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李將軍列傳》的讀後感範文

《李將軍列傳》的讀後感範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1W 次

讀完一本書以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讀後感了。那麼你會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李將軍列傳》的讀後感範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李將軍列傳》的讀後感範文

  《李將軍列傳》的讀後感1

《李將軍列傳》記述了漢代名將李廣的生平事蹟。司馬遷大加讚揚、推崇備至,認爲武藝高超、作戰勇敢、智勇雙全、仁愛士卒、不貪錢財、爲人簡易、號令不煩、德才兼備,不愧爲一代名將。認爲他老實木訥,不善於爲自己宣傳,對一生未能封侯並且最終含冤而死的悲劇命運傾注了深切的同情,也流露出了對權威者的憤慨。讀“李廣難封”,不由得替李廣委屈憤懣。後來知道漢武帝的用人原則是拔賢選能,出類拔萃的人壓不住。李廣若是將帥之材,沒有理由不能封侯。

漢朝廷戰略方針的演變成爲李廣難封的一個重要原因。一是漢文帝不事武功。李廣初出道時,由於爲人勇敢、武藝高強而得到誇獎,但並沒有把他放到重要的地位上去,在文帝來看只是用來陪皇帝遊獵而已,認爲他的時代不會象高祖爭天下的時代,以軍功爲第一;漢代封侯的條件大多因爲軍功,也認爲李廣不具備封侯的條件,所以只是說說而已。二是西漢國防戰略發生重大轉折的關鍵時期。雄才大略的漢武帝登基後,一改漢高祖以來在匈奴和戰問題上的消極防禦國策,對匈奴的侵擾,採取積極反擊的措施,運用騎兵集團縱深突襲的戰法,對匈奴貴族勢力實施殲滅性打擊。在這一重大戰略轉變形勢面前,李廣作爲在對匈奴消極防禦環境下成長起來的將領,無力承擔統率漢軍大規模反擊匈奴的重任,只好眼睜睜地看着以衛青、霍去病爲代表的將領後來居上,建功立業。

封建專制制度對人身和性格自由的遏制與殘殺是李廣悲劇形成的深層原因。漢武帝時代是中國兩千年專制制度的開始,漢武帝所施行的董仲舒的《春秋》公羊之學,及其所提出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實際上是一種“外儒內法”的政策,其基本精神即王霸並用。從董仲舒開始,在宗法關係內部,實行法治,其結果不僅使封建等級制統治和君臣父子關係,滲透着嚴而少恩的法治的精神,法本身也被隨意解釋、濫用而無法可依。李廣的悲劇就在於他處在封建專制制度實行的初期,思想中存在的先秦時代士風、思想、人格的遺留還在起重要作用,身上存在“士爲知己者死”的生活準則,他的那種崇尚個性自由、豪放不羈的思想和生活方式與漢代統治管理者大一統的思想,與逐步完善的專制時代格格不入,所以受到排擠以至由此自剄。

自身的性格缺陷是造成其悲劇的重要的主觀原因。專制集權的漢武帝時代,處理好與上級的關係、與權貴的關係、甚至是與皇上的關係,顯得比其他任何時候都重要,這對於李廣來說是一個相當大的難題。一是不善言辭、個性太強、性情衝動。李廣不但平時少言,關鍵時刻更加無話,不但無話,還有脾氣,又倔又橫,喜歡這樣下屬的上司不會很多。二是胸無城府、沒有政治見解。漢景帝時代,在平定“七國之亂”的戰役中,李廣本應以殺敵奪旗的赫赫戰功得到應有的獎賞,卻因私受樑孝王賞賜的將軍印,而無意間見嫌於景帝,結果不但無功,還埋下了其最終悲劇結局的禍根。李廣的頭腦簡單,從不考慮政治,看不出當政者之間的微妙關係,可以說是胸無城府,沒有政治上的任何見識,在專制制度下,不具備見風使舵的變態性格,縱有千般能耐,不僅於事無補,反會引火燒身,這也是耽誤李廣前程的一部分原因。三是自負其能,不計後果,好憑一時之勇,呈一時之威,如傳中所記李廣因中貴人而射殺匈奴“射鵰者”,以“百騎”而對匈奴千騎,勇敢之外,是否還有蠻幹的成分?四是治軍沒有條理,非大將之才。在治軍上放任自流,不講求以法治軍、嚴格管理也是不爭的事實。具體表現爲,行軍時沒有嚴格的隊列和陣勢,停宿時連必要的警衛都不設置。這種方式違背了治軍的基本原則,把嚴格要求和關心士卒對立起來,無怪乎勞而無功、際遇坎坷了,所以,對他的分析和評價,也應少一點道德上廉價的同情,多一份歷史上冷峻的思考。五是濫殺無辜,報復心重。如他曾因爲損兵太多而又一度被匈奴捉住而被判罪,最終免官成了平民。有一次帶人晚上騎馬外出到了霸陵亭,被霸陵尉攔住,李廣的從人說:“這是過去的李將軍”,霸陵尉喝醉了,不放行,說:“在任的將軍都不能夜行,何況過去的”。沒過多久,匈奴又來了,李廣又當了將軍,指名要霸陵尉同行,到了軍中就把他殺了,顯得太小心眼兒了。

