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百鳥朝鳳》電影觀後感

《百鳥朝鳳》電影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5W 次

導語:《百鳥朝鳳》是嗩吶匠人的最高追求,是對技藝的考驗,更是對人品的考驗。下面是本站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電影《百鳥朝鳳》的觀後感,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百鳥朝鳳》電影觀後感

  《百鳥朝鳳》電影觀後感【1】

《百鳥朝鳳》是我國第四代著名導演吳天明的絕唱之作。2014年2月,《百鳥朝鳳》完成剪輯製作,僅一個月後,吳天明導演就離世了,《百鳥朝鳳》就此成爲大師絕唱。

作爲中國第四代導演的領軍人物,吳天明的電影不僅書寫了一個時代:《人生》《老井》《變臉》……在電影票兩毛錢一張的年代,他導演的電影有過億票房。而他之所以名垂影史,更是作爲幕後推手,爲影壇培養了張藝謀、陳凱歌、黃建新、周曉文、田壯壯、何平、顧長衛、蘆葦等一批蜚聲國內外的電影人,被譽爲第五代導演的“教父”。

電影講述了一個堅守信念的勵志故事,表現了在社會變革、民心浮躁的年代裏,新老兩代藝人爲了信念的堅守所產生的真摯的師徒情、父子情、兄弟情。

  “百鳥朝鳳”沒那麼簡單

《百鳥朝鳳》是嗩吶名曲。然而,它並不僅僅是一支曲子那麼簡單。據影片主演陶澤如介紹,《百鳥朝鳳》原是歡快的曲子,常被用於鄉間結婚喜事。然而在電影《百鳥朝鳳》中,吳天明導演將其改成了哀曲,變得深沉莊重。一般情況下不吹此曲,“只有德高望重者,才配得起爲他吹《百鳥朝鳳》。這首曲子,承載的是對人生的評價。”

正如黃建新導演所評價:“吳天明用‘一個年輕生命的成長’與‘一個生命的消亡’交叉來表現了一種精神世界。這個精神世界是他的,又是全人類的。電影到了這個份兒上,纔是真正的大師。”

  輾轉兩年,上映不易

2014年吳天明導演離世後,因爲缺乏宣發費用等原因,《百鳥朝鳳》被擱置了很長一段時間。吳天明導演的女兒吳妍妍四處奔波,直到遇見了著名製片人方勵。“我讓方勵老師看了《百鳥朝鳳》,他看完之後背過身去,半天沒有說話,等他轉過身來,滿眼都是淚水。然後他問你缺什麼,我說缺資金,我現在沒有足夠的錢來做這件事。方勵老師說你缺多少錢我給你補多少,一定要把這部電影推出去,哪怕頭破血流,也要爲了這部電影跟市場打一仗。讓觀衆都看到吳天明導演這麼好的一部作品,這樣我們纔對得起這位藝術家。”

對此方勵表示,《百鳥朝鳳》是“電影中的電影”,每次看片都被感動落淚,因此毅然決定親自帶領“志願者”隊伍,集結社會各方力量與業內同仁,爲電影推廣盡其所能。

於是,在《百鳥朝鳳》製作完成的兩年之後,這部影片才終於得以跟觀衆見面。

  “大半個中國電影圈”自發力挺

作爲吳天明導演的最後一部作品,《百鳥朝鳳》在整個電影圈和業內得到了前所未見的支持。近百位志願者不辭辛勞,爲電影推廣盡其所能。全國九大影業發佈聯合聲明,爲影片發行保駕護航。張藝謀、徐克、黃建新、陳凱歌、賈樟柯、張一白、韓寒、黃健中、謝飛、何平、張揚、管虎等多位著名導演齊聲應援,義氣相挺。

著名導演賈樟柯認爲:“《百鳥朝鳳》表現出對文化本身的‘在意’,這個時代在意這樣事情的人不多了。只要看五分鐘,就會被這部電影打動。”著名導演黃建新看完《百鳥朝鳳》後大力推薦:“這部電影包含着天明導演對生命的體會,對理想的堅持,對藝術的追求,對生活的熱愛,對靈魂的拷問。影片大情大愛,至情至深……我是含着眼淚看完的。這部電影富有魔力,你看了,會影響你的人生……”

  奧斯卡金像獎導演馬丁·斯科塞斯傾力推薦

曾執導《憤怒的公牛》、《出租車司機》《無間道風雲》等片的奧斯卡金像獎導演馬丁·斯科塞斯對《百鳥朝鳳》給予了極高的評價,並盛讚吳天明是“一位電影界真正的巨人”。

馬丁表示:“吳天明先生是一位非凡卓越,有膽識的人,他一直在堅守着自己的信念,對自由的信念。實際上,我認爲他始終相信這兩者是共通的,而我和他有着相同的信念。吳天明先生給予了所有的人,給予了全世界不尋常的寶貴的東西。如今,在這位藝術家離世的兩年後,《百鳥朝鳳》終於要在中國上映了,我強烈建議大家珍惜這次機會,到電影院觀看這部優秀的電影。”

