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楊絳我們仨的讀後感範文(通用25篇)

楊絳我們仨的讀後感範文(通用2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3W 次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後感吧。你想知道讀後感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楊絳我們仨的讀後感範文(通用2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楊絳我們仨的讀後感範文(通用25篇)

  楊絳我們仨的讀後感 篇1

在那之前,我並未重視親情;在那之後,我領悟到親情的暖。《我們仨》——觸動着我心底最柔軟的地方。

最引深思的——第二部。詳細地描寫着一個長達萬里的夢,一個歷歷如真的夢境。古驛道上,“我”每天來來往往,去看鍾書,夢到阿圓。地勢時起時伏的驛道、道兩旁古老的老楊柳,見證着“我”連接起鍾書、阿圓,聯繫一個家的每一個日日夜夜。虛幻中透着現實,再看又變爲虛幻。瞬間離別,日久漸離,哪個更難受?楊絳把三人分離幻化成一個虛構境,細細寫着三人每天的變化,寫着日漸分離的每天。我在她的文字中感受到一家溫情,卻也透着悲涼;“我們仨失散了”,那一天天的變化,實在讓人心疼與悲傷。我深思。我從沒想過親人分離,也沒受過那種悲傷,以致於對親情的漠視和與父母交流的排斥。應該好好看重和珍惜了,幾千年中華傳承着的——親情。

最感觸的——第三部。寫了“我”與鍾書相識、相知、一起留學、同甘共苦和最後的離散。字字句句,每一個標點,都透露着一種家庭的溫情。當今社會,一家三口很多,但又有幾家能過得像他們家一樣和諧又有趣呢?他們倆去英國牛津求學,每天充實地讀書、散步“探險”,同甜同苦,倒也充滿生活情趣,過得有滋有味。對女兒錢瑗的疼愛也通過文字傳遞出來,父女情深,讓人生羨。“三反”“反右”“雙反”“上山下鄉”“文革”,解放後一件一件苦難接連起來,卻使他們仨更加團結,更加相親。“碰到困難,鍾書總和我一同承當,困難就不復困難;還有個阿瑗相伴相助,不論什麼苦澀艱辛的事,都能變得甜潤。我們稍有一點快樂,也會變得非常快樂。所以我們仨是不尋常的遇合。”他們仨一生坎坷,卻親情如涓,長留永念。反觀現在的家庭、現在的親情,大多數不是因爲手機和網絡淡漠了親情,就是因一點艱苦、一些瑣事便爭吵起來。我們應該好好反思,改觀。

親情自古以來便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而如今大部分人似乎都忘卻了,把親情貶至第二、甚至第三位。在《我們仨》閱讀旅途中,那深埋着的親情竟被楊絳敘述的溫情中喚起了。早該被喚起的。如今,我們應該把滲透到血液中的親情與實際生活相融,好好地孝敬父母,珍愛親情,讓家成爲我們溫暖的港灣,只有小家的溫暖才能匯成大家的和諧,讓和諧擰成一股暖流,灑遍祖國的大江南北。

書看完後,又待思考結束。我鬆開手,放下手機,又拋卻網絡;我慢慢踱到客廳。柔和的燈光下,父母似比前幾日又蒼老了一些。我過去坐在他們之間,一同聊天,一同歡笑。那一刻,親情的柔軟便從心底溢出來,潺潺流於我們仨之間,又重流回心間。那一刻,我真實地感受到,親情——世界上最柔軟的感情。

“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一家幾口終有散時。可在散前,請好好珍惜那親情如涓,讓親情長留永念,一家和諧。

  楊絳我們仨的讀後感 篇2

《我們仨》是我在逛街的時候,在一家書店偶遇的,黃綠色的封面,簡單地以一幅家庭合影開封面,下書“我們仨”。是楊絳先生的筆跡,很少從現象書中感覺“墨香”的存在,這本書便有,很多的親筆信,字跡並不是可以上書簡的那種,然而,尋常的家信卻洋溢着濃郁的親情與愛,將我們薰醉。一開始就知道這本書是令人心傷的,楊先生將太多的情感注入其中,教我們這些外人也不得不將自己的感情投放。

2003年出版的《我們仨》,也許並不能說是楊絳最好的作品,但絕對是最感人併發人深省的一本書。《我們仨》帶給我的感受的複雜的,讀到傷心處,我會落淚;讀到開心處,我會歡笑;讀到離別時,我會心酸;讀到家常處,我則會認同。讓我感受到了親情的偉大和震撼,也讓我體會到了一本好書的魅力。我想,也許正是因爲它的樸實無華,方纔顯出情感的真摯動人;也正是因爲它的真摯動人,才吸引了包括我在內的這麼多人的爭相傳閱吧!親情,似乎永遠都能勾起人的心絃。

它不需要過多的渲染,普通的平常言語便能表達出親情的溫馨和持久。一位90多歲的老人對家人的追憶,更能讓人爲之動容。錢鍾書先生一家三口日常時的相扶相幫和患難時的不離不棄,在楊絳老人的筆下一一展現開來。我隨她喜,隨她悲,隨她一路陷入對親人的思念。我敬佩他們三人的治學嚴謹;悲傷他們的坎坷人生;欣慰他們的患難於共;羨慕他們的融融親情;也心痛他們的相繼逝世。一個國學大師,一個翻譯名家,一個著名學者,耀眼的頭銜並沒有讓他們失去常人的親情。幾十年來,他們相濡以沫,讀書爲樂,不去理世俗的嘈雜,不去計較個人的得失,生活在他們自我設定的祥和的世界裏,不幸乎,大幸也!

  楊絳我們仨的讀後感 篇3

讀楊絳的《我們仨》,真的是一種享受,到今天爲止,我讀了三遍,我是個平凡的人,我只想看他們的平凡而又不平凡的生活,而對於他們的生離死別我真的不忍心看,如果不是這本書我真的要忘了錢老和他女兒圓圓離開我們已很久了。錢仲書夫婦的低調和博學讓我衷情,而錢老的幽默和楊老的平和更是讓人生敬,一本書反反覆覆看了幾遍,可是我卻無法說出我的感受,他們面對困苦時的平靜,面對榮譽時的低調,爲人處事只求無悔於心,錢老一家人的生活是平凡的,但他們一家人始終是樂觀的,無真是於平凡中顯出不平凡。對中國這個著名的家庭的親情故事,面對他們的溫暖與歡樂,滄桑與憂傷,面對書中簡單而樸白的文字,任何的評價都屬多餘,那種罕見的真情和達觀,在作者那裏是一種淡定自然,在讀者那裏卻常常禁不住潸然淚下。生活在回憶中的楊絳先生,可謂得了漢語的精髓,入了是讓人既心往之,又感慨萬千。

