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百鳥朝鳳》觀後感(6篇)

《百鳥朝鳳》觀後感(6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W 次

品味完一部作品後,這次觀看讓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觀後感吧。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百鳥朝鳳》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百鳥朝鳳》觀後感(6篇)

《百鳥朝鳳》觀後感1

“無雙鎮,不能沒有嗩吶。”———這是焦家班班主焦三爺在電影《百鳥朝鳳》中一句發自肺腑的感慨。

嗩吶,也是焦三爺奮鬥了一輩子的事業,或者在他心裏,這不是事業,這是一份手藝,一份傳承。整部影片中,焦三爺提到很多次他的師父,師爺,師爺的師爺。我認爲,這正是他表現出來的對嗩吶的摯愛,對這份手藝的驕自豪、驕傲。

他們稱呼演奏嗩吶的人爲嗩吶匠人,匠人,就是將一件事做了一輩子的人。

影片的前半部分,遊天鳴跟着焦三爺學吹嗩吶。天鳴的天分不高,也沒有通過焦三爺安排的考覈,最開始焦三爺甚至不願意收他爲徒。但是在天鳴的父親因爲腳滑摔倒導致頭部摔破時,天鳴邊心疼的掉淚邊給父親擦拭受傷的頭部時,焦三爺收下了天鳴,同意天鳴跟着自己學習嗩吶技藝。在最開始的兩個月,天鳴天天拿着蘆葦杆在河邊吸河水。學習嗩吶的過程是辛苦且枯燥的,在嗩吶這份技藝裏,最高的成就就是吹奏“百鳥朝鳳”,天鳴想學,天分更高的師弟藍玉也想學,終於在傳承日,焦三爺允諾天鳴,將教導天鳴吹奏“百鳥朝鳳”。並將焦家班改名爲遊家班傳承給天鳴。

影片的後半部分,由於外來洋文化的入侵,老百姓家的紅白喜事更傾向於請樂隊演奏,不願意再請“土老帽”的嗩吶,遊天鳴的遊家班沒有經濟來源,師兄弟們紛紛出走,遠離農村,前往城市打工,只爲養家餬口。只有遊天鳴自己支撐着搖搖欲墜的遊家班。

此時,焦三爺在萬分心痛的情況下,親自出山,這場演奏中,焦三爺拖着肺癌晚期的身體吹奏“百鳥朝鳳”,當焦三爺的鮮血通過嗩吶的喇叭低落時,我想,那時的遊天鳴更加堅定了要將嗩吶事業堅定不移走下去的決心。

即使在西安的牆角下,看到吹着嗩吶的老人在乞討時,他也沒有動搖過將嗩吶事業堅持下去的心。在那個不太願意接受嗩吶這種土樂器的年代,在洋文化不斷入侵的年代,堅持着連身邊人都不再支持的事業,遊天鳴心裏是苦澀的,但是又是堅定的,因爲這是他摯愛的樂器,這是他熱愛的事業,這也是他對離世的師父的承諾。

匠人精神,就是對工作執着、對所做的事情和生產的產品精益求精、精雕細琢的精神。

匠人精神,就是追求極致的精神,是對專業的專注精神。

匠人精神並不是舶來品,《莊子》中就有記載了一個“庖丁解牛”的故事。

廚師給梁惠王宰牛。他的手所接觸的地方,肩膀所依靠的地方,腳所踩的地方,膝蓋所頂的地方,嘩嘩作響,進刀時豁豁地,沒有不和音律的。

梁惠王問:“你解牛的技術怎麼竟會高超到這種程度啊?”

