探究活動的支持者和引導者。在幼兒探索的過程中,要放手讓他們通過親生經歷並帶着問題去進行實際操作,這樣他們才能真正體驗到成功的樂趣。

五、活動過程:

一、我首先設計情節來引出轉動並揭示課題:

1、老師想喝水了,誰能幫我把瓶蓋打開?剛纔你是怎樣把蓋子打開的?

2、教師再次演示幾樣能轉動的物體,(傘、鍾、按摩器)讓幼兒找找他們的共同點,在讓幼兒找的同時引出"轉動"。

二、設計第二個環節,是讓幼兒通過操作法,直接感性地獲得經驗。但是在操作前我提了幾個要求,讓幼兒帶着問題去操作,培養幼兒邊操作邊思考問題的習慣。我設計的題問是

(1)哪些東西能夠轉動?

(2)它們又是怎樣轉動的?

1、在給幼兒分組探索、操作時,教師適時介入,觀察引導。

2、等幼兒操作完後進行交流,請部分幼兒上來說說你是怎麼玩的,把幼兒的玩法呈現出來,初步讓幼兒瞭解轉動原理。3、最後教師進行小結:這些物體的轉動都是圍着一個轉動軸作圓周運動。但考慮到小班幼兒對轉動軸不是很理解,於是我再次演示傘的轉動,讓幼兒找找轉動軸在哪裏,以加深印象。

三、討論轉動帶給我們的好處,首先我先對幼兒進行提問,讓他們找找生活中有哪些轉動的現象。引導幼兒說出電風扇、鍾、自行車、門等。然後我製作了課件,讓幼兒從圖片中更直觀地得到啓發。

四、運用轉動的原理,享受現代科技帶給我們的好處。我出示榨汁機,並進行演示,讓幼兒品嚐果汁。

把幼兒的玩法呈現出來,初步讓幼兒瞭解轉動原理。3、最後教師進行小結:這些物體的轉動都是圍着一個轉動軸作圓周運動。但考慮到小班幼兒對轉動軸不是很理解,於是我再次演示傘的轉動,讓幼兒找找轉動軸在哪裏,以加深印象。

三、討論轉動帶給我們的好處,首先我先對幼兒進行提問,讓他們找找生活中有哪些轉動的現象。引導幼兒說出電風扇、鍾、自行車、門等。然後我製作了課件,讓幼兒從圖片中更直觀地得到啓發。

四、運用轉動的原理,享受現代科技帶給我們的好處。我出示榨汁機,並進行演示,讓幼兒品嚐果汁。

說課稿 篇2

我的說課課題是“北美洲概述”。“北美洲概述”是我在學校開展各科素質教育探索公開課的活動中,嘗試的以培養學生能力和創新思維爲主要目的、以活動和討論爲主要形式的地理探索課。今天我主要從四個方面來說。

首先說一說教材:教材中的“北美洲”一章,是《世界地理》分洲地理的一個重要部分,我將北美洲概述部分的內容分成了兩大塊,一部分是自然地理部分,另一部分是人文地理部分。我的這節課是第一課時,主要學習北美洲自然地理的特徵。在備課時,我將教學目標設定爲三個層次,即知識目標、技能目標和情感目標。本課時重點知識目標是北美洲的地形特徵和氣候特徵;爲了培養學生能力和創新思維,我設置了技能目標,要求學生瀏覽我製作好的“北美洲”網頁,分析北美洲的地形、氣候特點,以及地形對氣候的影響,掌握一種分析的方法;同時,在課的過程中我期望能夠達到我的情感目標,即讓學生從哥倫布的探險經歷中體會出探索是無窮盡的,知識要在探索中求得,同時小組共同完成任務,讓學生體驗團隊精神在學習中的重要作用。

第二我說一說教法:本堂課以目標教學理論爲指導,按照:“前提測評目標~任務認定目標~成任務達標~達標測評”這一模式,運用“北美洲”網頁,利用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

隨着二期課改精神的深入,學生的自主學習、體驗式學習已經成爲一種發展方向,爲此,我事先查閱了大量資料,利用FrontPage平臺製作了一個“北美洲”自然地理部分知識的網頁,以便於學生瀏覽,在瀏覽的過程中學會學習。

第三講一講學法指導:在提倡素質教育和創新教育的今天,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越來越受到重視。授之以“漁”是時代對教師的要求,學生能“漁”則有“魚”,我在設計教案中力求從以下幾個方面達到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能力和素質的目的。

1.通過讓學生在瀏覽網頁的基礎上完成任務,培養學生網上查找知識的能力;

