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楊絳我們仨的讀後感

楊絳我們仨的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29W 次

楊絳我們仨的讀後感1

楊絳我們仨的讀後感

《我們仨》是我在逛街的時候,在一家書店偶遇的,黃綠色的封面,簡單地以一幅家庭合影開封面,下書“我們仨”。是楊絳先生的筆跡,很少從現象書中感覺“墨香”的存在,這本書便有,很多的親筆信,字跡並不是可以上書簡的那種,然而,尋常的家信卻洋溢着濃郁的親情與愛,將我們薰醉。一開始就知道這本書是令人心傷的,楊先生將太多的情感注入其中,教我們這些外人也不得不將自己的感情投放。

《我們仨》,也許並不能說是楊絳最好的作品,但絕對是最感人併發人深省的一本書。《我們仨》帶給我的感受的複雜的,讀到傷心處,我會落淚;讀到開心處,我會歡笑;讀到離別時,我會心酸;讀到家常處,我則會認同。讓我感受到了親情的偉大和震撼,也讓我體會到了一本好書的魅力。我想,也許正是因爲它的樸實無華,方纔顯出情感的真摯動人;也正是因爲它的真摯動人,才吸引了包括我在內的這麼多人的爭相傳閱吧!親情,似乎永遠都能勾起人的心絃。它不需要過多的渲染,普通的平常言語便能表達出親情的溫馨和持久。

一位90多歲的老人對家人的追憶,更能讓人爲之動容。錢鍾書先生一家三口日常時的相扶相幫和患難時的不離不棄,在楊絳老人的筆下一一展現開來。我隨她喜,隨她悲,隨她一路陷入對親人的思念。我敬佩他們三人的治學嚴謹;悲傷他們的坎坷人生;欣慰他們的患難於共;羨慕他們的融融親情;也心痛他們的相繼逝世。一個國學大師,一個翻譯名家,一個着名學者,耀眼的頭銜並沒有讓他們失去常人的親情。幾十年來,他們相濡以沫,讀書爲樂,不去理世俗的嘈雜,不去計較個人的得失,生活在他們自我設定的祥和的世界裏,不幸乎,大幸也!

楊絳我們仨的讀後感2

如果不是小米媽媽的推薦,成媽很難想到去讀楊絳的這本《我們仨》,甚至連楊絳是何許人也都不知道。成媽僅用了不到一週的時間讀完此書,很是爲他們一家三口相扶相守所感動,也爲生命即將走到盡頭卻仍工作的態度落淚,爲互愛的一家人失散而悲傷。

楊絳是錢鍾書老先生的愛人,錢鍾書是《圍城》的作者,他們的愛女名錢瑗。此書是楊絳老先生於九十多歲後懷念已逝去的另二位家人作做。書中描述了她們顛沛流離的一生,但卻患難與共,相互理解與支持,同時堅守自己的信仰,沒有抱怨,積極的生活態度。雖然沒有華麗的辭藻描寫一家三人的品質,但字裏行間及一生事蹟卻透露着一種“春蠶到死絲方盡“的高尚品格。

很是爲文末所描寫的一句話感動:人間沒有單純的快樂。快樂總夾帶着煩惱和憂慮。

其實每個人的一生都如此,會歷經大起大落,會歷經生老病死,端看我們用何種態度生活着。用積極的一面看待人生,人生是快樂和幸福的;用消極的一面看待人生,則人生充滿不幸。其實現代社會,我們人人是幸福的,沒有飢餓,沒有戰亂,是和平發展繁榮昌盛的好時機,幾百年才一遇。我們處在這樣的好時代,有什麼不知足的,又怎麼能不用一顆感恩的心去生活。

我心亦然。回想着自己曾經許下的願,爲社會貢獻一些心力,去落後地區資助些生活困難的孩子。但總是爲生活中各種雜事纏繞和困擾,將那些心願拋諸腦後了。等成成大點要去實施了,帶着他去去落後地區,體驗當地的.生活,讓他明白他是幸福快樂的。

看完了《我們仨》,我也學到了很重要的一條,不要抱怨。其實人生中總會遇到合理或者不合理的事情,會被誤解,會被陷害,但沒必要抱怨的。今後我也要摒棄抱怨,用平常心看待得與失。

