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大班教案(合集9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合集9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3W 次

作爲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樑。那麼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9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幼兒園大班教案(合集9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一、活動目標

1.感受樂曲輕快、活潑的風格特點,能用語言、動作等不同的方式表達對樂曲的理解。

2.體驗音樂所表達的快樂情感。

二、活動準備

1.圖片,剪切的“快樂的牧羊人”音樂。

2.幼兒欣賞過大草原的美麗景色,有一定的經驗。

三、活動過程

(一)初步欣賞,感受樂曲輕快活潑的特點。

1.欣賞樂曲第一遍,初步感受樂曲歡快。

(1)師:這首曲子帶給你什麼樣的感覺?你聽到了什麼?好像看見了什麼?

(2)教師告訴幼兒樂曲的名稱叫“快樂的牧羊人”。

2、欣賞樂曲第二遍,進行想象。

師:牧羊人可能會到哪些地方?

引導幼兒大膽想象牧羊人所到過的地方,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出示圖片(展現草地、小溪、山坡、花園等)。

(二)分段欣賞樂曲,用各種方式表達對樂曲的理解。

1.區分樂段。

(1)再次傾聽樂曲。

師:聽一聽,這段音樂分爲幾段?

(2)引導幼兒用身體動作表現樂曲。

師:我們可以用哪些身體動作呢?(幼兒自由選擇動作表現,如:拍手、拍膝、拍肩等)

2.欣賞第一段,用動作表現。

(1)師:我們先來聽聽第一段,牧羊人可能在幹什麼?

師:牧羊人是怎麼帶小羊到草地上的?牧羊人會做些什麼呢?

(2)幼兒創編表演揚鞭趕羊羣等動作,嘗試有節奏地隨音樂表演。

3.欣賞第二段,用手部動作表現。

(1)師:你是怎麼理解這段音樂的?

(2)幼兒有節奏地模擬爬山的動作。

師:伸出你的小拳頭,我們和小羊們一起有節奏地爬山!

4.欣賞第三段,想象並表達。

(1)師:牧羊人帶着羊羣到了哪裏?

(2)想象交流:想象一下,他們可能看到草原上哪些美麗的景色?在小溪邊牧羊人和羊兒們會做些什麼呢?

引導幼兒大膽想象羊兒嬉戲的.情景,如喝水、打滾、曬太陽等。

5.欣賞第四段,根據音樂音色想象樂器。

(1)師:聽,牧羊人好像在吹奏什麼樂器?(引導幼兒根據音樂特色想象樂器)爲什麼牧羊人要吹小號?

(2)幼兒嘗試吹“小號”。

6.小結:剛纔,我們聽着音樂,跟着牧羊人去了很多地方,這就是牧羊人一天的快樂生活。

(三)完整欣賞樂曲,體驗牧羊人的快樂。

1.完整欣賞,進一步體驗牧羊人的快樂:我們再來感受一下牧羊人一天的快樂生活,好嗎?

2.總結。

這真是一個快樂的牧羊人,他爲什麼這麼快樂呢?

你們今天快樂嗎?爲什麼?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瞭解雞毛信的由來,能發揮想象運用身體的各個部位藏紙條。

2、在“雞毛信”的'遊戲中體驗活動成功的樂趣。

3、提高幼兒思維的敏捷性。

4、使幼兒學會用肢體動作配和遊戲的玩法。

活動準備:

黑板,記分牌2張、桌子、勾線筆、哨子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

1、(出示圖片)你看到了什麼?

2、聽故事:雞毛信

3、討論:雞毛信重要嗎?(很重要,藏的地方是個祕密,千萬不能被人發現)

4、如果你是小海娃,你有一封雞毛信,而且信只能藏在自己身上,你會把信藏在自己身體的什麼地方?

二、自由玩“雞毛信”

1、現在我們就來玩雞毛信的遊戲,請你們找個好朋友,2個人爲一組,同時將小紙條藏起來,然後互相找,一個小朋友在大屏風後藏,一個小朋友在屏風前面藏。

2、幼兒分組自由玩

3、請你說說你剛纔把紙條藏在身體的什麼部位了?

