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穆斯林的葬禮》精選讀後感

《穆斯林的葬禮》精選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3W 次

《穆斯林的葬禮》精選讀後感1

用了17個小時讀完了初中一直想讀卻一直沒有去讀的書,看完之後,說實話,這本書裏的角色我並不喜歡,但是書里人物的情感卻是真實打動我的。結局是玉碎月落,註定了這本書就是以悲劇收場。韓子奇與樑君璧、樑冰玉兩姐妹之間的感情糾葛,若韓子奇能順從自己內心,勇敢果斷地爲愛遠走他方,也許後代會是另外一個結局,可是這樣一來卻是違背了做人的道德,還有他應承擔的家庭責任,也許愛的代價太大,註定有情人不能終成眷屬;也許是韓子奇愛的不如冰玉深沉,而選擇了向現實妥協,卻造就了家庭情感的更加支離破碎。另外就是韓新月與楚雁潮的感情,這也許是這本書裏面最美好的愛情,它衝破了教條主義,打破了回漢不能相戀的傳統,可是現實卻很殘酷地奪走了新月的性命,她是不幸的,從小沒有享受過母愛,不到二十歲卻患病而離開了這個世界,同時她又是幸運的,在最美的年華里,遇到了懂她愛他的楚雁潮,他們的感情是壯烈而美好的,“雁歸有時,潮來有汛,唯獨明月不再升起.....”真的是太悲情了。最後就是天星與陳淑彥的感情,這兩個人可能就是書中唯一的好結局了,並不是因爲愛情而結合,只是因爲合適而結婚,但是兩人能相互扶持,平淡地度日,雖然缺少一點浪漫主義的色彩,但可能對於現實來說,這樣的感情更長久,能有更好的結局。

《穆斯林的葬禮》精選讀後感

《穆斯林的葬禮》精選讀後感2

記得初次接觸霍達的這本成名著穆斯林的葬禮,是在二十多年前上中學的時候,那時中午吃飯有個習慣,每天準時收聽中央廣播電臺的長篇小說聯播,上高中時,電臺正熱播這本轟動一時的長篇小說,從此這部長達50多萬字的獨特的長篇小說在我的腦海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記,書中的那些鮮活的呼之欲出的人物,韓新月、楚雁潮、韓子奇、樑君璧、樑冰玉等等,總是盤旋在腦海之中,揮之不去。

上個月去西單的圖書大廈買書,在文學類圖書中竟然發現這本二十多年前就出版的小說,現在還在熱賣。於是當即買了一本。此後又花了將近一個月的時間把這部被冰心稱爲“奇書”的書,從頭到尾,仔仔細細讀了一遍,當讀到韓新月病逝出葬的一段,竟然還是淚流滿面,傷感不已。

穆斯林的葬禮確實是一本好書。這是一部最有生命力的茅盾文學獎經典作品,二十年發行上百萬冊、感動中國幾代讀者。最純潔的夢想、最悽美的一愛一情、最痛楚的命運,這個評價毫不過譽。

我覺得這部書最大的優點是,整部書結構安排的非常巧妙,兩個時空相互穿插,並以“玉”“月”爲每章的標題,交織在一起,在小說的結尾又合二爲一。小說情節緊湊,高超迭起,使讀者看書,如入迷宮,登山光景,佳境不斷,總是能不斷地吸引讀者,不斷地往下讀下去、讀下去。尤其是韓新月的身世之謎,深深地吸引着讀者看下去,去解一開這個謎一團一。此外,異於漢族的回族伊斯蘭穆斯林文化也是小說的'一個亮點。千年古都北京又爲小說展現了一個富於文化底蘊的背景。

霍達爲小說設置了一個清絕的藝術基調。小說中的主人公姓“韓”“樑”“楚”,隱喻了“寒涼、悽楚”。小說中人物的“清、冰、玉”等,也給小說籠上了一層悽清的意境。“韓新月”這個名字,顯得多麼清新美麗,而小說作者爲讀者塑造的韓新月,也是那麼的冰清玉潔,完美無瑕。整部小說文筆清新優美,和茹誌鵑的百合花很像。

