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說課稿 > 語文說課稿模板集合9篇

語文說課稿模板集合9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W 次

作爲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說課稿,藉助說課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說課稿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語文說課稿9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語文說課稿模板集合9篇
語文說課稿 篇1

一、說教材

《少年閏土》是人教版小學語文第十一冊第五單元的一篇重新收錄在課本中的。從這次重新收錄中,我們可以看出,經典名篇所散發出來的魅力是叫讀者不可抗拒的。這是一篇精讀課文,,採用倒敘的方法,一開始就把所要介紹的人物介紹出來,然後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抓住人物的外貌、動作、語言的特點,逐步回憶,依次敘述,一步一步地刻畫了一個經驗豐富、聰明能幹、機智勇敢、健康可愛的海邊農村少年形象。

二、說學情

六年級的學生經過學習,已經具備了一些理解課文的能力。但由於這篇課文寫作的時間在上個世紀初,學生在理解課文的內容上有一定的困難,再加上學習的內容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距甚遠,這也增加了理解上的難度。老師在講述本課時,往往不敢放手,生怕有理解不到位的地方。而新課標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老師要關心個體差異和個同的學習需求,要保護好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意識。通過對新課標的學習,認識到學生是有個體差異的,我們要求學生異口同聲的回答同一個問題,說同一個標準答案,這顯然沒有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同樣也激發不了他們學習的興趣,學生不僅沒有學到知識,也對學習失去了興趣,這種教學是得不償失的。那麼,自主、合作、探究就成爲我們在課堂上應該新遵照的準則。

三、教學目標

根據單元重點、教材特點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我擬定如下教學目標:

1、學會的生字詞、多音字,有感情的朗讀課文,並背誦課文第一自然段。

2、瞭解閏土是個機智勇敢、聰明能幹、健康可愛、經驗豐富的農家少年,學習作者刻畫人物形象的方法,感受熱愛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

3、初識魯迅,瞭解魯迅先生的文學成就。

四、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1.學習四件稀奇事,揣摩人物語言、動作,體會人物的特點。

2.進行理解含義深刻句子的訓練。

教學難點:理解課文的第十六段,領悟其中蘊含的含義及情感。

五、說教法和學法

根據課標提倡人文、自主、合作、探究、創新的精神,並結合本單元的重點,確定如下的教學方法:我的教學思路是快速閱讀課文,理出脈絡,總體感知人物的個性特點和事件;接着深入學習有關段落,體味少年閏土的性格特點,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這樣設計,學生對學習的內容一目瞭然,學習目的明確了,學生的主動性就被調動出來了。教學中主要採用自主的學習方式,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運用各種朗讀方式來學習,在理解中朗讀,在朗讀中加深理解,講讀密切結合,學生深深體會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較高。同時,我積極改變以往閱讀教學面面俱到、串講串問的傳統做法,以學生的研讀爲主體;探究發現爲手段,培養學生自讀、自悟的能力。在重點詞句的研讀中放手讓學生自行探究——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學生學習積極性高漲,讀思結合,動靜配合,在研究中獲得了成功的快樂,真正把學生當做課堂的主人。

六、說教學過程設計及理論根據

(一)、創設情景,激發學生對閏土的喜愛之情,激發學習興趣。

由於在第一課時學生已認識了生字詞,讀通了課文,瞭解了課文大意,並學了一至五自然段。因此,我一開課的第一個教學環節是創設情景,讓學生在複習與回顧課文內容中導入新課。我一邊出示一邊聽我的配樂介紹第一自然段的內容。我這樣處理,有情有景,可以很快地把學生引入課文所描述的特定的情境當中,從而激起學生積極參與學習的願望,從而加深了對閏土的印象。

(二)、整體感知

教學伊始,我設計了一個填空:( )的少年閏士,開放的填空,給了學生開放的思維空間,激起了學生讀文的興趣和自信。在學生自主學習課文後通過交流,學生能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面來感知教學內容,少年閏土的形象就在他們的腦海中凸現出來。我在對重點詞句的研讀教學中放手讓學生自行探究--自己發現特點,尋找最能體現性格特點的地方,學生學習積極性高漲,讀思結合,動靜配合,在研究中獲得了成功的快樂,把學生真正當做了課堂上的主人。

(這一部分結合教案、幻燈片來講 內容爲教案的二三部分)以評價代講,以畫代講,以讀代講,提高課堂效率。

在教學“捕鳥”這一部分時,我用演示,同學評價老師的做得好壞,在評價的過程中,學生必定會看書。從書中尋找好壞的理由,這樣,學生就必須要認真讀書,縝密思考,他才能知道並講得出好壞,這樣不僅避免了單調的講解,學生也學得興趣盎然。

在教學“刺猹&qut;這一部分時,我採用了以讀代講的方法,讓學生去給讀書的同學評價,“他哪裏讀得好,你爲什麼讀得好&qut;或者“他哪裏讀得不好,爲什麼?你覺得應該怎麼讀&qut;。這個評價的過程中,不僅讓學生幫助別人理解了,同時也加深了自己對課文的理解,真正體現了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

在教學“海邊拾貝”時,(出示許多漂亮的貝殼)我採用欣賞、談感受來體會閏土的知識豐富,農村生活的豐富多彩。

在教學“看跳魚兒”讓學生用多媒體展示畫,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力。

(三)研讀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重點撥亮學生思維過程

學習了四件稀奇事後,學生對閏土的人物特點有了比較鮮明的印象,但對“我”與閏土之間的感情卻沒有深入的體會。

在教學突破難點時,對“啊,閏土的心早有無究無盡的稀奇的.....高牆上的四角天空&qut;這句話的理解,需要點撥,在教學這種難點句子時,我在學生充分地讀的基礎上,引導學生:1、無窮無盡的希奇事指哪些?2、“我&qut;往常的朋友指誰?3、高培上的四角的天空“又指什麼?爲此,我引導學生聯繫上下文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落實本單元重點訓練項目,並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分別帶着讚美、欽佩、嚮往的感情反覆讀中心句,讀中悟情,強化重點訓練,營造情感的氛圍,使學生的情感與“我”的情感產生共鳴,達到“課將盡而情真濃”的境界。

(四)爭辯研讀,開放創新

此環節,我以“在當時社會,如果讓你選擇,你想做閏土還是文中的‘我’”爲話題,讓學生分正反方來辯論。這樣把辯論活動引入課堂之中,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參與興趣,而且使學生的參與變得真情投入。他們的情感、興趣、個性、思維、人格等在爭辯、交流中得以反映,充分展示學生的心靈自由,同時爭辯是學生自主的語言實踐活動。課堂是學生的,學生是課堂的主人,我們在課堂教學中理應將課堂還給學生,讓他們真正當家作主站起來。同時,學生在爭辯中,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對當時社會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