楊絳的文筆真的很優美寧靜,平凡家事國家大事從容而談,面對別人的陷害也看不到一絲的恨,只是泰然處之。而前面兩節,三人走失在古驛道,採用虛實相間的手法,經夢起至夢醒,一家人走散了,而一家人相聚相守相依相助的往事卻給了楊絳先生最好的回憶。從照片上看,楊絳不算漂亮;老年後,發現他們是如此得有夫妻相,般配,簡單地從楊絳散文中知道,他們家也曾處世交,於是結成親家,不管當時是否以愛情爲基礎,這幾十年的風雨路程,他們相濡以沫,愛情是個什麼東西,終將被習慣於依靠代替,爲他們的幸福所折服,不管經歷了多少的苦。

錢老是名人,而在楊絳先生的眼中只是一個平凡的人,一個丈夫一個父親一個兒子的角色,有幸相攜至老也不枉此生了。好的書每看一次會有不同的感受,讓我對生活有了新的認識,真的要感謝楊絳先生!

祝願楊絳清靜地度過晚年,更祝他們仨再相聚沒有生離也沒有死別。《我們仨》我還會再讀下去,陪伴我一生。

  楊絳我們仨的讀後感 篇4

對於看書,我是個重口味的人,書架上大多是世界名著。然而,當這次要求我在《圍城》和《我們仨》中做出選擇時,我卻決定換換口味。

如果說文筆辛辣的《圍城》可以稱得上是川系菜,那麼平淡真摯的《我們仨》就能當做粵菜來品味。

瑣碎的小事,零零散散地撒在生活的每個角落。十分驚歎楊先生的記憶力,居然在幾十年後,還保留着過去的記憶。每個細節,都會在不經意間與我產生共鳴。然後在細讀第一部時,我才猛然想起,老人總能記得從前的事。上天賦予了老人如此驚人的記憶力,是爲了給予他們憧憬,還是爲了讓他們反覆地痛苦和後悔呢?真的好佩服楊絳,因爲她,始終是那麼的淡定,彷如早已把什麼都看透看淡,卻仍然惦記着塵世。冥冥之中讓我在清明時節品讀楊絳,僅僅就這麼訴說着再普通不過的事,還是會不禁想起故人,潸然淚下。

寢園裏熙熙攘攘,我和父母來到長憩樓看望我的外公。忽然,母親擡起頭望了望天花板說:“這頂是不是最近老漏水?”清掃員十分驚訝地說:“你怎麼知道的?三月份雨水較多,屋頂會滲水。”“我前陣子夢見爸爸了,他告訴我屋頂滲水了,不大舒服。”母親擦着外公的像,忍着嗚咽,淡淡地說着。一時間,我哭了。原以爲自己早已釋懷,以爲這次可以微笑着來看望外公,可還是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只是任由淚水肆意流淌,流過臉頰,掉在地上。心裏想的還是十年前的畫面:喜歡喝酒的他,喜歡練書法的他,喜歡給我講《古文觀止》的他,喜歡偷偷塞給我花生酥的他,喜歡抱着無線電睡覺的他,喜歡在大熱天頭頂溼毛巾的他,喜歡戴鴨舌帽的他,喜歡聽評彈的他,喜歡旅行的他,喜歡桃紅色的他,即使病在牀上還囑咐母親要好好教育我的他……你離開後的第一個暑假,我爲了習慣獨自一人,安靜地畫着畫,可心裏卻還是空蕩蕩的。怎麼會忘記,怎麼可能忘記?音容猶在,是的,原來外公從來就沒有離開過我們,真的,從來都沒有。

拭去淚水,我告訴自己:總有一天,我也可以像楊絳那樣堅強、淡然地懷念故人,懷念從前。

  楊絳我們仨的讀後感 篇5

“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這一句平實的話語,卻讓我真切地感受到了那份厚重的愛與刻骨銘心的思念。現代科技方便了我們的生活,但現代科技環繞中的我們,還能找到那份平淡但卻深刻地情感嗎?電話、互聯網讓我們的溝通隨時隨地沒有障礙,但人與人的內心之間卻有了越來越厚的屏障。當我們到互聯網的虛擬空間裏去尋求心理的安慰時,我們是不是忽略了身邊平淡但卻真實的情感呢?當電話、短信讓我們能夠便捷地傳達心意的時候,我們是少了“雲中誰寄錦書來”的苦苦追問,但同時,我們是不是也少了“才下眉頭,卻上心頭”的身後情感呢?

當飛機、高速列車讓我們能毫無阻隔地飛越千山萬水,多遠的距離都不成爲距離的時候,我們的心靈距離也隨之拉近了嗎?我們不再有“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爲探看”的苦苦煎熬,但同時,我們還有那份“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的銘心的思念嗎?

現代人都在追求轟轟烈烈,想要轟轟烈烈的事業,轟轟烈烈的愛情,卻忽視了平淡中的美麗。我們以爲自己有理想、有追求,每天在滾滾紅塵中爲了生計和所謂的理想而奔波忙碌,但又有幾個人真正仔細地思考過自己內心深處真正想要的是什麼。我們抱怨工作不夠順利,戀人不夠浪漫,家人不夠體貼,朋友不夠理解,我們抱怨生活太枯燥乏味,但我們有沒有在生活的點點滴滴中去尋找樂趣、體會樂趣呢?生活原本就是平淡的,但在這平淡中,只要我們用心去體會,還是可以去享受其中的樂趣的,就像歌中唱到的“曾經在幽幽暗暗反反覆覆中追問,才知道平平淡淡從從容容纔是真”。

  楊絳我們仨的讀後感 篇6

婚姻是一座圍城,城外的人想進去,城裏的人想出來”相信很多人對《圍城》還記憶猶新,相信很多人都知道錢鍾書和楊絳這對伉儷情深的佳人,相信很多人都看過楊絳暮年的經典著作《我們仨》,相信很多人閱讀時都會如我一般溼潤了眼眶……

《我們仨》用敘述的方式講着一家三口快樂而簡單的生活,用最樸實的話語給我們講着故事。故事從一個走失的夢境開篇,寫着古道驛站的離別,寫到最後一家三口天人永隔,真正的走失了。講述了錢鍾書晚年一千多天的住院就醫期間楊絳在身邊陪伴的點滴,講述了女兒離世後一位母親錐心的痛,講述了楊絳晚年期間一個人對丈夫和女兒的思念。

