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說課稿 > 說課稿範文合集三篇

說課稿範文合集三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8W 次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通常會被要求編寫說課稿,說課稿可以幫助我們提高教學效果。那麼你有了解過說課稿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說課稿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說課稿範文合集三篇
說課稿 篇1

一、說教材

《伯牙絕弦》是六年級上冊第八單元的一篇文言文。這一單元圍繞"藝術的魅力"主題,組織了《伯牙絕弦》﹑《月光曲》﹑《蒙娜麗莎之約》﹑《我的舞臺》等四篇課文。《伯牙絕弦》是這一單元出現的第一篇精讀課文。它講述了春秋時期,俞伯牙與鍾子期以琴相識,以琴相知,最後因子期早亡,伯牙破琴絕弦、遂成絕響的故事。全文共77字,5句話。1句爲起,2、3、4句順承而下,5句急轉而後合,語言凝練典雅,抑揚頓挫,生氣鬱勃。

王崧舟曾經說過《伯牙絕弦》一文,以文學的質地論之,屬妙品;以文學的氣韻論之,屬神品;以文化的神采論之,屬極品。它滿足了我們對於這個千古絕唱在感官上和心理上的所有期待。讀《伯牙絕弦》帶來的不僅是對於故事內容的震撼,更有故事引起的不勝唏噓的神往以及那種透徹心扉的審美體驗以及知音文化。

二﹑說目標

在學習本文之前,學生已學過《楊氏之子》《猴王出世》《臨死前的嚴監生》等一些文言文,古白話文等篇目。單就詞句的理解來說,此文更容易理解。但文章講述的知音文化是極爲豐富和玄妙的針對文本特點和學情,毛老師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通過朗讀、品味、比較、聯想等多種方式學習課文,在學懂的基礎上熟讀成誦。

2、初步運用藉助註釋,聯繫上下文等學習文言文的基本方法,感受常用的文言詞彙,增加文言文的閱讀體驗。

3﹑緊扣單元教學目標,感受高山流水的知音文化,明確朋友相交的真摯深沉,受到傳統文化的薰陶。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如何指導學生初步學會閱讀文言文的基本方法,初步學會藉助註釋、斷句讀懂文言文,甚至還能在聯繫上下文的基礎上用現代語彙去補充;難點是依託語言層層深入地感知"知音"的真正內涵,體會課文表達的情感,學習展開聯想和想象進行表達的方法;使學生實現文化意象的傳承,受到傳統文化的薰陶。

二、教學目標

1.通過朗讀、品味、比較、聯想等多種方式學習課文,在學懂的基礎上熟讀成誦。

2.初步運用藉助註釋、聯繫上下文等學習文言文的基本方法,感受常用的文言詞彙,增加文言文的閱讀體驗。

3.緊扣單元教學目標,感受高山流水的知音文化,明確朋友相交的真摯深沉,受到傳統文化的薰陶。

三、教學準備

我期待呈現學生從無到有,從未知到已知的學習提升過程,因此,課前不讓學生準備任何對課文的預習,只憑借學生已有的學習經驗和情感體驗,循序漸進地推進學習。教學中,我準備了相關的音樂和簡單的教學課件

四、教學過程

(一)縱情吟誦識知音。

1.讀題解題。

(1)讀好課題,強調"弦"的讀音。

(2)齊讀課題。

(3)理解"絕弦"、"伯牙絕弦"的意思。

設計意圖:讀題解題引入課堂教學,樸素,常態,多效。讀題解題中處理了生字,交代了主題,瞭解了故事大意,激發了閱讀期待。

2.初讀感知。

(1)自由大聲地朗讀課文,至少二遍,努力把課文讀正確。

(2)聚焦難讀的句子,紮紮實實讀好課文。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鍾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志在流水,鍾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讀好語氣詞"哉"、"兮",初步體驗古文朗讀的節奏和韻味。

子期死,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生不復鼓。

(3)齊讀全文,初步感知故事內容。

設計意圖:小學生學古文第一障礙就是"讀不通順"如何解決呢?古人教孩子讀書的方法就是老師一遍一遍教讀,學生一遍一遍跟讀。這樣做有兩點可取,一是多讀,二是示範。羅老師給學生機會真讀書,讓學生自主讀,讀的數量多,讀的形式多,在讀的過程中適時適當地點撥——或理解"謂"、"乃"的意思,以詞句的理解提升朗讀質量;或通過讀好語氣詞"哉"、"兮",初步體驗古文朗讀的節奏和韻味;或教師非常到位的示範或教給方法"沒有註釋的情況下,我們可以藉助工具書".所以,朗讀有明顯的進步,在此過程中也完成了感知故事內容的任務。