三、集體遊戲:送雞毛信

1、師:先請你們7個人一組,分2組,站在線上。現在你們這2組就要來一次比賽,先給你們的小隊起個名字吧!在推選一名組長,我這裏有2張記分牌,是記錄你們的得分的。

2、介紹遊戲規則:2組同時藏,藏好後站回線上,聽到哨子響開始艘,相互搜,在聽到哨子響停止搜,看看搜出幾張雞毛信得幾分,最後哪組分數最高就勝利。

3、遊戲再次進行

4、統計得分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嘗試用繪畫的形式創編部分歌詞,並大膽演唱。

2.喜歡創編歌詞活動,體驗創編的樂趣。

3.感受、表現溫暖的友情。

活動準備

故事掛圖四幅。若干呼啦圈(做烏龜殼)。勾線筆、畫紙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1.回憶歌曲。導入創編

師:我們一起來聽一首熟悉的歌曲.猜猜它的歌名叫什麼?烏龜媽媽和它的寶寶在做什麼?

師:我們一起來玩兩隻烏龜的遊戲。

(幼兒在熟悉的音樂旋律及教師生動豐富的肢體動作帶動下,再次感受音樂,並能隨着音樂再現不同母愛的表達方式.或抱一抱,或親一親……積極地予以情感迴應。)

師:我們小朋友的健康成長不僅需要媽媽的愛。而且需要朋友之間的友愛。我們每個人都有好朋友,你和好朋友在一起會做什麼呢?

幼:我會和好朋友一起眺舞、一起去打籃球、一起分享食品、一起看圖書、一起玩玩具……

(設問式的情感交流,目的明確,引發幼兒情感共鳴,將親情遷移到友情,過渡自然。)

師:相同的旋律換上新詞就是一首新歌,今天我們把《兩隻烏龜》改編成新歌《兩個好朋友》,把你和好朋友一起做的開心的事情編唱到新歌裏。

2.編歌詞

幼兒根據旋律畫出自己創編的歌詞。

教師巡視並指導:瞭解幼兒繪畫內容;幫助幼兒按節奏(xx xxIx一)規範、整理歌詞。

(由於口頭創編容易忘記歌詞,所以讓幼兒嘗試用畫歌詞的方式記錄創編的部分歌詞。在音樂旋律伴奏的引領下。每位幼兒都能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表達自己與好朋友之間相處的生活情景,思維活躍,創編出不同的`歌詞,如,我們一起來把舞兒跳、我們一起去看故事書、我們一起分享水果吃、我們一起去爬九峯山……幼兒邊唱邊畫,獲得了創編歌詞的好方法。)

3.集體演唱

看圖完整演唱幼兒創編的歌詞。

附:創編歌曲:兩個好朋友(原曲調爲D調.幼兒適宜曲調爲C調)

4.幼兒找朋友共同表演歌曲內容。

(幼兒結合圖文、繪畫及其節奏的暗示。自主學習改編歌詞。在寬鬆、自主、愉快的學習氛圍下,幼兒越編越自信.越編內容越多,爲不同能力水平的幼兒提供了大膽創造並體驗成功與快樂的機會。孩子們通過與同伴的合作表演,增進了相互間的友誼,並運用肢體

語言表現同伴間的相親相愛,體驗合作表演的樂趣。)

親愛的,Xxx(好朋友),我們一起)a(Xx I X―)

親愛的,Xxx(好朋友),我們一起)。(XX l X― )

親愛的,xxX(好朋友),我們一起)。(Xx I X― }

親愛的,xxx(好朋友),我們一起)。(xx I x― )