廚師回答說,他憑精神和牛的接觸,而不用眼睛去看,依照牛體本來的構建。用很薄的刀刃插入有空隙的骨節。十九年了,他的刀刃還像剛從磨刀石上磨出來的一樣鋒利。

廚師還說:每當碰到筋骨交錯很難下刀的地方,他就小心翼翼地提高注意力,視力集中到一點,動作緩慢下來,動起刀來非常輕,霍啦一聲,牛的骨和肉一下子就解開了。

庖丁解牛的故事告訴人們一個道理,做任何事要做到心到、神到、就能達到登峯造極、出神入化的境界。

焦三爺,是一個匠人;

遊天鳴,也是一個匠人;

他們將自己熱愛的事業,摯愛的樂器深刻的刻入骨頭縫,融入自己的血液裏。

就如影片中焦三爺所說,嗩吶,要吹到骨頭裏!

《百鳥朝鳳》觀後感2

一個事物能流傳很久是因爲它擁有價值,歷史的迭代中它沒有被時間與空間淹沒,所以能流傳至今這是時間選擇。講到這,不得不說一部電影,這部電影的導演,還沒等他的片子上映,就以去世了。一部以“仿古”手法拍攝的電影,其實在13年這部片子就拍完了,可是最近纔在電影院上映,之前它一直找不到投資方,因爲這部片子被他們認爲沒有所謂的市場競爭力,時下社會庸俗化嚴重,還好後來有一些比較有審美能力的投資方贊助,本片才得以公映,此片就是《百鳥朝鳳》。

人是愛貼標籤的動物,動不動就給這部片子貼上,“大師的絕唱”,“吳天明——電影真正的巨人”等等這樣的標籤,我不針對吳天明,他或許是好導演,這部片子不管從取景,還是構圖,以及演員都體現了導演的獨到的,我也很喜歡這種拍攝手法,這部片子站在拍攝水平和演員的角度上來看,簡直是無可挑剔。

影片所表達的價值觀,和思想意識,和我們所理解的,以及一些無法迴避的價值觀中還是有一些出入的,(希望讀者你是看過此影片的)“嗩吶”作爲一種民間樂器,也是一種非物質文化遺產,或許是應該得到傳承,可它畢竟還是太過小衆了,不是大衆皆喜歡的,尤其是這個時代。你可以試試,如果聽一遍嗩吶曲你興許還能接受,那讓你聽十遍二十遍呢?你願意嗎,反正我不願意,讓我聽一遍也不願意,而相反如果是代表純正中原文化的古琴,我就十分願意,因爲它符合我的,也符合大衆的聽覺習慣。

因爲“嗩吶”它本身就誕生在黃河流域,大多描述着黃土高坡的淒涼與悲傷,與純正的中原文化的“雅言正聲”有所區別。到今天世界音樂的廣泛交流,使它漸漸的在被人遺忘,這也是無法避免的,這點有點像西域的樂器“箜篌”失傳一樣,是歷史作出的選擇,如“箜篌”一類的樂器,有專家這樣說道幾乎沒有恢復的必要,這與嗩吶的命運如出一轍。在歷史的潮流中,它沒有用了所以漸漸的就被遺忘,試想現在婚禮還會請嗩吶戲班子嗎,就算喪禮也被現代化,即便是在殯儀館裏,都用的是管絃樂。因爲但它顯然是符合現代社會的生活習慣。

在中國,也是有很好聽的樂器,例如古琴,現在學古琴的學生越來越多了,甚至在很多婚禮上漢式婚禮上都會出現古琴,它也是符合當代審美價值觀念的,也是符合大衆視聽習慣的。總有一天還有許多事物也會消失,因爲隨着人們的審美水平提高、生活方式的變遷......。

其實這部電影的優點在於導演的鏡頭感好,拍的很民俗化,視覺很接地氣,體現了八十年代的風情,熱烈、變遷和當時人們的執着,以及無知,也揭露了以前和當今社會的矛盾,父母老是強加於自己的孩子,幹自己想幹的事,讓孩子替代自己去他未完成的理想。這部電影拍出來註定就是褒貶不一的,說它好的人會把他頂上天,說它不好的人會把他說的跟爛泥一樣。而以上內容只是我主觀所認爲的,我並不能說它好或不好,也不能說他好看或不好看。反正一部好的影片肯定是透過故事,透過鏡頭讓觀衆看到導演的立意,猶如文章沒有了立意,即便是花團錦簇的文字也是膚淺的。

總之我總結一下我看完電影的感受是:“隨着時間的流逝,和過濾,人們便會透過現象看清,經典的人和事或物,任何事物除非有什麼無法避免的客觀因素,好的都會流傳下去,該逝去註定也會逝去......”