(二)高山流水遇知音。

1.打開語言。

課文中哪些句子形象地寫出了"伯牙善鼓琴,鍾子期善聽"呢?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鍾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志在流水,鍾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1)理解句子意思,滲透藉助註釋、聯繫上下文,並用自己的語言補充的古文閱讀方法。

(2)聚焦"善"的意思,感受"一字多義"的語言現象。

(3)運用詞語、詩句聯想的方式豐厚語言,豐滿形象,指導朗讀。在此過程中滲透"泰山"、"江河"的文化意味,感知這兩個中國特有的文化意象。

①讀着這個峨峨兮,你彷彿看到了怎樣的泰山?你想到了哪些詞語?把這樣的感覺讀出來。

②江河在古文裏邊特指"長江"和"黃河".想到長江與黃河,你的腦中又跳出了哪些詞或者詩句。

設計意圖:從課文哪些句子中形象地感受到了"伯牙善鼓琴,鍾子期善聽"呢?教學以這個問題展開,很有張力。關注學習方法:理解句子意思,滲透藉助註釋、聯繫上下文,並用自己的語言補充的古文閱讀方法。關注古文特點:聚焦"善"的意思,感受"一字多義"的語言現象。()關注朗讀指導:運用詞語、詩句聯想的方式豐厚語言,豐滿形象,指導朗讀。關注祖國文化:在朗讀指導中滲透"泰山"、"江河"的文化意味,感知這兩個中國特有的文化意象。

2.體驗"知音".

伯牙所念,鍾子期必得之。

(1)理解"念"和"志",體味"異字同義"的語言現象。

(2)聚焦"鍾子期必得之"的"之",循序漸進地感受體味"知音"的內涵。

①理解鍾子期與俞伯牙不僅是音律互通,更有心靈上的溝通,志向、情懷的悅納

②補充伯牙得遇知音前內心的寂寞與孤獨,反哺"伯牙所念,鍾子期必得之。"

③練筆感受伯牙得遇子期,會有怎樣的感慨。

④拓展閱讀《列子·湯問》中伯牙的原話,理解後藉助成語體會"知音"的境界,再次反哺"伯牙所念,鍾子期必得之。"

(3)師生配合朗讀、同桌互讀,感受伯牙得遇知音的欣喜與快樂。

設計意圖:在相互配合朗讀的過程中直觀感知文本前四句語言"對仗工整、琅琅上口、情感扶搖直上"的特點,爲熟讀成誦打下基礎。理解"念"和"志",體味"異字同義"的語言現象。聚焦"鍾子期必得之"的"之",循序漸進地感受體味"知音"的內涵。理解鍾子期與俞伯牙不僅是音律互通,更有心靈上的溝通,志向、情懷的悅納;補充伯牙得遇知音前內心的寂寞與孤獨的相關資料,反哺"伯牙所念,鍾子期必得之。"

(三)破琴絕弦祭知音。

1.痛失知音。

從"子期死" 這一文本留白處入手,體驗文本語言和情感的跌宕起伏。

2.想象補充。

出示:"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

想象補充,感受人物形象:這時候,你又彷彿看見了一個怎樣的伯牙?

3.縱情朗讀。

設計意圖藉助情感錯位,指導讀出情感,讀出形象。從"子期死" 這一文本留白處入手,體驗文本語言和情感的跌宕起伏。想象補充,感受人物形象;藉助情感錯位,指導讀出情感,讀出形象。

(四)朗朗誦歌懷知音。

1.提領一頓——正是這破琴絕弦,正是這高山流水的知音相遇卻又痛失知音,使得這個故事更加的蕩氣迴腸。從此,人們不斷地在傳說和吟誦着它!

2.熟讀成誦。

藉助資料袋,感受"知音"文化的代代相傳,並誦讀全文。

設計意圖:藉助資料袋,感受"知音"文化的代代相傳,並誦讀全文。巧妙之極!