2.通過讓學生讀圖,認識北美洲的地理位置、地形區分佈、氣候特徵,培養學生的讀圖、自學、分析及歸納能力。

3.通過讓學生分組討論並完成不同的任務,進一步加深對北美洲的認識,增強知識點的落實,同時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思維能力,增強學生之間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這往往是成功的關鍵。

4.通過鼓勵學生上講臺表演,鍛鍊學生的膽量和口頭表達能力、形體表達能力。

5.在整個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始終貫穿激勵教育原則,讓所有同學在學習中享受成功,繼而變成享受學習。

爲了實現以上目的,我在設計課堂教學的過程中着重突出以下四個特點:

1.“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趣”生就會“興”起,“興”之所至,學風自成。所以,我安排了幾個“趣”點 :一是哥倫布航海故事的引入;二是直觀的活動方式:比如我的任務設置中有小組成員的分角色演示,小組幻燈片的製作等;三是精彩圖片在網頁中的展示,五是個人觀點的討論和發表。這些都是遵循初中學生愛新奇、愛挑戰、愛表現自我的特點而設計的,它能大大地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和主動參與課堂教學的熱情。

2.“活”,要求和鼓勵學生在課堂上活學活用,把已學知識靈活地運用到分析討論題中去,並用自己的語言組織和表述自己的觀點。

3.“廣”,鼓勵學生聯繫自己的所見所聞所知,自由地展開思維,天馬行空,任意聯想,儘可能拓寬自己的思維空間。

4.“容”,無論學生的回答如何,我都以包容的態度去接受,只在必要時適當引導,但不下對錯結論,鼓勵學生創新和大膽發表個人看法。

這四點的考慮,給了學生一個自我學習的廣闊空間,使整個課堂學風處在一種積極、活躍的氛圍中,由始至終都保持着注意力的高度集中,真正發揮學生作爲學習主人翁的精神。

最後說一說我的教學過程:

1.首先啓發學生自己講述哥倫布的航海故事,引出哥倫布發現的新大陸就是我們今天要去了解的地方,讓學生一開始就感覺到學習的興致。(2分鐘)

2.完成前提測評題,複習舊知識,作爲新課的知識基礎。(2分鐘)

3.簡單介紹“北美洲”網站的導航欄,以便於學生自己查找需要的知識點。(1分鐘)

4.將本課的重點設計成五大任務,將學生分成六個小組並分派任務,第六小組任務是出一套本節內容的測試題來考考同學們,要求學生瀏覽網頁,每小組合作完成一個任務。在學生分析、討論時我參與各小組的討論,提出一些指導意見。(20分鐘)

5.發表觀點,培養創意:各小組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大家共同獲取知識。同學們的創意是一筆不可多得的財富,更不是老師的講述可替代的。(15分鐘)

6.小結新課,掀起高潮:第六小組同學出題,請同學回答,我從同學們的回答過程中瞭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並簡單小結。大力表揚和肯定同學們的表現,鼓勵同學們以享受的心境去上好每一節課,引發高漲的學習情緒,掀起高潮,使同學們感到“課將盡,意猶存。” (5分鐘)

說課稿 篇3

  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七年級下冊第八章東半球的國家和地區第一節的內容,對本節課,課標的要求有:

1、在地圖上找出某一地區的位置範圍,讀圖說出該地區地理位置的特點。

2、指出某一地區對當地或世界經濟發展影響最大的一種或幾種自然資源,說出其分佈、生產出口情況。

根據課標的要求及我的解讀我將本節課教學目標確定爲: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讀圖說明中東地區的範圍、位置;

學會運用地圖、統計數字說明中東石油的分佈、生產、輸出情況。

  能力目標

學會分析本區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分析中東石油資源對本地區經濟及世界經濟的影響,能分析出中東戰爭頻繁的原因。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樹立可持續發展的資源觀及人地協調觀念。

  教學重難點

1、 認識中東地區三洲五海之地的重要性;

2、 瞭解中東地區的石油儲量、產量和出口量在世界的地位及中東石油的輸出路線。

  教學思路:

本節整體思路是以學生爲主體,注重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學生只有掌握了最基本的知識,纔有可能發展提高。我爲學生預設學習目標是學生能將所學知識落實在地圖和課本上,並能將本節課的學習方法運用到以後的自主學習中去。在教學中要緊抓教材,通過學生自學、小組探究合作邊學邊練,達到掌握新知識,增強學習能力的效果。

導入採用學生分角色扮演的形式,所選四段新聞都發生在今年三月份,其目的是讓學生對中東地區有一個初步的印象,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