我和你慢慢慢慢地追隨,來到了幼JL園做遊戲。

大家一起玩,小手拉小手,我們一起遊戲真快樂。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幼兒園大班4的減法教案,大班的幼兒馬上就要升入小學了,應該要開始學習一些基本的加減法了,教師要然幼兒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下學習熟悉,提高他們對於數學學習的興趣。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學習4的減法,進一步理解減法的實際意義。能根據實物圖編出減法應用題。

2、引導幼兒學習用語言描述操作結果,培養幼兒良好的操作習慣。

3、體驗加減法運算的樂趣,能熟練地完成4以內的加減法運算。

活動準備

教具:四本書。範例(畫好三幅圖:第一幅草地上有4只小兔;第二幅畫3只跑走的小兔;第三幅是“?”) 、 範例二(畫好三幅圖:第一副畫好四條魚;第二幅畫好兩條魚;第三幅畫“?”)。

學具:各種數字卡和運算符號人手一套。

活動過程

一、通過遊戲活動複習4以內的分合。

二、引導幼兒看教師操作,感知4的加法。

1、老師帶了4本書,分給**1本,分給**3本,可以怎樣提問呢?爲什麼要問還剩下基本呢?(讓幼兒說出因爲是從總數中去掉一部分,所以用還剩下。)

這是一道什麼應用題?可以怎樣列式?

2、幼兒集體列算式,然後說說各符號及各數所表示的意義。

三、引導幼兒看圖,學習4的減法。

1、出示範例一,引導幼兒觀察講述。

小朋友看看,第一幅圖上的小兔和第二幅圖上的'小兔一樣嗎?有什麼不一樣?(讓幼兒自由說說,目的是讓孩子知道兩幅圖上的小兔跑的方向不同)

2、這三幅圖講的是一件事情,誰能按它的意思編出一道應用題呢?請個別幼兒列出算式,然後說出各數及其各符號的實際意義。

3、(出示圖二)問:圖上有誰?它在幹什麼?你能看圖編出一道應用題嗎?

1)幼兒講述,集體交流。

2)請幼兒列式計算,然後集中交流。

3)分析理解算式的實際意義。

3、帶領幼兒齊讀算式。

引導幼兒觀察分析算式與分合式的關係。(讓幼兒明白總數中去掉一個部分數,等於另外一個部分數,兩個部分數合起來與總數一樣多)。

四、引導幼兒交流,進一步鞏固對減法的理解。

爲什麼這幾幅圖都用減法計算呢?(引導幼兒知道這幾幅圖都是先告訴我們總的數量,再告訴了我們走掉了一部分,問我們還剩下的另一部分,所以用減法計算)

五、幼兒操作

1、介紹材料,講解操作要求。

2、教師口編減法應用題,幼兒擺題算式。

六、結束活動

1、展示、評價幼兒作品。

2、組織幼兒收拾用具,結束此次活動。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設計意圖:

在一次遊戲中,一個男孩拼命想讓一個頭重腳輕的罐子站立起來,結果嘗試了好幾次都沒有成功。交流的時候全班孩子幫他想辦法,最後他們在罐子裏灌入水,讓罐子成功地站穩了。這件事給了我設計集體教學活動的靈感,並促使我進一步思考。思考之一是,在這個探索活動中幼兒最需要學習的是什麼,即最重要的“核心概念”有哪些,這些核心概念應既能使幼兒理解科學的價值,又能爲他們未來的科學學習做好準備。思考之二是,如何找到讓幼兒感知科學概念的媒介。經過反覆實驗,我把一個長牙膏盒和一個短牙膏盒組合起來製作了L形小玩具,讓幼兒在玩中學,玩中悟,感知重心的作用及力的平衡。

目標:

1.嘗試在L形盒子底部加入一定數量的沙袋,通過變換沙袋的位置,改變盒子的重心,觀察盒子的靜止穩定性。

2.通過實驗學習合理預測及取材。

準備:

用廢舊牙膏盒製作的兩個末端分別標有紅點、黑點的L形盒子(中空的、內有沙袋的各若干),袋裝細沙若干,可供幼兒站立操作的桌子若干。

過程:

一、出示盒子,導入活動

師(出示L形盒子):看,老師帶來了什麼?它是什麼樣的?