軍功不夠封侯的條件更是根本原因。欲封侯,看軍功。西漢軍功爵制完全量化,按照軍人所獲敵軍首級數量計算,標準十分明晰。漢武帝時期受封侯爵者共計89人,其中將軍爲侯者53人,匈奴及其他少數民族降漢受封者29人,佔全部侯爵的92%,其他因非軍功而爲侯者不過7人。衛青首次出戰,殺敵700,受封關內侯,5次出擊,殺敵5萬餘;霍去病首次出戰,殺敵2000,賜封冠軍侯,4次出擊,殺敵11萬餘;司馬遷十分欣賞李廣,沒記載殺敵數量,只有一種可能:殺敵不多,李廣打了一輩子仗,戰績尚不及700人。

漢匈大戰只有八次,李廣自稱與匈奴大小七十餘戰,應系小規模的遭遇戰,故殺敵數量十分有限。公元前158年冬,蕭關之戰,射殺了一些掉隊或落單的匈奴將兵;公元前144年,上郡之戰,射殺3人,生擒1人;公元前133年,馬邑之謀被匈奴單于識破,無功而返;公元前129年,雁門之戰,葬送1萬軍隊,被俘;公元前123年,漠南之戰,李廣無功;公元前121年,右北平之戰,殺敵4000,4000部隊全軍覆沒;公元前120年,定襄之戰,李廣率四千騎兵大戰匈奴左賢王四萬鐵騎,射殺匈奴好幾名副將;公元前119年,漠北決戰,李廣迷路失期,貽誤戰機。

右北平之戰,李廣率軍殺敵4000,也沒封侯。這就涉及計算軍功的另一個參照標準:除計算殺敵數量外,還需除去自方損失,李廣所部殺敵數與己方損失相當,功過相抵,故“無賞”。作爲漢武帝的.小舅子,衛青漠南、漠北之戰各殺敵1.9萬,但己方損失亦大,故未得封賞。

李廣是深受敬佩、喜歡、同情的悲劇性英雄人物,“挺李者”衆多。

一是司馬遷。司馬遷文筆極佳,傾注了強烈的主觀感情,筆下的人物和事件往往骨立肉滿,讓人印象深刻。毫不掩飾對李廣的欣賞態度,一面突出李廣的優點,一面淡化李廣的缺點,對李廣形象的塑造和宣傳十分成功:在大多數人眼裏,李廣是射箭入石的高手、被俘後巧妙逃脫的智者、遇大敵時鎮定自若的將軍、生活上清廉無私的好官員、工作中愛兵如子的好上司,以至忽略或忘記了李廣幾次神勇表現的背後竟是敗仗,難怪班固曾指司馬遷私修《史記》乃爲泄私憤。

二是文人。後世文人的接力傳誦,從李廣身上找到一個十分有用的標籤――懷才不遇,命途多舛。以開邊尤力的唐代爲最,且不乏重量級人物,如駱賓王、王勃、陳子昂、王昌齡、高適、盧倫、王維、李白、杜甫、岑參、李商隱,讚頌李廣的詩詞名句,不少已是婦孺皆知。在古代中國,以文人爲代表的知識分子是平民百姓的偶像,他們往往引導甚至直接決定着社會輿論和大衆觀點,文人眼中的李廣形象很快流傳開去,植根於社會大衆心中。

三是廣大人民羣衆。李廣身上有三處普通百姓喜歡的地方。一是有真本事,箭術高超,《史記》描寫李廣射藝超羣至少有8次:一射匈奴多人,二射匈奴射鵰者,三射匈奴白馬將,四射匈奴追殺者,五射林中石,六射北平虎,七射靶賭酒,八射匈奴副將。對李廣來說,射箭不僅是工作技能,更是一種習慣甚至嗜好。二是一生廉潔,兩袖清風。身爲二千石四十餘年,家無餘財。這樣的清官,老百姓誰不喜歡?三是以情帶兵,以慈掌兵。李廣不但清廉,而且疏財,還能與士卒同甘共苦。常年在北方作戰,條件艱苦,尤其野戰期間往往斷糧缺水。在這種情況下,“見水,士卒不盡飲,廣不近水。士卒不盡食,廣不嘗食”。

