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精選幼兒園教案模板合集6篇

精選幼兒園教案模板合集6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5W 次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藉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教案6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精選幼兒園教案模板合集6篇

幼兒園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初步瞭解自己頭部的外形特點,能抓住自己的頭部特徵,仔細觀察人物特點和畫出人物形象。

2、過程和方法:能仔細觀察,嘗試用不同的材料(如:油畫棒、彩色水筆等等)來表現人物形象。

3、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作畫的興趣,讓孩子熱愛作畫,在大膽作畫中樹立自我信心。

  教學重點:能準確抓住人物特徵。

  教學難點:能夠大膽用不同方式把人物特徵表現出來。

  教學準備

1、教具:範畫、面具、多媒體

2、學具:畫畫材料、鏡子

  教學過程

  一、遊戲“抓小偷”。

1、出示小偷圖片觀察

師:同學們,今天呢老師想請你們幫幫忙。好嗎?

生:(齊聲)好

師:在一個夜黑風高的晚上,人們都進入了夢鄉,一個小偷偷了一大袋的錢向我們走來,同學們趕快記住他的樣子,他的臉型是什麼樣的?髮型?眉毛、眼睛、鼻子、嘴巴是什麼樣子的?不一會兒這個

小偷就消失在黑暗之中了,就在這時一個警察正焦急的四處尋找小偷,可是警察並不知道小偷長的什麼樣子,所以想請同學們幫幫忙。 那麼誰能用說一說這個小偷是什麼樣子的? 生:

觀察下面圖片,那張是,那張不是,爲什麼?(分別出示) 根據小朋友們提供的線索,警察抓住了小偷並把他關進了監獄。

2、教師小結:通過抓住了(小偷),同學們學會了觀察人物的形象特徵。

  二、觀察分析(鋪路)

  三、深入探究

1,看一看:用小鏡子觀察自己的臉部特徵。(髮型、五官、臉型??)

2,說一說:請同桌同學互相說說自己的臉部特徵。(喜、怒、哀、樂時的五官變化) 3,演一演:請幾位特徵明顯的學生上臺表演喜怒哀樂的表情。

通過看、說、演進一步捕捉人物形象的主要特點及人物表情的無窮變化。

1、我們小朋友對自己的特徵是否瞭解?拿出鏡子照一照。 討論:⑴你是哪種臉型? ⑵你是哪種髮型? ⑶你的五官有哪些特徵?⑷你覺得自己臉部最生動最有特點的地方在哪兒?

2、指生:你來說一說自己臉型、髮型、五官的基本特徵?

3、出示臉型圖 總結:臉型有方形、尖形、上小、橢圓形。 出示五官圖:五官有各種不同的特徵。

三、教師示範(引路)

師:同學們請看看老師畫的是誰?是怎樣畫的?(畫)

這就是我畫的自畫像,也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內容。

出示課題板書:自畫像

2、講述、總結教師自畫像的步驟。

誰來告訴我,剛纔我畫同學的方法和步驟?(指生答.教師評價:這位同學的思路真清晰。) 總結(出示課件):畫頭像時先畫臉型、髮型,再畫五官。另外在畫時還要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徵。

  四、欣賞作品

2、看,這是19世紀荷蘭藝術大師梵高的照片。這是他的自畫像,由於他是外國人,特徵特別明顯,鼻子挺挺的,眼睛深深凹下去,下巴尖尖的,梵高的畫價值連城,但是在他生前,人們把他的畫當做垃圾,他一幅畫也賣不出去,非常可憐,經常餓着肚子去畫畫。所以從他的眼神看出他非常的痛苦、憂傷。比起他來我們的小朋友可幸福多了。

3、欣賞學生的優秀繪畫作品。

師:這是小畫家王達哥哥的照片,他非常的大膽,將自己的臉塗得五顏六色。

師:這是女孩的及女孩的畫像。這是小朋友們的自畫像。

說一說你喜歡那一幅?(指生答)他那個地方畫的最有趣,爲什麼?