楊絳我們仨的讀後感3

“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這一句平實的話語,卻讓我真切地感受到了那份厚重的愛與刻骨銘心的思念。現代科技方便了我們的生活,但現代科技環繞中的我們,還能找到那份平淡但卻深刻地情感嗎?電話、互聯網讓我們的溝通隨時隨地沒有障礙,但人與人的內心之間卻有了越來越厚的屏障。當我們到互聯網的虛擬空間裏去尋求心理的安慰時,我們是不是忽略了身邊平淡但卻真實的情感呢?當電話、短信讓我們能夠便捷地傳達心意的時候,我們是少了“雲中誰寄錦書來”的苦苦追問,但同時,我們是不是也少了“才下眉頭,卻上心頭”的身後情感呢?

當飛機、高速列車讓我們能毫無阻隔地飛越千山萬水,多遠的距離都不成爲距離的時候,我們的心靈距離也隨之拉近了嗎?我們不再有“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爲探看”的苦苦煎熬,但同時,我們還有那份“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的銘心的思念嗎?

現代人都在追求轟轟烈烈,想要轟轟烈烈的事業,轟轟烈烈的愛情,卻忽視了平淡中的美麗。我們以爲自己有理想、有追求,每天在滾滾紅塵中爲了生計和所謂的理想而奔波忙碌,但又有幾個人真正仔細地思考過自己內心深處真正想要的是什麼。我們抱怨工作不夠順利,戀人不夠浪漫,家人不夠體貼,朋友不夠理解,我們抱怨生活太枯燥乏味,但我們有沒有在生活的點點滴滴中去尋找樂趣、體會樂趣呢?生活原本就是平淡的,但在這平淡中,只要我們用心去體會,還是可以去享受其中的樂趣的,就像歌中唱到的“曾經在幽幽暗暗反反覆覆中追問,才知道平平淡淡從從容容纔是真”。

楊絳我們仨的讀後感4

“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這一句平實的話語,卻讓我真切地感受到了那份厚重的愛與刻骨銘心的思念。現代科技方便了我們的生活,但現代科技環繞中的我們,還能找到那份平淡但卻深刻地情感嗎?電話、互聯網讓我們的溝通隨時隨地沒有障礙,但人與人的內心之間卻有了越來越厚的屏障。當我們到互聯網的虛擬空間裏去尋求心理的安慰時,我們是不是忽略了身邊平淡但卻真實的情感呢?當電話、短信讓我們能夠便捷地傳達心意的時候,我們是少了“雲中誰寄錦書來”的苦苦追問,但同時,我們是不是也少了“才下眉頭,卻上心頭”的身後情感呢?當飛機、高速列車讓我們能毫無阻隔地飛越千山萬水,多遠的距離都不成爲距離的時候,我們的心靈距離也隨之拉近了嗎?我們不再有“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爲探看”的苦苦煎熬,但同時,我們還有那份“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的銘心的思念嗎?

現代人都在追求轟轟烈烈,想要轟轟烈烈的事業,轟轟烈烈的愛情,卻忽視了平淡中的美麗。我們以爲自己有理想、有追求,每天在滾滾紅塵中爲了生計和所謂的理想而奔波忙碌,但又有幾個人真正仔細地思考過自己內心深處真正想要的是什麼。我們抱怨工作不夠順利,戀人不夠浪漫,家人不夠體貼,朋友不夠理解,我們抱怨生活太枯燥乏味,但我們有沒有在生活的點點滴滴中去尋找樂趣、體會樂趣呢?生活原本就是平淡的,但在這平淡中,只要我們用心去體會,還是可以去享受其中的樂趣的,就像歌中唱到的“曾經在幽幽暗暗反反覆覆中追問,才知道平平淡淡從從容容纔是真”。

楊絳我們仨的讀後感5

《我們仨》是楊絳先生的一本回憶錄,講述了楊絳、錢鍾書和錢瑗一家三口平淡的生活。

文章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以一個夢開頭,第二部分是一個亦真亦假的夢,錢先生生病,圓圓生病,楊絳奔波在老伴和愛女之間,最後圓圓先走了,錢先生也走了,“我們仨”走散了,第三部分是完全真實的故事,講述了錢鍾書和楊絳婚後工作,愛女出生直至錢鍾書和錢瑗相繼離世的人生歷程。