本節課的第一個重難點即“中東地區三洲五海之地的重要性”,我設計的方法很簡單:讀圖指圖。因爲地理的學習是不能脫離地圖的,所以在這個知識點上我爲預設學習目標是將所有的知識點都落實在地圖上。學生在對本區的地理位置和地理事物有了一定的瞭解以後,給一定的時間讓學生自己分析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並得出結論,從而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在瞭解了中東的地理區域後我設計了3個練習:

1、讓學生兩人一組互相練習,一人說地理名稱,另一人在地圖上找出來,讓所有同學都參與進來,進一步認識中東的地理位置,讓每位同學通過互動練習,切實將所學知識落實在地圖上,同時鍛鍊同學之間的共同協作學習的能力。

2、找兩個不同層次的'同學在大屏幕上找出我所指出的地理位置,其目的讓我對學生在這部分知識的掌握程度有一定的瞭解。

3、完成課本上P52活動題1(1),這道題比較簡單,我先讓學生獨立自主完成,然後通過快速搶答,鍛鍊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給學生自學的空間。同時讓學生的大腦時刻處在一種興奮狀態,提高注意力,從而提升課堂的學習效果。

最後通過學生的對這部分知識的理解,總結出中東地理位置的重要性。通過講解與活動培養學生的讀圖填圖能力,理解中東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將抽象的內容具體化、直觀化,使學生輕鬆的獲取知識,真正教會學生讀圖。養成學會和善於使用地圖的習慣。

本節課的第二個重難點則是中東石油的分佈,生產與輸出。爲了讓學生了解中東石油在國際上的地位以及石油資源對中東當地乃至世界經濟發展影響,我在這部分知識的教學設計爲:

首先讓學生通過讀中東石油儲量、產量、出口量餅狀圖,確立中東石油在世界上的地位;

其次通過讀世界主要產油國石油儲量柱狀圖,得出結論世界主要產油國主要在中東地區及中東主要五個產油國;

然後瞭解中東主要產油國的分佈情況,分析出中東石油的分佈地區;

最後查找中東石油輸出路線,瞭解中東石油在世界經濟中的作用及影響。

這樣層層推進,逐步加深,希望學生能較好地掌握中東石油問題。通過講解全球石油資源的供求關係,讓學生知道中東的石油資源對世界是經濟的作用。

中東石油輸出路線的確定是本節課一個重難點,所以在這裏我採用了小組分工合作的形式來完成課本P53活動題3,讓學生通過討論與合作來完成中東石油的輸出路線,這樣既降低了學習的難度,也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將自己的學習成果告訴大家,以實現資源共享的效果,並將知識點落實在課本上。同時讓學生知道自己在這個班級中還是有很大作用的,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增強學生的信心。

石油資源是非可再生能源,爲了讓學生樹立可持續發展的資源觀及人地協調觀念,我預設了一個開放性問題“中東一旦石油資源用完該怎麼辦?”,回答這一問題學生需要的較廣知識面,我將其設計爲學生通過討論來共同完成,希望通過這個活動既能培養學生正確的資源觀,又能拓展學生的知識面。

小結部分採用了學生談收穫共同完成板書的方法,這樣既對本節知識做了一個系統的瞭解,也鍛鍊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給學生一個機會讓他去表達、表演。也體現了以學生爲主體的課堂理念。

說課稿 篇4

我說課的題目是蘇教版化學、必修一、專題二、第二單元《鈉、鎂及其化合物》第一節 金屬鈉的性質與應用,下面我將從教材分析、目標分析、教學過程、效果分析四個方面展開說課。

一、教材分析

本節內容,通過對“鈉”這種代表性元素的學習,旨在向學生介紹金屬元素的學習方法。對元素化合物的學習主要學習其的物理性質、化學性質、保存方式及其用途。

本節教材介紹鈉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在敘述鈉的活潑性後,再根據性質介紹鈉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和製法,最後介紹鈉的用途。教材內容由表及裏,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符合學生的認知心理和認知規律。本節重點討論鈉的化學性質,引導學生從現象入手,去分析鈉的活潑性。爲此,教材通過實驗讓學生觀察,然後將實驗現象和數據等資料加以分析,找出規律性的知識,並根據這些規律性的知識進一步對一些物質作出推論和預測,再經實驗驗證。這種科學方法模式的訓練,有利於今後元素化合物的學習,也爲學生今後的學習元素週期律和原子結構等知識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學習目標的確立