 五、作業(上路)

這些小朋友畫自己畫的非常有趣,那麼我想信我們班的小朋友比他們畫得更好。

1、出示課件

作業要求:抓住自己的外貌特徵大膽地畫一幅自畫像或半身像。(音樂停止的時候就要放下手中的筆)

2、教師巡迴指導。提示學生構圖要大些。

3、展示學生作業。(教師將部分學生作品貼到黑板上)

4、玩一個“猜猜看”的遊戲,由此完成作業評價與交流。 教師收上部分作業,貼到黑板上展示。

音樂停,師:小朋友們都放下手中的畫筆,來看一看黑板上這些小畫家的作品。

誰來告訴我,你最喜歡那一幅?爲什麼?你知道他是誰嗎?(指兩名學生到前面評價)

 六、總結

通過畫自己的頭像,我們更加了解自己,相信自己。我們的長相是父母給的,但是未來美好的生活卻要靠我們自己去創造。

幼兒園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瞭解筷子的形狀和用途,知道筷子是中國人的發明創造,是中國文化的體現。

2、掌握正確使用筷子的方法。

3、鍛鍊手部肌肉的靈活性和手指配合的協調性,知道多活動手指有益健康。

4、嘗試用筷子進行各種活動,體驗活動帶來的樂趣,理解團結力量大。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筷子的特徵。

6、樂於探索、交流與分享。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認識筷子的形狀和用途,掌握正確握筷子的方法。

難點:使用筷子進行各種活動。

活動準備

1、幼兒人手一雙筷子,一隻碟子。

2、每組一隻托盤,裏面裝有玻璃球、紙球、花生粒、豌豆粒若干。

3、《賣湯圓》音樂磁帶和錄音機。

4、幼兒用書第12頁、第13頁。

活動過程

一、猜謎導入活動主題。

1、教師說謎語:“身體細長,兄弟成雙,只會吃菜,不會喝湯。”

2、引導幼兒說出謎底——筷子。

二、幼兒認識筷子,並說說它的用途。

1、教師出示筷子,簡單介紹它的來源。

2、請小朋友們拿起筷子,說說筷子是什麼樣子的?(一頭是圓圓的,另一頭是方方的),筷子有什麼用呢?

三、幼兒掌握正確握筷子的方法。

1、小朋友們都說筷子可以用來吃飯和夾菜,請小朋友們夾一夾。

2、教師講解示範拿筷子的正確姿勢:兩根筷子都放在右手大拇指和食指中間,大拇指在兩根筷子的上面,食指抵住一根筷子,中指在兩根筷子的中間,無名指抵住另一根筷子,小拇指在無名指下面。

四、幼兒分組比賽用筷子夾夾托盤裏的東西,並說一說感受。

1、幼兒先夾一夾托盤裏的玻璃珠和紙球,並說一說什麼好夾,什麼不好夾,爲什麼?若姿勢不正確要及時糾正。

2、把筷子分開,看看能不能夾起東西,認識團結的力量。

3、在此基礎上分組比賽:幼兒隨着音樂聲起在規定的時間內夾托盤裏的東西,看誰夾的多。

五、小結:“健康博士告訴我”使用筷子的好處。

1、通過健康博士的談話,讓幼兒明白多動手的好處。

2、筷子只有中國人使用,使用它能靈活我們的雙手,手是我們的“第二腦”手指靈活會使我們更聰明。我們一定要經常活動手指,讓我們都有一雙靈巧的手。

六、活動延伸:

教師提問:“筷子除了可以吃飯、夾菜,還可以怎麼玩?”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各環節緊密相連,相互滲透,所有環節都是圍繞“筷子”來進行。有效貫徹了《綱要》的理念,真正做到了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我相信,通過這個活動,能讓幼兒真正體驗在活動中享受用筷子的樂趣。

新《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爲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在本次活動中,我採用了適宜的方法組織教學,採用的教法有:

1、談話激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活動一開始我就採用謎語引起幼兒對筷子的興趣。“身體細長,兄弟成雙,只會吃菜,不會喝湯。”這個謎語形象的講述了筷子的外型特點和用途。在孩子們興致勃勃的猜出謎語後,教師出示筷子,簡單介紹它的來源,激發幼兒操作筷子的慾望,爲下一環節打下基礎,並落實了第一個目標。

2、示範法:使用筷子需要掌握動作要領,通過教師準確的示範動作讓幼兒掌握學習內容和基本動作技能。

3、操作探究法:它是幼兒建構活動的基本方法。所謂操作法是指幼兒動手操作,在與材料的相互作用過程中進行探索學習。本次活動安排了三次操作活動。第一次是引起興趣後第一次操作,主要是練習筷子的正確使用方法。陶行知先生說過在“做中教,做中學,做中求進步。”在第一次操作活動中我就引導幼兒練習筷子的使用方法,在這一過程中幼兒通過對教師示範的觀察進行練習,他們不一定會使用的很正確,那也不要緊。第二次操作是實踐活動,幼兒通過對玻璃球和紙球的訓練,強化了筷子的使用方法,教師在活動中適時的個別指導,就鞏固了練習方法。第三次操作,主要是嘗試使用筷子進行比賽活動,通過夾取不同的東西,培養幼兒的創造能力,並體驗其中的樂趣。