《百鳥朝鳳》觀後感3

好久不看電影了。上午與同事在辦公室喝茶聊天,一位美女說,剛看了一部電影,流了不少淚。啥片?吳天明生前導演的最後一部電影《百鳥朝鳳》,票房雖然很低,但值得一看。搞笑的電影我向來不屑一顧,而對催人淚下的電影情有獨鍾。20xx年5月12日,著名製片人方勵在直播平臺上下跪磕頭,向全國影院經理爲《百鳥朝鳳》爭取排片,呼籲他們給中國電影和中國文化一個機會,同時也跪求網友幫忙傳播擴散,支持這部吳天明導演的絕唱之作。雖然大學畢業後電影看得少,但吳天明還是知道的,他曾是西安電影製片廠的廠長,執導過《老井》,算得上是張藝謀的恩人。爲了支持中國的電影事業,我應該去看。同事幫忙一查,今晚7點附近影院就有演,於是當場決定晚上與妻去看看。

可坐幾十號人的小電影廳,連我們才五位觀衆。更好,可以靜靜欣賞。電影一開始,八百里秦川的蒼涼空曠,人物的樸實無華就震撼了我,我知道這就是我想看的那類電影,它不會讓我失望。觀後,我的評價只有4個字:流淚,震撼。

故事情節其實很簡單,1982年,一個13歲的小男孩遊天鳴被愛好嗩吶的父親逼領着去找鄰村的嗩吶師傅焦三學藝,經過多年的勤學苦練,遊天鳴練就了高超的嗩吶技藝,併成爲師傅的接班人,遊家班取代了焦家班。然而隨着年代的變遷和經濟的發展,傳統技藝越來越被人冷落,不僅失去了原有的地位,而且難以爲繼。一代嗩吶王焦三帶着對傳統技藝的不捨含恨去世,遊家班藝人紛紛外出打工。技藝的傳承者遊天鳴何去何從?電影沒有給出答案,將沉重的思索留給了觀衆。

可以想見,這部電影的拍攝成本應該不會很高,從這方面來說,不僅不能算是人們常說的大片,連中片都不算,頂多算是小片,但如果從思想性、藝術性來說,它卻算得上巨片,它給人思想上、靈魂上的震撼是巨大的,怪不得同事會流淚,我的雙眼在90分鐘內也始終是溼潤的,自己彷彿經受了一次思想的洗禮。在市場經濟越來越發展,外來文化越來越衝擊國門的今天,傳統技藝、傳統文化何去何從?是眼睜睜地看着它們從我們面前消亡,還是盡力去保護,繼承併發揚光大?這是每一個具有文化自覺意識的國人應該深思的問題。我們在關注股市的起伏、樓市的瘋漲、在關注工資、教育、醫療的同時,能不能花一點時間和精力去關注我們民族的傳統文化?只有民族的,纔是世界的。我並不是一概反對吸收先進的外來文化,事實上,與傳統的政治文化相比,我更願意接受民主自由的普世價值。但當麥當勞、肯德基、星巴克等充斥大街小巷的時候,我們還能大言不慚地說自己是文明古國嗎?!