錢鍾書、楊絳這對夫妻是一對愛國的文化人,從來都是淡薄名利,他們的女兒圓○出生在英國確毅然放棄了英國國籍,跟隨父母回國生活,看似大義凌然的一家人在《我們仨》這本書中確沒有任何的豪言壯語。它呈現給我們的只是一個簡單的三口之家,夫妻的愛情,父女、母女的親情,以及“家人”走失後的種種掛念。

《我們仨》的初稿並非出自楊降,而是圓o,附錄中不少圓o的手稿,然而我想,最後成書多半也是妻子想在書中與自己的丈夫和女兒再次團聚,所以她在書中寫到“剩下的這個我,再也找不到他們了。我只能把我們一同生活的歲月,重溫一遍,和他們再聚聚”

我們必須感謝楊絳先生在自己92歲時帶給我們這樣一部作品,我們還應該感謝《我們仨》,讓我們看了之後更加覺得平凡生活的幸福和可貴,我們更應該感謝讓我們在他們的故事裏看見自己的影子。

  楊絳我們仨的讀後感 篇7

在沒有品讀這本書前對於錢鍾書先生的印象僅僅停留在他的才與傲,“人謂我狂,不知我實狷。”在讀過《我們仨》後才發現錢先生的溫柔與家的另一面......

正如其他世界上許多美好的東西一樣,我們從不會吝嗇美好的語言去形容“家”,譬如港灣,家在楊絳先生看來:家就是我們仨,我們仨就是家。不因爲時間,地點,而改變書中的內容說不上連續,讓人感到沒有特意着色某些事,大多是碎片化的,很平常的但卻讓你感到溫暖的生活瑣事。楊絳先生的生活是樂觀的,因爲生活不可能盡如小說一般,那樣豐富多彩,但對他們來說生活中總能找到樂趣,通過書中的描述種種溫暖染盡讀者心間。生活無趣,生命有趣便夠了。

但家不盡然是溫暖的,相失於古棧,一步一步,楊絳先生別過家人,只留下她一人,讓人感到十分難過。“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碎琉璃脆。現在,只剩下了我一人。我清晰的看着曾經作爲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棧而已。家在哪裏,我不知道,我還在尋覓歸途。”讀過這本書我才知道,即便是多麼有才學的人也是過着一日三餐,柴米油鹽的普通生活,但是面對生活他們的態度則與我們不同,面對什麼困難都能以平常心去面對,專心對待生活。墨水染上了,洗掉便是。生活很難,跨過便是。“我和誰都不爭,和誰爭我都不屑,我的雙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準備走了。”楊絳先生引用這句話詮釋了自己的平靜,從容和淡然。既然逝者不可留,往事不可追,那麼就從容面對未來吧,畢竟未來纔是屬於自己的。

  楊絳我們仨的讀後感 篇8

一本拖了很久纔看的書,一本前後看了差不多一個月的書。開篇即是三人走散,讀來頓覺悲涼。我一直覺得有趣的人要活的久一點,即便事實並非總是如此,所以當看到錢先生和錢媛相繼離世,便跟着楊先生一起心痛。當然,我所感知的痛不及楊先生萬分之一。

不帶感情色彩地說,這本書記錄的不過是楊先生一家幾十年來發生的大事小事。但是字裏行間的濃濃愛意是當今愛情小說所難以望其項背的。特別是楊先生說:“阿媛是我生平傑作。”以前聽我媽寶貝我時還覺得肉麻,但看到楊先生特別認真動情地寶貝錢媛,並且例舉出阿媛傑出的事蹟,我突然理解了我媽。這麼認真的誇女兒的楊先生,真是可愛極了。

其實楊先生一家都非常有趣,從前便知道錢先生調皮用墨筆給楊先生和錢媛畫花臉的故事。大多數時候楊先生是比較端莊的,只有爺倆特別沒正經,從兒時的玩鬧被錢先生的姐姐“大的揍一頓,小的也揍一頓”,到長大後趁着楊先生不注意就不疊被子不收拾屋子,被發現了只好像個孩子一樣嘀咕一聲“被發現了”趕緊去整理房間。大約是他們都是鼎鼎有名的學者,生活中的這些調皮的點滴,讓他們有一種“反差萌”。這大約是我最近愛讀名人傳記的一個原因吧。

“大都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書中讀得這種痛失所愛的心情,一方面感慨也一方面懂得珍惜眼前。不要等到失去才明白身邊的親人朋友都是“易碎物品”,要“輕拿輕放”。世間有很多“我們仨”,但願所有的“我們仨”都能像楊先生一家一樣有趣地、和諧地、開心地過完一生。

以上。

  楊絳我們仨的讀後感 篇9

文學做了上百上千年,做的不過一件事,愛恨別離。

錢鍾書一家人在古棧道上相遇,也在古棧道上相失。三個人或緊緊蜷在船上,或孱弱躺在病牀,或蹣跚走在路上,靈魂卻倚靠在一起。南柯一夢,如同星河般縹緲,但也似山峯般堅定。詩書,庖廚,分離,相聚...生活是這個家庭做了一生的夢,落在層巒聳翠中。一種堅韌把他們纏繞在一起,所以即使面對時光的流逝,疾病的侵擾,仍然“稍有一點快樂,也會變得非常快樂”,這堅韌似金絲銀縷,把他們郁郁青青的歲月編成了一場盛世。

錢鍾書和楊絳可謂是偉人了,他們的一生稱之爲盛世,原因卻並不在於此。因爲縱然聲名遠揚,但面對生死,人還是人,還是滄海一粟。漫說人生一百年,生命有限,而愛不朽。楊絳先生曾說“因有兩人陪伴,可相依爲命”,他們進入彼此的生命,相互依靠,奮力前行。愛情的熱烈與衝動,已經交織成溫柔綿長的親情。錢鍾書在前面慢慢地走,楊絳一程一程送,儘量多聚聚,這樣的小夢被拉成萬里長夢,纔是他們的盛世。

天地曾不能以一瞬,我們煢煢孑立,一邊看着這樣那樣的夢,一邊不自知地墜入自己的夢中。我們讚頌他人的盛世,殊不知自己也早已踏上了征程。

年少春衫薄,青雲之志不墜,不是我們的堅韌嗎?風雪滿道,盼故人早晚上高臺,是我們相互的扶持啊。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感情卻是可以延續的。其實我們和身邊的人早已被那樣堅韌的絲線纏繞在一起了,所以纔敢有移山填海,志氣如斯的堅定,而且也會有烏鴉反哺,羔羊跪乳的私情,還有所恃知己,肝膽相照的友誼。一步步探索而來的,這些是我們自己的盛世啊。