依據新課程理念,本着對教材結構和內容的理解,結合學生的學習基礎和認知特點,確定學習目標如下:

知識與技能

1、 瞭解鈉單質的生產原理;

2、 能用實驗的方法探索和認識鈉的性質和用途。

過程與方法

通過經歷實驗探究和問題探討的過程,瞭解實驗研究化學物質的一般方法,初步形成分析推理、綜合歸納的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

激發探索研究物質和理論的興趣,在探究過程中進行一絲不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的教育。

 三、學習重、難點分析

教學重點:鈉的化學性質。

教學難點:對實驗現象的觀察和分析。

【教學展開分析】

 一、教法設計

教學方法的選擇實質就是要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按照學生的認識規律,採用了啓發式的教學方法;問題?實驗?觀察?分析?結論的程序進行教學,儘可能地通過實驗和觀察得出結論,創造條件採用邊講邊做實驗的教學方法把學生引到主體地位,讓學生自己通過分析得出結論,密切聯繫舊知識的同時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從而在舊知識上得到知識的增長點,並將所學知識及時加以運用。

二、學法指導

學習方法是課堂教學內容之一。對學生而言,一定的學習方法實際上是能力與素質的表現形態,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就是具有對知識的學習能力、選擇能力和創造能力。從更深層次看,這是一種素質。因此學法指導使課堂教學進入素質教育領域的重要方面,根據教材特點和學生特點,本節課進行以下學法指導:

1、讓學生自己做實驗,強化學生實驗的基本操作,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提高學生的化學實驗素質,增強合作的精神。

2、讓學生學會分析:觀察現象——分析原因——得出方法——綜合運用。

3、幫助學生抓住關鍵、掌握重點:學習元素及其化合物抓住“結構——性質——存在和用途”這條線。結構決定性質,性質是結構的具體體現,性質又決定其存在和用途。

  三、學情分析

學生已經在初中學過金屬活動性順序,知道鈉是活潑的金屬,能跟鹽酸等反應生成氫氣;另外,剛學過氧化還原反應的知識,通過對鈉的原子結構的分析,學生可以預測鈉具有強的還原性;還有之前學過的研究物質的方法使學生具備了一定的探究習慣及操作能力。這些都爲本節內容的學習奠定了基礎。

  四、教學過程

爲了將教學目標、教學評價、反饋矯正和教學過程組成一個有機整體,以促進教學目標的實現,本節課安排了以下幾個環節。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首先,教師演示“滴水生火”的實驗,打破學生原有的認知,把“水火不相融”與“滴水生火”形成強烈反差,然後提問:俗語說:“水火不相容”,爲什麼剛纔的實驗中卻用水點着了火呢?並告訴學生那是鈉的功勞。使學生迅速進入濃厚的化學氛圍,激發起學習金屬鈉性質的慾望。

(二)、自主實驗,觀察現象

在這個教學過程中有三個學生分組實驗探究:

1、觀察鈉表面的顏色以及表面顏色的變化。

2、將金屬鈉加熱,觀察實驗現象。

3、將鈉投入水中觀察現象。

同時,爲體現環保意識,將鈉和氯氣的反應用錄像的形式展現。通過這些實驗,由幾位學生敘述實驗現象,並說明原因。其他學生補充。

在此期間,教師適時點拔,學生自學、互學、分析、討論、發言,利用屏幕和板書對學生的討論結果進行歸納小結,使分散的知識條理化,如鈉的物理性質小結,鈉與水反應現象小結。將實驗中的各個結論提取出來,學生感到清晰、明確。

(三)、由表及裏,學以致用

通過學習鈉的化學性質,讓學生分析鈉在反應中的化學價變化,得出鈉在反應中得失電子的情況,進而指出“結構——性質——存在和用途”之間的關

系。結構決定性質,性質是結構的具體體現,性質又決定其存在和用途。再由學生通過所學知識和教材分析並總結鈉的存在形式、工業製法和鈉的用途。

(四)突顯重點,突破難點

鈉與水反應是本節重點和難點,需用多種形式、多角度對該反應進行分析。 ①首先是學生親自操作鈉與水在燒杯中的反應,這樣體現實驗真實性,可靠性。使學生在親身觀察實驗現象,描述實驗現象,分享和體驗實驗成功的喜悅。教師適時提問,說明鈉的性質。在此期間,可用五個字“浮、熔、遊、響、紅”來歸納鈉和水反應的現象。

②其次,在該實驗中可以用滴加了酚酞的溶液變紅來檢驗NaOH,但是不能檢驗另一種產物氫氣,故需將鈉和水的反應進行改進。改進實驗的方法很多,可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進行選擇。

  課堂小結:

佈置作業—下課後小組研究:

(1)鈉爲什麼保存在煤油中?(2)解釋“滴水生火”的原因。

(3)鈉着火時,應如何滅火?