看到少年的遊天鳴被父親逼着去拜師學藝,我想起了自己的父親,他沒有文化,但希望自己的兒子將來有出息,在我纔讀小學三年級的時候就領着我去找漢伯學習英語,那是1978年,國門還沒有打開,知識還沒有得到重視。我又想起了漢伯和叔公,他們就像嗩吶王焦三一樣在自己破舊的老房子帶着一羣鄉下的孩子學英語,不僅教他們學習,還教他們做人。孩子們走了一批,又來一批,小屋的煤油燈照亮着他們前進的道路。我還想起了四中的許建侯師及師母,他們待學生就像自己的孩子,學習上時刻關心,生活上細心照顧。許師離開我們八年了,但同學們始終記得他的音容笑貌,大家仍然去看望師母。

也許因爲同齡的緣故,且同樣出生在農村,在遊天鳴身上我彷彿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或許這就是《百鳥朝鳳》更容易打動我的主要原因吧。我想把它推薦給兒子,但他能理解和欣賞嗎?我沒有把握。

《百鳥朝鳳》觀後感4

80年代是我的.年代,那裏有我純真的童年,有我澄澈的眼睛。我和我的同齡人都曾在那個年代暢想未來的新世紀,最具有典型代表的畫面就是我們在清晨打開計算機和別人視頻,然後我足不出戶即可完成許多事情。

現在是新世紀的第16年,我們比我們曾經的想象走的更遠,我們僅僅需要用一個便攜的手機就可以交換很多信息。

吳天明導演是1939年生,百鳥朝鳳是他最後一部作品,因爲上映的問題竟頗費周折。可見時代對他的遺棄有多麼決絕。

映入眼簾的屏幕畫面是80年代的田園牧歌式的風光,河岸的葦草,鮮明的鳥啼,靜謐的農家院落,淳樸的人們,那是我所熟悉的當年,溫暖而令人懷念。

作爲該片的主線,嗩吶,在新時代中終於沒落、消亡,是它的必然命運。而焦三爺這位堅強的關中漢子以他執着的堅守希望它傳承不滅,也希望嗩吶所代表的舊時代的價值觀永留人間。

中國的傳統樂器主要構造多爲竹、木、棕、絲等物,來自簡單加工的動植物,所以中國人稱樂器爲絲竹,是人類生產力低下的農耕文明的產物,嗩吶亦不例外。西洋樂器的材質是冶煉精良的金屬與化學合成的高分子聚合物,材質的差別造就音色與音域的霄壤之差。

人類的歷史上只發生過一件事,就是工業革命,從此,人類的進步日新月異,生產力幾何倍的增長,新的科技不斷的刷新人類社會的生活方式,淘汰舊的生產方式,100年前的中國人就開始感到了這種壓力,直到今日依然天下大勢,浩浩蕩蕩。從一百多年前新的織布機取代舊的織布機,從葉聖陶寫的多收了三五斗中看到洋米洋麪以更高效的生產擠兌傳統作業的中國農民。

科技進步提高的不只是生產力,更改變人類的思想,平等、自由、透明、開放、等等,在傳統的中國社會聞所未聞,焦三爺堅忍、倔強、理想、充滿英雄主義夢想的同時也表現出專制、傲慢、狹隘,壟斷,忽視他人感受,對於傳授技藝這件事,中國人自古就小氣的出奇,傳男不傳女,傳內不傳外,封建專制了幾千年,專制思想已滲入社會的每一個毛孔,每一個人都在自己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實行專制。

一方面看是他堅守道義的崇高,另一面看則是專制絕對的壟斷,殊不知音樂就是音樂,從來不應該肩負那麼沉重的負擔,殊不知商業社會的今天,各種音樂學習班,是師父求着學生交錢來學的,禮崩樂壞,禮崩樂壞才能各得其所,纔是自由之始。

片尾焦三爺最後的泣血演出,作爲70後,我能看懂他的悲壯與堅持,理解他那一代人的不甘離去的無奈,但作爲70後,我也看的出他負隅頑抗的掙扎,看得出他螳臂當車的可笑。

最有諷刺意味的是,片尾當焦三爺泣血吹奏到最後,嗩吶聲突然被隱去,背景是低沉而悲愴的大提琴,在那一刻,很多觀衆被感動了,連導演自己也清楚,大提琴才能打動觀衆,嗩吶不行。

我們是人類歷史上最幸運的一代人,我們有幸目睹了人類社會快速前進的目不暇接的精彩,我們也是人類歷史上最悲催的一代人,我們承受了人類生活最急劇變革的生命不能承受之痛。