“縱使文章驚海內,紙上蒼生而已”,《我們仨》是楊絳晚年的一個盛世回首,而腳下的路纔是我們現在要去奔赴的。

  楊絳我們仨的讀後感 篇10

《我們仨》是楊絳在晚年寫成的一篇記敘性散文,樸實無華,讀起來沒有隔閡,沒有距離,而這也是我喜歡這本書的原因。

文章用簡短的篇幅敘述了作者六十多年的漫漫人生。書中字句平淡,細細品味,卻是滿滿的美好。其中,最耐人尋味的莫過於這本書的附言了。家的意義在楊絳先生的徐徐傾訴中得到了盡情的闡釋。我甚至覺得,這本書不看附言,其後的文字有如一盤散沙。

附言只是講了楊絳和女兒之間對錢鍾書出行的種種看法,爲什麼如此簡單的語言有如此大的力量呢?我想,這也許就是親情的力量。“這個世界並不缺少愛,只是缺少發現愛的眼睛。”這句話不錯,我們身邊有許多愛去等着去發現,考試時失利,父母的一句鼓勵的話語,大雨中,堅守在校門口的身影,哪怕只是一頓早餐,這何嘗不是親情的體現呢?不要說我站在制高點評論,我承認我也有所偏頗,因爲我也只是一個普通人,但是,最深最濃的親情,不需要任何驚天動地的舉動,只需要一個發現它的眼睛。我們最缺少的,正是發現它的眼睛。沒有一個發現它的眼睛,那跟俏眉做給瞎子看有什麼區別?

“我們仨其實是最平凡不過的……我們這個家,很樸素;我們三個人,很單純。我們與世無爭,與人無爭,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做各自力所能及的事情。”你也來讀一讀吧,讓人世間多一雙發現愛的眼睛。無論你是什麼人,誰都需要這樣的一雙眼睛,因爲只有你發現了愛,你才能感受到愛,才能爲這個世界創造更多的愛,無論什麼形式。

親情,一個簡單的詞,卻有着治癒一切傷痛的力量,沒人知道它爲什麼有如此力量,但它確實有。所以,去感受親情吧。

  楊絳我們仨的讀後感 篇11

這是一個家庭幾十年平淡無奇,相聚相失的經歷。在我重新觀看《我們仨》後,你初一的感覺全然不同,一不明白的是,現在已經清晰,從初一的看不懂到初三看到楊絳所表現的對家的眷顧。

這本書介紹了楊絳,錢鍾書,錢媛三個人的故事。本書分爲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楊絳老年時的一個夢境,講述了楊絳與錢鍾書在夢境中的談話。第二部分則寫了楊絳他們一家人在人生最後階段相依爲命的深刻情感,回憶了丈夫。女兒先後去世的過程。第三部分寫的則是楊絳與錢鍾書在牛津大學相遇,相知,相愛的故事。

這本書以虛實相生的手法所寫,以實筆寫生,虛筆寫死在內容上,夢境與現實交錯,看起來讓人難以瞭解,需要讀者區別夢與現實。在文中也有許多象徵手法,這些事物往往都象徵的每一樣東西或精神,如楊絳在文中所寫的寒流和禿柳,他們在文中象徵的是死別與永別,還有文中出現多次古驛道,他所象徵的是人生旅途的終結,也代表着黃泉路。要讀懂這本書,需要讀者用心去看在文中古驛道中所提到的規則,不能說,這代表了楊絳想告訴人們,給家人一點私人空間,他們也有自己的隱私,不要追根求源,家人之間要互相尊重理解。

這本書原來也並不是這樣,我們仨原來計劃是丈夫錢鍾書寫一部分,楊絳寫一部分,他們的女兒錢瑗寫一部分,可這一家人前後,化爲一堆塵土,只留下了楊絳一人,最後他懷着對家人的思念寫下了如今的《我們仨》,這本書也從原來的開心變成了如今孕育無限思念,讀完這本書,楊絳奶奶所想體現的是我們要好好愛護自己的家,好好愛護自己的父母。

我也明白了,無論發生什麼,不管經歷了什麼,家總是你人生記憶中最美好的。

  楊絳我們仨的讀後感 篇12

倒一杯清茶,開始讀這本書

楊絳先生從在英國和錢先生開始回憶起,一個家兩個人,慢慢磨合着生活,好在兩個人合得來,有着相同的愛好,後來有了女兒錢媛,三個人互相在塵世裏攙扶着過活。

生活不易,那些濃墨重彩的歲月在楊絳先生筆下也能晃晃悠悠地過去了,沒有細緻入微的寫實,也沒有刻意誇大的艱苦歲月,寥寥幾筆,勾勒事情的大致面貌,少了許多驚心動魄,多了些質樸平淡,我沒有那個年代,也沒辦法體會到生活的艱辛,從細枝末節也能體會到當時的生活,只是覺得他們在一起就是件頂幸福的事情。

音樂,書籍,天真總是我們渴求的東西。無論經歷了怎樣的動亂,他們三個人總在學習,在讀書,像毛姆說的那樣,把書籍當做避難所,在兵荒馬亂的日子也能讓心守一處安寧。在看到最後附錄錢媛寫給父母親的信時我看到她畫的大頭像,在我看來幼稚的筆跡,像小孩子一樣,在信裏和媽媽講一些細枝末節的小事,我覺得很是觸動,六十幾歲一如孩童,難能可貴。

物質生活發展的速度早已超過我們的精神財富的積累速度,難免看到一些匪夷所思的現象,就像狄更斯說的,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經歷幾件不好的事情就開始懷疑人生,由於幾個評論開始拒絕相信人心,這是我自己的寫照。現在想來,着實可笑,就像我沒有到過遠方,就不相信會有天堂。

這本書文筆說不上多好,更像是偶然碰到的老婦人給你在一個悠閒的午後和你一起飲茶時絮絮叨叨地給你講的家事,裏面關於家的記憶裏總是讓人溫情四溢,明明質樸平淡,但讀到最後一句“世間好物不堅勞,彩雲易逝琉璃脆”就溼了眼眶。

  楊絳我們仨的讀後感 篇13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真情在平凡瑣碎的生活中如此偉大,生命在病痛折磨和生離死別時刻,即使那些卑微的幸福,也無法持久,平淡樸素的文字一次次催人淚下,讓人痛徹心扉。我們仨人就此失散了,就這麼輕易地失散了。“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現在,只剩下了我一人。家在哪裏,我不知道。我還在尋覓歸途。既然如此,我們又何必忍受此岸的種種折磨?