(五)課後拓展

我建議孩子們課外好好地去讀一讀魯迅寫的《故鄉》原文。運用抓住人物語言、動作、神態瞭解人物內心的方法來體會長大後的“我”和閏土的內心活動,然後同學之間交流中年閏土是怎樣一個人。將課內的學習方法用於課外的閱讀實踐當中,達到課內外的有機結合。

(六)說板書

簡潔而明瞭的板書,突出教學重點,展現了寫人記事一類的特點,充分的凸現人物形象。

七、總結

總之,我在體現新課標精神和語文學科的人文性等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積極的、努力的嘗試。當然,也還存在着很多不足,比如:如何在開放性課堂學習活動中,真正讓全體學生都能各有所獲,得到語文素養的提高,語文能力的發展;在語文積累,有感情朗讀指導,教學環節過渡等方面也還需要改進。爲了讓學生得到發展,我願努力探索。

語文說課稿 篇2

一、教材知識篇:“上下求索,九死未悔”——穿越千年的愛國主義悲歌

《離騷》原有372句,2464字,本文節選46句。《離騷》是我國第一首抒情長詩,屈原是我國第一位愛國詩人。《離騷》又是楚辭的巔峯之作,屈原的悲情絕唱。廳偉詭譎的想像,浪漫綺麗的傳說,天馬行空的表達,熾熱滾燙的情感,香草美人的手法,共同締造成了一朵光耀千古的詩歌奇葩。“其影響後來之文章,乃甚或在‘三百篇’之上”。因此,《離騷》是每一箇中國學子必須深入學習的輝煌篇章。

但《離騷》由於是用楚地方言寫成,加之年代久遠,艱澀難懂,佶屈聱牙,學習上有一定的難度,應採取“先讀懂,後鑑賞”的原則。教學目標定位如下三點:

1.學習掌握有關屈原和楚辭的文學常識;

2.重點理解詩中所表現出的詩人的愛國精神和人格節操;

3.學習理解本詩以比喻、象徵爲主的表現手法及與作者理想的關係;

4.在熟讀的基礎上背誦全詩。

教學重點確定爲

1.體會詩中豐富絢爛的文采背後蘊含的詩人的熾熱的愛國主義情感;

2.掌握相關文言詞彙和香草美人的比興手法。

二、方法程序篇:’“循序漸進,登堂入室”——走進浪漫主義的神奇之作

本課安排3課時。

第一課時讀懂課文。第二課時鑑賞課文。第三課時在多媒體教師觀看專題片《百家講壇——屈原》。

在第一課時中,主要採用講解討論法。導入用一副對聯

哀怨託離騷,生而獨開詩賦立;

孤忠報楚國,餘風波及漢湘人。

解題突出歷來的兩種不同理解;

1.司馬遷、班固認爲是遭受憂患的意思,“《離騷》者,猶離憂也。”(《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離,猶遭也,騷,憂也。明己曹憂作辭也。”(《離騷贊序》)

2.王逸解釋爲離別的憂愁, “離,別也;騷,愁也。” (《楚辭章句離騷經序》)

整體感知誦讀和自行疏通爲主,要引導學生閱讀課前、課下、課後的提示、註釋、資料等文字。此時,設計了以下三個問題幫助學生快速閱讀

1.詩人屈原是怎樣的一個人物?

2.《離騷》的基本內容是什麼?它與詩人的經歷有什麼關係?

3.被後世稱爲“楚辭體”或“騷體”的詩歌有那些特點?

之後,教師明確並精要講解。分析時要啓發學生思考文字背後的意義,教師的語言要唯美。

在第二課時中,着重鑑賞文章深刻的思想感情及非凡的藝術技巧,主要採用探究研習法。在本課時,要精心設計問題,讓學生深入思考,認真鑽研,通過討論入查閱《名師一號》等相關資料理解屈原誓死報國的裝置豪情及香草美人的表現手法。教師適時要歸納梳理,並且結合練習題鞏固強化。

第三課時,觀看武漢大學博導李敬一教授的講座。教師之前要做好引導,讓學生明白屈原當時所處的地位及政治環境及個性稟賦。觀看時可適時停頓提問思考,之後要做好總結點評和拓展延伸。着重要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課後自行探究《離騷》的其餘段落及《楚辭》的其他篇章。

總之,在本課的學習中,要培養學生通過理解詞句探究詩歌情感的能力,學會知人論世,準確品評。同時增強研習詩歌的濃厚興趣,不斷提升詩歌鑑賞能力。

語文說課稿 篇3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品味與領悟“敬業與樂業”的精神。

2、摘錄並積累大量經典語句、格言。

3、初步學習“舉例子”和“講道理”兩種論證方法。

4、仔細體會演講和口語特色的巧妙結合。

教學重點:

1、指導學生了解“敬業”與“樂業”的重要性,並聯系自己的實際,用敬業與樂業的態度對待生活。

2、理解這篇演講詞的結構安排。

教學難點:

對“敬業與樂業”精神的真切領悟與質疑問難。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課文錄音及多媒體課件。

學生準備:梁啓超的有關資料,課堂質疑與辯論。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簡介作者。

1、精心導入

同學們,請反思一下自己的學習精神和生活態度。在你的學習過程中,是否能做到全神貫注、心無旁騖呢?你怎樣才能把學習當一件樂事呢?爲此,梁啓超先生提出了“敬業與樂業”的生活原則。《敬業與樂業》是梁啓超七十多年前,對上海中華職業學校學生的一次講演,雖然時間已經過去七十多年了,但梁啓超先生所講的內容對我們仍然很有教育意義。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他的文章《敬業與樂業》

(出示教學目標並板書課題)

2、簡介作者

先由學生交流各自準備的有關梁啓超的資料,然後教師做適當補充。(多媒體出示)

梁啓超……

二、檢查預習

給加粗的字注音:

旁騖褻瀆強聒不捨佝僂承蜩

三、整體感知

[過渡]《敬業與樂業》是一篇說理深刻結構層次清晰的文章,聽讀課文,整體把握文章的內容和結構,思考下列問題。

多媒體出示問題組:

①本文的論點是什麼?在文章的哪部分提出來的?

②作者在文章中先後談了哪幾個問題?

(這兩個問題的設置,意在讓學生把握作者的主要觀點和思路,幫助學生進行第一次感知,爲此後進一步理解文章做鋪墊。)

播放課文錄音。

學生帶着問題聽朗讀,然後討論,全班交流,學生互相評論補充,明確問題要點:

①、本文的中心論點是“我確信‘敬業樂羣’四個字,是人類生活的不二法門。”它在文章的開頭部分提出來的。

②、作者先後談了“有業之必要”、“要敬業”“要樂業”三個問題。

四、研讀揣摩

學生自讀課文1—7段,思考下列問題

(用大屏幕投影出示問題組)

1、試解釋中心論點的含義。

2、作者在論證“有業之必要”時,運用了什麼論證方法?找出來,試做具體的分析說明。

3、作者是如何層層深入的論證“敬業的重要性”的?運用了什麼論證方法?