  國外巡展,獲獎無數

《百鳥朝鳳》在國內公映之前,已經參展過許多國際電影節,並獲第29屆中國電影金雞獎“評委會大獎”、法國tours電影節“觀衆最喜愛影片獎”、第13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優秀作品獎、第20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組委會大獎、首屆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最佳故事片獎等多個獎項,在釜山國際電影節、香港國際電影節、東京電影節中成爲官方展映影片,所到之處,皆獲極高評價。

  匠心傳承,時代風骨

《百鳥朝鳳》講述的是在當下民心浮躁的時代裏,對匠人精神的傳承,不被現實折服的任性,以及追求理想的執着。正如影片主演陶澤如所說:“《百鳥朝鳳》這部電影中,傳承的不僅是技藝,更多的是德,是風骨氣質,是堅守信念的精神。”方勵也表示:“這部電影講述的不是一個故事,而是一種意境。不管外界多麼喧囂浮華,心中一直有自己的堅持,這是這個時代特別需要的。”

  《百鳥朝鳳》電影觀後感【2】

這是我第一次獨自一個人去看的電影。這幾天在網上看到很多關於《百鳥朝鳳》的消息,最先是從製片人下跪請求院線增加排片開始的,我很好奇究竟是什麼樣的電影需要一個製片人下跪?瞭解之後明白其中緣由,是啊,這樣的電影,面對《美隊3》等這些勁敵,是有些不起眼了。我一開始就覺得它不會辜負觀衆,不管你從中看到了什麼,都不會令你失望。有深度的電影都是小衆的。

下午一個人在自習室裏心血來潮想去看這部電影,並且這股念頭越來越強烈,強撐着寫完了作業,在網上選好了18:20那場的票,收拾東西,急急忙忙回宿舍,洗了衣服,洗了澡,出門,趕到電影院剛好開場。

在此之前我看了不少關於這部電影的評價,而我來就是爲了看看我能看懂多少。

看這部電影,我有好幾次紅了眼眶。焦三爺是無雙鎮有名的嗩吶匠,遊天鳴的父親帶着十三歲的天鳴來拜焦三爺爲師學吹嗩吶,三爺讓天鳴用細竹管一口氣吸完半瓢水,天鳴沒做到,三爺說氣力不夠,不收。父親用瓢往天鳴身上打,讓他叫喊,讓三爺聽聽孩子氣力很足,我被感動不是因爲天鳴,而是這個場景讓我想起了《霸王別姬》裏面蝶衣的母親爲了讓師傅收下他,生生砍掉孩子的一根手指。天鳴的父親從小想學吹嗩吶,但沒有老師收,就把這一願望寄託到兒子身上了。三爺收下了天鳴,每天讓他用竹管吸河灣裏的水,竹管越換越長。 後來師父有收下了藍玉,和天鳴一起學吹嗩吶。藍玉比天鳴悟性高,但性子野,這也是爲什麼後來師父把傳承的金嗩吶交給天鳴而沒交給藍玉的原因。那天師父把金嗩吶交給天鳴的時候說:“吹嗩吶是匠活,總要有人擔起責任,要把嗩吶世世代代傳下去”。從那之後,焦家班就改爲遊家班了。師父將《百鳥朝鳳》教給了天鳴。

四個人吹嗩吶就是四臺,加上其他樂器八個人是八臺,最高規格是《百鳥朝鳳》,只吹給德高望重的人。

天鳴接過擔子之後,人們紅白喜事開始請洋樂隊來表演,村民越來越不把嗩吶匠當回事,就連接師禮都沒有了,焦三爺知道後,氣惱得直拍桌子,“沒規矩了,沒規矩了。”連天鳴的`父親都轉變了態度,覺得嗩吶氣數已經盡了。天鳴的幾個師兄一個個都打算不吹嗩吶,去西安打工,師父和天鳴挨個把他們找來出活,只是焦三爺最後一次吹《百鳥朝鳳》了,一曲未畢便口吐鮮血,師父讓天鳴繼續吹,自己擂起鼓來。師父是肺癌晚期最多活半年,最少一兩個月。

市裏文化局的局長打算讓天鳴把人都召集起來,再吹一次,錄下來。天鳴跑到西安尋人。二師兄左手無名指在木材廠工作時軋斷了,三師兄在石棉瓦廠幹了半年得了病,藍玉決定承包工程,沒人回去吹嗩吶了。