A、用水撲滅 B、用泡沫滅火器 C、鋪上沙子

  板書設計:

金屬鈉的性質

一、鈉的物理性質

銀白色 質軟 熔點低 ρ

二、化學性質

1、與氧氣反應 點燃 常溫:4Na+O2 = 2Na2O 加熱:2Na+O2 === Na2O2

2、與氯氣反應:2Na+Cl2 = 2NaCl

3、與水反應:2Na+2H2O = 2NaOH+H2

水>ρNa>ρ煤油

 說課稿 篇5

  一、 喝水生活活動設計意圖

如果說幼兒一日生活環節——早操、戶外活動、集體活動、午飯、午睡、離園是一顆顆珍珠,那麼喝水、如廁、盥洗這些小環節就是串聯珍珠的線繩,線繩做的紮實,一日環節就會流暢。在幼兒一日生活中,喝水、如廁、盥洗環節佔去50%的時間,而且反覆出現。這些小環節是幼兒個體心理的需求,也是身體動作的真實展示過程,用任何活動都無法代替。所以重視這些小環節,能確保有效提高幼兒身體素質;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建立健康安全的意識,從而形成自我保護能力和良好的行爲傾向,爲今後文明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

水能促進物質的代謝,沒有水人體就無法維持正常的循環、呼吸、消化、物質交換以及排泄等生理活動,各種新陳代謝也將停止;水能調節體溫,當外界氣溫過高或體內產熱過多時,機體就通過出汗和蒸發汗液來使皮膚散熱,以達到維持體溫的目的;水還是一種良好的潤滑劑,在機體中以眼淚、唾液、關節腔液等形式存在。大多數孩子需要經過提醒纔會喝水,還有很多孩子要等到口渴纔想到喝水,這時,孩子已處於生理脫水狀態。爲了培養幼兒主動飲水的習慣,通過多種形式讓孩子認識到水對於生命的重要意義,讓孩子更直觀地瞭解水對人類、動物、植物的重要性,提醒孩子要主動飲水,大量飲水。

  二、喝水生活活動目標達成度

根據營養專家指出幼兒每天需水量爲20xx毫升,扣除進餐攝入的水分大約1000毫升左右,每日在園還需用水量爲800——1000毫升。用我們幼兒園的小杯子計算,滿杯來算每天至少要喝4——5杯。

  三、喝水生活活動實施情況(幼兒活動、策略運用情況)

中大班幼兒已經養成主動喝水的習慣,並且能記錄自己喝水的次數。幼兒可以自由選擇喝水的時間,充分發揮他們的自主權。從早晨入園開始,幼兒每次喝完水都要在登記區域內插上一根吸管,並且根據喝水量,選擇相應顏色的吸管。從本學期開始,我班把一杯水用紅色表示,半杯水用藍色表示,小半杯水用黃色表示。在飲水機旁設立了相應的分區,能較大程度地提高幼兒的規則意識,有等待區、接水區、喝水區。

  四、 喝水生活活動反思(剖析生活活動預設與實施情況及其原因,評價生活活動組織程序;提出改進措施)

首先通過健康活動《多喝水身體好》,作爲鋪墊。從幼兒的體驗入手,讓幼兒在鍛鍊後飲水,感受口渴時喝水的舒適。引導幼兒觀察洋花蘿蔔,切實體會喝水的重要性。並且通過幼兒心目中的權威人物保健醫生的講解,讓幼兒明白白開水纔是最健康的飲料。以及通過每週末評選“喝水小寶寶”的方式,激發幼兒主動飲水的意願。活動後大多數幼兒能主動飲水,這是第一步。接着,採取相應的措施,幫助幼兒建立規則意識,喝水時顯而易見的等待區、接水區、喝水區三大區域,提醒幼兒明確此時我應該站在哪裏,我在做什麼。最後,讓幼兒完成對自己喝水情況的記錄,不但方便教師的觀察指導,同時也讓幼兒爲自我服務邁進了一大步。當然在活動中我也發現了諸多不足之處,比如,個別幼兒有心血來潮之意,根據自己的意願插吸管,想插幾根就插幾根。但是引導之後,就很難發現類似情況了。我想進入大班了,應該給幼兒更多自主的空間,所以計劃接下來讓小組長來彙總自己組上幼兒的喝水情況,每天一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