學生自讀課文後思考,前後桌四人小組討論研討。然後全班交流,學生相互補充,最後統一答案要點:

1、略。

2、一是舉例論證。舉了孔子和百丈禪師的例子,說明有業的必要性。一是道理論證。引用儒門和佛門的話,證明“人人都要有正當職業”。

3、先解釋什麼是敬。引用朱熹的“主一無適便是敬”,解釋“敬業”的含義就是專心至志、心無旁騖;接着,用設問句提出“業有什麼可敬的,爲什麼要敬業”;最後用設問句“怎樣才能把一種勞作做到圓滿呢?”過渡並引導,再次回到“惟一的祕訣就是忠實”,“是敬”。

在這部分中,作者主要運用了道理論證和事例論證的方法。引用朱子的話解釋什麼是敬,是道理論證;舉拉黃包車和當大總統的例子;舉佝僂丈人承蜩的例子,論證忠實才能做到敬業:引用曾文正的話,孔子的話和莊子的話,都是爲了強調一個道理:“敬業主義,於人生最爲必要,又於人生最爲有利。”

五、質疑問難

1、學生髮問。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別的同學按自己的理解解答,其他同學補充,教師可做適當引導。

2、教師發問。在論證敬業的重要性時,作者兩次運用了設問句,有什麼好處?

六、研讀揣摩

學生自讀課文8—9段,並思考。

(多媒體投影出示問題組)

1、理清作者論證“樂業的重要性”的結構。

2、在這一部分中,作者運用了哪幾種論證方法?

3、文中說“我深信人類合理的生活總該如此”,用自己的話說說“人類合理的生活”應該是怎樣的。

學生思考,四人小組討論交流,由中心發言人代表本組發言,全班交流。最後明確答案要點:

1、作者先擺出司空見慣的反面的現象,進行批駁分析,指出人生在世,做任何事情都要淘神費力,與其“皺着眉頭,哭喪着臉去做”,不如尋找出樂趣;然後運用設問句“凡職業都是有趣味的,……爲什麼呢”,轉入論述爲什麼要樂業,列出了四個理由。

2、作者主要運用了事例論證和道理論證。

3、首先是有一份正當的職業,不能“飽食終日,無所用心”;對於所做的事,要生出敬意,從而全神貫注,心無旁騖,忠實地把它做好;要從專心做事中發現樂趣,達到“樂以忘憂”的境界。

七、質疑問難

1、學生髮問。學生自由提出問題,鼓勵其他同學按自己的理解解答,教師可做適當引導。

2、教師發問。在論證樂業的重要性時,作者爲什麼從反面的現象談起,可不可去掉?

鼓勵學生討論,踊躍做答,教師做適當點撥。

八、體驗反思(多媒體出示)

課文中說:“事的性質,從學理上解剖起來,並沒有高下。”又說:“我信得過我當木匠的做成一張好桌子,和你們當政治家的建設成一個共和國家同一價值。”然而,有人卻引用拿破崙的話說:“不想當元帥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討論一下,對這個問題究竟應該怎麼看。

此問題意在激發學生的逆向思維和批評質疑能力,能辨證的理解人生問題。所討論的問題比較複雜,應根據學生的理解水平來把握討論的深度。

本環節採用學生辯論的形式進行,教師作適當發問、引導、點評。

九、探討文章的語言特色

[過渡]本文是一篇演講詞,語言通俗,充分體現了口語和演講的特色。試從文中舉出例子,並做說明。

可以先讓學生各抒己見,並舉出文中相應的例子。教師做適當補充,最後多媒體出示:

1、引用古籍名言時,用通俗的口語進行解釋。例如對孔子的兩句話:“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羣居終日,言不及義,好行小惠,難矣哉!”做了生動而饒有趣味的講解:“孔子……獨獨對於這兩種人便搖頭嘆氣說道:‘難!難!’”

2、語言通俗,如話家常。例如提到百丈禪師的故事時,說“這位言行相顧的老禪師,老實不客氣,那一天便絕對的不肯吃飯”。

3、結合演講時的情境,注意和聽衆現場交流。例如,“今日大熱天氣,我在這裏喊破喉嚨來講,諸君扯直耳朵來聽,有些人看着我們好苦;翻過來,倘若我們去賭錢去吃酒,還不是一樣在淘神費力?”演講最後,“盼望諸君和我一同受用!”更是對聽衆直接的心靈訴求。

十、課文小結

本文是一篇演講詞,主旨鮮明,層次清晰,語言通俗,文短意長。

課文結構層次清晰。開頭就開宗明義地提出了“敬業樂業”的主旨。接下來,分別談論了“有業”“敬業”“樂業”的重要性;最後,總結全文旨意。

本文在論證上的最大特點,就是大量引用經典、格言。

在語言上,充分體現了口語和演講的巧妙結合。

十一、佈置作業

領悟作者的精神旨意,結合自己的生活、學習體驗,談談自己在學習中感受到的樂趣。寫一篇300字左右的小作文。

教學反思:

在教學中,我特意設置了關於“天地間第一等人”的探討。在發言中,有的學生只談理論,忽略了結合自身實際。我及時地引導他們結合自身的學習生活談感受,從而更好的認清自己現在應該如何去做,如何把握自己現在的青春年華,有很深的實際教育意義。

我設置的關於立足本職工作和樹立遠大理想的辯論,激發了學生積極動腦思考的興趣,效果很好。在辯論中,大多數學生更贊成應有遠大理想,認爲二者相矛盾。我做了點撥糾正,啓發他們,如果不紮紮實實地做好本職工作,遠大理想就會成爲空談,啓發學生要全面具體的看問題。激發了學生的逆向思維和批評質疑的能力。在辯論中,學生始終保持高昂的情緒,條理清楚說理有力,還有同學聯繫了自身實際,從而加強了本文的實際教育意義。

語文說課稿 篇4

一、教材分析

《海底世界》是一篇淺顯的知識性課文,作者通過生動形象的語言,描繪了一個“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海底世界,文章以流暢自然語言爲基調,沒有華麗的詞藻,不見雕琢的痕跡,但是給人親切熱情的感覺。我們透過作者對海底世界的描繪,可以感受到作者對整個自然、對生命的熱愛。教學中若只讓學生知道課本上的點滴動物、植物,在學生腦海中要形成廣而深,並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海底世界是有難度的,因此必須給學生設計了一個“研究”的機會,使學生進一步瞭解廣博的海底世界。

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

1、探究課文第2~6自然段,通過感受作者生動形象的語言,瞭解海底是個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地方。