錢鍾書和楊絳婚後到英國留學,後又回國,他們之間相互理解相互支持,他們把平淡的生活當作是“探險“,在”探險“中,交流自己的想法和觀點,沒有主題,看到什麼想到什麼就交流什麼,這是多麼讓人羨慕的夫妻。

愛女圓圓的出生,給家裏帶來了許多的快樂,圓圓雖然從小體弱多病,但是生活很樂觀,喜歡“格物致知“的觀察事物,是父母的小棉襖,重病期間,都不忘叮囑媽媽注意身體和飲食,也不忘給爸爸寄卡片。我彷彿看到了這個其樂融融的家裏,處處有歡聲笑語,有趣味。

“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一句平實的話語,卻真真的感受到了那份沉重的愛和刻骨銘心的思念。現在的人們都太忙碌了,不斷的追求想要的,卻忽視了平淡的美麗。我們有理想,有追求,不停的奔波忙碌,抱怨生活中工作中的不滿意,卻沒有認認真真的體會身邊人帶來的快樂和樂趣。

楊絳我們仨的讀後感6

讀楊絳的《我們仨》,真的是一種享受,到今天爲止,我讀了三遍,我是個平凡的人,我只想看他們的平凡而又不平凡的生活,而對於他們的生離死別我真的不忍心看,如果不是這本書我真的要忘了錢老和他女兒圓圓離開我們已很久了。錢仲書夫婦的低調和博學讓我衷情,而錢老的幽默和楊老的平和更是讓人生敬,一本書反反覆覆看了幾遍,可是我卻無法說出我的感受,他們面對困苦時的平靜,面對榮譽時的低調,爲人處事只求無悔於心,錢老一家人的生活是平凡的,但他們一家人始終是樂觀的,無真是於平凡中顯出不平凡。對中國這個著名的家庭的親情故事,面對他們的溫暖與歡樂,滄桑與憂傷,面對書中簡單而樸白的文字,任何的評價都屬多餘,那種罕見的真情和達觀,在作者那裏是一種淡定自然,在讀者那裏卻常常禁不住潸然淚下。生活在回憶中的楊絳先生,可謂得了漢語的精髓,入了是讓人既心往之,又感慨萬千。

楊絳的文筆真的很優美寧靜,平凡家事國家大事從容而談,面對別人的陷害也看不到一絲的恨,只是泰然處之。而前面兩節,三人走失在古驛道,採用虛實相間的手法,經夢起至夢醒,一家人走散了,而一家人相聚相守相依相助的往事卻給了楊絳先生最好的回憶。從照片上看,楊絳不算漂亮;老年後,發現他們是如此得有夫妻相,般配,簡單地從楊絳散文中知道,他們家也曾處世交,於是結成親家,不管當時是否以愛情爲基礎,這幾十年的風雨路程,他們相濡以沫,愛情是個什麼東西,終將被習慣於依靠代替,爲他們的幸福所折服,不管經歷了多少的苦。

錢老是名人,而在楊絳先生的眼中只是一個平凡的人,一個丈夫一個父親一個兒子的角色,有幸相攜至老也不枉此生了。好的書每看一次會有不同的感受,讓我對生活有了新的認識,真的要感謝楊絳先生!

祝願楊絳清靜地度過晚年,更祝他們仨再相聚沒有生離也沒有死別。《我們仨》我還會再讀下去,陪伴我一生。

楊絳我們仨的讀後感7

淡淡然讀完楊先生的《我們仨》,終了也是淡淡然,再女兒錢瑗,丈夫錢鍾書相繼過世的沉痛打擊下,楊先生只用平淡的文字裏記錄着生活裏點滴記憶,也許這是她對逝去的人的最好緬懷方式,也是她在痛苦中得以解脫的唯一途徑吧!

“心上又綻了幾個血泡”這麼一個百歲老人一生又該綻起多少血泡,看着血泡一個個變大,最後噴薄而出,留下的可能纔是痛苦之後的溫情。讓我記起《湯姆叔叔的小屋》裏的一段話“當一種強大的壓力把一個人壓得忍無可忍時,他就會立刻調動他全部體力和意志進行垂死掙扎,企圖掀翻這個重壓,由於這個道理,痛苦達到最高—潮之後,退潮時往往會給人帶來喜悅和勇氣”。這生離死別帶給楊先生的除了深秋的悲涼,還有什麼?