焦師父去世前對天鳴說只要四臺就可以了,但到最後只剩天鳴一人來到師父墳前,爲師父吹了一曲《百鳥朝鳳》。畫面裏,師父還是坐在太師椅上,一曲作罷,師父起身,頭也不回地離去。

我情緒有些失控,直到電影院的人走光了我才走出去。

主人公的名字天鳴和導演吳天明的名字一樣,我覺得不是巧合,後來看了導演的介紹更堅定了我的想法,導演也在承擔着傳承的責任,他傳承的是電影藝術,人說沒有吳天明,中國第五代導演的歷史將會改寫,也就沒有張藝謀,陳凱歌這些人了。這部電影是2012年拍的,2013年獲得金雞百花獎評委會特別獎,導演吳天明於2014年去世,電影的公映拖到了現在。中國電影的現狀就是娛樂至死,充斥着大量商業片,看過就看過了,不會在心裏留下多少震撼,不會引人深思。電影中焦三爺得轉身離去,其實也暗喻了傳統文化的離去吧,這個社會太浮躁了,我也太浮躁了,往往看不清內心,忘記如何思考。

就我自身經歷而言,剛有記憶的時候,誰家辦白事都會請響器班來,家庭條件好點的會請兩臺(兩班人),那時候男女老少吃完晚飯就擠着去看,也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表演的就成了那種歌舞團了,唱着俗透的流行歌曲,搔首弄姿,演着內容很低俗的小品和二人轉,更有甚者,主家加錢還會有脫衣舞表演,當然這些內容家長是不許女孩兒們看的。但那些吹響器的還是不可少的,他們的作用變成了儀式性地演奏,吹嗩吶的人再也不是匠人了,《百鳥朝鳳》也是給錢就吹的,真的成了那就話說的,“剃頭的,唱戲的,嗚哩哇啦送葬的”,讓人不高看。

人啊,還是要有所堅守,文化還是要有人傳承。

走出電影院,看到有一個樂隊在唱歌,突然明白了靡靡之音是什麼意思,覺得刺耳。

故事是發生在陝西,最近我看了很多發生在那八百里秦川的故事。說不定哪天我揹着行李就去了。

  《百鳥朝鳳》電影觀後感【3】

電影《百鳥朝鳳》說的是傳統手藝吹嗩吶傳承的故事,今天看完,寫寫感想。

1,這是一部註定不賣座的電影,它缺少了吸引眼球的噱頭,缺少激情碰撞的場景,一個電影院一天就安排一兩個場次,它,可能不適合在電影院中用銀幕表達,在燈光下捧着紙書細品應該是它更合適的欣賞形式。

2,一個擁有嗩吶匠夢想但無法實現的父親,把嗩吶匠的夢全寄託在了孩子身上,這段讓我莫名想起來前幾天看過的《無聲告白》這本書,只不過遊天鳴比莉迪亞幸運而已。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能走上自己喜歡的人生道路,希望所有的父母真是按照孩子的特點去助力他們的人生。

3,焦三爺的德藝雙馨、師孃的勤勉慈善皆令我欽佩。一對老實樸素又有傲骨的鄉下老人,有自己的生活準則和標準,以德品人,以德律己。嗩吶匠,在別人眼中只是一段可有可無的背景音樂,而在他們眼中,那是一生的驕傲和守候,值得用鮮血乃至生命去捍衛。這,可能就是我們這個時代最最缺乏的匠人精神吧。還好,他們有了遊天鳴去傳承這份精神。

4,洋樂隊慢慢搶了嗩吶班的飯碗,大家舉步維艱。從坐太師椅到沒了拜師禮,再到另謀生路打工斷指的、打工肺癆的,在悲情背後其實是一個普世性的沉重問題:傳統的如何與時俱進?何爲時,如何進?時,就是時代的車輪帶動的大勢,代表着生產力的進步,代表着思想的進步,代表着生活習慣的變化。隨着信息的流動越來越順暢,任何行業任何角色都被引入了競爭,今天是洋樂隊,明天就是錄音機,後天就是在線音樂,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那麼如何進呢?有時候,有些老物件就會慢慢沉澱在歷史長河裏吧,這就是事實,因爲它生長的土壤已經變了(紅白喜事的形式已經徹底變化了)。如果說轉機,那就是用這份“德”,守住這份“藝”,換塊土壤(非物質文化遺產也好,民俗民樂也罷)再去慢慢發芽吧。

5,總體而言,這是洗滌內心的一部片子,當我們習慣在喧鬧的街市中大步急奔,當我們習慣在快餐式和碎片式文化中汲取信息,偶爾停下來,想想爲什麼也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