2、通過多樣化的表達,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蒐集信息、處理信息等綜合實踐能力。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激發學生熱愛自然,探索自然界奧祕的興趣。

二、設計理念

1、過程開放,體現探究性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在探究性的閱讀教學中,倡導的是學生學習過程的開放。它突破傳統的限制,立足於學生的全面發展,爲學生創設探究的背景,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積極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創新精神。

⑴情境的創設在課堂中,創設一定的情境,能啓發學生運用多維視角去思考解決問題,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豐富學生的思維方式,讓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的全過程,從而滿足他們的探究欲、表現欲。在廣闊的海洋裏生活繁衍着無數的生物,神祕而又美麗的海底世界令無數人爲之傾倒,爲之讚歎。學生樂於親近海底世界,因此創設“大海深處是什麼樣的”,能使學生的心靈與文本產生撞擊,使兒童既有經驗與文本產生衝突,尋找到孩子心跳與文本心跳的合拍點,產生移情效應。他們置身情境,強烈地感受着無形之“力”的作用,情不自禁地關注、嚮往、投入。

⑵角色的轉換《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也就是說,閱讀課堂是由這三者之間的互動形成的。在《海底世界》的教學中,課始情境的創設,教師是一個能激發學生思維的引導者——引導學生自己找到探究內容進行探究;當學生就“大海深處是什麼樣的”問題進行研究、討論的過程中,教師則是一個能欣賞學生意見的傾聽者、能積極參加小組探究的參與者;當學生呈現探究成果時,教師又是能判斷學生認識正誤的辨別者。這實質上是一個師生互動、教學相長的動態生成過程。

⑶資源的拓展兒童的內心是最無拘無束的,他們渴望走向原野,親近自然,渴望在廣闊的天地間放飛夢想。這就要求閱讀教學要徹底走出“課堂中心、書本中心、教師中心”的封閉性,充分拓展空間,增強活力。一方面,我們要鼓勵學生在真實世界的際遇中學習,與現實對話,爲學生創造社會實踐的機會,讓學生到社會上去觀察、調查、訪問。例如要求學生課外查詢有關海底世界的知識,引導學生通過如課外書籍、圖書館、網絡等途徑獲得信息。另一方面,我們要把大世界引入課堂,在教學中充分挖掘各種各樣的教育資源,根據教育目標對資源進行重新組合與調整,溝通學生生活世界和書本世界的橋樑,爲學科課程提供廣泛的感性背景,爲課本知識的運用提供實踐的平臺。例如在教學中播放海底世界的錄像、出示海底世界的圖片等。

二、挖掘內涵,注重人文性

語文學科具有積澱豐厚的人文魅力,尊重學生生命價值、尊重學生文化及其多樣性,是小學語文課程的應有之義。語文教學必須實現學科順應學生,必須在教學中尊重學生生命的本性,弘揚學生個性,激發學生保持和加強生命的力度,使有限的生命具有無限的生命力。

⑴挖掘文本中的人文性通過放錄像,把藍色的海水、兇猛怪誕的大魚、美麗的珊瑚……這些奇妙的東西盡情展現在學生的面前。再加上配有優美音樂的解說詞,學生們彷彿置身於美麗神奇、千姿百態的海底世界,留下深刻的印象,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畫出一幅幅美麗的海底世界。另外如文中“海底的動物常常在竊竊私語”等的重點研讀。

⑵體現課堂交流中的人文性讓每一個學生在學習的歷程中,在互相的交流感悟中充分展示自我,提升生命價值,讓學生在體味語言、交流表達過程中,陶冶、塑造學生心靈。

⑶滲透課堂作業中的人文性現代閱讀教學觀需要我們以生活的理念構建起語文教學大課堂。在教學中,我們要將課堂的語言訓練和課外的生活實踐活動進行有機結合,從而使學生從單一的語文課堂步入廣泛的社會語文空間。如:“海底的動物常常在竊竊私語,我們用水中聽音器一聽,就能聽見各種聲音,發揮你的想象,請你寫一寫。”“關於海底的奇異景色,你還想知道些什麼?課外查尋、蒐集相關的資料,你自己來寫寫《海底世界》。”這種實踐性的作業形式,讓學生親近自然,很好得淡化了訓練意識,消除了學生學習與生活的界限,激發學生主動參與實踐的熱情。

三、感悟運用,突出個性化

《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爲,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啓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

1、個性化地體味語言在閱讀教學中,通過學生的自主體驗,讓學生逐步學會以語言文字爲依託,分析語言現象,在字、詞、句、篇的聯繫中揣摩語言文字的內涵,體會文章內在的思想感情。例如學生對海底世界“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理解;又如對海底小動物“竊竊私語”這個詞的理解等,可以充分引導學生進行個性化研讀,強化個性體驗。

2、多樣化地語言表達語文課是師生個性自由馳騁的舞臺,所以要鼓勵學生進行多樣化地表達,展示學生的個性。在閱讀教學中,通過學生多樣化的表達,開闊學生的視野。例如學生對“大海深處是什麼樣”的彙報時,有的直接摘錄了書上描寫的原句來表達,有的加以概括列出幾個關鍵詞語,有的用圖片等,學生在表達中思辨,在傾聽中評判,不僅提高了語言運用能力,而且提高了蒐集信息、處理信息等綜合實踐能力。

三、設計思路

根據文本的特點、學生的個性發展需求以及設計理念,本節課教學思路爲: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創設情境觀察,交流對話↓↓引導探究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引導表達讀 說 寫 評↓↓引導拓展蒐集、處理信息

四、教學程序

(一)創設情境,激起探究興趣

1、假期裏,有些同學跟着爸爸媽媽遊覽過大海,欣賞了美麗的海水,海灘,不過,你知道大海深處是怎樣的嗎?現在,讓老師帶着你們一起乘潛水艇,到海底世界去看看那兒的奇異景色。(出示錄像,並配樂朗讀)

2、你知道大海深處是什麼樣的嗎?