“人世間不會有小說或童話故事那樣的結局,‘從此,他們永遠快快活活地一起過日子。’人間沒有單純的快樂。快樂總夾帶着煩惱和憂慮。”“人間也沒有永遠。我們一生坎坷,暮年纔有了一個可以安頓的居處。但老病相催,我們在人生道路上已走到盡頭了。”這些平實的話之所以擊中心靈,因爲這也是我們自己掙不脫的宿命的寫照,向死而生,唯有珍惜當下,珍惜眼前人。

我們都是平凡的人,都希望有個人能懂我們的脆弱和逞強,能知道我們的溫柔和倔強還願陪伴我們度過餘生。我更佩服那些把平常瑣碎活出生命韻味的人。看透生活卻仍舊熱愛生活,知世故而不世故。

百歲之際,楊絳寫道:“我們曾如此渴望命運的波瀾,到最後才發現:人生最曼妙的風景,竟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我們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認可,到最後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係。”告誡自己要努力工作,多讀書,保持平和,追求平淡,嚮往平靜,拒絕平庸,希望有朝一日我可以領會這些話一二,足矣。

這是一本讓人看了心疼的書,

這是一本軟化硬心腸的書,

這是可愛的一家三口,

這是一曲平凡生活的讚歌。

願你們仨在天堂重聚,相親相愛,永遠不再失散。

  楊絳我們仨的讀後感 篇14

再次讀完《我們仨》這本書,跟第一次相比,心裏受到的震撼很大很大,溫暖,滄桑,兩個不相關的詞語可以形容在一個家庭身上,似乎尋尋覓覓着,最後,卻獨留楊先生一人。

《我們倆老了》,《我們仨失散了》,《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三部曲是作者楊絳先生將三人共同生活的歲月又重溫,重新走了一遍,寫的是分別,團聚,是半個多世界的心照不宣,彼此扶持,是幾十年載的溫暖相依,肩並着肩。

1997年,女兒錢瑗去世,1998年,錢鍾書先生離去。這次,一家人不是失散在古驛道,而是徹徹底底的陰陽兩隔,就像楊絳先生所說的:"我一個人懷念着我們仨”,老人懷念着女兒圓圓,懷念着丈夫鍾書,懷念着這個不平凡的三人家庭,同時,又治癒着自己。

"我們這個家,很樸素,我們三個人,很單純,我們與世無求,與人無爭,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

兩遍的閱讀,每一次都眼含熱淚,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碎琉璃脆。我們無法超越死神所規定的時間,但我們可以在彼此相守的時間裏,熱愛着對方,圓圓不僅是他們的女兒,更像是他們的朋友,三人組成的家庭境界,真的很灑脫。

楊絳先生回憶着這對他們意義非凡的歲月,她明白,人世間,終究不是童話,都會有那麼幾次痛心疾首卻又無法改變的離別,她在那回憶着那幾十年中緩解心上的疼痛,她在那回憶着幾十年中緩衝着受到的傷害,她,釋然了。

一個尋尋覓覓的萬里長夢,一個單純溫馨的學者家庭,相守相助,相聚相失,呈現給我的是那時期獨有的情懷,彷彿楊先生坐在我的面前,笑着對我說,"但儘管這麼說,我卻覺得我活得很充實,也很有意思,因爲有我們仨。”

  楊絳我們仨的讀後感 篇15

這是講述一個尋尋覓覓萬里長的夢;一個單純、溫暖的學長家庭;三個人從相守、相助、相聚、相失的經歷。

全書分爲三部分。第一部分,楊絳用夢境的形式講述了最後幾年中一家三口相依爲命的情感體驗。第二部分,女兒與丈夫先後病重去世,作者在書中以夢幻的形式表現了這段深重的情感經歷。第三部分,記錄了自1935年伉儷二人赴英國留學,並在牛津喜得愛女,直至1998年女兒與錢先生相繼逝世,這個家庭鮮爲人知的坎坷歷程。即使艱難的日子裏,在楊絳先生的筆下生活還是那麼從容不迫,能深刻感受到她在面對艱難生活時的力量。無論什麼時候看這本書,對生活還是人生都有很積極向上的作用,絲毫沒有誇大。這是一本常讀常新的書,文字平淡無奇,敘述的事平淡無奇,偏偏卻讓讀的人感到溫情暖心,不講大道理,卻啓發了讀者該如何解決現實生活中家庭成員之間的相處之道。楊絳先生說;“人世間不會有小說或童話故事那樣的結局從此,他們永遠快快活活地一起子。”但“我們仨”告訴我們幸福來自全身心的熱愛生活,來自書香的陪伴,來自對生命的虔誠。

《我們仨》這本書幾年前曾經看過,這本書隱藏着一種在孤獨享受幸福,在幸福感受溫暖。雖然書中有很多情節,讓人感到很孤獨。但當你細細品味文字裏的故事,你會發現這本書裏的故事更多的是溫暖和幸福。

楊絳先生說;“能在平凡的生活裏,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是人生的幸福。”也許我也是幸福的!雖然命運束縛了我的行動自由,但讓我擁有比同齡人更多時間來做自己喜歡的事。與文字相伴,與書香相伴這就是幸福。

  楊絳我們仨的讀後感 篇16

我第一次讀我們三個人的故事是在一個冬天的下午,之後的每一天,我都會在那個時候讀幾頁,在寒冷的陽光下,或者在一次悠閒的談話中,或者在緊張的放鬆中,快樂的時光總是由許多這樣的時刻組成的。人生是一次穿越花海的旅行,這本書出版於2003年,也就是楊江先生旅行的最後一年。

“我們仨”的前奏工作的第一部分爲“我做了一個英里長的夢”開始了。第二部分寫“紅樓夢”,楊絳先生的方式來描述與“我們仨”過去的幾年時間裏的實際情況。本文是最經常提到的古驛道和柳樹,她每天都要走在路上,似乎總是古柳樹枯死,吸引到,但不是任何活力。她日復一日地重複這條路,有時路上丟了,已經出現了焦慮和害怕,但不要放棄,永不丟失。當我讀到這篇文章部分,崛起已經是淚眼婆娑,眼鏡都開始了幾件眼淚。在以後的歲月裏,楊絳先生已經失去了她的女兒和她的丈夫,在這個痛苦章的結尾成爲一片枯葉,三里河在她家登陸,但它是不在家,客棧。第三部分重點介紹了楊絳的家庭生活瑣事。一個常見的普通書生家庭,我們與遠花的幫助,共同提高。

