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數學思維讀後感

數學思維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6W 次

數學思維具有嚴密的邏輯性,我們知道,排中律、同一律、矛盾律和充足理由律,那麼數學思維讀後感怎麼寫?大家不妨來看看小編推送的數學思維讀後感,希望給大家帶來幫助!

數學思維讀後感

  數學思維讀後感一

在新課程改革的今天,我們該做一名什麼樣的小學數學教師?鄭毓信教授在《數學思維與小學數學》一書中提出,讓我們“做一名大氣的小學數學教師”。何爲大氣?讀完此書,想必我們能從中找到些許答案。

此書讀過之後,對數學老師是一次思想的提升,讓我們能夠明白數學的本質是什麼?做爲一名小學數學老師,我們究竟該進行怎樣的教學?我們不能純粹地教會學生一些知識,一些解決問題的技巧,更重要的是關注學生的思維,幫助學生初步地學會數學思維。具體該如何來做呢?文中用三大部分共七章來具體闡述這個問題。

第一部分:走向數學思維

第二部分:概念性數學思維與問題性數學思維

第三部分:從“數學地思維”到“通過數學學會思維”

一、什麼是數學思維

數學思維是一個由數學思維材料、數學思維方法、數學思維方式、數學思維觀念組成的一個立體結構。

二、爲什麼要強調數學思維

學數學,就猶如魚與網:會解一道題,就猶如捕捉到了一條魚;掌握了一種解題方法,就猶如擁有了一張網。所以,“學數學”與“學好數學”的區別就在於你是擁有了一條魚,還是擁有了一張網。學習思維和方法是學生完成學習任務的手段和途徑,在教學過程中要讓“授人以漁”成爲教學中的主旋律,日常教學中,要注重學生數學思維方法的指導訓練,讓學生掌握打開人類知識寶庫的“金鑰匙”。

三、用數學方法論指導數學教學

1.我國思維科學的開拓者錢學森先生認爲,人類思維可以分爲三種:抽象思維、形象直感思維和靈感思維,並建議把形象思維作爲思維科學研究的突破口。所以教學中可經常運用學具、教具,給學生提供充分的觀察和操作機會,讓學生用多種感官去感知事物和現象。通過比較、概括,反映出客觀事物和現象的直觀性的特徵,獲得正確表象,在教具的演示和學具的應用中我還注意多角度、不同方位和多樣性。學生觀察客觀事物和現象越全面、深刻,獲得的表象就越正確、豐富,形象思維水平就越高。教學過程中多將電教手段引入課堂,可變靜爲動,化近爲遠,並以它豐富多彩、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爲學生提供反映思維過程的演示,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心理因素,取得較好的效果。

2.我在學法指導中分開應用了幾個層次,第一層次基本訓練,是指導學生學會比較、歸納知識,形成知識體系。第二層次是提高訓練,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讓學生學會獨立獲得知識的能力,並將新知識納入原有的知識結構,形成解決問題的能力。我在教學中還經常運用學具、教具,給學生提供充分的觀察和操作機會,讓學生用多種感官去感知事物和現象。通過比較、概括,反映出客觀事物和現象的直觀性的'特徵,獲得正確表象。

3.我在教學中特別注重充分發揮已有知識的“例子”作用,引導學生對學習內容類似、學習方法類似、解題技能類似的知識進行對照,憑藉知識方法的共同點,誘導學生舉一反三進行遷移,於同中見異,刻意求新,從而促進學生已有知識的正遷移。我認爲學生只有掌握了學習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才能少走彎路,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提高學習效率;才能從“學”到“學會”到“會學”,獲得終身的學習能力。

  數學思維讀後感二

我曾因無法解答一道數學難題而撓頭嘆息,曾爲數學課上回答不出老師的提問而羞愧苦惱,在嘆息與苦惱中對數學產生了厭倦與恐懼,而與她漸行漸遠。

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我發現了《數學思維樹》這本書。它是由韓博士樸京美用她充滿趣味的數學故事與親切講述,精心編制的。讓我重新發現數學的迷人、可愛之處。

書中,從“生活中的數學”、“藝術中的數學”、“生活中的幾何學”、“東方歷史中的數學”、“西方歷史中的數學”、和“用數學看世界”這六個方面,全面而具體的講述了在人類文明的發展中,和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數學無處不在,只要我們細心,就會發現其中的樂趣。就在書的開頭“恐怖數字11的偶然”一文一下子勾起了我對這本書與數學的濃厚興趣。

文章中的一段話寫道:發生在美國的911恐怖事件與數字11有關說的說法一度增甚爲流行,有趣的是,將這起恐怖事件發生月份和日期的數字9、1、1、相加,恰好與事件發生日期11相同。以爲準,是第254天,其數字2、5、4之和也正好爲11,而恐怖襲擊目標——美國世界貿易中心雙子塔有兩棟110層建築組成,若將110去掉個位數字0則又爲11,且雙子塔樓外型酷似11。怎麼樣,在“世界聞名”的9·11恐怖事件中出現了這麼多得11,是不是很令人大跌眼鏡啊!

這本書使我發現了生活中處處都充滿了數學,懂得了去發現其中的樂趣。更爲重要的是,它改變了我對數學的厭倦與恐懼的心態,不再在嘆息與苦惱中面對數學,並與她的距離一下子拉近了!

最後,我想說:“擁抱數學吧,擁有屬於你自己的數學思維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