五、板書設計

板書: 伯牙絕弦

知音 念

此課毛老師不僅滿足學生讀懂了這一篇文言文的內容——"教會知識",更注重讓學生學會怎麼讀懂這一類文章方法——"教會學習". "一字多義""異字同義"等特殊的語言現象,"泰山""江河"等中國特有的文化意象,高山流水的知音文化,這些知識都是在放手讓學生自讀的基礎上,循循善誘地引領學生增加一些文言文的閱讀體驗,感受這篇課文特有的語言現象;繼續滲透文言文的基本閱讀方法,在藉助註釋、聯繫上下文的基礎上還能用現代語彙去補充;依託語言層層深入地感知"知音"的真正內涵,體會課文表達的情感,學習展開聯想和想象進行表達的方法,使學生實現文化意象的傳承,受到傳統文化的薰陶。整堂課充分體現了紮紮實實的學,情趣盎然的學,觸類旁通的學。課文與原著對照;資料袋的妙用;關於伯牙琴藝的資料的補充都非常有效及時,是一節成功的示範課。

說課稿 篇2

  《端午糉》說課稿

各位老師大家好,本次公開課我執教了部編教材一年級下冊第七篇課文《怎麼都快樂》一課,下面我就從說教材分析、說教法、說學法、說教學流程、說反思等幾個方面進行說課。

一、說教材:

《端午糉》是本冊書的第十篇文章,本單元圍繞“家人”這個主題,編排了《靜夜思》《夜色》《彩虹》《端午糉》四篇文章。《靜夜思》是一首古詩,語言淺顯易懂,兒童詩《夜色》和散文《彩虹》想象奇特,用孩子的視角,童趣化的語言進行表達。《端午糉》是關於傳統節日習俗的想法,生動的向我們介紹了糉子的樣子,味道和花樣,通過講述傳統節日風俗,引導學生了解熱愛中華傳統文化。

《端午糉》本篇課文條理清晰,圍繞端午糉,以兒童的口吻生動地向我們介紹了糉子的樣子、味道和花樣。第1自然段先介紹端午節,外婆會煮好糉子等我們回去;第2自然段具體介紹了糉子的色、香、味;第3自然段重點寫了糉子的花樣多;最後點出了端午吃糉子習俗的由來。課文語言比較形象,比如對糉子樣子、味道的描寫中,分別用“青青的、白白的、紅紅的”來形容箬竹時、糯米、棗,可以歸類積累,同時在學習疊詞的基礎上,感受句子韻味和節奏,口語表達時,也可模仿運用這一類詞語。

讀好長句子是本課的教學重點。 長句子主要在本文的第2、3自然段中出現,這兩個自然段時要加強對長句子朗讀的指導,引導學生掌握讀好長句子的方法。

《新課程標準》對一年級閱讀的要求是:語文教學要將指導學生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作爲語文學習的重要任務。所以本節課的目標擬定爲:

目標:

1、多種形式鞏固生字和詞語,會寫“真、節”2個生字。

2、通過圖文結合,聯繫生活實際,瞭解“箬竹葉,糯米,掀開,剝開,裹着”等詞語的意思;積累“青青的箬竹葉,自白的糯米、紅紅的棗,又黏又甜、美滋滋”等詞語。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學習讀好長句子;通過想象畫面、體會心情朗讀好課文。

4.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糉子的樣子、味道等,初步瞭解端午節包糉子、吃糉子的習俗、來歷。

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本科的重難點定爲:

重點:

1、會寫“真、節”2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讀好長句子。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糉子的樣子、味道等。

難點: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學習讀好長句子。

二、說教法

根據《語文課程標準》、教材本身特點以及一年級學生的實際情況,本節課我運用了,情境教學法、品讀感悟法、快樂教學法等教學方法。課標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爲,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對文本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教師引導學生以情感爲紐帶,通過自讀自悟,讓學生在讀中思考,在讀中感悟,在讀中想象。

五、說學法

教法和學法是相輔相成的,有怎樣的教法就有怎樣的學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教學本課時,我指導學生用“聽、說、讀、寫、比較、朗讀、想象情境,直觀理解”等學習方法,讓學生感受到學習語文是一件快樂的事,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說教學流程:

一、字詞教學奠基礎,好習慣逐步養成。

於漪說:“課的第一錘要敲在學生的心靈上,激發起他們思維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樣把學生牢牢地吸引住。”教學已始,我就用中國傳統節日導入,讓孩子在節日的氛圍中開始學習,這種設計方法,符合學生的認識特點,還可以進一步激發學生了解中國傳統節日的熱情。

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在複習生字時,我採用了“賽龍舟”的遊戲,讓識字變得多樣化,爲課堂營造了一種和諧、寬鬆、愉快的氛圍,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師生平等對話的氛圍。

根據低年級學生的身心發展和語文的學習特點,積極營造和諧融洽的學習氛圍,讓孩子在觀察中,實踐中去學習字詞。 “真、節”兩個生字。“真”上、下兩部分較窄,而中間比較寬。“節”上窄下寬,上扁下長。對低年級學生來說,養成一個好的書寫習慣,比什麼都重要。寫字前我強調讀寫姿勢,並要求孩子書寫時做到:一看、二描、三寫、四比較,以便孩子養成一個好的書寫習慣。