據作者自述,穆斯林的葬禮的故事是取決於真一人真事,通過小說可以大概推知小說中隱藏的真實故事。我猜想應該是作者本人熟悉的一個親朋好友,她就是書中“韓新月”的原型,她的父輩也有類似書中的感情糾葛,而這個原型也經歷了類似“韓新月”的忠貞不渝的師生戀情,不幸的是年紀輕輕就患病夭折了。

要說書中的不足,就是通讀全書,還是能明顯地感覺到,作者在描述自己親身經歷過的情景時,常下筆如神,活靈活現,而當描述不熟悉或未經歷的事件時,就顯得有些單薄不夠豐滿。如描述韓子奇與樑冰玉在英國時候的經歷時,細節上就覺得經不起推敲。還有就是有些情節安排的不夠自然,如女僕“姑一媽一”初到韓宅,剛換完衣服,一看見嗷嗷待哺的天星,就母一愛一大發,當着陌生人,解一衣露一乳一喂一奶一,就算姑一媽一是一個鄉下婦女,起碼的羞恥感還是應該有的吧。我覺得書中最失敗的一處描述是韓子奇與樑冰玉在國外生下新月,回國,冰玉與君壁姐妹相見,畢竟姐妹之間血濃於水,冰玉是君壁一手帶大,這裏的感情應該是很深很深的,而書中的樑冰玉從海外歸來,姐妹相見,完全是一副小三見原配的感覺,還口口聲聲喊着“我也有權利生活,有權利一愛一。”難道你一愛一了,就能傷害一愛一你養你如同親生母親的親姐姐,樑冰玉還聲稱“我只知道她是我姐姐,只這一點兒。”還鼓動韓子奇離開苦苦等待了他十年的結髮妻子(她的親姐姐)和兒子,和她遠走他鄉。這是人話嗎?是在國內海外受過最好教育的人說的出來的嗎?如果樑君璧和樑冰玉是完全的陌路人,韓子奇已經不一愛一君璧,那樑冰玉說這話還能理解。所以說這一段書中對於樑冰玉的塑造失敗的。實際上樑冰玉當時的心情是應該是很複雜的,既有對於韓子奇的一愛一,又有對於姐姐的思念愧疚,又有對於家園的依戀懷念等等,但作者並沒有完美地把這種充滿人生無奈的複雜情感表達出來,確實是書中的一個比較大的瑕疵。還有就是小韓子奇初入樑家門,把樑亦清的玉碗打碎,突然決定留下來,也比較突兀。最後就是此書初版時,有韓子奇在臨死前吐露說自己是漢人的孤兒,這一段極具震撼力的描寫,最後在此書再版時,據說霍達迫於回民同胞的壓力而刪改爲韓子奇臨終前的懺悔不尊教規,故事感就差了一些。但是就算完全按照原來初版,寫韓子奇是漢人的孤兒,欺騙了吐羅耶定巴巴和樑家,在小說前也應該不斷地有暗示,才能在臨死前的吐露真言的一刻,不至於讓人覺得太沒有任何思想準備和突兀,讓人吃驚。還有韓子奇回國幾十年與樑君璧分牀,也有點怪,畢竟樑君璧並沒有對比起韓子奇,韓子奇也並沒有拋棄這個爲他生養兒子的結髮妻子。

小說的高超境界是要寫出人生的無奈,而不是簡單化、概念化。

小說也有許多一精一彩的描述,印象最深的是寫北京的春天,乾燥風沙大,花還沒盛開就被風沙中吹殘,生活在北京二十多年,深有感觸,北京春天常常是花剛開沒多久,幾陣風沙就落花滿地了,春天的北京並不令人愉悅。寫韓新月臨終時眼睛突然看不見了,若是沒有親身經歷,是很難寫的如此真實的。寫韓新月大學時候的校園生活和同學情誼,也是活靈活現,肯定也是作者的校園親身經歷爲素材的。尤其是羅秀竹諷刺上海人小氣一段兒,令人噴飯。肯定也是卻有其事。

穆斯林的葬禮這個書名,總讓人覺得應該是一種歷史類圖書,好像是要介紹穆斯林的風俗似得,而以此小說改編的電一影取名月落玉長河就婉約詩意多了,可能也是覺察到了這一點兒。

穆斯林的葬禮是一本奇書,也只有像霍達這樣的出身經歷背景天分才能寫得出來,很難再複製了,也難怪這本書有這麼多喜一愛一者,感動了那麼多讀者。

穆斯林的葬禮值得一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