如果讓我重新上這節課,在活動時間允許的情況下,在活動延伸之前,應穿插一個遊戲活動。因爲《綱要》指出“教育活動內容的組織應充分考慮幼兒的學習特點和認知規律,各領域的內容要有機聯繫,相互滲透,注重綜合性,趣味性,活動性。”因此,在幼兒用筷子夾托盤裏的東西即將結束時,教師隨音樂用筷子敲出歡快的節奏,吸引幼兒一起來打擊奏樂。這個遊戲活動滲透了藝術活動,在幼兒跳完節奏舞后,教師提問:“筷子還可以怎麼玩?”這個問題的設計爲幼兒提供了創造發揮的空間,在這個環節中幼兒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創造能力,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遊戲活動,這樣,整個課堂教就完整了。

幼兒園教案 篇3

尊敬的.各位領導 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中班故事《微笑》,中班說課:語言活動 ——《微笑》。

新《綱要》明確指出,教師要創造性的開展工作。同時,新的省編教材中,在各主題活動的設計上也爲教師提供了根據幼兒情況自由生成的空間,幼兒教師要不斷嘗試將新的題材,新的內容引入課堂,以新角度、新形勢、新方法讓幼兒成爲學習的主人,教師要善於站在幼兒的角度上設計教學,駑駕教學,水到渠成的實現教學方面的突破。省編幼兒園中班教材中第五主題《我的朋友》的總目標爲:初步瞭解並體驗人與人,人與整個環境和解相處的快樂感覺,學習並嘗試與他人交往的方式,促進社會交往能力的發展,所設活動有:好朋友畫像、換名片、哭哭臉和笑笑臉等,多爲實踐,操作活動,而作爲幼兒最喜歡的教學形式,最有效的教育手段—故事教學的內容卻很少,所以在進行本主題活動內容的基礎上我生成本次故事教育活動。

  第一部分:說教材分析

  一 說教材內容

童話故事是兒童文學的一種體裁,是富有濃郁幻想的虛構故事。它以現實生活爲基礎,通過豐富的想象、幻想,把故事中的事物描繪的有思想、有感情,能像人一樣說話,富有生命力,並編制生動的情節來反映生活。童話的語言通俗易懂,情節簡單,符合幼兒的心理狀態和認識水平,富有教育意義,易於幼兒接受。《微笑》是一篇充滿濃郁兒童情趣的童話故事,它採用了擬人的手法,把小蝸牛用微笑的方式給大家帶來快樂,從而自己也快樂起來的經過描寫的形象逼真。讓幼兒充分感受到小蝸牛的助人之心和與朋友的友愛之情,體會到爲朋友做事的快樂。

  二 說教學目標

根據我班幼兒語言發展的實際水平、年齡特點、興趣需要,及本主題的總目標,確定本活動的目標爲:

情感目標:使幼兒懂得只要有愛心,不管能力大小都可以幫助別人並願意給別人帶去快樂。

能力目標:培養幼兒欣賞文學作品的興趣和能力,發展幼兒的感受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知識目標:初步理解故事內容,掌握故事的名稱、角色和故事的主要情節。

確定本次活動的依據有以下幾點:1 根據中班幼兒的認知水平和心理髮展特點。4至5歲的幼兒理解能力還很膚淺,注意力往往受興趣的影響和支配,有意注意初步得到發展,所以需要教師利用各種教學手段,恰當、巧妙地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內容,還要注重培養幼兒認真傾聽的習慣。2 現在絕大多數幼兒都是獨生子女,缺乏一定的愛心,不懂得去關心別人,不知該如何去關心別人。向幼兒進行這樣的情感教育和思品教育也顯得尤爲重要。3 是根據幼兒園課程目標及《綱要》、《規程》,幼兒課程目標的宗旨在於提高幼兒素質,提出引導幼兒接觸各種藝術作品,關注人類道德行爲美。本故事通過使幼兒懂得“微笑”的真正含義,來感染幼兒,美化幼兒的行爲。《新綱要》在語言領域中提出:“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並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以及要“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根據這一目標和要求,結合中班幼兒年齡特點和語言發展水平,由此制定了情感、能力、認知三方面的教學目標。