《我們仨》這樣一本紀實文集,輕鬆的展示了一家三口走過的六十幾年歲月。從兩口之家的小甜蜜,到兩人去到牛津,在圖書的海洋裏徜徉,再到小圈圈的降生,成才,總也找不到什麼喧譁的聲音,找不出任何干擾項去打破這片寧靜,老人像是在輕輕的對自己言語,在親人墓前一起回憶那逝去的日子。她不曾想把人生描繪的多麼壯麗,多麼繽紛,卻在不經意間告訴我們,她愛着她的丈夫,女兒,她有着普天之下女人所有的那份熱忱,那份牽掛。然她的不同,除了書本,除了學生,除了家庭,其他的紛紛擾擾均與她絕緣,他的文字裏透出來的盡是黑白底色,年輕時候的含苞待放,大家閨秀,到老年時候的沉着堅毅。在這片田地裏,你何處去尋找市儈氣息?又有什麼比這無聲的坦然更有重量。

了不起的,是她在浪濤滾滾塵世間,瘦弱身軀下投出的堅毅,視野的寬廣,對知識的渴求,對任務的負責,對丈夫的肯定,對女兒的寬容,只在其內心擁有一顆淡然的心,不計名利,不求富貴,書香四溢,如入芷蘭之室!女人當有對生活如此之真誠,又何如收穫不了安然的晚年?

楊絳我們仨的讀後感8

暑假時妹妹將她從學校帶回來的東西一股腦倒在了牀上,像個賣雜貨的,我就躺在這“一堆”的旁邊,隨手拿到了一本書,恰巧是他們暑假必讀課外美文,楊絳先生的《我們仨》。

打開看了看卻愈發上癮,楊絳先生的文字平淡卻包含深情。《我們仨》講述的是一個單純溫馨的學者家庭,幾十年平淡無奇、我們仨相守相助、相聚相失的經歷。全書分爲三部分。第一部分中,楊絳以其一貫的慧心、獨特的筆法,用夢境的形式講述了最後幾年中一家三口相依爲命的情感體驗。第二部分,女兒與丈夫先後病重去世,作者在書中以夢幻的形式表現了這段深重的情感經歷。第三部分,以平實感人的文字記錄了自1935年伉儷二人赴英國留學,並在牛津喜得愛女,直至1998年女兒與錢先生相繼逝世,這個家庭鮮爲人知的坎坷歷程。

楊絳的作品就像她的爲人一樣謙遜樸實。在楊絳的作品中,他們一家確實是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家庭。正如書中所說‘我們仨’其實是最平凡不過的。我們這個家,很樸素;我們三個人,很單純。我們與世無求,與人無爭,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但生活總不如人意,後一部分變成了一個人思念我們仨,一個先後痛失愛女和愛人的老人,在其最後的年月中孤單前行,並終於將這個溫馨又歷經挫折的家庭用樸實的文字展現在我們面前。

全文沒有大起大落,看完又不禁讓人扼腕嘆息。在最真實的情感面前,我們總是會被輕易征服。於我而言,生活中健康、平淡的相處就是難能可貴的幸福。每個人都是匆匆來匆匆去,短短几十年,相遇千人,相識百人,相知數人,相愛一人。珍惜眼下,珍惜相處的日子才能守住心中的小幸福,因爲有的人一旦離去,真真就是後會無期。

楊絳我們仨的讀後感9

《我們仨》這本書,是作者楊絳女士對自己和她的先生錢鍾書(著名的大文豪)、她的女兒阿園,一家三口的回憶錄。這本書講了楊絳他們家幾十年的家庭和生活故事。

全書共分爲三部分:

第一部分名爲《我們倆老了》,只有兩頁,是記錄楊絳和錢鍾書先生晚年和老年生活的。

第二部分《我們仨失散了》寫的是夢境,朦朦朧朧的,我看不太懂,只是感覺很恍惚,很淒涼…我想,是楊絳先生跟着自己的感覺寫的吧。

第三部分《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是本書的重點部分,娓娓訴說的是一個年邁的老婦人,在孩子和老公相繼離世後,一個人孤獨孤苦,思念親人的悲傷感受。