師:它是用什麼材料做的?生活中有很多廢舊的東西可以再使用,今天我們就來和這個由牙膏盒變的L形盒子一起做遊戲。

二、第一次探索:讓空盒子站起來

師:你們覺得這個L形盒子能站起來嗎?

(個別幼兒操作示範。)

師(小結):你們真棒,發現L形盒子長的部分橫躺在桌上,盒子站起來了;短的部分橫躺在桌上,盒子站起來了;長的部分、短的部分放置成人字形,盒子也站起來了。

師:現在盒子上的紅點和黑點有點不服氣了,它們也想朝下,讓盒子站起來。你們有辦法嗎?如果讓紅點或黑點朝下,還能讓盒子站立起來嗎?(幼兒猜想後進行嘗試。)

三、討論:爲什麼紅點、黑點朝下時盒子站不起來

師:你們的盒子站起來了嗎?紅點、黑點朝下時都不能嗎?

師:你們看清楚它們是怎麼倒下的嗎?朝哪個方向倒的.?爲什麼? (教師演示並嘗試朝幾個方向放置L形盒子,驗證幼兒的猜想。)

師(小結):當紅點朝下時,長的部分用它自身的重量把短的部分拉倒,不讓短的部分站着。當黑點朝下時,短的部分也用它自身的重量把長的部分拉倒,不讓長的部分站着。

四、第二次探索:讓紅點、黑點朝下的盒子站起來

師:我這裏還有一個盒子,你們看我來試一試(演示紅點、黑點朝下都不會倒的不倒盒)。

師:咦,當紅點、黑點朝下時,這個盒子上長的部分和短的部分怎麼都不會倒下呢?可能會是什麼原因?(鼓勵幼兒大膽猜測。)

師:告訴你們吧。是我在盒子裏面裝了沙袋。不過是不是有了沙袋的幫忙,盒子的長的部分和短的部分就一定能站立起來呢?現在給你們每人一個有沙袋的盒子,你們去試試看,是不是會和我這個盒子一樣。

(每個幼兒操作一個有沙袋的盒子,通過變換沙袋的位置,使盒子靜止,保持穩定。)

師:咦,原來倒下的長的部分和短的部分爲什麼都能站立起來了呢?

師:是沙袋在裏面的關係嗎?沙袋有什麼作用呢?

師(小結):有了沙袋的幫忙,長的部分和短的部分就有力氣抵抗了。當紅點朝下時,短的部分和沙袋一起抵抗住長的部分的力量,它就站起來了。當黑點朝下時,長的部分也和沙袋一起抵抗住短的部分的力量,它也就站起來了。

師(用透明的盒子和幼兒一起進行驗證):沙子落在盒子的底部,有紅點(黑點)的部分重量重起來了,就不會倒下了。

五、製作不倒盒

師:想不想挑戰一下,自己來做一個不倒盒?請把剛纔給你們的空盒子拿出來,我再給你們每桌一些沙袋,這些沙袋裏的沙子是一樣多的。我們試試讓沙袋來幫忙,讓盒子站起來。要求是:沙袋不能打開,只能一袋一地加。

師:我們來探索一下,紅點朝下,短的部分站住,最少要請幾個沙袋來幫忙?黑點朝下,長的部分站住,最少要請幾個沙袋來幫忙?

(幼兒把沙裝入盒子進行實驗。)

師:你的實驗完成了嗎?請X X X演示一下。

師:長的部分最少用了幾個沙袋來幫忙?短的部分最少用了幾個沙袋來幫忙?爲什麼會不一樣呢?

