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拆掉思維裏的牆》的讀後感大綱

《拆掉思維裏的牆》的讀後感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1W 次

當看完一本著作後,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是時候寫一篇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怎樣寫讀後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拆掉思維裏的牆》的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拆掉思維裏的牆》的讀後感

最初知道古典老師是因爲新東方有一門課程叫古典詞彙,無意中發現,他還寫了這樣一本書。大多數的新東方老師寫的都是關於外語、就業方面的書籍,而古典老師寫了這樣一本集心理學、人生哲學和職業規劃方面的書。百度百科裏對這本書的簡介是“人生開竅手冊”,就讓我們來看看古典老師是怎麼拆掉思維裏的牆,讓人生開竅的。

書中通過對小故事和案例的分析,結合作者的自身感受,剖析出了思維裏的`牆對人的限制。書中引用了《超長思維的力量》中的一個小故事:4分鐘跑一英里。在1954年以前,從沒有人能在4分鐘內跑完一英里。因此,人們認爲在4分鐘內跑完一英里超出了人類的體力極限,是不可能完成的事。1954年5月,班尼斯特在牛津的跑道上突破了這一極限,用3分59。4秒的成績跑完了一英里。在接下來的3年內,又有17名選手打破了這個記錄。爲什麼在1954年,“人類不可能4分鐘跑一英里”的思維模式被徹底的打破了呢?班尼斯特是如何拆掉自己的思維障礙的?首先,他確信在4分鐘內跑一英里是可以做到的。其次,他採用科學的方法看待訓練。在訓練中,當賽跑成績停留在61秒停滯不前時,他能夠意識到自己心智模式的障礙。出去旅行和攀巖,換了個框框,回來後他的成績突破了60秒。所以說,真正限制我們的,是我們思維裏面看不見的牆。有很多事情,人們認爲不可能,卻在一些人身上奇蹟般地發生了。我們應該做的是尋找到內心世界中可以突破的地方去突破,不能突破的去接納。

古典老師對於成功學的看法與市面上成功學書籍所倡導的想法截然不同。他認爲:成功是一個小概率事件。成功學不能學。堅持不一定會成功。書中列舉了:釋迦牟尼放棄王位,堅持了智慧;魯迅棄醫從文,堅持了救國;李開復放棄了法學,堅持做了最好的自己。他們都放棄了不適合自己的東西,達成了自己的目標。堅持不等於成功,堅持只是成功的必要工具之一,放棄也是成功的必要工具。很多成功學著作都說,模仿成功者就能成功。當你開始實踐時,就會發現很多東西是無法模仿的。馬雲老師說過這樣的話:很多時候少聽成功專家講的話。所有的創業者多花點時間學習別人是怎麼失敗的,因爲成功的原因有千千萬萬,失敗的原因就一兩個點。所以我的建議就是少聽成功學講座,真正的成功學是用心感受的。有一天你就是成功者,你講任何話都是對的。

通過這本書,讓我們看到了有些時候人們常常被思維的牆擠在狹小的衚衕裏面,找不到出口。如果這時候我們能夠停下來思考,打破思維的侷限,離開別人設定好的道路,另闢蹊徑,就會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道路,留下自己獨有的痕跡,也算是給後人留下一些啓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