在懷念往日的生活時,楊先生的筆觸總是平緩、溫暖的,像冬日的陽光,平靜而柔和。即使在社會動盪、不公平的歲月裏,楊絳先生的筆下,也只是對生活變化的一種適應。

書中沒有悲痛欲絕的句子,沒有撕心裂肺的呼喊,只是處處流露着對丈夫、對女兒的思念,和悲傷。如今,“我們仨”只剩下楊絳女士形單影隻,活在回憶裏…

幾十年的風風雨雨,楊絳、錢鍾書先生在艱難困苦中,互相扶持。特別是他們的愛女阿圓因病去世後,他們的生活變得更加困頓、悲傷了。

對於《我們仨》,有一點我感覺不太好,就是感覺楊絳女士總是和生活保持一點距離,沉溺在他們仨的世界中。好像除了他們仨以外,這個世界,再沒有能讓她牽掛和溫暖的人。但是我感覺,社會其實一直給楊絳先生很高的評價和讚譽,肯定也有相應的關懷。楊絳先生應該從中感到溫暖,和生趣,而不應該長期只是從往事中尋找親情和慰藉。但,這也許就是知識分子所特有的矜持、拘謹,和狹隘吧,我尊重她。

書中最後說:“我清醒地看到以前當作‘我們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棧而已,家在哪裏,我不知道,我還在尋覓歸途。”是啊,歸途究竟在哪裏?我不知道。我們每一個人,也許都只是過客。

楊絳我們仨的讀後感10

有幸讀到了楊絳先生的《我們仨》,書很短,不敢說感觸深刻,可其中的脈脈溫情,卻也引人思躇良久。

先生的《我們仨》,早在一年前就已拜讀,再次翻開書頁細細品讀,仍是歡喜不已。《我們仨》一書,是在先生92歲時,先後失去女兒和丈夫後所著。書裏遍佈着溫暖的小趣味,從柴米油鹽一餐一飯,到字裏行間書信往來,無不透露着生活的智慧。字裏行間流露出哀而不傷、深厚而誠摯的感情,讓人十分觸動。

先生在書裏詳細描繪了她和丈夫錢鍾書以及女兒錢瑗的家庭故事,印象很深的一個片段便是錢鍾書從遠方回到上海,已經兩歲的小錢瑗不識得自己的爸爸,想趕走爸爸。錢鍾書調侃女兒道:“是我先認識你的媽媽,還是你先認識?”沒想到小錢瑗一本正經得說:“自然我先認識,我一生出來就認識,你是長大了認識的。”記得當時看到這個片段的我,忍不住嗤笑,不愧是一家人,連脾性都大有相似之處。

想起小時候,父親也是從外地打工返家,和媽媽一起去接還在上幼兒園的我。幾年不見,父親還是老樣子,我卻一天天長大,記憶力卻沒有關於父親的任何記憶。我踢踏着步子走在卵石道上,一回頭髮現父親和母親正手拉着手濃情蜜意,不知怎地,頻頻回身去分開他倆的手,死活不讓他倆牽着手,至今仍覺哭笑不得。

先生的文筆樸實卻又華麗,帶着老人特有的不緊不慢的語調,記記錄她這漫長卻有趣的一生,就連在外人看來有些許古板的錢鍾書,在她的筆下也變成了頑皮的少年。寫剪活蝦的那一段,活蝦被先生用剪刀剪的直抽抽,慌慌張張地跑進客廳找錢鍾書,鍾書不緊不慢地說:“不要緊,以後這種事情我來做就好了。”先生大概也和我一樣感受到溫暖了吧。

兒時的我一直寄住在外婆家,外婆的腰不好,常看到外婆在廚房做飯時,累得扶着腰喘氣。外公以前從事木頭行業的,不忍外婆如此受累,某天搬了把凳子坐在庭院裏,一天不吃不喝,對着地上的木材忙碌,做了把高腳的椅子送給外婆。看着外婆臉上洋溢的笑容,我也跟着被甜到憨。所謂的執子之手與子偕老,也大抵如此吧。

王小波說,一輩子很長,要和有趣的人在一起。而楊絳是幸運的,因爲有了錢鍾書的陪伴,所以他們的生活是有趣的。

“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楊先生讓我看到了一個家庭的溫暖與幸福,平凡生活里美好與繁瑣的事情交織,這纔是生活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