師:原來長的部分自身的重量比短的部分重,長的部分的力氣也就比短的部分大了,所以它用兩個沙袋來幫忙就能站住了;短的部分的重量輕,所以要請更多的沙袋來幫忙才能站住。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瞭解恐龍的形體特徵;龐大、笨重。

2.培養幼兒注意傾聽的習慣,使之感受故事語言的豐富和優美。

3.鼓勵幼兒用繪畫的方式來續編故事、表達自己的感受,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1.恐龍的圖片。

2.製作一本故事大書《城裏來了大恐龍》

活動過程

開始環節:豐富幼兒有關恐龍的知識。

1.教師出示恐龍的圖片,給幼兒講解恐龍的特徵,形態。

2.教師先提問,引導幼兒帶着問題傾聽故事。“老師今天要講一個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城裏來了大恐龍》。一直大恐龍來到了城市裏,會發生什麼樣的事呢?”

3.教師有表情的講述故事,採用提問的方式幫助幼兒理解故事中的情節線索和人物的。

1)恐龍來到了什麼地方?它覺得怎麼樣?

2)恐龍所到之處發生了什麼事?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3)恐龍給城裏人帶來了那麼多的麻煩,是它自己願意的嗎、

4)恐龍變成了立交橋時,它心裏是怎樣想的?

4.教師有感情的再講述一遍故事,可以邊講邊請幼兒用誇張的動作表現恐龍的形體特徵。

5.“恐龍還想爲城裏多做好事。請小朋友想想,恐龍到了哪裏?它看到了什麼?心裏怎麼想的,又是怎麼做的'?”鼓勵幼兒想象並用繪畫的形式表現出來。

請幼兒試着將自己續編的故事畫下來,粘貼在展板上。並請幼兒互相欣賞、介紹自己創編的故事結尾。

活動延伸:

1.在餐前活動中,請個別幼兒將續編的故事講述給大家聽。

2.回家後請幼兒給父母講述此故事,增強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7

目標:

1.積極參與購物遊戲,感受自己準備春遊物品的快樂。

2.設想合理的購物計劃,能根據自己的情況挑選合適的物品。

3.體驗同伴間的關愛之情。

準備:

1.與幼兒人數相同的小錢包(每個錢包內放10元硬幣),購物籃。

2.佈置超市場景,包括貨櫃、品名提示卡、價目表等。

3.春遊所需的各類物品,如奶製品類、飲料類、水果類、零食類、糕餅類、其他類。

過程:

一、第一次購物

1.再過幾天,我們就要去春遊。這次我們不請爸爸媽媽幫忙,自己來準備春遊物品好不好?今天我們就來做個購物遊戲,挑選自己最喜歡、最需要的物品,爲春遊作準備,好嗎?

2.幼兒嘗試購物,教師主要觀察幼兒購物量是否合適。

3.啓發幼兒討論。

①數一數,你買了幾樣東西?

②展示個別幼兒所購物品,討論帶這些東西是否合適,爲什麼,帶多少東西比較合適。

③小結:春遊時帶的食物應當適量。帶得太少不夠吃,帶得太多裝不下,背不動,玩起來也不方便。

4.請幼兒將物品放回原貨櫃,自查或互查是否放對。

(模擬的購物情境,大大激發了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而讓幼兒數一數、說一說的環節有助於幼兒建立“適量”的概念。)

二、第二次購物

1.在這次購物前,我們要先想一想:買多少東西比較合適?哪些東西是必需的?

2.幼兒嘗試購物,教師觀察幼兒的購物情況,重點了解幼兒購物的數量、種類及他們的想法。

3.引導幼兒討論。

①這次買了幾樣東西?買了些什麼?合適嗎?

②出示一個物品種類相對較全的購物籃,引導幼兒討論以下問題:

●哪些物品是必需的?(如餐巾紙、飲料、水果。)

●餐巾紙有什麼用?

●爲什麼大家都要帶飲料?哪種飲料比較解渴?

●水果一定要帶嗎?爲什麼?

●有人還爲好朋友準備了吃的東西。你知道你的好朋友喜歡吃什麼嗎?