語文說課稿 篇5

尊敬的各位評委,大家好!我是 號考生。

現在開始說課。我說課的課題是《念奴嬌·赤壁懷古》,作者蘇軾。我將從以下七個方面剖析本課。

《念奴嬌·赤壁懷古》選自魯人版高中語文必修四第一單元,本單元的主題是:歷史座標上的沉思。詩歌是蘇軾被貶黃州遊赤壁時所作,感情激盪、氣勢雄壯,是豪放派的代表作。學習本文有助於學生獲得審美體驗和精神陶冶。本課計劃用時1課時。

高一學生已經掌握了一定的古詩詞知識,但鑑賞能力還有待提高。

根據新課程標準和學生的認知特點,確立本課的三維學習目標爲:

1.知識與技能——瞭解寫作背景,學習借古抒懷的手法;

2.過程與方法——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深入理解詩歌內容及表達技巧;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會詩歌的豪邁氣勢,學習作者面對人生挫折時的曠達情懷。

教學重點爲:賞析語言,感受豪邁之情。教學難點爲:評價作者“人生如夢”的複雜情感。

錢理羣說過:中國傳統文化根本上是一種感悟文化。古典詩詞是最具表現力和畫面感的文學形式。爲此,本課將採用情境教學,以情促讀,以讀促思的教學方法,在學法上引導學生採用誦讀法、比較鑑賞法以及問題探究法完成學習目標。

爲實現高效課堂,課前準備多媒體課件、微課視頻。

在立德樹人教育思想的指導下,擬定以下教學環節。

第一環節:激趣導入,用時約3分鐘。

多媒體播放歌曲《滾滾長江東逝水》,爲整節課奠定一個良好的感情基調。導入語:古之文人雅士,每當登高望遠,必有所觸動;每臨名山大川,必有所感懷。蘇東坡來到歷經滄桑的赤壁古戰場,同樣情難自已,醉書一曲《念奴嬌?赤壁懷古》,世人傳唱。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感悟東坡豪放的詞風。

第二環節:初讀品析,用時約10分鐘,分三步展開。

1.學生藉助課下注釋和工具書,掌握字詞、疏通文意,多媒體課件展示蘇軾以及“烏臺詩案”相關知識,幫助學生了解寫作背景。

2.播放一段名家範讀的微課視頻,學生採用跟讀、自由朗讀等方式,體會作者感情。

3.整體感知。引導學生分析詞作的結構。上闋着力描繪赤壁之景,下闋借寫周瑜抒發感慨。以縱橫之筆將寫景、敘事、議論、抒情融爲一體,意境開闊、氣勢磅礴。

第三環節:精讀探究,用時約20分鐘,分兩步展開。

1.讀中悟情,深入文本。問:你認爲這首詞中最能體現作者豪邁氣概的句子是哪句?小組交流討論,適時加以引導。師生共同明確:“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最具豪邁之氣。陡峭的山崖聳入雲霄、洶涌的波濤搏擊着江岸、滔滔的江水捲起澎湃的雪浪,生動地勾畫出了古戰場雄奇壯麗的圖景,不僅表現了作者博大的胸襟和豪邁的氣概,也爲下闋懷古渲染了氣氛。

2.以情促讀,探究文本。問:有人認爲“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含有消極情緒,也有人認爲是從憤懣走向平靜的自我排解,難掩豪放曠達,你怎麼看?引導學生聯繫上文基調和寫作背景從不同角度進行分析,並結合之前學習過的《前赤壁賦》探討“江月”這一意象在蘇軾文學作品中的特殊意義。

第四環節:拓展昇華,用時約5分鐘。

給學生1-2分鐘的時間消化吸收本節課的內容。

問:蘇軾的一生,一度下獄,三度貶官,可謂命運多舛。然而他並沒有像賈誼那樣“抑鬱而終”,也沒有像陶潛那樣“歸隱田園”,林語堂也曾說蘇軾是“秉性難改的樂天派”。通過本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感受?引導學生認真思考,暢所欲言。

整堂課,落實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教學理念,以問題爲導向,充分讓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完成課前預設,並促進課堂的精彩生成。

第五環節:佈置作業

1.將本詞擴寫成一篇散文,發佈到班級博客中,全班進行交流。

2.三國時代人物衆多,作者爲什麼選取周瑜呢?自主探究,形成文字。

爲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的板書設計如黑板所示。課後我將及時進行總結反思。

以上就是我說課的全部內容,再次感謝各位評委老師。

語文說課稿 篇6

一、說教材:

《荷葉圓圓》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一年級下冊“夏天”主題單元的一篇課文,它語句優美,是一篇輕快活潑的散文詩。文章通過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魚兒四個小夥伴的語言展現了荷葉的美以及荷葉給他們帶來的愜意和喜悅,通篇洋溢着童真、童趣,不僅有利於啓迪學生的智慧,激發學生的想像,更有利於引導學生通過朗讀獲得情感體驗,從而感受夏天、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二、說教學目標:

課文共有5個自然段,語言生動,條理清晰。12個要求會認的生字, 6個要求規範書寫的熟字,再次充實着學生的識字量,課後“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練習的安排體現了對語言積累和感悟的重視。針對課文的這些特點,我在第一課時教學字、詞和進行初步的閱讀之後,對第二課時的教學目標進行了這樣的定位:

1、知識目標:理解課文內容,背誦全文。

2、語感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荷葉給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和小魚兒帶來了歡樂,給小朋友也帶來了歡樂。

3、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的想像能力,表演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

三、說教法:

基於以上對教材的理解和對教學目標的定位,在具體的教學方法上我有如下設想:

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由於這篇課文內容淺顯易懂,根本不用老師去講解分析,因此這節課,我基本選用“自主讀書、合作學習、自己感悟”的教學方法。我以一個夥伴的身份引導學生通過各種形式的讀,在讀中積累語言,在說中訓練語言,創造一種形、色、聲有機結合的教學情境,使全體學生主動、有效地參與到教學的全過程。

四、說教學過程:

(一)教學導入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獲取知識、培養創造思維的巨大推動力。我班學生喜歡欣賞精美圖畫,所以我就尊重學生的愛好,採用讓學生欣賞夏日荷塘風景圖,聽老師激情導語的方式引入課,學生初步感受到了美,容易產生樂學的情緒。

上課伊始,我先播放課件:先出現一朵荷花讓學生感受美,再出現一池荷花讓學生欣賞,教師激情導入新課:碧綠的、圓圓的荷葉那麼可愛,還發生了一個有趣的故事,調動學生的情趣。

(二)初步感知

在學生興趣調動起來以後,我就讓學生自主讀,“披文入情”領略文章的語言美。對於一年級學生而言,語文教學應培養他們喜歡閱讀、敢於閱讀、樂於閱讀的願望,要實現這一目的,教師必須讓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內容,通過閱讀“披文入情”,所以我先讓學生聽課文朗讀,然後再借助拼音自由讀課文自主識字,提出讀書要求:讀準字音,把生字連成詞畫圈,多讀幾遍,在此基礎上再將課文自由完整地讀一遍,自己品味感悟長句的讀法。接着我讀課文再次體會美感,讓學生找出荷葉的四個小夥伴,在學生彙報的同時隨機把這四個“小夥伴”的詞卡貼在黑板上,使學生能直觀地瞭解課文內容。然後以多種形式進行詞語練習,以達到詞語的練讀目的。