許是我們經歷了長達到了一箇中國世紀的飄飄落落,楊絳的文字工作充滿了一種古典的韻味,十分自然恬淡,卻富有文化張力。那些技術規範在框架中的方塊字,彷彿可以組成一場場網絡電影,擁有更加柔和的燈光和輕緩的配樂。錢鍾書曾爲楊絳作詩追憶自己初次進行見面:“頡眼容光憶見初,薔薇新瓣浸醍醐。不知靧洗兒時面,曾取紅花與雪無?”飽含深情,相濡以沫。生活中的小事在楊絳的筆下開了花,三個人發展像是他們一家人又像是好哥們,這樣的家庭關係大概是企業所有人學習都要爲了懷念的。

做一個揮之不去的夢想,回顧生活千里。

  楊絳我們仨的讀後感 篇17

《我們仨》是92歲高齡的楊絳先生寫的一部回憶錄,主要講述了一個三口之家溫馨的生活。

書中分爲三部,第一部以夢來開頭,第二部寫到一家三口失散,文字腔調悽美,是楊絳先生用以懷念先後離她而去的女兒錢媛和丈夫錢鍾書。用夢境的形式來哀悼兩位親人,表現出了楊絳先生失去至親的悲痛。

第三部,作者用平淡樸實的語言描繪出一個家庭的日常生活,從兩口之家,變成三口之家。點點滴滴的生活細節,都表現這個家庭的和睦溫馨。三口之家均爲當代學者,錢鍾書和楊絳近從青年到中年,到老年仍然筆耕不輟,堅持讀書寫字和教書育人,對自己要求很高。錢鍾書是一個在學術上智商很高,卻不是很通人情世故,而生活還有些低能,卻一直堅持給妻子做早餐的習慣,對妻子和女兒其實很體貼。

而作爲兩位偉大學者的女兒,錢媛從小雖然體弱,但是生活很樂觀。她很孝順,從小就乖巧懂事,始終是父母的安慰和驕傲。作爲北師大的教授,她忍着病痛,堅守在工作崗位上,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他們一家都是不求名份不求富貴,他們擁有最溫馨的家庭生活也忍受過最艱難的社會壓力,他們只是有着學術上的鑽研和追求,甚至還略帶呆板之氣。但他們好像總是可以在平淡的生活中找出趣來,比如夫妻經常飯後遛彎兒是“探險”,而彼此分享所見所聞又稱“石子”。他們一個人要扮演多個角色,爸爸在學術上是老師是巨人,在生活中卻和女兒是兄弟甚至只是弟弟。媽媽總要把房間打掃得乾乾淨淨把毛巾折得有棱有角,可還是會半夜怕鬼怕的要死,只有女兒在纔敢走夜路。而女兒長大了,會照顧媽媽,像姐姐;會陪媽媽,像妹妹;會管媽媽,像媽媽的媽媽。

  楊絳我們仨的讀後感 篇18

是因爲自己老了吧,總覺得自己和家人分散了,這是一個萬里長夢……

這本書很好,很深,必須要仔細研讀才行。

這本書的作者是楊絳,這時她大概在1981寫的,文中的我們仨指錢鍾書,錢媛,寫了我們仨在一起的時光,作者在寫的文章時已經有一些年邁,自然,年長的人總會做夢,作者夢見自己與親人失散的情景,一想到我們仨失散了,也就十分難過,十分不捨,不知如何纔好,作者文章每一句很樸素,文學味兒特濃,想在讀小詩,字裏行間都寫出了我們仨關係密切,形影不離,相依相隨,但又突然分離,這使文章形成了一種對比,更能體現出作者在夢中的恐懼和無助……

這本書舉例了我們仨在一起的時光,有喜有悲,但大多都是歡喜更多,女兒成了大學教授,笑談父女相,倆夫妻互相理髮等等。但也就是這樣,作者纔會更加害怕分離。

作者擔憂自己與家人失散,害怕再也見不到他們的面,這雖然只是一場夢,但更能體現出作者自己已經老了,作者與丈夫都已經老了。

文中多處用到環境描寫,主要背景十分陰暗,而這時年邁的自己突然與自己唯一的親人失散了,再使作者進入這樣陰森的環境,便會無比恐懼,無比害怕。《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中,雖然文章很短,但起到了序的作用,在文中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做的夢和鍾書的解釋更讓我害怕。

這使我想到了我的奶奶,隨着年紀越來越大,每天晚上半夜總會驚醒幾次,有機會總會和我們在一起,可是因爲工作,爸爸媽媽一直都不在家,奶奶也就一直跟我在一起,其實我也都知道。

也許,也就是這種恐懼分散,害怕離別的'心吧。

不願分散,不願離開。

現在的我們還多陪陪老人們吧,別讓他們爲了自己,操碎了心。

  楊絳我們仨的讀後感 篇19

讀楊絳先生的作品,細細讀來,似乎是與其促膝談心,老人用她平緩的筆觸向我們展示的,是一家三口樂觀向上的精神態度,平和溫馨的家庭氛圍。它不僅生動地將一家三口平日裏工作,讀書,生活的場景表現出來,還將自己的人生價值觀巧妙地融入書中,更將自己對家人的愛意委婉地在書中表現。

誰都看得出,這是一個智慧而和諧的家庭。正是這個家庭的溫馨讓我感動,並且在感動之餘引發我的深思。三口之家均爲當代學者,錢老和楊先生從青年到中年再到老年,仍然堅持讀書寫字和教書育人。在那個時局動盪的亂世中,她們忍受過最艱難的社會壓力,始終堅持在學術上的鑽研和追求,文革時期風雨攜手,同喜悅共患難,身隔兩世,心繫一身。

最欣賞他們那種淡泊名利的心態,在他們心裏只有自己鍾愛的文學和自己珍惜的家庭,錢老的一句話道出了他們對生活的態度:"有名氣就是多些不相識的人"。他們只希望有幾個知己,不求名利,這是何等的境界!