  三 說重點 難點

重點:使幼兒理解故事情節及內容,瞭解故事的含義。

難點:能主動幫助別人,願意給別人帶來快樂。

制定重難點的依據是:我班幼兒在情感及認知方面的特點,即中班幼兒理解水平有限,對理解隱含在故事中的寓意有一定的困難,所以讓幼兒充分感受小蝸牛的助人之心和與朋友的友愛之情,體驗爲朋友做事的快樂尤爲重要。

  四 說教學準備

1 自制多媒體課件:符合故事情節發展,動畫形象生動有趣,能激發幼兒的興趣,吸引幼兒注意力。

2 空白圓形卡片、彩筆,通過自己動手製作,加深對故事含義的理解。

  第二部分:說教法、學法

本次教學活動以遵循“三個原則” ,做到“兩個注意”,體現“一個整合”的指導思想來設計教法,學法。

“三個原則”:一是“教師主導、幼兒主體,以問題的引導爲主線”的“三爲主原則”,二是“教師在前、幼兒在後”的教學原則,既當幼兒積極主動的投入到學習過程時,教師要觀察瞭解幼兒的學習行爲是怎樣產生的,並在尊重幼兒認識過程發展的基礎上進行分析和施加影響。三是“同時進行原則”,即在教學活動中,要同時顧及興趣,態度和行爲的培養,既有明確的重點,又相互滲透。

“兩個注意”: 一是設置符合幼兒“最近發展區”的問題情境。既要把各教學環節與教學要求設置成問題情境展示給幼兒,這樣容易使幼兒被問題情境吸引而主動投入學習。二是注意根據幼兒的認知規律和情感發展規律,把教學目標的要求分解成若干細小的層次,分散到各個具體的活動中,形成一個循序漸進的教學活動,使教學重點得以鞏固,教學目標得以實現。

“一個整合”:《新綱要》中明確的指出:要爲幼兒一生的發展打好基礎,通過自主的學習,促進幼兒生動活潑,主動和諧的發展。教學過程體現整合性,對多元智能的發展提供保證。

  一 說教法

托爾斯泰指出:“成功的教學需要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幼教之友《中班說課:語言活動 ——《微笑》》。”教師不是爲了教而教,而是應採用恰當的教學方法。

根據幼兒的認知水平、實際情況和教材自身的特點,我採用了直觀演示法、討論法、講述法和提問法。

1 直觀演示法:運用直觀、形象的教具進行表演示範,引導幼兒理解作品內容。活動中主要運用多媒體課件,將整個故事製作成形象直觀的動畫,既可以完整欣賞,又能分段播放,通過觀賞課件引導幼兒瞭解故事情節,理解故事內容。

2 講述法:通過生動形象地講述,能激發幼兒的情感共識,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內容,幫助幼兒樹立簡單的是非觀念達到教育目的。在講述故事的過程中,根據需要,我注意控制語速、音量的快慢、大小和抑揚頓挫的變化,採用不同的音色來講述不同事物的對話,從而較好的表達作品的感情。如:小蝸牛給大家微笑,我就用表揚鼓勵的口吻說:小蝸牛,你真了不起!激發幼兒爲別人服務的願望。幫助幼兒更好的理解事物的形象特點,並能較好的集中幼兒的注意力,爲提高教學效果和突破重、難點做準備。

3 討論法:是指讓幼兒根據自身的生活經驗互相合作,共同探討問題答案的方法。在活動中,我將討論法結合在講述故事過程中。如:請小朋友而共同討論:小蝸牛爲什麼不快樂?