(三)整體感知

1、我首先帶着孩子們先學習小水珠這一段,在教師的引導下完成幾個問題:(1)小水珠把荷葉當成了什麼?(2)小水珠爲什麼把荷葉當成了自己的搖籃?(3)小水珠在荷葉上是怎麼玩耍的?(4)如果你是小水珠,躺在荷葉上會看到什麼,說些什麼?通過學習使學生對課文有了進一步的瞭解。這也是接下來學習其他幾個小動物要完成的練習,在此做好了鋪墊。

2、這篇課文淺顯易懂,富有童趣,接下來我就放手讓孩子們自學其他幾個自然段,自學之前用課件的形式給學生提出自學要求,讓學生有據可依,讓學習有序進行,最後進行彙報交流,交流的過程中穿插了多種形式的讀和說話的訓練,讓學生學中樂,樂中學。

3、拓展課文培養想象——練習說

愛因斯坦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爲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動着進步,並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人的童年時期是培養、發展想象力最佳時期。《課程標準》也指出:“在發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展思維能力,激發想象力和創造潛能。”於是,我及時地給已經在閱讀中得到許多啓示的學生提供展示的機會,引發學生想象:“荷葉給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魚兒都帶來了快樂,一定還有很多的小夥伴想和荷葉玩,他們會對荷葉說些什麼呢?以 說:“荷葉是我的 。”這種句式進行練習說話。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

五、說板書設計

我的板書主要採用貼畫配文字的“圖文式”板書,此板書圖文並茂,色彩鮮豔,又突出了課文的重點,符合兒童的心理特點和認知水平,還爲背誦有困難的學生理清了思路。

14 荷葉圓圓

圖 文

小水珠 搖 籃

小蜻蜓 停機坪

小青蛙 歌 臺

小魚兒 涼 傘

語文說課稿 篇7

這次上課我覺得與其說是自我欣賞課,還不如說是推動年輕教師成長的一個過程。所以我們教研組長非常重視這次活動。從擇人擇課到教學設計以及一次次的磨課都有計劃地進行,讓每個人都有事做,力爭讓我們每個人通過活動都有所得,當然其他人的得可能是隱性的`,但是楊奇的進步和成長卻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棉花姑娘》一文是一篇充滿童趣童真的童話故事,寓生物常識於生動形象的故事之中,語言符合兒童特點,對學生了解科學知識有較強的啓發作用。課文主要講了棉花姑娘病了,它請求燕子啄木鳥等給自己治病,可它們心有餘而力不足。正當蚜蟲們得意的食棉花姑娘的汁液時,七星瓢蟲把它們一掃而光。棉花姑娘又快樂地生活着,吐出了雪白的棉花。

教學過程我就不一一闡述了,我把我們在設計教學過程和磨課時的一些想法拿出來和大家一起探討探討。

一、教學內容的整體把握

根據文本內容,我們抓住“爲棉花姑娘治病”這一教學主線,以富有啓發性的問題和生動而富於變化的教學手段,串聯起整個教學過程。在教學中注重整體閱讀,以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

例如:以田野裏棉花豐收的情景和棉花姑娘生病的畫面進行對比,引發學生對“棉花姑娘生病原因”的探究,激發學生對可惡蚜蟲的痛恨,對“棉花姑娘盼望有人來爲自己治病”急切心情的領會;以生動的多媒體動畫引發學生對“病中的棉花姑娘請了哪些醫生來爲自己治病,他們有沒有治好棉花姑娘的病” 這一問題的關注;又以棉花姑娘和燕子、啄木鳥、青蛙對話的朗讀指導和分角色表演,幫助學生理解棉花姑娘的焦急與痛楚,以及燕子、青蛙和啄木鳥的歉疚與無奈;最後以對七星瓢蟲的認識和對全文的總結歸納,使學生懂得燕子只捉空中飛的害蟲,啄木鳥只捉樹上的害蟲,青蛙只捉稻田裏的害蟲;七星瓢蟲之所以能治好棉花姑娘的病,是因爲七星瓢蟲只吃棉花葉子上的蚜蟲,從而懂得“動物各有各的本領”的道理。整個教學過程思路清晰,層次分明,重點突出,整體感強。

二、重視朗讀教學,體現以讀爲本

朗讀教學在語文教學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對於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激發學生內心的情感體驗,培養學生良好的語言素養等方面確實有着不可替代的功效。所以,我們在教學設計時就有意識地創設一定的情境,激發學生朗讀的慾望和熱情,使學生能夠在讀中感悟文本的思想內涵,在讀中積累文中的語言文字。

1、2——4自然段的處理,這三小節結構相似,傳統的方法對教材的處理是精講第2自然段,3、4自然段段讓學生自學。而我們在設計時,也想到了讓這部分內容在教學時有整體感,但是自學的方式在教學實踐中我們覺得效果不理想,有流於形式之嫌,而且這樣設計也不符合孩子能力發展的過程,所以我們努力突破傳統束縛,努力實現 “教教材”爲“用教材教” 的思想,整個教學過程在創設的情境中,師生對話,生與文本對話,每一個環節老師都創設一個情境,讓學生自己去感悟,體驗,有一種節節深入,環環相扣的層次感,一種抑揚交錯,張弛有度的節奏感。先是情感誘導:1、棉花姑娘,在你最難受,最痛苦的時候看到燕子來了,你心裏怎麼想?爲什麼?帶着你的心情讀一讀。2、啄木鳥飛來了,棉花姑娘說——聽了棉花姑娘的話,知道爲什麼不幫了嗎?3、青蛙跳來了,棉花姑娘高興地說——棉花姑娘生病了,爲什麼還那麼高興?還會帶着怎樣的心情請求?三次同樣的請求,老師用不同的方法引導,讓學生悟出不同的感受。(高興——失望——痛苦、急切),這樣的朗讀指導落實了語言實踐過程,學生在朗讀中感受各個角色的內心世界,同時也培養了學生良好的語感,使整個課堂活了起來。

2、發揮評價導向,在朗讀教學中,教師對學生的朗讀評價很重要,不僅可以對學生的朗讀起積極的引領作用,還有利與喚起學生對課文內容更深一層次的思考與體驗,以促進他們朗讀能力的提高。我覺得楊老師在經過幾次磨課以後確實也越來越重視這個方面了,並且在教學中也體現了它的有效性。

3、在朗讀教學中,我們也十分注重聯繫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啓迪學生的思維和想象,引導他們入情入境進行情感體驗。例如:老師引導學生去想象病中的棉花姑娘盼望有醫生來爲她解除病痛的急切心情,以及燕子、啄木鳥、青蛙這三位動物朋友雖然很想爲棉花姑娘治病,卻心有餘而力不足的那份無奈與遺憾的心情,讓學生帶着這份內心的體驗轉換角色進行朗讀。這樣一來,學生很快就地融入到課文的情境之中,讀起來感情十分投入。通過朗讀,學生的理解力和感悟力也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

三、較好地體現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

語文課堂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統一的“交通站”。楊老師在教學時也很好地體現了這一點。比如前面在講爲什麼不能幫忙時順勢設計了因爲….所以….說話訓練。在第五自然段的處理,很自然滲透了人文精神的薰陶,在講七星瓢蟲時,老師抓住一個語言訓練點,讓學生自我介紹,使課本語言成爲孩子自己的語言,進行了很好的內化。棉花姑娘的病好了,棉花姑娘會說些什麼?生:七星瓢蟲,你真好!治好了我的病,我會感謝你的。七星瓢蟲是益蟲,我們不能傷害他們等。

課雖然結束了,但我們的思考沒有結束,我們教研組還會反思本堂課的得與失,也希望各位老師能不吝賜教,讓我們更快地進步!