我們這個家,很樸素;我們三個人,很單純。我們與世無求,與人無爭,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楊絳先生的這段話正入我心,她們是一個平凡而又不平凡的組合。她們一家是學術界的名人,但他們始終低調做人,高調做事。面對壓力不低頭,面對榮譽不炫耀。錢老儒雅而幽默,而在楊絳先生的眼中只是一個平凡的人,一個丈夫一個父親一個兒子的角色;楊老睿智而平和,她用自己獨特的魅力吸引了衆多文學愛好者,她的一生是平凡而偉大的,而在錢老眼裏,她是一個賢妻良母;女兒樂觀、孝順、懂事,她遺傳父母的精髓,擁有過目不忘的本領,始終是父母的安慰和驕傲。她吸取二老的精華,憑藉自己的實力在北師大教授的崗位上貢獻自己的一生。

  楊絳我們仨的讀後感 篇20

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我們仨》,一個尋尋覓覓的萬里長夢,一個單純溫馨的學者家庭,相守相助,相聚相失。

這是一個尋尋覓覓的萬里長夢,一個關於一個單純溫馨的學者之家,相守相助,相聚相失的感人故事。在這個炎炎夏日,它似一抹清風,多麼得清新亮麗,吹散走躁熱,帶來別緻的溫暖,伴隨着我度過整整一個暑期。

這是關乎於親情、回憶、思念的敘事,有個再平凡不過的主題——我們仨。

然而,正是如此簡單的三個字,卻蘊含了多少的感情色彩。一個不多,一個也不少,就是仨個,是緊緊連在一起的一個小團體,似乎他們所說的每句話語前都會加上“我們仨……”這像是他們彼此間的自豪。

直到有這麼一個夢,在一個不知是什麼地方,太陽已經落山,黃昏薄暮,楊絳竟走丟了,她着急地喊着錢鍾書的名字,聲音在空空的曠野中,蔓延開來,可卻沒有絲毫的迴應,她慌了,從夢中驚醒,向先生錢鍾書細細描述,可他卻只淡淡地安慰道:那是老人的夢,他也常做。讓楊絳不驚感嘆:他們老了。

歲月是無情的,割不開,斷不了。它是佳釀的最好催化劑。兩位攜手走來的老人,無論是一個眼眸,一抹微笑,彼此都已經瞭然於心。

在這麼一個令人尊敬的學者之家裏,女兒圓圓是異常活躍的,她是他們的女兒,可有時卻不似,彷彿一位跨越了年齡的好朋友,仨人都只是不大不小的朋友罷了。可是,當他們各自開始工作,卻又是互不相擾,尊重着彼此。這樣一個家庭,是讓人羨慕的,它讓人溫暖、感動。

在三聯書店出版的《我們仨》上,無論是他們的照片、詩歌、信件……都是那麼的真摯和感動,細細地翻過一頁頁,心中似乎已被填滿了。

楊絳說:“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家人已離去,親情,過往的點點滴滴卻是被真切地記錄下來,記錄在心中,記錄在《我們仨》

  楊絳我們仨的讀後感 篇21

我們仨看完了,我是個讀書很慢的人,要一個字一個的默唸出來,還要理解下整段是什麼意思。這本書是在每天下班回家的路上看完的,配合着思家念兒的心境。

起初關注這本書,是因爲作者,楊絳先生,在電視看到楊絳先生的介紹,不知道爲什麼要叫一位老婦人叫作先生,原來對於很有才學的女人,也是可以叫做先生的。

這是一個家的瑣碎故事,沒有跌宕起伏的劇情,沒有扣人心絃的情節,可以說不是故事,就是日常的敘述。

正因爲這樣,格外的吸引我,從一個窺探他人生活的好奇心開始,到與自身的比照,再到對老,對離開,對分離的設想。

不要說那樣的文化底蘊深厚的家庭,與我們有多麼觸不可及的距離,一樣的過日子。愛是一樣的,文人的表達方式,不一定是遙遠的。

對於家,對於孩子,對於丈夫,聚與散,在讀書的時候,是有代入感的。

讀書的間隙,會想一下,我們老了……我們仨散了…會是什麼樣,不敢想象,多想一下,心都會顫抖。

簡單的訴說比修飾過的詞藻,更容易走進人的心裏。我是一個很容易被打動的人,他們仨散了的時候,送走六十歲女兒走了的那場夢,三十歲的我,不敢想象,當我的孩子是個老人的時候…不敢想…地鐵上的我,淚流不止…

我是個極其惜命的人,恨不得自己是個千年老妖,可當我讀完這本書後,彷彿輕鬆了點,如果是我獨自思念我們仨在一起的日子,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撐的住,應該沒有撐下去的力量了吧。想到這,回到現實,當發抖的心平靜下來,無比的珍惜現在。

錢先生和楊女士和阿園,典型的書香之家,沒有人逼着孩子讀書學習,只是父母的習慣,影響了阿園,成爲一名做學問的人。所以讀書學習,在他們家,就想我們一日三餐一樣。所以,要想讓孩子成爲什麼樣的人,作爲父母,要先成爲這樣的人。努力成爲肯爲孩子改變的父母。

  楊絳我們仨的讀後感 篇22

我們仨手挽着手踏過那萬里長夢,我們仨肩並肩越過那凜冽寒風,而如今我一個人在暖陽裏,迎着清風雨露,思念過往的天空。

《我們仨》這本書飽含的是沉甸甸的暖意,書寫的是平淡生活中如涓涓細流般的愛。它是暖,是愛,它深深打動着我,似水流年飛逝而去,但是經過時間淘洗過的真誠力量,卻如黃鐘大呂般震撼我的心靈,久久不消。

合上書本,錢老夫婦和女兒平凡的日常生活躍然眼前,——出國期間,和妻子一起“逃會”,細心照顧生產後的妻子,和女兒圓圓“沒大沒小”的“打鬧”……整本書裏沒有動人心魄的故事,沒有跌宕起伏的情節,從每天的一日三餐,衣食住行,到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平淡瑣屑的林林總總,在我們看來不值得一提,卻是三人平淡中的真情,尋常中的幸福。從兩個人的甜蜜到三個人的溫馨,一路扶持、一路相守,苦也釀成了樂,悲也釀成了喜。這應該就是生活的真諦吧!

我想到了自己的生活,每天早起父親爲我準備早餐那忙碌的身影,深夜苦讀母親那一杯溫熱香甜的牛奶,長久以來都被我遺忘、忽略,也許,看多了長江黃河那樣的壯觀美景,聽多了令人熱血沸騰的英雄故事,我的內心深處總潛藏着一股英雄情結,幻想着有不一樣的人生,不曾想這平靜中的純真美麗竟如小石子一樣在我的心田泛起了陣陣漣漪,聽風看雨可以是幸福,喝茶賞花可以是溫馨。

在歲月的長河裏彼此凝望,互相守護,倚在時間的角落裏一同慢慢地老去,也是一件悅事,只可惜“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空悲切,女兒,丈夫先後離她而去,徒留自己在世間獨飲相思的毒酒。我能聽到作者楊絳在深夜裏的隱隱啜泣,我能看到作者楊絳文字背後的悽婉,我能摸出她溫熱心臟背後的悲愴。