4 提問法:提問是教師引導幼兒觀察事物,要求幼兒再現已掌握的知識,啓發幼兒積極思維的手段。提問在教學中發揮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主要運用瞭解釋性提問(如:小蝸牛爲什麼會給大家送信?)、假設性提問(如:如果你是小蝸牛,你們會怎麼做呢?)等等。在提問問題時,針對不同能力層次的幼兒,比較容易的問題可讓水平比較差的幼兒回答,需要幼兒描述的問題就請能力較強的幼兒回答,像總結、歸納性的問題請能力最強的幼兒來回答,使每個幼兒都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二 說學法指導

本次活動,主要採用欣賞法、發現法、講述法。

1、欣賞法:引導幼兒學會理解作品內涵,鑑別作品的美及分析評價文學作品,使幼兒獲得美的享受,喚起美的情感,陶冶美的情操。在活動過程中,通過教師生動形象的講述,引導幼兒來體驗幫助別人的那種心情,感受作品的語言美,從而突破難點。

2、發現法:教師提供適於幼兒進行發現活動的教材,使他們通過自己的探索、嘗試過程,發現知識。在活動中,請幼兒回憶、討論故事中人物的對話,通過提問和幼兒討論,引導幼兒自己得出結論,充分體現幼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3、講述法:主要教會幼兒能準確地回答問題,恰當地說明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在活動中,我採用多種形式的提問,爲幼兒提供講述的空間,啓發幼兒用宏亮的聲音、完整的語言進行講述,並且注意爲每名幼兒創設講述的機會。

  第三部分: 說教學程序

整個活動分爲三大部分, 活動流程圖簡單明瞭地概括了整個活動,使大家一目瞭然,明白設計意圖,下面將其詳細說明一下:

  一 導入部分:激發學習興趣,引出故事主題

出示兩個表情(微笑、哭泣)的圖片,引導幼兒說一說你喜歡看哪一個表情?爲什麼?我在此環節注意引導幼兒回憶原有的生活經驗,並組織幼兒分組進行討論,爲下一步的教學的開展進行鋪墊。突出活動的教學重點,引起興趣,引出主題。

  二 展開部分:理解故事內容,掌握學習方法。

1、教師有感情地講故事,不出示任何教具,依據幼兒的無意注意佔主要地位,有意注意還不穩定的特點,爲了避免分散幼兒注意力,影響幼兒對故事內容的感知,所以,只運用豐富的表情、優美的背景音樂來表現故事,講完後,提問簡單的問題:(1)故事的名稱;(2)有那些角色;(3)小蝸牛做了一件什麼事?

2、分段播放課件,幼兒欣賞。教師分別提問:(1)森林裏的動物們都是好朋友。看看小動物們在爲自己的朋友們做什麼?(小鳥爲朋友唱歌、小猴爲朋友摘香蕉、小鴨爲朋友送信(2)朋友感到怎樣?(很感動、很高興)(3)看看小蝸牛怎麼了?(不開心)猜猜它爲什麼不高興?(放錄音:小蝸牛不開心的原因)(4)幫小蝸牛想個辦法,想想它還能爲朋友做什麼?(預報天氣,講故事,畫畫 )(鼓勵幼兒結合自己的經驗充分想象並講述,幼兒自由討論)此環節鼓勵幼兒大膽發表自己的觀點。

3 完整欣賞故事:請幼兒邊看課件,邊完整欣賞故事 教師根據幼兒對故事的理解以遞進的方式提問:(1)小蝸牛爲朋友們做了一件什麼的事情?(2)爲什麼小蝸牛會想到把微笑送給大家?(3)大家喜歡小蝸牛的微笑嗎?爲什麼他們都認爲小蝸牛了不起?由此逐步得出故事的含義:小蝸牛雖然能力很小,只會爬,但它有一顆愛心,它想到了要讓自己的朋友快樂一點,它把微笑送給了大家,給大家帶去了快樂,所以大家都覺得它很了不起。這個環節其實重在揭示思想內涵,進行情感教育,我將它貫穿到整個故事的情節中,它是解決重點,突破活動難點最關鍵的一個環節。

  三 結束部分:遷移故事主題,滲透思品教育。

我依據幼兒的生活環境從三個方面引導幼兒說說自己是怎樣爲大家帶來快樂的:(1)爲爸爸媽媽做什麼;(2)爲小朋友做什麼;(3)爲老師做什麼。依據幼兒思維發展的過程,本環節由近及遠由易到難的引導幼兒思考、討論,進而得出與幼兒實際生活相關的答案,並使幼兒有了行動的願望,促進幼兒發散思維的發展。解決了本活動的難點達到了教育的目標。

製作“微笑”標誌:幼兒自制兩枚“微笑”標誌,即在圓形卡片上畫上微笑的表情。啓發幼兒將其中一枚“微笑”標誌別在自己胸前,另一標誌則送給自己的好朋友。在愉快、溫馨的氛圍中,活動自然結束。

俗話說“教無定法,貴在得法。”今天我所展示的這個活動肯定還存在着許多不足之處,希望在座的各位領導、老師能給予批評指正,讓我在以後的教學實踐中,在新的教育觀念的薰陶下,和孩子一起探索,一起成長!謝謝!