4.請幼兒將物品放回原貨櫃,自查或互查是否放對。

(教師從物品種類入手,引導幼兒交流生活經驗,瞭解哪些物品是必需的,使幼兒從直覺行動過渡到理性思考。此外,教師適時地對幼兒進行關心同伴的教育,不但激發了幼兒的情感,而且促使幼兒更全面、更整體地考慮購物需要,落實購物行爲,以增強購物的目的性。)

三、第三次購物

1.看來購物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一定要考慮周到。比如,帶多少東西合適,什麼東西是一定要帶的,帶什麼東西是不合適的,最後還要想想好朋友喜歡吃什麼。下面要開始真的購物了。你們每人一個小錢包,錢包裏有10元錢,記住要算好了花。

2.幼兒購物,教師觀察、指導幼兒價錢是否算對,10元錢夠不夠用。

3.幼兒互相介紹自己購買的物品。

4.小結:許多小朋友都買了必需品,而且不多也不少,有的還想到了好朋友,真不錯。我們要告訴爸爸媽媽,以後由我們自己來準備春遊物品,說不定我們想得比爸爸媽媽還周到呢!

(使用真正的錢幣購買真實的貨物,把活動推向了高潮。幼兒在活動中有目的地選擇物品,合理地花錢,用心地考慮朋友的喜好,積極地與同伴交流購物感受和經驗,這些都體現了教育的整合性和有效性。)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8

一、活動目標:

1、感受詩歌意境,初步理解詩歌內容,學習有感情地朗誦詩歌。

2、共同回憶幼兒園生活,感受與小夥伴、老師在一起的快樂依依離別之情,嚮往小學生活。

二、活動準備:

1、與詩歌內容相符的照片,如:班集體照片、幼兒剛剛入園時哭的照片、大班幼兒畫畫、跳舞的照片。

2、歡快的背景音樂和舒緩的背景音樂個一段。

3、幼兒用書30~31頁。

4、語言磁帶。

三、活動重點:感受詩歌意境,初步理解詩歌內容。

四、活動難點:學習有感情地朗誦詩歌,感受與小夥伴、老師在一起的快樂依依離別之情,嚮往小學生活。

五、活動過程:

1、設置問題情景,引發幼兒回憶。

(1)再過幾天,你們就要離開幼兒園了,在幼兒園的三年裏,你覺得最有趣或印象最深刻的是什麼事情?

(2)馬上就要離開親愛的老師和小朋友,你心裏怎麼想的?你有什麼話要對大家說?

(3)三年來,你覺得自己哪方面有進步?

2、欣賞並學習畢業詩。

(1)小朋友們,你們馬上就要畢業了,大家心裏都有什麼感受,有沒有什麼想說的話?引導幼兒結合幼兒用書,說說畢業前夕的心裏話,用繪畫的方式記錄下來。

(2)出示圖文結合的詩歌圖,朗誦詩歌,幫助幼兒記憶詩歌內容。

3、根據詩歌的感情色彩,選擇適合的背景進行匹配。

(1)教師分別播放歡快的背景音樂和舒緩的背景音樂,請幼兒爲詩歌選擇背景音樂,並說出理由。

(2)根據幼兒的選擇,配上畢業詩再次朗誦。

(3)選擇舒緩音樂作爲背景音樂,帶領幼兒有表情地進行朗誦,讓幼兒有表情地朗誦其中的意境,並能有合適的語速、表情進行表現。

六、活動反思:

又一次帶孩子們學習這首兒歌《畢業詩》,每當孩子們畢業時,都要學習這首兒歌,每次活動時,我都會收穫許多的感動。這次也不例外。因爲這首《畢業詩》,描述的是孩子們畢業時的真切想法。

在活動的一開始,我和孩子們一起回憶在幼兒園的美好時光,回憶孩子們剛入園時哇哇大哭喊媽媽,到現在變成了有禮貌愛學習的好孩子。感受着孩子們那純真而又細膩的.情感,使我一次又一次地感動着。

