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楊絳《我們仨》優秀讀後感

楊絳《我們仨》優秀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9W 次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後,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於自己的讀書感悟,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後感了。你想知道讀後感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楊絳《我們仨》優秀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楊絳《我們仨》優秀讀後感

  楊絳《我們仨》優秀讀後感1

1997年和1998年對於楊先生來說是很殘忍的時間。一生相知相扶相濡以沫的伴侶,唯一的女兒都相繼離去,楊先生晚年之情景非常人所能體會。“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在人生的伴侶離去四年後,92歲高齡的楊先生接過女兒的筆,用心記敘了他們仨這63年的風風雨雨,點點滴滴,就是《我們仨》。

通讀一遍之後,我真的無法想象楊先生是抱着什麼樣的心態完成了這部震撼人心的作品。他以獨特的寫法,以感人的文字記述了坎坷的歷程和他們仨相依爲命的一生。

他們仨的足跡跨越半個地球。無論暴風驟雨,他們相濡以沫,始終站在一起,美好的家庭是他們避風的港灣。自從1998年錢鍾書先生逝世後,楊先生從此獨伴青燈,她那難以言表的親情和憂傷彌散在字裏行間,令我爲之動容。

但若你想從內容上看到絲毫悲觀的文字,那你要失望了,書中絲毫沒有傷痛欲絕的詩句,而是處處洋溢着思念的。他們雖然陰陽相隔,真情卻從不被阻斷。她通過這部書,用文字向天上的親人無聲的傾訴着時他們的懷念。

家的意義,在她的書中被賦予了深刻的含義:決不會因爲生命的消失而改變。

我們甚至可以想象:在孤燈下,一位頭髮花白的老人,手拿顫動的筆,一字一句,傷心欲絕。彷彿遠去的人才剛剛遠去,垮了的往事就在昨夜。在他掛滿淚珠的臉上卻帶着舒心的微笑,她在想些什麼呢?

我們且撇下情感背景部分,文章分三部分和三個附錄部。詳細介紹了他們在一起的63年,尤其是在國外錢媛的降生經歷。

文章第一部分是以楊先生的一個夢境拉開帷幕。這不是一個普通的夢,而是一個老人的夢,一個長達萬年的夢。

從第二部分七記敘了他們仨開始分開的情景。說實話,第一遍,我真的沒讀懂楊先生到底寫了什麼。她以一種獨特的手筆-夢境,幻化了一種飄渺的感覺。錢媛那時還在嗎?我揣着這個問題又深讀了一遍,似乎還是不大明白,爲什麼作者夢境中錢媛已經去世,錢先生也已病入膏肓了,事實上錢媛還活着。這是真的夢嗎?爲什麼天天都做這個夢呢?這真是奇怪!這也是我惟一不明白楊先生的地方。

到了第三部分時,已只剩下楊老一個人了,夫女接連脫離了這個家,連楊先生自己也說,我現在就好比日暮途窮的羈旅倦容:顧望徘徊,能不感嘆,人生如夢,如夢幻泡影?大概這就是她要繼女兒之後完成《我們仨》的原因吧,一個人閒暇時間難免會胡思亂想的,而將回憶與讀者分享或許快樂會增一點,也許痛苦會減一點。

我真的非常羨慕他們這個樸素的家,住着一屋子與世無爭的人。他們沒有太多的奢望,只求能夠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共同解決困難。然而這個小小的要求命運卻不願滿足他們,“往者不可留,逝者不可追”活下來的人要比去世的人痛苦千倍。可又怎樣,命運就是如此捉弄人。俗話說,“好人不長命,禍害遺千年。”果然如此啊!

現在,楊先生將他們曾經共同的歲月重溫一遍,再享受一下親情存在的感覺。回憶往事,那深藏內心的痛苦又再一次被掀開,我想她應該是含着眼淚完成的吧。特別是寫到錢鍾書先生在小舟上的生活,那冥冥之中無盡的思念,折磨了我們好久好久。而我似乎跟着作者在他們的驛道上走了一回,楊先生的心境,恐怕只有這句“夢魂以逐漫漫紫,身骨終拼寸寸灰”只以寫照。

書中的錢媛是個乖巧聰慧的孩子,更是個孝順的女兒。她和父親更勝密友,兩人默契絕對可得100分,“格物致和”更是他們一直贊同的理論。我真的很佩服她對病魔抗戰到底的勇氣,吃苦耐勞的敬業精神,敢說敢做的幹勁以及對父母的孝順。與她相比,我真的還差的遠呢。就連她去世前不久,還不放心她媽媽的一日三餐,特地寫信教媽媽做簡單飯菜。事實上,當時的她自己已經無法進食了,可贊她生命垂危之際還想着媽媽。這份深厚的母女情恐怕現在少有,連我也不禁慚愧:我又爲媽媽做了些什麼什麼呢?如果有那麼一天,我會像錢圓一樣付出嗎?

她儘管忍受着疾病和治療的折磨,還想利用自己躺在牀上無所事事的時間,把過去和父母在一起的快樂時光,寫下來留爲紀念。於是,她拖着微弱的身體開始寫《我們仨》。但是不久醫院報病危,她便放下了筆,而這本書也只到3個內容清單,就無法再寫下去了。所以最後只好由母親楊先生來完成了。

而楊先生的文字也很具感染力,我隨時能“親身”體驗到他們三人的天倫之樂和未泯童心。他們的善良正直以及對生命、家的感情,使我深受啓發,獲益匪淺。

所有的悲歡離合,在作者那裏是一種自然,在讀者那裏卻經常潸然淚下。書中最後誰:“我清醒地看到以前當作‘我們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棧而已,家在哪裏我不知道,我還在尋覓歸途。”原來沒有親人的家庭只是一間空蕩蕩的`客棧罷了,沒有絲毫溫暖可言。這時候僅剩的一人活下來需要多大的勇氣啊!