語文說課稿 篇8

一、說教材

《一夜的工作》是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第十一冊第四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課文主要講了作者在陪同周總理審閱稿件時,目睹周總理一夜工作的情形,歌頌了周總理不辭勞苦的工作精神和簡樸生活作風,抒發了作者對總理無比崇敬和愛戴的思想感情。選編這篇課文,主要有兩個意圖:一是讓學生受到周總理偉大人格的薰陶;二是讓學生了解周總理一夜的工作情景,引導領悟課文通過生活小事和運用平實的語言展現人物偉大精神的表達方法。

二、說學生

基於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生活的時代背景,學生對周總理生平知之甚少,通過電視、電影或書籍有一些感性認識也比較初淺。而對文章人物沒有一個很深的感情基礎是很難在情感上與作者產生共鳴。學習時體會也不深刻。因此,豐富學生的課前感知,激發學生的情感對於學生理解本課尤爲重要。

三、說教學目標

本文所在單元的訓練重點爲“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要求學生把心放進文章中去認真讀,認真體會,感受字裏行間裏飽含的作者的真情實感。課程標準也強調,要讓學生在讀中有所感悟。爲此,根據單元訓練重點和教材選編的意圖,以及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擬定本課的教學目標如下:

1、理解課文內容,從周總理不辭勞苦的工作精神和簡樸的生活作風中感受周總理的偉大人格;

2、領悟本課用樸實無華的文字,生活中的小事表現人物高尚品質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根據學生的學情,教學的重點是讓學生通過自主閱讀,理解總理工作勞苦,生活簡樸,從中感受周總理偉大人格,並在學習過程中領悟作者選用生活小事,平實的語言表現人物高尚品質的表達方法。教學難點是通過有感情的朗讀最後兩個自然段,與作者產生情感上的共鳴,深化閱讀感受。

四、說教法學法

著名語言學家張志公先生說:“閱讀教學第一是讀,第二是讀,第三還是讀。”古人也說:“讀書百遍,其義自現。”爲此,本課的教學主要採用情感導讀法,輔以聽、思、說、寫的方式,讓學生在讀中感悟,在聽中揣摩,在說和寫中發展思維,深化閱讀感受,多方面訓練學生的語文基本功。

五、說教學流程

(一)課前信息交流,豐富對總理的感知,積澱情感。

閱讀是蒐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課前我佈置學生收集周總理的相關資料,讓學生交流對周總理的認識,豐富對周總理的感知。使學生認識到周總理,一位爲了國家,爲了人民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一代偉大,他的偉大人格感召和哺育着一代又一代的後人。從而爲學習課文鋪墊情感基調。

(二)質疑導向,初讀感知。

閱讀教學應注重對文本的整體把握,體現學生“主體”,教師“主導”。本課緊緊圍繞“勞苦”和“簡樸”這兩方面展開。教學時,我首先質疑:課文是從哪些方面敘述周總理一夜工作的?在問題的導向下,學生用自己喜歡的閱讀方式進行自主學習,或默讀,或小聲朗讀,或大聲誦讀。讀後讓學生談談自己的收穫,教師根據學生所談適時點撥,從整體感知的層面瞭解課文內容,訓練學生的閱讀習慣。

(三)精讀探究,合作交流。

新課標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爲,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啓迪,享受審美樂趣。在學生整體感知了課文內容之後,我讓學生再細細品讀文章,勾畫出描寫周總理的工作勞苦,生活簡樸的句子,反覆誦讀,細細體會,在自己感受較深的地方作批註,畫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然後小組交流,相互質疑、解疑,最後全班交流。老師只是適時適度地引導學生相互補充。這樣學生通過自主閱讀,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充分體驗了探究的樂趣,合作的愉悅,也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四)創設情景,發展思維。

在學生充分理解了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我適時地補充周總理的感人事蹟,出示周總理身患癌症時的一日日程表,更使學生得到心靈上的震撼,加深對文章的感悟,接着我出示滿臉憔悴,夜以繼日工作的總理的課件,讓學生面對着周總理說說心裏話,這時學生已深深地被總理偉大的人格所感動,感情的抒發水到渠成。這樣不僅使學生的思維得到了發展,也使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得到了提升。

(五)讀中悟情,深化情感體驗。

課程標準指出,要在讀中有所感悟。爲了讓學生與作者在情感上產生共鳴,我首先讓學生聽課文最後兩自然段的朗讀錄音,讓學生在用心聆聽中去揣摩作者自豪、激動的心情,再讓學生懷着同樣的心情讀一讀,在讀中去感悟作者表達的思想,然後抓住重點詞進行反覆的情感誦讀,這樣一遍又一遍的有感情朗讀,作者自豪、激動的心情,對總理無比崇敬和愛戴的感情,已深深感染了學生。使學生在讀中有所領悟,在讀中理解,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

(六)拓展延伸。

課文課程應拓寬語文學習的領域,爲了獲取更多更豐富的知識,走出課堂纔是學生可持續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必需,爲了讓學生更全面地受到周總理的偉大人格的薰陶。我讓學生整理自己收集到的資料,並向學生推薦有關周總理生平的文章、影片,然後以《我心中的周總理》爲題寫一篇評論。這樣不僅拓寬了學習領域,豐富了課外閱讀積累,也培養了學生蒐集、處理信息的能力。

語文說課稿 篇9

一、說教材

《信》冀教版小學一年級下冊的教材,是一首以兒童的語言爲基礎詩歌,語言優美清新,符合兒童的心理,使其容易理解。詩歌中運用排比的形式,分別替不同的對象,小鳥、花朵、大海、雲等寫信,給兒童呈現的詩歌的美和簡單的形式,表達了詩人的內心感情,和對自然界和寫信的熱愛之情。最後一句,“讓自己的心,和別人的心,貼得緊緊,緊緊……”說明信是連接人與人心靈的紐帶。告訴這個世界以各種方式進行着種種接觸與交流。美好的情感交流,是人生中一筆和巨大的財富.同時,爲以後學生的寫作詩歌和學習詩歌打下基礎。本詩體現了濃濃的人文性,但同時也賦有工具性,這真是語文新課標的理念之一。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教學內容,學生的認知結構和心理髮展規律,我從學生的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制定目標如下:

1、會認“替”、“雛”、“奼”、“嫣”,會寫“筆”、“紙”、“昏”、“紫”、“航”、“貼”、“緊”這七個字,瞭解“奼紫嫣紅”、“風平浪靜”這兩個詞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激發學生的寫信熱情

3、通過學習,使學生了解詩的結構,體會詩的內容,知道信是人真情實感的表露,是連接人與人心靈的紐帶。

三、說教法和學法

1、教法

據上述教材的分析和教學目標的設立,爲了同學們能夠更好的掌握詩中的生字詞、理解詩文中蘊涵的人與人之間的感情。我首先以讀爲主,讓同學們通讀課文,解決生字詞和初知詩文大意,一多種方式讀,譬如,齊讀、指名讀、分組讀、男女混合讀。通過讀中指導學生體會感悟詩文。

2、學法

新課程標準強調要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要創設一定的情境,引導學生主動的探索,研究性的學習。本文語言美,意境也美,因此,在本節課的教學上,我將重點引導學生通過自主學習,一邊讀句子,一邊想象畫面。體會文中表達的意境和情感,同時培養他們創新及想象能力。

四、教學重點

體會詩的內容,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

五、教學難點

使學生知道信是人真情實感的表露,是連接人與人心靈的紐帶

五、說教學過程

(一) 激趣導入

1、 以杜甫詩句“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簡要說明信的重要性師:剛纔同學們背誦了好幾首唐代詩人的詩。杜甫是唐代著名詩人,老師也特別喜歡他的詩,記得他的《春望》一詩中有這樣的詩句:

[出示詩句]“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自由讀,抽生讀,理解句子意思)師:這首詩寫出了在戰亂中,詩人對遠方的家人的思念與牽掛,此時一封報平安的家信可以帶給他多少安慰啊!因此[課件出示]信是心與心的交流,信是情與情的碰撞,信使你我手拉手,心貼心……師: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一課《信》。

[出示課題]齊讀課題。

誰能說說我們平時寫信要用到些什麼嗎?

(二)初讀課文

1、 師:有一位小朋友剛學會寫信,心情特別激動……大家看:

[課件出示]我學會了寫信,

用筆和紙,用手和心。

我多麼想寫啊,寫許多許多的信——給自己,我也要寫一封封信,讓自己的心,和別人的心,貼得緊緊、緊緊……

2、 師:自由讀這兩段話,思考他寫信所需的和我們有什麼不同嗎?

3、 寫信爲什麼要用心?它又爲什麼能讓自己的心和別人的心貼得緊緊的呢?讓我們帶着問題一起學習課文。

(三)精讀課文[課件出示]

1、聽課文錄音,並思考我寫了幾封信?分別是寫給誰的?

2、 生仿讀課文,注意讀準生字字音,讀通課文,並選擇你最喜歡的一封信來讀一讀。

3、 檢查自讀情況。

4、學習第二節 a、齊讀第二節,自學生字“雛”和“巢”(從音形義三方面來學習)。

雛:誰會讀這個字?(注意翹舌音)開小火車讀你們有什麼好辦法記住“雛”這個字?

我們以前學過的好多字中也含有這個部分。想一想有哪些字呢?

“雛”什麼意思嗎?[課件出示]師:瞧,它們是那麼稚嫩,羽毛還沒有長豐滿,嘴角還是嫩黃的,走路也搖搖晃晃的。

(幼小)雛鳥、雛 巢:學生交流。(翹舌音、上下結構)哪裏見到過這個生字?

[課件出示]師:這些不同形狀的鳥巢,就是給小鳥遮風擋雨的窩,更是小鳥溫馨的家。

生字寶寶回到課文中,男生讀第一句,女生讀第二、三句。

b、理解內容。讀後回答:

(1) 我替誰給誰寫信?信上說了些什麼?爲什麼要寫這封信?

(2) 出示句式:我要替雛鳥給鳥媽媽寫信,是因爲————,讓她快回巢。

(3) 師:在天色將暗的時候,小鳥在巢中焦急地等着媽媽回家。假設你是雛鳥會對媽媽說什麼?

(4) 交流後個人競賽讀。(注意讀出急切的語氣)

C、是啊,它們是親親愛愛的一家人,彼此關心,互相依戀,小鳥的心和媽媽的心貼得緊緊的。師生一起感情朗讀。

5、學習第三小節

(1)女生讀第三小節。

(2)出示畫面,學習奼紫嫣紅的意思。(老師指出詞語後的1和註釋條的1相對應)

(3)花朵爲什麼要蜜蜂快來採蜜?

交流小結:它們是甜甜蜜蜜的好夥伴,團結一心釀出甜甜的花蜜,造福我們人類。花朵和蜜蜂的心也貼得緊緊的。

抽生感情朗讀第三小節。

6、 習第四小節。

(1) 男生讀第四小節。

(2) 大海爲什麼要請小船快去航海呢?

(3) 出示句式練習。

(4) 出示畫面,理解風平浪靜的意思。

(5) 出示詞語練習。

交流小結:它們是平安和諧的一家親。此時,慈祥的大海敞開寬廣的胸懷,讓小船在自己的懷抱裏自由馳騁。大海的心和小船的心更是貼得緊緊的。

小組競賽讀第四小節。

7、 習第五小節

(1) 分三小組讀這三節課文

(2) 齊讀第五小節,讀後體會2、3、4小節和第5小節的句式有什麼變化?

(3) 出示嘗試園,師:聰明的你能否把這兩封信修改成和前面三小節一樣的形式呢?

(四)拓展

老師讀第六小節。

我們給別人寫信,真誠地與別人交流自己的感情和看法,力所能及地給與別人幫助。從而使自己的心和別人的心貼貼得緊緊的。

2、師生合作朗讀請大家帶着自己的理解,帶着自己最真誠的心,老師和你們一齊

3、 過渡:這位小朋友用自己真誠的心寫了許多許多的信,此時的你是否也有許多心裏話要和自己的親人、同學、朋友、需要幫助的小夥伴、處於戰爭中的苦難的人們說呢?請大家把自己的心裏話寫在紙上。(提出要求:形式不拘,可選兩句或三句,內容簡短。)

4、 創意讀課文:加學生創作詩朗讀

(五)總結全文

學了這篇課文,我們知道了人與人之間的交流需要用一顆真誠的心,而信架起了心與心之間的橋樑。當你感到快樂,請你告訴你的親朋,讓他們共同分享;當你感到憂愁,請你告訴你的好友,讓他們爲你分擔。這樣,我們自己的心就會和別人的心貼得更緊、更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