我示範朗誦《畢業詩》,孩子們若有所思地聽着。第一遍朗誦結束後,我提出了一個問題:"幼兒園有什麼愉快歡笑的事情讓你特別難忘?"孩子們將上幼兒園以來的大大小小的活動,都描述得清清楚楚。我真的好感動,原來以前的一些辛苦真的沒有白費,那些過去的事情都已經成爲孩子們腦海中的美好回憶。接着,我又提出了第二個問題:"即將離別,你們有什麼話要對老師和同伴說?"孩子們說的最多的就是"捨不得","不想離開幼兒園","我還會回來的"……雖然顯得有些單一,卻是最真、最深的情感流露。這個活動還能對孩子們進行團結友愛的教育。我告訴孩子們:"其實,畢業了也還是可以聯繫的。大家可以互相留下電話號碼,以後想老師和好朋友的時候,可以打電話。我們很快就會畢業跟自己的好朋友分開了,所以接下來的時間裏,老師希望你們能更加團結、友愛,多做一些讓好朋友開心的事情,不要再亂打架了。畢業以後,大家就會永遠的想着你,還會牢牢地記住你。"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9

活動意圖:

孩子馬上要升小學了,對小學充滿了嚮往和好奇,我們有必要更有責任幫助孩子做好入學準備,因此開展了《我要做小學生了》這一綜合活動,活動前我們帶領孩子們參觀了小學,引起孩子對小學生活的嚮往,以孩子的興趣爲切入點開展幼小銜接教育活動。既可以滿足幼兒的好奇心使他們在身體和心理上都做好入學的準備,還可以藉助幼兒的這種願望和期盼進一步對其進行各種習慣的培養。

活動目標:

1、理解小學生生活,萌發對小學生活的嚮往之情。

2、留戀幼兒園生活,珍惜在園時光。

3、初步懂得自己長大了,遇事能夠試着面對。

4、理解故事內容,記清主要情節,初步學習人物的簡單對話。

5、願意分角色表演簡單的故事情節。

活動準備:

1、收集剛從幼兒園畢業的哥哥姐姐在小學活動的照片。

2、年曆一本。

活動過程:

1、出示哥哥姐姐在小學活動的照片。

提問:認識他們嗎?這是在哪裏?他們在幹什麼呀?你是怎麼知道的?

2、出示年曆讓幼兒數一數,看一看。

討論:(1)我們還有幾天就要離開幼兒園了?心裏有什麼感覺?

(2)你對幼兒園最難忘的事是什麼?

(3)剩下幾天,我們可以做哪些事給幼兒園留下美好的紀念?

3、激發體會做小學生的願望。

(1)年曆上用紅筆圈出的日子代表什麼意思?(9月1日)

(2)繼續觀察哥哥姐姐小學活動的照片。

進一步瞭解小學生活的.情況。

4、組織討論,體會做一名小學生的心情。

提供討論的內容,然後請幼兒進行選擇回答。

(1) 體會幼兒園生活和小學生活的不同之處。

(2) 說說你準備上哪一個小學?

(3) 你準備怎樣做一名小學生?

活動反思:

通過本次活動,使幼兒對於即將到來的小學生活有了比較真實客觀的瞭解,他們也許在現實中還會有心理上的落差,也許還沒有完全的準備好,但通過這次活動可以儘可能地讓幼兒積累有關小學生活的經驗,有助於他們適應小學生活,從心理上和身體上都做好入學的準備。

在孩子的心中,小學生活是全新的,的確如此,通過他們的總結和發現,他們的確發現了很多與幼兒園不一樣的地方,而且最爲明顯的也是對他們觸動最大的就是小學生上課的內容、坐姿、學習習慣,不過,看來參觀活動對幼兒充分的瞭解小學的生活非常有利。

此時孩子們才發現:原來要想成爲一名小學生的確有很多需要自己努力的地方。在活動中,孩子們似乎長大了很多,一種成長的快樂和一種對幼兒園的留戀同時交織在孩子的心中,通過這樣的活動,一方面可以引發幼兒對幼兒園依戀的情感,同時也可以幫助孩子樹立在生活中的成長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