二、朗讀教學激情感,讀中去感悟。

《語文課程標準》對一年級閱讀教學的要求是: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根據這一要求,在學文時,我減少無效的講解,增強有效的朗讀。我重視指導朗讀,通過朗讀培養語感。如,在學習“青青的箬竹葉、白白的糯米、紅紅的棗 又黏又甜”等詞語時,我通過各種形式的讀,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讓學生感受到,糉子味道的香甜。

課文第二段是學習的重點,也是難點,這一段長句子比較多,對孩子來說難度有點大。在學習這一段時,我讓學生通過多種形式地讀文,採用“內容分解法”,引導學生對長句的內容進行分解,明白了句子表達的內容,再運用各種方式練讀、鞏固、並在其他長句子朗讀中加以運用。第二自然段是需要重點學習的段落,這段共三句話分別介紹了糉子的樣子、香味和味道。語段句與句之間銜接緊密,第1句描寫的樣子,然後由“外婆一掀開鍋蓋”過渡到第2句的香味兒,再由“剝開糉葉”承接着後面的味道。其中第1句糉子的.樣子也從“外表、裏面、中間”有條理的進行介紹。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朗讀關注到描寫的條理性,在介紹自己喜歡吃的食物時,也可以學習課文語言,清楚地、有條理地介紹。

引導學生關注作者介紹的順序,從而發現句子由外及裏,描寫了糉子的樣子,抓住“外面、裏面、中間”這幾個方位的詞。在朗讀時,還可以藉助停頓符號,訓練學生朗讀長句子的能力。在反覆誦讀中培養學生語感。長句子的朗讀,切忌一直進行機械化的整齊劃一的齊讀訓練,應在學生理解的意思基礎上,用朗讀的方式來學習,讀好長句子。

三、想象文本,提升口語表達能力。

茹貝爾說:“想象是靈魂的眼睛。”在學習第二、第三自然段,我引導學生,讓學生想象糉子的香甜,吃糉子時的開心,想象外婆的與人和善。一年級孩子的想象力極其豐富,根據這一特點,我啓發學生髮揮想象,並通過個性化的朗讀,把自己想到的讀出來。運用靈動的童心去體驗,既發展了語言,又昇華了情感,讓學生在大量的閱讀實踐中培養語感。

部編教材倡導大量閱讀,加強課內外溝通。教材每個單元都編寫了學生耳熟能詳的故事、兒歌,提倡無壓力親子共讀,是銜接幼小、口語向書面語過渡的重要橋樑。根據部編教材編寫的這一意圖,我推薦孩子在課外讀任溶溶的《 一朵花的童話》書,並和孩子分享了本書中的《婆婆路》中的精彩片段,激起孩子的讀書興趣。

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以及本科的教學內容,在板書時,我採用了圖畫的形式,在孩子們腦海裏留下深刻的印象。

一年級學生的起始閱讀,重在培養興趣,所以本節課的作業設計爲:給爸爸媽媽讀《端午糉》這篇散文。讓孩子在親子閱讀中,感受父母的愛,在閱讀中有所發現,在發現中熱愛閱讀,從而愛上閱讀。

說課稿 篇3

一、說教材:

1、說課內容:蘇教版三年級上冊第49~52頁的內容。

2、教學目的:

根據《數學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結合數學教育的特點,我制定瞭如下的教學目標:

(1)、通過具體的生活情境瞭解24時記時法,會用24時記時法正確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時刻,能進行普通記時法與24時記時法之間的相互轉換。

(2)、在認識24時記時法的過程中體會24時記時法在生活裏的應用,進一步建立時間觀念,會合理安排時間,養成珍惜時間的良好習慣。

(3)、培養學生主動發現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教學重點、難點:使學生理解和發現普通記時法與24時記時法之間的聯繫與區別,並能正確地把用24時記時法表示的時間與用普通記時法表示的時間進行互換。

4、教、學具準備:

課件、鐘面、繩子、彩條等。

二、說教法和學法:

爲了更有效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按照學生的認知規律,遵循教師爲主導,學生爲主體,訓練爲主線的指導思想,在教法上,我力求運用直觀演示法、發現法、談話法等方法進行教學。因此,我在教學中特別注重採用多種多樣的形式進行教學,直觀形象、生動有趣地呈現素材,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發現法的目的是讓學生產生對新知識學習的慾望,從而自主探究知識之間的聯繫;談話法是爲了給學生拓展探索的空間,多創設與同伴之間交流的機會;在整節課的教學當中,我貫徹了啓發性教學原則,充分體現了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而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