  附

微 笑

森林裏的動物們都是好朋友。小鳥爲朋友唱歌,大象爲朋友蓋房子,小兔爲朋友送信……小蝸牛很着急,他只能在地上慢慢地爬,別的什麼也幹不了。

小兔走過小蝸牛的身邊,小蝸牛向着小兔微笑。小兔說:“小蝸牛,你的微笑真甜。”小蝸牛想:“對呀,我可以對朋友們微笑。”小蝸牛又一想,“可是,怎麼樣讓朋友們看到我的微笑呢?”

小蝸牛想出了好辦法。第二天,他把很多信交給小兔子。小兔子把信送給了森林裏的朋友們。朋友們拆開信,信裏是一張畫。畫上的小蝸牛正在

甜甜地微笑。森林裏的朋友們也都微笑起來,他們說:“小蝸牛真了不起!他把微笑送給了大家。”

幼兒園教案 篇4

紙寶寶朋友

活動目標:

1、看看、說說生活中常見的紙。

2、嘗試用團、拋、踢等不同的動作玩紙,體驗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餐巾紙、手工紙(紅黃藍綠)、報紙、超市的廣告紙;紙箱等輔助材料。

活動過程:

1.引出課題。這是——出示紙袋。可以放什麼?我在紙袋裏放了,寶寶喜歡的紙,猜猜看是什麼紙?

2.看看講講。

(1)餐巾紙(生活)---邊出示邊說這是---餐巾紙。

教師提問:餐巾紙幫寶寶擦什麼?你是怎麼擦的?

兒歌:餐巾紙,折起來,擦鼻涕,真乾淨。(擦過的餐巾紙放哪裏?)

(2)我的紙袋裏還有——出示手工紙(顏色)提問:這是什麼顏色的手工紙?(紅黃藍綠)手工紙可以幹什麼?(可以剪、可以撕)遊戲:手工紙變變變,變架飛機飛飛飛……

(3)超市的廣告紙(認說日常用品)---提問:小朋友在廣告紙上看到了什麼?

討論:你想到超市買什麼東西?

(4)我們再看看,紙袋裏還有——報紙(新聞)提問:報紙是誰看的?報紙上有什麼?

小結:寶寶長大了,也來看新聞、看故事。

3.玩報紙

(1)超級捏捏捏!(團成球)捏捏捏,用力捏。誰的球小?誰的球大?

(2)拋——我的報紙球,飛起來嘍!

踢——我的報紙球,踢起來嘍!

滾——我的報紙球,滾過來嘍!

4.送紙球寶寶回家。

幼兒園教案 篇5

一、活動目標:

1、在聽兒歌及跟做動作的過程中,理解“搓、捏、撓、敲”的意思。

2、嘗試用完整的語言進行大膽地表述。

3、對小手遊戲感興趣。

二、活動準備:

小手能幹的照片

三、活動過程:

1、手指遊戲

2、小手的本領

教師:剛纔我們用什麼做遊戲了?

教師:你覺得小手能幹嗎?

教師:你的小手有什麼本領?(吃飯、玩遊戲、穿衣服、穿鞋子、用剪刀)總結:你們的小手真能幹,會用勺子,會穿褲子,會穿衣服,會穿鞋子,會畫畫,會用剪刀,還會做遊戲。等我們小朋友再長大一些,小手會做更多的事情的。

3、小手遊戲

下面,我們再用小手玩個遊戲。請你按我的要求去做,如果我說“小手小手拍拍”,小朋友們就要拍拍手,看看誰的小手最能幹。

小手小手拍拍,小手小手敲一敲。

小手小手拍拍,小手小手搓一搓。

小手小手拍拍,小手小手捏一捏。

小手小手拍拍,小手小手撓一撓。

小手小手拍拍,小手小手藏一藏。

4、引出遊戲“找小手”:可愛的小手全都不見了!現在我的大手要來找你們的小手,大手一摸到小手,小手就趕快放到腿上,好嗎?