“否李者”也不少。一是兵家和學者。文人看到的是李廣的高超箭術和悲劇命運,老百姓看到的是李廣的清廉和仁愛,而兵家和學者看到的是李廣的個人英雄主義和屢戰屢敗的戰績。兵家講求實際效果,學者追求全部事實,兵家和學者認爲,李廣是一個優秀的士兵,卻不是一個合格的統帥。他治軍散漫。二是皇帝。皇帝不喜歡李廣,文帝當着面說過欣賞他的話,但臨終前推薦的是周亞夫。周亞夫治軍極嚴,連文帝都進不了他的細柳營。李廣則相反,連起碼的偵察兵和哨衛都不派。在李廣手下當兵,當然很自由很舒服,但若遇大敵,往往慌亂無措。李廣所部至少兩次面臨這種情況:一次百人逢千騎,李广部“皆大恐”;一次4千遇4萬,李廣所部“皆恐”、“皆無人色”。司馬遷這樣寫,本是爲了襯托李廣的鎮靜與勇猛,不料恰恰暴露了李廣不善於治軍帶兵的弱點。而且,李廣雖然愛護部屬,但他動輒全軍覆沒,這樣的愛護還有什麼價值?實際上,李廣那樣的愛兵最後卻害了兵。漢武帝還算開明,起用了李廣,給了他四次機會,但表現不行,結果也不想用他了。

  《李將軍列傳》的讀後感2

《史記》中的悲劇性人物數不勝數,比如西楚霸王項羽、韓信、司馬遷,李廣也是其中之一。《太史公自序》中寫道,司馬遷因爲李廣的孫子李陵說了幾句公道話而慘遭宮刑,所以司馬遷在寫《李將軍列傳》時,帶有強烈的主觀色彩,一方面是對李廣一家和自身不幸命運的不滿,另一方面也流露出對當權者忽視賢才的批判。對於我們而言,需要用全面的觀點評價一個人物。

李廣是西漢時期的名將,他驍勇善射,打仗戰術制定也十分靈活機動,具有卓越軍事才能;他有勇有謀,用於出擊匈奴;他愛護將士,身先士卒。李廣爲國家做出的貢獻不可否分,他的卓越才能同樣不可否認。但是所有事情都事出有因,李廣悲劇命運的產生也有着各種各樣的原因。

《李將軍列傳》當中插敘了一個小故事,在李廣從匈奴手中討回來卻遭受質疑被贖爲庶人之後的一天夜裏,騎馬外出與友人在田間飲酒,回來時走到霸陵亭,不巧被喝醉了的霸陵尉攔下,禁止通行,霸陵尉曰:“今將軍尚不得夜行,何乃故也?”於是李廣被迫在霸陵亭留宿。之後匈奴入侵,李廣被任命爲右北平太守,李廣要求霸陵尉一起赴任,在軍中把霸陵尉殺了。俗話說“小不忍則亂大謀”,李廣在小事情上都沒有做到忍耐,可見他心胸狹隘。

李廣殺霸陵尉這個故事之後太史公隨即敘述了李廣射虎的故事,這個故事也與後文詳細描述李廣射箭習慣相照應。李廣射箭通常等待敵人在自己可以準確射殺範圍之內時再射殺,這一習慣雖然可以保證敵人隨即應弦而到,但是風險卻很大,因此李廣在帶兵出戰時也多次吃虧受辱。這一方面說明了李廣對於殺敵的謹慎,另一方面也佐證了他的刻板,過分地恪守一項原則,不懂變通。

李廣雖身先士卒,愛護將士,但是他在治理軍隊的過程中過於散漫、放任自流,沒有按照規章嚴格運行、治理軍隊,他錯誤地將愛護將士與以法治軍看作是對立的方面。

衛青以李廣老且運氣不好爲由不讓李廣與單于正面抗戰,而李廣卻衝動執意前行,最終釀造了人生的悲劇。

這些種種從列傳中透露出來的文字,揭露了李廣本身的性格缺陷,李將軍其實和項羽有着相似之處,時運不濟無可否認,但主導他們悲劇性命運的是他們自身的性格。

李廣道德品質讓百姓們永遠銘記,他的性格爲他的一生塗上了一層悲劇的色彩,“思想引導行爲,行爲養成習慣,習慣造就性格,性格決定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