根據學法指導自主性和差異性原則,自主參與知識的發生、發展、形成的過程,使學生掌握知識。因此在學法上,讓學生通過動手、動口、動眼、動腦參與到學習的全過程中,在愉快、輕鬆的學習氣氛中學習有關的知識。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有助於學生正確、全面、深刻地認識學習內容。

三、說教學程序: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1)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及認知基礎,我安排了場景教學。多媒體出示中央電視臺一日節目預報,然後提問:從這期節目預報中你知道了什麼?你有哪些疑問?這時學生興趣盎然地說出自己所知道的事情,並提出:14時在鐘面上怎麼表示呢?金色的童年播放多長時間等的問題。這樣把數學知識同學生的生活實際緊密聯繫,爲學生開展數學活動作好鋪墊,也爲這節課打下堅實的基礎。

(2)溫習普通記時法。出示鐘面:鐘面上只有12小時,我們剛纔看到還有14:00、18:30、19:00等的時間,這是怎麼回事?這時矛盾出現了,也就是說時針走完一圈之後的時刻怎樣記時?如一天中時針第二次指向“1”時,鐘面上是1時,而這時的1時與時針第一次指向“1”時的1時是完全不同的時刻,一個是晚上的“1時”,而另一個是白天的“1時”,如果我們不事先說明,那我們的世界就有可能亂套,然而我們的人類是充滿智慧的,於是人們把白天12時以前的時間定爲早上幾時或上午幾時,而把白天12時以後的時間定爲下午幾時或晚上幾時,這裏用的就是普通記時法,即12時記時法。

(3)24時記時法的產生。普通記時法(12時記時法)必須要說明是上午(早上)還是下午(晚上),使用起來有時覺得還不夠方便,我們智慧的祖先很喜歡動腦筋,努力尋找看是否有更簡便的記時方法,終於,人們發現就用0~24這幾個數字給一晝夜中某一時刻記時,於是產生了24時記時法。從而引出課題“24時記時法”。(並板書課題)

(二)主動探索,體會領悟。

(1)引導探究。多媒體演示並講解,假設我們用一條剛好能環繞鐘面兩圈的繩子環繞鐘面,並在繩子上等距離地標好0~24這幾個數字。從0時(即晚上12時)開始轉動時針,每轉動1小時,彩條同步顯示對應的時刻,即讓學生讀出相應的時刻。當時針指向下午1時的時候,讓學生清楚地看到時針指向13時,彩條顯示13時,初步感知“下午1時也就是13時,13時也就是下午1時”。同理感知“下午2時也就是14時,14時也就是下午2時。”爲了調動學生們的積極性,培養學生們的參與意識,加強師生間、生生間的互動,我安排了四人小組探究活動:1人喊口令並維持秩序,1人撥鍾,1人拉彩條,1人讀時刻。然後再請出小組上臺表演探究過程。並注意讓學生說完整話,培養他們的口頭表達能力。

(2)模擬實操。在學生初步感知24時記時法的基礎上,讓學生熟練普通記時法與24時記時法之間的相互轉換。多媒體演示小明一天的生活,我用普通記時法表述時刻,學生說出用24時記時法表示是幾時。

(3)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剛纔同學們學會了用24時記時法來表示時間。那麼誰能總結一下,24時記時法到底有什麼規律,引導學生說出:中午12時以前的時間,用24時記時法記時就是鐘面上的時間;中午12時以後的時間,用24時記時法就用鐘面上的時刻加上12時。

(4)理論指導實踐。理性認識的最終目的和歸屬是指導實踐,爲了前後呼應和鞏固,我又問學生:16時,你在幹什麼?18時30分呢?隨着學生的回答,我板書相關內容。然後問學生還知道哪些地方用24時記時法來記錄時間,同學之間交流一下。

(三)鞏固練習,應用拓展。

趁熱打鐵,及時反饋教學,我安排了一系列的鞏固練習。如想想做做的第2、3、4、5題分別讓學生認識銀行營業時間、公交車路牌、交通禁行標誌、火車票等;第6題先讓學生說一說時針應畫在哪裏,再動手畫一畫;第7題讓同桌間相互用24時記時法播報節目,再指名在班級交流;第8題是一道開放題,可以讓學生大膽地說說這時可能在做什麼,只要學生說得合理,都要肯定。

通過多層次、多形式的練習,使學生在進一步認識24時記時法的同時,瞭解24時記時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繫,進一步體驗數學就在我們身邊。

最後還安排了一定的時間介紹古代人們各種不同的記時方法,讓學生了解和體會古代人類的文明,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逐步建立正確的時間觀念,懂得珍惜時間,不虛度年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