時光把一切看在眼裏,什麼也不說,徑直向前走去,該消亡就消亡吧,嗩吶只是嗩吶,音樂只是音樂,這裏不該有鮮血,這裏不需要任何人悲壯,擦乾眼淚,讓焦三爺再吹奏一遍,微笑着離開。

禮崩樂壞吧,給後人以自由。

《百鳥朝鳳》觀後感5

一個事物能流傳很久是因爲它擁有價值,歷史的迭代中它沒有被時間與空間淹沒,所以能流傳至今這是時間選擇。講到這,不得不說一部電影,這部電影的導演,還沒等他的片子上映,就以去世了。一部以“仿古”手法拍攝的電影,其實在1年這部片子就拍完了,可是最近纔在電影院上映,之前它一直找不到投資方,因爲這部片子被他們認爲沒有所謂的市場競爭力,時下社會庸俗化嚴重,還好後有一些比較有審美能力的投資方贊助,本片才得以公映,此片就是《百鳥朝鳳》。

人是愛貼標籤的動物,動不動就給這部片子貼上,“大師的絕唱”,“吳天明——電影真正的巨人”等等這樣的標籤,我不針對吳天明,他或許是好導演,這部片子不管從取景,還是構圖,以及演員都體現了導演的獨到的,我也很喜歡這種拍攝手法,這部片子站在拍攝水平和演員的角度上看,簡直是無可挑剔。

影片所表達的價值觀,和思想意識,和我們所理解的,以及一些無法迴避的價值觀中還是有一些出入的,(希望讀者你是看過此影片的)“嗩吶”作爲一種民間樂器,也是一種非物質化遺產,或許是應該得到傳承,可它畢竟還是太過小衆了,不是大衆皆喜歡的,尤其是這個時代。你可以試試,如果聽一遍嗩吶曲你興許還能接受,那讓你聽十遍二十遍呢?你願意嗎,反正我不願意,讓我聽一遍也不願意,而相反如果是代表純正中原化的古琴,我就十分願意,因爲它符合我的,也符合大衆的聽覺習慣。

因爲“嗩吶”它本身就誕生在黃河流域,大多描述着黃土高坡的淒涼與悲傷,與純正的中原化的“雅言正聲”有所區別。到今天世界音樂的廣泛交流,使它漸漸的在被人遺忘,這也是無法避免的,這點有點像西域的樂器“箜篌”失傳一樣,是歷史作出的選擇,如“箜篌”一類的樂器,有專家這樣說道幾乎沒有恢復的必要,這與嗩吶的命運如出一轍。在歷史的潮流中,它沒有用了所以漸漸的就被遺忘,試想現在婚禮還會請嗩吶戲班子嗎,就算喪禮也被現代化,即便是在殯儀館裏,都用的是管絃樂。因爲但它顯然是符合現代社會的生活習慣。

在中國,也是有很好聽的樂器,例如古琴,現在學古琴的學生越越多了,甚至在很多婚禮上漢式婚禮上都會出現古琴,它也是符合當代審美價值觀念的,也是符合大衆視聽習慣的。總有一天還有許多事物也會消失,因爲隨着人們的審美水平提高、生活方式的變遷。

其實這部電影的優點在於導演的鏡頭感好,拍的很民俗化,視覺很接地氣,體現了八十年代的風情,熱烈、變遷和當時人們的執着,以及無知,也揭露了以前和當今社會的矛盾,父母老是強加於自己的孩子,幹自己想幹的事,讓孩子替代自己去他未完成的理想。這部電影拍出註定就是褒貶不一的,說它好的人會把他頂上天,說它不好的人會把他說的跟爛泥一樣。而以上內容只是我主觀所認爲的,我並不能說它好或不好,也不能說他好看或不好看。反正一部好的影片肯定是透過故事,透過鏡頭讓觀衆看到導演的立意,猶如沒有了立意,即便是花團錦簇的字也是膚淺的。