懷着潸潸的眼淚終於讀完了着本書,無法訴說的愛,無人可說的情。在心裏埋藏很久,很久……家的感情絕不會隨時間而漸變,沖淡。

  楊絳《我們仨》優秀讀後感2

《我們仨》是我在逛街的時候,在一家書店偶遇的,黃綠色的封面,簡單地以一幅家庭合影開封面,下書“我們仨”。是楊絳先生的筆跡,很少從現象書中感覺“墨香”的存在,這本書便有,很多的親筆信,字跡並不是可以上書簡的那種,然而,尋常的家信卻洋溢着濃郁的親情與愛,將我們薰醉。一開始就知道這本書是令人心傷的,楊先生將太多的情感注入其中,教我們這些外人也不得不將自己的感情投放。

20xx年出版的《我們仨》,也許並不能說是楊絳最好的作品,但絕對是最感人併發人深省的一本書。《我們仨》帶給我的感受的複雜的,讀到傷心處,我會落淚;讀到開心處,我會歡笑;讀到離別時,我會心酸;讀到家常處,我則會認同。讓我感受到了親情的偉大和震撼,也讓我體會到了一本好書的魅力。我想,也許正是因爲它的樸實無華,方纔顯出情感的真摯動人;也正是因爲它的真摯動人,才吸引了包括我在內的這麼多人的爭相傳閱吧!

親情,似乎永遠都能勾起人的心絃。它不需要過多的渲染,普通的平常言語便能表達出親情的溫馨和持久。一位90多歲的老人對家人的追憶,更能讓人爲之動容。錢鍾書先生一家三口日常時的相扶相幫和患難時的不離不棄,在楊絳老人的筆下一一展現開來。我隨她喜,隨她悲,隨她一路陷入對親人的思念。我敬佩他們三人的治學嚴謹;悲傷他們的坎坷人生;欣慰他們的患難於共;羨慕他們的融融親情;也心痛他們的相繼逝世。一個國學大師,一個翻譯名家,一個著名學者,耀眼的頭銜並沒有讓他們失去常人的親情。幾十年來,他們相濡以沫,讀書爲樂,不去理世俗的嘈雜,不去計較個人的得失,生活在他們自我設定的祥和的世界裏,不幸乎,大幸也!

書分三部,第一、二部記述了一個夢,或許是人到老年的一些精神狀態。夢中的情境讀來令人歷歷在目,就連一些生活中的瑣事細節都清清楚楚。即讓人感受到楊女士對這個社會的恐懼和懷疑,也感知到她對家庭的珍惜和信任。一家人在古驛道上的相聚與失散,正是一個家庭真實的寫照。女兒圓圓去世了,錢鍾書走了,相親相愛的三口之家只留下了這位老人,她說:“三里河的家,已經不復是家,只是我的客棧了”。

書的第三部,只看名字就叫人心酸,“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記述了楊女士和錢鍾書結婚後的一些生活內容,從1935年婚後同去英國牛津求學,到1998年錢鍾書去世,其間女兒也在1997年因病去世,從一個家庭的組建到結束。楊女士在書中說“現在,只剩下了我一個人。我清醒的看到以前當作“我們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棧而已。家在哪裏,我不知道。我還在尋覓歸途。”

在懷念往日的生活,楊先生的筆觸總是平緩的,溫暖而洋溢着幸福的味道,像秋天的落葉林,像冬日禮拜天陽臺上曬到的陽光,那樣柔和而問心,“我們仨”不止一次用平凡打動我,彷彿我也成了他們家空氣中的塵埃,跟隨他們在流轉的年歲中浮動。

誰都看得出,這是一部用心寫就的書。平實,自然,以感情帶動文字,溫婉平實的文字中,蘊涵着深邃和厚重,所寫的雖然都是日常的枝節,卻處處顯出濃郁的人情味,以及真正的知識分子所特有的那股朗朗清氣。

誰都看得出,這是一個幸福的家庭。正是這個家庭的幸福讓我感動並且在感動之餘引發我的思索。她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家庭在中國最混亂的幾十年間的風雨歷程,一家人怎樣的相濡以沫,怎樣的相親相愛。她不僅告訴了我們幸福在那裏,還告訴了我們怎樣才能得到幸福。因爲正是楊絳,讓我深深的領悟到,幸福其實是一種能力。幸福是一種不太確定的東西,因爲它只是一種感覺,一種只有你自己才能感覺體驗的東西。別人說你是幸福的,那是別人的看法,幸不幸福只有你自己才知道,而最關鍵的一點是,你有能力感知幸福嗎?而這一點正是我們現代人正在逐步缺失的。看看楊絳錢鍾書的風風雨雨吧,但是不論在怎樣的逆境中、不論在遭受着怎樣的苦難,這永遠都是一個幸福的家庭,因爲“我們仨在一起”,這就是幸福的能力,它不是物質的,而是精神的。這個家庭具備在任何環境下感知幸福的能力,所以,她們永遠都是幸福的。

石康說“這個家庭爲我們提供了一種生活方式,爲社會提供了一種文化,一種生活趣味,一種追求”。我認同這一點,這是楊絳女士用她一生的行動告訴我們的,但願我們能夠真正領悟到這一點,讓自己真正擁有這種能力,從而獲得自己真正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