一如作者所說“我們三人就此失散了。就這麼輕易地失散了。”我們仨,已不再是我們仨,但還是我們仨,我們仨已融成了一生,融入了時光中,即便是散落在宇宙無垠的廣袤中,我們也能第一眼望見對方,這便是我們仨。

  楊絳我們仨的讀後感 篇23

這些日子,讀了《我們仨》這本書,雖未感觸深刻,卻也深受感動。

在《我們仨》這本書中,楊絳女士敘述了她和錢鍾書先生以及獨女錢璦(圓圓)三個人的家庭生活,讓我真實地感受到了一個高級知識分子家庭單純和與世無爭以及濃濃的親情。

這本書分爲三個部分,分別是我們倆老了,我們仨走散了,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這本書中的每一個文字都是飽含深情,在敘述着他們平淡而又不平凡的生活。兩位一輩子鑽研文學,淡泊名利,生活也不易。先是在外求學,後參加工作,任由別人安排,二老卻毫無怨言,默默無聞。他們不求名分,不求富貴,他們只想擁有最溫馨的家庭。萬般苦難的生活也不會壓垮他們,他們有的只是學術上的追求和鑽研。就這樣,他們走過了普通卻又不平凡的63年。

圓圓的出生,給父母帶來了許多快樂。父女倆是“哥們”,互相打鬧玩笑,一起“對付”媽媽;父母關心女兒,女兒也懂事,自覺不讓父母操心,對爸爸和媽媽像是貼身的小棉襖,關懷備至,體貼有加。重病期間還不忘叮囑媽媽要注意身體和飲食,也不忘給爸爸寄賀年卡。

書中有兩句說得很好:人世間不會有小說或童話故事那樣的結局;“從此,他們永遠快快活活地一起過幸福的生活”人間沒有單純的快樂。快樂總夾帶煩惱和憂慮。另一句是:我們曾如此渴望命運的波瀾,到最後才發現,人生最曼妙的風景,竟是內心的淡定與自在。我們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認可,到最後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與別人毫無相關。楊絳女士經歷的太多太多了,所以面對錢鍾書先生和女兒錢璦相繼離她而去,讓她感受到悲歡離合,這一生也不就如此。

從書中讓我明白了,不管怎麼樣,都不要去抱怨,要一直努力自信。人生中總會遇到不開心的事情,會被別人誤解,會被別人嘲笑,那又如何,過好自己的日子,照樣生活最美,陽光最燦爛。

  楊絳我們仨的讀後感 篇24

我們與世無爭與人無爭,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題記

家是什麼?有家人的地方纔叫家。最近我讀了一本書,楊絳寫的《我們仨》。這本書是楊絳對他們仨一家三口相助相守、相聚相失的頻頻回顧。作者雖然並非告訴我們什麼深刻的道理,而是用樸素的語言、淺淺的文字傳遞着深沉的情感。一茶一飯,一言一語,都是作者回憶的片段。

八年抗戰,一家人彼此肩並肩地攜手走過。鬧饑荒時,彼此相濡以沫,縱使飢腸轆轆也心滿意足。文革期間,錢鍾書夫婦被送去勞教,家中無一人倖免都被捲入文革的漩渦。但是憑藉着對於未來的希望,他們仨共同熬過了難忘的十年,互相攙扶,互相鼓勵!

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熬過了抗戰和文革,命運卻難以捉摸,錢鍾書和錢媛因病而先於楊絳去世。曾經溫暖的家便不復存在了,僅剩作者一人,懷念他們仨。有家人的地方叫家,沒有家人的房間只能叫客棧。

楊絳對於“古驛道”有一段詳細的描繪。“古驛道東西走向,煙霧迷離,雜樹叢生,客棧在路的南側,路的北側是水道。兩側長滿了柳樹,遠處的蒼松翠柏依稀可見,飄零着的是不知道誰家的幾處墳墓。”女兒錢媛領着楊絳先生走上了古驛道,初上古驛道,是楊絳先生萬里長夢的開始。

那個萬里長夢,那個像泡影卻醒不來的長夢古驛道,便是對作者有特殊的意義。每讀到它我都能感到作者的懷念與悲痛,這就是爲什麼彷彿人生對楊絳來說只是驛道,而除開我們仨,其他人都只是生命中的一個匆匆過客罷了!

失散了,離去了,就不會有人與作者的命運交織,就不會有人真正走進作者的心中了。

何其有幸我有一個幸福的家庭,父母和弟弟,我們四個每天的生活不就是“我們仨”中生活場景的重現嗎?珍惜與家人在一起的時間吧,人生就像驛道,我和家人一起在走的驛道!

  楊絳我們仨的讀後感 篇25

楊絳先生的《我們仨》我讀了兩遍。第一遍是兩年前,在書店裏,站在書架旁邊,從頭到尾速讀完成。這本不到200頁的書(其中還包括五十來頁的附頁照片)對我這樣一個讀書很快的人來說,算是很輕鬆的事。當時爲什麼沒馬上掏錢買書?可能是還看到更好看的書了。

前些日子總算還是惦記着這本書,終將買回了家。第二遍是從這個週末開始重讀,今天早上邊做早餐邊讀完,一字一句,認真地讀。離上次的速讀有一段時間,但楊先生並不華麗的詞章表句仍絲絲入扣地牽動我心。

故事內容很簡單:

第一部《我們倆老了》很簡短,就一頁。講了一個夢的故事。我記住了鍾書先生安慰楊老的那句話:那是老人的夢,他也常做。

第二部《我們仨失散了》仍是楊老在講給我們一個“萬里長夢”。夢中她是一名交通員,住在客棧,往返於三地,在病中的鐘書先生和忙碌的女兒阿圓(後來也病重)之間不停地遊走奔忙,卻又無可奈何地看着他們父女倆一點一點地在她眼前消散。直至她實在不想動了,先得到女兒“回自己家裏去了”的消息,然後又看着載着鍾書先生的船變成一葉小舟,“變成了一個小點,看着看着,那小點也不見了”消失在茫茫雲海中……

第三部《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附有很多張他們一家三口的生活照,是那種其樂融融,看了讓人很溫暖的家庭照片。有年輕時,夫妻倆在倫敦和巴黎留學時的合影;也有錢瑗的成長照片、英國留學的紀念照。最喜歡他們父女倆的合影,老先生愛說女兒像他,一樣的有着聰明的頭腦,含蓄的微笑。他們仨各自的工作照,看完也讓人感動。中國知識分子家庭的真實寫照都在這些圖片中定格了。最後兩張老倆口相互理髮的照片,拍得真好。楊先生會用電推子,鍾書先生會用剪刀。我看到這裏,才真正領會了什麼叫做相濡以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