5、教師悄悄地走到幼兒的身後,用手摸或握每一個幼兒的手,提醒他們儘快把手放在腿上,並請他們說說自己的小手藏在哪裏了。

6、遊戲反覆進行,結束活動。

幼兒園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在看看、聽聽、講講中理解故事,感受朋友間、親人間的愛意。

2、積極參與閱讀活動,並能在活動中大膽地想象和表述。

3、學習一頁一頁輕輕翻閱圖書,產生對閱讀的興趣。

4、願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5、懂得在別人有難的時候要想辦法去幫助他們。

  活動準備:

1、大繪本《小藍和小黃》;

2、繪本《小藍和小黃》準備幼兒人手1本。

  活動過程:

  一、引出繪本故事的主人公

通過撕紙出現“小藍”和“小黃”,引導幼兒用語言問候兩位新朋友。

  二、翻開大繪本《小藍和小黃》,逐頁講述

內頁一:介紹小藍家

①幼兒觀察畫面並提問:我們一起去小藍家參觀一下,看,家裏有誰?

②引導幼兒大膽想象:爲什麼覺得它是爸爸(媽媽)?

③小結:小藍的家裏有爸爸有媽媽還有小藍,真是相親相愛的一家人。

內頁二:介紹小黃家

①幼兒觀察畫面:小黃就住在街對面,來看看,小黃的家裏有幾個人?都有誰?

②引導幼兒大膽想象人物形象。

3、內頁三:介紹小藍和它的朋友

①幼兒觀察畫面:小藍有許多好朋友,你們認識嗎?它們都是誰?

②引導幼兒逐一說說顏色朋友的名字。

4、內頁四:小藍還有一個最要好的朋友,它是小黃。

5、內頁五:小藍和朋友的遊戲——捉迷藏

①幼兒觀察圖片並引導其大膽想象:小藍和它的朋友經常在一起玩遊戲,看看它們在幹什麼?

②幼兒參與捉迷藏遊戲,能運用遊戲語言“XX——XX——快出來。”

6、內頁六:小藍和朋友的遊戲——拉圈圈

①幼兒觀察圖片並引導其大膽想象:小藍和小黃又在幹什麼?你是怎麼看出來的?

②幼兒參與吹泡泡遊戲,感受朋友遊戲的愉悅。

7、內頁七:幼兒觀察圖片並說說小藍和小黃在幹什麼?(排排隊)

  三、繪本閱讀

幼兒圍繞桌子坐下,老師發給幼兒人手一本《小藍和小黃》。

觀察封面,並跟隨老師的故事講述逐頁閱讀。

  教學反思

1、本班幼兒園對閱讀圖書中的圖畫和文字有着豐富的經驗,因此,我直接從引導幼兒閱讀圖畫引入課題,充分激發幼兒的想象力。剛開始,幼兒各抒己見,想法各異,有的幼兒還充分調動了過去在主題活動中的知識經驗,很不錯。由此可見,我作爲引導者對於幼兒的想法要給積極的肯定和正面的引導,幼兒想象的翅膀正是在教室的呵護和鼓勵中展翅飛翔的。

2、幼兒在欣賞圖畫書的圖畫環節中,幼兒的想象力和表達能力是得到充分發揮的,可是這個環節用得時間比較長,幼兒一直坐着看、坐着說、坐着聽,形式過於單一。於是,在課前,我臨時增加了分組排圖講述環節,希望能夠動靜交替,進一步加強幼兒對圖畫書的理解,結果事與願違。(在的實際教學過程中,幼兒對圖畫書的想象和理解都非常,可是我並沒有靈活處理,還是按照原定的活動計劃進行,以至於活動時間超時,幼兒的興趣減弱。)

作者介紹:李歐在美國費城找到廣告代理商,得到藝術總監助理的職位,他的天份與才華因此被髮掘,在美國的設計界大放異彩。1959年首作繪本――《little blue and little yellow》(《小藍和小黃》)誕生。雖然以49歲之年開始創作圖畫書,但其後,則陸續創作了數十本圖畫書。李歐被譽爲兒童文學界的寓言大師,以深入淺出、耐人尋味的小故事傳達出雋永的人生智慧。他擅長以貼畫(Collage)來表現,把各種可以粘貼的材料,如:報紙、牆紙、色紙、不快、毛線、郵票、果皮等等來代替顏料,粘貼在圖畫或畫布上,呈現出不同的肌理(Texture),表現出浮雕味的特殊質感來豐富畫面。其作品不僅膾炙人口,也獲獎無數,是一位當代頗爲重要的圖畫書大師。