總之我總結一下我看完電影的感受是:“隨着時間的流逝,和過濾,人們便會透過現象看清,經典的人和事或物,任何事物除非有什麼無法避免的客觀因素,好的都會流傳下去,該逝去註定也會逝去”。

《百鳥朝鳳》觀後感6

新聞中看到《百鳥朝鳳》的製片人方勵下跪磕頭,求各大院線爲這部電影增加排片,這則新聞被多方轉載。被方先生的行爲深深打動,覺得太可憐了,於是買了張票,在週日帶着琪姐毅然走進了電影院。孩子在家兩星期了,一直在吃中藥調理脾胃,每天吃藥都像殺豬一樣,外加調皮搗蛋,姥姥姥爺的忍耐到達了極限,勒令我看電影必須帶走,也不管我看的是不是動畫片。連我都不確定能看進去的文藝片,一個三歲半的孩子能呆到影片放映結束實屬不易,雖然爆米花可樂供着,這裏給琪姐點個贊。

依然遲到半個小時,我去的是愛琴海里的紅星國際電影院,摸黑進去,還要拽着孩子隨便找了個座位,四下一看,發現整個放映廳不到十個人。事實證明這部文藝片真的不是我的菜,片是好片,大咖都說好。影片畫面優美,感觀不特別宏大,情節緊湊,演員表演質樸而不做作。在當今的浮躁社會氛圍下,能拍出如此純粹澄澈的電影,證明導演真的是一個內心寧靜有底蘊的人。怪只怪自己沒那個文化底蘊,太low了,欣賞不了高雅的東西。

這裏我大概分析出幾個原因,首先,嗩吶藝術起源於西北地區,與我這個東北大妞的成長背景離得比較遠,不熟悉所以不懂欣賞,只能看個熱鬧。再則,影片裏沒有我喜歡的明星,我只認識陶澤如,談不上喜歡,剩下的沒一個臉熟的。大師級的導演吳天明我更是沒聽過,原諒我的無知吧!現今的社會處在快速發展的浮躁時期,大衆多數只看臉,男不帥女不靚,再沒風頭正勁的演員,就吸引不了眼球。不得不承認我是個外貌協會的俗人,也喜歡漂亮的事物,如果導演當初能稍微照顧下我們這些俗人,可能會吸引多些觀衆。最關鍵的,在劇裏我沒感受到能引起我共鳴的東西,不同於雞湯電影《墊底辣妹》的回憶無窮,我也有些困惑。爲什麼就不能吸引我呢?內容我看懂了,表達了老一輩民間藝術家對手藝漸漸失傳的無奈,當遊天鳴最後在師傅墳前吹起了“百鳥朝鳳”,也揭示了悲劇的結局,就是嗩吶藝術的日漸消退,後繼無人。

這種結局也與國家不夠重視傳統文化有關係,當文化局的局長想錄一段嗩吶演奏的時候,遊天鳴連人都湊不齊了,大家迫於生活壓力都改行了,有的人工傷有了殘疾,有的人得了塵肺病,這輩子都不能再演奏嗩吶了,這種結局讓人感覺特別無力!

在說說傳統藝術,他們的產生和發展都有一定的歷史條件,社會發展離開了特定環境,可能就沒人再去欣賞了。拿京劇舉例,我的爺爺奶奶等長輩很喜歡,到我父母這一代人,多數就不感冒了,等到我這一代更是欣賞不了,就不要再提我的孩子了。沒人看了,早晚會被淘汰,好在國家比較重視,好多孩子也在學習,但是想再現輝煌則比較難了。之前一直說傳統文化的傳承,只是繼承傳遞,很少提到發展,至今沒聽過京劇有什麼新的曲目,當然京劇創作難度肯定比較大。沒有推陳出新,不能與時俱進,國家服持力度再不大,好多傳統技藝都面臨着失傳的窘境。

再說回這部大師的絕唱之作,自己欣賞不了的東西不見得不好,還是建議大家走進影院看看這部電影,看慣了大片爛片也該換換口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